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禾谷镰孢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子囊,基因,花丝,亲和性,能力,孢子,枯草。
禾谷镰孢霉论文文献综述
毕秋艳,马志强,韩秀英,张小风,王文桥[1](2015)在《枯草芽胞杆菌与氟环唑联用对禾谷镰孢霉的增效作用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验证枯草芽胞杆菌与氟环唑联用对禾谷镰孢霉的增效作用,用平板倒扣法和固体平板扩散法—打孔法测定菌药联用后枯草芽胞杆菌挥发性物质、抗真菌蛋白对禾谷镰孢霉的抑菌活性,观察抗真菌蛋白对禾谷镰孢霉菌丝形态的影响,并用刚果红染色法测定菌药联用后枯草芽胞杆菌纤维素酶活性。结果表明:菌药联用对禾谷镰孢霉的最高抑菌活性可达74.44%,表现增效和持效作用;枯草芽胞杆菌挥发性物质和抗真菌蛋白分别与氟环唑联用均可增强禾谷镰孢霉抑菌活性;菌药联用后枯草芽胞杆菌纤维素酶活性提高。研究表明枯草芽胞杆菌与氟环唑联用的增效机制是增强枯草芽胞杆菌挥发性物质对禾谷镰孢霉的抑菌活性,抗真菌蛋白活性的提高加强了禾谷镰孢霉菌丝溶解的程度,纤维素酶活性的增强提高了禾谷镰孢霉空间竞争作用和生物防治潜能。(本文来源于《植物保护学报》期刊2015年03期)
袁善奎,周明国[2](2002)在《禾谷镰孢霉营养亲和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禾谷镰孢霉(Fusarium graminearum Schwabe),其有性时期为玉蜀黍赤霉(Gibberella zeae(Schwein.)Petch),是小麦赤霉病的主要致病菌。本研究旨在对采自中国部分地区的禾谷镰孢霉菌株的营养亲和性进行研究,以期对中国引起小麦赤霉病的禾谷镰孢霉的田间群体结构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为抗病育种和该病的综合治理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第七届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02-04-01)
袁善奎,周明国[3](2002)在《禾谷镰孢霉nit突变体的诱导及其生物学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将3个抗多菌灵和2个野生敏感型禾谷镰孢霉(Fusarium graminearum)菌株分别在含氯酸盐的MMC培养基上培养,共得到22个不能利用硝酸盐的营养缺陷突变体(Nitrate nonutilizing mutant, 简称nit突变体)。比较了各nit突变体与其亲本菌株之间在菌落生长速率、培养性状、产分生孢子能力、产子囊壳能力以及对多菌灵的敏感性等生物学特性方面的变化。结果表明,nit突变体均抗氯酸盐,在PSA平板上的生长速率没有改变,有性生殖能力没有下降,在Joffs 培养液和5%绿豆汤培养液中仍能产孢,但产孢量与亲本菌株有差异。此外,禾谷镰孢霉对氯酸盐和多菌灵之间没有交互抗药性。因此,可用nit作为遗传标记,研究禾谷镰孢霉有关性状的遗传学。(本文来源于《菌物系统》期刊2002年01期)
王金君[4](1995)在《玉米花丝抗禾谷镰孢霉(穗腐)的基因表现》一文中研究指出玉来花丝抗禾谷镰孢霉(穗腐)的基因表现──(L.M.Reid等),JournalofHeredity,1994,Vo1.85,No.2,118~121(英文)在高抗自交系CO272和3个感病自交系(CO265、CO266和F2)的杂交种中,观察了果穗...(本文来源于《国外农学-杂粮作物》期刊1995年03期)
禾谷镰孢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禾谷镰孢霉(Fusarium graminearum Schwabe),其有性时期为玉蜀黍赤霉(Gibberella zeae(Schwein.)Petch),是小麦赤霉病的主要致病菌。本研究旨在对采自中国部分地区的禾谷镰孢霉菌株的营养亲和性进行研究,以期对中国引起小麦赤霉病的禾谷镰孢霉的田间群体结构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为抗病育种和该病的综合治理提供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禾谷镰孢霉论文参考文献
[1].毕秋艳,马志强,韩秀英,张小风,王文桥.枯草芽胞杆菌与氟环唑联用对禾谷镰孢霉的增效作用机制[J].植物保护学报.2015
[2].袁善奎,周明国.禾谷镰孢霉营养亲和性研究[C].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第七届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02
[3].袁善奎,周明国.禾谷镰孢霉nit突变体的诱导及其生物学特性[J].菌物系统.2002
[4].王金君.玉米花丝抗禾谷镰孢霉(穗腐)的基因表现[J].国外农学-杂粮作物.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