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续水驱论文_冯益富,原毅蕊

导读:本文包含了后续水驱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油层,特征,油藏,微生物,可行性,油田,界限。

后续水驱论文文献综述

冯益富,原毅蕊[1](2019)在《聚驱后续水驱油藏出砂油井治理技术应用与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胜坨油田胜一区沙二1-3单元为例,分析了聚合物驱转后续水驱油藏的出砂机理,结合油藏特点提出了油水井协调治理的措施,并提出了6项防砂效果评价指标。现场应用效果表明,该措施和评价指标,对聚驱后续水驱油藏的出砂井治理有较好的指导作用。(本文来源于《科技风》期刊2019年11期)

高杨[2](2019)在《后续水驱综合调整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抓住杏一区至叁区西部后续水驱的含水级别较高低效无效循环的主要矛盾,通过剩余油分布状况及优势通道的精细识别,以控制底部高含水层低效无效循环,提高顶部中、低含水层供液能力为方针进行针对性的调整。(本文来源于《石化技术》期刊2019年02期)

代中华[3](2018)在《X区块二类油层聚驱转后续水驱合理时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X区块自2007年开始实施并推广二类油层聚合物驱,二类油层单层厚度薄、非均质性强、渗透率低、河道沙发育规模小,砂体连通性差。通过近几年的油水井精细调整,二类油层聚合物驱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但仍然存在部分油层动用不均衡,聚合物用量大,开发效益差等问题。研究二类油层聚驱阶段剩余油分布、聚驱转后续水驱合理时机以及后续水阶段最佳注入速度,对提高二类油层聚驱阶段采收率、进一步挖潜剩余油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了二类油层聚合物驱后期转后续水驱的最佳界限,与数值模拟对二类油层注聚后期转后续水驱最佳时机研究的成果相互验证,设计转后续水驱不同含水阶段开展聚合物溶液驱油的注入参数,开展室内物理模拟实验,通过叁管并联实验和叁层非均质驱油实验研究转后续水驱最佳时机,给出转后续水驱的最佳含水界限和聚合物用量界限。为了达到高产量、高效益开发油田的目的,应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含水阶段转后续水驱时机进行模拟预测,通过对不同含水阶段转后续水驱含水上升速度差别进行研究,对不同含水阶段转后续水驱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价作为确定注聚区块转后续水驱最佳时机的主要指标,优选出转后续水驱的含水界限。(本文来源于《东北石油大学》期刊2018-03-01)

项海艳[4](2017)在《喇嘛甸油田北北块一类油层后续水驱驱替特征及控水挖潜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众所周知大庆油田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油田,然后油田经历长期的注水开发、聚合物驱和后续水驱后,存在严重的低效或无效循环,导致能耗高,使我们开采成本日渐加大,收到效果却甚微。本文选取北北块开展聚合物驱后续水驱驱替特征及控水挖潜方法研究,在无效循环、剩余油研究基础上,通过对岩石矿物、孔隙、渗透性几方面的对比,通过分析宏观微观剩余油分布特征,通过开展数值模拟和统计分析新钻井水淹层解释结果,搞清了一类油层后续水驱阶段无效循环分布特征,优选出后续水驱控水挖潜的潜力,形成一套后续水驱调整挖潜方法。随着无效循环识别方法的完善和结构单元认识的深化,通过近几年技术攻关,针对不同无效循环分布类型,以结构界面理论为指导,结合无效循环厚度,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理对策,达到控制无效循环、降低能耗、改善开发效果的目的。喇嘛甸油田北北块位于油田18排以北地区,处于喇嘛甸短轴构造的北部倾没区,油层从沉积时间上可划分为四个沉积单元:葡Ⅰ1、葡Ⅰ21、葡Ⅰ22,分别开采葡Ⅰ1-2油层和其它油层。自1973年投入开发,基础井网采用了分注合采的600m和300m井距反九点法面积注水井网。(本文来源于《东北石油大学》期刊2017-02-01)

薛兆杰[5](2016)在《二元复合驱后续水驱阶段合理井网密度计算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二元复合驱后续水驱阶段油田开发的特点,提出了合理井网密度的计算方法。基于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得到不同井网密度与后续水驱阶段采出程度提高值的关系曲线,并采用修正的逻辑斯蒂函数进行拟合,在此基础上运用将来值法计算得到二元复合驱后续水驱阶段合理井网密度和极限井网密度。以胜利油田孤东七区西二元复合驱试验区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对于二元复合驱后续水驱阶段油藏的合理开发具有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油气藏评价与开发》期刊2016年03期)

宋社民,吴洪彪,王哲,姚尚胜,李金奎[6](2016)在《深部调驱后续水驱渗流特征——以蒙古林砂岩油藏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深部调驱是改善砂岩油藏开发效果的重要技术之一,但是调驱后地层孔隙结构发生变化,后续水驱渗流规律与常用的化学驱技术又有所不同,剩余油分布认识更为困难。利用已大规模实施深部调驱技术的华北油田蒙古林砂岩油藏调驱井后续注水压降试井资料,采用双对数导数曲线和压力半对数曲线进行解释,并结合油井生产动态深入认识不同类型试井曲线对应的地层渗流特征。建立了砂岩油藏深部调驱后续水驱的渗流模式共5种类型,分别为无限导流型、有限导流型、双重介质型、凝胶段塞边界型及均质地层型。对于无限导流型和有限导流型渗流特征,需要进行注采井网调整和继续深部调剖;双重介质型压力导数曲线出现"凹"型特征,调驱后适当进行分注措施;凝胶段塞边界型和均质地层型,可以通过解除油井凝胶的堵塞来改善现有低压油井的地层能量状况。(本文来源于《石油钻采工艺》期刊2016年02期)

王明信[7](2015)在《进入后续水驱阶段叁采区块注入水质的调整》一文中研究指出杏北油田通过开展相同后续水驱叁采区块注入不同水质的对比试验,探讨进入后续水驱阶段的叁采区块注入水质标准由深度污水调整为普通污水的适应性,并确定该油田后续水驱叁采区块注入水质调整的方式,为促进含油污水水量平衡奠定基础。试验研究表明,普通污水和深度污水对地层吸水能力和注入压力等开发参数无明显影响,由此确定叁采区块后续水驱阶段注入普通污水是可行的。将注入水质由深度污水调整为普通污水,可减少深度污水用量1.90×104m3/d,减轻污水深度处理负荷,有利于系统布局的优化和站库剩余能力的集中接替利用。(本文来源于《油气田地面工程》期刊2015年08期)

董坤[8](2015)在《喇北西块一类油层后续水驱阶段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喇嘛甸油田一类油层后续水驱采出程度达55%以上,但剩余油仍具有潜力,如何开发一类油层聚驱后的剩余储量,进一步提高主力油层采收率,是目前油田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保持油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而选择哪种措施进一步提高采收率,又决定于聚驱后剩余油分布情况。因此选择已经进入后续水驱阶段的喇北西块一类油层作为研究对象,探索主力油层聚驱后剩余油分布规律,为挖潜这部分剩余潜力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化学工程与装备》期刊2015年07期)

黄博[9](2015)在《聚驱油藏后续水驱阶段低效循环判定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油田进行聚驱开发时,注入的聚合物会对油水井间已经形成的窜流通道起一定的改善作用,但是转后续水驱开发后,油水井间会再次形成窜流通道,在油水井间形成注入水的低效循环场。根据聚驱后续水驱阶段油水井的动态特征,结合实际油田的井史数据,选取注水井注入压力的下降程度,生产井见聚浓度的增长速率,采注比增长速率以及生产井采液突进强度作为判断后续水驱阶段形成低效循环的动态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求取各指标权重,并利用模糊综合判定方法建立判定后续水驱阶段低效循环形成时机的模型。应用该模型对胜利GD油田后续水驱生产井组进行判定,结果表明,所建模型科学合理,计算结果可靠。(本文来源于《油气藏评价与开发》期刊2015年03期)

陈定平[10](2015)在《微生物驱油技术在后续水驱阶段的可行性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经过近十年的注聚开发,萨南油田南二区葡I组油层处于聚合物驱油后续水驱阶段,目前的注入井注入的溶液是经过处理的油田污水,采油井采出液的平均综合含水是97.6%,区块的采出程度是64.75%,聚合物驱油累计增油390.2万吨,提高采收率19.88个百分点,提高采收率方案设计9.8个百分点。在2011年11月,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对南二区东部的注水井南2-2-P40及井区的4口采油井开展微生物吞吐和微生物驱油现场试验,将对采油井微生物吞吐和对注水井注入微生物菌溶液、聚合物混合溶液组合在一起进行试验,化验注入液和采出液的组分检查微生物菌液的物理化学性质和与岩石及其流体的适应情况,判断微生物菌溶液驱油技术在萨南油田南二区东部葡I组油层经过聚合物驱油后的注入油田污水开发阶段中是否能应用,其应用的效果如何。(本文来源于《化学工程与装备》期刊2015年05期)

后续水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抓住杏一区至叁区西部后续水驱的含水级别较高低效无效循环的主要矛盾,通过剩余油分布状况及优势通道的精细识别,以控制底部高含水层低效无效循环,提高顶部中、低含水层供液能力为方针进行针对性的调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后续水驱论文参考文献

[1].冯益富,原毅蕊.聚驱后续水驱油藏出砂油井治理技术应用与评价[J].科技风.2019

[2].高杨.后续水驱综合调整技术研究[J].石化技术.2019

[3].代中华.X区块二类油层聚驱转后续水驱合理时机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8

[4].项海艳.喇嘛甸油田北北块一类油层后续水驱驱替特征及控水挖潜方法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7

[5].薛兆杰.二元复合驱后续水驱阶段合理井网密度计算方法[J].油气藏评价与开发.2016

[6].宋社民,吴洪彪,王哲,姚尚胜,李金奎.深部调驱后续水驱渗流特征——以蒙古林砂岩油藏为例[J].石油钻采工艺.2016

[7].王明信.进入后续水驱阶段叁采区块注入水质的调整[J].油气田地面工程.2015

[8].董坤.喇北西块一类油层后续水驱阶段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5

[9].黄博.聚驱油藏后续水驱阶段低效循环判定方法[J].油气藏评价与开发.2015

[10].陈定平.微生物驱油技术在后续水驱阶段的可行性试验[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5

论文知识图

(后续水驱抽稀、中渗层)#~(后续水驱抽稀、低渗层)#~(0.5PV抽稀、中渗层)后续水驱不同含水阶段转后续水驱产油量...动用程度51%时转后续水驱含水...(后续水驱抽稀、中渗层)#~

标签:;  ;  ;  ;  ;  ;  ;  

后续水驱论文_冯益富,原毅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