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脑血管病发病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及其预报专家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赵明明[1](2021)在《针刺综合疗法治疗脑梗死静脉溶栓后失语患者预后相关因素分析》文中认为目的:(1)从人群基本情况、治疗情况、症状改善情况、不良并发症、住院天数方面,探究脑梗死静脉溶栓后失语患者总体人群基本情况;(2)探讨中医证型、发病节气针刺介入时期等影响因素,与脑梗死静脉溶栓后失语患者针刺治疗预后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基于临床诊疗病例的回顾性研究,将来源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于2018年9月1日至2020年9月31日期间所有脑梗死后失语,并曾在发病后经过静脉溶栓治疗,于我院接受针刺综合治疗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整理病历中人群基本情况、治疗措施、症状改善情况、不良并发症等方面等信息。探究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后失语病例总体人群的基本特征;以语言功能改善、PSD的发生、住院时间为切入点探讨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后失语患者针刺综合治疗的预后及其与中医证型、发病节气、针刺介入时期等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本研究纳入的700例脑梗死静脉溶栓后失语患者基本情况分布特征如下:人口学特征方面:患者平均年龄54.5±5.5岁,男性居多(77%);不良生活史方面:吸烟史、饮酒史发生率较高(吸烟史58%,饮酒史46.43%);既往史方面:高血压病占比最多(68%),其次分别为糖尿病(40.29%)、冠心病(27.86%)、房颤(18%);临床特征方面:病灶部位在皮层占比较高(66%),血浆D-二聚体水平升高者占比较高(60.9%),疾病分期以非急性期患者为主(79.14%);病情严重程度方面:以中型卒中为主(78%),其次是轻型卒中(20%),重度卒中的患者较少,仅有16例,占总体样本的2%;不良并发症方面:肺感染占比8.9%;尿路感染占比3.8%;卒中后抑郁占比4.1%;住院负担方面:患者住院天数为17.6±7.848天。中医证型方面,阴虚风动证382例,约占总样本的55%;气虚血瘀证145例,约占总样本的21%;风痰阻络证114例,约占总样本的16%;肝阳暴亢证45例,约占总样本的6%;痰热腑实证13例,约占总样本的2%。发病节气方面:24种发病节气中处暑、白露、寒露、芒种4个节气发病占比较高,分别占总样本的7.0%、6.7%、5.9%、5.4%。(2)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后失语患者语言功能改善的影响因素可能有:既往高血压、既往房颤、中度卒中、重度卒中、肺部感染、血浆D-二聚体水平升高;发病节气、针刺介入时期对语言功能改善的影响未得到证实;不同发病节气可能与肌力改善、神经功能的改善相关;既往无饮酒史的患者发生PSD的可能性更低;而急性期针刺介入与发生PSD的相关性未得到证实;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后失语患者的住院时间延长相关因素未发现。结论:(1)我院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后失语患者多数为非急性期入院,病情分级多以轻型、中型卒中为主,多数不伴肺感染,尿路感染,卒中后抑郁,病情相对平稳;患者以高龄、男性为主,多数患者有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且既往高血压病、糖尿病的比例很高,血浆D-二聚体水平升高患者比例高,应警惕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脑血管病的复发。(2)我院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后失语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由高到低依次为阴虚风动证、气虚血瘀证、风痰阻络证、肝阳暴亢证、痰热腑实证;且饮酒史、病灶部位、既往糖尿病史可能是脑梗死静脉溶栓后失语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的影响因素。(3)既往高血压病病史、既往房颤病史、中度卒中、重度卒中、肺部感染、血浆D-二聚体升高等因素可能与针刺综合治疗我院脑梗死静脉溶栓后失语患者预后相关。未证明针刺介入时期、发病节气与语言功能改善及住院天数的相关性。(4)未证明针刺介入时期与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后失语患者发生PSD的相关性。(5)发病节气可能与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后失语患者的肌力好转、神经功能改善相关。
曹琦[2](2020)在《基于DBN-ELM的脑血管病复发预测系统的研究》文中提出脑血管病由于其病发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以及经济负担大这五大特征,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脑血管病的复发率位居世界首位,大约60%的患者具有疾病再次复发的风险,相较而言青年患者病发率更高。由此可以看出脑血管病的二级防治是尤为重要的,也是目前医疗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采用数据分析技术,结合深度学习算法,挖掘潜藏在医疗数据中的有效信息,并用其预测疾病的未来发展趋势,有针对性地提前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推动脑血管病的“防、治、管”的工作体系,实现健康管理的医疗模式。基于以上背景,为提高脑血管病二级预防的医疗水平,本文将从医疗数据的适用性出发,结合中国卒中登记数据(CNSR1)的数据特点和医学量表构建脑血管病复发预测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基于深度信念网络(DBN)可以快速提取数据特征以及极限学习机(ELM)学习速率快,泛化能力强的特点,构建了基于DBN-ELM的脑血管病预测模型,实现复发风险等级划分的目的,并在此模型基础上引入粒子群算法提高模型的稳定性和运行效率。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所示:(1)脑血管病复发预测指标体系的构建。首先分析了目前关于脑血管病复发预测的诊疗流程以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引入预测模型的必要性。通过分析国内外现有的医学量表,如:CHADS2量表、ABCD2评分系统以及ESSEN量表等,结合国内外学者在脑血管病复发因素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指标的筛选,最终得到包含7个一级指标和30个二级指标的脑血管病复发预测指标体系。(2)脑血管病复发预测模型的构建和验证。根据脑血管病的数据特点,结合DBN模型和ELM模型的优势,构建基于DBN-ELM的脑血管病复发预测模型,并选用粒子群算法(PSO)提升模型的训练速度和稳定性。利用某三甲医院云平台中收集到的全国脑血管病中的脑卒中疾病数据,进行模型的验证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DBN-ELM预测模型的准确率高于DBN模型7%,且远高于机器学习预测模型(SVM、Adaboost和Random Forest),并且训练时间更快,F1值差别不大,AUC值要略高于DBN模型,因此可以说明本文提出的脑血管病预测模型是有优势的。(3)脑血管病复发预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依据本文构建的模型,采用Java技术设计并实现一个脑血管病复发预测原型系统,最后针对不同患病风险的人群提出了不同的干预策略,以期能够帮助患者做好自我管理和预防,同时能够帮助医生提前针对不同等级患者采取不同治疗方式,从而达到辅助医生诊疗的目的,为医疗领域的疾病预测研究提供新思路的目标。
韩文博[3](2020)在《基于“络风内动”病机理论的风邪实质探讨及冠心病风邪临床表征研究》文中认为背景: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我国冠心病死亡率仍呈上升趋势,冠心病防治依然面临严峻挑战。中医药在改善冠心病症状、预防冠心病并发症方面具有显着优势,近年来学者们逐渐认识到风邪的重要性,从风论治冠心病也具有确切疗效,然而有关风邪与冠心病的临床研究有限,探索风邪对冠心病心血管事件的影响,对冠心病中医药防治策略具有重要意义。目的:通过文献分析对现代文献中从风论治冠心病的证候分布及用药规律进行总结,为冠心病风邪致病的理论和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基于“络风内动”病机理论,以风速和炎症因子为切入点,探讨风邪可能的实质内涵及风邪对冠心病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探索冠心病风邪致病的临床表征,为冠心病高危人群识别和预警模型构建提供有力依据。方法:1.基于现代文献的从风论治冠心病证治规律研究。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及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中与从风论治冠心病相关的现代文献,对证候及用药规律进行分析。2.基于“络风内动”病机理论的外风与心血管事件回顾性研究。收集铜川地区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发生心血管事件的住院冠心病病例,及同期气象资料和大气污染数据,着重分析风速与心血管事件相关性,探讨外风与风速、心血管事件的内在联系。3.基于“络风内动”病机理论的内风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例对照研究。纳入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冠脉综合征两组病例,收集患者基线资料并分离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hs-CRP、IL-6、MMP-9、GDF-15的浓度进行对比,探讨内风与炎症因子、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内在联系。4.基于“络风内动”病机理论的冠心病风邪临床表征横断面研究。将冠心病气虚血瘀证病例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组,对比两组的中医证候计分及症状、舌象、脉象特点,总结出风邪致病的临床表征,并通过ROC曲线评估风邪临床表征的诊断效能;5.基于“络风内动”病机理论的冠心病风邪临床表征前瞻性队列研究。对纳入的冠心病气虚血瘀证病例进行随访,分析风邪临床表征与6个月内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结果:1.基于现代文献的从风论治冠心病证治规律研究。共检索到文献1595篇,最终纳入20篇文献。从风论治冠心病最常见的中医证型为气虚血瘀证;风邪侵袭最常见的病位为心络;治疗冠心病常用风药为黄芪、川芎、羌活、威灵仙、芍药、葛根。2.基于“络风内动”病机理论的外风与心血管事件回顾性研究。纳入650例冠心病患者,男、女性各325例,总体平均年龄69.34岁。结局方面,650例患者累计发生心血管事件754次,相对于低风速(0.70-1.90 m/s),中等风速(2.00-2.60 m/s)条件下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显着增加,OR 3.29(95%CI 1.49-7.26);曲线拟合结果显示,当风速小于2.3 m/s时,随着风速增高,心血管事件风险显着增加,OR2.58(95%CI 1.13-5.89)。3.基于“络风内动”病机理论的内风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例对照研究。纳入170例冠心病气虚血瘀证病例,应用倾向性评分1:1匹配后,最终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急性冠脉综合征组各57例进入统计分析。总人群平均年龄62.35岁,男性占比72.81%。结局方面,hs-CRP、IL-6、GDF-15浓度与急性冠脉综合征风险呈显着线性相关(P<0.05);曲线拟合结果显示,MMP-9>1200 ng/ml 时增加 ACS 风险,OR 1.004(95%CI 1.000-1.007)。4.基于“络风内动”病机理论的冠心病风邪临床表征横断面研究。纳入215例冠心病气虚血瘀证病例,平均年龄62.68岁,男性153例,女性62例。对比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急性冠脉综合征组的临床表征,结果显示,两组在头痛、弦脉、2个以上心绞痛部位数、2种以上心绞痛性质方面差异显着(P<0.05),可作为冠心病风邪致病的临床表征。ROC曲线结果显示,加入风邪临床表征的模型在识别急性冠脉综合征方面优于基础模型,两种模型ROC曲线下面积差异显着(P<0.05)。5.基于“络风内动”病机理论的冠心病风邪临床表征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215例冠心病气虚血瘀证病例。随访结果显示,共发生心血管事件31例,失访13例,最终纳入分析202例。相对于无风邪临床表征组,各风邪临床表征组的心血管事件风险均有所增加,组间有一定差异(P=0.05),其中同时具有4种风邪临床表征的人群心血管事件风险显着增加(P<0.05)。结论:1.风邪与冠心病气虚血瘀证密切相关且最易侵袭心络,“益气活血、祛风通络”是从风论治冠心病的重要治法。2.异常风速作为外风的重要表现形式,可能是外风致病的核心要素之一,炎症因子则可能是内风致病的核心要素之一。3.异常风速、炎症因子与心血管事件密切相关,这种联系与“络风内动”病机理论具有内在一致性。4.“头痛”、“脉弦”、“2个以上心绞痛部位”、“2种以上心绞痛性质”是冠心病风邪致病的临床表征,这些临床表征显着增加了 6个月内的心血管事件风险。
胡亚会[4](2020)在《中国住院脑卒中患者危险因素及治疗情况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2016年度我国住院脑卒中患者的人口学特征、伴危险因素及其治疗现状情况。研究住院脑卒中患者伴随危险因素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地域间的差异,以及用药治疗现状。分析我国住院脑卒中患者的入院时间季节性差异,进而得出脑卒中发病时间规律及年龄的规律。从而做到早期预防,控制各种危险因素,进而控制脑卒中的发生,降低脑卒中对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以及人类健康的危害。方法:研究患者为2016年度我国住院脑卒中患者共计208514例。数据来自“2016年度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院内患者综合干预目(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脑卒中高危患者筛查和干预项目GN-2016F0007)”,采用横断面观察法,对数据库的人口学信息、档案表信息、死因登记表、生活方式、家族史、既往脑血管病史、心脏病史、高血压病史、血脂异常史、糖尿病史、现病史、一般体征、现测血压(需测量2次)、心脏听诊、血糖检查、血脂检查、同型半胱氨酸、颈部血管超声、降压药物应用、抗栓药物应用等信息进行汇总统计分析,获得我国脑卒中住院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情况、伴随危险因素及治疗情况的流行病学资料,收集同时期天津市市区内各气象因素指标,气象资料来自于天津市气象局,应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1.住院脑卒中患者一般特征:男性多于女性(58.9%VS 41.1%),老年脑卒中患者多于中青年(69.5%VS 30.5%),年龄以60-69岁最多,70-79岁次之,18-39岁最少。地域以北方地区为多,占55.5%,南方地区占44.5%。文化程度以小学及以下最多,占36.7%,初中次之,占36.0%,大学及以上最少,占7.8%。按卒中类型分类,缺血性脑卒中占86.7%,出血性脑卒中占10.9%,其他类型脑卒中占2.4%。2.住院脑卒中患者生活方式差异:总体吸烟率为27.6%,饮酒率为15.7%;缺乏运动占62.3%,高盐饮食54.9%,饮食荤素不均衡占39.2%。吸烟率及饮酒率:城市高于农村,北方高于南方,男性高于女性,中青年高于老年。高盐饮食:农村高于城市,北方高于南方,男性高于女性;荤素均衡、蔬菜、水果及牛奶或酸奶摄入量:城市高于农村,南方高于北方,女性高于男性。3.住院脑卒中患者伴随危险因素差异:高血压病史54.5%,脑血管病史30.6%,糖尿病史17.6%,冠心病史14.4%,血脂异常史6.7%,脑卒中家族史者占6.4%。城市地区高于农村;男性高于女性;除高血压病史及血脂异常史外,以上其他危险因素北方地区高于南方。4.住院脑卒中患者37.7%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在此中74.6%还同时伴有高血压病。年龄越大,伴发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比例越大,在≥80岁年龄组中,高同型半胱氨酸的比例最高占46.4%。男性高于女性;农村地区高于城市;北方地区高于南方。5.老年脑卒中住院患者一般特点:总体男性高于女性,老年患者中女性所占比例高于中青年中女性比例(43.7%VS 35.2%);城市高于于农村;南方高于北方;老年患者中吸烟、饮酒率较中青年低,饮食素食为主者比例高,水果摄入量少;老年患者既往脑血管病史、冠心病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高于中青年;脑卒中家族史、血脂异常史低于中青年。6.脑卒中二级预防抗栓药物应用情况:应用抗血小板药物者占56%,其中阿司匹林比例最高,占77.1%,其次为氯吡格雷占8.9%。男性高于女性,北方地区高于南方,城市地区高于农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74.175,P<0.001)。7.住院脑卒中死亡患者一般特征:年龄越大,脑卒中死亡率比例越来越高。其中≥80岁患者死亡比例最高,占所有死亡患者32.1%。无性别差异,城市地区高于农村、南方地区高于北方,出血性脑卒中患者高于缺血性脑卒中。8.住院脑卒中患者入院季节差异性:总体上来讲,春季(34.9%)>夏季(31.9%)>冬季(19.7%)>秋季(13.5%),无性别差异,无年龄差异;按不同亚组分析,农村地区、南方地区、西部地区、出血性脑卒中则为夏季入院居多,夏季>春季>冬季>秋季。9.天津市卒中患者入院时间与气象因素相关性:天津市不同月份入院脑卒中患者频次与月平均气压呈正比,与月平均气温呈反比。即冬季1-2月份平均气温最低,平均气压最高,而脑卒中入院患者数最高;但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后,无统计学意义(r=-0.613,P>0.05)。10.住院脑卒中患者血压季节差异性:平均血压值秋季>春季>冬季>夏季,男性高于女性,老年平均收缩压高于中青年,平均舒张压低于中青年患者;北方地区高于南方地区,农村地区高于城市地区,出血性脑卒中患者高于缺血脑卒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7.156,P<0.001)。结论:1、我国住院脑卒中患者总体上男性多于女性;北方地区高于南方地区;老年人高于中青年人,按年龄分层60-69岁年龄组最高占31.2%,因此对于该年龄组老年人脑卒中的预防至关重要。2、住院脑卒中患者吸烟、饮酒等不健康生活方式,总体上北方地区高于南方;男性高于女性;中青年高于老年;城市地区高于农村,但农村地区高盐饮食居多。住院脑卒中患者伴随危险因素总体上男性高于女性;北方地区高于南方地区;老年人高于中青年人,城市地区高于农村。3、住院脑卒中患者合并高血压病史者占54.5%,显示高血压是脑卒中首位的危险因素,也符合北高南低的分布趋势,且脑卒中在春季多发可能与该季节气温变化大,血压随之波动有关。研究还显示60-69岁为多发年龄组,提示从中青年人血压开始加强管控,从而降低这组人群的脑卒中的发病率。4、本研究显示脑卒中患者37.7%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为第二位的危险因素,在此中74.6%还同时伴有高血压病,提示二者共同参与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促进了脑卒中的发生。同时本研究还显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提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老年脑卒中患者更重要的危险因素。5、脑卒中二级预防抗栓药物总体应用率较低,在城市地区、男性、南方地区应用率略高。住院脑卒中死亡患者年龄越大,脑卒中死亡率越高。出血性脑卒中高于缺血性脑卒中。伴有脑血管病、冠心病、糖尿病史者,发生死亡的风险更高。6、整体脑卒中患者入院时间有季节性差异,春季>夏季>冬季>秋季,无性别差异,无年龄差异;按不同亚组分析,农村地区、南方地区、西部地区、出血性脑卒中则为夏季入院居多,夏季>春季>冬季>秋季。提示脑卒中患者在季节交替气温变化时要做好预防措施。7、天津市不同月份入院脑卒中患者频次与月平均气压呈正比,与月平均气温呈反比,即冬季1-2月份平均气温最低,平均气压最高,而脑卒中入院患者数最高,但经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后,无明显相关性。8、住院脑卒中患者血压呈现“北高南低”特点,在北方地区、农村、中青年、男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压水平较高,且存在血压变异性,冬春季平均血压水平高于夏季。提示我国高血压的控制率较低,应进一步宣传普及脑卒中及高血压的防治知识,降低脑卒中发病率。
韦性富[5](2020)在《气温日较差及24小时变温对循环系统疾病患病人数的影响及预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气温日较差和24小时变温对循环系统疾病患病人数的影响,开展基于气温日较差和24小时变温的循环系统疾病就诊人数的预测研究,为气象敏感疾病的防控提供基础数据。方法收集2013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甘肃省金昌市3家综合医院循环系统疾病门急诊资料和4家综合医院循环系统疾病住院资料,以及同期的气象观测资料(包括日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相对湿度、风速、气压)和环境污染物监测资料(包括PM10、SO2、NO2)。(1)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分析循环系统疾病门急诊及住院人数、气温日较差、24小时变温的频数分布特征及时间分布特征。(2)采用Piosson回归广义相加模型,在控制了时间长期趋势、星期几效应、节假日效应、季节效应、气象因素和环境污染物后,分析气温日较差和24小时变温对循环系统疾病患病人数的影响,并对性别、年龄进行分层分析,同时对非采暖季进行敏感度分析。(3)基于上述研究结果,采用广义相加模型进行气温日较差和24小时变温对循环系统疾病门急诊就诊人数的预测研究。结果1.2013-2016年共收集金昌市循环系统疾病门急诊就诊人数138367例,日均就诊人数95例,其中高血压54例,冠心病17例,脑卒中6例;收集循环系统疾病住院人数34699例,日均住院人数24例,其中高血压6例,冠心病6例,脑卒中4例。总循环系统疾病及三种心脑血管疾病患病人数具有季节波动趋势,数据的长期趋势则有所差异,患病人数总体上呈上升趋势。气温日较差及24小时变温均具有明显的季节波动,气温日较差月份分布图呈“驼峰”样儿变化,在5月和10月前后存在高峰,24小时负变温、正变温均在5月前后较大,在7、8月份较小,与循环系统各疾病门急诊及住院人数月累计值变化具有一致性。但日均气温日较差及24小时正、负变温与每日循环系统各疾病患病人数简单相关均无统计学意义。2.气温日较差与循环系统疾病(包括总循环系统疾病、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门急诊就诊人数呈正相关关系;气温日较差对循环系统疾病门急诊就诊人数的影响存在明显的滞后效应,多在累积滞后5-7天效应值达到最大,且累积滞后效应比单滞后效应更加明显,总体而言,气温日较差每升高1℃,循环系统疾病门急诊就诊人数增加0.22%-1.82%;气温日较差对男性和65岁以上循环系统疾病门急诊就诊人数的影响更大;非采暖季气温日较差对循环系统疾病门急诊就诊人数的影响大于全年。而气温日较差与总循环系统疾病、高血压、冠心病住院人数呈“V”型关系,阈值分别为13.9℃、15.4℃和11.2℃;气温日较差对总循环系统疾病及高血压住院人数的影响分别在大于阈值及小于阈值时具有统计学意义;低于阈值时,气温日较差对男性高血压和冠心病住院人数的影响更大,对6574岁总循环系统疾病和≥75岁高血压住院人数的影响更大;而气温日较差与脑卒中住院人数呈正相关关系,在单滞后6天效应值达到0.83%(0.17%1.50%)。3.24小时变温与循环系统疾病(包括总循环系统疾病、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患病人数呈“U”型关系;24小时负变温和正变温对循环系统疾病患病人数均有显着性影响,负变温每降低1℃,循环系统疾病门急诊就诊人数增加0.79%-2.12%,住院人数增加1.04%-2.23%,正变温每增加1℃,循环系统疾病门急诊就诊人数增加0.92%-3.90%,住院人数增加1.95%;24小时负变温滞后效应在5-6天达到最大,正变温滞后效应在2天达到最大,且正变温对循环系统疾病的影响大于负变温;24小时负变温、正变温对男性和65岁以上循环系统疾病患病人数的影响更大;非采暖季24小时变温对循环系统疾病患病人数的影响大于全年。4.气温日较差对循环系统疾病门急诊就诊人数的回代预测准确率介于64.47%至82.96%,试预报准确率介于32.69%至50.15%;24小时变温对循环系统疾病门急诊就诊人数的回代预测准确率介于64.45%至82.81%,试预报准确率介于32.44%至54.41%。四种疾病中,广义相加模型对总循环系统疾病预测准确率较好,对脑卒中预测准确率相对较低。结论1.循环系统疾病患病人数、气温日较差及24小时变温均具有明显的季节波动,且逐月分布具有一致性。2.气温日较差对循环系统疾病门急诊就诊人数与住院人数均存在影响,但暴露反应关系存在差异,与门急诊就诊人数呈正相关关系,与总循环系统疾病、高血压、冠心病住院人数呈“V”型关系,且均存在滞后效应。3.24小时变温对循环系统疾病患病人数具有影响,暴露反应关系均呈“U”型,正变温对循环系统疾病的影响大于负变温。4.气温日较差和24小时变温对男性和65岁以上循环系统疾病患病人数的影响相对女性及65岁以下人群更大。5.在排除了冬季采暖对结果影响的混杂后,非采暖季气温日较差和24小时变温对循环系统疾病患病人数的影响更大。6.基于气温日较差和24小时变温的广义相加模型对总循环系统疾病门急诊就诊人数的预测准确率相对较高。
张楠,侯斌,乔丽,刘继锋,徐军昶[6](2018)在《气象因素对心脑血管疾病影响的研究概况》文中指出气象因素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的诱因之一,近年来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逐年上升。为了应用气象因素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机制,对预测预报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发展提供依据,现综述2000年至今的国内外有关气象因素对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和死亡影响及其机制方面的研究,并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方向进行讨论。
王瑞,李常新[7](2015)在《气象要素对脑卒中发病影响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随着全球气候的改变以及人们对疾病二级预防意识的提高,近年来气象要素对脑卒中发病的影响逐渐受到世界各地学者关注,由于地区差异、研究方法等的不同,各研究报道的结果不尽相同。为更全面地认识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我们分别从不同气象要素对脑卒中发病的影响及其特点、可能机制、预测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总结,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开展脑血管疾病的预防研究。
杨文艳,袁潮,孙卓,白如玉,王斌飞[8](2014)在《盘锦市脑血管病气象敏感因子分析及其预报模型》文中研究表明利用盘锦市疾控中心2008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逐日脑血管病发病人数及同期逐日气象资料,采用相关分析、逐步回归等方法,分析了脑血管病与气象要素的关系,建立了脑血管病发病趋势的逐日气象预报模型。结果表明:各类气象要素与未来3 d脑血管病发病人数滑动平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气象因子对脑血管病发病人数的影响存在着一种滞后效应和持续效应;脑血管病发病人数与当日最低气温、平均气温、最低气压、平均风速、湿度、最大气温日较差等气象要素相关显着;不同的季节影响脑血管病发病人数的敏感气象因子不同,且相关关系差异较大。逐日脑血管病发病趋势的气象预报模型预报检验效果较好。
阮烨[9](2013)在《冷空气活动对心脑血管疾病相关指标影响的初步研究》文中认为心脑血管疾病目前已成为全球第一位死因,是严重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也是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和社会发展的重大卫生问题之一,因此,积极探索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及其诱发机理,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最大限度地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成为21世纪医学及相关交叉学科共同关注的课题。大量研究表明,冷空气活动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病因和急性发作的诱因之一,随着全球气候异常变化的加剧,极端冷事件的日趋增多,加之人们已逐渐适应了暖冬而对寒冷适应较脆弱的现实状况,致使冷空气活动对人群健康的影响会更加严重。故此,通过对冷空气活动与心脑血管疾病两者间关联性及其影响机理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更好地预测和防止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意外。然而目前有关冷空气活动对心脑血管疾病影响的研究大多是建立在心脑血管患者流行病学数据定性分析的基础上,缺乏对人群心脑血管敏感指标变化的跟踪监测,并且冷空气活动时的主要气象因素剧烈变化对心脑血管系统的损害作用及程度的定量分析及其对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和加重的影响机理方面的研究也很欠缺。为此,本研究从下列两方面开展了相关研究工作:(1)选择空气清洁、受冷空气影响较多的甘肃省张掖市为研究现场,于一次冷空气过境前、过境时和过境后对选取的研究对象进行血脂、儿茶酚胺(CA)、肌红蛋白(Mb)、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血管内皮素-1(ET-1)和血液流变学等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相关的敏感指标(以下称敏感指标)进行测定。(2)利用人工气候箱模模拟与人群相似的冷空气过程和方法,分析正常Wistar大鼠和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血脂、CA、Mb、cTnI和ET-1水平在冷空气过程中的变化情况,由此分析各指标在冷空气活动时的变化程度与特征,探讨冷空气活动对心脑血管疾病影响的敏感指标和冷空气活动引起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发展及结局的可能机制,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治疗、预测及医疗气象预报服务等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人群实验结果按照研究对象的遴选标准,最终确定病例30例,对照组40例,病例和对照的性别和年龄构成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1)血脂检测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血脂7项在冷空气过境过程中变化无显着性差异(P>0.05)。在冷空气活动过程中,病例组的TC和LDL-C持续升高,HDL-C先降低后有所升高;对照组TC也持续升高,但LDL-C和HDL-C在过境时升高,过境后下降。上述各指标在冷空气前中后的变化均无显着性差异。(2)儿茶酚胺检测结果冷空气过境前、中、后三个时段病例组和对照组的DA水平均有显着差异(P<0.05),NE和AD水平无显着性差异(P>0.05);在冷空气过程中,病例组DA水平持续下降,NE和AD水平呈持续上升趋势,而对照组的三项指标在冷空气过境时升高,过境后降低。(3)心肌和血管蛋白检测结果病例组的Mb、cTnI和ET-1水平以及对照组的Mb和ET-1水平在冷空气过境前、中、后三个阶段其变化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冷空气过程中,病例组和对照组的Mb和cTnI均持续升高,但两组的ET-1则在冷空气过境时升高,过境后降低,且明显低于过境前。(4)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冷空气过境时,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全血粘度低切(WBV-L)、中切值(WBV-M)、全血还原粘度低切(WBDV-L)、红细胞聚集指数(AI)和刚性指数(RI)均显着升高(P<0.05),除此之外,病例组全血还原粘度高切值(WBDV-H)和红细胞电泳指数(EI)也显着升高(P<0.05)。2.动物实验结果按照动物实验的伦理学要求,在人群现场研究时的实际气温变化基础上,将温度整体上调12.1℃,保持降温的幅度保持不变,作为动物实验的模拟气象条件。(1)心率和血压检测结果在冷空气模拟过程中,Wistar大鼠和SHR大鼠的心率先升高后降低,Wistar大鼠B组与A组比较差异显着(P<0.05),与此同时,Wistar大鼠的血压持续升高;SHR大鼠的血压先降低后略有升高,但仍低于A组,B组和C组与A组比较,血压变化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2)血脂检测结果Wistar大鼠A、B、C三组TG水平差异显着(P<0.05),C组明显低于A组和B组(P<0.05),SHR鼠的HDL-C(?)LDL-CB组明显高于A组和C组(P<0.05);实验过程中,Wistar大鼠TC、TG和HDL-C均呈现持续降低趋势,而LDL-C则在降温时升高,降温后降低;SHR大鼠TC、HDL-C(?)LDL-C在降温时升高,降温后降低,TG则持续下降。(3)儿茶酚胺类检测结果进入冷空气模型后,Wistar大鼠和SHR大鼠A、B、C三组的DA水平差异显着(P<0.05); Wistar大鼠组的DA、NE和AD在降温时升高,降温后降低,但仍高于降温前;SHR大鼠DA在降温时降低,降温后升高,但低于降温前,NE和AD则持续下降。(4)动物实验Mb、cTnl和ET-1检测结果进入冷空气模型后,Wistar大鼠A、B、C三组的cTnl和ET-1水平差异显着(P<0.05),SHR大鼠A、B、C三组的ET-1差异显着(P<0.05)。实验过程中,Wistar大鼠Mb、cTnI和ET-1持续升高,SHR大鼠Mb、cTn和ET-1在降温时降低,温度回升时升高,但Mb和ET-1仍然低于降温前。3.结论(1)冷空气活动过程中,研究对象的血脂、儿茶酚胺、心肌蛋白和血管内皮素及血液流变学等反映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发展及严重程度的各指标均有变化、提示冷空气活动对对血管、心肌和心脏等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是多层次、多途径的综合性影响。(2)冷空气活动对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影响程度不同,对心脑血管病人的影响比健康人群的影响更大。(3)冷空气等气象因素不但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直接病因之一,还作为诱因引发体内相关生理指标的分泌和代谢,从而导致疾病发生或出现不同结局。(4)人群现场调查和动物实验结果均显示,冷空气过程所反映的特殊气象条件能引起机体DA和ET-1水平的显着变化,提示DA和ET-1是冷空气活动对心脑血管疾病影响最为敏感的指标。(5)通过研究对象各指标的变化程度和趋势分析,初步认为冷空气活动影响心脑血管疾病的机制有:肾上腺髓质系统和血管内皮素应急机制。(6)人群和动物在个别指标上有些许不同,提示由于种属的不同,将冷空气活动对动物实验的某些结果直接外推到人,还有待充分的论证,结论外推还得谨慎。
黄仁发[10](2012)在《南昌市气象因素与脑卒中发病关系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分析南昌市气象条件下脑卒中的发病时间特点与季节规律,探讨8项气象因素以及极端气候对脑卒中发病的影响。方法:收集南昌市三家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2003-2010年收治的脑卒中住院病例资料和气象资料,运用描述性分析和圆分布分析脑卒中的月份及季节规律,运用单因素相关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脑卒中与气温、气湿、气压等气象因素的关系,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探讨气温、气压和气湿及其变化对脑卒中发病的影响,运用1:1配对的病例交叉研究,分析极端气温(极低温、极高温、骤变温)对脑卒中发病的影响。结果:(1)本研究共收集脑卒中患者16264例,其中脑出血5504例,脑梗塞10760例,男性10177例,女性6087例。脑出血患者平均年龄为(60.54±13.67)岁,男女性别比为1.78:1;脑梗塞患者平均年龄为(65.79±12.35岁),男女性别比为1.62:1。脑出血和脑梗塞均以60-70年龄组病例数最多。(2)脑出血冬季高发,以1月和12月的就诊病例数最多,夏季最少,脑梗塞就诊病例数无明显季节分布规律。(3)脑出血2003至2010年就诊均有明显的集中趋势(P圴<0.05),8年合计就诊也有一个集中趋势,平均角是11.24度(P<0.05),相当于即1月12日;脑梗塞只有2003年、2005年和2009年的平均角有意义(P<0.05),8年合计的平均角无统计学意义(P>0.05)。(4)单因素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脑出血与月平均气压、月平均最高气压、月平均最低气压呈正相关(r=0.62,P<0.05;r=0.61,P<0.05;r=0.61,P<0.05),与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最高气温、月平均最低气温呈负相关(r=-0.59,P<0.05;r=-0.50,P<0.05;r=-0.56,P<0.05);脑梗塞与月平均相对气湿、月平均最低气湿呈负相关(r=-0.36,P<0.05;r=-0.34,P<0.05)。多因素逐步回归结果显示,脑出血与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最低气温和月平均气压有关;而脑梗塞与月平均最高气温、月平均最低气压和月平均相对气湿有关。(5)当冬季日平均气温≤2℃或日平均最低温度≤-2℃,脑出血日均就诊人数显着增多(P<0.05),脑梗塞在不同等级低温下的日均就诊人数差异不明显(P>0.05);脑出血和脑梗塞在不同等级高温下的日均就诊人数差异不明显(P>0.05);冬季气温骤降6度及以上时,脑出血和脑梗塞日均就诊人数显着增加(P<0.01);脑出血和脑梗塞在夏季不同气温骤升等级的日均就诊人数差异不明显(P>0.05)。(6)随气压变化越大,脑出血和脑梗塞日均就诊人数显着增加(P<0.05)。(7)当日均湿度为90%及以上时,脑出血和脑梗塞日均就诊人数显着增加(P<0.01);当气湿变化30%及以上时,脑出血日均就诊人数也显着增加(P<0.01)。(8)南昌市2003-2010年极端气温的暴露率为7.26%,其中极端低温的暴露率为4.41%,极端高温的暴露率为0.00%,冬季极端降温的暴露率为1.95%,夏季极端升温的暴露率为0.96%。危险期有极端气温暴露者,脑出血及脑梗塞疾病的OR值分别为:1.34(95%CI:1.26~1.42)、1.18(95%CI:1.07~1.36)。当危险期出现极端低温、冬季极端降温和夏季极端升温的暴露者,脑出血OR值分别为1.42(95%CI:1.28~1.58)、1.29(95%CI:1.21~1.38)和1.02(95%CI:0.87~1.12),脑梗塞的OR值为1.06(95%CI:0.93~1.13)、1.39(95%CI:1.22~1.51)和1.05(95%CI:0.90~1.17)。结论:(1)脑出血发病存在明显季节性差异,南昌地区冬季高发,夏季低发;脑梗塞发病无明显季节性差异。(2)脑出血发病与气温、气压有关,而脑梗塞发病与湿度有关;多种气象因素相互协同或拮抗作用共同影响脑梗塞及脑出血的发病。(3)极端低温、低温条件下骤降温、气压骤变、高气湿、气湿骤变易导致脑出血的发病;低温条件下骤降温、高气湿易导致脑梗塞的发病。
二、脑血管病发病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及其预报专家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脑血管病发病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及其预报专家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针刺综合疗法治疗脑梗死静脉溶栓后失语患者预后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研究内容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2.1 研究设计 |
2.2 病例选择 |
2.3 研究变量 |
2.4 结局变量 |
2.5 数据提取 |
2.6 数据整理 |
2.7 数据统计分析 |
3 研究结果 |
3.1 脑梗死静脉溶栓后失语患者基本特征分析 |
3.2 脑梗死静脉溶栓失语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及不同证型与其他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3.3 脑梗死静脉溶栓失语患者发病节气分布情况及不同发病节气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
3.4 脑梗死静脉溶栓失语患者语言功能的预后及影响因素分析 |
3.5 脑梗死静脉溶栓后失语患者PSD的发生及影响因素分析 |
3.6 脑梗死静脉溶栓后失语患者住院时间及影响因素分析 |
讨论 |
结论 |
创新点 |
不足与展望 |
1 病例纳入局限 |
2 针刺指标选取 |
3 结局指标选取 |
4 数据质控 |
5 相关因素选取局限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一 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失语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
综述一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卒中后抑郁对卒中患者预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基于DBN-ELM的脑血管病复发预测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脑血管病预测方法的研究现状 |
1.2.2 脑血管病复发因素的研究现状 |
1.2.3 机器学习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5 本章小结 |
2 相关理论概述 |
2.1 疾病复发预测相关理论 |
2.1.1 疾病复发预测的原理 |
2.1.2 疾病复发预测的方法 |
2.2 深度信念网络相关理论 |
2.2.1 限制玻尔兹曼机模型 |
2.2.2 深度信念网络模型 |
2.3 极限学习机相关理论 |
2.3.1 单隐含层前馈神经网络 |
2.3.2 极限学习机模型 |
2.4 粒子群算法相关理论 |
2.4.1 粒子群算法的原理 |
2.4.2 粒子群算法的流程 |
2.5 本章小结 |
3 脑血管病复发预测指标体系的构建 |
3.1 脑血管病复发预测的现状分析 |
3.1.1 疾病复发诊疗的流程 |
3.1.2 复发预测在疾病预测中的重要性 |
3.2 脑血管病复发因素的筛选 |
3.2.1 复发因素筛选策略 |
3.2.2 复发因素分析结果 |
3.3 脑血管病主要复发因素介绍 |
3.3.1 年龄、性别、家族史 |
3.3.2 高血压 |
3.3.3 血脂异常 |
3.3.4 糖尿病 |
3.3.5 其他因素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DBN-ELM的脑血管病复发预测模型的构建与仿真 |
4.1 基于DBN的预测模型的构建 |
4.1.1 无监督前向堆叠RBM的构建 |
4.1.2 基于BP算法的参数优化 |
4.1.3 DBN模型的实现 |
4.2 基于ELM的预测模型的构建及实现 |
4.3 基于DBN-ELM的预测模型的构建及优化 |
4.3.1 深度信念网络和极限学习机的不足 |
4.3.2 结合DBN和 ELM的混合算法原理 |
4.3.3 引入粒子群算法优化模型 |
4.4 仿真实验及对比分析 |
4.4.1 数据源及预处理 |
4.4.2 训练实验过程 |
4.4.3 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DBN-ELM的脑血管病复发预测系统的实现及应用 |
5.1 脑血管病复发预测系统分析 |
5.1.1 可行性分析 |
5.1.2 功能性需求分析 |
5.1.3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
5.2 脑血管病复发预测系统设计 |
5.2.1 系统架构设计 |
5.2.2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5.2.3 系统数据库结构设计 |
5.3 脑血管病复发预测原型系统的实现及干预策略 |
5.3.1 开发工具和技术 |
5.3.2 脑血管病复发预测系统的实现 |
5.3.3 基于脑血管病复发预测系统的干预策略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和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基于“络风内动”病机理论的风邪实质探讨及冠心病风邪临床表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医风邪实质研究进展 |
1 对外风实质的认识 |
2 对内风实质的认识 |
3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气象因素与冠心病研究进展 |
1 风速对冠心病的影响 |
2 气温对冠心病的影响 |
3 气压对冠心病的影响 |
4 湿度对冠心病的影响 |
5 日照时数对冠心病的影响 |
6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炎症因子与冠心病研究进展 |
1 C反应蛋白(CRP) |
2 白细胞介素-6(IL-6) |
3 白介素-1β(IL-1β) |
4 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 |
5 生长分化因子-15 (GDF-15) |
6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研究部分 |
研究一 基于现代文献的从风论治冠心病证治规律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研究二 基于“络风内动”病机理论的外风与心血管事件回顾性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研究三 基于“络风内动”病机理论的内风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例对照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研究四 基于“络风内动”病机理论的冠心病风邪临床表征横断面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研究五 基于“络风内动”病机理论的冠心病风邪临床表征前瞻性队列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中国住院脑卒中患者危险因素及治疗情况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2016年度住院脑卒中患者危险因素及治疗情况调查 |
1.1 对象和方法 |
1.1.1 研究对象 |
1.1.2 对象分布 |
1.1.3 研究方法 |
1.1.4 研究内容 |
1.1.4.1 基本人口学信息 |
1.1.4.2 病史信息 |
1.1.4.3 体格检查 |
1.1.4.4 心电图检查 |
1.1.4.5 实验室检查 |
1.1.4.6 颈动脉超声检查信息 |
1.1.5 定义与标准 |
1.1.6 研究对象分组 |
1.1.7 信息采集与数据管理 |
1.1.8 质量控制 |
1.1.9 统计分析 |
1.2 结果 |
1.2.1 全国不同地区2016 年度住院脑卒中患者一般特征 |
1.2.2 全国不同地区住院脑卒中患者生活方式城乡差异 |
1.2.3 全国不同地区 2016 年度住院脑卒中患者生活方式南北差异 |
1.2.4 全国不同地区2016年度住院脑卒中患者生活方式性别差异 |
1.2.5 全国不同地区2016年度住院脑卒中患者伴随危险因素城乡差异 |
1.2.6 全国不同地区 2016 年度住院脑卒中患者伴随危险因素南北方差异 |
1.2.7 全国不同地区2016年度住院脑卒中患者伴随危险因素性别差异 |
1.2.8 全国不同地区2016年度住院脑卒中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较 |
1.2.9 住院脑卒中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生活方式比较 |
1.2.10 脑卒中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既往病史比较 |
1.2.11 高同型半胱氨血症伴高血压和单纯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一般特征比较 |
1.2.12 住院脑卒中患者血脂情况对比分析 |
1.2.13 住院脑卒中患者伴发颈部斑块情况对比分析 |
1.2.14 老年脑卒中与中青年脑卒中患者临床特征比较 |
1.2.15 老年脑卒中与中青年脑卒中患者生活方式比较 |
1.2.16 老年脑卒中与中青年脑卒中患者既往病史比较 |
1.2.17 复发性脑卒中与初发脑卒中患者临床特征比较 |
1.2.18 生活方式对复发性脑卒中的影响 |
1.2.19 既往病史对复发性脑卒中的影响 |
1.2.20 住院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药物治疗应用情况比较 |
1.2.21 住院脑卒中患者血压达标情况对比 |
1.2.22 住院脑卒中死亡患者一般特征 |
1.3 讨论 |
1.3.1 整体流行现状 |
1.3.2 脑卒中危险因素 |
1.3.3 老年脑卒中的特点 |
1.3.4 复发性脑卒中特点 |
1.3.5 同型半胱氨酸与脑卒中 |
1.3.6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高血压病 |
1.4 小结 |
二、天津市脑卒中患者住院人数与气象因素的关系 |
2.1 对象和方法 |
2.1.1 研究对象 |
2.1.2 气象资料 |
2.1.3 研究方法 |
2.1.4 统计方法 |
2.2 结果 |
2.2.1 气象资料 |
2.2.2 同期患者入院人数与气象资料相关性 |
2.2.3 住院脑卒中患者一般特征的季节性差异比较 |
2.2.4 不同卒中类型一般特征季节性差异 |
2.2.5 住院脑卒中患者血压季节性差异 |
2.2.6 住院脑卒中患者血脂血糖季节性差异 |
2.3 讨论 |
2.3.1 脑卒中入院时间与气象因素相关性 |
2.3.2 血压变异性对脑卒中的影响 |
2.4 小结 |
全文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气象因素与心脑血管病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气温日较差及24小时变温对循环系统疾病患病人数的影响及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地区 |
2.2 资料来源 |
2.3 研究方法 |
2.4 质量控制 |
2.5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气象环境因素与循环系统疾病患病人数分布特征及相关分析 |
3.1 气象环境因素与循环系统疾病患病人数分布特征 |
3.2 循环系统疾病与气象因素相关分析 |
3.3 小结 |
第四章 气温日较差、24小时变温对循环系统疾病患病人数影响的时间序列研究 |
4.1 气温日较差对循环系统疾病患病人数影响的时间序列分析 |
4.2 24小时变温对循环系统疾病患病人数影响的时间序列分析 |
4.3 小结 |
第五章 气温日较差、24小时变温对循环系统疾病门急诊就诊人数预测研究 |
5.1 循环系统疾病门急诊就诊人数预测模型建立 |
5.2 循环系统疾病门急诊就诊人数预测模型检验 |
5.3 小结 |
第六章 讨论 |
6.1 气温日较差对循环系统疾病患病人数的影响 |
6.2 24小时变温对循环系统疾病患病人数的影响 |
6.3 气温日较差、24小时变温对循环系统疾病门急诊就诊人数预测研究 |
6.4 本研究的局限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6)气象因素对心脑血管疾病影响的研究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内外气象因素与心脑血管病影响的研究现状及应用 |
1.1 国外关于气温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研究 |
1.2 国内关于气温对心脑血管疾病影响的研究 |
1.3 研究数据及研究方法缺乏统一标准 |
1.4 医疗健康预报 |
2 气候因素影响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机制研究 |
3 存在问题 |
4 结语 |
(7)气象要素对脑卒中发病影响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各气象要素对脑卒中发病的影响 |
二、气象要素影响脑卒中发病的可能机制 |
三、气象条件下脑卒中发病的预测研究 |
四、展望 |
(8)盘锦市脑血管病气象敏感因子分析及其预报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分析方法及建模流程 |
1.3 预报等级划分标准 |
2 结果分析 |
2.1 脑血管发病人数与气象因子的相关分析 |
2.2 气象敏感因子分析 |
2.2.1 气温 |
2.2.2 气压 |
2.2.3 湿度 |
2.2.4 风速 |
2.3 预报模型的建立 |
2.4 预报检验 |
3 结论与讨论 |
(9)冷空气活动对心脑血管疾病相关指标影响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1.1 心脑血管疾病流行特点及其分布特征 |
1.1.2 全球心脑血管疾病流行现状及防治进展 |
1.1.3 中国心脑血管疾病流行现状及防治进展 |
1.1.4 心脑血管疾病的经济和社会负担 |
1.2 气象因素与心脑血管疾病 |
1.2.1 气象因素对心脑血管疾病影响的研究 |
1.2.2 气象因素对心脑血管疾病诱发机制研究 |
1.2.3 医疗气象预报在心血管疾病防治中的应用现状 |
1.2.4 气象因素与心脑血管疾病关系研究的不足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实验方案设计 |
2.1 实验区的选取 |
2.1.1 我国的冷空气来源及主要路径 |
2.1.2 实验区气候特征 |
2.2 本次实验的主要气象数据 |
2.3 研究对象和指标筛选 |
2.3.1 研究人群的选择 |
2.3.2 实验动物选择 |
2.3.3 检测指标的确定 |
2.4 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
2.4.1 研究方法 |
2.4.2 研究主要内容 |
2.5 预期目标 |
2.6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冷空气活动对现场人群心脑血管疾病影响的研究 |
3.1 研究对象和方法 |
3.1.1 研究地点 |
3.1.2 研究方法 |
3.1.3 研究对象 |
3.1.4 研究内容 |
3.1.5 气象资料 |
3.1.6 质量控制 |
3.1.7 数据录入、统计与分析 |
3.2 结果 |
3.2.1 冷空气活动基本情况 |
3.2.2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
3.2.3 人群血脂检测结果 |
3.2.4 人群儿茶酚胺检测结果 |
3.2.5 人群心肌和血管蛋白检测结果 |
3.2.6 人群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 |
3.3 讨论 |
3.3.1 人群血脂水平 |
3.3.2 人群儿茶酚胺 |
3.3.3 人群心肌和血管蛋白指标 |
3.3.4 人群血液流变学 |
3.4 结论 |
第四章 模拟冷空气活动对高血压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 |
4.1 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
4.1.1 实验动物 |
4.1.2 饲养条件 |
4.1.3 气象环境模拟 |
4.1.4 主要实验仪器 |
4.1.5 冷空气活动模拟实验 |
4.1.6 测定方法 |
4.1.7 统计学处理 |
4.2 实验结果 |
4.2.1 动物模拟实验气温变化趋势 |
4.2.2 实验动物的心率和血压检测结果 |
4.2.3 实验动物血脂水平检测结果 |
4.2.4 实验动物儿茶酚胺检测结果 |
4.2.5 实验动物肌红蛋白、肌钙蛋白和血管内皮素-1检测结果 |
4.3 讨论 |
4.3.1 冷空气模型下实验动物的心率和血压变化 |
4.3.2 冷空气模型下实验动物的血脂水平变化 |
4.3.3 冷空气模型下实验动物儿茶酚胺水平变化 |
4.3.4 实验动物肌红蛋白、肌钙蛋白Ⅰ和血管内皮素-1水平变化 |
4.4 结论 |
第五章 冷空气活动期间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和干预措施 |
5.1 非药物预防措施 |
5.1.1 个人防护措施 |
5.1.2 开展社区干预和预防 |
5.1.3 建立气象预报与疾病预防相结合的预防机制 |
5.1.4 开展广泛的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活动 |
5.2 临床药物干预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特色与创新点 |
6.3 不足之处及相关问题讨论 |
6.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一、发表论文 |
二、参与的科研课题 |
致谢 |
英文缩略词表 |
(10)南昌市气象因素与脑卒中发病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2.1 临床资料与气象资料 |
2.1.1 临床资料 |
2.1.2 气象资料 |
2.2 统计方法 |
2.2.1 描述性分析 |
2.2.2 圆分布分析 |
2.2.3 单因素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
2.2.4 单因素方差分析 |
2.2.5 病例交叉研究 |
2.2.6 统计软件 |
第3章 结果 |
3.1 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 |
3.2 月份及季节规律 |
3.2.1 月就诊人数的分布 |
3.2.2 脑卒中的季节分布 |
3.2.3 圆分布分析 |
3.3 气温、气湿、气压等主要气象因素综合作用对脑卒中的影响 |
3.4 极端气候对脑卒中的影响 |
3.4.1 气温对脑卒中的影响 |
3.4.2 气压骤变对脑卒中的影响 |
3.4.3 气湿对脑卒中的影响 |
3.5 病例交叉研究 |
3.5.1 极端气温的定义 |
3.5.2 极端气温对脑卒中发病的影响 |
第4章 讨论 |
4.1 脑卒中发病的基本情况 |
4.2 脑卒中的发病季节规律 |
4.3 气象因素与脑卒中的相关性分析 |
4.4 极端气候条件对脑卒中的影响 |
4.5 防控策略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四、脑血管病发病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及其预报专家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针刺综合疗法治疗脑梗死静脉溶栓后失语患者预后相关因素分析[D]. 赵明明.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基于DBN-ELM的脑血管病复发预测系统的研究[D]. 曹琦.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3]基于“络风内动”病机理论的风邪实质探讨及冠心病风邪临床表征研究[D]. 韩文博.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4]中国住院脑卒中患者危险因素及治疗情况调查研究[D]. 胡亚会.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5]气温日较差及24小时变温对循环系统疾病患病人数的影响及预测研究[D]. 韦性富. 兰州大学, 2020(01)
- [6]气象因素对心脑血管疾病影响的研究概况[J]. 张楠,侯斌,乔丽,刘继锋,徐军昶.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8(09)
- [7]气象要素对脑卒中发病影响的研究进展[J]. 王瑞,李常新.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 2015(05)
- [8]盘锦市脑血管病气象敏感因子分析及其预报模型[J]. 杨文艳,袁潮,孙卓,白如玉,王斌飞.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4(03)
- [9]冷空气活动对心脑血管疾病相关指标影响的初步研究[D]. 阮烨. 兰州大学, 2013(05)
- [10]南昌市气象因素与脑卒中发病关系的研究[D]. 黄仁发. 南昌大学, 2012(12)
标签:脑卒中论文; 心血管病论文; 风邪论文; 心脑血管疾病的症状论文; 气温达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