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产要素分配的参与原则

论生产要素分配的参与原则

一、谈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原则(论文文献综述)

王朝科,冒佩华,王宝珠[1](2021)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制度——一个整体性的阐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分配制度是"三位一体"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核心要义,但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原则性规定,还没有转化为在实践上具有高度约束力的制度体系和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体系。从整体视角深化分配制度研究,不仅有利于系统把握"三位一体"基本经济制度内在关系,也有利于推动分配制度由分配原则向分配制度体系和分配政策体系的转化,进而推进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基于按劳分配的经典解释与现代发展、多种分配方式的内涵及实施依据,分配制度的整体性是指在公有制经济中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也应允许一定程度、一定范围实行按要素所有权等多种分配方式;在非公有制经济中提倡一定程度的按劳分配和多种分配方式结合,而不是只强调排除了按劳分配后的多种分配方式。只有作为整体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协同发展,"按劳分配"成为一种普遍的分配方式,才能在全社会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并最终走向"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分配制度。

牛凯功[2](2021)在《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理论依据与实现形式探析》文中研究说明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制定出台《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首次将"数据"列为七大生产要素之一,并提出健全数据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意见。

王琼[3](2021)在《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的法律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分配是劳动者享有社会发展成果的基本方式,而薪酬分配作为分配活动中最基础、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则是劳动者获取经济收入的基本方式,其不仅直接关系劳动者物质利益的实现程度,决定劳动者及其家庭成员基本生活的保障水平,同时公正的薪酬分配也是一个国家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完善的标志,是整个社会公平正义的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这样说过:“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是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十八大之后,党中央就对薪酬分配工作予以高度重视,并坚持以人民为发展中心,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有效提升劳动者的薪酬水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薪酬分配制度已经确立,有序合理科学的薪酬分配秩序已经逐步形成。薪酬分配改革取得巨大成就,劳动者薪酬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发展成果共享度也日益提升。但是也要看到,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从阶级矛盾逐步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各项改革已经不断深入推进,劳动者薪酬分配的方式和公正性也暴露出新问题。不同地区之间、行业之间和劳动者群体之间的薪酬差距依然不合理,部分劳动者尤其是一线职工和低收入劳动者薪酬增长缓慢,劳动者对提高薪酬的需求与用人单位用工成本提升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在各生产要素的分配中劳动力要素所占比重严重不足,这些问题都需要不断深化改革,健全劳动法制度体系及其运行机制,不断完善新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薪酬分配法律机制。学界一直致力于关于薪酬分配问题的研究,已经取得了显着成绩,但是仍有一些问题需要完善和深化。一是需要拓展和夯实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的理论基础。西方资本主义的分配理论、马克思主义关于分配正义的理念以及中国传统思想中有关社会分配的精华部分,并非相互对立、互不认同,相反,可以将三者相互融通、有机结合,深化和完善适应我国当代国情的薪酬分配理论体系,以指导具体薪酬分配问题的有效解决。二是需要探寻契合时代发展主题和背景的法律机制。现有研究成果多集中在经济学、管理学领域,少有从法学视角关注薪酬分配的问题,对于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问题更是涉及甚少。在我国践行全民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大背景下,这方面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实现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不仅需要经济政策的支持,更需要法律制度的保障。运用法律手段维护劳动者权益,才能从根本上确保实现薪酬分配公正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三是需要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融合,提出解决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的原则和方法。这既具有完善我国新时期分配正义的理论价值,又有破解当代劳资矛盾的现实意义。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薪酬分配体系可以有效维护广大劳动者,特别是底层劳动者的切身权益,保障整体经济平稳快速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本文运用宏观与微观结合等方法,构建法学视角下的劳动者薪酬分配及其公正性问题的研究框架体系。以分配正义、矫正正义构成的哲学维度和以人权保障原则、倾斜保护劳动者原则构成的法学维度共同支撑起薪酬分配公正的理论基础。以人为本的回应、得所应得的强化、差别原则的考量和深化改革的要求这四个层面体现了薪酬分配公正法律实现的必要性。本着批判继承的原则,对中国传统分配正义思想的演进进行总结,为实现当代中国薪酬分配公正提供历史和文化经验。从薪酬分配公正的评判标准来看,经济学的评判标准主要为基尼系数和要素价格,法学的评判标准由“三个程度”构成,即劳动报酬请求权的实现程度、同工同酬的实现程度和劳动薪酬集体协商的实现程度。通过上述标准,可以基本判断出某个国家在某段时期内劳动者的薪酬分配是否公正或者趋近于公正。通过纵向比较总结出当今世界的几种薪酬分配的典型模式并对其进行分析评价。典型的薪酬分配模式主要有三种,分别为:瑞典的多种政策措施并用控制收入差距的模式、美国的以税收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对分配进行调节的模式和巴西的以政府公权力为主导维护分配公正的模式。这三种典型模式可以为我国劳动者薪酬分配模式的完善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在上述研究基础上,为实现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需要完善和优化由权力保障机制、权利实现机制和社会支撑机制构成的、保障薪酬分配公正的制度体系。一是权力保障机制。通过分析权力配置的原则和结构,影响权力运行的因素,以及权力运行过程中的困境,总结出我国权力配置的运行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薪酬分配公正的国家责任,即司法公正的型塑、薪酬分配制度的完善和社会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基于新冠病毒带来的变化和困顿,尝试提出疫情背景下薪酬分配公正对权力行使的新要求;二是权利实现机制。以人本理念和劳资共赢理念构建起实现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的权利观,以劳资共决权、同工同酬权和劳动报酬请求权为内容,构成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的权利实现机制。这三项权利的运行机制和保障措施虽不尽相同,但各有侧重,多效并举,共同促进薪酬分配公正之实现;三是社会支撑机制。工会和职工代表大会是我国劳动法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两大社会化组织,在确保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中有其特定的角色和作用。工会代表权和维权手段的强化保障以及职工代表大会决策权和监督建议权的强化保障,是这两个社会化组织有效履行职责和充分发挥保障职能所面临的突出问题,也是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的社会化支撑机制完善的关键之所在。

操奇,孟子硕[4](2020)在《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机制的几个问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将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机制。当前,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机制存在数据产权界定不清、数据安全保护落后、分配主体尚不明确三个关键问题。如果对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在产权界定、安全保障、分配主体方面仍然存在的问题应对失当,将不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以及国内数字经济的发展。因此,在健全数据要素参与分配机制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完善数据的生产要素属性,对数据资源的产权属性予以清晰界定、建立兼顾安全与发展的数据保障体系、科学确立分配主体。

张浩苏[5](2020)在《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视角下内源性扶贫研究 ——以科尔沁左翼中旗“爱心超市”为例》文中提出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中国长期致力于深入推进脱贫攻艰事业,取得了卓越成就,但从贫困户稳定增收、走向富裕和防止返贫、减少致贫的长期目标看,现有的政策和做法仍有薄弱环节,其中主要由于贫困群体内生发展能力不足,导致相对贫困的长期延续和绝对贫困的小概率发生。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提出,要“构筑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的大扶贫格局”,因此如何科学扶贫、有效扶贫,激发贫困主体脱贫内生动力,俨然成为学者们的研究重点,因此内源性扶贫得到广泛关注。脱贫成效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个体对脱贫意愿的强烈程度和主观劳动的多少,内源性扶贫强调主观能动性对外部的改造,注重激发贫困个体自主改善生活条件的潜能,促使其获得源源不断的脱贫动力,既解决了贫困人群思想上的贫困,同时也为减贫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提供了保障,因此内源性扶贫是能够发挥可持续扶贫作用的基本前提。本文认为当前我国部分农村开展的“爱心超市”正是中国贫困地区扶贫实践中产生的内源性扶贫的成功模式,因此,通过分析“爱心超市”的发展现状,探究内源性扶贫的资源配置机制意义重大,对进一步认知和推广此扶贫方式有深刻的理论和现实价值。鉴于此,本文利用文献分析法、实地调研法和案例分析法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梳理了国内外文献,界定了内源性扶贫、参与式扶贫等概念;其次在理论层面,基于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的指导,对内源性扶贫进行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分析,并阐述了内源性扶贫的机理:政府主导的“收入再分配”保障了内源性扶贫的可持续性、社会广泛参与扩大了内源性扶贫规模和实力以及多标准分配方式激发了内源性扶贫的动力和活力;再次在实践层面,对内源性扶贫在农村扶贫实践中具体运用的成功典范——“爱心超市”进行探索,并选取内蒙古科尔沁左翼中旗的“爱心超市”为研究个案,通过实地调研其运行和发展状况,发现其实践运用中有政府参与不足、运行有待规范、社会帮扶不可持续、受地域限制较大、按劳分配理论有待进一步拓展完善的问题;最后,针对理论和实践提出:发挥政府职能,建立健全制度保障;构筑长效帮扶机制,发挥跨地区帮扶作用;推广“爱心超市”这一内源性扶贫做法,完善激励措施的对策建议。

马丽翔[6](2020)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生产教育思想论争研究》文中指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内则国势阽危,民生凋敝,外则强隣环列,虎视鹰暽,祸乱迭作。在水深火热的中国大地上,南京国民政府自上而下倡导生产教育。作为新生事物,生产教育一出现便成为时人讨论的对象。首先便是生产教育一词的来源,一方认为生产教育一词始于中国,一方认为生产教育源于国外。但无论生产教育一词源自哪里,欧洲各国与苏俄的生产教育思想与实践都影响了中国的生产教育理论。随着南京国民政府的倡导与生产教育实践的推进,时人对生产教育的论争也越发深入。在三十年代初,时人对作为新生事物的生产教育的论争集中在教育与生产的关系、中国能否实施生产教育两个问题上。随着生产教育实践的推进,1933年至1936年为生产教育思想论争的高潮期,时人围绕生产教育思想的阶级性质、实施生产教育的路向、生产教育的实施效果以及生产教育与其他相似教育(职业教育、劳作教育、生活教育、民生教育等)之间的关系问题进行讨论。1937年之后,受时局影响,时人从理论层面对生产教育思想的论争相应减少,注重实施,全面支持抗战。在各个阶段相关问题的论争过程中,作为主体之一的政府派通过颁布一系列法令对生产教育进行阐述,这也使得生产教育进入大众视野;作为参与人数最多的学者们对生产教育思想论争最为激烈,首先是对政府有关观点态度不一,或附和,或反对;其次,是学者之间以各大报刊杂志为根据,围绕生产教育问题进行激烈论争,或点名直接批评他人观点,或是阐述自己的不同看法。此外,一线学校实践者对生产教育实施效果的论争,或认为有效,或认为生产教育实施有名无实。总之,参与生产教育思想论争的人数众多且观点复杂,也正是众多人员的参与,显示出时人寄望通过发展新兴的生产教育增加生产,挽救民族危亡的迫切心情。从整个民国时期来说,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是生产教育思想论争的高潮期,尤以1933年至1936年为甚。时人围绕生产教育的思想论争呈现出论争的多主体性与观点复杂性、时间上的持续性、论争与共识并存、论争中注重实施的特征。也正是在不断的思想论争中,时人对生产教育思想的认识进一步明晰,对民国时期的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表现为:对传统教育、外来教育的反思与学校实践的影响、教育功用认识的转变以及劳心劳力观念的变革方面。此外,便是时人在生产教育思想论争中重视在生产劳作中养成儿童团体合作道德以及通过劳动实践培养儿童劳动精神的思想对我们今天的教育亦有重要意义。

黄奇敏[7](2017)在《《哥达纲领批判》的分配思想研究》文中提出《哥达纲领批判》是马克思为批判拉萨尔机会主义而写作的,该着作既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纲领性文件,也是马克思分配理论系统化成熟化的标志。在发展过程中,我国出现了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问题,随之出现了企图放弃按劳分配主体地位实行多元分配、效仿西欧国家建立福利社会等机会主义分配思想。面对分配领域的问题和挑战,我们必须回归文本正确理解马克思分配理论的实质以观照当下。因此,本文以文本研究为主要方法,对《哥达纲领批判》分配思想的形成逻辑、主要内容、中国实践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首先,《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根据生产力是分配的根本依据,生产与分配的辩证关系是分配的关键,人的全面发展是分配的价值目标三个原则,遵循在批判拉萨尔机会主义分配思想基础上阐述一系列分配问题的逻辑理路,确立了科学的分配思想。其次,《哥达纲领批判》通过系统的批判抛开所有制空谈劳动创造财富、脱离生产空谈“公平的分配”以及“铁的工资规律”等拉萨尔机会主义分配思想,阐明了生产决定分配原则,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进行了构想,包括社会总产品的分配、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然后,从我国的实践情况来看,建国之初确立的单一按劳分配,改革开放后逐步确立的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以及现阶段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都遵循了生产决定分配原则。对按劳分配设想的实践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各有不同。对分配公平思想的实践经历了把分配公平理解为平均分配到重新认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过程,而共享发展理念则是为促进现阶段的分配公平而提出的。最后,我们应该运用《哥达纲领批判》分配思想的基本原理甄别和批判种种机会主义分配思想,辩证把握生产与分配的关系。同时,我们必须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促进分配公平,为实现人类更理想的分配方式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赵河兰[8](2016)在《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及其对中国的启示》文中研究指明马克思在经历了对思辨正义的困惑与批判时期之后,建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正义论,从而形成了研究分配正义的独特路径。特殊性体现在分配正义理论的哲学基础与评价标准上。首先,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以历史唯物主义作为自己的哲学基础,而历史唯物主义是本体论与方法论的统一,从历史唯物主义的本体论出发,马克思把历史规定为“现实的人的劳动实践”,鉴于劳动实践的主客体相统一性,人类历史实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因此,马克思认为历史的发展规律是客观的,同时,也不能否认个人意志对历史进程的作用;从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出发,由于本体论对方法论有决定作用,因此,历史唯物主义是事实性与规范的统一。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实现了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科学性表现在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的逻辑出发点上,马克思没有从抽象的法权概念出发来考察分配正义问题,而是把分配正义置于生产方式之下来阐释;价值性表现在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的逻辑旨归上,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以人价值主体性的实现作为最终诉求。与此同时,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也消解了学界持久的“马克思与正义”之争。历史唯物主义从未把“物质”作为研究本体,错误地认为经济决定一切,忽视人的主体性价值。因此,马克思从未拒斥分配正义理论。其次,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马克思在分配正义的评价标准上也必然是实然与应然的统一,即评价标准既要立足于现实的生产方式,又要立足于人的主体性价值。正是由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以“人类历史”作为研究本体,因此,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蕴含了丰富的理论特质,表现为实践性、历史性、阶级性、批判性。同时,马克思分配正义的内涵表现为,从现实的生产实践出发,揭露了在私有制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非正义性,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剥削与异化现象,从而站在了无产阶级的立场上,构建了未来社会的分配正义标准。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既是规范性的经济理论,同时,又蕴含了丰富的人学价值,因此,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对中国的收入分配方式有启示意义,主要包括以下三点:第一,按生产要素分配具有一定的历史正义性,社会应以“应得原则”作为分配正义的原则之一,保障经济主体“得所应得”的权利,做到应得与所得相符;第二,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是实现劳动正义的基础,社会应以“劳动原则”作为分配正义的原则之一,保障劳动者的平等权利;第三,实现分配正义,体现需要原则。分配正义的实现应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

王迎春[9](2015)在《中国农民收入分配制度变革效果评估研究 ——基于权利配置的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三农”问题(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重大问题,其中核心是农民收入问题。1949年以来,中国农民的收入水平在持续提高,保持着持续较快的增长,但也出现不少问题和矛盾,主要是:农民收入增速相对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农民收入增长后劲不足,农民收入格局不科学。农民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农民收入持续增加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有符合我国农民收入实际的科学理论作支撑,又需要运用科学理论对我国农民收入制度变革进行动态跟踪和效果评估,还需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研究探索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对策建议。本文把寻求农民收入分配的权利配置理论解释作为研究的出发点,把研究提出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政策建议作为研究的落脚点,沿着提出问题——理论分析——实证检验(动态跟踪、效果评估、比较分析)——政策建议的思路开展研究。本文首先对农民收入分配的相关理论文献进行全面综述,这是本文展开研究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农民收入分配相关理论的借鉴和总结,提出了权利配置决定农民收入分配的理论观点,农民的参与权、收入权、保障权“三权”共同决定了农民收入分配。随后,本文运用“三权”理论,从计划经济时期(1953-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实施时期(20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发展时期(20世纪90年代)、农业补贴和农村社保保险实施时期(新世纪以来)四个阶段,对我国农民收入分配制度变革进行动态跟踪,从农民绝对收入、收入分配格局、收入差距三个维度对农民收入分配制度变革效果进行系统评估。在此基础之上,本文提出了推动农民收入持续稳定较快增长的意见和建议。通过研究,本文主要得出了以下六点结论:第一,农民权利配置决定农民收入分配,不同的权利配置决定了不同的收入分配制度。农民权利配置也可以抽象为三个最基本的维度:参与权、收入权、保障权,参与权强调起点公平、机会均等,决定的是农民的家庭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收入权强调过程公平、收入合理,决定的是农民的家庭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保障权强调结果公平、保障有力,决定的是农民的转移性收入。权利配置维度越多,农民收入分配综合效果就越好;权利配置维度强度越大,农民收入分配综合效果就越好。第二,我国农民收入分配制度变革是农民权利配置模式调整变化的结果。计划经济时期,农民主要通过拥有劳动力参与权来获得收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时期,农民主要通过拥有参与权、收入权来获得收入。乡镇企业发展时期,农民主要通过拥有更加充分的参与权、收入权来获得收入。取消农业税、实施农业直补和建立农村社会保险制度时期,农民主要通过拥有更加充分的参与权、收入权和全面的保障权来获得收入。第三,农民权利大小决定了农民收入增长快慢,农民被赋予的权利越多,农民收入增长越快,反之,农民收入增长则慢。农民收入要保持持续较快增长,必须同时拥有参与权、收入权、保障权三项权利。第四,农民权利配置模式对农民收入分配格局具有决定性作用,农民拥有一种权利上升,必然会造成此种权利所决定的收入,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的比重的提升。当三种权利都实现相对均衡配置时,农民收入分配格局则相应比较均衡合理。第五,农民权利的大小决定了农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大小,随着我国农民获得了更加充分的参与权、收入权和保障权,“三权”的共同作用,不仅使得农民收入保持持续快速发展态势,而且使得农民收入差距出现不断缩小趋势。第六,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使农民收入格局更加合理、农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需要从权利配置理论来探求政策建议。基于参与权的建议是,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赋予农民更多参与权;基于收入权的建议是,深化农产品价格改革,赋予农民更多收入权,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不断提高农产品价格,继续增加农业补贴,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使农民获得更多收入;基于保障权的建议是,不断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健全农业保险制度,赋予农民更多保障权。

许明[10](2015)在《权利配置视角下的中国企业要素收入分配研究》文中认为“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收入分配问题自古备受关注,其中涉及的公平正义问题不仅是人类的基本道德问题,更是制度和秩序问题,事关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与社会稳定。本文旨在从权利配置角度对中国企业要素收入分配问题进行研究。权利配置是制度问题的核心,也是本文研究的切入点。本文首先在对新古典主义要素收入分配理论批判的基础上,建立了以参与权、收入权和保障权三维度的权利配置影响企业要素收入分配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思路。随后,将企业要素收入分配划分为劳动要素收入、资本要素收入和政府部门收入三个层次,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对中国企业1998-2007年连续10年的收入分配情况从整体、行业性质、规模、所有权性质和地区分别进行测算,以明晰中国企业要素收入分配的现状及主要问题。本文的实证重点在于分析劳资双方权利配置的不同对企业要素收入分配的影响。最后,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权利配置改革企业要素收入分配的原则、总体思路和实现路径,并进一步结合前文结论对国有企业的要素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出了三点建议。通过研究,本文主要得出了以下五点结论:(1)改革企业要素收入分配的重点在于大型垄断国有企业。通过对中国企业要素收入分配按行业性质、规模、所有权性质和地区等方面进行测算,表明要素收入分配,尤其对劳动和资本要素,垄断行业、大型企业、国有企业、中西部地区企业的要素收入占比变动愈为强烈,即劳动要素收入占比下降更快,资本要素收入占比上升显着。(2)权利配置对企业要素收入分配具有重要影响。企业内部的权利配置能够转化为各种收入模式,对要素形成了不同的激励,决定了企业内各种要素的收入。企业内部权利配置可以抽象为三个最基本的维度:参与权、收入权、保障权。参与权强调在起点平等的参与竞争,收入权强调过程公平、合理,保障权保障分配的结果更加公正。(3)劳动者并未获得“公平”的劳动收入。以2004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统计得到的平均员工劳动收入11000元/人来测算,员工实际应该得到的“公平”劳动收入为11947.43元/人,足足少了947.43元。(4)权利配置的重点仍在于不断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权。中国企业内部,劳动要素越来越无法替代资本要素,Translog模拟与真实的企业内部要素收入占比变动趋势具有一致性,即存在劳动要素收入占比不断降低,而资本要素收入占比逐年提高的现象,当务之急是尽快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权。(5)改革好企业内部要素收入分配问题,就必须重视权利配置,使权利配置更倾向于劳动者。以平等的参与权实现起点公平;以共享的收入权实现过程公平;以充分的保障权实现结果公平。同时,国有企业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点,政府应大幅提高国有企业,尤其是大型垄断性国有企业的利润上缴比例,使上缴部分更多用于民生改善。与既有研究相比,本文可能存在的创新之处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首次利用大型企业层面微观数据对中国企业要素收入分配进行系统测算。全面考察了中国企业要素收入分配的动态变迁,能够对中国企业要素收入分配的演化有较为清晰而全面的认识,为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微观层面证据,同时将政府部门纳入到要素分配范畴,将劳动、资本、政府部门三者的关系统一到要素收入分配的研究框架之中,更加符合实际情况。(2)为相关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权利配置内涵是参与权、收入权和保障权之间在企业内部如何配置,为企业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3)首次实证测度了中国企业劳动者获得的劳动收入的偏离程度。正面回答了劳动者是否获得了“公平”的劳动收入,为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微观数据支撑。并通过构建考虑政府部门的中国企业要素收入分配的Translog生产函数模型,对企业要素收入分配进行模拟比较,进一步检验了权利配置对要素收入分配的影响,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一种全新的思路。

二、谈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原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原则(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制度——一个整体性的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对既有文献的简要回顾
二、按劳分配———经典解释与现代发展
    (一)“按劳分配”的经典解释
    (二)“按劳分配”在中国的发展
三、多种分配方式的内涵界定和实施依据
    (一)多种分配方式的内容
    (二)各种分配方式的实施依据
    (三)多种分配方式之间的关系:并存+结合
四、“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整体性阐释
五、简要的结论

(2)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理论依据与实现形式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理论依据
    (一)确定数据生产要素所有权是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前提
    (二)数据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是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关键
    (三)有为政府作用的更好发挥是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保障
二、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实现形式
    (一)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第一阶段——海量数据的生成阶段
    (二)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第二阶段——海量数据收集、存储、加工、处理等生成数据生产要素的阶段
    (三)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第三阶段——将数据生产要素投入到社会再生产过程的阶段
三、简要结论

(3)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的法律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述评
    三、论文的基本框架
    四、研究方法
    五、预期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薪酬分配公正及其法律实现的理论阐述
    第一节 薪酬分配公正的概念阐释
        一、薪酬概念的理论阐析
        二、劳动者概念的理论阐析
        三、公正概念的理论阐析
    第二节 薪酬分配公正的理论基础
        一、哲学维度
        二、法律维度
    第三节 薪酬分配公正法律实现的现实必要性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回应
        二、得所应得的强化
        三、差别原则的考量
        四、现实国情的呼唤
    第四节 中国传统分配公正理论的历史演进
        一、传统分配公正思想的演进
        二、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第二章 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的评判标准
    第一节 经济学的评判标准
        一、基尼系数
        二、要素价格理论
    第二节 法学的评判维度
        一、劳动报酬请求权的实现程度
        二、同工同酬的实现程度
        三、劳动薪酬集体协商的实现程度
第三章 薪酬分配公正法律实现的模式借鉴
    第一节 当代薪酬分配法律实现的典型模式
        一、市场与政府共同作用型——瑞典
        二、市场主导型——美国
        三、政府主导型——巴西
    第二节 对当代中国实现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的借鉴意义
        一、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应与时俱进
        二、破除阻碍市场机制运行的壁垒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职能归位
        四、建立公平且全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
        五、完善薪酬配套政策体系
第四章 实现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的权力保障机制
    第一节 权力配置基本要义
        一、权力配置原则
        二、权力配置结构
        三、影响权力运行的因素
        四、实现薪酬分配公正过程中的权力运行困境
    第二节 实现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的国家责任
        一、司法公正的型塑
        二、薪酬分配制度的完善
        三、社会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
    第三节 疫情下薪酬分配公正与政府权力行使
        一、政府权力在疫情保障中的行使方式
        二、疫情背景下的薪酬分配
        三、薪酬分配公正对权力行使的新要求
第五章 实现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的权利实现机制
    第一节 实现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的权利观
        一、人本理念下的权利观
        二、劳资共赢理念下的权利观
    第二节 实现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的权利支撑
        一、群体公正的实现——劳资共决权
        二、个体公正的实现——同工同酬权
        三、现实公正的实现——劳动报酬请求权
第六章 实现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的社会支撑机制
    第一节 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中工会角色定位及其实现
        一、工会的角色定位
        二、工会在薪酬分配中的作用
        三、工会的代表权保障
        四、工会的维权手段保障
    第二节 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中职工代表大会角色定位及其实现
        一、职工代表大会的角色定位
        二、职工代表大会在薪酬分配中的职能
        三、职工代表大会的决策权保障
        四、职工代表大会的监督建议权的保障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致谢

(4)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机制的几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机制:内涵与意义
    (一)数据作为生产要素的现实依据
    (二)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机制的内涵
    (三)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机制的重要意义
        1.经济发展方面的重要意义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方面的重要意义
二、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数据产权界定不清晰,存在法律空白和数据垄断现象
    (二)数据安全保护落后,形成“阿喀琉斯之踵”
    (三)分配主体尚不明确,存在分配不公现象
三、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机制:对策
    (一)建立和健全数据确权机制
    (二)建立和健全安全与发展并重的数据安全保护机制
    (三)科学确立分配主体
四、结语

(5)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视角下内源性扶贫研究 ——以科尔沁左翼中旗“爱心超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选题背景
        2.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1)扶贫模式概念以及类型
        (2)扶贫模式在国内的发展
        (3)扶贫模式研究内容
        2.国外研究现状
        3.研究评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内容
        3.研究方法
        (1)实地调研法
        (2)文献研究法
        (3)案例分析法
    (四)创新点与不足
        1.论文的创新点
        2.论文的不足
    (五)概念界定
        1.参与式扶贫
        2.内源性扶贫
        (1)内源性扶贫的概念
        (2)内源性扶贫的本质
二、内源性扶贫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分析
    (一)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
        1.生产决定分配,分配反作用于生产
        2.价值创造不能决定收入分配方式与收入分配关系
        3.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分配——排除劳动的分配
        4.社会主义社会两个阶段的分配——按劳分配与按需分配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
        1.按劳分配——调动劳动者积极性
        2.多种分配方式与按生产要素分配——激发各经济主体的活力.
        3.初次分配与再分配——政府与市场共同参与调节收入分配
        4.第三次分配——进一步促进财富流向弱势群体
    (三)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指导内源性扶贫的机理
        1.政府主导的“收入再分配”保障内源性扶贫的可持续性
        2.社会广泛参与扩大内源性扶贫的规模和实力
        3.多标准分配方式激发内源性扶贫的动力和活力
三、内源性扶贫的典型模式:“爱心超市”的发展——以科尔沁左翼中旗“爱心超市”为例
    (一)案例选取
    (二)资料与数据收集
    (三)科左中旗“爱心超市”发展现状剖析
        1.运行机制
        2.运行内容
        (1)积分评定规则
        (2)对接市场
        3.资金来源及用途——从第三次分配的供给端看
        4.积分的兑换与占贫困户收入的比例——从第三次分配的受益端看
        5.科左中旗“爱心超市”起到内源性扶贫作用的关键因素
        (1)具备整合政府与社会扶贫资源,落实再分配与第三次分配的功能
        (2)具备激发贫困主体脱贫内生动力的激励机制
        6.全区“爱心超市”发展现状
四、内源性扶贫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来源不稳定,受地域限制较大
    (二)政府作用发挥不足,运行有待规范
    (三)按劳分配理论有待进一步拓展完善
五、完善内源性扶贫模式的对策建议
    (一)发挥政府职能,建立健全制度保障
    (二)构筑长效帮扶机制,发挥跨地区帮扶作用
    (三)推广“爱心超市”做法,完善激励措施
六、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6)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生产教育思想论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相关概念界定
        1.民国时期“生产”、“生产教育”的界定
        2.当代“生产”、“生产教育”的界定
        3.本研究对“生产”、“生产教育”的界定
    (四)研究时间段划分
    (五)文献综述
        1.民国时期有关生产教育思想的研究
        2.当代有关民国时期生产教育的研究
    (六)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一、生产教育思想产生的背景
    (一)国内背景
        1.内外夹击下的政治需要
        2.挽救经济破产之急需
        3.拯救社会凋敝之要求
        4.转变传统社会心理之必要
    (二)国外影响
        1.苏俄生产教育的介绍
        2.欧洲国家生产教育思想的引入
二、生产教育思想论争发生的原因分析
    (一)南京国民政府的主导
    (二)学者派的重要参与
    (三)教育一线的实践者
三、生产教育思想论争的历程及焦点问题分析
    (一)生产教育思想论争初现(1930—1932年)
        1.教育与生产的关系
        2.中国能否实施生产教育
    (二)生产教育思想论争的激烈化(1933—1936年)
        1.生产教育的阶级性质
        2.“以农”或“以工”为主的实施路向
        3.生产教育的实施效果
        4.生产教育与其他相似教育的关系
        5.论争的延续
    (三)生产教育思想论争消减(1937年以后)
        1.教育生产化与生产教育化
        2.论争的持续
四、生产教育思想论争的特征
    (一)论争多主体性与观点复杂性兼具
    (二)论争的持续性
    (三)论争与共识并存
    (四)论争中注重实施
五、生产教育思想论争的影响及意义
    (一)对民国时期教育与实践的影响
        1.促进教育反思与实践
        2.教育功用认识的转变
        3.劳力劳心观念的变革
    (二)对当代教育的重要意义
        1.在劳动中增强儿童团体合作意识
        2.开展劳动实践养成儿童劳动精神
结语
参考文献
    (一)着作类
    (二)期刊类
    (三)硕博论文类
致谢
附录
    附录一 各地生产教育实施简表
    附录二 时人有关生产教育目标认识统计表

(7)《哥达纲领批判》的分配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现实依据
    二、选题的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基本思路和主要方法
第一章 《哥达纲领批判》分配思想的形成逻辑
    第一节 《哥达纲领批判》的写作背景、传播及地位
        一、《哥达纲领批判》的写作背景
        二、《哥达纲领批判》的发表及传播
        三、《哥达纲领批判》在马克思分配理论发展中的地位
    第二节 《哥达纲领批判》分配思想的逻辑原则
        一、生产力是分配的根本依据
        二、生产与分配的辩证关系是分配的关键
        三、人的全面发展是分配的价值目标
    第三节 《哥达纲领批判》分配思想的逻辑理路
        一、《哥达纲领》拉萨尔机会主义分配思想的错误逻辑
        二、《哥达纲领批判》整体的逻辑结构
        三、《哥达纲领批判》在批判中构建分配思想
第二章 《哥达纲领批判》生产决定分配原则的批判式呈现
    第一节 批判“劳动是一切财富和一切文化的源泉”
        一、反对不谈所有制空谈劳动创造财富
        二、指出生产资料私有制是分配不公的根源
        三、强调无产阶级革命应变革生产资料私有制
    第二节 批判“平等的权利”和“公平的分配”
        一、“平等”和“公平”是“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
        二、反对脱离生产空谈“公平的分配”
    第三节 批判拉萨尔“铁的工资规律”
        一、揭露拉萨尔“铁的工资规律”的错误实质
        二、强调雇佣劳动制度是资本主义剥削的基础
第三章 《哥达纲领批判》对共产主义社会分配的构想
    第一节 社会总产品分配思想
        一、“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是空想
        二、社会总产品分配中的“六项扣除”
    第二节 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按劳分配设想
        一、按劳分配的实现前提及内涵
        二、按劳分配的进步性
        三、按劳分配的历史局限性
    第三节 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一、按需分配的历史必然性和实现可能性
        二、对“平等的权利”和“公平的分配”的超越
第四章 《哥达纲领批判》分配思想的中国实践
    第一节 生产决定分配原则在中国的实践
        一、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决定单一的按劳分配
        二、我国现有生产力水平决定现阶段的分配制度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
    第二节 按劳分配设想在中国的实践
        一、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
        三、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结合
    第三节 分配公平思想在中国的实践
        一、把分配公平理解为平均分配
        二、效率与公平关系的适时调整
        三、共享发展理念的提出
    第四节 《哥达纲领批判》分配思想的中国实践启示
        一、甄别与批判种种机会主义分配思想
        二、辩证把握生产与分配的关系
        三、保证经济发展质量和公有制主体地位
        四、以共享发展增强劳动者的获得感
参考文献
致谢

(8)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及其对中国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
        1.2.1 研究现状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
        1.4.1 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1.4.2 研究的预期创新点
    1.5 分配正义的相关范畴辨析
        1.5.1 公平、公正、正义内涵界定
        1.5.2 正义与分配正义的内涵界定
第二章 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的思想渊源和形成过程
    2.1 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创立的思想渊源
        2.1.1 古典经济学视域中的分配正义思想
        2.1.2 空想社会主义的分配正义思想
        2.1.3 西方自由主义的权利与平等思想
    2.2 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的形成过程
        2.2.1 思辨正义的困惑
        2.2.2 思辨正义的批判
        2.2.3 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论的建立
第三章 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的基本内容
    3.1 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的哲学基础
        3.1.1 人类历史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3.1.2 历史唯物主义是事实性和规范性相统一的理论
        3.1.3 分配正义的评价标准是实然和应然的统一
    3.2 马克思关于生产与分配、分配正义关系的思想
        3.2.1 生产与分配
        3.2.2 生产与分配正义
    3.3 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的基本特性
        3.3.1 实践性
        3.3.2 历史性
        3.3.3 阶级性
        3.3.4 批判性
    3.4 马克思分配正义的原则
        3.4.1 马克思分配正义原则不是单一的
        3.4.2 应得原则、劳动原则和需要原则的关系
    3.5 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的建构逻辑
        3.5.1 对资本主义分配非正义的批判
        3.5.2 对未来社会分配正义的构建
        3.5.3 实现分配正义的途径
第四章 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启示
    4.1 我国收入分配中面临的困境
        4.1.1 初始生产要素的分配非正义
        4.1.2 分配政策制度的不完善
        4.1.3 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4.2 关于我国现阶段分配正义的思考
        4.2.1 不能离开生产力抽象的谈分配正义
        4.2.2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是实现劳动正义的基础
        4.2.3 按生产要素分配具有一定的历史正义性
        4.2.4 实现分配正义需要完善生产要素获取的制度环境
        4.2.5 完善制度建设,体现需要原则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9)中国农民收入分配制度变革效果评估研究 ——基于权利配置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主要内容
        1.2.3 研究方法
    1.3 研究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1.3.1 创新之处
        1.3.2 不足之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收入分配的基础文献
        2.1.1 新古典经济学关于收入分配的论述
        2.1.2 发展经济学关于收入分配的论述
        2.1.3 格斯·迪顿关于收入分配问题的研究
        2.1.4 马克思关于收入分配的论述
        2.1.5 有关收入分配基础文献述评
    2.2 国外农民收入分配制度的相关研究
        2.2.1 有关农产品价格对农民收入分配的影响
        2.2.2 有关产业对农民收入分配的影响
        2.2.3 有关人口流动对农民收入分配的影响
        2.2.4 有关国外农民收入分配制度研究述评
    2.3 国内农民收入分配制度的相关研究
        2.3.1 农民收入的决定因素研究
        2.3.2 农民收入分配制度的效果评估研究
        2.3.3 提高农民收入的政策建议研究
        2.3.4 有关国内农民收入分配制度研究述评
    本章小结
第3章 权利配置与农民收入分配
    3.1 分配制度的内涵是权利的配置
    3.2 权利配置决定农民收入分配制度的分析框架
        3.2.1 参与权维度
        3.2.2 收入权维度
        3.2.3 保障权维度
        3.2.4 参与权、收入权、保障权决定农民收入分配的作用机制
    3.3 不同权利配置模式下的农民收入分配效果
    本章小结
第4章 权利配置视角下我国农民收入分配制度变迁
    4.1 计划经济时期
    4.2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4.3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4.4 新世纪以来
    本章小结
第5章 权利配置视角下农民收入增长效果评估
    5.1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农民收入增长效果评估
    5.2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农民收入增长效果评估
    5.3 新世纪以来农民收入增长效果评估
    本章小结
第6章 权利配置视角下农民收入分配格局效果评估
    6.1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农民收入分配格局效果评估
    6.2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农民收入分配格局效果评估
    6.3 新世纪以来农民收入分配格局效果评估
    本章小结
第7章 权利配置视角下农民收入差距效果评估
    7.1 农民收入差距研究基础
    7.2 分析方法和数据说明
    7.3 农民收入差距的计量与结构分解
    7.4 新世纪以来农民收入分配差距效果评估
    本章小结
第8章 通过优化权利配置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政策建议
    8.1 赋予农民平等的参与权
        8.1.1 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
        8.1.2 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流转
        8.1.3 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8.2 赋予农民共享的收入权
        8.2.1 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
        8.2.2 加大农业补贴力度
        8.2.3 加快发展农村集体经济
    8.3 赋予农民普遍的保障权
        8.3.1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8.3.2 建立健全农业保险制度
    本章小结
结论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10)权利配置视角下的中国企业要素收入分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概念和术语
    1.3 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主要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关于要素收入分配的测算
        2.1.1 围绕卡尔多特征事实的测算
        2.1.2 关于中国要素收入分配的测算
    2.2 关于要素收入分配变化的解释
        2.2.1 国外研究
        2.2.2 国内研究
    2.3 关于要素收入分配的政策建议
        2.3.1 从政府角度分析提出政策建议
        2.3.2 从产业结构角度分析提出政策建议
        2.3.3 从其他角度分析提出政策建议
    2.4 马克思的要素收入分配思想
        2.4.1 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理论
        2.4.2 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
    本章小节
第3章 权利配置影响企业要素收入分配的理论基础
    3.1 新古典主义的要素收入分配决定论
        3.1.1 假设条件和完美均衡结果
        3.1.2 新古典主义要素收入分配的影响因素
        3.1.3 新古典主义要素收入分配决定论的再思考
    3.2 权利配置影响企业要素收入分配的理论溯源和分析层次
        3.2.1 权利配置理论溯源
        3.2.2 权利配置理论的假设和分析层次
    3.3 权利配置影响企业要素收入分配的分析框架
        3.3.1 权利配置的分析维度
        3.3.2 权利配置发挥的作用机制分析
        3.3.3 不同权利配置下的要素收入分配格局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企业要素收入分配的测算:1998-2007
    4.1 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4.1.1 数据来源
        4.1.2 数据处理
    4.2 企业要素收入分配的层次与测算方法
        4.2.1 要素收入分配的层次
        4.2.2 要素收入分配的测算方法
    4.3 企业要素收入分配的测算及趋势分析
        4.3.1 要素收入分配的整体变迁与分析
        4.3.2 不同行业性质的要素收入分配变迁与分析
        4.3.3 不同规模的要素收入分配变迁与分析
        4.3.4 不同所有权性质的要素收入分配变迁与分析
        4.3.5 不同地区的要素收入分配变迁与分析
    4.4 关于中国企业要素收入分配变迁的总结
    本章小结
第5章 权利配置影响企业要素收入分配的实证分析
    5.1 权利配置影响企业要素收入分配的测度模型及估计方法
    5.2 研究设计
        5.2.1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5.2.2 数据处理
        5.2.3 指标选取与统计性描述
    5.3 权利配置影响企业要素收入分配的效应分析
        5.3.1 劳动收入影响因素的计量检验
        5.3.2 权利配置影响企业要素收入分配的总体效应估计与分析
        5.3.3 权利配置影响企业要素收入分配的单边效应估计与分析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Translog生产函数的中国企业要素收入分配实证比较
    6.1 一个关于企业增长和收入分配的模型构建
        6.1.1 Translog生产函数模型的一般形式
        6.1.2 考虑政府部门的中国企业要素收入分配Translog生产函数模型
        6.1.3 重要经济指标的计算及其经济含义
    6.2 基于Translog生产函数的企业要素收入分配计量检验
        6.2.1 数据来源与计量模型设定
        6.2.2 变量选取与基本统计性描述
        6.2.3 统计指标说明
        6.2.4 参数估计结果及其分析
    6.3 企业要素收入分配的实证模拟比较
    6.4 权利配置对实证模拟比较结果的解释
    本章小结
第7章 通过权利配置改革企业要素收入分配的政策建议
    7.1 权利配置改革的原则、指导思想
        7.1.1 权利配置改革的原则
        7.1.2 权利配置改革的指导思想
    7.2 权利配置改革企业要素收入分配的路径
        7.2.1 以平等的参与权实现起点公平
        7.2.2 以共享的收入权实现过程公平
        7.2.3 以充分的保障权实现结果公平
    7.3 国有企业要素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进一步完善
        7.3.1 国有企业的分类
        7.3.2 改革的重点及相关建议
    本章小结
结论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四、谈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原则(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制度——一个整体性的阐释[J]. 王朝科,冒佩华,王宝珠. 广西财经学院学报, 2021(05)
  • [2]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理论依据与实现形式探析[J]. 牛凯功. 创造, 2021(10)
  • [3]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的法律实现[D]. 王琼. 吉林大学, 2021(01)
  • [4]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机制的几个问题[J]. 操奇,孟子硕.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11)
  • [5]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视角下内源性扶贫研究 ——以科尔沁左翼中旗“爱心超市”为例[D]. 张浩苏.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6]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生产教育思想论争研究[D]. 马丽翔.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7]《哥达纲领批判》的分配思想研究[D]. 黄奇敏. 广西民族大学, 2017(02)
  • [8]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 赵河兰. 天津商业大学, 2016(02)
  • [9]中国农民收入分配制度变革效果评估研究 ——基于权利配置的视角[D]. 王迎春. 湘潭大学, 2015(06)
  • [10]权利配置视角下的中国企业要素收入分配研究[D]. 许明. 湘潭大学, 2015(04)

标签:;  ;  ;  ;  ;  

论生产要素分配的参与原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