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言语表象型认知风格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表象,认知,风格,言语,记忆,范式,相关性。
言语表象型认知风格论文文献综述
林中晨[1](2013)在《言语—表象型认知风格与英语学习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闽南师范大学118名非英语专业学生为被试的调查研究表明,言语-表象型认知风格与其英语学习成绩具有内在联系。在CET4听力、阅读、写作叁个项目成绩及总分上,言语型学生的平均成绩均高于表象型学生,除了写作成绩差异不显着外,其他叁项成绩差异显着;而中间型学生的各项平均成绩最高。研究结果启发人们: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合理协调师生认知风格差异,优化课堂教学方法,并引导学生合理选择英语学习策略。(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期刊2013年10期)
汪雅芸[2](2012)在《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对言语—表象型认知风格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认知风格是导致外语学习者个体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教学中,并不一定是应用多媒体就能实现多媒体的学习。不同认知风格的学生对于多媒体的使用所产生的效果也有所不同,如何有效地利用好多媒体成为英语教师关注的焦点。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与多媒体结合紧密的言语-表象型认知风格的研究,探讨多媒体教学对英语学习产生的影响。本研究以实验研究的研究方法为主,以Riding认知风格聚合理论言语—表象维度和Mayer的多媒体学习的双重编码理论为依据,来探讨多媒体教学对言语—表象型认知风格学习者的影响。湖北大学知行学院89名市场营销专业本科生参与了本研究的各项测试,其中运用了四种工具:问卷,前测,后测和访谈。用于测量受试者认知风格倾向的调查问卷是作者根据Kirby的研究结果自行翻译设计的,前测试卷是作者在实验前设计,用来检测实验前受试者的英语水平。后测试卷的难度和分值分布与前测试卷相同,后测结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受试者在教学实验后的成绩情况。访谈用于了解受试者对于多媒体英语教学的态度和建议。作者运用统计软件SPSS13.0对数据进行分析。实验结果如下:(1)中国非英语专业学生偏向于表象型认知风格,且认知风格在性别分布上没有显着差异;(2)后测成绩显示表象型学生成绩高于言语型学生;(3)不同认知风格的男生在后测成绩上有显着差异,女生无显着差异;(4)后测成绩显示不同认知风格的学生在词汇和阅读部分有显着差异,在翻译和写作部分无显着差异;(5)大多数同学接受多媒体教学方式。根据研究的结果,作者试着提出以下建议:作为普通英语教师,应了解学生在认知风格类型上的个体差异;有效组织适合不同认知风格学生的教学活动,做到因材施教;在多媒体教学中要合理运用教学媒体来激发学生兴趣,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本文来源于《湖北大学》期刊2012-05-26)
郐一杰[3](2011)在《言语—表象认知风格对DRM范式中错误记忆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错误记忆是指人们对过去事件的报告与事实之间发生偏离,或对没有发生的事件产生回忆的现象。错误记忆最早始于1932年Bartlett的研究,20世纪70年代应用于与司法和心理咨询等应用领域,使错误记忆受到学者们的关注。1995年,美国心理学家Roediger和McDermott创立了实验室研究错误记忆的DRM范式,并借助DRM范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近年来,认知风格影响因素受到关注。现有的研究大多是从认知风格的整体-分析维度,以场独立-场依存来研究的,对言语-表象维度研究的很少。张红等(2009)使用词表和图片做实验材料探讨了言语-表象维度对错误记忆的影响。采用不同的实验材料做推论,两者间差异可比性有待探讨。为克服采用不同的实验材料(词表和图片)造成解释的偏差,使用相同实验材料进行了研究。通过“认知风格分析测验(CSA)”将被试划分为言语型和表象型两组,探讨了性别因素、言语-表象不同的认知风格、不同性质的单词(抽象词和具体词)的记忆偏好对错误记忆的影响。结论为:1、认知风格是影响错误记忆的重要因素,言语型被试对关键诱饵的错误再认率显着高于表象型被试的错误再认率,是错误记忆的易感人群。2、以不同性质的词表作为实验材料,被试对关键诱饵的错误再认率不存在显着差异;认知风格与词表性质对错误再认率存在交互影响。3、在产生错误记忆过程中,对单词的激活作用不仅包括语义激活,还包括通过图式进行的表象激活过程。4、认知风格与词表性质对学过单词的正确再认率与对关键诱饵的错误再认率影响不同。(本文来源于《延边大学》期刊2011-05-12)
梁栋[4](2011)在《言语—表象认知风格与空间记忆关系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每个人都存在各自不同的学习风格、认知风格。不同认知风格的个体拥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每种认知风格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却并没有优劣之分。尽管目前的实验研究尚未明确指出认知风格究竟是以认知、人格还是活动为中心,教学实践已经证明:不同的认知风格对学生的学习有着不同的影响。由于不同认知风格的学生偏好不同的学习策略,不同的教学模式对不同认知风格的学生产生的影响也不尽相同。适合学生认知风格的教学模式可以更充分的发挥学生的潜力,并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所以说不同认知风格的个体在对信息的编码、存储和提取上都存在着各自的偏好,实践证明信息编码过程进行的不顺利,就会进而影响信息的存储和提取。通过文献研究发现以往关于认知风格与工作记忆相关研究的不足之处主要有两点:第一,尚未对工作记忆的子系统与认知风格的关系进行研究。第二,工作记忆广度的实验在实验材料上多数以阅读广度实验为主,没有区分图文的差异。据此,本研究决定将被试区分为言语-表象两个类型,采用Franklin和Tversky关于空间认知的实验范式。对空间记忆这一工作记忆的子系统与言语-表象认知风格的具体关系进行考察。针对性的研究不同风格的被试在两种不同实验材料下的实验成绩。基于以上目的和假设,以哈尔滨市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高职护理专业60人和哈尔滨师范大学法学、思想政治教育两个专业大一年级本科生30人。通过VICS认知风格测验和空间记忆实验,考察认知风格与空间记忆之间的关系。本研究根据VICS认知风格测验得到的被试在言语-表象维度上的比率分数,按照前30%和后30%区分典型认知风格类型。通过实验的方法对言语-表象两种不同认知风格个体在“图片示意”和“文字示意”两种实验材料条件下,对其空间记忆的编码,提取,进行方位判断的反应时和正误成绩的差异,以及空间记忆加工成绩的表现进行比较,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无论是否区分被试的认知风格,“文字框架”和“文字叙述”这两种实验材料的空间记忆反应时都存在显着差异,准确率都不存在差异。2.言语-表象两种不同认知风格个体在空间记忆判断的准确率上存在极其显着差异,表现出对与自己风格相匹配的实验材料的偏好。3.言语-表象两种不同认知风格个体在空间记忆的加工上不存在差异。4.言语-表象两种不同认知风格个体在认知任务难度较小时可能更倾向于使用自己的认知风格。5.言语-表象的认知风格维度与空间记忆的关系并不是完全独立的。(本文来源于《曲阜师范大学》期刊2011-04-01)
郐一杰[5](2011)在《言语—表象认知风格对DRM范式中错误记忆影响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DRM范式考察了言语-表象认识风格和性别因素是否对错误记忆产生影响。通过"认知风格分析测验(CSA)"对大学生被试进行认知风格鉴定,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结果发现,在DRM范式中言语-表象认知风格和性别差异对真实记忆均无影响,两者的交互作用不显着。言语-表象认知风格对错误记忆存在影响,言语型被试比表象型被试更容易将没有学过的关键诱饵判断为学过,也就是说言语型被试是错误记忆的易感人群。性别差异对错误记忆无影响。两者的交互作用不显着。本研究的结论可为教学中教师通过因材施教避免错误记忆,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延边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01期)
张红,冯成志[6](2009)在《言语-表象型认知风格对错误记忆影响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DRM范式(即Deese—Roediger—McDermott范式),探讨了言语型和表象型认知风格对错误记忆的影响。实验采用3×3×2混合设计,认知风格类型分为叁个水平:表象型、言语型、双重型;项目类型为被试内变量,分为叁个水平:学过项目、关键诱饵和无关联项;实验材料为被试内变量,分为两个水平:文字、图片。认知风格测量工具采用李力红修订(本文来源于《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09-11-05)
王鹏飞,黄雨田,牛盾[7](2009)在《言语—表象维度认知风格测验的编制》一文中研究指出认识风格是个体对信息组织和加工时一贯的个性化方式,具体表现在知觉、记忆和思维过程中,它影响个体对事件的反应和对经验的处理方式,是个体认知差异的重要方面之一。依据Riding提出的认知风格理论,认知风格可以划分为整体—分析和言语—表象两个基本维度。本研究针对言语—表象维度使用E-Prime软件对认知风格测验进行了编制。本(本文来源于《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09-11-05)
韩雪[8](2007)在《言语表象认知风格与词汇记忆策略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人为本的个性化外语教学是当今外语教学和改革的热点之一。认知风格和学习策略是导致外语学习者个体差异的两个主要因素。国内外对二者关系的研究多集中在场独立场依存与各项外语学习行为的关系上。而对另一认知维度——言语表象认知风格的研究则很少。本文基于言语表象认知风格和记忆的理论基础——双重编码理论,来分析讨论中国学生言语表象认知风格的情况以及词汇记忆策略使用情况,同时对二者的相关性进行了量化分析。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言语表象认知风格和词汇记忆策略的研究,为英语词汇教学探讨新方向。本研究采用了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了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的言语表象认知风格状况和词汇记忆策略的使用情况,并运用统计软件SPSS14.0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如下:(1)中国学生偏向于表象型;(2)中国学生的词汇记忆策略使用情况是:visual- associative method使用率最高,verbal-associative method使用率最底,rote learning居于中间;(3)中国学生的言语表象认知风格和词汇记忆策略的关系是:verbal style只对verbal-associative method有预测性但预测值并不高,imagery style只对visual- associative method有预测性但预测值也并不高,这说明言语表象认知风格对词汇记忆策略的选择有影响,但不是唯一的因素。根据研究的结果,作者提出以下建议:根据学生的言语表象认知风格,教师应把词汇记忆策略的学习融入到词汇教学中,具体可采用“以学习风格和学习策略为基础的训练方法”( Styles- and Strategies-Based Instruction);rote learning仍然是学生学习词汇的一个重要手段,所以教师应有意识地在教学中重现所学过的单词,显性教学和偶然学习相辅相成;词汇的学习包含了记忆中认知的两个子系统——言语与表象,而多媒体学习环境能够同时呈现信息的视觉形式和语言形式,有利于增强对信息的记忆和识别,所以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应大力提倡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本研究对丰富二语习得中个体差异的研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为提高词汇教学效果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07-05-16)
牛盾,赵婷[9](2005)在《言语-表象型认知风格与外显、内隐记忆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探讨言语-表象维度认知风格对外显、内隐记忆效果的影响。实验采用不同认知风格(言语型和表象型)的被试,以抽象名词和具体名词为测验材料,运用了Jacoby加工分离程序。结果发现:言语-表象维度认知风格对内隐记忆效果的影响与外显记忆不同。(1)表象型被试和言语型被试在识记抽象名词时外显记忆成绩差异显着;(2)言语型-表象型认知风格没有导致内隐记忆的个体差异。(本文来源于《心理学探新》期刊2005年04期)
李力红[10](2005)在《言语、表象认知风格个体在工作记忆中的加工偏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Riding(1991)等人的认知风格聚合理论为基础,引入认知风格的测量工具“认知风格分析测验”并对其进行了修订和心理测量学质量检验后,使用该工具探讨言语、表象认知风格个体在工作记忆中的加工偏好特点。实验一探讨言语-表象认知风格维度与不同工作记忆广度的关系。结果表明,言语-表象认知风格维度与阅读工作记忆广度和视空间工作记忆广度相互独立,验证了前人研究的结论。支持认知风格与液态智力独立的结论,提供了认知风格心理学建构效度的证据。(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05-10-01)
言语表象型认知风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认知风格是导致外语学习者个体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教学中,并不一定是应用多媒体就能实现多媒体的学习。不同认知风格的学生对于多媒体的使用所产生的效果也有所不同,如何有效地利用好多媒体成为英语教师关注的焦点。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与多媒体结合紧密的言语-表象型认知风格的研究,探讨多媒体教学对英语学习产生的影响。本研究以实验研究的研究方法为主,以Riding认知风格聚合理论言语—表象维度和Mayer的多媒体学习的双重编码理论为依据,来探讨多媒体教学对言语—表象型认知风格学习者的影响。湖北大学知行学院89名市场营销专业本科生参与了本研究的各项测试,其中运用了四种工具:问卷,前测,后测和访谈。用于测量受试者认知风格倾向的调查问卷是作者根据Kirby的研究结果自行翻译设计的,前测试卷是作者在实验前设计,用来检测实验前受试者的英语水平。后测试卷的难度和分值分布与前测试卷相同,后测结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受试者在教学实验后的成绩情况。访谈用于了解受试者对于多媒体英语教学的态度和建议。作者运用统计软件SPSS13.0对数据进行分析。实验结果如下:(1)中国非英语专业学生偏向于表象型认知风格,且认知风格在性别分布上没有显着差异;(2)后测成绩显示表象型学生成绩高于言语型学生;(3)不同认知风格的男生在后测成绩上有显着差异,女生无显着差异;(4)后测成绩显示不同认知风格的学生在词汇和阅读部分有显着差异,在翻译和写作部分无显着差异;(5)大多数同学接受多媒体教学方式。根据研究的结果,作者试着提出以下建议:作为普通英语教师,应了解学生在认知风格类型上的个体差异;有效组织适合不同认知风格学生的教学活动,做到因材施教;在多媒体教学中要合理运用教学媒体来激发学生兴趣,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言语表象型认知风格论文参考文献
[1].林中晨.言语—表象型认知风格与英语学习的实证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
[2].汪雅芸.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对言语—表象型认知风格的影响[D].湖北大学.2012
[3].郐一杰.言语—表象认知风格对DRM范式中错误记忆的影响[D].延边大学.2011
[4].梁栋.言语—表象认知风格与空间记忆关系的实验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
[5].郐一杰.言语—表象认知风格对DRM范式中错误记忆影响的实验研究[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1
[6].张红,冯成志.言语-表象型认知风格对错误记忆影响的实验研究[C].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2009
[7].王鹏飞,黄雨田,牛盾.言语—表象维度认知风格测验的编制[C].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2009
[8].韩雪.言语表象认知风格与词汇记忆策略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7
[9].牛盾,赵婷.言语-表象型认知风格与外显、内隐记忆的关系[J].心理学探新.2005
[10].李力红.言语、表象认知风格个体在工作记忆中的加工偏好研究[C].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2005
论文知识图
![认知风格与智力、学习成绩关系结构模型...](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1011116681.nh0005&suffix=.jpg)
![测试界面 3·测试与分析](/uploads/article/2020/01/05/f59cf9d215ae5945634704f8.jpg)
![[2]8(一)整体-分析型认知风格维度](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NMJX2009020270001&suffix=.jpg)
![2-2语言学习模型从以上两个模型中...](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1018052954.nh0002&suffix=.jpg)
![二、架构认知风格与多媒体教学之间的桥梁](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YBSG2007110380001&suffix=.jpg)
![2-1认知控制模型](/uploads/article/2020/01/05/28b6f6e1afebae500faeca9d.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