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馏效应论文_颜妍,崔建勇,张天睿,汤书婷,朱键铭

导读:本文包含了分馏效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同位素,效应,电离,激光,元素,质谱,碳酸盐。

分馏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颜妍,崔建勇,张天睿,汤书婷,朱键铭[1](2019)在《表面热电离同位素稀释质谱法的计算及质量分馏效应校正》一文中研究指出表面热电离同位素稀释质谱法(ID-TIMS)是国际公认的基准方法之一。本文以稀释分析锶同位素为例,详细介绍了其计算和推导过程,提出基于指数近似模式的稀释分析同位素分馏校正的方法。该方法适用于校正含有两对参考比值的元素静态多接收稀释分析同位素比值的质量分馏,与指数校正方法和对数校正方法相比,计算过程更简单。还讨论了稀释剂同位素比值准确度对稀释分析同位素比值的影响及其质量分馏的校正方法,通过数学迭代计算质量分馏系数,得到稀释剂测量的质量分馏系数和准确的同位素比值。采用建立的质量分馏校正方法稀释分析NBS987,结果表明,在误差范围内与其参考值(~(87)Sr/~(86)Sr=0.710 237±8(1σ))一致。(本文来源于《质谱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宋亚辉[2](2019)在《第一性原理计算橄榄石和上地幔矿物间钙同位素分馏的成分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前人的理论研究发现,一定范围内的浓度变化对矿物间的平衡同位素分馏(103lnα)有显着的影响。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我们研究了镁橄榄石(Fo)中Ca含量对其平均钙-氧键长和44Ca/40Ca的简约配分函数比(103 lnβ)的影响。我们的结果表明,当Ca/(Ca+Mg)从2/16降低到1/64时,镁橄榄石的平均钙-氧键长从2.327A降低到2.267A。然而,当Ca/(Ca+Mg)低于1/64时,平均钙-氧键长对Ca含量变化不敏感并保持不变。由于103lnβ与平均钙-氧键长呈负相关,因此当 1/64<Ca/(Ca+Mg)<2/16时,103 lnβ随着Ca/(Ca+Mg)的降低而显着增加。因此,镁橄榄石和其他矿物之间的44Ca/40Ca的103 lnα也强烈依赖于镁橄榄石中的Ca含量。结合前人的研究结果,我们发现矿物中重钙同位素的富集顺序为:镁橄榄石>斜方辉石>单斜辉石>方解石≈透辉石>白云石>文石。相对于辉石和碳酸盐矿物,橄榄石更富集重Ca同位素。虽然Ca/(Ca+Mg)为1/64的镁橄榄石与单斜辉石(Ca/Mg=1/1,即透辉石)之间的平衡同位素分馏系数在1200 K时高达~0.64‰,但镁橄榄石对岩浆过程中的Ca同位素变化影响不太显着,因为镁橄榄石的Ca含量远低于火成岩中的辉石的钙含量。然而,由于103 lnαFo-diopside的值远大于当前Ca同位素测量的分析精度,103 lnαFo-diopside对温度的依赖曲线可用作地质温度计,类似基于斜方辉石和透辉石之间的103 lnα的地质温度计。这两种Ca同位素地质温度计都有与元素温度计相当的精度,并可对温度提供独立约束。同时,结合前人的研究工作,我们认为将来的同位素研究应把矿物间平衡同位素分馏的成分效应考虑进来。(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9-05-01)

包小平[3](2019)在《牛肉典型加工过程中稳定同位素指纹的分馏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稳定同位素指纹分析是用于牛肉产地溯源有效的技术之一,但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原料方面,而不同加工方式、不同加工时间对牛肉稳定同位素指纹如何影响,稳定同位素指纹是否可用于加工半成品和成品的产地溯源不清楚。本研究采集叁个不同地域来源牛肉,对牛肉分别进行水煮5min、10min、15min、20min、25min和30min,180℃烤制5min、10min、15min、20min、25min和30min,以及150℃油炸1min、2min、3min、4min和5min的处理,采用元素分析仪-稳定同位素比率质谱仪(EA-IRMS)测定脱脂牛肉、粗脂肪及副产物中δ~(13)C、δ~(15)N、δ~2H和δ~(18)O值,结合单因素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判别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研究牛肉稳定同位素在不同加工过程中分馏效应,探究不同加加过程中牛肉不同组织(脱脂牛肉、粗脂肪)及副产物中稳定碳、氮、氢、氧同位素在加工过程中的变化规律,明确稳定同为素指纹信息在加工过程中的分馏效应,进而确证稳定碳、氮、氢、氧同位素指纹在牛肉加工半成品和成品产地溯源中应用的稳定性和有效性,为牛肉产业链追溯提供理论支撑。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水煮加工过程中脱脂牛肉稳定碳同位素无显着分馏效应,稳定氮、氢、氧同位素具有一定的分馏效应,其中δ~(15)N值在25min后分馏值为0.27‰,δ~2H值和δ~(18)O值在5~30min的分馏值范围分别为2‰~5‰和-5‰~-2‰;汤渣中稳定碳同位素无显着变化,而稳定氮、氢、氧同位素均有显着降低趋势;粗脂肪中稳定碳、氧同位素无显着分馏效应,氢同位素则显着降低。(2)烤制加工过程中脱脂牛肉中稳定碳、氮、氢、氧同位素均无显着分馏效应;粗脂肪中稳定碳同位素无显着分馏效应,但氢、氧同位素有显着分馏效应。(3)油炸加工过程中脱脂牛肉稳定碳、氮、氢、氧同位素均无显着分馏效应;粗脂肪中的碳、氢、氧同位素均受植物油的影响;炸油中稳定同位素在不同时间内无显着差异,加工时间对其无影响。(4)当不同地域牛肉原料中稳定同位素有显着差异时,不同地域加工牛肉稳定同位素指纹也有显着差异,加工过程中发生的同位素分馏效应不足以影响地域间的差异,多个稳定同位素组合可对牛肉加工半成品和成品的原产地进行鉴别。(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期刊2019-05-01)

朱曦,叶宇[4](2019)在《水镁石的原位高温光谱学测量:非谐效应对热力学性质以及H/D同位素分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水镁石(Mg(OH)_2)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高含水矿物,含水重量比高达31wt.%,在矿物物理和高温高压实验中,经常被用作研究高含水相矿物物理化学性质的模型。关于水镁石在高温高压下的性质研究,目前已有大量的研究报道,包括晶体化学、状态方程、弹性波速测量、红外/拉曼光谱学测量,以及高温高压下的脱水以及相变规律。这对我们认识矿物结构水(结构羟基)对地球深部含水矿物性质及动力学过程的影响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另一方面,在(本文来源于《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04-19)

林莽[5](2019)在《以现代地球作天然实验室探索同位素效应:以大气多硫非质量分馏和冷泉碳酸盐团簇同位素不平衡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Thiemens和Heidenreich(1983)通过氧气-臭氧复合反应实验,首次证明了化学反应可产生同位素非质量分馏效应(MIF),为宇宙化学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解读角度。如今,化学反应产生的MIF已在多种元素中被发现(如O、S、Si、Hg等),其分馏迹象作为示踪工具被广泛应用到地球和行星科学的多个研究领域。虽然MIF的地学应用在蓬勃发展,36年过去,人们仍无法通过第一性原理准确计算出Thiemens和Heidenreich (1983)的实验观测结果,而其(本文来源于《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04-19)

罗涛[6](2018)在《LA-ICP-MS分析过程中元素分馏效应机理及其在副矿物U-Pb年代学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LA-ICP-MS)是直接对固体样品进行主、微量元素分析以及同位素比值测定的强有力工具。但在分析过程中的元素分馏及基体效应一直严重制约着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与精密度,也一直是LA-ICP-MS分析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如含U副矿物U-Pb年代学研究为探讨地质体时空演化、大陆动力学及热演化历史等地质事件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时间证据,但是LA-ICP-MS分析副矿物U-Pb年龄时存在的基体效应严重抑制了U-Pb年代学的广泛应用。本论文对纳秒和飞秒LA-ICP-MS分析过程中元素分馏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水蒸气辅助非基体匹配副矿物U-Pb定年方法,极大地减小了不同副矿物间U-Pb年龄分析时的基体效应。1.激光剥蚀和ICP离子化过程引起的元素分馏效应研究。本文研究了LA-ICP-MS单点剥蚀时激光剥蚀过程导致的元素分馏效应和ICP离子化引起的质量负载效应。在较高补偿气流速下(如1.1 L min~(-1)时),激光剥蚀束斑从55微米降低到15微米时,剥蚀初始阶段的U/Th比值也从1.8逐渐降低至1附近;而在较低补偿气流速下,激光束斑从55微米逐渐降低至15微米时,U/Th比值始终保持在1附近。说明质量负载对元素挥发-离子化行为有重要影响。在剥蚀初始阶段,Cu/Ca,Zn/Ca,Cd/Ca和Pb/Ca比值随着激光剥蚀束斑从15微米增加到55微米时而增加;随着剥蚀的进行而逐渐保持一致;在剥蚀最后阶段Cu/Ca,Zn/Ca,Cd/Ca和Pb/Ca比值随着激光剥蚀束斑从15微米增加到55微米时反而降低。ICP离子化引起的质量负载效应随单点剥蚀时间的增加和剥蚀束斑的减小而逐渐降低。而激光剥蚀引起的元素分馏效应则随单点剥蚀时间的增加和剥蚀束斑的减小而增加。这说明在激光单点剥蚀过程中,初始阶段主要是ICP离子化引起的分馏效应,随着剥蚀的进行,逐渐向激光剥蚀引起的分馏效应转变。为前人观察到的复杂元素分馏现象提供了很好的理论解释。2.样品载气对193 nm ns-LA-ICP-MS分析灵敏度的影响本文分别采用一种气溶胶局部提取的方式和传统的圆柱形剥蚀池系统研究了不同载气(氦气或氩气)对193 nm纳秒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灵敏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使用氦气替代氩气作样品载气时,圆柱形剥蚀池内不同的采样位置难熔元素信号增敏程度不同。采用了气溶胶局部提取的方式(局部提取剥蚀池采样点载气流速可达10 m s~(-1)以上)对比研究不同载气条件下的信号灵敏度发现,在高载气流速下,使用氦气代替氩气作载气时只观察到轻微的信号增敏(约1-1.3倍)。这可能是由于在高流速载气条件下,氦气或氩气氛围中均产生小尺寸的气溶胶颗粒。进一步,通过向等离子体中加入少量的水蒸气,本文同样对比了局部提取方式和传统圆柱形剥蚀池条件下不同载气(氦气或氩气)对193nm LA-ICP-MS分析灵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湿等离子条件时,使用局部提取或传统的圆柱形剥蚀池在氦-氩不同载气条件下可获得相似的信号灵敏度。最后,分别在高载气流速下剥蚀采样或者“湿”等离子体环境下使用氩气作载气进行锆石U-Pb年龄分析,可获得与氦气环境下类似的分析结果。本论文工作对前人理论研究进行了颠覆性的纠正,进一步加深了对氦-氩载气使用机理的理解。3.样品载气对257 nm fs-LA-ICP-MS元素分馏效应和灵敏度的影响本文首次研究了不同样品载气(氦气、氩气、氦-氩混合气)对飞秒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中信号强度及元素分馏效应的影响。首次发现使用氦-氩混合气作为样品载气时获得的所有元素信号强度与使用氦气作载气时获得信号强度类似,采用氦-氩混合气作样品载气时元素分馏效应小,不同剥蚀束斑条件下获得的所有元素分馏因子均保持一致且更接近于1。采用氦-氩混合气作样品载气测试国际标准样品USGS和MPI-DING玻璃中的主微量元素含量可获得非常好的分析结果。在氩气和氦-氩混合气环境下,激光线扫描剥蚀时,以NIST610玻璃为外标可准确校正独居石的U-Pb年龄。为提高飞秒激光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精密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4.水蒸气辅助-非基体匹配副矿物U-Pb年龄测试本文系统研究了氮气、氧气、水蒸气加入剥蚀池前后对非基体匹配分析副矿物(锆石、独居石、磷钇矿和榍石)U-Pb年龄时基体效应的影响。首次发现少量水蒸气引入剥蚀池前可显着降低基体效应。在不加任何反应气时,以NIST610玻璃为外标校正锆石、独居石、磷钇矿和榍石时~(206)Pb/~(238)U年龄测试值偏低约10-24%;水蒸气引入剥蚀池时,各副矿物(锆石、独居石、磷钇矿和榍石)年龄测试值与推荐值的偏差可降低至1-2%,这是因为将水蒸气引入剥蚀池内部极大的抑制了激光剥蚀过程和ICP离子化过程中基体有关的元素分馏效应。利用本文提出的水蒸气辅助剥蚀方法,使用193 nm准分子激光和213 nm Nd:YAG激光以NIST610为外标分析锆石、独居石、磷钇矿和榍石均可以获得准确的分析结果。开创性的解决了由于缺乏合适标样而无法对特定矿物进行U-Pb年龄分析的瓶颈问题。(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期刊2018-11-01)

郑欧,张栢茂,祝淑颖,黄长沧,吴舒婷[7](2018)在《环己烷-乙醇气液平衡体系相图绘制实验中的分馏效应及改进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考查了环己烷-乙醇气液体系建立平衡需要的加热时间和平衡时气相中的温度分布情况,以及自制保温隔热套对这两者的影响。实验表明,给玻璃沸点仪套上保温隔热套能缩短建立气液平衡需要的加热时间,减少蒸馏瓶内气相的温度分布梯度和分馏效应,确保绘制的相图更准确。(本文来源于《大学化学》期刊2018年10期)

张莹刚,杨涛,朱智勇[8](2018)在《激光剥蚀分馏效应的预校正》一文中研究指出激光剥蚀系统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微区取样工具之一,地学上主要用于U-Pb定年、同位素及微量元素原位分析等。在剥蚀过程中,激光剥蚀系统产生一定程度的质量相关分馏效应(激光剥蚀元素分馏效应和激光剥蚀同位素分馏效应),样品受到激光剥蚀产生的热效应影响,在进行点分析时,随着剥蚀深度的改变,分馏程度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各核素之间的比值。(本文来源于《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叁十四)——专题70:测试新技术及其地质应用、专题71:大数据挖掘、机器学习与数学地球科学》期刊2018-10-21)

胡圣虹,刘特,李海涛,郭伟,靳兰兰[9](2018)在《镉同位素分馏效应及其物质来源示踪》一文中研究指出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的飞速发展,以过渡族元素同位素为主体的地球化学研究被广泛应用于海洋科学、行星科学及环境科学等多个领域。由于镉(Cd)特殊的地球化学性质及同位素分馏特征成为研究热点之一。镉在自然界中有8个稳定同位素,其丰度差异较大。Cd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蒸发/冷凝过程及微生物吸收利用过程是导致Cd同位素分馏的主要过程~([1,2])。Cd同位素作为一种新的地球化学指标,在示踪自然和人为Cd污染源、成矿物质来源、探讨天体成因、研究海洋营养物质的循环与演化及古海洋环境变化具有巨大潜力~([3])。本研究利用高精度Cd同位素分析技术结合Cd同位素分馏特征,探讨了Cd同位素作为一种新的地球化学指标在古海洋环境变化、成矿类型及不同时期成矿作用判别的可行性。以不同沉积水深的中国华南二迭系-叁迭系界线剖面为研究对象,利用不同剖面其镉同位素组成随时间的变化,镉同位素-深度梯度变化,重建二迭-叁迭纪东特提斯洋的镉同位素组成和分布,还原中国华南古特提斯洋在生物大灭绝期间的海洋分层的古环境现象,并为示踪极端地质事件过程中的环境变化提供新的佐证[4,5]。通过对不同成因类型的铅锌矿床的Cd同位素分析研究(凡口、大梁子、关子沟及西沟等多个铅锌矿床),结果表明SEDEX型矿床相对富集轻Cd,成矿作用对与岩浆岩有关的铅锌矿床Cd同位素值组成的影响较小。以会泽铅锌矿床为对象,探讨不同阶段及主要成矿阶段不同世代的闪锌矿的Cd同位素组成,发现早期结晶闪锌矿比晚期结晶的更富轻Cd同位素,且不同阶段及不同世代的Cd同位素域值不同。为不同成因和不同成矿期次的铅锌矿床的识别提供新的指标~([6])。(本文来源于《第五届全国原子光谱及相关技术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8-09-20)

颜珊珊[10](2018)在《激光电离质谱用于元素分馏效应和中华卷柏大孢子中元素及孢粉素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激光(laser)应用于固体样品分析可以追溯到1962年,随后与质谱(mass spectrometry,MS)技术相结合,成为质谱固体样品分析史的一个里程碑。激光技术与传统的方法相比较有着独特的优势,如:样品前处理简单、消耗量少、分析速度快,同时带入的污染也少等。因此,被广泛地应用于地质考古、食品安全、生命医药、植物环境分析等众多领域。此外,激光技术与质谱相结合具有灵敏度高、准确性好、鉴定能力强、动态范围宽等优点。本论文在基于激光固体直接分析方法的平台上,研究激光电离产生的元素深度分馏效应,以及质谱技术在植物孢粉学中的应用,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部分:尽管激光技术与质谱相结合有着许多优点,但却存在一个无法避免的缺陷,即分馏效应。本课题组自行设计组装的激光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LI-TOFMS),激光直接作用于样品对其进行电离,不借助其它辅助电离源,可直接研究激光电离弹坑深度产生的元素分馏效应。对当前激光溅射电离元素分馏效应的研究所采用的仪器和方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总结,介绍了激光电离分馏效应的研究背景和意义。比较了纳秒激光和飞秒激光电离产生元素分馏效应,结果表明:纳米激光电离与飞秒激光电离相比较,在样品上会造成更广泛的热效应区域,使得作用完后的样品表面组分会重新分布,从而偏离原始值,但会在一定弹坑深度时,组分又接近真值,这个过程的发生与样品中元素的物理化学性质密切相关,且飞秒激光电离能显着的减小元素深度分馏效应。第二部分:实验室激光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其独特的离子源室,可通过控制离子源室的充入惰性气体的气压,实现对中华卷柏大孢子外壁的元素和有机物的分析。中华卷柏大孢子的孢子壁有外壁和内壁之分,孢子中心为原生质,其中孢外壁含有耐腐蚀的孢粉素。选用认可度极高的元素分析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ICP-MS)初步对中华卷柏大孢子进行整体微量元素检测,含有Mg,Cr,Mn,Ni,Cu,Zn,Sn,Pb这些微量元素。利用LI-TOFMS对中华卷柏大孢子外壁进行元素分析,结果表明有H,C,O,Mg,Si,Cl,K,Ca元素,其中Si并不是生命所必须的元素,却在孢外壁中含量很高。此外,在消解过程中,孢粉素很难被消解,在不加HF的条件,原始的中华卷柏大孢子会消解为一个白色空心球状物,即孢外壁孢粉素,通过对其进行能谱分析,显示Si元素的含量仍很高,对此认为,中华卷柏大孢子外壁对Si元素有着很强的富集能力,并且Si元素可能在孢粉素的化学结构中占有一席之位。在LI-TOFMS有机谱图中,存在可能是对香豆酸的有机峰,其是组成孢粉素的重要有机单体。此外,借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质谱(MALDI-TOFMS)对中华卷柏大孢子的外壁、内壁及原生质,保持各部分的自然状态,分别对其进行直接固体样品有机物分析。(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期刊2018-05-01)

分馏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前人的理论研究发现,一定范围内的浓度变化对矿物间的平衡同位素分馏(103lnα)有显着的影响。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我们研究了镁橄榄石(Fo)中Ca含量对其平均钙-氧键长和44Ca/40Ca的简约配分函数比(103 lnβ)的影响。我们的结果表明,当Ca/(Ca+Mg)从2/16降低到1/64时,镁橄榄石的平均钙-氧键长从2.327A降低到2.267A。然而,当Ca/(Ca+Mg)低于1/64时,平均钙-氧键长对Ca含量变化不敏感并保持不变。由于103lnβ与平均钙-氧键长呈负相关,因此当 1/64<Ca/(Ca+Mg)<2/16时,103 lnβ随着Ca/(Ca+Mg)的降低而显着增加。因此,镁橄榄石和其他矿物之间的44Ca/40Ca的103 lnα也强烈依赖于镁橄榄石中的Ca含量。结合前人的研究结果,我们发现矿物中重钙同位素的富集顺序为:镁橄榄石>斜方辉石>单斜辉石>方解石≈透辉石>白云石>文石。相对于辉石和碳酸盐矿物,橄榄石更富集重Ca同位素。虽然Ca/(Ca+Mg)为1/64的镁橄榄石与单斜辉石(Ca/Mg=1/1,即透辉石)之间的平衡同位素分馏系数在1200 K时高达~0.64‰,但镁橄榄石对岩浆过程中的Ca同位素变化影响不太显着,因为镁橄榄石的Ca含量远低于火成岩中的辉石的钙含量。然而,由于103 lnαFo-diopside的值远大于当前Ca同位素测量的分析精度,103 lnαFo-diopside对温度的依赖曲线可用作地质温度计,类似基于斜方辉石和透辉石之间的103 lnα的地质温度计。这两种Ca同位素地质温度计都有与元素温度计相当的精度,并可对温度提供独立约束。同时,结合前人的研究工作,我们认为将来的同位素研究应把矿物间平衡同位素分馏的成分效应考虑进来。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分馏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1].颜妍,崔建勇,张天睿,汤书婷,朱键铭.表面热电离同位素稀释质谱法的计算及质量分馏效应校正[J].质谱学报.2019

[2].宋亚辉.第一性原理计算橄榄石和上地幔矿物间钙同位素分馏的成分效应[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

[3].包小平.牛肉典型加工过程中稳定同位素指纹的分馏效应[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9

[4].朱曦,叶宇.水镁石的原位高温光谱学测量:非谐效应对热力学性质以及H/D同位素分馏的影响[C].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9

[5].林莽.以现代地球作天然实验室探索同位素效应:以大气多硫非质量分馏和冷泉碳酸盐团簇同位素不平衡为例[C].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9

[6].罗涛.LA-ICP-MS分析过程中元素分馏效应机理及其在副矿物U-Pb年代学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8

[7].郑欧,张栢茂,祝淑颖,黄长沧,吴舒婷.环己烷-乙醇气液平衡体系相图绘制实验中的分馏效应及改进方法[J].大学化学.2018

[8].张莹刚,杨涛,朱智勇.激光剥蚀分馏效应的预校正[C].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叁十四)——专题70:测试新技术及其地质应用、专题71:大数据挖掘、机器学习与数学地球科学.2018

[9].胡圣虹,刘特,李海涛,郭伟,靳兰兰.镉同位素分馏效应及其物质来源示踪[C].第五届全国原子光谱及相关技术学术会议摘要集.2018

[10].颜珊珊.激光电离质谱用于元素分馏效应和中华卷柏大孢子中元素及孢粉素的研究[D].厦门大学.2018

论文知识图

临江组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配分曲线(...一19原油中硫荀分布反映油气运移分馏吡咯类化合物丰度变化显示分馏效应一17原油中芳烃丰度反映油气运移分馏一工8原油中氧苏分布反映油气运移分全球分馏效应及炸蚝效应示意图

标签:;  ;  ;  ;  ;  ;  ;  

分馏效应论文_颜妍,崔建勇,张天睿,汤书婷,朱键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