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短距测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测量,电阻,电位,测距仪,有限元,技术,极地。
短距测量论文文献综述
李渊博[1](2017)在《大型变电站接地网接地电阻短距测量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电力行业的发展,特高压输电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超特高电压变电站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其接地网尺寸与之前相比显着增大。接地网的接地性能关系着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接地电阻是衡量接地系统电气性能的重要指标,在发、变电站投运前或运行一段时间后都要对其接地电阻进行测量。目前我国常用的接地电阻测量方法主要分为传统长距法和基于电位补偿理论的短距法。其中传统长距法测量引线长度需达到4~5倍接地网对角线长度,工作量较大;而基于电位补偿理论的短距法则需要根据具体地网结构来计算补偿点位置。对于实际工程中存在的设计图纸缺失的大尺寸接地网,两种方法都不适用。因此,开发研制普遍适用的接地电阻短距测量新方法至关重要。本文在深入分析传统方法测量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普遍适用的接地电阻短距测量新方法。首先建立了基于薄壳理论的大型接地装置有限元模型,针对有限元方法在处理大型接地网问题时剖分困难、计算量大的缺点,在建模过程中引入薄壳理论,将接地导体等效为具有一定虚拟厚度的金属薄壳,并在处理无穷大求解区域问题时引入了空间几何坐标变换,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前提下大大减小了计算量,通过与文献实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本文模型的有效性;而后基于本文所建模型分析不同结构土壤中不同形状、结构和尺寸接地网附近的地表电位分布规律,确定了采用半球型接地极模型或平板接地极模型计算接地网的远区电位时的适用范围;而后据此提出采用等效接地极模型计算电压极处的电位,并以此为参考电位,结合实测接地网与电压极间电压值来计算接地电阻的短距测量方法;最后采用本文方法测量实际接地网的接地电阻,通过与0.618法进行对比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本文方法适用于复杂土壤结构以及接地网设计图纸缺失的情况;采用半球型接地极作为计算模型时,测量引线长度缩短至2D;采用平板接地极作为计算模型时,测量引线长度缩短至1D;此外,采用本文方法测量时电压引线和电流引线可沿不同路径布置,若地形允许可沿反方向布置测量引线,此时可有效消除引线间互感。(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7-05-01)
杨杰,陈加清,叶小义[2](2016)在《T形建筑物基础接地电阻短距测量的有限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短距测量大尺寸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误差很大的问题,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Maxwell,模拟了孤立T形建筑物和孤立回路电极的地面电位,再通过加入回路电极接通回路电流模拟出建筑物的地面电位,同时根据补偿极定位准则给出了补偿点构成的曲线,得到电压电极最佳位置。结果表明,电压电极的最佳位置和被测点的连线OP所形成的角度β为163.56°,而不是与测量点和回路电极在同一条直线上。这对现场精确测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第33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19 雷电物理和防雷新技术——第十四届防雷减灾论坛》期刊2016-11-01)
白洋[3](2016)在《接地网接地电阻逆向短距测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特高压等级输电系统的建设和电网规模的扩大,超大规模枢纽变电站的数量越来越多,其接地网的尺寸也远超十年前的水平。枢纽变电站在电网中起着将特高压输电系统能量送出及保障社会供电的重要作用,其接地网性能的可靠对保障我国电力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接地电阻是评估接地网性能的重要指标。我国现有的接地电阻测量方法主要为长线法,在测量时需要布置接地网等效直径4~5倍长度的测量引线。由于超大型变电站、发电厂接地网规模的大幅扩大,现有测量方法的测量难度和工作量也成倍提高。此外,考虑到电网每年需要检测的大型接地网数量众多,工作量庞大,传统测量方法已难以适应当前的运行维护需求。因此,电力系统急需开发新的接地电阻测量技术,并研制测量装置。传统接地电阻测量方法主要的思路是以零电位点或者补偿点作为电位参考点,以接地网地电位升作为测量对象,进而得到接地网的接地电阻。准确计算定位电位参考点是传统测量方法的难点,也是测量引线始终难以缩短的原因。本文在总结已有正向测量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对接地电阻测量的相关研究,提出了一种以电流极附近地面电位分布作为测量指标,以接地网地电位升作为参考电位的新型测量方法,即接地电阻逆向测量方法。该测量方法可将电流引线长度缩短为2D~2.5D,节约工作量一半以上,可用于接地网尤其是大型接地网的接地电阻测量工作。本文对逆向短距测量方法的介绍首先通过接地电阻测量时地面电位分布的仿真研究,获得了电流极附近地面电位的变化规律;其次研究以电流极近区地面电位为测量指标,以接地网地电位升为参考电位的测量方法原理;推导解析公式,以及根据测量数据求取电流极解析公式未定参数的数值计算方法,得到接地电阻的计算公式,完成测量原理的分析;接着通过接地网和电流极等效模型的仿真研究,确定逆向短距测量的引线长度及使用方法;最后完成逆向短距测量装置的开发,并通过现场试验验证逆向短距测量方法的有效性。本文的结论如下:(1)通过仿真分析,根据接地电阻测量时地面电位分布的特性,探讨了电流极附近地面电位的分布规律,分析了传统零电位点和补偿点的选择依据,提出了逆向接地电阻短距测量的布线方法。(2)提出了逆向短距测量的方法,根据电流极近区地面电位测量数据结合解析函数,采用Levenberg-Marquardt算法求解解析函数的未定参数,推导得到接地电阻的计算公式。采用仿真试验和现场试验,验证了该测量方法的有效性。(3)对于接地电阻逆向测量时接地网和电流极的半球电极等效模型的等效条件进行了数值仿真,提出了逆向短距测量时辅助电流极的合理布置范围即在距离地网中心2~2.5D时,距离电流极3m以上,可准确测量得到电流极附近地面电位分布曲线。(4)研制了逆向短距测量系统,首先依据数值仿真确定了电流输出电压和功率,然后通过现场实测变电站干扰信号,提出了抗干扰设计,最后通过现场试验选择了GNSS-RTK定位系统以确保布线的精确度。(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6-04-01)
侯玉芬[4](2016)在《地网接地电阻短距测量方法和降阻新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接地系统是保证变电站和发电站电力输出稳定的重要设施,其不仅保障了电力供应的稳定,同时也能够保障周围工作人员的个人安全。接地电阻是接地系统中主要的数据指标,日常工作当中当电站的运行达到一定时间后就需要对其接地的电阻进行测量,当前国内接地电阻的测量方式存在一定的问题,测量引线长度过大容易受到外界电磁波的干扰,导致电阻值检测物产。因此应该采取短距测量方法,降低误差率,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文章对地网接地电阻短距测量方法进行研究,首先对短距测量技术进行了阐述,并介绍了利用空腹式接地降阻技术,以期能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无线互联科技》期刊2016年06期)
王怡华,王丰华,金之俭,吴剑敏[5](2010)在《有限元分析法在变电站接地电阻短距测量方法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有限元计算软件ANSYS对变电站接地电阻的短距测量方法进行了研究。借助于ANSYS中的电流场分析模块,对引入电流极前后接地网的地表电位分布进行了计算分析,并根据补偿法原理计算得出电压极的测量位置。依据该计算分析结果,对接地网的接地电阻进行了实际测量。实验结果与计算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有限元分析在接地电阻短距测量法中应用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再次利用ANSYS对分层土壤的情况进行了研究分析,体现了有限元分析方法的灵活性与实用性。(本文来源于《高压电器》期刊2010年07期)
吴剑敏[6](2009)在《变电站接地电阻短距测量方法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接地电阻是发、变电站接地系统的重要技术指标之一,是衡量接地系统的有效性、安全性和鉴定接地系统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的重要参数。因此,在发、变电站投运之前或运行一段时间之后都要对其接地电阻值进行测量。目前普遍采用的接地电阻测量方法如0.618法及其衍生法都要求比较长的电流极引线,导致现场布线工作量很大,且引线之间的互感还会引起测量误差。此外,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发展,加大了在变电站周围布线的难度。因此,需要寻求一种短距离测量接地电阻的方法,研究电极引线缩短之后的电极布置规律,为现场测试提供参考。在对目前测量方法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以电位降法为理论基础,研究了短距离测量接地电阻的可行性和关键问题。选用矩量法计算地网导体散流分布和地面电位分布,计算了短距测量时补偿点的位置,研究了补偿点处电位梯度和定位误差随电流极引线长度的变化关系。根据短距测量流程,使用MATLAB语言编写了接地电阻短距测量仿真计算软件,为现场测试提供参考。从非均匀土壤模型、电磁干扰和人为因素叁个方面对短距测量方法的误差进行了分析,计算了电压极引线和电流极引线之间的互感干扰和电极定位不准引起的误差。分别使用0.618法和短距测量法对所铺设的模拟地网和上海电力公司某变电站接地网的接地电阻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验证了短距测量方法和计算程序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期刊2009-07-01)
王长运[7](2006)在《地网接地电阻短距测量方法和直流接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接地系统对于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保障设备和人身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接地电阻是接地系统的主要技术参数,接地电阻的测量是检验接地系统在系统故障时能否有效发挥作用的重要措施。因此,在发电厂、变电站投运之前或运行一段时间后都要测量其接地电阻值。目前普遍采用的接地电阻测量方法都要求长电流极引线,这使现场布线的工作量很大,在城市中寻找布线路径也是一个麻烦,而且引线之间的感应还会引起测量误差。因此,寻求短距离测量接地电阻的理论基础,研究缩短电极引线之后的电极布置规律,推进短距测量方法的实用化,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同时,直流接地极关系着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安全运行,对于附近的交流系统也有影响,其中的一些问题也十分值得研究。本文主要研究了接地电阻短距测量方法的理论基础、计算模型和电极布置规律,从多方面深入讨论了短距测量的误差。对于直流接地,计算了几种常用接地极的散流分布和地面电位分布,讨论了直流电流流过交流变压器中性点的问题。具体工作包括:以电位降法的补偿原理为基础开展研究,选用二次分段法及其导体模型计算补偿点,其间对该方法进行了扩展,使之能够计算电流极存在时的导体散流分布,并且从数值计算精确性方面进行了改进。编制了地网及测量电极的分段、散流分布和地面电位分布的数值计算程序。应用该程序,计算了短距测量时补偿点的位置,研究了电极位置与待测地网参数的关系,工程应用以及与文献中的测量实例对照验证了方法和程序的正确性。从土壤模型、电磁干扰和人为因素叁个方面对短距测量方法的误差进行分析。对不均匀土壤的连续函数描述和其中点电流源的格林函数进行了推导,从测量电流的流散范围出发解释了接地电阻测量的方向性,计算了电压极引线上和电流极引线之间的互感干扰,以及电极定位不准引起的误差。根据静电场和稳恒电流场的相似性,计算了直线型直流接地极上的散流分布,应用等电位模型计算了双圆环接地极之间的分流系数,为直流接地极的设计提供了数值依据。讨论了地中直流电流对交流电网的影响。(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06-04-10)
刘黎[8](2003)在《地网接地电阻短距测量方法和降阻新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发、变电站的接地系统是维护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保障设备和人身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接地电阻是发、变电站接地系统的重要技术指标。在发、变电站投运之前或运行一段时间后都要测量其接地电阻值。目前实用的接地电阻测量方法大都存在测量引线过长的弊端,过长的测试引线既不利于现场布线还会造成的强烈的电磁干扰,带来很大的测量误差。因此,对测量接地电阻的原理进行理论分析,尽量缩短测量接地电阻的电极引线,这对于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减少工程人员的工作量和技术难度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同时,在地网面积有限,土壤电阻率较高等复杂情况下,如何经济、有效地减小接地电阻也成为电力系统十分关注的课题。 本论文从接地电阻的测量方法和降低接地电阻措施两个方面,深入探讨了短距测量接地电阻的原理、方法,以及新型空腹式接地装置的使用和设计方法。具体工作包括: ①从接地电阻的测量原理出发,讨论了采用短电流极引线测量地网接地电阻的可行性。使用GPC接地软件计算了各种接地体不同布置时地网外地面电位的变化,阐述了将不同布置情况的接地网等效为一以地网最大边长为直径的圆盘电极的理论。在计算中,本文合理考虑了水平接地体和垂直接地体的实际布置情况,建立了方形接地网和辅助电流极的计算等效模型。 ②通过对模型的计算和讨论,发现在短距测量时,传统的0.618法将导致较大的测量误差,必须对测量结果进行修正,或者对测量位置进行调整。综合各种因素考虑,推荐在距离地网边缘距离为地网长边长度s的位置布置电流极,并在0.509s布置电压测量极,在满足工程精度要求的同时也极大的提高了测量效率。 ③使用土壤分层理论来模拟地网所处土壤不均匀性,并根据土壤分层的不同,推导出了相应的短距测量位置计算公式,为在不均匀土壤测量接地电阻提供了参考。 ④通过短距智能测量仪能将测量位置计算、变频技术、单片机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和现场测量数据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利用人机交互与已有知识的优势,可以简单、准确地得到待测系统的接地电阻值。 ⑤用理论研究和现场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仔细探讨空腹式接地装置降低接地电阻的原理和使用方法。为空腹式接地装置在高土壤电阻率地区或地网面积较小的情况下的降阻提供科学的依据。(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03-03-17)
姜晨光,闫桂峰,王世周[9](2000)在《光电测距仪短距测量精度的实验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目前国内常见的一些光电测距仪的短距测量精度进行了实际测试。测试结果表明任何一台工作性能正常、标称精度等于或优于± (5mm +5× 10 -6D)的测距仪 ,在2 0 0m范围内其测距精度优于 3 0mm、在 15 0m范围内优于 2 3mm、在 10 0m范围内优于1 2mm、在 5 0m范围内优于 0 9mm。(本文来源于《四川测绘》期刊2000年02期)
短距测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短距测量大尺寸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误差很大的问题,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Maxwell,模拟了孤立T形建筑物和孤立回路电极的地面电位,再通过加入回路电极接通回路电流模拟出建筑物的地面电位,同时根据补偿极定位准则给出了补偿点构成的曲线,得到电压电极最佳位置。结果表明,电压电极的最佳位置和被测点的连线OP所形成的角度β为163.56°,而不是与测量点和回路电极在同一条直线上。这对现场精确测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短距测量论文参考文献
[1].李渊博.大型变电站接地网接地电阻短距测量方法研究[D].郑州大学.2017
[2].杨杰,陈加清,叶小义.T形建筑物基础接地电阻短距测量的有限元分析[C].第33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9雷电物理和防雷新技术——第十四届防雷减灾论坛.2016
[3].白洋.接地网接地电阻逆向短距测量研究[D].重庆大学.2016
[4].侯玉芬.地网接地电阻短距测量方法和降阻新技术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6
[5].王怡华,王丰华,金之俭,吴剑敏.有限元分析法在变电站接地电阻短距测量方法中的应用[J].高压电器.2010
[6].吴剑敏.变电站接地电阻短距测量方法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
[7].王长运.地网接地电阻短距测量方法和直流接地研究[D].重庆大学.2006
[8].刘黎.地网接地电阻短距测量方法和降阻新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03
[9].姜晨光,闫桂峰,王世周.光电测距仪短距测量精度的实验性评价[J].四川测绘.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