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振结构论文_张爽

导读:本文包含了共振结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灰质,核磁共振,结构,波导,蛋白,额叶,各向异性。

共振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张爽[1](2019)在《晶体相中的球周期共振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液态、金属玻璃和固溶体合金等无序态结构中依然存在近程有序行为,而近程序产生的根本原因是Friedel振荡;当电子的Friedel振荡波与原子的径向分布波达到共振状态时,结构便呈现出球周期特征。本论文将基于上述共振理论,研究叁种简单晶体(包括面心立方FCC、六角密堆HCP和体心立方BCC结构)以及与金属玻璃相关的复杂晶体中的球周期特征。然后将晶体相中的球周期共振结构应用于近程有序长程无序的金属玻璃及固溶体合金的成分解析和设计上,试图揭示出完全有序的晶体相与仅呈现近程序的无序态之间的结构同源性。结合本课题组前期提出的团簇加连接原子模型,根据金属玻璃与对应晶化相、以及简单晶体与相关固溶体合金的结构同源性,发展了金属玻璃、共晶合金与固溶体合金的近程序结构模型和相关成分设计方法。在全面总结了液态、金属玻璃、固溶体合金等无序态结构中的近程有序行为以及基础的Friedel振荡理论之后,本论文给出了以下四个方面的研究结果:(1)首先,基于共振理论,解释了 FCC、HCP以及BCC叁种简单晶体的结构起源,即它们均源于周期性密堆原子面与费米面上电子散射波之间的共振作用。具体来讲,在FCC结构中,参与共振的是{111}和{200}原子面;在HCP结构中,则是{100}、{002}以及{101}原子面;而在BCC结构中,是单独一组{110}原子面。共振晶面围成了简单晶体结构中的第一近邻配位多面体团簇构型。进而指出,BCC结构的球周期特征和原子密堆特征都最接近于液态结构。同时,根据FCC、HCP以及BCC结构的原子径向分布,揭示了这叁种结构中的球周期特征,验证了简单晶体基于球周期共振的结构起源,同时也验证了晶体结构与液态结构的同源性。(2)然后,将共振理论拓展到二元复杂晶体相中,同样揭示出类似于简单晶体结构中的球周期特征。以Cu-(Zr,Ti)二元体系为例,对于其中的晶体相,分别估算了费米波矢的长度kF,以及布里渊区或琼斯区的直径Kpe,验证了共振条件,即Kpe = 2kF。同时,根据Cu-(Zr,Ti)二元体系中晶体相的原子径向分布,观察到了显着的球周期特征,验证了晶体相与相关液态和金属玻璃的结构同源性。在此基础上,对所有与二元金属玻璃相对应的晶化相中的原子径向分布进行了详细分析,包括Cu-(Zr,Hf)、Ni-(Nb,Ta)、Al-Ca以及Pd-Si体系。结果发现只要以主团簇为心,原子在径向分布上都会表现出球周期特征,揭示了金属玻璃与对应晶化相的结构同源性,并指出将二者共享的主团簇加上合适的连接原子便可以构建出基于团簇的结构单元。(3)基于金属玻璃与对应晶化相的结构同源性,给出了应用团簇加连接原子模型对金属玻璃进行成分解析的具体步骤,并指出其中最关键的一步是确定主团簇,所采用的两个主要判据是球周期特征和团簇孤立度。本论文主要解决的是Ni-(Nb,Ta)体系中的金属玻璃的成分解析问题,对于实验所得的块体金属玻璃成分Ni62Nb38和Ni59-62Ta38-41,均给出了合适的团簇式解释。并根据24电子规则以及球周期共振条件,对相应的团簇式进行了验证。(4)结合团簇加连接原子模型,应用共振理论,针对HCP型固溶体合金以及相关的共晶合金,给出了构建固溶体合金成分式的具体步骤。根据HCP晶体的原子径向分布,引入Friedel振荡理论,确定出HCP型固溶体合金的团簇构型为孪晶立方八面体(Twinned octahedron)。然后将团簇按照球周期规则进行堆垛,对于原子半径近似相等的HCP型固溶体合金,从结构稳定性的物理本质上确定了团簇式中的连接原子个数为3,给出了统一的团簇式:[团簇](连接原子)3。并将该团簇式成功应用于Al-Co、Co-Cr、Mg-Hg和Mg-Sb体系中与HCP型固溶体结构相关的共晶成分解析上。特别指出,对于Co-Cr体系中的共晶点Co56Cr44,当两种元素的固溶度很大时,应该选择Co3Cr高温相以及CoCr σ相中的团簇来构建双团簇式。并给出了 Co3Cr相中的四种团簇式:[Co-Co8Cr4]Co3、[Co-Co8Cr4]Co2Cr、[Co-Co8Cr4]CoCr2 和[Co-Co8Cr4]Cr3。应用这四种团簇式,对Co-Cr基工业合金进行了成分解析。总结出了固溶体合金基于团簇加连接原子模型的成分解析步骤,以此作为固溶体合金成分设计的一般流程,为新型合金的研发以及原有合金的性能优化提供理论指导。(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9-03-08)

任进军[2](2018)在《介孔硅酸盐玻璃的合成与固态核磁共振结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组成为xAl_2O_3-SiO_2与xGaPO_4-(1-x)SiO_2两个系统的介孔硅酸盐玻璃。玻璃的比表面积都达到了400m2/g。用固态核磁共振技术解析样品从溶液→凝胶→玻璃这个过程中的微观结构并提出这一过程的演化模型。通过~(29)Si,~(27)Al MAS NMR谱与~(27)Al-~(27)Al双量子相干技术发现在当Si/Al>3时,Al~(3+)离子的分散性很好,Al~(3+)离子主要是跟硅氧四面体连接,形成Si-O-Al键,当铝含量增加后,Al-O-Al键形成,玻璃逐渐形成富硅相与富铝相。在xGaPO_4-(1-x)SiO_2玻璃中,通过固态核磁共振技术,发现这个系列的玻璃是以GaPO_4与Si02纳米团簇的形式存在,团簇之间通过P-O-Si与Ga-O-Si键连接,GaPO_4纳米团簇的大小随着GaPO_4含量的增加而增加。最后提出了这两个系统玻璃的中程结构随组成的演化模型。(本文来源于《第十届中国功能玻璃学术研讨会暨新型光电子材料国际论坛会议摘要集》期刊2018-11-08)

谢华勇,赵永祥,张正逢,杨俊[3](2018)在《大肠杆菌水通道蛋白天然细胞膜环境固体核磁共振结构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魔角旋转固体核磁共振(Magic-angle Spinning Solid-state NMR, MAS ssNMR)非常适合研究合成磷脂膜环境中的膜蛋白~([1])。然而,这种简单的合成磷脂膜环境不能完全取代天然细胞膜环境。因为天然细胞膜环境具有更复杂的磷脂成分,比例和更丰富的与其他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这使得天然细胞膜在不对称性,流动性,疏水厚度等物理化学性质(本文来源于《2018第二十届全国波谱学学术年会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18-10-12)

田仰华,余永强,汪凯[4](2018)在《基于海马亚区的阿尔茨海默病磁共振结构和功能连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左侧海马不同亚区结构、功能改变及其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采集16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及17例健康对照的结构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利用简明精神状态测试评估认知功能;将左侧海马分割为情绪、认知和感知觉3个亚区;并将3个亚区作为感兴趣区,计算不同亚区的灰质体积、各亚区与全脑的功能连接,比较两组在海马不同亚区的结构和功能连接差异。结果两组相比,患者组左侧海马情绪亚区、认知亚区、感知觉亚区灰质体积明显下降(P均<0.001);患者组左侧海马认知亚区与右侧背外侧前额叶间功能连接增强(GRF校正,体素水平P<0.001,团块水平P<0.05),两组海马情绪亚区、感知觉亚区与全脑功能连接均无显着差异。结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在左侧海马各亚区灰质体积下降,左侧海马认知亚区功能连接异常。(本文来源于《安徽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9期)

史士鹏[5](2018)在《二维周期性V型金属等离子共振结构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表面等离子体光子学和纳米技术的发展,光与金属微纳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特性已成为一个研究热点,其在生物医疗、材料科学与光电传感器件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而经过金属光栅结构调制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常常被人们利用来研究光与金属周期性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论文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结合成熟的硅加工及金属剥离工艺,优化设计了一种具备Fano共振的金属V型光栅等离子共振结构。论文基于有限元分析法,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仿真软件对这种V型光栅共振结构进行建模,通过优化不同结构参数(如硅基底厚度、膜厚、光栅占空比与周期等)来改善结构的场增强性能,文章对比了单元结构和光栅结构的场增强因子,结果表明当光栅激发的表面等离子共振模式和单元结构的局域场共振模式在光谱上靠近或重迭时会形成Fano共振,可进一步加强尖端的场增强。此外,还研究了这种可变尖端间距的光栅结构对共振波长及场增强因子的调节作用。在现有的电子束曝光和湿法腐蚀精度条件下,金属V型槽狭缝间距可控制到10nm的精度,此时场增强因子可达1000以上,且狭缝间距越小,场增强因子越大。在数值模拟的基础之上,论文采用SOI硅片,先后经过化学气相沉积法、电子束曝光、硅的湿法腐蚀、电子束热蒸镀,制备了金属V型光栅等离子共振结构。硅模板的制备使用成熟的各向异性湿法腐蚀工艺,保证重复性和可靠性的基础上,制备了纳米级狭缝间距的结构。后再经过电子束热蒸镀工艺,得到一层致密平滑的银膜。经过旋涂弹性胶和模板剥离工艺,即可制备银膜光栅结构。这种金属V型光栅结构将场增强范围由传统金属单元结构的点增强延展到线增强,在实现了尖端附近高局域场增强的同时也极大的增加了场增强的覆盖范围。此外,通过弯曲透明弹性基底,可对尖端结构间距调谐,进而实现对共振波长及场增强因子的有效调节,可以预见其在高灵敏度多组分同时分析检测领域极大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期刊2018-05-01)

刘佩伟[6](2018)在《拖延和冲动性的共同性与差异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拖延(procrastination)是指个体尽管能够预见到该行为会带来不良后果,仍旧自愿选择推迟某一已计划好的任务的行为(Steel,2007)。大量的研究表明,拖延不仅会对人们的情绪、学业表现以及社会成就等产生不利的影响,而且会降低人们的主观幸福感,更有甚者会损害人们的身心健康(Steel,2007;Stead et al.,2010)。因此,探究拖延行为的成因以及弄清其与影响因素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有元分析研究表明,冲动性和拖延行为的表现存在高相关(Steel,2007),甚至有行为遗传学研究认为二者在基因层面的共变率达到了100%(Gustavson,2014)。不过,后来验证性研究发现,拖延和冲动性的共享基因可能仅为20%到30%(Loehlin&Martin,2014)。这说明拖延和冲动性在行为方面存在密切的关系,然而二者行为高相关的基因层面的解释存在争议,大脑神经基础层面的关系更是不清楚。因此,为了探明二者的内在关系,本研究试图从大脑神经基础角度来考察拖延和冲动性的共同性和差异性,进而明确两者内在的区别与联系。具体而言,研究一收集了两批被试的行为和大脑结构数据,采用“探究-验证”的研究模式,使用体素的形态学分析方法(Voxel-based morphometry,VBM)重点探究拖延和冲动性在大脑灰质结构基础上的共同性,进而分析两者在行为上高相关的原因。研究二收集另一批被试的行为和大脑静息态数据,重点探究拖延和冲动性在大脑功能层面激活和功能连接的差异,进而分析两者起源的不同。总体而言,研究一和研究二分别从拖延和冲动性在大脑结构基础上的相似性和大脑功能连接的差异性角度来探究二者的共同性和差异性。在研究一中,为了探究拖延和冲动性在大脑灰质结构基础上的共同性,首先对样本一(85名被试)的行为数据进行相关分析,来探究拖延和冲动性在行为层面的关系;然后,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方法,通过探究两量表(一般拖延量表(General Procrastination Scale,GPS)和冲动性量表(The Barratt impulsiveness scale version 11,BIS-11))在测量学上的共享性和特异性,进而明确拖延和冲动性在行为上的高相关是否是由测量题目所致;最后,采用VBM技术和中介分析方法对样本一和样本二(84名被试)的行为和大脑结构数据进行分析,探究拖延和冲动性在大脑灰质结构基础上的共同性,进而分析两者在行为上高相关的原因。结果表明:(1)在行为上(基于样本一),拖延和冲动性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r=0.69,p<0.001);(2)探索性因素分析发现,拖延量表和冲动性量表的测试题目几乎不存在共享性,这表明两者测量了不同的心理特质(拖延和冲动性),这也说明拖延和冲动性在行为上高相关性并不是由测量材料所引起的;(3)VBM分析发现,拖延和冲动性都与大脑外侧前额叶(DLPFC)的灰质体积存在显着的负相关关系,且与二者相关的DLPFC脑区出现了重迭,这说明拖延和冲动性存在共同的大脑结构基础(即DLPFC);(4)中介分析(基于样本二)发现,冲动性在DLPFC脑区灰质体积对拖延的影响中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因此,研究一表明拖延和冲动性存在共同的大脑结构基础:大脑外侧前额叶(DLPFC),而DLPFC与自我控制能力密切相关(Miller,2000),这说明拖延和冲动性行为层面高相关的原因是二者具有共同的认知基础,即自我控制失调。在研究二中,为了考察拖延和冲动性在大脑功能及功能连接上的差异,首先对280名被试分别进行了拖延和冲动性的全脑静息态相关分析,探究拖延和冲动性在大脑功能激活上的差异;然后,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以拖延和冲动性的激活脑区作为种子点(seed)进行全脑功能连接分析,探究拖延和冲动性在大脑功能连接上的差异。全脑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拖延和左侧脑岛的ALFF信号存在显着负相关;(2)冲动性和左侧尾状核的ALFF信号存在显着的正相关。静息态功能连接分析发现:(3)左侧脑岛和右侧舌状回的功能连接水平和拖延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4)左侧尾状核和右侧中央前回的功能连接水平和冲动性存在显着的负相关关系。因此,研究二表明拖延和冲动性存在不同的大脑功能基础:依次为脑岛(Insula)和尾状核(Caudate),而脑岛和负性情绪感知与调节有关(Paulus et al.,2005),尾状核和奖赏敏感性有关(Hikosaka,Sakamoto,&Usui,1989),这说明拖延和冲动性行为起源不同,拖延行为的起源可能是对负性情绪的回避,是一种回避动机,而冲动性的起源是追求及时的奖赏,是一种趋近动机。总体而言,本研究的结果说明:(1)拖延和冲动性存在共同的大脑结构基础——DLPFC,而DLPFC脑区与自我控制能力密切相关,因此自我控制失调可能是拖延和冲动性共同的认知机制,这也就回答了拖延和冲动性行为层面高相关的问题;同时,冲动性完全中介了DLPFC对拖延的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拖延可能是冲动性进化副产物的观点。(2)拖延和冲动性在大脑功能激活及功能连接上存在显着的差异性,二者的起源是不同的:脑岛和个体的负性情绪调节有关,尾状核和个体的奖赏敏感性有关,这说明了拖延行为的起源可能是对负性情绪的回避,是一种回避动机,而冲动性的起源是追求及时的奖赏,是一种趋近动机。本研究采用磁共振结构态和静息态技术,从大脑神经基础角度探明了拖延和冲动性共同性和差异性,这对于加深认识拖延和冲动性的认知神经机制以及两者之间的内在区别和联系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对于冲动性和拖延的干预提供了的角度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通过操纵个体的负性情绪调节能力、外部奖赏线索的凸显度和自我控制能力,力图从可塑性角度进一步探明二者的关系。(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8-04-02)

齐小军[7](2018)在《轻质多级局域共振结构轴在齿轮机组中的应用基础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齿轮机组是机械设备中广泛应用的传递动力和运动的重要设备,关于其减振降噪的研究一直备受关注。齿轮机组传统的减振降噪方法包括结构优化设计、提高加工安装精度等,但是其对于低频振动与噪声的控制存在较大困难。局域共振结构是一种新型人工合成的周期结构,其特有的低频带隙特性使其在齿轮机组的减振降噪新结构设计中呈现巨大的潜在应用前景。本文在深入研究齿轮机组的噪声特性的基础上,以齿轮机组的低噪声设计为目标,致力于轻质多级局域共振结构传动轴的结构设计及带隙算法研究,剖析了其低频多带的弯曲振动带隙机制及调制方法,并对其进行工程应用探索。首先,深入研究了齿轮机组的振动与噪声特性。分析了齿轮机组振动与噪声产生的机理,将齿轮机组中的噪声分为加速度噪声和自鸣噪声进行研究,对其中的加速度噪声进行了理论分析,采用有限元法、多体动力学法以及边界元法相结合的方法仿真计算了齿轮机组的自鸣噪声,并进行了实验验证,为基于局域共振传动轴的结构设计提供了应用理论支持。其次,传统的传递矩阵法由于忽略了包覆层橡胶的质量,计算轻质局域共振结构的带隙时存在较大的偏差,基于此本文提出基于离散质量的改进的新型传递矩阵算法。该算法将包覆层橡胶离散为多级弹簧振子,赋予其明确的物理意义,在计算轻质局域共振结构轴的带隙特性时精度高,且收敛性良好,为下文带隙特性研究奠定基础。第叁,根据齿轮机组的噪声特性,设计了轻质多级局域共振结构轴。采用提出的新算法研究了轻质多级结构的弯曲振动带隙特性,分析了轴的杨氏模量、橡胶的剪切模量和轴与散射体的密度等材料参数对其带隙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级局域共振结构相比,轻质多级局域共振结构可以使第一带隙向低频移动,其多频带特性更适用于齿轮机组噪声控制,当关注于低频第一带隙时散射体(除了最外层)可以用密度较小的材料来代替,进一步减轻附加重量,实现附加结构的轻质化,为其在工程中的应用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最后,对轻质多级局域共振结构轴在齿轮机组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研究。应用有限元法研究了约束工况对轻质两级局域共振结构轴的弯曲振动带隙特性的影响,该约束状态基本不改变带隙的衰减位置仅改变衰减幅值,为其在工程中应用的可行性提供理论支持。进一步,为了便于工程应用,基于带隙机理分析提出轻质多级局域共振结构轴的带隙起始频率的工程预测模型,其在较少的简化情况下已经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为进一步探索轻质多级局域共振结构轴在齿轮机组中的工程应用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期刊2018-04-01)

陈志晔,刘梦琦,马林[8](2018)在《延髓发病型及脊髓发病型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脑部磁共振结构特征变化(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学技术探索延髓发病型及脊髓发病型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脑部磁共振成像结构特征。方法对65例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15例延髓型,50例脊髓型)及65名健康对照在3.0T磁共振扫描仪上行磁共振脑部结构成像。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学技术探索脑部灰质体积变化,采用神经形态学模版对体积变化脑区的体积进行计算。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在体素水平脑部灰质体积减少的脑区主要分布于右侧中央前回及额中回;延髓发病型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脑体积改变主要局限在运动皮层外萎缩(额-颞叶模式),而脊髓发病型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则主要表现为运动皮层萎缩(主要为右侧中央前回)及运动皮层外萎缩(额-颞叶模式及额-颞叶外模式)。两个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亚型间比较,脊髓发病型表现以左侧中央后回灰质体积减少为特征,延髓发病型表现以左侧颞中回灰质体积减少为特征。结论运动皮层及运动皮层外灰质非对称性萎缩是脊髓发病型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脑部结构改变的特征,运动皮层外灰质萎缩是延髓发病型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脑部结构改变的特征。脊髓发病型灰质萎缩模式分布较延髓发病型更为广泛。(本文来源于《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期刊2018年01期)

张皓景[9](2018)在《波导—光栅共振结构增强单层非掺杂石墨烯光吸收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石墨烯自发现以来便以优异的性能引起了广泛关注,人们已经将石墨烯用于制备超级电容器、超快晶体管、超快光子探测器、超快锁模激光器等器件中,在场效应晶体管、光伏电池、液晶显示等领域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石墨烯在光学应用领域存在如下缺点:单原子层厚度的石墨烯厚度极薄不易被识别;在可见和近红外波段,石墨烯载流子发生带间跃迁到导带,对光的吸收主要由带间跃迁决定,实验测量到的吸收率仅为2.3%。这些缺点极大限制了石墨烯在光电领域的应用。因此研究增强石墨烯的光吸收具有现实意义。近年来国内外报道提高石墨烯吸收率的研究有很多,但有的方法结构复杂且吸收率并不能实现宽波段、宽角度的吸收增强。为此,本论文以波导-光栅共振结构增强石墨烯光吸收为研究重点,提出光学共振结构用于提高单层石墨烯的光吸收能力,对每种结构增强石墨烯的吸收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1.提出一种基于导模共振布儒斯特滤波器的结构实现增强单层石墨烯的光吸收。该结构为一层光栅层与基底,在未加入石墨烯层时,由于结构的导模共振效应会产生一个突变的反射峰,入射光照入石墨烯层后在共振波长处会增强与光的相互作用,使得截面处电场增强,吸收率被提高。利用等效介质理论和严格耦合波分析法对结构的吸收率进行计算,得出吸收谱线,发现电磁波以布儒斯特角入射时,在632.8 nm波长处出现一个极窄的吸收峰,且吸收率最高被提高到55%。2.引入“叁模式吸收器”理论模型,通过使用一个光栅层与介质层再组合一个光栅层或介质层的叁层波导结构,实现石墨烯对光的吸收增强。其中,叁层波导结构可以看成两个无损谐振器,石墨烯层可以看作一个有损谐振器,当整个结构的泄露率与损耗率相当,即满足“临界耦合”条件时,会出现100%吸收。根据“叁模式”吸收结构的吸收机理,设计了两种不同的结构,在第四章中分别对每种结构展开相关研究,通过使用严格耦合波分析法计算出吸收光谱图,得到这两种结构分别在1680 nm和980 nm波长附近会出现近100%的完美吸收。3.考虑到所设计的结构需要应用到实际的光电器件,而对于前面提出的波导光栅结构中光栅层的制备,无法保证大面积生产而无误差,且单层石墨烯的制备与转移同样存在着困难,于是又提出一种更易于推广到大面积生产的石墨烯-介质-金属(GIM)结构。该GIM结构使得石墨烯层与最底部的金属层形成类似于FP共振腔,当光照入结构中在共振腔多次与石墨烯作用,实现石墨烯光吸收率的提高。在对该结构计算中发现,当石墨烯层为10层时会在500 nm和800 nm范围附近出现两个100%的吸收峰,通过调整介质层的厚度更会出更多的吸收峰。(本文来源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期刊2018-03-01)

刘扭扭,张振果,徐时吟,华宏星[10](2017)在《基于动力反共振结构的周期细直梁纵向局域共振带隙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引入动力反共振结构,构建了一种具有低频局域共振带隙的新型细直梁周期结构。基于传递矩阵法和Bloch理论推导了无限周期细直梁纵向振动弹性波能带结构的理论模型,利用有限元法建立了有限周期细直梁纵向振动传输特性的数值模型,仿真结果与理论计算基本吻合。通过分析局域共振带隙与共振子等效质量和等效刚度的关联,阐述了动力反共振周期结构对细直梁纵向振动的隔振机理,给出了局域共振带隙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与采用弹簧质量为局域共振子的细直梁周期结构相比,应用动力反共振结构能够实现更低的带隙初始频率。(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17年24期)

共振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组成为xAl_2O_3-SiO_2与xGaPO_4-(1-x)SiO_2两个系统的介孔硅酸盐玻璃。玻璃的比表面积都达到了400m2/g。用固态核磁共振技术解析样品从溶液→凝胶→玻璃这个过程中的微观结构并提出这一过程的演化模型。通过~(29)Si,~(27)Al MAS NMR谱与~(27)Al-~(27)Al双量子相干技术发现在当Si/Al>3时,Al~(3+)离子的分散性很好,Al~(3+)离子主要是跟硅氧四面体连接,形成Si-O-Al键,当铝含量增加后,Al-O-Al键形成,玻璃逐渐形成富硅相与富铝相。在xGaPO_4-(1-x)SiO_2玻璃中,通过固态核磁共振技术,发现这个系列的玻璃是以GaPO_4与Si02纳米团簇的形式存在,团簇之间通过P-O-Si与Ga-O-Si键连接,GaPO_4纳米团簇的大小随着GaPO_4含量的增加而增加。最后提出了这两个系统玻璃的中程结构随组成的演化模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共振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1].张爽.晶体相中的球周期共振结构[D].大连理工大学.2019

[2].任进军.介孔硅酸盐玻璃的合成与固态核磁共振结构研究[C].第十届中国功能玻璃学术研讨会暨新型光电子材料国际论坛会议摘要集.2018

[3].谢华勇,赵永祥,张正逢,杨俊.大肠杆菌水通道蛋白天然细胞膜环境固体核磁共振结构解析[C].2018第二十届全国波谱学学术年会会议论文摘要集.2018

[4].田仰华,余永强,汪凯.基于海马亚区的阿尔茨海默病磁共振结构和功能连接研究[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8

[5].史士鹏.二维周期性V型金属等离子共振结构的研究[D].东南大学.2018

[6].刘佩伟.拖延和冲动性的共同性与差异性[D].西南大学.2018

[7].齐小军.轻质多级局域共振结构轴在齿轮机组中的应用基础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8

[8].陈志晔,刘梦琦,马林.延髓发病型及脊髓发病型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脑部磁共振结构特征变化(英文)[J].ChineseMedicalSciencesJournal.2018

[9].张皓景.波导—光栅共振结构增强单层非掺杂石墨烯光吸收机理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8

[10].刘扭扭,张振果,徐时吟,华宏星.基于动力反共振结构的周期细直梁纵向局域共振带隙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7

论文知识图

ν1+ν6~ν8费米共振在溶液中和纯液...·与木素模型物的反应机理[121]若干有限周期简谐荷载迭加效应图主梁跨中挠度影响线共振镜生物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化合物2在酸性条件下的稳定性测定化合...

标签:;  ;  ;  ;  ;  ;  ;  

共振结构论文_张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