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代汽车电压升级方案与发展趋势(论文文献综述)
马志豪[1](2021)在《用于某BCM自动测具的CAN分析仪及上位机开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使得传统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上电子元件的数量激增。部分车厂的高阶车款上已包含超过一百个电子控制单元(ECU)和两百颗微控制器(MCU),并且这个数字还在持续增加中。这种趋势促使了BCM的功能增多。而随着BCM功能的增多,BCM的测试任务也变得更为复杂,BCM自动测试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本论文针对某汽车电子有限公司的某款BCM自动测试工具,开发了一款CAN分析仪,用于将上位机的命令发送给自动测试工具,将自动测试工具返回的数据传输给上位机程序进行处理。同时开发了相应的上位机程序用来配合BCM自动测试工具完成BCM的测试任务。该款CAN分析仪使用STM32F405作为主控芯片,分别控制以太网芯片W5500和CAN芯片TJA1051,以实现CAN和以太网进行协议互转的功能。本课题主要工作内容包括:(1)主要芯片的选型、硬件电路设计和焊接工作。根据实际需求及考量,选用TJA1051芯片作为CAN的收发芯片、W5500芯片作为以太网的收发芯片,并以STM32F405芯片作为整个硬件设备的主控制芯片。然后根据芯片手册设计CAN分析仪电路,并进行PCB布板,以确保芯片间供电、信息交流等的需要。最后交给相关商家打样后焊接制作成品。(2)CAN编码设计。BCM自动测试工具内部的模块通过CAN信号进行控制,故为了能够控制BCM自动测试工具,设计了一套相对应的ID和报文格式。(3)CAN分析仪的程序设计。本课题使用STM32F405芯片作为整个设备的主控芯片,使用uPython语言对产品进行嵌入式软件开发,实现了CAN分析仪主动向上位机程序发起TCP通信连接请求和CAN信号与以太网信号之间协议转换的功能。(4)上位机程序的设计。设计了上位机程序作为TCP服务端的通信逻辑,针对BCM自动测试工具设计了发布测试命令的逻辑和对BCM自动测试工具返回的测试相关参数进行验证的逻辑。(5)实机测试及结果分析。依照企业规定,检测CAN分析仪的协议转换能力是否达到预期的测试目标。在实际产线中,连接CAN分析仪与BCM自动测试工具,对实际BCM板卡进行功能测试,检测该款CAN分析仪能否正常完成BCM出厂前的功能测试任务。经测试CAN分析仪满足了企业要求,上位机程序和CAN分析仪可以配合BCM自动测试工具完成BCM的功能测试任务。
宋和春[2](2020)在《面向车载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智能网联汽车为了提高驾驶者的安全性和便利性,集成了导航、移动办公、车辆控制、辅助驾驶等功能,日益丰富的接口导致车载网络更容易成为黑客攻击的目标,造成用户信息泄露,车辆失控等重大安全问题,因此智能网联汽车面临着传统汽车前所未有的网络安全风险,如何设计车载网络防护策略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不论对车载网络的攻击是有线还是无线攻击,最终的落脚点都在控制器局域网(CAN)上。作为车载网络事实上的标准,CAN总线没有足够的安全功能,例如消息加密和发送者身份验证,无法保护网络免受欺骗、入侵和控制等网络攻击。针对智能网联汽车的车载网络面临网络安全威胁日益严峻的情况,充分考虑车载网络在设计和实际使用过程中的约束条件,结合攻击者的特点,开展车载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研究。通过分析攻击者模型,将车载网络的攻击分为两类,分别称为伪装攻击和注入攻击。之后针对两种攻击分别设计了两种新的入侵检测方案对攻击进行检测,保护车载网络的安全。具体工作如下:首先,针对车载网络中的伪装攻击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入侵检测系统,该系统利用电子CAN信号的独特特性作为电子控制单元的指纹,通过测量和利用CAN上的电压来识别攻击者来源。首先针对采集到的电子控制单元(ECU)电压数据的特点设计了一种电压原始数据处理机制,将ECU电压信号分成三组,并分别对每组数据提取统计特征,通过单独考虑各个组,使得重要特征更加明显。其次对数据集的特征属性进行排序和降维,筛选出携带信息丰富的特征,去除无关特征和重复特征,建立ECU指纹数据集。之后使用梯度提升决策树(GBDT)分类模型对数据进行学习和训练,将ECU身份识别问题转化为多类别分类问题,利用训练好的模型实现了对正常ECU指纹的高概率识别。训练好的模型用于对非法入侵的检测,为了对提出的入侵检测系统的准确性进行验证,用真实车辆上采集的数据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入侵检测系统可以准确识别伪装攻击,并且检测正确率高于现有的三个入侵检测系统方案。其次,针对车载网络中的注入攻击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入侵检测系统,该系统分析CAN总线数据流的传输规律并使用离群值检测方法找出异常值。为了分析CAN总线数据流的特点,首先记录CAN总线上传输的数据内容,对每一个CAN ID数据内容的变化规律进行提取以获得特征。其次使用主成分分析(PCA)模型对数据集的特征属性进行分析和降维,基于此建立了正常CAN消息字段的数据集。之后使用一类支持向量机(OCSVM)分类模型对数据进行学习和训练,将异常CAN数据识别问题转化为离群值检测问题,利用正常数据训练模型,只需要找到一个闭合空间将正常的样本覆盖,任何在闭合空间之外的点都被判断为异常。最后,在真实车辆上采集的数据,对提出的入侵检测系统的识别正确率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入侵检测系统可以低错误率识别拒绝服务攻击,模糊攻击和驾驶行为异常。
任彦君[3](2020)在《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多目标协同转矩优化分配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汽车诞生至今仅百余年时间,但消耗的石油资源和造成的环境污染已经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社会发展进程,汽车电动化被广泛认为是解决交通排放和能源安全问题的重要手段。以轮毂电机为动力单元的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凭借简化的底盘结构、快速的扭矩响应以及准确的控制执行优势,被誉为汽车底盘未来发展的“终极形态”。得益于轮毂电机的独立控制机制,转矩在四轮间的自由分配赋予了汽车性能优化“软调节”的发挥空间,如何更加有效地控制轮胎力分布并优化电驱动系统能量流动,实现更安全、更节能的高性能底盘控制已经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以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为研究对象,重点关注了轮毂电机转矩分配方式对车辆动力学性能和整车能量效率的耦合影响,研究了如何利用转矩分配实现底盘性能的多目标协同优化,全文主要内容如下:(1)为综合提高车辆在直线行驶工况下的动力性、制动性和经济性表现,分析了电池系统与电机系统的功率流关系,针对前后轴转矩分配问题提出了全新的“能量-附着”联合优化指标函数,融合了车辆附着利用率优化目标与电驱动系统能耗优化目标,解决了当前以节能为目标的转矩分配方法必须实时准确获取路面附着系数的困难。为了保证控制策略的实时性,推导了用车辆结构参数和电机效率参数表征的优化问题全局最优解析表达式,设计了在线优化与离线修正相结合的转矩优化分配策略。仿真结果表明,该策略在WLTP工况下能够获得与能量最优转矩分配策略相近的经济性表现,同时有效提高了车辆动力性并保证了制动安全。(2)针对转矩矢量控制时左右轮毂电机工作负荷不均导致的能耗增加问题,提出了一种协调直接横摆力矩控制作用与转向特性改善需求的转矩分配控制策略,采用分层控制架构实现了转向工况下底盘系统能量效率与转向特性的协同优化。考虑到电机容量限制,采用模型预测控制算法设计了包含执行约束的转向运动上层控制器,优化目标中融入了运动跟踪精度和直接横摆力矩幅值的综合指标,将优化问题转化为二次规划问题在线求解;下层控制器在目标横摆力矩和总纵向力矩需求的约束下,将轮胎负荷率和电驱动系统能耗作为优化目标,根据极小值原理推导了全局最优的四轮转矩分配方法。在Carsim-Simulink联合仿真环境下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研究了不同控制策略对车辆操纵稳定性和电驱动系统能耗的影响规律。(3)为了获取转矩分配控制所必须的纵向车速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运动学信息融合的多工况自适应纵向车速估计方法。通过设计基于线性Kalman滤波的过程噪声和量测噪声自适应算法,补偿了工况变化对传感器信息采集的不利干扰,同时避免了先验噪声统计特性的获取困难;结合衰减记忆滤波器与强迫残差序列保持正交的强跟踪滤波器,有效兼顾了车速估计算法对常规工况下最优估计和极限工况下稳定滤波的双重需求。在Carsim-Simulink联合仿真环境下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并在自主开发的处理器在环试验系统中验证了算法在实际嵌入式微控制器中运行的实时性。(4)通过研究现代汽车电子控制系统V模式开发流程,分析了基于模型的设计方法在汽车控制软件开发领域应用的必要性和显着优势。介绍了基于量产电动汽车底盘平台打造的新一代分布式驱动底盘系统设计方案与整车网络通信架构,确定了整车控制软件的协同开发方案、功能需求与系统集成规范。设计了整车控制架构和相应控制功能,在Simulink环境下以模块化方式开发了应用层控制软件。根据V模式要求,对所开发软件的关键功能进行了测试和实车道路测试,验证了所开发控制软件的有效性。
房瑞东[4](2020)在《汽车全液晶仪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内的中高档汽车开始搭载显示虚拟界面的全液晶仪表作为更加智能的人机交互窗口。然而,由于技术起步较晚,全液晶仪表在国内并未推广,也很少有厂商将中控的丰富功能转移至仪表端。另外,市面上的全液晶仪表基本都不具备对虚拟界面的运行故障检测机制。因此,本课题以可扩展性、实时性与稳定性为重点,设计了一款成本较低的全液晶仪表,并作为完全开源的方案提供给联合企业。首先,由于全液晶仪表尚未在国内普及,所以本课题从硬件与软件两方面着手控制了设计成本,但同时也十分注重产品的可靠性,确保其能最终商用。在硬件方面,采用了市面上一款性价比较高的核心板作为全液晶仪表的系统核心,在面向不同档次车型时易于更换,而硬件底板由课题所依托的智能网联实验室自主设计;在软件方面,本课题设计过程与现有的很多企业和科研单位不同,所采用的框架与开发工具全部是开源免费的。进一步地,本课题为了使企业人员在沿用整套方案时更加方便,设计了U-Boot与内核的分支开发策略。其中,调试版镜像支持内核、设备树与根文件系统的网络加载,为开发过程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最终版镜像则是经过深入优化,并根据全液晶仪表的实际使用需求所定制的轻量级系统,上电启动速度提升显着。考虑到产品未来面向用户的阶段,本课题也将用户体验度视作一项重要指标。通过设计视频接口,使得中控台能够将导航画面从后台转移至驾驶员视线中央的全液晶仪表端,实现了两设备之间的功能交互,进而支持中控台切换至其他界面以实现多功能用途。同时,为了更好地满足用户实际需求,本课题充分调研了有关驾驶员对界面显示需求的研究成果,采用了一套理论上非常符合用户期望的设计方案,并使用MPU厂商开源的SDK设计了支持按键操作菜单的GUI应用。此外,由于目前面市的全液晶仪表基本都没有引入对运行界面的后台自检机制,所以本课题为企业设计了一套基于盲水印技术的界面故障检测方案。首先对原宿主图像执行整数提升小波变换与快速QR分解并选定最合适的待嵌入位置,然后基于模运算嵌入水印。开发人员可以根据自身产品的硬件性能设置一个时间间隔,令GUI应用在运行时交替使用两套带有不同盲水印的重构图像,然后利用基于模运算的提取算法快速提取水印并与期望值对比,从而有效地检测出界面是否发生卡顿。最后,本课题利用噪声攻击模拟了全液晶仪表界面在运行时的不利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在界面受较严重干扰时,故障检测算法仍可以以较高正确率提取出当前水印数据,验证了算法具有一定的鲁棒性。
韩峰[5](2020)在《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氢安全监测与故障诊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是一个具有较多输入输出变量的非线性系统,为了及时、准确地诊断出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中的故障,保证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的正常工作和安全运行,因此需要对其进行监测和故障诊断研究。本论文以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为研究对象,设计开发了氢安全监测系统,采用PFCM-ABC-SVM(Possiblistic Fuzzy C-Means clustering-Artificial Bee Colony-Support Vector Machine)算法对燃料电池发动机空气供给系统进行故障诊断研究。本论文分析了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的结构功能和氢安全监测系统的需求,完成了氢安全监测系统总体方案设计。进行了氢安全监测系统的关键器件选型,完成了氢安全监测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通过Altium Designer软件设计了氢安全监测系统电路原理图和PCB图,完成了氢安全监测系统样机开发。通过DAVE软件开发了氢安全监测系统底层驱动软件,主要包括STM模块、CAN通信模块和AD转换模块等;进行氢安全监测系统故障等级划分,通过Matlab/Stateflow软件开发了系统故障诊断策略。在TASKING软件中将DAVE软件配置的底层驱动和Matlab/Stateflow软件开发的氢安全监测系统故障诊断策略进行集成,实现主函数的整合和变量的交换。对氢安全监测系统进行了氢气泄漏故障、超温超压故障、CAN通信故障等调试试验,验证氢安全监测系统的功能。对燃料电池发动机空气供给系统中的供气歧管泄漏等故障进行模拟,并将高斯噪声的方差分别设置为1、0.5、0.2和0.1,获取正常和故障状态下的燃料电池电流、燃料电池电压和压缩机出口压力等8组诊断变量,构建初始样本集,并进行数据归一化处理。通过PFCM-ABC-SVM算法进行故障诊断研究,确定训练集和测试集的准确率,同时将故障诊断的结果与其他算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PFCM-ABC-SVM算法可以有效诊断出燃料电池发动机空气供给系统中的供气歧管泄漏等故障。
吴一雄[6](2020)在《基于CAN总线的发动机硬件在环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现代汽车复杂的电控单元及其通信网络加大了汽车开发和测试的难度,一种具有控制器局域网(Controller Area Network,CAN)总线的发动机硬件在环仿真系统克服了以往测试平台的不足,可以对测试系统多节点进行联合仿真。本文基于SAE J1939协议设计了发动机硬件在环试验台的CAN通信协议,利用PXI-8513 CAN卡与ECU构建CAN通讯网络,实现ECU与CAN通信网络的协同开发,建立一个具有CAN总线通信网络的硬件在环测试平台,实现发动机仿真模型、ECU以及显示仪表的同步开发与测试。首先,在NI Veri Stand软件和NI PXI平台上完成发动机硬件在环仿真系统架构的搭建,完成硬件在环系统架构及基于SAE J1939协议的CAN通信网络的设计。在CANoe环境下实现CAN通信网络全虚拟节点仿真测试与显示仪表的半实物测试。接着完成发动机仿真模型及ECU的设计。基于MATLAB/Simulink平台设计发动机仿真模型,利用D2P快速原型开发平台,开发ECU底层及算法。然后在NI Veri Stand中加载发动机模型,建立交互窗口,实现仿真模型与ECU映射。最后,通过CANoe软件对硬件在环系统进行了CAN通信网络完全节点测试实验,对CAN通信网络进行物理层、数据链路层、以及应用层测试,验证网络的规范性。同时还对发动机模型及电控系统开展测试。硬件在环测试结果表明,本文使用NI PXI-8513 CAN卡与D2P快速原型控制器构建的CAN通信网络能满足发动机ECU硬件在环测试系统的通信需求,基于SAE J1939协议设计的应用层协议能使CAN通信网络准确、稳定通信,使用的NI PXI-2510故障注入板卡可对CAN通信网络进行故障测试。以上技术方法融合一起扩展了硬件在环通信网络,为ECU、发动机仿真模型及其CAN通信网络的虚实联合开发及测试提供了良好范例。
卢鹏宇[7](2020)在《整车集成热管理协同控制与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日益严苛的能源危机与排放法规对现代汽车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新一代智能汽车热管理已不仅限于单纯解决发动机散热问题,而是涉及可靠性、动力性、经济性、排放、舒适性等多项性能的重要整车开发技术。整车集成热管理包含发动机冷却、机油冷却、空调制冷、暖通供热、增压中冷、低周热疲劳与热伤害等内容,对于混合动力和纯电动等新能源车型还包括电机冷却、电机控制器冷却与动力电池温控等。集成热管理系统不仅应满足各子热力系统极限工况的设计性能,还需同时兼顾动态温度控制稳定性与整车能耗,最终实现“系统热设计”、“动态热管控”、“能耗热优化”三大热管理核心技术问题的协同解决与统筹管理,综合优化车辆整体性能。本文以整车热管理优化设计为目的,创新性提出IVTM(Integrated Vehicle Thermal Management)技术解决方案,依托多维度数值计算耦合与多目标协同优化控制,将系统设计、方案评价、性能分析、动态控制、协同优化进行集成。通过基于整车全工况的集成热管理协同控制策略,实现兼顾系统设计性能、热管控性能和经济性等多项评价指标的综合改善。根据IVTM方案的主体技术路线,本文开展如下具体研究工作。以ICEV(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Vehicle)发动机冷却和空调为主体研究对象,通过系统及其部件传热、流动、能量转化的理论计算和试验数据,建立集成热管理系统1D数学模型,描述系统热力学状态和流动状态。应用3D CFD仿真计算,研究怠速、爬坡、高速行驶三种典型车辆工况的动力舱气动耦合传热问题。从流动强度、新风进气比重、舱内整体平均温度、气动耦合传热途径四个角度解析整车集成系统耦合传热机理。并提出适用于普遍工况的耦合因子表征方法,与1D系统模型共同构建基于整车分析的1D/3D耦合计算方法。以整车道路试验为依据对1D/3D耦合计算方法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计算准确性与仿真置信度。针对“系统热设计”问题,本文以发动机冷却液温度和乘员舱温度为评价指标对集成系统进行整车热适应工况校核计算,发现低速爬坡为冷却系统热失效工况,怠速为空调系统热失效工况。开展基于集成系统耦合作用影响、换热器进气状态、冷却液流量特性、制冷剂流量特性的热管理系统热流变分析,明确系统热失效主要原因。此外还提出5种动力舱结构改进设计,通过不同结构的集成系统热流变特性对比,量化评价系统热管理设计优化效果。评价结果表明,导流密封方案可降低风扇匹配转速20.36%、降低压缩机匹配排量8.59%,能够同时改善冷却系统与空调系统设计性能,有利于整车热管理多系统、多工况、多指标协同优化。针对“动态热管控”问题,本文提出基于Rule-based、PID、MPC等控制算法的集成系统控制方案,以温度控制稳定性为指标对比分析各控制方案热管控性能。冷却系统风扇单一变量控制分析表明,电控风扇配合机械驱动水泵热管理方式存在低温工况发动机过度冷却问题,系统冷却液流量过大与散热器进气温度过低是导致过度冷却的根本性原因,应采用电控水泵与发动机转速解耦的方案设计加以解决。水泵风扇多变量协同方案控制分析表明,双PID控制系统存在温度跟随波动问题。以水泵转速为变量的控制方案设计具有增益符号不确定性是导致系统控制失稳的根本原因,应采用以系统热平衡状态信息为前馈的复合控制方式加以解决,如MAP+PID控制或MPC控制,从而达到提高多变量协同控制系统稳定性的目的。空调系统控制分析表明,压缩机排量离散控制方案存在乘员舱温度周期性波动问题。缩减准则约束范围虽然可以提高系统稳定性,但难以协调由于压缩机排量频繁切换所导致的NVH、可靠性与经济性等矛盾。而压缩机排量连续控制方案可根据温度反馈精准调控系统制冷剂流量,不仅良好保持压缩机平稳运行,平滑温度波动,还能避免系统过余制冷,有利于整车动态工况的制冷循环综合性能改善。针对“能耗热优化”问题,本文以执行器能耗功率为指标,以NEDC驾驶循环为分析工况,从控制器优化设计和动力舱耦合传热优化两个角度对集成系统经济性进行优化分析。在发动机冷却MPC协同控制的基础上引入系统能耗最低控制约束,构建兼顾温度稳定性与系统经济性的多目标优化控制方案。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合理协调水泵、风扇功率配比,MPC优化方案可保持系统控制输出位于能耗经济区内,比MPC协同控制方案节能39.82%,比MAP+PID协同控制方案节能20.71%。基于动力舱热结构特性的能耗优化结果表明,配合动力舱结构优化改进,弱化集成系统有害传热交互,可在MPC优化方案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系统经济性11.58%。空调系统能耗优化分析表明,由于精准调控制冷剂流量避免过余制冷,PID连续控制方案比高带宽节点控制方案节能36.37%,比低带宽节点控制方案节能32.56%。若配合动力舱结构优化改进,可降平均低冷凝器进气温度1.38℃,进一步提高系统经济性12.85%。本文在上述设计、控制、优化研究基础上,应用MPC控制算法提出基于整车全工况的集成热管理协同控制策略。在ICEV集成热管理中补充了怠停启动和热态停机等车辆非常规行驶工况的控制策略,实现同时兼顾控制稳定性、动态响应速度与整车综合能耗的全行驶工况协同热管理。并将IVTM技术方案拓展应用于解决HEV(Hybrid Electrical Vehicle)集成热管理控制策略问题,还针对性提出局部能耗优化方案和全局能耗优化方案。对比结果表明,两种控制策略的温度稳定性和经济性差异主要体现于发动机功率低占比区间内,全局优化方案通过合理协调电机冷却系统空气侧和流体侧换热能力以及能耗配比,具有更佳的系统稳定性和经济性,更适用于复杂的混合动力集成热管理。最后,本文针对热管理模块在整车开发系统工程中的流程定位和设计原则,阐述集成热管理技术的具体应用,并论述IVTM解决方案在整车开发中的重要工程意义。
费启明[8](2020)在《客车交流发电机设计及优化研究》文中提出内燃机的发明,带动了汽车的发展,为人们出行运输带来极大的便利,如今汽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随着燃油汽车逐年增长,面临着燃油资源紧缺、环境污染等问题,于是出现了新能源汽车,这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在客车行业里,新能源客车在政府的推动下,一、二线城市公交已全面投放,但还有一部分客车市场短时间内无法被新能源客车替代,例如旅游大巴、城际大巴、机场大巴、西部公交、偏远落后城市以及出口到不发达或者发展中国家等这些领域还是使用燃油客车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燃油客车内环境要求越来越高,相应的车载用电器增多,又随着汽车的发展,汽车用电部件越来越多,例如电加热、电子风扇、电涡流缓速器、电子助力等,现有燃油客车的发电机功率提升已跟不上发展,因而客车交流发电机功率提升或者多台发电机并联工作是客车发电机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本论文的目的是优化设计4千瓦客车交流发电机,提升低速输出性能,提高发电机的可靠性,延长使用寿命;发电机输出功率从4千瓦提升至5千瓦,实现两台或多台发电机在同一电路并联工作,满足客车10千瓦的用电需求。以某发电机企业的一款客车交流发电机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了理论计算与实际测试对比的方法来探索验证发电机功率的影响点,为发电机的功率提升提供参考依据。首先,在发电机的材料、结构、工作原理、功能等全面分析了解的基础上,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选择主要的影响点作为研究对象。其次,根据发电机设计计算、设计测试方案、设计发电机、测试发电机,根据发电机性能、功能制定优化改进措施,主要是发电机功率提升、发电机功能等方面改进。最后,对发客车交流发电机进行测试、对比分析,经过试验验证,使用内置风扇、整流桥外置、混合励磁、多功能调节器的发电机可以满足燃油客车用电需求。重要的是,本课题的顺利开展具有一定的市场应用参考价值。
李笑阳[9](2020)在《电动汽车定速巡航控制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表明现如今人类对汽车的依赖和频繁使用与汽车造成的环境资源问题产生的矛盾,是人类所面临的一大难题。然而发展新能源汽车,对促进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不仅可以解决能源危机,还能减缓环境污染。同时,电动汽车的智能化技术成为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定速巡航控制系统的出现,有效地减少了驾驶员因长途驾驶汽车而产生的疲劳感,提升了驾驶感受,且车辆动力性、安全性、经济性等方面的表现显着良好。为此,本文基于电动汽车平台研究定速巡航控制系统的课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上述课题,提出一种电动汽车定速巡航系统控制策略,并进行了电动汽车定速巡航仿真,及软硬件设计。论文主要工作如下:首先,对电动汽车系统结构及定速巡航控制过程进行分析,制定了电动汽车定速巡航控制策略,给出了定速巡航系统框架。其次,建立电动汽车模型,通过仿真数据与实车试验数据对比,表明所建模型与实车状态基本一致,为验证定速巡航控制策略奠定基础。并建立定速巡航仿真模型,集成到整车模型中仿真。基于所建模型,实现定速巡航控制功能的仿真研究。针对巡航过程中的常见操作,如巡航开启关闭、加速减速、上坡下坡等情况做仿真分析。通过观测巡航时车辆车速的变化,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的可行性高、实用性强。该控制策略可以较好的实现电动汽车定速巡航速度的闭环控制,抑制车辆上下坡引起的车速抖动。最后,进行电动汽车定速巡航控制系统软硬件设计,搭建巡航控制系统试验平台。通过试验,验证了电动汽车定速巡航控制系统设计合理。
廖许苇[10](2021)在《基于双向LSTM-SVM混合模型的车载混合网络网关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车载总线技术作为汽车通信技术的基础,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单元通信。随着现代汽车的智能化发展,车载娱乐系统和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的普及,传统的车载总线技术越来越无法满足当前环境的需求。作为传统车载总线的替代方案,车载以太网技术逐步推进。但车载以太网技术发展还不成熟,传统车载总线还无法完全被替代,当前行业更倾向使用混合车载网络系统,对于带宽要求不同的地方分别使用合适的网络。车载网关系统作为连接不同网络的设备,需在保证自身稳定运行的情况下,起到不同通信协议的转化和网关内部信息队列及时有效调度的作用。为此,本文针对网关系统所面临的相关问题,在混合网络网关自身功能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Bi-LSTM)和支持向量机(SVM)为混合模型的辅助系统,协助网关动态调整自身运行状态,保证网关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内部数据的实时性。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为:(1)以多路控制器局域网络(CAN)和车载以太网为基础构建车载混合网络网关硬件系统,保证网关系统的硬件基础。(2)设计并构建混合网络网关系统的主体功能,保证CAN网络和车载以太网相互转化的基础。参考传统信息队列调度算法,以轮转式和抢占式等方法为基础,设计符合本课题的信息队列调度算法。(3)设计并构建网关负载预测节点,为网关系统提供辅助支持。以LSTM网络为基础,设计时间注意力机制、空间注意力机制和近期强化网络等结构优化网络模型,提高网关负载的预测准确率。为消除模糊样本带来的影响,引入SVM模型构建混合模型,将模糊样本分到确定的边界,进一步提升预测准确率。(4)对建立的整体系统进行测试,验证网关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信号调度的实时性。测试与试验表明,带有辅助设备的网关系统具备与传统网关一致的功能性,可保证数据调度的实时性;同时,具有传统网关不具有的稳定性。
二、现代汽车电压升级方案与发展趋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现代汽车电压升级方案与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用于某BCM自动测具的CAN分析仪及上位机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0 课题来源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水平和发展趋势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产品简介和CAN编码设计 |
2.1 应用场景 |
2.2 CAN分析仪及BCM自动测试软件介绍 |
2.2.1 CAN分析仪介绍 |
2.2.2 BCM自动测试软件介绍 |
2.3 CAN通信原理介绍 |
2.4 TCP通信原理介绍 |
2.4.1 网络连接——“三次握手” |
2.4.2 TCP网络数据传输 |
2.4.3 网络断开——“四次挥手” |
2.5 自动测试工具CAN编码设计 |
2.5.1 CAN ID设计 |
2.5.2 报文格式设计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CAN分析仪电路与嵌入式程序开发 |
3.1 CAN分析仪开发环境介绍 |
3.2 主要芯片选型及其电路设计 |
3.2.1 主控制电路 |
3.2.2 CAN功能电路 |
3.2.3 以太网功能电路 |
3.2.4 TF扩展功能电路 |
3.2.5 Micro USB功能电路 |
3.2.6 电源电路 |
3.2.7 PCB布板 |
3.3 CAN分析仪嵌入式程序开发 |
3.3.1 CAN通信功能实现 |
3.3.2 以太网通信功能实现 |
3.3.3 协议转换功能的实现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BCM自动测试上位机程序设计 |
4.1 上位机开发环境介绍 |
4.2 BCM自动测试上位机程序功能介绍 |
4.3 TCP服务端通信模块设计 |
4.3.1 TCP服务端通信模块功能 |
4.3.2 TCP服务端通信程序设计 |
4.4 信号处理模块设计 |
4.4.1 信号处理模块功能 |
4.4.2 信号处理模块程序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机测试及结果分析 |
5.1 CAN分析仪功能测试 |
5.2 产线测试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主要成果 |
(2)面向车载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及主要内容 |
1.4 本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车载网络模型 |
2.1 车载网络架构 |
2.2 车载网络技术 |
2.3 CAN总线原理 |
2.3.1 CAN总线信号逻辑 |
2.3.2 CAN数据帧结构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车载网络入侵检测系统模型 |
3.1 攻击模型 |
3.1.1 CAN总线的安全威胁 |
3.1.2 CAN总线的攻击接口 |
3.1.3 典型攻击手段 |
3.2 入侵检测系统模型 |
3.3 性能评价指标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指纹识别的入侵检测系统 |
4.1 数据预处理 |
4.1.1 数据采集 |
4.1.2 特征提取 |
4.1.3 特征选择 |
4.2 入侵检测模型 |
4.2.1 机器学习模型 |
4.2.2 梯度提升决策树原理 |
4.2.3 入侵检测算法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实验数据集 |
4.3.2 实验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离群值检测的入侵检测系统 |
5.1 数据预处理 |
5.1.1 数据采集 |
5.1.2 特征提取 |
5.1.3 特征降维 |
5.2 入侵检测模型 |
5.2.1 机器学习模型 |
5.2.2 One-Class SVM原理 |
5.2.3 入侵检测算法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1 实验数据集 |
5.3.2 实验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基本情况 |
2.教育背景 |
3.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1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科研获奖 |
(3)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多目标协同转矩优化分配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文研究背景 |
1.2 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发展概述 |
1.3 转矩分配控制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以动力学系统稳定和性能优化为目标的转矩分配控制 |
1.3.2 以提高整车能量利用率为目标的转矩分配研究 |
1.4 本文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
1.5 本文主要工作及内容安排 |
第二章 面向直线行驶工况的参数化实时转矩优化分配控制策略 |
2.1 直线行驶工况转矩分配方案分析 |
2.2 电动汽车纵向动力学与能量系统建模 |
2.2.1 车辆纵向动力学模型 |
2.2.2 轮毂电机功率模型 |
2.2.3 动力电池功率模型 |
2.3 转矩优化分配策略设计 |
2.3.1 电动汽车节能原理分析 |
2.3.2 优化问题形成 |
2.3.3 优化算法设计 |
2.3.4 控制逻辑设计 |
2.4 仿真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节能与操纵优化协同的分布式驱动转矩矢量控制策略 |
3.1 分布式驱动底盘系统转矩矢量控制方案分析 |
3.2 直接横摆力矩模型预测控制算法设计 |
3.2.1 线性二自由度模型建立 |
3.2.2 模型预测控制算法设计 |
3.3 转矩优化分配算法设计 |
3.4 仿真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运动学信息融合的纵向车速多工况自适应估计 |
4.1 车速估计方案分析 |
4.2 系统建模 |
4.3 纵向车速估计算法设计 |
4.4 仿真分析 |
4.4.1 对比算法设计 |
4.4.2 算法验证与结果讨论 |
4.5 处理器在环试验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整车控制设计与软件开发 |
5.1 基于模型设计的汽车控制软件开发方法 |
5.2 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系统设计方案 |
5.2.1 工程样车底盘方案与网络通信架构 |
5.2.2 整车控制软件协同开发方案 |
5.3 整车控制架构设计与控制软件应用层开发 |
5.3.1 应用层软件Simulink建模方法 |
5.3.2 整车控制架构设计 |
5.3.3 底盘控制策略层功能设计 |
5.4 控制软件测试与实车道路测试 |
5.4.1 软件测试 |
5.4.2 实车道路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4)汽车全液晶仪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汽车全液晶仪表的硬件与软件方案 |
2.1 汽车全液晶仪表的架构 |
2.1.1 仪表盘的机械结构 |
2.1.2 仪表系统的整体框架 |
2.2 系统的功能需求与设计思路 |
2.3 系统硬件方案 |
2.3.1 高性能核心板 |
2.3.2 全液晶仪表硬件底板 |
2.4 系统软件方案 |
2.4.1 车载操作系统的选择 |
2.4.2 根文件系统的开发框架 |
2.4.3 GUI应用的开发工具包 |
2.4.4 界面故障检测方案的开发库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全液晶仪表的系统设计 |
3.1 引言 |
3.2 车载操作系统的开发 |
3.2.1 开发机的环境搭建 |
3.2.2 U-Boot与内核的分支开发 |
3.2.3 NFS挂载与镜像文件的烧写 |
3.2.4 各功能模块的移植 |
3.3 GUI应用的设计与移植 |
3.3.1 利用SDK实现GPU的高速渲染 |
3.3.2 GUI应用的界面布局方案 |
3.3.3 Open GL的纹理贴图与坐标变换 |
3.3.4 按键菜单逻辑与字库移植 |
3.4 系统启动与运行过程的优化 |
3.4.1 内核与设备树的裁剪 |
3.4.2 GUI应用与根文件系统的优化 |
3.4.3 U-Boot的提速工作 |
3.5 系统优化效果测试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盲水印技术的界面故障检测方案 |
4.1 引言 |
4.2 宿主图像与盲水印的选取 |
4.2.1 嵌入通道的选择依据 |
4.2.2 生成原始水印素材 |
4.2.3 置乱取得最终待嵌入数据 |
4.3 提升格式整数小波的预处理工作 |
4.3.1 离散小波变换对图像的处理原理 |
4.3.2 提升方案与整数小波的介绍 |
4.3.3 Le Gall5/3小波的预处理过程 |
4.4 盲水印嵌入与提取算法 |
4.4.1 待嵌入区域的分块QR分解 |
4.4.2 基于模运算的嵌入与提取算法 |
4.5 开发机端的故障检测算法测试 |
4.5.1 理想状态下的嵌入与提取测试 |
4.5.2 噪声干扰下的算法鲁棒性测试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氢安全监测与故障诊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选题背景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1.2 燃料电池汽车及监测系统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燃料电池汽车及监测系统技术的国外研究现状 |
1.2.2 燃料电池汽车及监测系统技术的国内研究现状 |
1.3 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故障诊断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故障诊断技术的国外研究现状 |
1.3.2 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故障诊断技术的国内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氢安全监测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1 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结构 |
2.2 氢安全监测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2.1 需求分析 |
2.2.2 总体方案设计 |
2.3 氢安全监测系统CAN总线通信 |
2.3.1 CAN总线通信工作原理 |
2.3.2 CAN通信协议制定 |
2.4 本章小结 |
3 氢安全监测系统硬件设计 |
3.1 氢安全监测系统关键器件选型 |
3.2 氢安全监测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3.2.1 TC1782微控制器最小系统设计 |
3.2.2 TC1782微控制器外围电路设计 |
3.3 氢安全监测系统PCB板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4 氢安全监测系统软件开发 |
4.1 氢安全监测系统底层驱动软件 |
4.1.1 STM模块驱动开发 |
4.1.2 CAN通信模块驱动开发 |
4.1.3 AD转换模块驱动开发 |
4.1.4 看门狗模块驱动开发 |
4.2 氢安全监测系统故障诊断策略研究 |
4.2.1 氢安全监测系统故障等级划分 |
4.2.2 氢安全监测系统故障诊断策略开发 |
4.3 氢安全监测系统软件集成 |
4.4 氢安全监测系统调试 |
4.4.1 氢安全监测系统CAN通信调试 |
4.4.2 氢安全监测系统故障诊断调试 |
4.5 氢气剩余质量计算 |
4.6 本章小结 |
5 燃料电池发动机空气供给系统故障诊断研究 |
5.1 算法概述 |
5.1.1 PFCM算法 |
5.1.2 支持向量机 |
5.1.3 ABC算法 |
5.2 燃料电池发动机空气供给系统故障模拟 |
5.3 基于PFCM-ABC-SVM算法的空气供给系统故障诊断 |
5.3.1 PFCM-ABC-SVM算法流程 |
5.3.2 PFCM-ABC-SVM算法故障诊断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基于CAN总线的发动机硬件在环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硬件在环系统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CAN通信网络测试系统研究状况 |
1.4.1 国外研究状况 |
1.4.2 国内研究状况 |
1.5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CAN总线及CAN通信网络协议的理论基础 |
2.1 CAN总线简介 |
2.1.1 CAN总线概念 |
2.1.2 CAN总线基本特性 |
2.2 CAN总线技术规范 |
2.2.1 CAN总线分层结构 |
2.2.2 CAN总线物理层属性 |
2.2.3 CAN总线数据链路层机理 |
2.2.4 CAN总线帧结构 |
2.2.5 CAN总线错误检测及处理 |
2.3 SAEJ1939协议 |
2.3.1 SAEJ1939协议数据单元 |
2.3.2 SAEJ1939应用层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硬件在环系统架构及CAN通信网络设计 |
3.1 系统设计要求 |
3.2 系统架构设计 |
3.3 硬件和软件支持 |
3.3.1 NIPXI平台 |
3.3.2 待测控制器参数指标 |
3.3.3 显示仪表特性 |
3.3.4 系统涉及软件 |
3.4 系统CAN通信网络设计 |
3.4.1 CAN通信网络拓扑结构 |
3.4.2 CAN通信网络V型开发流程 |
3.4.3 CAN通信网络功能需求分析 |
3.4.4 CAN通信网络通信协议制定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硬件在环CAN通信网络建模及仿真分析 |
4.1 CANoe仿真软件简介 |
4.2 CAN通信网络仿真模型建立 |
4.2.1 数据库文件设计 |
4.2.2 虚拟节点拓扑设计 |
4.2.3 控制面板及显示面板创建 |
4.2.4 CAPL程序编写 |
4.3 CAN通信网络通信仿真分析 |
4.3.1 全虚拟节点通信仿真测试 |
4.3.2 半实物节点通信仿真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发动机硬件在环通信系统的测试 |
5.1 硬件在环测试系统搭建 |
5.1.1 NIVeriStand的被控对象模型 |
5.1.2 D2P快速原型控制器 |
5.1.3 测试系统配置 |
5.2 硬件在环CAN通信网络测试及分析 |
5.2.1 物理层测试 |
5.2.2 数据链路层测试 |
5.2.3 应用层测试 |
5.3 硬件在环通信系统用于发动机仿真模型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7)整车集成热管理协同控制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及重点问题 |
1.2 国内外汽车热管理技术发展现状 |
1.2.1 内燃机汽车热管理技术研究 |
1.2.2 混合动力汽车热管理技术研究 |
1.3 本文技术路线与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整车集成热管理系统数学模型建立 |
2.1 内燃机汽车集成热管理基本架构 |
2.2 发动机冷却系统数学模型 |
2.2.1 机内产热模型 |
2.2.2 散热器传热模型 |
2.2.3 机外循环模型 |
2.2.4 发动机冷却系统框架 |
2.3 空调系统及乘员舱数学模型 |
2.3.1 压缩机模型 |
2.3.2 膨胀阀模型 |
2.3.3 相变换热器模型 |
2.3.4 乘员舱模型 |
2.3.5 空调与乘员舱系统框架 |
第3章 集成系统气动耦合传热分析及表征 |
3.1 动力舱气动耦合传热CFD模型 |
3.1.1 动力舱几何处理 |
3.1.2 动力舱模型网格划分 |
3.1.3 动力舱模型数学控制方程 |
3.1.4 流动与传热边界条件 |
3.2 基于典型工况的耦合传热分析 |
3.2.1 工况边界条件确定 |
3.2.2 动力舱耦合传热分析 |
3.3 基于耦合因子的整车普遍工况耦合传热表征 |
3.3.1 进气耦合状态方程 |
3.3.2 耦合因子曲线表征 |
3.3.3 耦合因子表征方法工程意义 |
3.4 1D/3D集成热管理耦合仿真模型框架 |
第4章 集成系统热流变分析及耦合传热优化 |
4.1 基于整车道路试验的仿真方法验证 |
4.1.1 整车热适应工况 |
4.1.2 热管理系统评价指标 |
4.1.3 整车热管理仿真计算方法验证 |
4.2 集成系统校核评价与热流变特性分析 |
4.2.1 冷却系统校核与影响分析 |
4.2.2 空调系统校核与影响因素分析 |
4.3 集成系统热结构特性分析与耦合传热优化 |
4.3.1 动力舱结构优化方案 |
4.3.2 爬坡工况气动耦合传热特性对比 |
4.3.3 爬坡工况冷却系统热结构特性分析 |
4.3.4 怠速工况气动耦合传热特性对比 |
4.3.5 怠速工况空调系统热结构特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集成系统热管控分析优化及整车协同控制策略研究 |
5.1 集成系统控制方案设计及评价指标 |
5.1.1 控制器基本原理 |
5.1.2 冷却系统控制方案 |
5.1.3 空调系统控制方案 |
5.1.4 系统控制性能指标及评价工况 |
5.2 冷却系统热管控分析及能耗优化 |
5.2.1 单一变量控制方案热管控分析 |
5.2.2 多变量协同控制方案热管控分析 |
5.2.3 冷却系统能耗优分析 |
5.3 空调系统热管控分析及能耗优化 |
5.3.1 压缩机控制方案热管控分析 |
5.3.2 空调系统能耗优化分析 |
5.4 整车热管理协同控制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混合动力的整车集成热管理技术拓展 |
6.1 混合动力汽车集成热管理基本架构 |
6.1.1 混合动力集成热管理组成 |
6.1.2 混合动力集成热管理特点 |
6.2 电动力系统集成热管理模型 |
6.2.1 电机产热及冷却模型 |
6.2.2 电池热管理模型 |
6.2.3 混合动力耦合传热表征 |
6.3 混合动力热管控分析与能耗优化 |
6.3.1 混合动力集成热管理控制方案 |
6.3.2 混合动力热管理控制方案对比分析 |
6.4 面向整车开发的IVTM技术方案工程意义 |
6.4.1 基于整车开发的热管理流程定位与设计原则 |
6.4.2 基于整车开发的IVTM工程应用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和展望 |
7.1 本文主要总结 |
7.2 本文创新点 |
7.3 本文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与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客车交流发电机设计及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
1.1.1 课题背景 |
1.1.2 课题意义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方案 |
1.4 预期目标 |
第二章 发电机分析及优化改进 |
2.1 发电机材料、结构及原理分析 |
2.1.1 发电机材料分析 |
2.1.2 发电机结构及原理 |
2.1.3 发电机零部件分析 |
2.1.4 发电机输出性能分析 |
2.1.5 发电机调节器功能分析 |
2.1.6 发电机计算 |
2.1.7 优化设计 |
2.2 客车发电机结构优化设计 |
2.2.1 客车发电机结构优化设计 |
2.2.2 客车发电机性能优化设计 |
2.2.3 发电机功能优化设计 |
2.3 小结 |
第三章 发电机性能和功能测试方案 |
3.1 发电机影响因素和测试条件 |
3.1.1 测试影响因素 |
3.1.2 测试条件 |
3.2 测试台架方案 |
3.2.1 整个测试台方案 |
3.2.2 驱动部分方案 |
3.2.3 温控设备方案 |
3.2.4 电器仪表方案 |
3.2.5 其余测试台重要部件 |
3.3 数据采集 |
3.3.1 安装固定发电机及导线 |
3.3.2 性能测试过程 |
3.3.3 功能测试过程 |
3.3.4 数据整理 |
3.4 各改进方案测试步骤 |
3.5 小结 |
第四章 改进结果与验证 |
4.1 外置风扇客车发电机28V150A性能和功能测试 |
4.1.1 外置风扇客车发电机28V150A性能测试 |
4.1.2 外置风扇客车发电机28V150A功能测试 |
4.1.3 外置风扇客车发电机28V150A并联功能测试 |
4.2 改进方案测试结果 |
4.2.1 V1发电机性能和功能测试 |
4.2.2 V1发电机并联功能测试 |
4.2.3 V1发电机转子嵌磁钢性能测试 |
4.2.4 V1嵌磁钢发电机并联功能测试 |
4.3 改进验证 |
4.3.1 V1发电机环境验证 |
4.3.2 V1发电机耐久验证 |
4.3.3 V1发电机其他验证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4 发明专利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电动汽车定速巡航控制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电动汽车发展概况 |
1.3 定速巡航技术领域研究现状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电动汽车定速巡航控制过程分析 |
2.1 电动汽车系统结构 |
2.1.1 电源系统 |
2.1.2 驱动系统 |
2.1.3 整车控制器 |
2.1.4 辅助系统 |
2.2 定速巡航控制过程分析 |
2.2.1 基本功能 |
2.2.2 控制原理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电动汽车定速巡航建模、控制与仿真 |
3.1 电动汽车整车模型的建立 |
3.1.1 电动汽车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3.1.2 电机模型的建立 |
3.1.3 传动系统模型的建立 |
3.1.4 整车模型的验证 |
3.2 控制策略 |
3.3 基于模糊PID的巡航控制方法 |
3.3.1 模糊PID控制器结构与工作原理 |
3.3.2 模糊PID控制器设计 |
3.3.3 踏板解析 |
3.4 电动汽车定速巡航系统的仿真及结果分析 |
3.4.1 电动汽车定速巡航控制 |
3.4.2 定速巡航仿真分析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电动汽车定速巡航系统软硬件设计 |
4.1 系统硬件设计 |
4.1.1 系统硬件设计方案 |
4.1.2 主芯片的选择 |
4.1.3 电源模块电路设计 |
4.1.4 通讯模块电路设计 |
4.1.5 JTAG接口电路设计 |
4.1.6 相关硬线采样电路设计 |
4.2 系统软件设计 |
4.3 集成开发环境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电动汽车定速巡航试验验证 |
5.1 电动汽车定速巡航的实现技术 |
5.2 电动汽车定速巡航控制的快速原型开发 |
5.3 电动汽车定速巡航控制HIL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全文总结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基于双向LSTM-SVM混合模型的车载混合网络网关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车载以太网研究现状 |
1.2.2 网关系统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现存问题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混合网络网关总体方案设计 |
2.1 系统整体结构 |
2.2 混合网络网关硬件整体设计 |
2.2.1 混合网络通信原理 |
2.2.2 网关硬件系统结构 |
2.3 混合网络网关软件整体设计 |
2.3.1 协议栈的转化 |
2.3.2 信息队列的调度 |
2.3.3 网关负载预测 |
2.3.4 混合网络网关软件结构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神经网络的网关负载预测模型 |
3.1 全连接神经网络理论基础 |
3.2 LSTM神经网络模型 |
3.2.1 RNN网络理论基础 |
3.2.2 LSTM网络理论基础 |
3.2.3 双向LSTM网络理论基础 |
3.3 数据选择和降维处理 |
3.3.1 数据选择 |
3.3.2 卷积结构降维 |
3.4 网络结构设计与优化 |
3.4.1 双向LSTM网络结构设计 |
3.4.2 时间注意力机制 |
3.4.3 空间注意力机制 |
3.4.4 近期强调网络模型 |
3.4.5 网关预测模型优化 |
3.5 融合模型 |
3.5.1 支持向量机原理 |
3.5.2 混合模型设计 |
3.6 模型建立与训练 |
3.6.1 优化网络仿真训练 |
3.6.2 SVM模型及融合模型仿真训练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混合网络网关功能实现 |
4.1 车载混合网络网关系统硬件设计 |
4.1.1 混合网络网关MCU电路设计 |
4.1.2 电源系统设计 |
4.1.3 CAN通信模块硬件设计 |
4.1.4 以太网通信电路设计 |
4.1.5 混合网络网关系统PCB板设计 |
4.2 车载混合网络网关系统软件设计 |
4.2.1 混合网络网关系统MCU程序设计 |
4.2.2 网关负载预测程序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混合网络网关系统整体测试 |
5.1 网关系统测试环境搭建 |
5.1.1 硬件测试环境搭建 |
5.1.2 测试软件环境搭建 |
5.2 网关系统测试 |
5.2.1 硬件系统测试 |
5.2.2 网关系统整体测试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四、现代汽车电压升级方案与发展趋势(论文参考文献)
- [1]用于某BCM自动测具的CAN分析仪及上位机开发[D]. 马志豪. 厦门理工学院, 2021(08)
- [2]面向车载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研究[D]. 宋和春.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3]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多目标协同转矩优化分配控制研究[D]. 任彦君. 东南大学, 2020
- [4]汽车全液晶仪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房瑞东.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5]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氢安全监测与故障诊断研究[D]. 韩峰.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6]基于CAN总线的发动机硬件在环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吴一雄. 广西大学, 2020(02)
- [7]整车集成热管理协同控制与优化研究[D]. 卢鹏宇. 吉林大学, 2020(08)
- [8]客车交流发电机设计及优化研究[D]. 费启明.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2)
- [9]电动汽车定速巡航控制系统设计[D]. 李笑阳. 河南科技大学, 2020(07)
- [10]基于双向LSTM-SVM混合模型的车载混合网络网关设计与实现[D]. 廖许苇. 武汉科技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