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光电转换技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光电,转换率,除霜,效率,紫外光,电池板,太阳能。
光电转换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张宇[1](2019)在《基于FPGA的光电转换式高速长距离可靠传输技术的研究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测控设备间的远距离高速数据获取对信号的可靠传输提出了严峻考验。硬件方面,高速信号由板级传输到设备间传输会存在反射、地弹噪声、串扰、传输线损耗、EMI噪声等诸多信号完整性问题。要解决以上硬件问题,PCB良好的布线绘制、硬件电路的合理搭建以及传输介质的优良选型等各个方面都需要充分关注。嵌入式软件方面,高速数据长距离传输引起信号的丢数与误码问题也刻不容缓,需要通过在编码方式以及纠错机制方面逐一考虑。基于以上高速信号长距离传输存在的多方面问题,本文在介绍了长距离传输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后,首先,根据系统功能要求与技术指标,搭建了地面由数据源、数据传输介质、数据接收装置、数据处理装置的闭环测试系统;其次,以高速长距离传输中高速信号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在硬件、软件方面存在的诸多信号完整性问题分别提出了抑制或优化方案并在续文中加以实现。再次,重点对嵌入式逻辑中涉及到的长距离传输编码与自动重传机制两项关键技术作出了详细的设计与说明。最后,结合前文提到的闭环测试系统,分别对高速长距离传输中的硬件传输衰减、信号接收终端的均衡能力以及传输链路误码率叁个主要技术点进行全面的分析与测试,证明本次对于高速长距离传输技术的研究的真实性与可靠性。通过对传输系统的分析与大量测试证明,该带有通用型光电转换设备的混合链路能够胜任240Mbps速率下在94米屏蔽双绞电缆、10k米光缆中实现可靠传输,满足设计功能要求与技术指标。(本文来源于《中北大学》期刊2019-05-30)
朱冬雪,褚红燕,鹿世化,宁婕妤,高晓蕾[2](2018)在《空气源热泵中光电转换测霜与类复迭循环除霜相结合新型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多种测霜、除霜技术的优缺点,提出将光电转换测霜与类复迭循环除霜相结合可获得更有效的测霜、除霜效果.具体内容包括:把现已成熟的光电原理运用到测霜装置上,用光电转换测霜,当光电信号的电压值达到除霜要求时,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及时转换到除霜模式,高压压缩机继续制热,低压压缩机进行除霜循环,实现制热和除霜同时运行.实验结果表明,测霜、除霜技术的结合既避免了误除霜事故的发生,也保证了压缩机的稳定运行,且缩短了除霜时间,改善了除霜效果.(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期刊2018年04期)
卢豪[3](2017)在《原子层沉积技术在光电转换器件表、界面中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传统能源:石油,煤炭等资源的日渐枯竭,新兴的太阳能光电器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类器件普遍拥有着价格低廉,材料设计制备简单和对环境的破坏性小等优点。各种各样的光电器件被设计和制备出来,例如光电二极管器件可以使用在日常的照明中;太阳能电池器件可以直接转换太阳光为电能;光电探测器可以为我们测量很多肉眼无法发觉的光信号;还有光解水制氢材料可以利用太阳光分解水来实现氢气的高效制备。在这些光电器件中,材料界面由于其对于器件的性能和稳定性具有非常大的影响,从而一直是众多学者研究的重中之重。虽然对于传统的硅基类太阳能电池我们已经有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是由于新型的光电器件中涉及到各种有机-无机复合体系,这其中所包含的各种光生载流子的迁移,界面间的复合和电池测试中的磁滞等现象,并不能完全使用现有的体系去解释和了解它。而这种对于有机-无机复合界面的研究的缺失,限制了我们更深入的了解和探索光电器件,因此有必要对于界面有着更深入的研究来揭示其深层的物理机制。本文采用原子层沉积(ALD)法,在光电转换器件太阳能电池和光电转换器中制备了纳米级的TiO_2薄膜和Al_2O_3薄膜等。分别采用XRD、SEM和TEM等对薄膜样品进行了微结构表征,详细地描述了这层纳米级薄膜在光电器件中的情况,重点研究了添加这几种薄膜后光电器件的物理性质改变,例如电学和光学性质。得到的主要结果汇总如下:(1)在染料敏化电池光阳极和电解液界面处,利用ALD沉积超薄TiO_2层并探究其在电子传输和阻挡中的作用对于采用TiO_2 P25纳米颗粒制备的染料敏化电池光阳极,我们首先在90度的条件下利用了水热法制备的ZnO纳米带,之后在500度的条件下进行退火,然后将退火后的ZnO纳米带与TiO_2 P25纳米颗粒混合,利用ZnO纳米带所具有直接传输通道的一维纳米结构来提高光阳极中电子的传输性能。相对于原本的器件,掺杂后的器件性能提高了64%。之后对光阳极进行了ALD TiO_2层处理,讨论在沉积了具有不同厚度的TiO_2纳米膜后(1-6 nm),在器件中所起的不同作用,最终找到最合适的厚度4 nm特别是对器件的开路电压(V_(oc)),填充因子(FF)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沉积了TiO_2纳米膜的光阳极制备了拥有优越性能的染料敏化电池,相对于纯纳米颗粒膜的器件,效率提高了137%。分析了增加纳米超薄层所带来的界面复合和电子注入等情况,最后研究了染料敏化电池中,复合电极对于整个光电器件的影响。(2)在有机-无机钙钛矿电池中,利用ALD沉积新型超薄TiO_2层并探究其在电子传导和器件构建中的作用新兴的有机-无机复合钙钛矿电池,是目前最为火热科研热点之一,但是对于这类电池很多探索还处于比较表面的阶段,对于什么是最适合这类电池的材料还在探索中。结合在染料敏化电池中,我们使用超薄TiO_2薄膜所取得的优异结果,我们将之使用在了钙钛矿电池中,以此来取代传统钙钛矿电池中的电子传输层使用ALD沉积一层超薄的TiO_2(5-20 nm)薄膜来传输电子,制备得到优于传统旋涂法制备的TiO_2层性能的器件,在使用不掺杂的P3HT的基础上,使用最佳厚度10 nm的TiO_2薄膜器件的最终性能做到了13.6%的效率。(3)在有机无机钙钛矿电池中,利用ALD和嵌段共聚物材料制备多孔结构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并探究这一多孔结构不同于传统材料的特点除了在平面结钙钛矿电池中的研究,我们还利用ALD技术在生长过程中可以进入微小孔洞的特性在嵌段共聚物(BCPs)表面上沉积TiO_2层,研究其不同的薄膜厚度在保型性上的优缺点,在经历了后退火后,除去材料中的嵌段共聚物,构筑了TiO_2异形多孔结构来增强钙钛矿电池的性能。最终我们研究了其特殊的光学和电学性质,探索了超薄TiO_2层对器件带来的影响,在使用10 nm ALD TiO_2薄膜的情况下,最终将器件的光电转换效率从9.8%提高到了12.5%。(4)在光电探测器中,制备自驱动的光电探测系统并利用ALD制备超薄Al_2O_3层,探究其在器件寿命和性能中的作用有机-无机钙钛矿作为一种具有可见光吸收能力的材料,从而被广大科研工作者看为一种极具潜能的光电探测器材料,但是这种材料容易与空气中的水和氧气发生反应,不易于存储和应用。我们使用ALD技术在有机-无机钙钛矿表面制备了一层超薄致密的Al_2O_3层,由于Al_2O_3层具有非常好的疏水性能,在尽量保持光电探测器性能的同时,对于器件的稳定性做了较高的提升。之后我们又联立了钙钛矿电池和钙钛矿光探测器,利用电池的光生电压给钙钛矿探测器提供偏压,在一个较低的偏压下(<1V),光电探测器还能保持非常高的响应比,成功制备了具有自驱动性能的柔性光电探测系统(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17-03-01)
孟海凤,张俊超,叶冯俊,张可佳,赫英威[4](2016)在《新型太阳电池光电转换效率测量技术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不同于传统晶硅太阳电池,新型太阳电池的材料组成多样,光谱响应、容性及稳定性等各异,给其光电转换效率等关键性能指标的准确测量带来了巨大挑战。本文结合国内外现状,综述了近几年作者课题组在新型太阳电池效率准确测量技术方面的一些进展,并重点阐述了效率测量方法、标准量值的溯源和确定、光谱失配因子(Spectral Mismatch Factor,MMF)计算及其它影响因素分析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希望能够为各类新型太阳电池光电性能的准确表征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影像科学与光化学》期刊2016年05期)
辛化[5](2014)在《日本开发大幅提高太阳能光电转换率的新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据报道,日本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技术,能将太阳能电池板的光电转换率提高到30%左右。阳光由各种波长的光组成,目前市场上的太阳能电池板主要采用硅材料,主要吸收和转换可见光,对阳光中约占叁分之一、波长较短的近紫外光不起作用,光电转换率约20%。日本北海道大学叁泽弘明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采用廉价的铝为基础材料,在氧化物半导体基板上高密度配置直径只有头发丝直径千分之一的铝微细颗粒物。实验证明,采用这种铝微细颗粒物结构的太阳能电池板可高效吸收和转换阳光中的近紫外光,能将(本文来源于《广西电业》期刊2014年11期)
于南[6](2014)在《新技术有望突破光电转化率瓶颈 单晶硅光伏电池获PERC支撑》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产业不断发展,一些新的技术正在光伏领域崭露头角。 近日,美国SolarWorld宣布将在2015年投资1000万美元,在俄勒冈州Hillsboro工厂扩大其光伏电池和组件的产能。根据计划,SolarWorld公司会将组件产能从390兆瓦增至(本文来源于《证券日报》期刊2014-11-13)
[7](2014)在《大幅提高太阳能光电转换率的新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日本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技术,能将太阳能电池板的光电转换率提高到30%左右。目前市场上的太阳能电池板主要采用硅材料,主要吸收和转换可见光,对阳光中约占叁分之一、波长较短的近紫外光不起作用,光电转换率约20%。日本北海道大学叁泽弘明团队采用廉价的铝为基础材料,在氧化物半导体基板上高密度配置直径只有头发丝直径千分之一的铝微细(本文来源于《高科技与产业化》期刊2014年07期)
于南[8](2014)在《“0.4元/度”光伏系统实现本地化 中环股份N型硅片大规模应用成定局》一文中研究指出日前,A股上市公司中环股份发布了其备受瞩目的华夏聚光项目进展情况及股票复牌公告。 之所以说华夏聚光项目备受瞩目,不仅因其是中环股份与国际光伏“大佬”SunPower携手开拓市场的开山之作;更因华夏聚光所采用的高光电转换率(24.5%)、低度电成(本文来源于《证券日报》期刊2014-06-04)
刘平[9](2012)在《电化学光电转换与储存的新构思与新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能源问题是当今社会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化石能源在目前的能源结构中占据了90%以上的比重,一方面,化石能源的利用产生了大量的污染性气体,对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另一方面,随着人类开采和利用的规模逐步提升,化石能源的短缺和枯竭正逐渐变为现实。因此,寻找一种安全的,绿色的可替代能源成为了一种必然。太阳能作为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具有分布广泛,环保无污染等优势,被公认为最合适的替代能源。近年来,光电产业得到了大力的发展。硅太阳能电池效率高、稳定性好,但价格昂贵;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虽具有成本低、制造工艺简单、适宜大规模生产等优势,但也存在长期稳定性差等问题。总的来说,目前的太阳能的光电转换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太阳能是一种间歇式、分散式的能源,难以进行直接储存,因而限制了其更为广泛的应用。本论文旨在探索基于DSSC的光-电-化学能量转换与储存体系,实现以化学能形式对太阳能进行直接储存,并且能够随时随地的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加以利用;另外,我们设计了一种基于DSSC的光促燃料电池系统,以有机废水为燃料,同时实现了废水的净化和电能的输出。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本论文首次采用聚3,4-乙撑二氧噻吩(PEDOT)与染料敏化的Ti02复合电极作为光阳极,聚吡咯(PPy)为对电极,LiC104溶液为电解液,构造了一种新型的直接光充电电池(SRB)模型。该模型以固体导电聚合物PPy和PEDOT分别作为阴阳极储能材料,光充电120s,再以8pμA cm-2在无光条件下恒流放电到0.27V,循环10周,容量能够维持在5mAh g-1,基本没有衰减。结果表明,该SRB体系能够实现太阳能到化学能的直接转换和储存。2.为了适应大规模储能的要求,我们尝试将DSSC与氧化还原液流电池(RFB)相结合,构造了一个集光电转换与能量储存于一体的双室电池体系:光充电氧化还原液流电池(SRFB)。该体系利用了DSSC的光电转换功能,同时又兼具了RFB电池的流动充放电特性。实验中,我们以13-/I-和DMFc+/DMFc(全甲基二茂铁)为活性物质,光充电2400s,以30μA cm-1进行放电,得到了19.8mAng-1的放电容量,循环10周,性能稳定。另外,以TEMPO+/TEMPO (2,2,6,6-四甲基-1-哌啶酮)和BQ/BQ"(1,4-对苯醌)作为活性物质也实现了充放电的循环。该SRFB体系能够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化学能-氧化还原活性电解液,并可将其分别储存,以实现化学储光;也可直接注入液流电池放电,实现了太阳能-化学能-电能高效直接的转换。该电池的反应室与储液室相对独立,可根据需要调整储液室的大小和位置,能够满足大规模储能的要求。同时,在正负两极室中的活性物质也可以进行灵活的选择以适应各种不同的需求。3.以染料敏化的Ti02电极作为光催化电极,空气电极作为对电极,甲基橙溶液作为目标污染物,组成了光促燃料电池(PFC)。在实验中,我们以20mg L-1的甲基橙水溶液作为污染物溶液,在40mW cm-2光照条件下,以50μA cm-2进行放电,放电电压为O.1V,光照120min后,甲基橙溶液的降解率高达98%以上。利用染料对太阳光宽的响应范围来实现更高效的利用太阳能实现有机污染物的降解,解决了传统TiO:粉末作为催化剂的低效率和沉降失效问题;利用空气电极上氧的还原实现了对电子的快速利用,提高了催化效率;另外,该模型是通过光电化学电池进行光催化降解有机物,因此,在降解有机物的同时,光电化学电池还能够对外进行电能的输出,真正的实现了变废为宝。(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期刊2012-10-01)
刘大诚,俞宁,厉超[10](2012)在《太阳能电动自行车光电转换关键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分析太阳能电池特性的基础上,分析了太阳能电动自行车的可行性和关键技术。针对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了运用太阳能电池最大功率跟踪和DC/DC控制器的方法,并对设计的MPPT控制器进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它有较好的跟踪性能。(本文来源于《新技术新工艺》期刊2012年04期)
光电转换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分析了多种测霜、除霜技术的优缺点,提出将光电转换测霜与类复迭循环除霜相结合可获得更有效的测霜、除霜效果.具体内容包括:把现已成熟的光电原理运用到测霜装置上,用光电转换测霜,当光电信号的电压值达到除霜要求时,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及时转换到除霜模式,高压压缩机继续制热,低压压缩机进行除霜循环,实现制热和除霜同时运行.实验结果表明,测霜、除霜技术的结合既避免了误除霜事故的发生,也保证了压缩机的稳定运行,且缩短了除霜时间,改善了除霜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光电转换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1].张宇.基于FPGA的光电转换式高速长距离可靠传输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中北大学.2019
[2].朱冬雪,褚红燕,鹿世化,宁婕妤,高晓蕾.空气源热泵中光电转换测霜与类复迭循环除霜相结合新型技术[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2018
[3].卢豪.原子层沉积技术在光电转换器件表、界面中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7
[4].孟海凤,张俊超,叶冯俊,张可佳,赫英威.新型太阳电池光电转换效率测量技术研究进展[J].影像科学与光化学.2016
[5].辛化.日本开发大幅提高太阳能光电转换率的新技术[J].广西电业.2014
[6].于南.新技术有望突破光电转化率瓶颈单晶硅光伏电池获PERC支撑[N].证券日报.2014
[7]..大幅提高太阳能光电转换率的新技术[J].高科技与产业化.2014
[8].于南.“0.4元/度”光伏系统实现本地化中环股份N型硅片大规模应用成定局[N].证券日报.2014
[9].刘平.电化学光电转换与储存的新构思与新技术研究[D].武汉大学.2012
[10].刘大诚,俞宁,厉超.太阳能电动自行车光电转换关键技术研究[J].新技术新工艺.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