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化汤加味治疗产后恶露不绝(论文文献综述)
吴咏姿,廖嘉新,谢家润,马凌慧,梁群梅,姜漓,罗仁,陈洁瑜[1](2021)在《生化汤加味促进剖宫产后子宫复旧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对生化汤加味促进剖宫产后子宫复旧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为其在临床应用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万方资源数据库(WanFang)、维普期刊数据库(VIP)、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等,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7月,选择生化汤加味促进剖宫产后子宫复旧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提供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应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篇RCT文献,共计1804例剖宫产产妇;Meta分析结果显示,生化汤加味联合缩宫素组血性恶露时间[MD=-1.52,95%CI(-2.71,-0.34),P<0.00001]和产后恶露持续时间[MD=-4.47,95%CI(-6.20,-2.75),P<0.00001]均短于单用缩宫素组,联合用药组产后第1、3、5天子宫底高度[MD=-0.75,95%CI(-1.35,-0.15),P<0.00001;MD=-1.92,95%CI(-3.13,-0.72),P<0.00001;MD=-1.92,(-3.79,-0.06),P<0.00001]均低于单用缩宫素组。结论生化汤加味联合缩宫素与单用缩宫素比较,更能促进产后子宫复旧;不良反应少,报道的仅有4例出现轻微腹泻,安全性较高;但由于纳入文献质量较低,上述结论尚需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加以证实。
李慧芳[2](2021)在《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对《妇科采珍》治疗产后病的方药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产后病是女性特殊生理阶段所患的一类疾病,因其发病频率高,且失治误治易致缠绵难愈而为历代医家所重视。《妇科采珍》成书于清代,作者为山西代州冯氏,对产后病的诊治有独到的见解。导师张文红教授在研读本书后,取其精华而运用于临床,疗效颇佳,故对《妇科采珍》中产后病的方药进行整理研究,挖掘前人智慧,继续传承和发扬中医药文化。方法:将《妇科采珍》产后病篇条文中所涉及疾病、症状、方剂、中药进行归纳,并通过查阅书籍,整理和分析条文中所涉及症候以及药物的性味归经,所有数据整理为数据库,用SPSS Statistic及SPSS Modeler软件对数据进行频数分析、关联性分析及聚类分析,挖掘数据中隐藏的规律及彼此的相关性,进一步揭示作者的诊疗思想及用药规律。结果:本研究共纳入统计条文69条,方剂76首,共涉及中药131味药物,频次511次。频数分析结果显示,条文中症状频次以产后腹痛、产后发热、产后神昏出现的频次为最高,而药物使用频次差异明显,依次为补气药、补血药和活血止痛药,其中补气药83次,补血药74次,活血止痛药55次,其次为活血调经药及发散风寒药,出现频次分别为39次及33次。通过对药物的归属及药性分析,发现冯氏在治疗产后病时所用药物性偏温、平、寒和微寒,且以甘、辛、苦味药物的使用为主,其中又以归肝、肺、胃和脾经者居多。对处方的用药个数进行统计后发现,《妇科采珍》治疗产后病时单个处方中包含6味药的方剂最多,药物常用剂量为3g、1.5g 及 6g。对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后得出置信度为100%的关联22条,其中包括两味药关联3条,按支持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川芎→当归、炮姜→当归、炮姜→甘草;三味药的关联11条,支持度大于50%的药团为甘草+川芎→当归;其余8条四味药的关联中,支持度最高的为桃仁+甘草+川芎→当归、桃仁+川芎+当归→甘草,且从中可以发现,含有当归及川芎的药组置信度和支持度均较高。聚类分析共发现五个配伍组,分别为:桃仁+炮姜+甘草+当归+川芎、陈皮+麦冬、白芍+生地+茯苓+防风+荆芥、人参+黄芪、白术+泽泻+木香。由此可知,生化汤是冯氏治疗产后病的常用方剂,且祛风解表和营、健脾益气化湿亦是其治疗产后病的重要治疗原则。结论:(1)冯氏在《妇科采珍》治疗产后病时以生化汤为最主要、最基础的方剂。(2)《妇科采珍》认为川芎+当归的组合对治疗产后病具有特异性。(3)《妇科采珍》在治疗产后病时以益气养血和活血化瘀治疗为基本原则。
贾倩男[3](2020)在《《产褥期妇女食养药膳技术指南》的研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制定《产褥期妇女食养药膳技术指南》,使妇女产褥期食养药膳规范化,促进产褥期妇女的身心健康。方法:通过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Web of Science、Pubwed等中外文数据库、超星数字图书馆、天津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等,全面收集产褥期食养药膳相关文献,并建立数据库,利用中医古代文献证据分级和GRADE评价体系,对文献的证据质量进行评价。为弥补文献缺失,向全国各地发放调研问卷,进行民间调研。利用德尔菲专家调查问卷法和共识会议法对指南内容进行推荐。以文献研究及文献评价为基础,以民间调研为参考,德尔菲专家调查问卷法和共识会议法为依据,最终形成《产褥期妇女食养药膳技术指南》的推荐方案。结果:1.形成产褥期药膳调养分阶段的调养原则和适宜药膳品类推荐方案;2.形成产褥期药膳调养的适宜药食和药膳方(包括方名、组成、制法、用法、功效等)的推荐方案;3.形成产褥期饮食注意事项推荐方案。结论:制定《产褥期妇女食养药膳技术指南》有一定质量的文献支持,以古代文献和现代文献为基础,以民间调研为补充,结合德尔菲法专家问卷调查达成了专家共识,最终综合考量形成指南的推荐方案。
鲁周南[4](2020)在《产后出血中医古籍文献及知识获取方案研究》文中指出产后出血为产褥期发生的异常阴道出血性疾病,影响产后恢复,严重者甚至影响到产妇的生命。近年来剖宫产手术普及、二胎政策开放,产妇生活环境、个人生活观念、生活习性也发生了改变,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增高。产后出血在中医古籍中以“产后恶露不绝”“产后血崩”“产后下血不止”等病名呈现,内容丰富,有深厚的文献积累。如何从中医的角度认识产后出血,发掘中医临床治疗优势?首先离不开对其源流以及学术思想的梳理总结;此外,如何在浩如烟海的古籍中高效获取产后出血专科知识,亦是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目的之一。论文的第一部分首先确定产后出血病名的中医内涵与外延,以朝代为序,研究纳入文献的病名演变、病因病机、诊断以及理法方药的流变脉络。第二部分针对导师团队研究提出的古籍、医家、知识“三维一体”获取思路,笔者采取专家访谈方法对“三维一体”进行专家意见征集,进一步补充完善了“三维一体”数据模型,论证并确定了各知识要素层级,使其更符合中医古籍知识的特性并具有可操作性。论文最后以产后出血文献为例,对产后出血古籍文献知识基于不同获取方案进行探索性研究,提出不同阶段、不同需求的古籍阅读选择建议,对中医古籍知识的学习利用提出方法学借鉴。先秦至秦汉时期,产后病统称为“乳余疾”,出现产后疾病之萌芽。《黄帝内经》首次记载产后疾病“乳子病热”,创造性地提出了通过望诊、问诊、切诊综合进行妇人疾病的诊断及预后判断,开创了产孕奇经理论之先河。《金匮要略》根据产后亡血伤津的生理特点,将产后常见疾病归纳为痉病、郁冒、大便难。魏晋南北朝时期,晋·王叔和编撰的《脉经》首次系统提出从产妇脉象的表里、寒热、大小、缓急进行预后预判,奠定了产科脉诊的基础。该时期文献至少记载了近20余种用于产后疾病治疗的药物。此期尚无“产后出血”的专篇记载,但在实践方法上却形成“产后出血”专病诊断及治疗的萌芽,该时期,产后出血疾病相关记载多以某方适应症形式提出。隋唐时期,《经效产宝》《诸病源候论》开始对产后出血相关病名有相对集中论述。《诸病源候论》记载恶露不尽、血崩病因病机为外感寒邪、虚损、瘀血。《备急千金要方》第一次提出恶露不尽与产后时间密切相关,且强调腹痛与恶寒两大伴随症状,明确了恶露不绝部分内涵,具有开创性意义。该时期产后出血相关治疗方剂数量较前丰富,共计30余首,有论有方,但未见专篇论述。宋金元时期,产后出血病名数量较前明显增加。此时期记载产后恶露不绝病因有虚损、瘀血、寒邪互结。产后血崩病因病机较前增加饮食不节、情志、药物因素。《妇科秘兰全书》能够较好的反映妇科产后出血诊疗思路。提出以产后7日为节点,结合腹痛情况辨虚实用药,记载成方当归建中汤、独圣散、泽兰汤、瑞莲散4首。并顺从产前、临产、产后生理状态加以调护,及时纠正产妇气血运行异常状态,预防产后出血。《卫生家宝产科备要》提出崩漏一定程度上是产后恶露不尽病情进一步发展出现的临床表现,认为两者之间存在转化关系。郑氏女科提倡产后应大补气血。推出产后出血四物汤通治方,形成以四物汤为主要治疗思路与手段的完整治疗方案。梳理金元大家张元素、李东垣、罗天益、刘河间等着作,整理出产后辨治思路三条。产后需扶持荣卫,调养血气;属邪气实者需攻之;产后宜大补气血为先。并整理产后处方用药30余条。该时期产后出血文献得到长足发展,疾病概念已内含“审因论治”理念;将产后出血引入急症观念,纳入到急症治疗体系中,能够清晰地根据缓急予以分化治疗;此时期着作开始出现明显学派特色,学术思想承前启后。明代,产后出血进一步发展到以出血量、势进行区分。命名呈多样化,命名称谓中明确其危重症的含义。此阶段发展了恶露不绝、血崩冲任、脏腑病因病机学说,并从病因病机层面认识到胎前、临产、产后调护的失当与产后疾病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学术思想主要继承宋代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体系与朱丹溪“产后大补气血”说。创新主要表现在张景岳的辨证思维与体质辨识相结合的理论创新、赵献可从阴阳真假辨治血证思路的创新、薛己的产后出血脏腑辨证理论创新。明代产后出血常用成方为四物汤与生化汤及加减体系。产后用药禁忌较前人增加活血破气药物,如三棱、莪术、红花、苏木、牛膝等14种;清热药物黄芩、黄连、栀子、黄柏4种;慎用方剂为大承气汤、五苓散,丰富了产后出血用药禁忌内涵。清代《妇科冰鉴》首次较为准确的概括产后恶露不绝定义,认为恶露超过七天,日久不断,为恶露不绝。较前增加了“产后一月恶露重来”“产后崩淋带下”病名。恶露不绝、血崩较前代增加了冲任瘀血以及虚实夹杂病因病机。脏腑理论方面,补充产后气血、营卫概念以及肝疏泄无度、肾闭藏无权病因病机。《胎产新书》完整地提出了饮食、情志、房事损伤是导致产后出血的重要病因病机。清代古籍,针对出血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即瘀血理论之创新;气、血、水、火的理论创新;奇经学说在产后的创新应用;中西医结合运用于临床的创新及大量原创新方出现。四物汤与生化汤辨治产后出血的体系进一步丰富发展,生化汤发展至清代,已经成为产科常用方,也是产后出血常选方剂之一。第二部分主要着重于对中医知识获取方法与思维的研究。基于本次产后出血文献研究,首先提炼出“医家个人经验”“官方医学教育”两种常见的知识获取方法;同时,对导师团队提出的“三维一体”获取方法进行了专家访谈论证研究。为有序快速获取古籍知识,寻求中医知识获取普适性的方法,导师团队参考人脑获取知识的思维模式,针对计算机对古籍知识的获取特点,提出“三维一体”数据模型。基于知识元、知识体概念,笔者设计出针对方法学专家、临床专家、文献专家深度访谈的问卷,对“三维一体”知识体在知识获取中的重要性、权重关系以及三个知识体所包含的23个知识元在知识体构成中的角色与重要性等进行问卷调研与深度访谈;通过深入研究,系统地对“三维一体”数据模型进行了全面补充与完善;与此同时,整理元数据赋权及知识推送专家深度访谈意见,为数据模型建立提供专家意见基础。深度访谈意见包含模型中知识体、知识元的权重建议;关于不同历史时间与不同学科古籍在数据模型中的时间、空间建议;用户意见量化建议等。“以史为鉴,知往鉴来”是中医临床文献研究的重要目的。如何将古代医家丰富的治疗经验与当今临床实际问题相结合,为中医产科临床提供理论思维与治疗依据,寻求中医妇产科的进一步发展是本论文研究的出发点。论文最后结合本次产后出血古籍文献研究,综合三种不同途径的知识获取方法,整理出4种产后出血知识获取临床思维路径与69种推荐书目,为产后出血古籍知识获取提供了方法学借鉴。
薛玲玉[5](2020)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产后恶露不绝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产后恶露不绝的临床疗效,旨在为中医药治疗产后恶露不绝提供新的临床思路和方法。方法:筛选符合气虚血瘀型产后恶露不绝患者64例,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益母草注射液肌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减口服。对比两组患者各临床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差异显着(P<0.05),治疗组有效率94%,对照组有效率8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治疗后两组患者止血疗效差异显着(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止血效果更佳。3.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单项证候疗效差异显着(P<0.05),治疗组各证候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4.治疗后两组患者子宫体积变化差异显着(P<0.05),治疗组子宫体积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治疗效果更佳。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红蛋白差异显着(P<0.05),治疗组血红蛋白值增长幅度大于对照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产后恶露不绝效果显着,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徐晓英,陈丽珍,牛建丽[6](2020)在《早期生化汤加味辅助治疗剖宫产后恶露不绝的疗效及对CRP、WBC、Hb指标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分析早期生化汤加味辅助治疗剖宫产后恶露不绝的疗效及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b)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剖宫产后恶露不绝患者122例,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早期生化汤加味辅助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1.85±0.23)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恶露排净时间(4.45±1.21)d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92%(31/6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CRP、WBC、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Hb水平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Hb水平高于对照组,CRP、WBC、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子宫三径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子宫三径(10.63±1.15)cm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生化汤加味辅助治疗剖宫产后恶露不绝可改善患者中医症状,减轻炎症反应,促进Hb的恢复。
杨莹[7](2020)在《生化汤联合仿生物电刺激疗法对人工流产术后恢复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生化汤、仿生物电刺激及生化汤联合仿生物电刺激疗法分别对无痛人流术后恢复的临床效果,以期为临床促进人工流产术后恢复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方法,减轻此类手术对女性生殖系统的影响。方法:本研究成功搜集了2019年4月-2019年10月于湖北省妇幼保健院门诊计划生育手术室行人工流产手术的符合要求的160例患者。采用患者知情同意的原则,按照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四组,每组各40例,即A为对照组,B为生化汤组,C为仿生物电刺激组,D为生化汤联合仿生物电刺激组。比较四组患者的年龄、停经时间、孕次,通过统计学分析,均得出P>0.05,提示四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A组术后仅给予口服头孢地尼分散片预防感染治疗,一次一片,每次100mg,一天三次,连服4天;B组在A组基础上术后当天给予生化汤口服,每日一剂,每次一袋(200ml),饭后温服,早晚各一次,连服7天;C组在A组基础上术后当天给予仿生物电刺激治疗,每天一次,一次25分钟,连续7天;D组在A组基础上术后当天给予生化汤联合仿生物电刺激治疗。分别记录每组患者术后阴道出血时间、有无腹痛情况;术后第14天,每组患者返院复查B超,于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下监测患者的子宫内膜的厚度、子宫内膜的类型、子宫内膜下血流分型,并测定患者的子宫动脉收缩期峰流速(PSV)和粘膜下血流阻力指数(RI);术后首次月经来潮时,记录月经复潮时间距离手术日的间隔天数及术后首次月经来潮的经量较前对比情况,同时随访观察期间患者的有无并发症,以及时处理不良结局及更改治疗方案,记录宫腔粘连、宫腔积液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1人服用中药生化汤期间对中药不耐受而放弃此治疗,10人仿生物电刺激未坚持治疗至结束,以上患者均作为脱落病例而剔除,1人确诊为宫腔粘连、8人宫腔分离故而超声下未能测得所需数据,亦作为脱落病例,最终完成治疗并能测得全部数据病例者共140例,其中A组36例,B组38例,C组35例,D组31例。(2)术后阴道出血持续时间的比较:经单因素方差分析,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各组间经LSD-t检验比较,B组、D组出血时间均短于A组(P<0.05),D组短于C组(P<0.05),A组和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腹痛发生率的比较:经?2检验,P<0.01,四组腹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组间比较,B组、C组、D组腹痛发生率均低于A组(P<0.05),D组腹痛发生率低于C组(P<0.05),B组、D组腹痛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术后超声下子宫内膜数据的比较:比较四组子宫内膜厚度经单因素方差分析,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四组内经LSD-t检验比较,B组、C组、D组子宫内膜厚度大于A组(P<0.05),D组内膜厚度大于B组、C组(P<0.05),B组、C组内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SV与前者结果一致。RI值各组间均有统计学意义,RI值大小表现为D组<B组<C组<A组(P均<0.05)。比较四组子宫内膜分型情况,经秩和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各组间比较,B组、D组内膜形态优于A组(P<0.05),D组内膜形态优于C组(P<0.05),B组和C组内膜形态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血流分型结果分析同前。(5)术后月经复潮时间的比较:月经复潮差异经方差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经LSD-t检验比较,B组、C组、D组月经复潮时间均短于A组(P<0.05),D组月经复潮时间短于B组和C组(P<0.05),B组月经复潮时间与C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6)术后首次月经的经量较前对比情况的比较:经?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组间比较,B组、D组月经复潮量优于A组(P<0.05),D组月经复潮量优于C组(P<0.05),B组、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术后宫腔粘连、宫腔积液等并发症发生率对比:经?2检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A组1例宫腔粘连,3例复查时为宫腔积液;B组1例宫腔积液;C组3例宫腔积液;D组1例宫腔积液。结论:生化汤、仿生物电刺激、生化汤联合仿生物电刺激治疗均可以降低腹痛发生率、加速内膜血液循环、促进内膜生长、缩短月经复潮时间。生化汤、生化汤联合仿生物电刺激均能缩短术后阴道出血时间、改善内膜形态、维持月经量。在促进内膜生长修复、加速PSV、改善RI、加速术后月经复潮方面,联合组效果最显着;在改善子宫内膜血流阻力指数RI方面,生化汤作用优于仿电刺激。
刘畅[8](2020)在《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生化汤治疗产后恶露不绝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对中药经典组方生化汤(Shenghua Decoction,SHD)进行研究,确证SHD中主要活性成分及作用靶标,探讨其多成分-多靶标-多通路治疗产后恶露不绝(Postpartum Lochia,PL)的作用机制,并选取PI3K/AKT/NF-κB信号通路进行动物实验验证。方法通过TCMSP、TCMID和TCM@taiwan数据库检索SHD单体成分,并以“OB≥30%、DL≥0.18”筛选SHD活性化合物及作用靶标,构建SDH活性化合物-靶标网络图,进行拓扑学参数分析。并根据TTD和OMIM数据库中与PL相关的靶标,筛选SHD治疗PL的作用靶标,通过对靶标的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探讨SHD治疗PL的作用机制。采用动物实验进行验证:分娩后第1天的6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Control)、模型组(Model)、生化汤组(Model+S)、抑制剂组(Model+LY)、生化汤+抑制剂组(Model+LY+S),共5组,每组12只。其中除空白组不进行病原菌子宫内接种,其余4组均进行病原菌子宫内接种,然后建立PL模型。产后第4天,Control组给予5ml/kg三蒸水灌胃,同时10mg/kg生理盐水腹腔注射;Model组同Control组;Model+S组给予生化汤5ml/kg灌胃,同时10mg/kg生理盐水腹腔注射;Model+LY组5ml/kg三蒸水灌胃,同时腹腔注射注射PI3K/AKT抑制剂LY294002 10mg/kg;Model+LY+S组5ml/kg生化汤灌胃同时腹腔注射LY294002 10mg/kg,各组均每日上午8时给药一次,连续7天。ELISA对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水平进行检测;HE染色对子宫形态进行分析;免疫荧光、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子宫组织PI3K/AKT/NF-κB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情况。结果1、本研究获得SHD活性成分120种,预测成分作用靶标共236个,PL相关靶标1053个,筛选出SHD与PL共有靶标84个,度值较大的靶标为TP53(61)、JUN(60)、AKT1(60)、FSR1(53)、PTEN(49)和MTOR(49)。2、通过PI3K/AKT/NF-κB信号通路进行动物实验验证,子宫大体形态及HE染色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相比,Model组大鼠子宫肿大,重量增加,子宫壁增厚,宫腔内可见大量脓汁样液体。镜下见子宫内膜连续性中断,上皮变性、坏死,间质出血、水肿,大量炎细胞浸润。经SHD治疗后,Model+S组子宫内膜偶有连续性中断,上皮损伤较轻,炎性细胞较少。Model+LY组与Model+LY+S组子宫损伤程度较Model组轻,较Model+S组重;ELISA结果显示,与Control相比,Model组血清TNF-α的水平显着升高(P<0.01),经SHD治疗后,与Model组比较,Model+S组血清TNF-α的水平显着降低(P<0.01);免疫荧光法结果显示,与Control相比,Model组p-PI3K、p-AKT表达降低,而经SHD治疗后,与Model组比较,Model+S组p-PI3K、p-AKT表达升高,Model+LY+S组与Model+LY组的p-PI3K、p-AKT水平较Model+S减低;Western Blot结果显示,Model+S组与Control组p-AKT蛋白表达量较Model呈显着增高(P<0.01),各组间AKT表达无明显差异。Model+S组与Control组p-NF-κB p65蛋白表达量较Model组显着降低(P<0.01),Model+LY组和Model+LY+S组与Model组相比,p-NF-κB p65蛋白表达量减低(0.05<P<0.01)。SHD显着升高PL大鼠模型中PI3K、AKT、NF-κB p65蛋白磷酸化水平(P<0.01),显着降低血清TNF-α表达水平(P<0.01)。结论通过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所获得的84个靶标,可能是SHD治疗PL的潜在靶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PI3K/AKT、MAPK、HIF-1和FXO等信号通路有关。通过选取的PI3K/AKT/NF-κB信号通路进行动物实验验证,表明该通路是SHD治疗PL的潜在分子机制,为深入探讨SHD通过多成分-多靶标-多通路治疗PL机理奠定了研究基础。
郑玉玲[9](2020)在《生化汤加味治疗自然分娩后恶露不绝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生化汤加味治疗自然分娩后恶露不绝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7年3月—2019年8月收治的以自然分娩后恶露不绝为诊断的患者18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90例)与实验组(9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采取生化汤加味治疗。对照两组治疗后1 d、3 d时血性恶露日量、治疗过程中血性恶露总量、血性恶露持续时间,临床治疗效果及在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后1d、3d时血性恶露日量、治疗过程中血性恶露总量、血性恶露持续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实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87/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22%(74/90);实验组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90),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0.00%(9/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自然分娩后恶露不绝治疗中,采取生化汤加味,可明显减少恶露量,缩短恶露持续时间,在安全前提下,获得较高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
杨丽,时燕萍[10](2019)在《生化汤临床应用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生化汤源自于《傅青主女科·产后篇》,由当归、川芎、桃仁、干姜炮黑、炙甘草组成,主治妇人产后恶露不行,小腹冷痛。药理研究表明,生化汤有抗炎消肿,镇静止痛,促进子宫收缩,缩短止血时间,抑制粘连等作用[1]。现将生化汤临床应用进展综述如下。1产后病产后恶露不行。产后恶露不绝乃胞宫藏泻失职,冲任不固,气血运行失常所致,西医多采用缩宫素、抗生素等对症治疗,中医多责之于血瘀,多用生化汤治疗以活血化瘀通络,生新止血。王亚丽[2]将88例产后恶露不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4例,治疗组给予产后生化汤加减,对照组用缩宫素联合头孢拉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73%,对
二、生化汤加味治疗产后恶露不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化汤加味治疗产后恶露不绝(论文提纲范文)
(1)生化汤加味促进剖宫产后子宫复旧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文献检索 |
1.2 文献纳入标准 |
1.2.1 研究类型 |
1.2.2 研究对象 |
1.2.3 干预措施 |
1.2.4 结局指标 |
1.3 文献排除标准 |
1.4 文献筛选 |
1.5 质量评价 |
1.6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文献筛选结果 |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和质量评价 |
2.3 统计学分析结果 |
2.3.1 血性恶露持续时间 |
2.3.2 恶露持续时间 |
2.3.3 子宫底高度 |
2.3.4 不良反应及安全性分析 |
2.3.5 生化汤加味联合缩宫素与单用缩宫素产后纳入研究的漏斗图分析 |
3 讨论 |
(2)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对《妇科采珍》治疗产后病的方药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思路及方法 |
2.1 资料来源 |
2.2 建立数据库 |
2.3 数据核查 |
2.4 数据提取 |
3.统计学分析 |
3.1 频数分析 |
3.2 关联规则 |
3.3 聚类分析 |
4.统计结果与分析 |
4.1 频数结果 |
4.2 相关性结果 |
4.3 聚类结果 |
5.讨论 |
5.1 生化汤的配伍应用分析 |
5.2 常见药物分析 |
5.3 药物支持度分析 |
5.4 药物置信度分析 |
5.5 药物聚类分析 |
5.6 姜的使用情况 |
6.结论 |
7.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产褥期妇女食养药膳技术指南》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一《产褥期妇女食养药膳技术指南》证据的搜集及评价 |
1 资料与方法 |
2 研究结果 |
3 小结 |
研究二《产褥期妇女食养药膳技术指南》推荐方案的形成 |
1 资料与方法 |
2 研究结果 |
3 小结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纳入系统评价文献数据提取表 |
附录2 民间调研问卷 |
附录3 德尔菲法第一轮调查问卷 |
附录4 德尔菲法第二轮调查问卷 |
附录5 《产褥期妇女食养药膳技术指南》意见汇总处理表 |
附录6 《产褥期妇女食养药膳技术指南》初稿 |
附录7 古今药食名称规范表 |
综述 中医治疗产后病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产后出血中医古籍文献及知识获取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1 辨证论治研究 |
2 方药研究 |
2.1 生化汤临床研究 |
2.2 专家经验方研究 |
3 针灸外治法研究 |
4 名老中医治验 |
前言 |
第一部分 产后出血古籍文献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古籍选择原则 |
1.2 产后出血中医概念范围界定 |
1.3 古籍选择结果 |
2 先秦至秦汉时期对产后疾病的早期认识 |
2.1 早期病名之萌芽 |
2.2 产孕诊断思想之发端 |
2.3 创奇经为产孕生理病理之先河 |
2.4 产孕疾病早期治疗方法 |
2.5 小结 |
3 魏晋南北朝开创产后出血论述之先河 |
3.1 病名认识的积累 |
3.2 产后诊断的早期探索 |
3.3 产后出血治疗的开端 |
3.4 小结 |
4 隋唐时期产后出血论述积累期 |
4.1 病名积累与发展 |
4.2 病因病机的探索 |
4.3 产后出血治疗的积累 |
4.4 产后调护观念的萌芽 |
4.5 小结 |
5 宋金元时期产后出血理论初步形成 |
5.1 宋金元时期产后出血性古医籍 |
5.2 病名逐步完善 |
5.3 病因病机理论逐渐丰富 |
5.4 产科调护的逐步积累 |
5.5 产后出血治疗的发展 |
5.6 小结 |
6 明时期产后出血理论发展时期 |
6.1 明代产后出血性古医籍 |
6.2 病名沿革 |
6.3 病因病机理论的发展 |
6.4 产科调护的理论进步 |
6.5 诊断理论的发展 |
6.6 治疗理论系统基本形成 |
6.7 小结 |
7 清时期产后出血理论成熟时期 |
7.1 清代产后出血性古医籍 |
7.2 清代产后出血病名 |
7.3 病因病机逐步丰富完善 |
7.4 产后出血诊断发展 |
7.5 产后出血治疗理论的完善 |
7.6 调护理论的发展 |
7.7 小结 |
第二部分 古籍文献知识获取方案研究 |
1 现有古籍文献知识获取 |
1.1 医家个人经验 |
1.2 以官方教育、考试制度为准的知识获取 |
2 研究方法 |
2.1 归纳法 |
2.2 元数据研究方法 |
2.2.1 元数据概念 |
2.2.2 元数据制定原则 |
2.2.3 元数据模板组成 |
2.3 专家访谈法 |
2.3.1 访谈对象 |
2.3.2 访谈方法 |
2.3.3 访谈资料的整理、存档 |
2.3.4 访谈提纲 |
2.4 名中医推荐法 |
3 研究结果 |
3.1 元数据研究结果 |
3.2 深度专家访谈结果 |
3.2.1 选择古籍经验 |
3.2.2 选择医家经验 |
3.2.3 中西医病名统一经验 |
3.3 妇科名中医阅读经验研究结果 |
3.4 产后出血相关知识示范性研究结果 |
3.5 产后出血相关书目推荐 |
4 结论 |
讨论 |
产后出血文献给予临床的启示 |
古籍文献知识获取对学习与教学的启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 产后出血相关古籍内容提要 |
(5)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产后恶露不绝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一、临床资料 |
(一) 病例来源 |
(二) 诊断标准 |
(三) 病例选择标准 |
(四) 病情分度 |
二、研究方法 |
(一) 分组方法 |
(二) 治疗方案 |
(三) 观察项目与指标 |
(四) 疗效评定标准 |
(五) 安全性评价标准 |
(六) 数据统计分析 |
三、临床资料分析 |
(一) 基本资料 |
(二) 临床疗效 |
(三) 治疗组基本资料与疗效的关系 |
(四) 安全性结果 |
(五) 依从性结果 |
讨论 |
一、疗效分析 |
二、立论依据 |
三、补阳还五汤临床应用 |
四、补阳还五汤方药组成及分析 |
五、补阳还五汤各药物的现代药理研究 |
六、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产后恶露不绝的机理研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产后恶露不绝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论文发表 |
(6)早期生化汤加味辅助治疗剖宫产后恶露不绝的疗效及对CRP、WBC、Hb指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检测方法 |
1.4 观察指标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2.2 两组恶露排净时间及不良反应比较 |
2.3 两组CRP、WBC、TNF-α、Hb水平比较 |
2.4 两组子宫三径比较 |
3 讨论 |
(7)生化汤联合仿生物电刺激疗法对人工流产术后恢复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前言 |
1.临床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病例选择标准 |
2.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术前准备 |
2.3 人工流产术 |
2.4 术后观察 |
2.5 术后治疗 |
2.6 观察指标 |
2.7 统计方法 |
3.研究结果 |
3.1 四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
3.2 临床症状比较 |
3.3 超声下内膜值比较 |
3.4 术后月经复潮比较 |
3.5 术后宫腔积液、粘连发生率比较 |
讨论 |
1.西医对人工流产并发症的认识 |
1.1 子宫内膜的生理及病理发生机制 |
1.2 人工流产术并发症的发生及处理 |
2.中医对人工流产并发症的认识 |
2.1 病因病机的认识 |
2.2 治则治法 |
3.生化汤的组方分析 |
3.1 生化汤于人流术后应用的立论基础 |
3.2 方药分析 |
4.仿生物电刺激 |
4.1 生物电 |
4.2 仿生物电刺激应用于人流术后 |
5.研究结果分析 |
6.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综述 |
生化汤在妇产科疾病中的应用现状 |
参考文献 |
仿生物电刺激在妇产科疾病应用现状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表格 |
致谢 |
(8)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生化汤治疗产后恶露不绝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论着摘要 |
英文论着摘要 |
英文缩略语表 |
前言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与展望 |
附表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生化汤在妇产科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个人简介 |
(9)生化汤加味治疗自然分娩后恶露不绝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3 评价标准[6]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治疗后1 d、3 d时血性恶露日量、治疗过程中血性恶露总量、血性恶露持续时间对照 |
2.2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对照 |
2.3 两组治疗过程中并发症比较 |
3 讨论 |
(10)生化汤临床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产后病 |
2 月经病 |
3 妊娠病 |
4 妇科杂病 |
5 小结 |
四、生化汤加味治疗产后恶露不绝(论文参考文献)
- [1]生化汤加味促进剖宫产后子宫复旧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J]. 吴咏姿,廖嘉新,谢家润,马凌慧,梁群梅,姜漓,罗仁,陈洁瑜.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21
- [2]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对《妇科采珍》治疗产后病的方药规律研究[D]. 李慧芳.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1(09)
- [3]《产褥期妇女食养药膳技术指南》的研制[D]. 贾倩男.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04)
- [4]产后出血中医古籍文献及知识获取方案研究[D]. 鲁周南.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5]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产后恶露不绝的临床研究[D]. 薛玲玉.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6]早期生化汤加味辅助治疗剖宫产后恶露不绝的疗效及对CRP、WBC、Hb指标的影响[J]. 徐晓英,陈丽珍,牛建丽.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20(10)
- [7]生化汤联合仿生物电刺激疗法对人工流产术后恢复的临床观察[D]. 杨莹.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09)
- [8]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生化汤治疗产后恶露不绝作用机制研究[D]. 刘畅. 锦州医科大学, 2020(05)
- [9]生化汤加味治疗自然分娩后恶露不绝的疗效观察[J]. 郑玉玲. 内蒙古中医药, 2020(01)
- [10]生化汤临床应用进展[J]. 杨丽,时燕萍.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