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型网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杆件屈曲,矢跨比,稳定性,K8型单层球面网壳结构
型网壳论文文献综述
狄兰永[1](2019)在《K8型网壳结构模型稳定矢跨比试验与应用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着建筑审美的不断发展,具有造型丰富、空间跨度大等诸多优势的网壳结构成为了应用最为广泛的空间结构之一。提升网壳结构的稳定性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且针对网壳结构杆件缺陷研究较为少见的情况,基于此,通过探索不同矢跨比对杆件屈曲K8型单层球面网壳结构稳定性所产生的影响从而优选最佳矢跨比。研究结果显示,在地震荷载作用下不同的矢跨比对网壳结构稳定性造成的影响是有明显差异的,矢跨比为0. 4时K8型单层球面网壳结构的稳定性最好。(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期刊2019年11期)
李会军,饶颢,肖姚[2](2019)在《荷载初偏心对K6型网壳稳定性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荷载初偏心对单层球面网壳整体稳定承载力的影响,首先提出了初偏心荷载的施加方法及其在有限元程序中的实现步骤;接着以K6型单层球面网壳为研究对象(矢跨比f/L分别为1/3、1/4、1/5、1/6和1/7),考虑了5种荷载工况(满跨对称荷载,半跨非对称荷载p/G分别为0.75、0.50、0.25、0),系统地研究了不同初偏心荷载(μ_e分别为0、5mm、10mm、15mm、20mm、25mm、30mm和35mm)对网壳稳定承载力的影响规律;然后探讨了网壳在初偏心荷载作用下的失效机理。通过200例网壳算例分析,结果表明:对于矢跨比为1/4~1/7的网壳,随着荷载初偏心的增大,网壳的稳定承载力近似线性降低;当荷载初偏心较小时,满跨荷载作用下大矢跨比网壳的稳定承载力低于不对称分布的情况;当荷载初偏心较大时,情况正好相反。随着荷载初偏心的增加,矢跨比愈大的网壳,稳定承载力的降低愈明显,表明大矢跨比网壳对荷载初偏心更加敏感。提出的初偏心荷载施加方法与分析思路可推广至其它类型的空间网格结构中。(本文来源于《建筑钢结构进展》期刊2019年03期)
李会军,卢珍,韩健[3](2019)在《随机杆件初弯曲对K6型网壳稳定承载力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单层网壳属于缺陷敏感型结构,初始缺陷对其稳定承载力影响较复杂。为研究随机杆件初弯曲对网壳整体承载力的影响,以K6型单层球面网壳为对象,推导了实现具有杆件随机初弯曲网壳的相关公式,并详细阐述了其在有限元程序中的实现方法,分别研究了杆件初弯曲幅值、弯曲方向角及二者耦合作用对网壳结构稳定承载力的影响程度。主要得出如下结论:当初弯曲幅值δ取为确定值l/1 000时,与理想网壳相比,承载力下降5%左右;当δ取为确定值l/250时,承载力下降14%左右。与随机初弯曲幅值相比,初弯曲方向角对网壳结构稳定承载力的影响较小。同时考虑弯曲幅值与弯曲方向角的随机性时,杆件初弯曲对网壳稳定承载力的影响更为显着。推导的建模公式及其有限元方法可推广至其它类型的空间网格结构中。(本文来源于《建筑钢结构进展》期刊2019年02期)
马斌,马腾飞,魏昕,周晖[4](2018)在《基于Taft地震波作用下的杆件屈曲对K8型网壳结构稳定性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网壳结构的动力稳定性是空间结构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目前,对于网壳结构动力稳定性的研究很少有考虑杆件屈曲这一因素的影响。本文在前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多段梁法模拟杆件的初弯曲,通过削减杆件截面,使其先于网壳结构整体失稳之前首先屈曲,研究在Taft地震波作用下,不同位置处、不同根数的杆件屈曲对K8型单层球面网壳结构整体稳定性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晁建秋[5](2016)在《边界条件和地貌对柱面和鞍型网壳等效静风荷载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柱面网壳结构和鞍型网壳结构是两种典型的大跨屋盖结构形式,工程应用广泛。风荷载是该类结构设计中的主要控制荷载之一。现行规范GB.50009-2012中抗风设计条文给出的主要是针对高层、高耸等仅考虑第一阶振型的结构形式的风荷载计算方法,而对大跨结构没有明确给出相关规定。目前,本课题组已有针对这两类结构的等效静风荷载研究,但对结构支承条件和地貌影响考虑不够全面。本文对已有研究进行拓展,在工程常用的范围内变化风荷载参数和结构设计参数,研究了四边支承的单层柱面网壳结构风振响应和等效静风荷载的参数化规律,以及不同地貌类型风场对鞍型网壳结构的风振响应和等效静风荷载的影响,提出供结构设计参考的等效静风荷载确定方法。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完成四边支承柱面网壳结构和鞍型网壳结构的结构设计和动力特性分析。建立柱面网壳结构模型和鞍型网壳结构模型,使结构参数涵盖工程常用的范围,对所有结构工况进行模态分析,研究结构参数变化对结构自振特性的影响规律。(2)柱面和鞍型网壳结构风致响应特性研究。系统分析了不同结构参数条件下,结构背景响应与共振响应分布规律,以及动力响应中各振型的参与程度。选取若干典型的柱面和鞍型网壳结构,计算这些结构工况在0度到90度内11个不同风向风荷载作用下的风致响应,分析结构的不利风向。研究发现,该类结构的风压数值最不利风向角与结构风致响应最不利风向角存在明显区别,确定了这两类结构风致响应的最不利风向角。(3)四边支承柱面网壳结构等效静风荷载的工程化研究。考虑不同风荷载参数和结构参数对多目标等效静风荷载的影响,并考虑工程应用的方便性,得到便于工程应用的等效风压系数表达方式。(4)研究不同地貌类型风场对鞍型网壳结构等效静风荷载的影响。分析中国荷载规范规定的四类风场对该类结构的风振响应及等效静风荷载的影响,给出基于B类风场等效静风荷载表达形式,考虑其它类型风场影响的等效静风荷载转化系数建议值。(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6-06-01)
苏亚[6](2016)在《圆形水平投影杂交式马鞍型网壳参数化设计及地震响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大跨度、大空间建筑的日益普及,人们已不满足传统纯拓扑网壳形式的直接运用,倾向于不同结构形式的组合、发挥各自的优点,形成满足建筑美学、合理、经济的新型结构形式,杂交式马鞍型网壳应运而生。其不仅能给人们带来舒适感且能增大结构跨度,使网格单元分布均匀,受力合理,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本文根据杂交式网壳组合规律及更好优化结构形式的目的,采用APDL (ANSYS Parametric Design Language)参数化设计语言研制了单层圆形水平投影面12种杂交式马鞍型网壳宏程序,并对该类型网壳进行形状优化及静、动力作用下一般特性的分析,得到一些重要结论。(1)依据马鞍形曲面方程:z=2f(x2-y2),其中f为矢高,S为跨度,借鉴肋环、联方、凯威特、施威德勒、叁向格子五种典型马鞍型网壳结构形式,研制了由该五种网壳相互组合的12种圆形水平投影杂交式马鞍型网壳宏程序,只要输入结构矢高、跨度、环向区域份数、径向节点圈数和上部结构径向圈数便可快速、方便、高效地实现12种杂交式马鞍型网壳参数化设计,为该类网壳结构受力性能分析、选型优化及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2)对12种杂交式马鞍型网壳结构施加静力载荷并考虑考虑结构自重,通过比较不同矢高、跨度、网格数和杆件截面尺寸下的最大位移、内力及对最大水平支座反力的影响,归纳出12种结构模型各自适用跨度、矢高和网格数等范围,为工程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及网壳结构的动力学分析做好铺垫。(3)以杂交式马鞍型网壳结构总耗钢量最小为目标函数,环向区域份数Kn,径向节点圈数Nx,上部结构径向圈数Ns为形状优化设计变量进行了形状优化分析,研究了该类网壳结构总耗钢量最小时,Kn,Nx,Ns的最优组合,为杂交式马鞍型网壳宏微观几何关系应用提供借鉴,而后依据马鞍面正、负曲率抛物线正交的特性,推导了该类马鞍型网壳的杆长与几何参数之间的关系式;在结构设计时,给定跨度、Kn、Ns等宏观参数,可通过引入该公式,保证工程上对杆件长度和矢高的控制要求,缩减设计成本和周期,效率更高。(4)选取12种杂交式马鞍型网壳结构静力性能中较优的两种网壳类型进行地震响应分析,分析了其自振特性,及结构参数对频率的影响;并采用时程分析法分析结构在一维地震、二维地震和叁维地震作用下的振动特性,导出节点位移和内力时程曲线,通过跨度、矢高、环向区域份数、径向节点圈数等参数变化对结构位移和内力的影响,得出杂交式马鞍型网壳的地震响应规律,并给出合理的建议。最后,对杂交式马鞍型网壳结构的分析进行总结并对以后的研究作进一步展望。(本文来源于《山东建筑大学》期刊2016-04-01)
刘会乐[7](2014)在《旋转双曲面型网壳结构的稳定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旋转双曲面型网壳结构是网壳结构中非常新颖的一种。它继承了网壳结构受力合理、刚度大、重量轻和计算简便等诸多优点,又因为有独特的外形而备受亲睐。稳定性研究一直是衡量网壳结构安全与否的重要衡量指标。因此,论文通过对结构在不同截面尺寸、不同支座形式、不同支座位置等条件下,分别计算了结构受到静力作用下情况下杆件的位移和内力,结构的线性和非线性稳定性,以及在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1.通过ANSYS中的参数化设计语言APDL语言进行编程,对一个K8型的单层球面网壳进行建模,求出荷载位移曲线进行对比,证明所建模型的正确性,所编命令流的正确。编写本文所分析的双曲面型网壳结构命令流,与SAP2000所建同一模型进行分析对比,验证命令流的正确性。2.对结构进行静力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特征值屈曲分析,几何非线性和弹塑性分析。分析各种因素对网壳结构的稳定性的影响:截面尺寸、支座类型、支座位置、不同材料等。得到相关结论指导实践。分析杆件的灵敏度,对结构进行倒塌分析。3.分析旋转双曲面型网壳结构的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性能。利用时程分析法分析了结构在一维地震、二维地震和叁维地震作用下特性,得到双曲面型网壳结构的的自振特性和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规律。最后,对本文所做的分析进行总结,得到相关的结论来指导实践,并对旋转双曲面型网壳结构的还需进行的研究作进一步展望,指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本文来源于《广州大学》期刊2014-06-01)
李昆[8](2013)在《考虑下部混凝土支承累积损伤效应的K8型网壳抗震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单层球面网壳结构以其合理的受力特性和优美的结构形式而被广泛应用于大跨空间结构,其抗震性能的研究尤为重要。本文对带下部支承K8型网壳结构的受力特性进行了系统分析,旨在深入了解其抗震性能。为使分析模型能够更加精细,本文开发了混凝土损伤本构子程序,使利用ABAQUS空间梁单元模拟混凝土构件时,能够考虑混凝土材料非线性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得到了下部支承混凝土累积损伤对结构强震响应的影响,提出了带下部支承K8型网壳结构的强震失效准则,并在考虑下部支承混凝土累积损伤情况下,总结了结构的叁类失效模式,并对其失效机理做了简要分析。最后,本文进行了结构失效荷载的参数影响分析。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一、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骨架曲线和Kent-Park模型加卸载原则,开发了应用于ABAQUS空间梁单元的混凝土损伤本构显式子程序;并在单元和构件层面上验证了该子程序的准确性。子程序的开发,使利用ABAQUS空间梁单元模拟混凝土构件时,能够考虑材料非线性的影响。二、为提高ABAQUS/CAE的建模效率,开发了由ETABS模型向ABAQUS模型转换的接口。接口程序实现了框架-剪力墙结构在ABAQUS/CAE中的高效建模,解决的主要难题包括模型转换中配筋的等效、楼板和剪力墙网格划分不协调的处理等。叁、探讨了下部支承混凝土累积损伤对带下部支承K8型网壳结构强震响应的重要影响;将上部网壳损伤变量与下部支承损伤变量相结合,建立了带下部支承球面网壳结构强震失效准则,并将其应用于结构失效荷载的评估;并在考虑下部支承混凝土累积损伤的情况下,对结构进行了动力全过程参数分析,总结了结构发生的叁种失效模式,并对其失效机理做了简要分析;分析了支承刚度、矢跨比、屋面荷载叁项结构参数对结构失效荷载的影响规律。(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3-06-01)
李志宏,张鸿雁,刘坚,彭登峰[9](2012)在《斗拱型网壳的自振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斗拱型网壳结构是一种新型的结构形式,尤其适用于大跨度的空间建筑。对一个跨度为80 m的斗拱型网壳的自振特性进行分析发现,其自振特性与单层球面网壳的自振特性十分相似,自振频率分布密集,甚至有一些自振频率几近相同。对支座铰接和固接两种情况下斗拱型网壳结构的自振特性进行比较可知,层间的连接方式对其自振特性几乎无影响。(本文来源于《钢结构》期刊2012年12期)
林莉,范峰,支旭东,尹弘峰,沈世钊[10](2012)在《冲击物尺寸对K8型网壳失效模式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ANSYS/LS-DYNA有限元程序中建立了K8单层球面网壳的冲击模型,冲击方式为网壳顶点受竖直向下的冲击作用,选用圆柱体冲击物,通过改变冲击物直径的方式改变冲击物尺寸,对大尺寸冲击物撞击网壳多个节点的情况进行研究,考察冲击物尺寸对网壳失效模式的影响,研究表明冲击物的尺寸对网壳结构失效模式和动力响应的有影响。(本文来源于《第十四届空间结构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2-11-01)
型网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研究荷载初偏心对单层球面网壳整体稳定承载力的影响,首先提出了初偏心荷载的施加方法及其在有限元程序中的实现步骤;接着以K6型单层球面网壳为研究对象(矢跨比f/L分别为1/3、1/4、1/5、1/6和1/7),考虑了5种荷载工况(满跨对称荷载,半跨非对称荷载p/G分别为0.75、0.50、0.25、0),系统地研究了不同初偏心荷载(μ_e分别为0、5mm、10mm、15mm、20mm、25mm、30mm和35mm)对网壳稳定承载力的影响规律;然后探讨了网壳在初偏心荷载作用下的失效机理。通过200例网壳算例分析,结果表明:对于矢跨比为1/4~1/7的网壳,随着荷载初偏心的增大,网壳的稳定承载力近似线性降低;当荷载初偏心较小时,满跨荷载作用下大矢跨比网壳的稳定承载力低于不对称分布的情况;当荷载初偏心较大时,情况正好相反。随着荷载初偏心的增加,矢跨比愈大的网壳,稳定承载力的降低愈明显,表明大矢跨比网壳对荷载初偏心更加敏感。提出的初偏心荷载施加方法与分析思路可推广至其它类型的空间网格结构中。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型网壳论文参考文献
[1].狄兰永.K8型网壳结构模型稳定矢跨比试验与应用探讨[J].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2019
[2].李会军,饶颢,肖姚.荷载初偏心对K6型网壳稳定性的影响研究[J].建筑钢结构进展.2019
[3].李会军,卢珍,韩健.随机杆件初弯曲对K6型网壳稳定承载力的影响研究[J].建筑钢结构进展.2019
[4].马斌,马腾飞,魏昕,周晖.基于Taft地震波作用下的杆件屈曲对K8型网壳结构稳定性影响分析[J].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8
[5].晁建秋.边界条件和地貌对柱面和鞍型网壳等效静风荷载影响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
[6].苏亚.圆形水平投影杂交式马鞍型网壳参数化设计及地震响应分析[D].山东建筑大学.2016
[7].刘会乐.旋转双曲面型网壳结构的稳定性分析[D].广州大学.2014
[8].李昆.考虑下部混凝土支承累积损伤效应的K8型网壳抗震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
[9].李志宏,张鸿雁,刘坚,彭登峰.斗拱型网壳的自振特性分析[J].钢结构.2012
[10].林莉,范峰,支旭东,尹弘峰,沈世钊.冲击物尺寸对K8型网壳失效模式影响研究[C].第十四届空间结构学术会议论文集.2012
标签:杆件屈曲; 矢跨比; 稳定性; K8型单层球面网壳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