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利用EC模式对2017年沧州市14个国家基本站2m最高、最低温度的24、48、72h预报结果,采用预报准确率、平均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和皮尔森相关系数等统计方法进行检验及订正。结果表明:EC模式对不同预报时效预报准确率,最高温度模式20时起报高于08时,最低温度08时起报高于20时;随着预报时效的延长,模式预报准确率逐渐下降。预报准确率最高温度区域差异不明显,月际变化大;最低温度区域差异显著,月际变化不均。EC模式对沧州温度的预报误差主要由系统误差造成,温度预报绝大多数的大值误差出现在转折性天气阶段,当出现明显升温和高温时,最高温度预报偏低更明显,出现明显降温时,最低温度预报偏高。对2018年1-4月EC模式预报最高、最低温度进行系统和大误差订正检验,发现订正后预报效果更好。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秦俊灵,沈瑞珊,秦玉萍
关键词: 模式,温度,检验订正
来源: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19年04期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气象学
单位: 河北省沧州市气象局,河北省怀来县气象局
分类号: P456.7
DOI: 10.19849/j.cnki.cn45-1356/p.2019.04.003
页码: 12-17
总页数: 6
文件大小: 605K
下载量: 78
相关论文文献
- [1].冻干重组结核杆菌融合蛋白(EC)原液效力评价用国家参考品的初步建立[J]. 中国防痨杂志 2020(08)
- [2].布托啡诺对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罗哌卡因EC_(50)的影响[J]. 临床麻醉学杂志 2020(07)
- [3].不同肥水EC值及多效唑处理对微型月季生长发育的影响[J]. 天津农业科学 2020(07)
- [4].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利多卡因硬膜外阻滞EC_(50)的影响[J].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2017(04)
- [5].EC细网格资料在两次寒潮天气中的对比分析[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7(17)
- [6].40%巧捕EC防治韭蛆的田间药效[J]. 安徽农业科学 2015(33)
- [7].脱硫石膏改良碱化土壤对EC值的影响分析[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5(30)
- [8].肥水电导率(EC值)对长寿花扦插繁殖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 2016(03)
- [9].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与EC方案分析[J]. 现代商业 2015(08)
- [10].40.00%乙.乙氧EC不同剂量在花生田应用的试验报告[J]. 北京农业 2013(33)
- [11].45%毒死蜱EC不同剂量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J]. 农业灾害研究 2012(01)
- [12].220g/L氯氰·毒死蜱EC对小麦蚜虫的防效及应用技术初探[J]. 生物灾害科学 2012(04)
- [13].40%氟硅唑EC对亚麻白粉病的防治效果研究[J]. 中国麻业科学 2011(01)
- [14].30.2%甲维·毒死蜱EC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与应用[J]. 上海农业科技 2011(03)
- [15].戊菌唑10%EC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J]. 广东化工 2011(09)
- [16].舒芬太尼预防罗库溴铵诱发肢体退缩反应EC_(50)测定[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11(09)
- [17].罗危EC防治柑桔红蜘蛛药效试验[J]. 广西热带农业 2010(03)
- [18].48%毒死蜱EC防治水稻潜叶蝇的药效试验[J]. 农药 2008(04)
- [19].25%使百克EC防治小麦赤霉病试验初报[J]. 安徽农学通报 2008(05)
- [20].浅析EC环境下的第三方支付模式[J]. 商业文化(学术版) 2008(02)
- [21].10%吡丙醚EC对家蚕的毒性测试[J]. 蚕桑通报 2008(02)
- [22].热带轧机EC立辊结构设计及装配技术研究[J]. 机械工程师 2020(08)
- [23].基于EC细网格数值预报产品的太阳辐照度订正技术[J]. 气象科技 2020(05)
- [24].抗-Ec所致新生儿溶血病1例报道[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6(15)
- [25].右美托咪定对女性患者成功置入喉罩时丙泊酚EC_(50)的影响[J].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15(02)
- [26].EC方案治疗小细胞肺癌病人的护理[J].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5(20)
- [27].3.50%氟.溴氢EC防治玉米螟的试验报告[J]. 北京农业 2013(33)
- [28].30%爱苗EC防治水稻“两病”试验初报[J]. 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 2012(04)
- [29].欧盟促进可再生能源使用指令2009/28/EC概述[J]. 标准科学 2011(10)
- [30].40%速灭抗EC对5(3)代稻纵卷叶螟的药效试验[J].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