人际环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人际环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人际环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人际交往,环境,人际,德育,人际关系,在线,班级。

人际环境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韦耀阳,王艳[1](2019)在《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环境、人际信任和孤独感关系的量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以湖北省黄石市294名农村留守儿童为对象,采用家庭环境量表(FES-CV)、人际信任量表(ITS)和UCLA孤独量表进行测试,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环境、人际信任和孤独感的关系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农村留守儿童人际信任程度与孤独感呈显着负相关,与家庭环境呈正相关;家庭环境可以直接影响孤独感,也可以通过人际信任影响孤独感水平。由此得出结论,人际信任在家庭环境和孤独感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本文来源于《阿坝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张培,田飞燕[2](2019)在《移动社交环境下高校宿舍人际关系建设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及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社交网络人际交往成为大学生的主要社交形式。高校完全学分制改革使班级的功能被弱化,宿舍的小团体作用日益突显,当前建设高校和谐的宿舍人际关系尤为重要。本文通过调查分析了大学生移动社交媒体的使用情况,进一步探索大学生移动社交环境下高校宿舍人际关系的变化,最后提出建设和谐宿舍人际关系的有效途径。(本文来源于《教育现代化》期刊2019年88期)

明成满,鲍翠翠,赵辉[3](2019)在《中国古代书院德育人际环境及其当代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古代书院,教师注重修身、勤奋敬业、关爱学生,充当道德表率。在教学中师生之间进行民主讨论,并经常请不同学派的学者前来讲学。生徒在学习上相互为师,在生活上互相关心,部分优秀生徒还参与书院管理。这些都促进了书院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构建了良好的德育人际环境,能为当前高校德育效果的增强提供借鉴。教师应注重师德,敬业爱生;在教学中应发扬民主,师生互动;学生应自主管理,构建和谐的生际关系。(本文来源于《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9期)

冉曾红[4](2019)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主体的法理定位——以人际同构为分析工具》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在理论上存在着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主体的争论,以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人代表的所有者为诉讼主体与行政机关作为管理者的诉讼主体是否适格。考虑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既不是公益诉讼也不是普通民事诉讼,不能从"人域"视角出发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主体进行研究,应当从人际同构的角度重新定位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主体,确认非人物种种群也能作为诉讼主体并且其权力的实现主要通过具有行为能力的主体通过代理制度得以实现。由此,现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规定的诉讼主体便有了法理上的指导与解释,解决了管理者与所有者均可以提起诉讼的理论与实践矛盾。(本文来源于《环境与发展》期刊2019年08期)

李培培[5](2019)在《新媒体环境对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媒体的强大生命力来源于与现代人生活方式和娱乐、交往等心理需求的契合,在新媒体环境下成长着的大、中学生,其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等都不同程度的与新媒体关涉,被新媒体影响。文章主要基于新媒体的特征探讨新媒体环境对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农家参谋》期刊2019年16期)

朱彩凤,柴唤友,周雪,孙晓军[6](2019)在《混合学习环境中主动性人格和人际交互与学习绩效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交互作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内化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主动性人格的高低。本研究分析了某高校一门混合课程中学生在线交互和面对面交互数据,采用假设论证、社会网络分析、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模型等分析方法,探讨了混合学习过程中主动性人格和人际交互与学习绩效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主动性人格能够正向预测在线交互和面对面交互,同时在线交互能够正向预测面对面交互;面对面交互能够正向预测混合学习绩效,在线交互对混合学习绩效没有预测作用;面对面交互在主动性人格和混合学习绩效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在线交互和面对面交互在主动性人格与混合学习绩效间具有链式中介效应。研究结果揭示了在混合学习环境下,高主动性人格的学生更倾向于和其他人进行交互,且学习绩效显着高于低主动性人格的学生;在线交互行为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面对面交互。对学生交互行为与人格的研究可以帮助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与行为机制,有助于实现因材施教。(本文来源于《中国远程教育》期刊2019年08期)

陈倾玲[7](2019)在《班级心理环境对幼儿人际关系影响的实践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如今,许多幼儿常会出现以自我为中心、攻击性强、不合群等人际关系的问题。班级是培养幼儿良好心理品质的主要阵地。因此,我们通过创设良好的班级心理环境逐步提高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结合日常活动设计情境,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连续观察和记录,并通过逐个发放问卷和交流的方式掌握和了解幼儿人际关系的基本信息。(本文来源于《好家长》期刊2019年62期)

阴云航,陈姣,刘珏,李翔,麻超[8](2019)在《新疆区内初中班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在班级环境与友谊质量的中介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新疆区内初中班(内初班)学生班级环境、友谊质量及人际交往能力的关系,采用班级环境量表、友谊质量量表及人际交往能力量表,对440名内初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内初班学生友谊质量评分在性别与年级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人际交往能力、班级环境对友谊质量起到显着正向预测作用;人际交往能力在班级环境与友谊质量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因此,需注重对内初班学生班级环境建设,培养内初班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进而提升友谊质量水平。(本文来源于《校园心理》期刊2019年04期)

韩涛,刘昌德[9](2019)在《论家庭环境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挫折感产生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家庭是大学生成长的第一环境,通过调查结果分析父母的婚姻状况、是否为独生子女、家庭成员关系、家庭经济条件、家庭教养方式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人际交往产生深远影响,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有利于更好地进行大学生人际交往挫折教育,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本文来源于《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孙浩太[10](2019)在《新媒体环境下主持人的人际传播能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人际传播是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是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丰富的传播现象。在新媒体时代,网络传播的独特形式给以往被认为是大众传播为主的媒介信息传播加入了人际传播因素,一般认为网络新媒体传播是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交织进行。这就对以往以大众传播理念为主的主持人在思想策略上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除去大众传播的信息广泛传播性外,还需要注意到人际传播的特性。(本文来源于《西部广播电视》期刊2019年13期)

人际环境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及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社交网络人际交往成为大学生的主要社交形式。高校完全学分制改革使班级的功能被弱化,宿舍的小团体作用日益突显,当前建设高校和谐的宿舍人际关系尤为重要。本文通过调查分析了大学生移动社交媒体的使用情况,进一步探索大学生移动社交环境下高校宿舍人际关系的变化,最后提出建设和谐宿舍人际关系的有效途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人际环境论文参考文献

[1].韦耀阳,王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环境、人际信任和孤独感关系的量化分析[J].阿坝师范学院学报.2019

[2].张培,田飞燕.移动社交环境下高校宿舍人际关系建设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

[3].明成满,鲍翠翠,赵辉.中国古代书院德育人际环境及其当代启示[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4].冉曾红.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主体的法理定位——以人际同构为分析工具[J].环境与发展.2019

[5].李培培.新媒体环境对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J].农家参谋.2019

[6].朱彩凤,柴唤友,周雪,孙晓军.混合学习环境中主动性人格和人际交互与学习绩效的关系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9

[7].陈倾玲.班级心理环境对幼儿人际关系影响的实践研究[J].好家长.2019

[8].阴云航,陈姣,刘珏,李翔,麻超.新疆区内初中班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在班级环境与友谊质量的中介作用[J].校园心理.2019

[9].韩涛,刘昌德.论家庭环境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挫折感产生的影响[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

[10].孙浩太.新媒体环境下主持人的人际传播能力研究[J].西部广播电视.2019

标签:;  ;  ;  ;  ;  ;  ;  

人际环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