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波段(X/Ka)双线偏振有源和无源微波遥感系统的研制

双波段(X/Ka)双线偏振有源和无源微波遥感系统的研制

一、双波段(X/Ka)双线偏振主被动微波遥感系统的研制(论文文献综述)

赵川鸿,周筠珺,毕永恒,赵鹏国,张晓玲,胡天洁[1](2018)在《X波段双偏振雷达对雹暴的粒子识别研究》文中指出为了建立X波段双线偏振多普勒雷达对于雹暴的降水粒子识别方法,利用大气所中层大气与全球环境探测重点实验室X波段双线偏振多普勒雷达对北京夏季雹暴的探测资料,在质量控制基础上,构建了基于4个雷达偏振量(ZH、ZDR、KDP、ρHV)以及环境温度参量的降水粒子识别(HID)方法。将其应用于两次雹暴降水过程,得到结果:1)本文建立的HID方法识别出的冰雹云内暖雨区在0℃层结以下,0℃以上为冰相粒子和过冷却水共存区,其降水粒子垂直分布特征符合云和降水物理学理论基础,其中冰雹粒子识别结果与雹暴回波特征(V形缺口、三体散射回波)所指示的雹区以及地面站人工冰雹记录吻合得很好,这些都证明了该HID方法对于雹暴内部降水粒子识别的准确性;2)依据雹暴内部降水粒子识别结果建立了北京地区夏季雹暴内部降水粒子垂直分布特征和气流结构特征概念模型,指出雹胚增长区(胚胎帘)位于弱上升气流区及其高度范围(710km),以及冰雹粒子的下降路径。综上,该HID方法可以准确给出雹暴内部降水粒子垂直分布结构、雹胚增长区以及冰雹粒子准确的落区,这对于云和降水物理学研究、人工影响天气以及冰雹预警预报都具备较高的应用价值。

王秀芝[2](2014)在《小型化频率选择表面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频率选择表面(Frequency Selective Surface,FSS)是一种一维或二维周期结构,具有带通或带阻空间滤波特性,被广泛应用于雷达罩隐身中。小型化频率选择表面(MEFSS)是周期单元尺寸远小于工作波长的FSS的统称,是FSS发展的一个新方向。与传统的FSS相比,MEFSS具有更小的单元尺寸和更高的角度稳定性,在有限空间、局部小区域、非平面波照射等特殊环境下均能获得理想的滤波特性,在多频、宽频、可调谐FSS设计上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论文以MEFSS在末制导雷达罩上的应用为需求背景,围绕MEFSS的物理机制、设计原理和方法等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计算仿真和实验验证,拓展了MEFSS在宽通带和双通带设计中的应用。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首先采用电子运动理论从微观上研究了FSS的工作机制,其次采用“场”的观点和“路”的观点从宏观上研究了FSS的滤波机理。从“场”的观点出发,基于Floquet定律研究了FSS的传播波、凋落波和栅瓣的传播规律;利用FSS栅瓣图,推导了FSS具有稳定滤波特性的条件;基于周期单元谐振模式相关理论研究了周期单元上电场和电流的分布特征,为FSS单元图形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从“路”的观点出发,重点研究了FSS等效电路模型的建立与分析,采用对全波仿真曲线拟合的方法获取了复杂FSS结构的LC参数,并验证了参数的有效性和方法的可行性,为设计和优化阶段FSS传输特性的快速计算提供参考。2.研究了基于容性表面与感性表面耦合机制的MEFSS。选取三种典型MEFSS结构,开展了Ku波段带通MEFSS仿真设计研究,总结了耦合型MEFSS的设计规律和滤波特性。以半波壁和A夹层雷达罩结构作为应用平台,研究了MEFSS在隐身雷达罩上的应用。3.将耦合型互补双屏结构与Butterworth型对称双屏结构相结合,设计出具有宽通带特性的MEFSS。该结构由容性表面-感性表面-容性表面的三屏级联而成,采用Y形修正单元和正三角形(60°)布阵方式,具有小型化、宽通带和最平坦(Butterworth)响应滤波特性。论文设计了工作带宽涵盖整个X波段或Ku波段的MEFSS,分析了参数对滤波特性的影响,最后进行了实验验证,拓展了MEFSS在宽通带FSS设计中的应用。4.将耦合机制与谐振机制相结合,利用容性表面(内嵌谐振单元)-感性表面-容性表面(内嵌谐振单元)三屏级联结构设计了Ku/毫米波波段双通带MEFSS。以半波壁和A夹层结构雷达罩为背景,将该设计成功应用到Ku/Ka双波段MEFSS雷达罩中。这种MEFSS具有通带间隔较宽、相互独立的特点,拓展了MEFSS在多频FSS设计中的应用。5.为了进一步缩减FSS单元尺寸,论文研究了基于集总元件加载的MEFSS。集总元件包括无源器件和有源器件两大类。基于无源器件中的集总电容和集总电感加载设计了MEFSS,单元尺寸缩减至中心波长的1/28以下,具有优越的小型化特性,同时,通过优化还获得了极化分离特性。基于有源器件中的PIN二极管加载设计了可调谐MEFSS。该MEFSS在二极管工作频率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在保持Ku波段带通特性不变的同时,实现S波段通带开关功能。最后设计制备了在S波段具有通带开关特性的MEFSS结构。这种可调谐MEFSS在雷达罩带内隐身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论文针对末制导雷达罩隐身的诸多需求(如多频、宽波段、可调谐等),开展MEFSS研究。不仅完善了MEFSS设计理论,还拓展了MEFSS实现途径和应用领域,为MEFSS隐身雷达罩的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和实验参考。

张子言[3](2013)在《永川降雨性质及典型森林类型水文效应》文中提出本文以永川典型森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永川的降雨性质、降雨在森林中的分配,不同植物种植小区的产流产沙特征,取得主要结论如下。2002-2012年期间,永川年平均降雨量为1137.35mm。最大降雨量在2012年(达到1587.90mm),最小降雨量在2002年(923.60mm)。月平均降雨量最大在7月(206.20mm),最小在12月(16.85mm)。在同一年份内,不同月份间降雨量呈现分明的雨季(5-9月份)、旱季(11-3月份)和平均降雨季节(4月和10月)。永川降雨以小雨和中雨为主,落大雨和暴雨的年份比较多,而且易形成大暴雨。小雨量时,林内透雨量很小;林冠截留量增加缓慢;树干茎流量几乎为零。中雨量时,林内透雨量不断增加,林内透雨率也逐渐增大;林冠截留量逐渐增加,达到饱和即不再增加,但林冠截留率逐渐减小;树干茎流量不断增加,增幅很小。大雨量时,林内透雨量增大,而林内透雨率趋于平缓;林冠截留量(率)趋于平缓;树干茎流量逐渐增大,树干茎流率缓慢减小。凋落物总现存量马尾松林最大(19.15t/hm2),湿地松林最小(1.44t/hm2)。凋落物总现存量大小顺序依次为马尾松林>针阔混交林>桉树林>枇杷林>李树林>湿地松林。6种类型森林内凋落物总持水量从大到小依次为马尾松林(2.23mm)>针阔混交林(1.80mm)>桉树林(1.39mm)>枇杷林(0.94mm)>李树林(0.60mm)>湿地松林(0.16mm)。回归分析表明,不同类型森林的凋落物未分解层吸持水量前6h变化最大,往后变化很小,并且变化趋势相近。马尾松林、针阔混交林和桉树林凋落物半分解层吸持水量20h内趋势稳定,而且都很小;李树林和枇杷林凋落物半分解层吸持水量,前6h变化最大,往后变化较小,逐渐趋于平缓。回归分析表明土壤容重与土壤孔隙度呈线性函数负向相关性。土壤孔隙度反映了土壤最大蓄水能力的大小,土壤总孔隙度越大,土壤最大蓄水能力越强。土壤渗透性与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温度、质地和结构等因素有关。不同类型森林土壤田间持水量大小依次为李树林(91.46mm)>马尾松林(80.34mm)>桉树林(80.33mm)>枇杷林(76.97mm)>针阔混交林(76.62mm)>湿地松林(73.87mm)。不同植被径流量、径流深、径流系数、产沙量及土壤侵蚀模数的方差分析与多重比较表明,顺坡耕作小区与其他5种植物种植小区之间差异均达到显着性水平,而其他5种植物种植小区之间差异不显着。回归方程表明,在同等状况下顺坡耕作小区开始产生径流的降雨量最小(6.1mm),自然恢复小区开始产生径流的降雨量最大(29.7mm)。

陈羿辰,刘锦丽,段树,苏德斌,吕达仁[4](2012)在《X波段双极化雷达在北京夏季降水估测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利用X波段双极化雷达和地面自动雨量站数据对北京地区2009年夏季降水进行分析,先采用低通滤波、衰减订正等方法对数据质量进行控制,提取了单位差分传播相移Kdp之后,分别拟合出X波段双极化雷达参数与降水之间的两个关系式:Zh=159R1.37及R=13.9Kdp0.81,最后再分别利用这些拟合公式对北京地区进行降雨估测。结果表明:雷达用这两个公式估测的降雨量与地面实测降雨量有较好的一致性;且当每小时降雨量大于10mm时,Kdp-R的估测比Zh-R估测更稳定、准确;通过平均标准差统计可知,Kdp-R估测精度明显高于Zh-R估测精度。

毕永恒,刘锦丽,段树,吕达仁,苏德斌,陈羿辰[5](2012)在《X波段双线偏振气象雷达反射率的衰减订正》文中研究表明X波段天气雷达的强衰减是影响其探测精度与应用推广的主要问题。本文旨在寻求适用于降水过程中对X波段双偏振雷达进行衰减订正的一种方法。在订正前先对雷达数据进行了质量控制和预处理;在分析了国内外已有订正方法的基础上,选择并改进了自适应约束算法作为雷达反射率进行衰减订正的方法;最后进行方法的效果验证。既对衰减订正前后反射率与同时段S波段雷达反射率作对比,又对偏振参数KDP~ZH、AH~ZH之间关系的变化进行分析,不仅如此,还直接与地面降水实况作比较等。分析表明,对X波段双线偏振雷达进行反射率衰减订正后的效果显着优于订正前,特别是,当存在较大范围(含对流型)降雨时,采用此种订正方法可以明显提高降水的估测精度。

陆建兵[6](2010)在《毫米波测云雷达的设计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大气中能量和水的循环是影响全球天气候变化的最重要的因素,其中云是联系这两种循环过程的纽带,降水则是这两种循环的一个基本过程。云、雨分布、特性及其演化运动过程的监测对于研究全球气候变化和进行天气预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测云手段已不能满足实际观测的需要。毫米波测云雷达的出现有效弥补了传统测云手段的不足。论文论述了毫米波雷达在气象观测中的应用并从气象目标的雷达距离方程开始多方面着手设计出了一台毫米波测云雷达。首先从雷达各个组成部分着手介绍了毫米波测云雷达的原理及相关的信号处理算法,论证了使用毫米波雷达测云的可行性。然后又从各个分系统着手给出了一个Ka波段毫米波测云雷达的设计方案,通过计算及仿真论证了该雷达设计的可行性。最后给出了该雷达的实际观测图和实际天气状况对比以论证该设计的准确性。

郄秀书,吕达仁,陈洪滨,王普才,段树,章文星,王鑫,宣越健,王勇,霍娟,白建辉,杜睿[7](2008)在《大气探测高技术及应用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大气探测技术是支撑大气科学,特别是大气物理和大气环境学科发展的重要基础,其主要任务是发展新的探测和试验手段、原理和方法,为认识大气运动以及大气中各种物理、化学、生物过程的基本规律及其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提供技术手段和方法。除了充分利用国内外已有的成熟技术和产品对大气科学发展提供支持外,大气探测还存在一系列科学与技术问题需要研究和开发,这也是大气探测科学与高技术的前沿。本文从强对流和降水探测技术、雷电探测技术、云特性探测技术、臭氧和气溶胶等大气成分探测技术、地基GPS观测反演大气和海洋参数、大气与环境综合探测平台六个方面综述近五年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在地面大气探测高技术研发、实验观测及相关研究领域所取得的一些主要进展,并对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梁海河,徐宝祥,刘黎平,葛润生[8](2005)在《偏振技术探测大气研究进展及几个问题的考虑》文中研究表明近年国际上偏振技术探测大气研究有了重要进展,成为雷达气象学研究的新热点,并可能成为天气雷达发展的重要方向。文章介绍了圆偏振技术的现状和双线偏振测量技术体制的重要进展,以及近年在气象应用中所获得的最新研究结果,展望了偏振探测技术的应用前景。文章进一步讨论了开展偏振探测技术研究所应考虑的有关偏振类型、实现体制、方案设计、产品算法和波段选择中的问题,对偏振探测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梁海河,徐宝祥,刘黎平,葛润生[9](2005)在《偏振微波雷达探测大气研究进展及几个问题的考虑》文中提出近年国际上偏振微波雷达探测大气研究有了重要进展,成为雷达气象学研究的新热点,并可能成为天气雷达发展的重要方向。介绍了微波圆偏振技术现状和双线偏振测量技术体制的重要进展,以及近年在气象应用中所获得的最新研究结果,展望了偏振探测技术的应用前景。进一步讨论了开展偏振探测技术研究所应考虑的有关偏振类型、实现体制、方案设计、产品算法和波段选择中的问题,对偏振探测技术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段树,张凌,刘锦丽,吕达仁[10](2003)在《X波段双极化、双波长微波主被动联合遥感系统的研制与初步观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双极化探测技术是国际上下一代天气雷达的主要功能之一,代表了气象雷达技术的发展趋势。为更深刻地认识云雨的结构以及形成和发展机制,获取更可靠的信息以提高探测精度,我们跟踪国际气象雷达探测技术的发展,在双波长雷达辐射计的基础上通过升级天馈、接收、数字采集及处理系统,研制了X波段双极化、双波长微波主被动联合遥感系统。该系统已通过验收,获得评审专家的较高评价。本文还将给出三年来我们取得的一些观测结果。

二、双波段(X/Ka)双线偏振主被动微波遥感系统的研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双波段(X/Ka)双线偏振主被动微波遥感系统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2)小型化频率选择表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传统频率选择表面简介
    1.3 小型化频率选择表面实现方法及研究现状
    1.4 小型化频率选择表面的理论分析方法
    1.5 论文研究内容
第2章 频率选择表面的滤波机理分析
    2.1 FSS 工作机理的微观解释
    2.2 基于“场”的观点从宏观上研究 FSS 滤波机理
    2.3 基于“路”的观点从宏观上研究 FSS 滤波机理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耦合机制的双屏 MEFSS 研究
    3.1 基于耦合机制的互补双屏结构
    3.2 耦合型双屏 MEFSS 设计与分析
    3.3 Ku 波段双屏耦合型 MEFSS 雷达罩设计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三屏耦合型宽通带 MEFSS 研究
    4.1 雷达罩“矩形化”滤波需求及对称双屏 FSS 结构
    4.2 三屏耦合型宽通带 MEFSS 设计与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三屏耦合型独立双通带 MEFSS 研究
    5.1 双通带 FSS 雷达罩设计中的技术难点[118]
    5.2 Ku/毫米波波段独立双通带 MEFSS 研究
    5.3 Ku/Ka 波段双通带 MEFSS 雷达罩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集总电容和集总电感加载的 MEFSS 研究
    6.1 基于集总电容和集总电感加载的“工”形 MEFSS 研究
    6.2 利用基于集总元件加载的 MEFSS 实现极化分离特性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 PIN 二极管加载的可调谐 MEFSS 研究
    7.1 PIN 二极管在可调谐 MEFSS 中的应用
    7.2 基于 PIN 管的通带开关 MEFSS 设计
    7.3 通带开关 MEFSS 工艺实验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8.1 研究总结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指导教师及作者简介
致谢

(3)永川降雨性质及典型森林类型水文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森林水文研究进展
        1.2.1 森林水文研究概述
        1.2.2 降雨性质
        1.2.3 降雨在森林中的分配
        1.2.4 植被对径流量与产沙量的影响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研究材料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
        2.1.3 气候条件
        2.1.4 土壤资源
        2.1.5 植被资源
        2.1.6 水土流失概况
        2.1.7 社会经济概况
    2.2 标准地选择
    2.3 研究内容
    2.4 研究方法
        2.4.1 降雨性质分析
        2.4.2 降雨量测定
        2.4.3 树干茎流量测定
        2.4.4 林内透雨量测定
        2.4.5 林冠截留量计算
        2.4.6 森林凋落物持水量测定
        2.4.7 土壤水分渗透速率测定
        2.4.8 径流小区径流特征值观测
        2.4.9 数据处理方法
        2.4.10 技术路线
3 结果与分析
    3.1 永川降雨性质
        3.1.1 永川年降雨量及其年份间变异
        3.1.2 永川各月份降雨量及月份间变异
        3.1.3 永川年降雨量强度特征
    3.2 降雨在不同类型森林中的分配
        3.2.1 降雨强度及其在不同类型森林中的分布
        3.2.2 降雨量与林内透雨量、林冠截留量及树干茎流量相关分析
    3.3 不同类型森林凋落物吸持水量比较分析
        3.3.1 不同类型森林凋落物现存量
        3.3.2 不同类型森林凋落物持水能力比较分析
    3.4 不同类型森林土壤渗透特性与抗蚀能力
        3.4.1 不同类型森林土壤渗透特性
        3.4.2 不同类型森林土壤抗蚀能力
    3.5 不同植被径流-产沙比较分析
        3.5.1 不同植被径流-产沙方差分析
        3.5.2 不同植物种植小区径流量与降雨性质的关系
4 问题讨论
    4.1 森林对降雨分配的影响
        4.1.1 森林组成对降雨分配的影响
        4.1.2 森林密度对降雨分配的影响
        4.1.3 年龄对降雨分配的影响
    4.2 降雨性质对产流与汇流域的影响
    4.3 不同植被类型对产流与汇流域的影响
    4.4 地形对产流与汇流域的影响
参考文献
致谢

(4)X波段双极化雷达在北京夏季降水估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资料
    2.1 X波段双极化雷达资料
    2.2 自动雨量站资料
3 资料分析
    3.1 水平反射率衰减订正
    3.2 单位差分传播相移的提取
    3.3 Zh-R关系的建立及验证
        3.3.1 Zh-R关系的建立
        3.3.2 Zh-R关系验证
    3.4 Kdp-R关系的建立与比对
    3.5 Zh-R关系与Kdp-R关系对比分析
    3.6 误差分析
4 小结

(5)X波段双线偏振气象雷达反射率的衰减订正(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订正方法
3 X波段双线偏振雷达
4 衰减订正分析
5 结果验证
    5.1 与S波段雷达对比
    5.2 偏振参数特性分析
    5.3 地面降雨资料
6 小结

(6)毫米波测云雷达的设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1.2 国内外发展状况
    1.3 论文的结构
2 毫米波测云雷达理论
    2.1 毫米波概念
    2.2 气象目标的雷达距离方程
    2.3 气象雷达扫描方式
    2.4 发射机
    2.5 接收机
    2.6 信号处理及算法
3 毫米波测云雷达的设计
    3.1 雷达组成及其技术参数
    3.2 天线的设计
    3.3 馈线的设计
    3.4 发射机设计
    3.5 接收机设计
    3.6 信号处理器设计
    3.7 伺服系统设计
    3.8 系统性能分析
4 实际观测结果
5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7)大气探测高技术及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多参数气象雷达技术及探测应用研究
    2.1 X波段双偏振多普勒气象雷达技术
    2.2 雷达对强对流天气的探测及研究应用
3 雷电探测与人工引发雷电技术
    3.1 雷电综合探测与定位技术
    3.2 人工引发雷电及相关的测量技术
4 全天空云特性探测技术
    4.1 可见光全天空成像仪
    4.2 扫描式全天空热红外云像仪
5 大气成分探测
    5.1 大气臭氧柱总量和廓线探测
    5.2 大气中主要微量气体成分探测
    5.3 大气生物气溶胶探测
6 地基GPS观测反演大气和海洋参数
    6.1 GPS大气遥感
    6.2 GPS海洋遥感
7 大气和环境探测平台研发
    7.1 气象探测无人机
    7.2 长航时高空无人机
8 结语和展望

(9)偏振微波雷达探测大气研究进展及几个问题的考虑(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偏振天气雷达探测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1.1 圆偏振天气雷达探测技术的现状
    1.2 双线偏振天气雷达探测技术进展
        (1) 交替发射体制。
        (2) 同时发射同时接收体制。
2 偏振天气雷达探测技术的应用进展
    2.1 定量测量降水
    2.2 识别降水粒子相态
3 发展偏振技术探测大气研究中应考虑的几个问题

四、双波段(X/Ka)双线偏振主被动微波遥感系统的研制(论文参考文献)

  • [1]X波段双偏振雷达对雹暴的粒子识别研究[A]. 赵川鸿,周筠珺,毕永恒,赵鹏国,张晓玲,胡天洁. 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1 灾害天气监测、分析与预报, 2018
  • [2]小型化频率选择表面研究[D]. 王秀芝.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2014(09)
  • [3]永川降雨性质及典型森林类型水文效应[D]. 张子言. 华中农业大学, 2013(02)
  • [4]X波段双极化雷达在北京夏季降水估测中的应用[J]. 陈羿辰,刘锦丽,段树,苏德斌,吕达仁.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12(03)
  • [5]X波段双线偏振气象雷达反射率的衰减订正[J]. 毕永恒,刘锦丽,段树,吕达仁,苏德斌,陈羿辰. 大气科学, 2012(03)
  • [6]毫米波测云雷达的设计与应用[D]. 陆建兵. 南京理工大学, 2010(08)
  • [7]大气探测高技术及应用研究进展[J]. 郄秀书,吕达仁,陈洪滨,王普才,段树,章文星,王鑫,宣越健,王勇,霍娟,白建辉,杜睿. 大气科学, 2008(04)
  • [8]偏振技术探测大气研究进展及几个问题的考虑[A]. 梁海河,徐宝祥,刘黎平,葛润生. 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 2005
  • [9]偏振微波雷达探测大气研究进展及几个问题的考虑[J]. 梁海河,徐宝祥,刘黎平,葛润生. 地球科学进展, 2005(05)
  • [10]X波段双极化、双波长微波主被动联合遥感系统的研制与初步观测[A]. 段树,张凌,刘锦丽,吕达仁. 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地球气候和环境系统的探测与研究”分会论文集, 2003

标签:;  ;  ;  ;  ;  

双波段(X/Ka)双线偏振有源和无源微波遥感系统的研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