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框架论文_王秋懿,唐耀明,袁和芬,杨宏,吴红刚

导读:本文包含了动力框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框架,动力,荷载,贫困,特性,性能,家庭。

动力框架论文文献综述

王秋懿,唐耀明,袁和芬,杨宏,吴红刚[1](2019)在《BFRP锚索框架加固强风化玄武岩高边坡动力响应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锚索框架结构广泛应用于边坡支护工程中,新型高强度材料BFRP用作锚索的实际应用还较少,在组成的锚索框架对高边坡进行加固时,其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问题仍未定论。本文利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以功东高速响水河某强风化玄武岩高边坡为研究对象,建立数值模型,充分考虑阻尼、边界和输入波等重要因素,对比地震作用下BFRP锚索框架设立与否不同工况下边坡动力响应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边坡经过锚索框架梁加固后,位移降低55.3%,呈现出"水平分层"式的向下坡方向逐渐收敛的稳定趋势,且在地震中会随着地震波做往复运动,有较强的整体性。②支护与否对坡体较深的纵断面测点加速度规律作用明显,而对靠近坡面测点的影响不明显,所以在锚固边坡有构筑物时,应尽量远离坡面坡肩。③在地震作用下,坡顶锚索轴力峰值增加最大,且锚固段轴力增加率远大于自由段,会超过二级坡锚索轴力峰值。在高烈度地区设计施工时,将上部锚索标准降低,在强震时有可能发生锚索失效。(本文来源于《价值工程》期刊2019年33期)

马肖彤,包超,马艳,张立新,陆华[2](2019)在《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动力性能与抗侧向倒塌能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讨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抗震动力性能和抗倒塌能力,针对一典型的20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展开研究。首先,利用静力弹塑性方法对结构进行推覆分析,得到多遇、设防、罕遇地震下的性能点处相关参数;然后,选定合适的地震动记录和损伤指标,利用增量动力分析方法研究结构的地震反应和抗倒塌能力。结果表明:在小震和大震作用下,结构的层间位移角均满足规范限值要求,Collapse塑性铰主要出现在结构底层,可以实现大震不倒;随着楼层的增加,结构的层间剪力逐渐减小,有个别地震动记录在15层左右剪力会突然增大;结构50%倒塌概率对应的地震加速度为2. 41 g,说明该结构的抗倒塌能力较强。(本文来源于《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期刊2019年11期)

管睿,王文略,余劲[3](2019)在《可持续生计框架下内生动力对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精神贫困是当前外部性扶贫模式难以解决的内生性困境,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制约因素。根据六盘山区等6大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942户农户调研数据,重点考察了贫困成因的精神与经济二元属性,并将内生动力量化后纳入可持续生计框架,通过分位数回归模型分析不同收入水平下内生动力及生计资本对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内生动力的培育能有效提高贫困农户的家庭收入,增收效应约为1.916%。(2)在不同分位数下的各项生计资本对农户的增收效应差异明显,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及社会资本均呈现出边际效应递减特征,而金融资本则呈现出边际效应递增特征。(3)对于贫困农户而言,内生动力与物质资本、金融资本及社会资本存在显着的替代效应;对于高收入农户而言,内生动力与自然资本、物质资本及金融资本存在显着的互补效应。(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伍云天,冯榆晟,袁琪,兰天晴[4](2019)在《基于增量动力分析方法的空间掉层框架结构的抗地震倒塌能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参照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和GB 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设计了7度(0. 10g)区非掉层框架以及掉层框架原型结构,并采用PERFORM-3D软件对相应的平面和空间模型10个算例进行对比分析。基于增量动力分析方法对非掉层框架和掉层框架结构进行了抗地震倒塌能力研究。按照FEMA 350倒塌判定准则对比了两种模型的倒塌易损性曲线规律,同时考察了各算例的抗倒塌安全储备系数,统计了结构的各层间峰值位移角、倒塌模式及倒塌概率。分析结果表明:1)对于第一种倒塌极限状态,在平面模型中,非掉层框架结构安全储备系数值小于掉层框架结构,而在空间模型中则相反; 2)在第二种倒塌极限状态下,非掉层框架结构的抗地震倒塌能力远远弱于掉层框架结构,而且在此极限状态下结构的抗地震倒塌能力、倒塌概率以及倒塌模式都与地震动的输入方向有关; 3)地震动方向对掉层框架结构的抗地震倒塌能力及相应的安全储备影响较大,双向地震作用下,结构可能出现不同于平面模型和单向地震作用下的新倒塌模式,抗地震倒塌安全储备更小。(本文来源于《工业建筑》期刊2019年10期)

范香艳,李青宁,王剑,王小丹[5](2019)在《列车荷载下斜交框架地道桥顶进施工阶段动力响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西安经九路陇海铁路立交工程为背景,建立空间支架杆件系统模型;采用"单点持续激励法"模拟上部列车运动时下部框架地道桥所承受的动态时程力;建立叁维实体单元模型,详细分析顶进施工阶段的1#框架地道桥在上部列车荷载下的动力响应,得出不同施工阶段结构的应力、位移变化规律,为此类结构的受力分析和施工监控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第2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期刊2019-10-18)

孙魁,程绍革,朱毅秀[6](2019)在《既有混凝土框架结构振动台试验动力特性及加速度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抗震设防水平不高、抗震构造措施设置不足且已经服役多年的低延性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振动台试验模型为研究对象,为捕捉在低强度振动中砌体填充墙与主体框架开裂行为以及框架自身发生开裂导致动力特性变化,采用强度小、持时短的白噪声进行扫频。采用自然激励技术和特征系统实现算法对试验加速度信号进行分析,识别出试验模型完备模态;采用小波变换提取各阶模态的楼层加速响应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特征系统实现算法适用于低强度振动中的动力特性识别;高阶模态对既有框架结构加速度响应贡献显着。(本文来源于《第2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期刊2019-10-18)

常留红,杨思宇,徐斌,张鹏,高伟[7](2019)在《四棱台透水框架水动力特性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鱼礁概念,提出一种新型四棱台透水框架结构,并开展系列水槽试验,利用剖面流速仪ADCP(acoustic doppler current profilers)测量四棱台透水框架防护区周围流场结构,分析架空率对透水框架周围水流结构的影响,研究四棱台透水框架对防护区周围的水动力特性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四棱台透水框架防护后水流上下速度分布差异更为明显,框架层流速显着减小,且流速减小幅度随架空率的减小而增大;紊动强度分布出现拐点,拐点位置与架空率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紊动强度随架空率的减小而增大;防护区内部近底处存在紊动收敛区域,其紊动强度随架空率减小而减小。(本文来源于《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付朝江,林悦荣,王天奇[8](2019)在《冲击荷载作用下钢框架动力响应及损伤倒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冲击荷载作用下,多层钢框架的动力响应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过程。运用ABAQUS/CAE建立两层两跨钢框架叁维有限元模型,对冲击荷载作用下钢框架的动力响应和损伤倒塌进行研究。采取多点积分算法,控制沙漏,确保结果可靠。以冲击块分别碰撞钢框架的边柱及中柱,研究了冲击速度、冲击质量、柱顶轴压力等参数对钢框架在冲击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的影响,对框架在冲击后的损伤及倒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冲击速度、冲击质量、柱顶轴压力的增加都会加剧钢框架的动力响应;相同冲击动能下,冲击边柱产生的水平位移较大;冲击后,钢框架的变形主要表现为翼缘的扭转和腹板屈曲,以及冲击接触面"刺入式"凹陷变形;根据冲击过程中梁转角的大小将钢框架倒塌发展分为叁个阶段:弹性阶段、塑性和悬链线阶段、悬锁机构阶段,钢框架最终由于梁转角过大和柱失效而倒塌。(本文来源于《建筑科学》期刊2019年09期)

赵凯,王军杰[9](2019)在《平面钢——混凝土组合框架结构倒塌动力响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ANSYS/LS-DYNA显示动力分析程序,建立了一个双层四跨的平面钢—混凝土组合框架有限元模型,采用非线性动力分析方法对框架主要受力构件的内力响应进行分析,明确了中柱失效后剩余结构的传力特征和主要影响区域,研究成果可为钢—混凝土组合框架的抗倒塌设计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山西建筑》期刊2019年16期)

张雪霖[10](2019)在《家庭积累动力不足与集中连片式贫困——以“市场—村庄—农民”的叁维框架为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与中西部其他农村地区主要因病因残导致家庭劳动力残缺而形成个别性贫困不同,我国武陵山区S县却呈现为一种集中连片式贫困。文章认为,在外部自然条件极大改善,且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已形成后,家庭积累动力不足是当地集中连片式贫困的内在机制。其具体表现为在劳动投入上不追求家庭收入的最大化,而在家庭支出上则采取挣多少花多少的即时性消费行为。研究进一步提出通过"市场—村庄—农民"的叁维理论框架解释农民与市场关系呈现出的区域差异,以及本地农民家庭积累动力不足的发生机制,从而为新时代我国贫困治理与精准扶贫政策的执行提供启发。(本文来源于《经济社会体制比较》期刊2019年05期)

动力框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探讨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抗震动力性能和抗倒塌能力,针对一典型的20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展开研究。首先,利用静力弹塑性方法对结构进行推覆分析,得到多遇、设防、罕遇地震下的性能点处相关参数;然后,选定合适的地震动记录和损伤指标,利用增量动力分析方法研究结构的地震反应和抗倒塌能力。结果表明:在小震和大震作用下,结构的层间位移角均满足规范限值要求,Collapse塑性铰主要出现在结构底层,可以实现大震不倒;随着楼层的增加,结构的层间剪力逐渐减小,有个别地震动记录在15层左右剪力会突然增大;结构50%倒塌概率对应的地震加速度为2. 41 g,说明该结构的抗倒塌能力较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动力框架论文参考文献

[1].王秋懿,唐耀明,袁和芬,杨宏,吴红刚.BFRP锚索框架加固强风化玄武岩高边坡动力响应规律研究[J].价值工程.2019

[2].马肖彤,包超,马艳,张立新,陆华.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动力性能与抗侧向倒塌能力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9

[3].管睿,王文略,余劲.可持续生计框架下内生动力对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4].伍云天,冯榆晟,袁琪,兰天晴.基于增量动力分析方法的空间掉层框架结构的抗地震倒塌能力研究[J].工业建筑.2019

[5].范香艳,李青宁,王剑,王小丹.列车荷载下斜交框架地道桥顶进施工阶段动力响应分析[C].第2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2019

[6].孙魁,程绍革,朱毅秀.既有混凝土框架结构振动台试验动力特性及加速度响应[C].第2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2019

[7].常留红,杨思宇,徐斌,张鹏,高伟.四棱台透水框架水动力特性试验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8].付朝江,林悦荣,王天奇.冲击荷载作用下钢框架动力响应及损伤倒塌研究[J].建筑科学.2019

[9].赵凯,王军杰.平面钢——混凝土组合框架结构倒塌动力响应分析[J].山西建筑.2019

[10].张雪霖.家庭积累动力不足与集中连片式贫困——以“市场—村庄—农民”的叁维框架为视角[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9

论文知识图

直接施加弯矩的拟静力试验装置(c)大通站日流量模拟结果加速加载设备五大动力机制与9种动力要素的对应生成...试验加载示意图水平滚动支座

标签:;  ;  ;  ;  ;  ;  ;  

动力框架论文_王秋懿,唐耀明,袁和芬,杨宏,吴红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