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浙江省经济户口管理与信息化建设研讨会”综述(论文文献综述)
许樱[1](2020)在《浙江省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的实现路径、影响因素与政策选择》文中指出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共产党确立的一项大政方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近年来,浙江省的民营经济蓬勃发展,成为了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金名片。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作为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和核心力量,其成长与发展对非公有制经济至关重要。因此,本研究将通过探究浙江省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的实现路径和影响因素,归纳总结其成功的经验,从而为推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培养工作开展提供政策选择建议。本研究按照科学研究的范式,在参考借鉴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的相关文献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检索录入108位浙江省优秀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成长履历,归纳总结了浙江省非公有制及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的实现路径。其次基于文献阅读,研究设计出具有较高信度与效度的的问卷调查,并通过因子分析法对浙江省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索研究。最后结合分析结果提出了推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的政策选择建议。主要内容总结如下:(1)浙江省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实现路径归纳。研究发现浙江省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职业成长的实现路径表现为四条:一为家族继承;二为经过一段时间工作历练后(约170个月)自行创业;三为以企业招聘的方式进入企业,并通过个人努力不断由基层员工向高层管理发展,平均历时约154.5个月;四为其他公司高层直接被聘用为本企业高层,入职前工作时长约为144.7个月。政治成长路径表现为两条:一种为仅长期担任某一行政区划的社会职务,如连续多届担任市级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第二种为由县级逐步向市级、省级乃至国家级发展的实现路径。此外一般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政治发展往往要落后于职业发展,即在企业家工作有所建树后才会开始参政议政。(2)浙江省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的影响因素研究。通过对有效回收问卷进行因子分析,最终得出七个影响浙江省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的因素分别为:成就需求、自我效能感、个人能力、市场秩序、政治环境、企业机制和社会舆论。(3)浙江省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的政策选择。基于研究分析结果并结合浙江省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实际成长现状,提出相关的政策选择建议。第一,加强教育培训,提升个体能力素养;第二,维护市场秩序,创造良好市场环境;第三,规范政商行为,打造亲清政商关系;第四,加强舆论引导宣传,提高群体社会认同;第五,健全约束激励机制,强化群体责任意识;第六,深化创业激励机制,优化创业创新环境;第七,拓宽政治参与渠道,增强群体议政能力。
陈鸽[2](2020)在《M大学MBA项目营销策略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其中MBA等中高级管理人才的需求成为重中之重。由于MBA院校日益增多、国外联合办学机构蜂拥进入,竞争越来越激烈。M大学MBA项目这些年虽然还保持增长态势,但是面对省内外兄弟院校的强力竞争,已明显感觉优势不够,发展处于瓶颈,亟需对现有营销策略进行优化提升。本文依托营销策略的相关理论,以M大学MBA项目为对象,研究其市场营销策略的优化。首先,本文分析了M大学MBA项目市场营销存在的问题,接着利用PEST分析、波特五力模型和SWOT分析等方法,研究M大学MBA项目面临的营销环境,包括宏观环境、竞争环境和内部环境。在此基础上,确定了营销策略优化的思路,“对症下药”制定M大学MBA项目的市场营销策略优化,同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实施保障措施。本文研究得出:M大学MBA项目营销应以杭州、湖州、金华和绍兴等地制造业和信息产业,年收入在20-50万,年龄在30-39周岁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为主要目标群体。通过系统的学习MBA课程不仅可以获得专业管理知识的学习,人际关系网络的搭建,更重要的是让思维模式、价值观、视野都得到提升。通过特色课程的学习,为社会培养具备较强专业素养,身心健康,创造力强的智能制造与数字经济的领军人物。在4P营销方面通过增加课程方向,加强师资引进和提高服务质量进行产品优化;通过提高收费标准和引进奖学金政策进行价格优化;通过拓展实体渠道,扩大虚拟渠道和推动虚实渠道结合进行渠道优化;通过丰富人员推广模式,完善公共关系体系和加强移动社交为主的媒体推广等进行促销优化。本文的研究成果不仅为M大学MBA项目营销活动的提升提供参考,对全国高校MBA教育营销策略的制定和完善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谢华山[3](2019)在《苍南县药品监管问题研究》文中提出近些年来,党中央和人民政府高度重视药品安全,部署开展了数轮药品体制改革,在政策保障、人员配置等方面对药品监管部门予以大力支持。但目前我国药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为我们敲响了安全警钟。本文以浙江省苍南县为例,从人员编制、专业配置、体制改革、社会共治格局等多个方面入手,对药品监管部门当前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进行研究,并深入分析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结合社会治理和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改进苍南县药品监管工作提出了具有可行性、针对性、有效性的对策。本文选题背景是在十八大以后政府多次开展药品监管机构改革,从单独监管到多合一模式进行了一系列有效有益的探索。苍南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成立于2015年8月,全面履行苍南县的药品监管职责,但在机构改革之后,新成立的苍南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同时还承担了反垄断、知识产权、食品、特种设备、食盐、药品等多项职能,面临着与日俱增的监管任务,如何最大程度发挥药品监管效能,是必须直面的现实问题。本文全面深入分析了苍南县药品监管问题现状,通过文献深入查阅、一线人员访谈、工作材料比较等方法进一步理清职能关系,解释药品监管有关概念,并对社会治理、新公共管理理论等进行了介绍说明,为最终解决问题提出了很好的对策和思路。作者通过调查研究、收集材料、深入访谈等手段,全面了解当前苍南县市场监管局职能划分、人员配置及药品行业现状,分析研究了当前苍南药品监管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另外,本文还研究探讨了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先进理论和经验,最后聚焦在药品监管优化、专业化、信息化及构建“政府主导、群众参与”的社会共治模式两个方面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汪松松[4](2019)在《离散制造装备信息模型及互联互通互操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离散异构制造装备信息量大,信息结构复杂,语义信息模型异构,大部分离散制造装备信息处理资源有限,互联互通互操作结构异构,导致了离散制造装备互联互通互操作能力有限。本文针对信息处理能力受限下的离散异构制造装备语义互操作能力低的问题,研究了离散制造装备信息建模理论和语义互操作量化理论下的信息模型构建与互操作方法,提出了面向服务的语义互操作实现技术,构建了无中心服务节点的语义互联互通互操作网络结构,并在信息处理资源受限下的针织装备上验证了语义信息模型及互联互通互操作技术的可行性。本文主要工作如下:(1)研究了离散制造装备语义信息建模理论,提出了离散制造装备信息建模方法。针对工业互联网中离散制造装备异构、本身信息量大、关系复杂的特性,以及互联互通互操作需要对等连接、互操作又需要自适应的语义理解的问题,提出了离散制造装备信息交互维度结构,设计了提取离散制造装备信息因子方法,通过信息节点关系度计算,构建了离散制造装备网状信息模型结构,并通过模型降维,形成了可实现语义表述、互操作的树状模型。建立了基于信息交互维度结构的组件属性集层次关系架构的离散制造装备信息模型,并对属性元素进行了优化,提出了结合OPC统一架构(OPC UA)技术实现离散制造装备信息模型的方法。(2)研究了离散制造装备语义互操作能力量化理论,提出了一种面向服务的互操作语义技术。针对大量的离散制造装备信息处理资源受限、开发OPC UA服务器具有一定困难的情况,设计了语义互操作层次结构。基于离散制造装备信息交互维度结构,通过信息模型的交互实现语义的互操作,建立了数据语义与业务功能表的映射,实现了数据的语义编解码,把层次化的信息模型与互操作业务功能集成在一起,实现了在底层信息处理资源受限下离散制造装备间指令级的互操作语义系统。通过语义和业务功能系统交互,并实现了离散制造装备间语义信息模型的互操作和文件的便捷交互,弥补了OPC UA在底层设备间的文件交互的不足。(3)建立了离散制造装备互联互通互操作层次结构,设计了无中心服务节点的语义互操作服务网。研究了离散制造装备泛在连接,并基于设备标识与网关技术,建立了基于上层管理的OT+IT、“互联网+”和基于5G的层状网络结构,结合物联网与工业网络协议,建立了离散制造数字化车间数据互操作结构与云服务系统,并进一步建立了离散制造车间统一架构。(4)建立了信息处理资源受限的针织装备的信息模型与互联互通互操作结构,设计了针织装备信息模型与互联互通互操作标准条款,并设计了举证、平台和现场验证方法。采用信息模型、OPC UA、互联互通互操作等验证平台,设计网络配置、OPC UA验证、互操作语义等验证场景,通过举证验证、平台验证和现场验证的方法对标准条款依次验证,证明了本文构建的离散制造装备信息模型与互联互通互操作技术应用于针织装备的正确性和可操作性。本文的创新性工作在于:提出了离散制造语义信息交互维度结构和语义信息建模方法;提出了面向服务的离散制造装备语义互操作技术,实现了离散制造装备信息的指令级语义互操作与文件交互;建立了离散制造装备互联互通互操作结构和基于无中心服务节点的离散制造车间统一架构;通过采用构建离散制造装备信息模型与互联互通互操作技术标准化条款的方式,提高了信息处理资源受限的离散制造装备语义互操作能力。
徐丹华[5](2019)在《小农现代转型背景下的“韧性乡村”认知框架和营建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农村被提升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基于大国小农的现实,乡村营建出现了小农现代转型的迫切需求与乡村社会经济环境格局不断变动的新趋势,亟需相关理论研究的支持。“韧性”科学是复杂系统应对环境变化的重要理论工具。因此,本研究从韧性视角出发,选取应对变化能力较为脆弱、小农问题最为突出的农业型乡村作为研究对象,提出研究问题“基于小农现代转型背景,如何认知、如何营建应对复杂动态风险的韧性乡村”,按照“理论逻辑搭建-关联机制解析-认知框架诠释-营建策略建构”的研究路径,以复杂适应系统为认识论基础,基于韧性理论的分析工具,识别影响乡村系统韧性的关键要素与作用机制,建构“韧性乡村”的认知框架,据此提出“韧性乡村”的营建策略和方法,并以浙江遂昌县古坪村为实证研究载体,为农业型乡村的“韧性乡村”营建提供借鉴。主要研究内容为:(1)乡村营建要素特征与系统韧性的关联机制解析。从历时性与共时性两个层面分别选择我国乡村演化的四个时期与当前乡村的三种主要类型,在微观上从空间营建“主体-产业-空间”向度进行解析,在宏观上利用“社会-经济-环境”维度的“韧性乡村”评估方法进行韧性状态判定,建立两者的关联机制,并厘清当下乡村产业分异中农业型乡村韧性发展面临的路径困境。(2)“韧性乡村”的认知框架诠释。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的认识论基础和韧性理论的分析工具,在乡村演化过程中,识别系统开放性、村民组织化、主体话语权、产业与空间的复杂性等要素对系统韧性的作用机制,归纳出先决条件、决定要素和表观特征等“韧性乡村”的认知框架。(3)“韧性乡村”的营建策略建构。提出融合内部与外部动力的乡建共同体、小农话语赋权的主体营建策略,旨在深化与延长多元复合产业链的产业营建策略,通过生态基底建构、乡村性保存与社区认同设计等实现综合韧性目标的空间营建策略,以具有可操作性的策略提升系统综合韧性。并确立“韧性乡村”的情景规划方法与实施原则。(4)“韧性乡村”营建的实证研究。以农业型乡村浙江古坪村为研究对象,基于“韧性乡村”的认知框架,提出“团结大乡建”共同体、产业情景策划与适应性更新等营建策略,对小农现代转型背景下的“韧性乡村”营建实践提供前期策划、规划设计和建设运营等过程具有实证与借鉴价值。本研究在理论层面,基于现代转型小农的主体适应性,通过乡村营建要素特征与系统的韧性状态关联,提出了“韧性乡村”的认知框架;在方法层面,从韧性的视角建构乡村人居环境在主体、产业与空间维度的营建策略与方法,对乡村应对各类不确定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与现实意义。
徐吉洪[6](2017)在《我国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运行研究 ——以G大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是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探索,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创新的产物,其目的是统筹利用中央和地方两方面的资源,重点支持共建高校提升办学水平和质量,引领、辐射并带动地方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在中央政府“将省部共建工作不断引向深入”精神的指引下,“省部共建”已充分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与时俱进的政策品质:从中西部的区域性政策到覆盖全部省级行政区划单位的全国性政策,从“单一”的政策成为一项“政策群”,“省部共建”政策的重心直接指向地方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近年来,中央政府加快了“省部共建”的步伐,加大了“省部共建”的力度,取得了一定的政策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继续推进“省部共建”,需要促进政策的有效运行,并不失时机地对政策进行完善与创新。论文以G大学为案例,运用文献分析与政策文本分析的方法,对地方高校“省部共建”的办学基础、申报过程、运行成效及执行差距进行全面审视与考察,从而提炼和总结“省部共建”的政策内涵,提出进一步完善地方高校“省部共建”的对策建议。论文共六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章、第二章。绪论部分主要是对文献的收集与整理,廓清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运行现有研究的现状、进展及不足,在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确立本研究的视角、方法及内容框架。在“我国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的确立与发展”部分,主要从历史纵切面考察了“省部共建”制定的背景,研究了“省部共建”政策渐进变迁的过程;从现实横切面厘清了“省部共建”政策的主体,提炼了“省部共建”政策的特点。论文研究者认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地方高校“省部共建”已成为一项日趋成熟的制度。第二部分,即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二部分是案例研究,即以G大学为个案,紧紧围绕教育部与省级地方政府签订的“省部共建”协议书,对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运行的成效与执行差距进行深入研究。“G大学‘省部共建’的基础与过程”部分,主要从G大学自身组织转型的“内部因素”与G大学所处的政策环境等“外部变量”两个维度,阐述了 G大学是如何成为“省部共建”高校的。“G大学‘省部共建’政策的成效分析”部分,论文从G大学“省部共建”以来在“学校身份”、“办学理念”、“学术水平”等三个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与显着变化,印证了“这些成绩的取得,同G大学进入省部共建是紧密相关的”这一观点。“G大学‘省部共建’政策的执行差距”部分,论文从政府-高校、教育部直属高校-共建高校、共建高校内部治理等三个视角,从G大学“办学经费”、“对口支持与合作”、“机构设置”等三个方面入手对“省部共建”政策执行者的行为实践进行了审视,深入剖析了其中的执行差距。第三部分,即第六章。“完善我国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的思考”部分对论文的研究内容作了回顾与总结,从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的渐进演进、政策成效与执行差距等三个方面提炼了“省部共建”学理内涵。为完善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论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中央政府要加强“省部共建”的顶层设计,省级政府要强化“省部共建”的主体责任,地方高校要增强“省部共建”的办学自觉。
刘肃,肖水贤,陶利军[7](2008)在《深度开发利用工商信息资源的实践与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信息化时代,信息是资源、财富和竞争力。谁一旦掌握了信息和信息利用平台,则意味着拥有先发优势和话语权。工商部门作为行政执法和市场监管的综合执法部门,一直重视信息化建设,目前已经初步建立了依托经济户口数据库的信息发掘、汇总
郑蓓[8](2006)在《基于工商行政管理视角的企业信用监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代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在我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信用的重要性日益凸现。而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是市场价格关系、供求关系、竞争关系的主体,其行为对经济秩序起着直接影响。所以说,企业信用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基础和核心。但不容质疑的是,在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受经济利益驱使,企业的失信行为日益严重:毁约失信现象经常发生,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不良贷款仍居高位。企业失信问题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埋下了巨大的风险隐患。 本文应用信息经济学、交易费用等理论工具,结合实证检验,阐述当前我国企业信用缺失的现状和根源所在,并通过建立博弈模型论证在信用体系建设不完善的我国,政府部门介入企业信用管理的必要性。然后结合笔者工作实践,立足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提出由工商部门实施企业信用监管所具备的职能优势、资源优势和机构优势基础上,对其当前正在开展的企业信用监管工作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进而提出完善工商经济户口建设,推行企业分类监管、严格企业退市机制,强化失信惩戒措施,探索信用修复机制,加快企业信用信息整合开放等对策性建议,以期改进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企业信用监管工作,从而推动我国信用管理体系的建设。
浙江省工商局[9](2004)在《浙江:建设数字工商所》文中指出
刘泽范[10](2003)在《谈谈实施“金信工程”中的认识问题》文中研究指明8月初,王众孚局长在“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规范市场秩序推进信用建设经验交流会”上,明确提出两项改革,就是对市场主体———企业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对市场客体———商品实行市场准入制度。其中第一项改革,就是在“经济户口”的新型监管体制基础上,从工商职能出发,对企业准入、经营、退出行为全过程有针对性地实施分类监管的企业信用监管体系建设(也就是“金信工程”),是一项涉及制度创新、职能整合、流程优化、技术实施等多方面的系统工程,是进一步推进市场主体监管制度改革和创新的工作。以经济户口与信用监管为两大特色的“金信工程”建设,是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将为我国信用社会的建立奠定重要基础。面对这个全新课题,9月2日—4日,国家工商总局办公厅和信息中心共同在贵阳召开电子政务试点单位中期检查暨信用系统建设研讨会。来自北京、上海、浙江等电子政务试点单位代表,交流了4月初在绍兴召开电子政务试点示范工程第一次试点单位协调会后试点工作的经验做法,应邀参加会议的天津、山东、江苏、广东、福建等地工商局代表,与四个试点单位一起讨论落实8月局长会对信用体系建设和“金信工程”的新要求,并就试点示范任务与信用体系?
二、“浙江省经济户口管理与信息化建设研讨会”综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浙江省经济户口管理与信息化建设研讨会”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浙江省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的实现路径、影响因素与政策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技术路线 |
2 文献综述 |
2.1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研究 |
2.1.1 非公有制经济研究 |
2.1.2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研究 |
2.1.3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研究 |
2.2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的影响因素研究 |
2.2.1 非公经济人士个人能力素质影响因素研究 |
2.2.2 非公经济人士外部成长环境影响因素研究 |
2.3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的政策选择研究 |
2.3.1 非公经济人士个人能力素质培养研究 |
2.3.2 非公经济人士外部成长环境优化研究 |
2.4 以往研究总结与评价 |
3 浙江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路径的统计分析 |
3.1 研究样本选择 |
3.2 健康成长指标 |
3.3 统计分析结果 |
3.3.1 基本信息统计分析 |
3.3.2 职业成长实现路径分析 |
3.3.3 政治成长实现路径分析 |
4 浙江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的影响因素研究 |
4.1 测评指标与问卷设计 |
4.1.1 个人能力素质 |
4.1.2 外部成长环境 |
4.1.3 问卷设计 |
4.2 研究取样与实证调查 |
4.2.1 问卷发放情况 |
4.2.2 问卷信度与效度检验 |
4.3 统计分析与结果讨论 |
4.3.1 统计分析 |
4.3.2 因子分析 |
4.3.3 结果讨论 |
5 推动浙江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的政策选择 |
5.1 加强教育培训,提升个体能力素养 |
5.2 维护市场秩序,创造良好市场环境 |
5.3 规范政商行为,打造亲清政商关系 |
5.4 加强舆论引导宣传,提高群体社会认同 |
5.5 健全约束激励机制,强化群体责任意识 |
5.6 深化创业激励机制,优化创业创新环境 |
5.7 拓宽政治参与渠道,增强群体议政能力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M大学MBA项目营销策略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框架 |
1.2.1 技术路线 |
1.2.2 研究方法 |
1.2.3 研究内容 |
1.3 创新与特色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国内外MBA项目营销相关文献综述 |
2.1.1 MBA营销发展阶段 |
2.1.2 MBA项目营销现状 |
2.1.3 MBA消费者行为 |
2.1.4 MBA项目STP |
2.1.5 MBA项目4P组合 |
2.1.6 文献评述 |
2.2 市场营销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市场营销内涵与特征 |
2.2.2 市场营销发展史及主要理论 |
2.2.3 消费者行为理论 |
2.2.4 STP战略 |
2.2.5 4P营销组合 |
2.2.6 新营销策略 |
2.3 高校营销相关理论 |
2.3.1 高校营销的内涵与特征 |
2.3.2 高校营销发展阶段 |
2.3.3 高校营销的消费者行为 |
2.3.4 高校营销的STP |
2.3.5 高校营销的4P组合 |
2.4 相关研究工具 |
2.4.1 PEST分析法 |
2.4.2 SWOT分析法 |
2.4.3 波特五力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M大学MBA项目营销现状及存在问题 |
3.1 M大学MBA项目现状 |
3.1.1 项目基本情况 |
3.1.2 项目组织架构 |
3.1.3 项目办学资源 |
3.2 M大学MBA项目营销现状 |
3.2.1 STP现状 |
3.2.2 4P现状 |
3.3 M大学MBA项目营销存在问题 |
3.3.1 STP营销存在问题 |
3.3.2 4P营销存在问题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M大学MBA项目营销环境分析 |
4.1 宏观环境分析 |
4.1.1 政治环境 |
4.1.2 经济环境 |
4.1.3 社会环境 |
4.1.4 技术环境 |
4.2 竞争环境分析 |
4.2.1 主要竞争对手 |
4.2.2 替代品 |
4.2.3 潜在竞争者 |
4.2.4 消费者议价能力 |
4.3 SWOT分析 |
4.3.1 优势分析 |
4.3.2 劣势分析 |
4.3.3 机会分析 |
4.3.4 威胁分析 |
4.3.5 组合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M大学MBA项目营销策略优化制定 |
5.1 基于SWOT分析的营销策略优化思路 |
5.2 数据收集和描述性统计 |
5.3 STP战略优化 |
5.3.1 市场细分优化 |
5.3.2 目标市场选择优化 |
5.3.3 目标市场定位优化 |
5.4 4P营销策略组合优化 |
5.4.1 产品策略优化 |
5.4.2 价格策略优化 |
5.4.3 渠道策略优化 |
5.4.4 促销策略优化 |
5.5 营销策略体系优化小结 |
第六章 M大学MBA项目营销策略优化支撑 |
6.1 打造MBA文化 |
6.2 提升招生队伍水平 |
6.3 加强信息化建设 |
6.4 推动招生服务标准化 |
6.5 加强外部合作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苍南县药品监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药品监管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之处 |
2 药品监管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药品监管的相关概念 |
2.1.1 药品的概念及其属性 |
2.1.2 药品监管基本概念 |
2.2 药品监管的理论基础 |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2.2 社会治理理论 |
3 苍南县药品监管的现状及问题 |
3.1 药品监管现状 |
3.1.1 药品监管主体 |
3.1.2 药品监管手段 |
3.1.3 药品监管依据 |
3.1.4 药品监管客体 |
3.2 药品监管存在的问题 |
3.3 形成药品监管问题的原因 |
3.3.1 监管体制存在缺陷 |
3.3.2 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 |
3.3.3 监管主体存在局限性 |
3.3.4 行业主体素质参差不齐 |
3.3.5 社会治理格局尚未形成 |
4 国外先进监管经验启示 |
4.1 美国药品监管经验 |
4.1.1 健全的监管体系 |
4.1.2 完善的法律体系 |
4.1.3 严厉的惩罚措施 |
4.2 日本药品监管经验 |
4.3 国外药品监管经验启示 |
5 优化苍南县药品监管的对策 |
5.1 建立协同高效的药品监管体系 |
5.2 进一步细化明确药品监管法律法规 |
5.3 打造职业化专业化药品检查员队伍 |
5.4 建立信息化药品监管平台 |
5.5 构建多方参与的社会治理格局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离散制造装备信息模型及互联互通互操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1.1.1 离散制造装备实现语义互操作的需求 |
1.1.2 智能制造亟需制订互联互通互操作标准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离散制造装备信息模型理论与建模技术 |
1.2.2 语义互操作理论与技术 |
1.2.3 离散制造装备的互联互通互操作平台技术 |
1.2.4 互联互通互操作标准制订与验证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目标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基于语义的离散制造装备信息模型 |
2.1 离散制造装备语义信息建模 |
2.1.1 离散制造领域本体元建模 |
2.1.2 离散制造装备信息交互维度结构 |
2.1.3 离散制造装备语义信息模型完备性 |
2.1.4 离散制造装备语义信息模型的构建过程 |
2.2 基于属性语义的离散制造装备信息模型 |
2.2.1 离散制造装备信息基础模型 |
2.2.2 面向离散异构装备模型的共性特征 |
2.2.3 考虑频度与优先级语义特性的属性 |
2.2.4 离散制造装备信息模型描述 |
2.3 基于属性语义的模型实例化方法 |
2.3.1 离散制造装备信息空间结构 |
2.3.2 信息模型实现工具比较 |
2.3.3 融合OPCUA技术的离散制造装备信息模型开发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面向服务的离散制造装备语义互操作 |
3.1 面向服务的离散制造装备语义互操作 |
3.1.1 面向服务的语义信息模型互操作 |
3.1.2 离散制造装备语义互操作能力测度 |
3.1.3 面向服务的离散制造装备语义互操作映射结构 |
3.2 面向服务的互操作语义系统结构 |
3.2.1 模型与协议一体化的映射技术 |
3.2.2 离散制造装备互操作报文结构 |
3.2.3 离散制造装备互操作数据类型 |
3.3 基于信息交互维度结构的互操作语义映射 |
3.3.1 树状架构语义集 |
3.3.2 离散制造装备服务元语指令集系统 |
3.3.3 双响应机制的信息交互模式设计 |
3.4 离散制造装备文件互操作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离散制造装备互联互通互操作平台 |
4.1 离散制造装备互联互通互操作平台架构 |
4.2 无中心服务节点的语义互操作服务网 |
4.3 离散制造装备泛在连接 |
4.3.1 离散制造装备标识与接口 |
4.3.2 离散制造装备通信设计 |
4.4 基于上层管理的层状网络结构 |
4.4.1 OT+IT网络结构 |
4.4.2 “互联网+”离散制造装备网络 |
4.4.3 基于5G的离散制造装备网络 |
4.5 数据交互协议 |
4.5.1 数据交互技术分析 |
4.5.2 离散制造装备基础通信协议 |
4.6 离散制造数字化车间服务体系 |
4.6.1 离散制造数字化车间数据交互结构 |
4.6.2 无中心服务节点的离散制造车间统一架构 |
4.6.3 离散制造装备语义互操作云平台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针织装备信息模型及互联互通互操作标准验证 |
5.1 针织装备信息模型及互联互通互操作 |
5.1.1 针织装备信息模型的构建 |
5.1.2 针织装备的语义互操作服务 |
5.1.3 针织装备的互联互通互操作网络结构 |
5.1.4 信息模型及互联互通互操作标准化条款设计 |
5.2 针织装备标准化条款的试验验证方法 |
5.2.1 验证流程 |
5.2.2 举证验证 |
5.2.3 平台验证 |
5.2.4 现场验证 |
5.3 语义信息模型验证 |
5.3.1 语义信息模型验证设计 |
5.3.2 语义信息模型验证结论分析 |
5.4 语义互操作规范验证 |
5.4.1 语义互操作验证设计 |
5.4.2 语义互操作验证结论分析 |
5.5 针织装备信息模型及互联互通互操作验证结论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小农现代转型背景下的“韧性乡村”认知框架和营建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背景:“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村建设新趋势 |
1.1.1 “大国小农”格局的现实背景 |
1.1.2 小农现代转型的迫切需求 |
1.1.3 乡村不断受到动态风险的挑战 |
1.2 基本概念的界定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定位:研究问题的提出 |
1.3.2 研究目的 |
1.3.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4.3 论述框架 |
1.5 研究特点与可能的创新点 |
2 国内外相关研究解析 |
2.1 响应危机、以问题为导向的乡村人居环境理论演进 |
2.1.1 国外乡村理论研究动态 |
2.1.2 国内乡村研究发展趋势 |
2.2 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政策与实践评析 |
2.2.1 国外相关政策与实践启示 |
2.2.2 国内乡村政策与营建实践 |
2.3 本章小结 |
3 “韧性乡村”的理论基础 |
3.1 乡村作为复杂适应系统的基础认知 |
3.1.1 传统概念下的系统论 |
3.1.2 复杂适应系统 |
3.1.3 乡村作为复杂适应性系统的基础认知 |
3.2 韧性城市和韧性乡村 |
3.2.1 韧性城市:从防灾到应对多元化风险 |
3.2.2 韧性乡村:从突变扰动到渐变扰动 |
3.3 分析工具与研究逻辑搭建 |
3.3.1 “韧性乡村”评估方法 |
3.3.2 乡村营建的三向度:空间、产业、主体 |
3.3.3 “路径、构成、维度”的研究逻辑 |
3.4 本章小结 |
4 外部扰动下乡村营建要素特征的动态演化与韧性状态评估 |
4.1 传统自洽时期:重农思想下的乡村自组织(-1949): |
4.1.1 土地、赋役与基层管理的制度演进 |
4.1.2 重农思想下的人口自组织活力 |
4.1.3 家庭组织化、兼业化的生产行为 |
4.1.4 乡里共同体下的村落建设 |
4.1.5 乡村主体不断适应的韧性系统 |
4.2 二元限制时期:国家意志下的乡村他组织(1949-1978) |
4.2.1 乡村开放性的制度限制 |
4.2.2 他组织压力下的逆城镇化 |
4.2.3 集体化的农工分化 |
4.2.4 节俭单一化的空间建设模式 |
4.2.5 半开放系统的韧性僵化 |
4.3 快速变革时期:市场导向下的乡村原子化(1978-2002) |
4.3.1 转型期下的村庄自治 |
4.3.2 单向流入城市的乡村人口 |
4.3.3 城镇化中的产业发展起落 |
4.3.4 设计初步介入下的自主建设浪潮 |
4.3.5 主体原子化的韧性危机 |
4.4 重构转型时期:乡村产业分异下的韧性异化(2003-2017) |
4.4.1 以城带乡的城乡统筹制度新阶段 |
4.4.2 农业型乡村:弱势化与空废化 |
4.4.3 工贸型乡村:大小共同体下的就地城镇化和空间城镇化 |
4.4.4 旅游型乡村:外源式与内生式的分异 |
4.5 “乡村振兴”战略(2017—):何为农业型乡村的韧性发展路径 |
4.6 本章小结 |
5 “韧性乡村”认知框架的要素识别与机制解析 |
5.1 系统韧性建构的先决条件:开放性 |
5.1.1 开放性的衡量指标和影响因素 |
5.1.2 当前时期的乡村系统开放性 |
5.2 韧性演化的决定要素:主体组织化与话语权 |
5.2.1 主体组织化 |
5.2.2 主体话语权 |
5.3 韧性演化的表观特征:产业与空间的复杂性 |
5.3.1 主体适应力作用下产业与空间的演化机制 |
5.3.2 产业与空间复杂性对系统韧性的反馈机制 |
5.4 本章小结 |
6 “韧性乡村”的营建策略与方法 |
6.1 主体:赋权转型小农的乡建共同体建构 |
6.1.1 融合内外部动力的乡建共同体 |
6.1.2 转型小农的主体话语权赋权 |
6.2 产业:多元复合产业链的深化与延长 |
6.2.1 产业链内涵 |
6.2.2 深化:组织化和品质化的农业生产 |
6.2.3 延长:灵活多元的产业格局 |
6.3 空间:综合韧性目标下的适应更新 |
6.3.1 作为生态基底的空间营建 |
6.3.2 协同产业发展、村民交往的“乡村性”支撑 |
6.3.3 利于社区认同的空间设计 |
6.4 基于情景规划的“韧性乡村”营建方法 |
6.4.1 应对不确定性的情景规划内涵 |
6.4.2 “韧性乡村”的情景规划营建方法 |
6.4.3 营建策略实施的原则 |
6.5 本章小结 |
7 实证研究:遂昌古坪村的“韧性乡村”实证营建 |
7.1 案例选取与研究视角 |
7.1.1 案例选取背景 |
7.1.2 研究目标 |
7.2 要素特征提取与发展定位 |
7.2.1 古坪村要素特征的田野调查 |
7.2.2 发展风险与定位 |
7.3 “团结大乡建”共同体的主体动力 |
7.3.1 共同体建构 |
7.3.2 政治话语赋权:公共参与机制 |
7.3.3 资本话语赋权:法人乡建模式 |
7.3.4 知识话语赋权:“小美”公益助农平台 |
7.4 多情景的产业策划 |
7.4.1 产业链复合化:产业多元联动 |
7.4.2 两种发展情景界定 |
7.4.3 时间动态性:时节适应补足 |
7.5 适应性更新的空间韧性营建 |
7.5.1 生态安全格局:环境保护与宜居生活的协调 |
7.5.2 画里浙南乡村:景观与文化的多重乡村性体验 |
7.5.3 主客共享空间:日常生活空间的激活 |
7.6 本章小结 |
8 结语 |
8.1 总结与启示 |
8.1.1 研究总结 |
8.1.2 研究启示 |
8.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6)我国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运行研究 ——以G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基于对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关注 |
二、基于“省部共建”政策对我国高校发展的影响 |
三、基于论文研究者的工作经历与研究旨趣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价值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公共政策过程 |
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
三、地方高校“省部共建”研究 |
四、教育政策运行研究 |
五、文献述评 |
第四节 核心概念 |
一、教育政策 |
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
三、省部共建 |
四、政策运行 |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的确立与发展 |
第一节 我国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确立的背景 |
一、政治背景:政府机构改革 |
二、经济背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
三、教育背景: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
第二节 我国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的演进 |
一、地方高校“省部共建”的萌生与兴起(2004-2007) |
二、地方高校“省部共建”的发展与探索(2008-2011) |
三、地方高校“省部共建”的调整与深化(2012-至今) |
第三节 我国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的主体 |
第四节 我国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的特点 |
一、“省部共建”主体的多元化 |
二、“省部共建”布局的区域性 |
三、“省部共建”内容的全面性 |
四、“省部共建”府际关系的协同性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G大学“省部共建”的基础与过程 |
第一节 G大学“省部共建”的办学基础 |
一、G大学经历的四次组织转型 |
二、G大学组织转型发生的变化 |
第二节 G大学“省部共建”的政策环境 |
一、国家的宏观政策:科教兴国与高等教育强国 |
二、浙江的区域政策:科教兴省与高等教育强省 |
第三节 G大学“省部共建”战略的确立 |
一、“四校合并”:G大学“省部共建”的外生变量 |
二、“抓质量,建名校”:G大学“省部共建”的内生变量 |
第四节 G大学“省部共建”确立的过程 |
一、G大学-浙江省政府的良性互动:G大学“省部共建”的前提 |
二、教育部-浙江省的互动协商:G大学“省部共建”的关键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G大学“省部共建”政策的成效分析 |
第一节 “省部共建”提升了G大学的“身份” |
一、大学身份:内涵与意义 |
二、“省部共建”:进一步巩固了G大学省属高校“排头兵”的地位 |
三、“省部共建”:G大学由“地方军”走向“国家队” |
第二节 “省部共建”更新了G大学的办学理念 |
一、“省部共建”进一步明确了G大学的办学定位 |
二、“省部共建”实现了G大学发展主线的转移 |
三、“省部共建”使G大学确立了“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的方向 |
第三节 “省部共建”提高了G大学的学术水平 |
一、“省部共建”丰富了G大学的学术资源 |
二、“省部共建”提升了G大学的学术序位 |
三、“省部共建”促进了G大学核心指标的跨越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G大学“省部共建”政策的执行差距 |
第一节 G大学“省部共建”办学经费政策的执行差距 |
一、中央政府模棱两可的“省部共建”经费支持政策 |
二、浙江省政府模棱两可的“省部共建”经费支持政策 |
第二节 G大学“省部共建”对口支持与合作的执行差距 |
一、“完整”的“省部共建”对口支持与合作形式 |
二、“权宜”的“省部共建”对口支持与合作内容 |
三、“打折”的“省部共建”对口支持与合作过程 |
第三节 G大学“省部共建”机构设置的执行差距 |
一、“省部共建”工作机构的设置:非独立性与附属性 |
二、“省部共建”工作机构的职能:象征性与符号性 |
三、“省部共建”工作机构的人员:非专业性与兼职性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完善我国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的思考 |
第一节 “省部共建”:我国地方高等教育治理的重要探索 |
一、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的渐进演进:均衡配置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制度安排 |
二、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的成效: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探索 |
三、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的执行差距:结果的差距与行动的偏离 |
第二节 完善我国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的思考 |
一、中央政府:加强“省部共建”的顶层设计 |
二、省级政府:强化“省部共建”的主体责任 |
三、地方高校:增强“省部共建”的办学自觉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浙江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共建G大学协议书 |
附录B: 受访对象一览表 |
附录C: G大学“省部共建”政策运行访谈提纲 |
在读期间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有志有力有物相之——一位山里放牛娃的博士学位论文后记 |
(7)深度开发利用工商信息资源的实践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深度开发应用工商信息资源的实践尝试 |
(一)开发《工商业务数据综合分析系统》 |
(二)打造路桥最大综合性门户网站———路桥直通车 |
(三)开发《手机短信综合运用系统》 |
二、深度开发利用工商信息资源的内容和价值 |
(一)市场主体登记监管信息 |
(二)拍卖备案信息 |
(三)品牌管理信息 |
(四)违法失信信息 |
(五)举报投诉信息 |
(六)商品质量监测信息 |
(七)政务公开信息 |
三、深度开发利用工商信息资源的思考 |
(一)认清深度开发利用工商信息资源的具体目标 |
(二)探索深度开发利用工商信息资源的具体途径 |
(三)加大深度开发利用工商信息资源的力度 |
(8)基于工商行政管理视角的企业信用监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交易费用理论 |
1.3.2 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
1.3.3 制度变迁理论 |
1.4 论文框架 |
2.信用的一般理论和信用管理模式 |
2.1 信用和国家信用管理体系 |
2.1.1 信用的内涵 |
2.1.2 信用的作用 |
2.1.3 国家信用管理体系的涵义 |
2.1.4 国家信用管理体系的功能 |
2.2 国内外信用管理模式比较 |
2.2.1 国外信用管理体系的典型模式 |
2.2.2 国外信用管理体系的构成 |
2.2.3 国内信用管理体系的探索 |
3.我国企业信用现状及其成因 |
3.1 企业信用涵义 |
3.2 企业信用缺失现状 |
3.3 企业信用缺失的危害 |
3.4 企业信用缺失的成因分析 |
4.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与企业信用监管 |
4.1 政府介入信用管理体系建设的博弈分析 |
4.2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实施企业信用监管的相对优势 |
4.3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企业信用监管工作回顾 |
4.4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企业信用监管过程中的问题剖析 |
4.4.1 信用监管法律法规依据的缺失 |
4.4.2 市场主体退出的机会主义倾向 |
4.4.3 信用数据采集和整合的欠缺 |
4.4.4 失信惩罚不力的成本收益分析 |
5.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改进企业信用监管的建议 |
5.1 企业监管的目标、原则、内容 |
5.2 改进企业信用监管的具体对策 |
5.2.1 完善经济户口建设,提升企业信用信息采集整合质量 |
5.2.2 推进企业分类监管,整肃企业信用秩序 |
5.2.3 完善企业退出机制,加强全程监管 |
5.2.4 严格失信惩戒和守信激励机制 |
5.2.5 探索企业信用修复后延监管 |
5.2.6 有序开放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
6.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企业信用监管评价指标体系 |
后记 |
四、“浙江省经济户口管理与信息化建设研讨会”综述(论文参考文献)
- [1]浙江省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的实现路径、影响因素与政策选择[D]. 许樱. 浙江大学, 2020(01)
- [2]M大学MBA项目营销策略优化研究[D]. 陈鸽.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3)
- [3]苍南县药品监管问题研究[D]. 谢华山. 四川师范大学, 2019(04)
- [4]离散制造装备信息模型及互联互通互操作研究[D]. 汪松松. 浙江理工大学, 2019(06)
- [5]小农现代转型背景下的“韧性乡村”认知框架和营建策略研究[D]. 徐丹华. 浙江大学, 2019
- [6]我国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运行研究 ——以G大学为例[D]. 徐吉洪.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5)
- [7]深度开发利用工商信息资源的实践与思考[J]. 刘肃,肖水贤,陶利军. 中国工商管理研究, 2008(04)
- [8]基于工商行政管理视角的企业信用监管研究[D]. 郑蓓. 浙江大学, 2006(01)
- [9]浙江:建设数字工商所[J]. 浙江省工商局. 工商行政管理, 2004(11)
- [10]谈谈实施“金信工程”中的认识问题[J]. 刘泽范. 工商行政管理, 20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