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定向井及水平井钻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井壁修整工具。该装置的本体内部设计有通道,本体上下端分别设计有上接箍和下接箍,本体上部设计有上偏心块扶正器,本体下部设计有下偏心块扶正器,上偏心块扶正器和下偏心块扶正器外壁上均斜向布置有多排切削件,相邻两排切削件之间设计有导流槽。本实用新型实现了钻进时能够实现扩眼作业,同时可替代井眼清洁工具,节省工具费用,缩短作业周期,达到钻井时一趟钻完成下入、钻进、扩划眼和修整井壁,达到快捷、低成本、高效率作业,井壁修整效果好,提高起下钻、电测、下套管作业安全性,清除钻井时井中岩屑床。
主设计要求
1.一种井壁修整工具,包括本体(3);其特征在于:本体(3)内部设计有通道,本体(3)上下端分别设计有上接箍(1)和下接箍(5),本体(3)上部设计有上偏心块扶正器(2),本体(3)下部设计有下偏心块扶正器(4),上偏心块扶正器(2)和下偏心块扶正器(4)外壁上均斜向布置有多排切削件,相邻两排切削件之间设计有导流槽(8)。
设计方案
1.一种井壁修整工具,包括本体(3);其特征在于:本体(3)内部设计有通道,本体(3)上下端分别设计有上接箍(1)和下接箍(5),本体(3)上部设计有上偏心块扶正器(2),本体(3)下部设计有下偏心块扶正器(4),上偏心块扶正器(2)和下偏心块扶正器(4)外壁上均斜向布置有多排切削件,相邻两排切削件之间设计有导流槽(8)。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壁修整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削件包括切削齿(6)和合金柱(7)。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壁修整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偏心块扶正器(2)外径和下偏心块扶正器(4)外径均小于钻头外径,上偏心块扶正器(2)旋转外径和下偏心块扶正器(4)旋转外径均大于钻头外径。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定向井及水平井钻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井壁修整工具。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钻井大都不使用井壁修整工具,需要通井时特意下入划眼工具进行井壁修整作业,在生产中暴露出两大主要问题:一是钻进时存在岩屑床、微台肩、泥页岩缩颈形成小井眼等情况不能及时的解决,影响钻进的效率,存在井下复杂或事故潜在的因素;二是专门下入一趟划眼工具通井,使得作业周期增长,降低作业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井壁修整工具,该装置实现了钻进时能够实现扩眼作业,同时可替代井眼清洁工具,节省工具费用,缩短作业周期,达到钻井时一趟钻完成下入、钻进、扩划眼和修整井壁,达到快捷、低成本、高效率作业,井壁修整效果好,提高起下钻、电测、下套管作业安全性,清除钻井时井中岩屑床。克服了现有井壁修整作业需要专门下入一趟划眼工具通井,使得作业周期增长,降低作业效率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井壁修整工具,包括本体;本体内部设计有通道,本体上下端分别设计有上接箍和下接箍,本体上部设计有上偏心块扶正器,本体下部设计有下偏心块扶正器,上偏心块扶正器和下偏心块扶正器外壁上均斜向布置有多排切削件,相邻两排切削件之间设计有导流槽。
切削件包括切削齿和合金柱。
上偏心块扶正器外径和下偏心块扶正器外径均小于钻头外径,上偏心块扶正器旋转外径和下偏心块扶正器旋转外径均大于钻头外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实现了钻进时能够实现扩眼作业,同时可替代井眼清洁工具,节省工具费用,缩短作业周期,达到钻井时一趟钻完成下入、钻进、扩划眼和修整井壁,达到快捷、低成本、高效率作业,井壁修整效果好,提高起下钻、电测、下套管作业安全性,清除钻井时井中岩屑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上偏心块扶正器和下偏心块扶正器外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井壁修整工具,包括本体3;本体3内部设计有通道,本体3上下端分别设计有上接箍1和下接箍5,本体3上部设计有上偏心块扶正器2,本体3下部设计有下偏心块扶正器4,上偏心块扶正器2和下偏心块扶正器4外壁上均斜向布置有多排切削件,相邻两排切削件之间设计有导流槽8。
切削件包括切削齿6和合金柱7。
上偏心块扶正器2外径和下偏心块扶正器4外径均小于钻头外径,工具可随钻安放钻具中,进行起下钻作业。上偏心块扶正器2旋转外径和下偏心块扶正器4旋转外径均大于钻头外径。
本实用新型具有扩眼、消除微台肩作用。
旋转钻进或是下放划眼时,通过钻具旋转,下偏心块扶正器4旋转外径大于钻头外径,依靠下偏心块扶正器4上切削齿6和合金柱7的切削作用,实现扩眼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具有划眼、修整井壁作用。
钻具旋转上提时,上偏心块扶正器2旋转外径大于钻头外径,依靠上偏心块扶正器2上的切削齿6和合金柱7的切削作用,实现划眼和修整井壁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具有清洁井眼作用。
钻进时,上偏心块扶正器2和下偏心块扶正器4上下边产生压力梯度差,钻井液循环此处产生涡流,岩屑被冲刷扰动分散开,依靠导流槽8,岩屑被向上冲刷携带,实现井眼清洁的目的。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受限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44006.7
申请日:2019-01-1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21(辽宁)
授权编号:CN209556930U
授权时间:20191029
主分类号:E21B 7/28
专利分类号:E21B7/28;E21B17/10;E21B29/00;E21B37/02
范畴分类:22A;
申请人: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124010 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石油大街96号
发明人:刘青云;李伟;李彬;余雷;张微;赵炎;任海阳;鲍淑红;曾艳春;陆洋阳;郭晓鹏;高远;董清坤;王湃;邹洪波;田长健;鲁效朋;杜兴隆;李晴;宋新新;刘宇;蒋学峰;冷泓颖
第一发明人:刘青云
当前权利人: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代理人:王艳飞;褚贵良
代理机构:21106
代理机构编号:盘锦辽河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刘青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