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那唑论文_王小芳

导读:本文包含了丹那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内膜,子宫,异位症,疗效,承气汤,疗法,线粒体。

丹那唑论文文献综述

王小芳[1](2018)在《米非司酮联合丹那唑治疗子宫肌瘤患者42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米非司酮联合丹那唑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 84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和丹那唑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子宫肌瘤体积为(33.5±10.1)cm~3低于对照组的(49.1±11.2)cm~3,治疗总有效率95.2%高于对照组的7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丹那唑治疗子宫肌瘤效果确切。(本文来源于《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孙阿梅,刘长云,刘汉蓉,汪正芳[2](2018)在《补肾祛瘀方联合丹那唑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雌/孕激素、前列腺素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补肾祛瘀方联合丹那唑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雌/孕激素、前列腺素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应城市人民医院妇科门诊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22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对照组采用丹那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补肾祛瘀方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检测并比较治疗前后2组血清雌/孕激素、体液/细胞免疫指标及前列腺素水平变化;观察并比较治疗过程中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1.97%,较对照组的63.93%显着升高(P<0.05);治疗后2组P、E2、LH、FSH水平较治疗前显着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后2组Ig A、Ig G、Ig M水平较治疗前显着降低,C3和C4水平较治疗前显着升高,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2组CD3~+、CD4~+细胞比例及CD4~+/CD8~+较治疗前显着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CD8~+细胞比例较治疗前及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PG E2、PG F2α、TXB_2水平较治疗前显着降低,6-k-PG F1α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祛瘀方联合丹那唑能调节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机体免疫功能,改善患者雌/孕激素、前列腺素水平,增强患者抵抗力,缓解疼痛,效果显着,安全可行。(本文来源于《世界中医药》期刊2018年03期)

孟华,王军[3](2015)在《丹那唑抑制大鼠线粒体呼吸链复合酶Ⅰ导致原代肝细胞坏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丹那唑对大鼠原代肝细胞的损伤作用与机制。方法原代大鼠肝细胞贴壁培养4 h,加入丹那唑0,50,100,200μmol/L,4 h和24 h后采用乳酸脱氢酶法测定细胞活力并检测叁磷酸腺苷(ATP)水平,同时提取线粒体,分别测5个呼吸链复合酶(complex Ⅰ~V)活性。培养液中加入20 mmol/L果糖促进糖酵解,观察果糖对丹那唑细胞毒性的影响。结果丹那唑50,100μmol/L处理4 h和24 h对细胞几乎没有杀伤作用,但可致ATP显着降低;200μmol/L处理4 h和24 h均可导致细胞坏死。果糖可对抗丹那唑4 h具杀伤作用,但对24 h杀伤作用无效。丹那唑(50~200μmol/L)显着抑制线粒体呼吸链复合酶Ⅰ活性,但不影响complexⅡ~V活性。结论丹那唑选择性抑制线粒体呼吸链复合酶Ⅰ活性而导致ATP生成减少并诱发细胞坏死。(本文来源于《现代预防医学》期刊2015年20期)

张书堂[4](2013)在《丹那唑联合反向添加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是指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被覆黏膜以外的身体其他部位的一种疾病。EMT最典型的症状是继发性、进行性加剧的下腹部及腰骶部痛经,可放射至阴道、会阴、肛门或大腿内侧。常于经潮前1~2 d发作,经期第1天最甚,后渐减,多在经净时消失[1]。EMT多发于30~40岁女性,青春期发病者较为罕见。其发病率目前虽无确切统计数(本文来源于《河北医药》期刊2013年15期)

韩吉纳[5](2011)在《丹那唑与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丹那唑与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方法:我院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8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按服用药物不同分为二组,采用米非司酮治疗的46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丹那唑治疗的36例患者为对照组,均治疗6个月,治疗结束后随访24个月,对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二组有效率、复发率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主要不良反应主要为谷丙转氨酶升高、阴道出血、体重增加等,对照组不良反应明显高于观察组,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与丹那唑均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有治疗作用,且二种药物治疗效果与复发率无明显差异,但米非司酮的不良反应明显小于丹那唑,因此,在临床上治疗上应首选米非司酮作为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本文来源于《中外妇儿健康》期刊2011年06期)

张盛艳[6](2011)在《丹那唑与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62例疗效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丹那唑与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治疗组给予西药丹那唑200 mg口服,从月经周期第1~3天开始服用,200 mg/次,2次/d,总量1 d不超过800 mg;治疗组给予小剂量米非司酮于月经周期第1天口服米非司酮10 mg,1次/d,连服6个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4.19%,治疗组总有效率77.41%,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与丹那唑无显着性差异,但安全性优于丹那唑。(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期刊2011年04期)

宫俊英,杨志伟,张蔚,郝玉兰,周奇文[7](2010)在《超声引导乙醇硬化结合丹那唑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无水乙醇硬化与丹那唑联合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的疗效。方法超声引导乙醇硬化联合丹那唑治疗巧克力囊肿53例。结果联合治疗组疗效与单纯硬化治疗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复发率明显低于后者。结论乙醇硬化联合丹那唑可明显降低巧克力囊肿的复发率。(本文来源于《中国误诊学杂志》期刊2010年26期)

邹亮[8](2010)在《丹那唑联合桃核承气汤加味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丹那唑和桃核承气汤加味方联合用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6年3月至2009年3月在本院就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组,对照组采用丹那唑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用桃核承气汤加味方口服用药,治疗结束后评定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期间2组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丹那唑和桃核承气汤联合用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疗效确切,而且也安全,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本文来源于《中外医疗》期刊2010年12期)

孙淑静[9](2010)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应用孕叁烯酮与丹那唑的疗效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将辽宁省建平县妇幼保健院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应用孕叁烯酮与丹那唑治疗比较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4年10月至2008年10月行保守(保留生育功能)或半保守(保留卵巢功能)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50例,均经病理证实(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指南》期刊2010年08期)

陈兴艳,刘文玉[10](2009)在《小剂量丹那唑联用小剂量泼尼松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2例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报告12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经口服泼尼松6周血小板仍低于正常值,在减量后,加服小剂量丹那唑治疗3个月治愈8例,占667%;好转4例,占33.3%;总有效率为100%,提示该法有一定的疗效。本院于2001~2004应用小剂量丹那唑及泼尼松治疗12例,经皮质激素治疗失败的ITP患者,收到预期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医药》期刊2009年25期)

丹那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补肾祛瘀方联合丹那唑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雌/孕激素、前列腺素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应城市人民医院妇科门诊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22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对照组采用丹那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补肾祛瘀方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检测并比较治疗前后2组血清雌/孕激素、体液/细胞免疫指标及前列腺素水平变化;观察并比较治疗过程中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1.97%,较对照组的63.93%显着升高(P<0.05);治疗后2组P、E2、LH、FSH水平较治疗前显着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后2组Ig A、Ig G、Ig M水平较治疗前显着降低,C3和C4水平较治疗前显着升高,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2组CD3~+、CD4~+细胞比例及CD4~+/CD8~+较治疗前显着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CD8~+细胞比例较治疗前及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PG E2、PG F2α、TXB_2水平较治疗前显着降低,6-k-PG F1α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祛瘀方联合丹那唑能调节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机体免疫功能,改善患者雌/孕激素、前列腺素水平,增强患者抵抗力,缓解疼痛,效果显着,安全可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丹那唑论文参考文献

[1].王小芳.米非司酮联合丹那唑治疗子宫肌瘤患者42例[J].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

[2].孙阿梅,刘长云,刘汉蓉,汪正芳.补肾祛瘀方联合丹那唑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雌/孕激素、前列腺素的影响[J].世界中医药.2018

[3].孟华,王军.丹那唑抑制大鼠线粒体呼吸链复合酶Ⅰ导致原代肝细胞坏死[J].现代预防医学.2015

[4].张书堂.丹那唑联合反向添加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观察[J].河北医药.2013

[5].韩吉纳.丹那唑与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比较[J].中外妇儿健康.2011

[6].张盛艳.丹那唑与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62例疗效比较[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

[7].宫俊英,杨志伟,张蔚,郝玉兰,周奇文.超声引导乙醇硬化结合丹那唑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疗效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

[8].邹亮.丹那唑联合桃核承气汤加味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研究[J].中外医疗.2010

[9].孙淑静.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应用孕叁烯酮与丹那唑的疗效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2010

[10].陈兴艳,刘文玉.小剂量丹那唑联用小剂量泼尼松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2例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09

论文知识图

2丹那唑组肝脏损害组织×400丹那唑组(10×40)5丹那唑组肾脏组织×400丹那唑治疗组和非治疗组异位内膜...:10%丹那唑药物血清组丹那唑组异位内膜MMP-2的表达

标签:;  ;  ;  ;  ;  ;  ;  

丹那唑论文_王小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