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无论在什么时代创建高校教职工基层党建品牌永远是各个单位和各个机构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把高校教职工基层党建品牌放在第一位是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高等院校担负了培育国家高等人才的任务,因而必须要将创建高校教师基层党建品牌的重要性放在第一位,思想上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相一致,唯有这样,才能完美展现我国的制度自信、道路自信,才能为国家社会主义道路建设添砖加瓦。
关键词:高校教育 师资队伍 基层党建
一、高校教师在高校党建工作中的意义
各大高校都是培育人才的重要基地,然而,大学中对于人才的定义绝不仅仅是要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课堂表现,更重要的是有一个崇高的思想政治觉悟,大学引领学生把握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育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社会实践能力。否则,即使拥有一身本领,也不一定会用在正途上,那么这样培育出来的就不是人才而是人渣了。高校培养人才能否成功,与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素质的高低有着很大的关系,将会直接影响到校园文化传承、科学研究、科技创新等各个方面。因此,若要培育出优秀的高端人才,为国家建设作贡献,就必须加快高校教职工基层党建品牌。
二、高校教师在创建基层党建品牌中的作用
(一)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体现
高校是国家合法教育部门,时刻紧跟着党的领导,不仅要维护高校教职工的合法权益,也要跟随党的指挥,完成党的任务,同时创建高校教职工基层党建品牌也是高校的重要内容。高校党支部体现的是党的意志,同时又代表着教师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高校党支部将党和群众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这样一来,通过教职工群体带动高校创建基层党建品牌能够很好地体现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在建筑企业施工过程中,由于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综合素质水平也不能统统达到保证,所以,在对于小型材料和设备的耗损问题,在普遍的建筑团队中都比较严重,而且管理人员也没有做到很好的控制,而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经济支出问题大部分都在施工材料和设备上,所以管理人员也只有在对材料进行有效的控制,让每一个设备和材料都能发挥其价值,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孕妈妈在怀孕4~6个月时,早孕不适的生理症状会逐渐改善,胎儿的情况也相对稳定。这个阶段可以根据自身的体能和平常运动习惯适度增加运动量,以增强身体的活力。这时的运动可以选择游泳、孕妇健身操、慢舞、孕妇瑜伽等锻炼方式。
(二)维护高校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重要保证
高校的人事调动、薪资分配、后勤保障以及教学资源分配改革都与校园内部利益改革密切相关,在各个高校纷纷进行改革的大背景下,教职工的思想理念也会随之而改变。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利益分配不均、不平衡的现象。而创建高校党建工作的过程是发现这些问题的好机遇,教师要耐心地解释并开导,积极寻找解决方法。高校党建工作的开展属于创建高校教职工基层党建品牌的一部分,在此过程中对教职工进行教育和引导,从而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三、高校教工党员在推动高校教职工基层党建工作中的优势
实验利用数字式pH计测定出水的pH值;出水余铁含量使用邻菲啰啉分光光度法测定,铁标准曲线线性回归方程Y=6.73143X+0.06124,相关系数:r=0.99945。水样COD采用重铬酸盐法(GB11914—1989)法测定,色度采用铂钴比色法(GB11903—1989)测定。
(一)组织机构优势
在各大高校中,基层党组织具有严密的和细致的组织结构,在各教研室都分布着基层党组织,这就好比一棵大树树根与树枝的关系,党中央就是树根,党中央的思想领导就是大树的枝遍布高校的各个角落。利用这一优势,高校可以在各个分支机构开展教育活动,这样有利于加深高校教职工对党建的认识,达到短时间内在高校全面覆盖的效果。
教工党员是与教职工接触最多的一部分群体,教工党员与广大教员的距离无形中被拉近了,如果能利用这一优点,教职工慢慢地就会自愿参与创建高校教职工基层党建品牌,那么必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宣传堡垒优势
若要创建出教师基层党建品牌,高校不仅要考虑教职工的利益保障他们的权利,还要搞好教职工的日常思政活动以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由于高校具有组织性的优势,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促进基层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让教职工在快乐中学习知识,乐于接受党建知识的熏陶,还可以从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教职工群体的价值取向。
(三)职能地位优势
大部分高校都有自己严密的组织体系,会定期开展政治及文化活动,每当举办这些活动时,高校的教职工都会聚集在一起,因此,高校可以利用这样的机会,适当地在活动中渗透进基层党建的内容,潜移默化地让教职工接受党建知识的熏陶。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各大高校硬件设施不断优化,高校可利用的场所也丰富了不少,例如很多高校都建立了报告厅、多媒体教室、音乐厅、公众号、官网平台等等,教职工参与互动的渠道在不断增多。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要想加强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让教职工不被外界的落后、腐朽思想所侵扰,就要在内容上作出调整。新媒体工具为教师提供了更丰富的信息接收平台,也就让他们接触到了许多以往未曾接触、未曾了解的信息。为了扫除网络不良信息对教职工队伍的侵害,学校就需要采取相应举措,从教职工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加入当下的热点话题,引发教职工群体的讨论,从而树立教职工对某些问题的正确认识,不断修正其价值观念。
四、创建高校教师基层党建品牌的方法路径探讨
(一)转变工作方式、积极适应时代发展
在以往的基层党建工作中,讲座和宣讲会成为了主要的形式,而这些形式往往是比较枯燥和乏味的,会令整个活动过程变得单调冗长,教职工党员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往往难以对课程产生兴趣,再加上这类教育模式的单一,会使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成果大打折扣。为顺应时代潮流,不落后于现代生活,高校应该改变原有的教育模式,将新的科学技术运用到基层党建工作中来,从而提升教职工党员的兴趣,提高教育成效。
(二)党建内容结合教职工兴趣与当下热点
基于交易成本理论的视角,退耕还林这一公共政策在实施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交易成本,影响退耕还林政策的政策效果。因此,分析退耕还林中产生交易成本的原因,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能够使退耕还林政策更好的实现政策目标,更好地为人民造福。
(三)强化高校的服务意识
教职工进入单位后,就成为了高校的一份子,学校理应当为教职工群体提供应有的服务。在创建高校教职工基层党建品牌时,学校也不能忽视这一理念。在过去举行各种思想建设活动或者党建活动,广大教职工永远是以倾听者和服从者的身份出场,参与活动不够积极,经常是处于被动状态。为彻底改变这一点,提高教职工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高校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例如逐渐加强高校的服务意识,提高教职工的福利待遇,关心教职工的日常生活和身体状况,一旦教职工出现了什么困难,高校要尽力帮助其渡过难关,总之,高校要提升对教职工的人文关怀,这样才能让教职工发自内心地信任学校,积极参与学校举办的一切活动,在思想上与学校理念相一致。
(四)提升学校的民主氛围
在往常,创建高校教职工基层党建品牌工作往往收效不高,主要原因就在于没有调动教职工的积极主动性,没有实现群策群力。因此,在今后创建高校教职工基层党建品牌的工作中,需要强化民主意识,鼓励教职工党员们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基层党组织建设方面拓宽思路、广开言路,积极献言献策。因为自由、民主的思想是我们党一直倡导的政治理念,也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大学环境。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方式,彰显时代精神,宣传党的思想。在载体的选择上,除了线下的实际交流,还可以借助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现代化工具以及科学技术,在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上开展创建高校教职工基层党建品牌活动。在内容的选取上,还应紧密联系当下的社会动态,扣紧社会现实,从而进行实时更新。学校还可以通过人物访谈、茶会等形式,鼓励部分先进人物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通过一个个生动的事迹来让先进的思想深入人心,让每个人都能够体会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五)教职群体工作方式合理化
高校教职工党员需要及时更新自身理念,在参与基层党建工作时,要避免传统方式下的“走过场”“念稿子”“说套路”和“讲空话”,而是要重视自身的个体化差异,根据个人的兴趣偏好和认知程度来参与活动,切勿囫囵吞枣,“一锅端”。不同教职工党员对于政治的理解有时会存在很大的偏差,这都是不了解产生的后果,都是高校在创建基层党建品牌时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在消除了偏见以后,教师和班主任还要积极向学生们普及政治常识,宣传党的思想和领导方针,提升学生对与政府的信任感和信心度。除了学校指定完成的任务以外,教师还应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日常的工作当中去,这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体现,也是维护高校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重要保证。
五、结语
随着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社会发生了许多重大变革,对各个领域都产生深远影响。在高校中,教职工的思维方式和生活观念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转变,现代科技在拓宽教职工视野、增长见识等方面都有了许多积极的影响,也给教职工群体的学习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但另一方面,网络时代也在深刻改变着高校教职工的内在价值观,对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参考文献:
[1]冯秀军.新时空境遇中创建高校教师基层党建品牌的途径[J].教学与研究,2016(4).
[2]曾令辉.当代高校教师政治理想信念形成规律及对策[J].高校理论战线,2016(5).
[3]徐兴,赵芸.手机媒体时代创建高校教师基层党建品牌的探索[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7(4).
[4]翟文艳,赵海琳,陈靓.高校教师党员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研究——基于对 8 所高校教师党员的调查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
作者简介:卢彬彬(1984-),男,汉族,江苏泰州人,本科,硕士学位,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高校基层党建。
标签:教职工论文; 高校论文; 党建论文; 基层论文; 品牌论文; 政治论文; 法律论文; 中国共产党论文; 党的建设论文; 党的基层工作论文; 《长江丛刊》2019年第19期论文;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