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生丰产人工林论文_李卓

导读:本文包含了速生丰产人工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人工林,速生,落叶松,红壤,马尾松,桉树,泡桐。

速生丰产人工林论文文献综述

李卓[1](2012)在《柳树人工林速生丰产配方施肥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柳树具有生长快、成材早、产量高、易于更新、木质优良等特点,是目前较为合适的工业原料林、速生丰产林,农田防护林和城乡绿化的理想树种之一。竹柳作为杨柳科(Salicaceae)柳属(Salix)的较为优良品种,近年来发展较快,随着竹柳人工林的迅速发展,迫切需要速生丰产配方施肥技术,为此,选择连云港市竹柳苗木和1a生竹柳人工林,布置配方施肥试验,研究不同N、P、K施肥处理对柳树生长的影响,阐明柳树生长的营养特性,回归分析适合柳树胸径、树高、材积等指标生长的N、P、K施肥量,为柳树速生丰产施肥技术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果为:1、竹柳苗木盆栽施肥试验表明,中等施肥水平(如处理6)能显着提高竹柳苗木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以及蒸腾速率等光合指标,缺N处理(如处理2)的光合性能较处理6显着降低,N素过多(如处理11)反而不利于提高光合性能。2、叶绿素荧光参数对施肥的响应规律与光合指标基本相同。中等施肥水平(如处理6)对φPo、φEo、ψo、ABS/RC、TRo/RC、ETo/RC等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提高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缺N或N素过多(如处理2、11)均不利于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提高。3、叶绿素含量随施肥量增加而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施肥对叶绿素b含量的影响大于叶绿素a。N、P、K对柳树叶绿素的影响效应依次为N>P>K。4、柳树各组织中营养元素的累积存在一定差异。不同组织中累积N、P、K总量的大小次序为:叶>皮>根>枝;N在柳树各组织内的吸收累积大小次序为:叶﹥枝﹥皮﹥根,P、K分别为:叶﹥皮﹥枝﹥根、叶﹥皮﹥根﹥枝;且N、K在叶、皮、枝、根各器官中的累积量明显高于P。5、施肥对柳树苗木地径和苗高生长影响较大。中等水平的N、P、K配施对柳树苗高和地径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处理6生长最好,苗高110.30cm、地径0.88cm分别比对照增加了43.81%、72.55%;缺N(如处理2)或N素过多(如处理11)对苗木生长均为不利。施肥对柳树生物量也有一定影响,处理6生物量最大,为对照的1.48倍,处理2生物量较小,仅为对照的1.02倍。6、通过建立以苗高、地径、生物量为目标函数的回归方程,综合分析得出适合柳树苗木生长的N、P、K营养元素用量分别为:2.20~2.37g/株、0.86~1.51g/株、0.77~1.14g/株。7、施肥对1a生人工林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处理6的树高、胸径、材积的增长效果最为明显,其中,树高较对照净增长11.86%、比施肥前增长了58.50%,胸径较对照净增长6.24%、比施肥前增长了43.41%,材积较对照净增长50.70%、比施肥前增长了233.16%。8、回归分析得出1a生柳树较适施肥量为:每株施N为133.82g~148.69、P为57.13g~71.42g、K为41.22g~66.76g;适合树高、胸径、材积生长的适宜N、P、K配比分别为:2∶1∶1、2.8∶1.1∶1和3.4∶1.7∶1。9、柳树林施肥后,每年每公顷蓄积量增加12.98m3,增加用材收入为10384元,碳汇收益增加了37美元,约合人民币259元。(本文来源于《南京林业大学》期刊2012-06-01)

李全金,杨林[2](2006)在《科学施肥是桉树人工林速生丰产的关键》一文中研究指出总结桉树人工林营林经验,参考国内外最新施肥试验成果,得出科学施肥是桉树人工林速生丰产的关键,提出科学合理的实施技术。(本文来源于《热带林业》期刊2006年02期)

刘禄昌[3](1998)在《控制人工林地力衰退 实现林木持续速生丰产》一文中研究指出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要充分发挥林业对农业及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不可替代的作用,处理好林业发展与保护的关系。要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最关键的因素是林地生产力,它是多种物种和树木所形成的森林资源赖以生存的基础,没有林地的高生产力,森林资源的再生(本文来源于《林业经济问题》期刊1998年01期)

洪信谱,高万彬,庄尔奇,刘强[4](1995)在《湖北省马尾松人工林速生丰产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充分了解湖北省马尾松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马尾松人工林速生丰产的适用技术和相应措施,即选用优良种源、适宜的立地条件、正确的栽培技术,适时抚育和密度管理等。(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学报》期刊1995年06期)

董健,李立[5](1995)在《日本落叶松人工林速生丰产技术在造林工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日本落叶松人工林速生丰产技术在造林工程中的应用董健,李立日本落叶松人工林速生丰产技术的研究,系世界银行贷款国家造林项目(NAP)的重点课题。该课题由辽宁省林科院和辽宁省林业厅世行贷款造林项目办公室共同主持,10个单位100多名科技人员参加。经过几年的...(本文来源于《林业科技通讯》期刊1995年09期)

华新运,王明华,李秋英,高国顺[6](1993)在《红壤丘陵泡桐人工林生长及速生丰产栽培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1.4ha 3a 年生泡桐人工林的研究分析,总结了泡桐林木各生长要素的相互关系、干形生长特点、根系生长和分布规律,以及栽培经济效益。指出了泡桐进行苗期早期选优的重要性,且针对人工林生长特点阐明了红壤丘陵泡桐丰产栽培的技术要点.(本文来源于《江西农业大学学报》期刊1993年01期)

李庆超[7](1993)在《落叶松人工林立地质量和速生丰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长白山区10个林场落叶松人工林的调查研究评价其立地质量。共调查了11个立地因子,划分了各立地因子的等级。选出了主导立地因子。应用数量化理论(Ⅰ)编制了主导立地因子得分表,并编制了主导立地因子百分得分表。两表都可以用来确定各因子对立地指数的贡献大小。实现了相同立地条件下红松、落叶松、樟子松叁个树种之间的立地指数转化。按立地指数及林分密度进行了林分蓄积量预测。提出了速生丰产林立地条件。(本文来源于《吉林林学院学报》期刊1993年01期)

俞新妥,叶功富[8](1992)在《混交造林与人工林的持续速生丰产》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概述我国速生丰产林的发展过程、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如忽视适地适树原则、树种单一、管理粗放等,以致林分生长不良,甚至引起地力衰退及病虫害蔓延。指出林地持续利用和保持人工林长期生产力的重要性。简述混交林在速生丰产林中的作用和实例,指出营选混交林是维护地力、提高林木抗性的有效途径之一,并扼要介绍各种混交模式在速生丰产林中的应用。最后指出我国速生丰产林应注意的问题。(本文来源于《福建林学院学报》期刊1992年03期)

李庆超[9](1989)在《长白山区红松人工林立地质量和速生丰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共调查了11个立地因子,划分了各立地因子的等级,找出了主导立地因子。应用Q_1编制了主导立地因子得分表,在此基础上编制了它的百分得分表,两表都可用来确定各立地因子对立地指数贡献的大小。按林分密度和立地指数进行了林分蓄积预测。提出了红松速生丰产林立地条件。(本文来源于《吉林林学院学报》期刊1989年04期)

雍朝柱,李云莲[10](1985)在《要速生丰产、也要优质——浅谈人工林的战略目标》一文中研究指出一、人工林的战略地位森林是人类最早的栖息场所、食物宝库、能源基地,是人类文明的起点。人类文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首先使人们感到森林提供的食物有限,迫使人们学习农牧业生产。落后的农牧业不断蚕食着森林面积。现代工业的发展,城市兴起,交通发达、更使森林面积急速减(本文来源于《贵州林业科技》期刊1985年04期)

速生丰产人工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总结桉树人工林营林经验,参考国内外最新施肥试验成果,得出科学施肥是桉树人工林速生丰产的关键,提出科学合理的实施技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速生丰产人工林论文参考文献

[1].李卓.柳树人工林速生丰产配方施肥技术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2

[2].李全金,杨林.科学施肥是桉树人工林速生丰产的关键[J].热带林业.2006

[3].刘禄昌.控制人工林地力衰退 实现林木持续速生丰产[J].林业经济问题.1998

[4].洪信谱,高万彬,庄尔奇,刘强.湖北省马尾松人工林速生丰产技术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5

[5].董健,李立.日本落叶松人工林速生丰产技术在造林工程中的应用[J].林业科技通讯.1995

[6].华新运,王明华,李秋英,高国顺.红壤丘陵泡桐人工林生长及速生丰产栽培技术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1993

[7].李庆超.落叶松人工林立地质量和速生丰产的研究[J].吉林林学院学报.1993

[8].俞新妥,叶功富.混交造林与人工林的持续速生丰产[J].福建林学院学报.1992

[9].李庆超.长白山区红松人工林立地质量和速生丰产的研究[J].吉林林学院学报.1989

[10].雍朝柱,李云莲.要速生丰产、也要优质——浅谈人工林的战略目标[J].贵州林业科技.1985

论文知识图

附录1991年林业部推广100项科技成果项目(3...附录1991年林业部推广100项科技成果项目(1...附录1991年林业部推广100项科技成果项目(4...附录1991年林业部推广100项科技成果项目(2...2 不同初植密度下 5 个马尾松优良种源的...附表1988年林业部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项目目...

标签:;  ;  ;  ;  ;  ;  ;  

速生丰产人工林论文_李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