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分类编码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系统,刀具,术语,数控,栎树,温州市,模糊。
分类编码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王立成[1](2018)在《温州局成功研发行业分类智能编码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记者王立成温州报道 为切实提高统计现代化、信息化、制度化水平,推进统计工作快速高效运行,浙江省温州市统计局立足统计制度方法创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研发行业分类智能编码系统、创新统计制度方法、探索监测评价指标体系,为统计事业改革发展提速增效。研(本文来源于《中国信息报》期刊2018-12-20)
陈颖,冀玉静,孙海霞,李军莲[2](2018)在《临床护理分类系统的术语结构、编码构成及应用工具》一文中研究指出临床护理分类系统(CCC)的术语结构分为护理模式、护理分量、护理术语和术语修饰语4层,简要说明了CCC的编码构成、编码生成步骤及CCC提供的多种应用工具。(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期刊2018年02期)
孔庆涛[3](2017)在《基于特征的数控刀具分类体系及编码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数控刀具相关信息的分析,明确了数控刀具典型的工艺特征、公共特征和固有特征,并依据数控刀具的相关特征构建了完善的数控刀具分类体系。同时,结合数控刀具管理的相关信息和实际需求,分析了数控刀具型号代码在实际刀具管理过程中的不适用性,并采用字母、数字以及数控刀具特征信息相结合的柔性编码方式,研究开发了一套包含数控刀具典型特征信息和管理信息的数控刀具选择与管理编码系统。该系统为在实际生产中实现数控刀具的合理选择和有效管理提供了参考和依据,也为企业开发自己的刀具管理系统提供了可行条件。(本文来源于《工具技术》期刊2017年07期)
陈红霞,郭阳阳,苏畅[4](2017)在《羊绒及其混纺围巾分类编码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成组技术的原理和方法,结合羊绒及其混纺围巾加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特征,采用树链结合的混合式结构、数字结合字母的编码方式建立了16位码的分类编码系统。该编码系统具有唯一性、合理性,可以实现羊绒及其混纺围巾科学、统一的分类,解决产品的数据量大、信息不统一、不规范的问题。企业可以利用该编码系统方便地进行搜集、处理和分析产品设计、制造和生产管理中的各种信息,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从而为羊绒加工企业信息标准化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毛纺科技》期刊2017年04期)
陶健,邢书霞,艾君涛,谢新华[5](2016)在《食品检验项目分类编码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促进食品检验信息的处理、交换和共享,提出食品检验项目分类编码系统设计构想。确定了食品检验项目分类编码原则,采用线分类法将食品检验项目分为大类和小类两个层级,采用四段八位数字代码结构的组合码编码方法对食品检验项目进行唯一性编码,并对食品检验项目分类编码设计方案进行解释说明,最后从系统构建、标准化和保障机制等叁个方面提出相关建议。(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期刊2016年10期)
胡智鹏,马铭[6](2016)在《1种基于密歇根编码的模糊分类系统设计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兼顾模糊系统精确性和解释性,提出1种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分类系统设计方法.该算法在考虑模糊分类系统解释性的前提下,基于数据样本构建完整的规则集,并采用密歇根编码方式优化规则集和隶属函数参数,在保证系统解释性的同时提高了系统的精确性,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5期)
周婧雅,白雪,崔胜男,庞成,刘爱民[7](2015)在《我国ICD-10疾病分类编码质量的系统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基于文献,系统评价我国出院疾病诊断分类的编码质量。方法计算机检索SINOMED(CBMdisc)、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并辅以文献追溯方法,收集2000—2014年在国内公开发表的所有住院病历出院疾病编码错误率的文章。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评价其质量,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编码质量进行定性评价。结果纳入30篇文献中,19篇报道了总体编码错误率,研究对象为全部或大部分疾病10篇,仅针对特定种类或某专科疾病的文献9篇,编码错误率中位数分别是12.99%和20.41%,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1。编码错误率与时间无关但与研究样本量存在负相关关系(r_s=-0.702,P=0.001)。16篇报道主要诊断编码错误率的文献中,8篇报道了主要诊断总错误率,11篇文献报道了主要诊断选择错误率,错误率中位数分别为24.77%和5.17%。结论我国编码质量水平总体上与现有标准仍存较大差距,政策制定者、医院管理者及病案编码人员应采取更有效措施来缩小差距,提高编码质量。(本文来源于《中国医院管理》期刊2015年12期)
李倩,万宏强,高刚[8](2015)在《印刷机械零件分类编码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印刷机械零件没有统一的编码系统,使得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通过对其进行分类编码,可以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加快产品开发速度。本文通过对现有零件分类系统进行研究,利用成组技术,采用链式和树式相结合的混合结构,使用阿拉伯数字和英文字母并用的方式设计了一种十进制、十位代码的印刷机械零件分类编码系统。并通过T型槽用螺栓建模过程中实际应用举例说明了分类编码系统的每位代码的属性和具体使用方式。该套编码系统结构简单,分类环节数适中,便于记忆。方便了印刷机械零件的统一管理,且对印刷机械零件标准化零件库的建立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本文来源于《2015第四届中国印刷与包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15-10-23)
杨瑞生,姜义仁,石生林,王勇,秦利[9](2015)在《柞园栎树林中刺蛾科昆虫的DNA条形编码及其在系统分类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刺蛾科昆虫是柞园栎树林中的重要害虫类群。克隆了栎树林中主要刺蛾科昆虫的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基因(mtDNA COⅠ,Gen Bank登录号:KP727647~KP727664),以此作为供试刺蛾科昆虫的DNA条形编码基因分析其碱基组成特点和遗传进化规律,探讨将其应用于栎树林中刺蛾科害虫的分类鉴定和系统进化关系研究的可行性。刺蛾科昆虫各物种间的mtDNA COⅠ基因碱基组成差异不明显,碱基T、C、A、G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8.0%、16.2%、30.7%和15.1%,AT含量为68.7%,显着高于GC含量(31.3%),表现出明显的AT使用趋向性;碱基明显倾向于使用T(AT偏倚度为-0.106 26),具有较弱的C偏好性(GC偏倚度为-0.035 14),不同物种间该基因碱基T使用偏好程度差异较大。刺蛾科昆虫mtDNA COⅠ基因碱基变异率为26.64%,碱基颠换明显高于转换(R值为0.75)。刺蛾科昆虫各物种mtDNA COⅠ基因的平均进化率为11.5%,进化率最大的发生在锯纹岐刺蛾Austrapoda seres与中国扁刺蛾Thosea sinensis间,进化率最小的发生在黄刺蛾Monema flavescens与梨娜刺蛾Narosoideus flavidorsalis之间。在刺蛾科昆虫mtDNA COⅠ基因的系统进化树中,中国绿刺蛾Parasa sinica和中国扁刺蛾Thosea sinensis聚在一起形成一个单系,其他物种聚在一起形成另外一个单系。以上结果表明,mtDNA COⅠ基因可作为DNA条形编码用于栎树林刺蛾科害虫的分类鉴定和系统进化研究。(本文来源于《蚕业科学》期刊2015年04期)
张斌,王慧德,李林霞[10](2015)在《基于GIS的煤矿地质测量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以信息分类编码技术为重点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煤炭企业来说,地质测量系统是最为基础的系统之一,它对于安全高质量地完成煤矿开采起着决定性的基础作用。可以说,脱离了这项工作,煤矿开采就无从谈起。当前,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煤矿地质测量信息系统逐渐被设计和开发出来。其中信息分类编码技术是这项技术的重点。本文综合煤矿地质测量信息的专业特性及信息表示的几何特征(主要包括点、线、面等),按专题图层对煤矿地质测量的实体对象进行分类与编码,形成了一套基于GIS的煤矿地质测量信息分类编码体系。该体系具有遵循矿山基础信息的相关国家标准,兼顾数字绘图和空间分析原则,便于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等特点。(本文来源于《四川水泥》期刊2015年07期)
分类编码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临床护理分类系统(CCC)的术语结构分为护理模式、护理分量、护理术语和术语修饰语4层,简要说明了CCC的编码构成、编码生成步骤及CCC提供的多种应用工具。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分类编码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王立成.温州局成功研发行业分类智能编码系统[N].中国信息报.2018
[2].陈颖,冀玉静,孙海霞,李军莲.临床护理分类系统的术语结构、编码构成及应用工具[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8
[3].孔庆涛.基于特征的数控刀具分类体系及编码系统研究[J].工具技术.2017
[4].陈红霞,郭阳阳,苏畅.羊绒及其混纺围巾分类编码系统研究[J].毛纺科技.2017
[5].陶健,邢书霞,艾君涛,谢新华.食品检验项目分类编码系统研究[J].食品工业.2016
[6].胡智鹏,马铭.1种基于密歇根编码的模糊分类系统设计方法[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7].周婧雅,白雪,崔胜男,庞成,刘爱民.我国ICD-10疾病分类编码质量的系统评价[J].中国医院管理.2015
[8].李倩,万宏强,高刚.印刷机械零件分类编码系统研究[C].2015第四届中国印刷与包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15
[9].杨瑞生,姜义仁,石生林,王勇,秦利.柞园栎树林中刺蛾科昆虫的DNA条形编码及其在系统分类中的应用[J].蚕业科学.2015
[10].张斌,王慧德,李林霞.基于GIS的煤矿地质测量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以信息分类编码技术为重点探讨[J].四川水泥.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