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日本中年男性高自杀率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郑泽[1](2021)在《是枝裕和电影中的共同体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张凌意[2](2021)在《萌文化视阈下品牌IP形象的设计与传播研究 ——以大白兔品牌为例》文中指出
牛旻[3](2021)在《新媒体视域下的现代漫画转型研究》文中指出现代漫画是一种综合性大众艺术,突破了传统讽喻漫画的叙事局限性,是造型艺术、镜头语法和叙事文本的同构体,其文化属性与审美机制具有特殊性与复杂性。随着新媒体时代来临,数字互联网改变了漫画符号的审美创造与符号消费机制,也改变了其文化参与和跨文化传播机制。在硕大无朋的“超真实”数字拟像世界和符号消费活动中,漫画图像叙事得以在大众文化层面实现泛化,不仅从亚文化靠近主流文化,也承担起更复杂的文化建构职能,在视觉维度以扁平化、风格化、碎片化的图像语言全面介入大众审美,还在数字图像符号消费逻辑的主导下融合了娱乐性与批判性,融合并改变了影视、广告、手机软件等多种图像叙事形态,以角色经济的形态推动着流行文化的视觉革新。本文以新媒体时代的现代漫画研究为主,兼及其形形色色的泛化形态,综合运用符号学、图像学、文化社会学和传播学方法,理论演绎、实证研究、比较研究和个案分析等相结合,全面厘清新媒体时代漫画的审美创造机制、符号消费机制和文化参与机制,进而探寻其在新媒体时代实现跨文化传播的策略与机制,寻找国产漫画凝构风格范式、阐释传统文化、建构时代精神、发挥社会功能的新路径。全文分为五章。第一章,尝试准确界定现代漫画的定义,在此基础上探索媒介载体与漫画形态的关系,为相关研究建立较为清晰的视角与框架。第二章,从图像学和文化社会学切入,从新媒体时代的漫画生产环境、图像叙事机制、文化拼贴手法和价值取向隐喻四个方面入手,全面分析现代漫画的审美创造机制转型,剖析其叙事机制的独立趋势,指出漫画中的商品性与审美性的同构,以及传统美学和时代精神的融合。第三章,采取符号学方法,从新媒体时代的阅读方式、符码再造与消费载体三个方面入手,分析现代漫画的符号消费机制转型,探明其在大众文化与审美意识建构中的符号编码与解码机制,揭示其符码消费中的弱编码、同构式解码、养成式消费等新特征;揭示现代漫画能在交互式阅读与符号消费中建构群体理性;分析基于现代漫画的视觉文化与概念文化的同构趋势。第四章,采用文化社会学方法,从新媒体时代的民众形象建构、国家形象建构和社会问题的审美化解决三个方面入手,探讨现代漫画的文化参与机制转型,探明漫画丰富的社会功能,揭示现代漫画正在使民众形象的建构从脸谱化想象变成多元化图解;揭示现代漫画正在使国家形象的建构从宏大的英雄主义叙事转向日常生活审美;具体分析现代漫画如何对“个人化”、异化等当代社会文化现象进行审美表征。第五章,从图像学和传播学切入,通过对比传统媒体时代和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环境,分析现代漫画在新媒体时代的跨文化传播机制转型,提出新媒体时代漫画在跨文化传播中的渠道多元、文化折扣弱化、主动介入全球文化景观建构和整合超媒介文本等新特征,据此探明基于现代漫画的文化认同机制,并对中国漫画的跨文化传播策略与路径进行分析与展望。
张驰[4](2020)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子女赡养行为及父母健康福利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劳动力持续向城镇和非农部门转移,形成了人类历史和平时期最大规模的人口迁移。这在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和发展的同时,也对农村家庭养老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是,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出“不完整性”特征,即大量农村父母并未随子女迁移至城镇,而是留守在农村地区,这导致赡养主体和客体被迫分离,不可避免地影响着子女赡养行为和父母养老质量。二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出“男多女少”的性别差异,这对农村家庭子女“儿主女辅”的传统赡养模式提出了挑战。不难预测,原先儿子承担更多的赡养责任,但在他们外出就业后,家庭赡养负担特别是照料负担会进一步加重,儿子和女儿赡养分工可能发生调整,“儿主女辅”的养老模式也将因此而发生改变。三是,随着现代通讯设施设备在农村地区广泛普及,代际间的通讯联系更加普遍,外出子女对父母的情感关怀不再局限于面对面的交流,子女精神赡养行为也将发生变化,父母的精神生活与健康福利也会受到影响。因此,在农村青壮年人口大幅外流,现代通讯技术快速普及的背景下,研究农村家庭养老支持格局的变化及其影响,不仅有助于系统了解农村家庭养老格局的变迁,深刻认识家庭养老的优势与不足,还能为未来优化家庭和社会两种养老资源配置,缓解农村家庭养老压力,提升农村中老年人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本文在家庭经济学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全国代表性微观调查数据,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深入、系统地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子女赡养行为及父母健康福利的影响,重点关注现代通讯技术在农村家庭养老中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并提出了优化农村家庭和社会两种养老资源配置的政策建议。具体地,首先从子女赡养行为角度,全面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子女赡养行为的影响,重点关注外出就业子女在养老支持上经济投入和时间投入的调整,以及现代通讯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外出就业子女精神赡养行为的变化;其次,从性别差异视角,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男多女少”特征下,农村传统“儿主女辅”养老模式的变化趋势,即子女赡养行为的性别差异变化趋势;再次,从赡养行为变化影响效果的角度,探讨子女外出就业对父母身心健康的影响,并进一步剖析子女外出就业对父母身心健康的影响机制;最后,基于现代通讯技术快速发展的现实,从外出子女精神赡养行为变化的新视角,分析农村外出子女通讯联系对父母精神健康的影响。研究发现:(1)农村家庭子女外出就业后的赡养行为发生了明显变化,与非外出子女相比,外出就业子女给父母的经济支持显着增多,但时间投入显着减少,即生活照料和面对面情感交流的时间均减弱,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外出就业子女在履行赡养责任时表现出用金钱投入替代时间投入的特征。(2)农村外出就业子女的精神赡养行为已经发生改变,虽然外出子女与父母面对面情感交流的频率在减少,但采用通讯手段交流的频率显着提升。(3)整体上,农村地区仍保留着“儿主女辅”的传统养老模式,即儿子的养老作用依旧大于女儿,但通过对不同代际子女赡养行为的分析发现,在改革开放后出生的新生代子女中“儿主女辅”模式已经改变,特别是在照料方面,新生代女儿的作用已经超过了新生代儿子。(4)总体上看,农村子女外出就业有利于改善父母身体健康,但对父母精神健康的影响并不明显;进一步对影响机制分析发现,子女外出就业通过“收入”和“时间分配”两条途径影响父母身心健康:子女外出就业一方面会增强对父母的经济支持,这对父母健康产生积极影响,另一方面使父母承担的劳动负担增加,获得的照料和精神支持减少,这对父母健康产生消极影响。(5)外出就业子女通讯联系能够改善父母精神健康水平,但进一步分析发现,通讯联系对父母精神健康的影响存在着显着的性别差异和年龄差异,对于精神疾病易发的农村女性和60岁以上的老龄群体而言,外出子女通讯联系能改善母亲精神健康,但未能明显改善老龄父母精神健康。这可能与老龄父母对现代通讯技术和设备,尤其是对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接受与使用能力较弱有关,导致了子女通讯联系的效果未得以体现。基于研究结论,本文得出如下政策启示:首先,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大背景下,外出就业子女为父母提供的生活照料减少,这在加重家庭养老照料负担的同时,又对父母健康产生不利影响,需要社会养老提供有效补充。其次,虽然子女经济支持对维持父母精神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它并不能完全有效替代子女精神支持的作用,并且在农村中老年人精神健康问题日益凸显的背景下,农村家庭子女和社会养老体系应更加关注并改善农村父母尤其是老龄父母的精神健康状况;最后,现代通讯技术正改变着代际间的情感交流方式,并且采用通讯方式的情感交流能够改善父母的精神健康水平,未来农村养老政策的制定应关注通讯技术变革所引致的农村养老方式变化,并注重年龄因素与智能通讯技术适应能力相关的事实。根据研究启示,本文最终提出三点政策建议:第一,完善农村社会养老公共服务体系,借助社会养老资源弥补家庭养老缺位,提升农村养老质量;第二,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突出子女精神赡养作用,发挥家庭养老独特优势;第三,鼓励企业研发适用于农村老人养老的移动通讯设备及相关产品,增强农村老人对智能通讯技术的适应能力。
齐祎[5](2020)在《抗战时期中国人对日本下层民众的认识 ——以《日本评论》与《战时日本》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30、40年代中国发行了相当数量的日本研究杂志,《日本评论》与《战时日本》均为其中的代表性刊物,本论将对其刊载的相关文章进行系统整理,总结其中的关于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下层民众的文章,以战时日本国内的人民生活状况为研究对象,研究日本下层民众的物质与精神生活,介绍因为战争而激起的人民的反抗,了解当时中国人中的知识分子群体对战时日本下层民众生存状况的认识。抗日战争爆发前至结束后这一段时期中国人对日本下层民众的态度是十分矛盾的。一方面面对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日本侵略的扩大,中国人难免会产生敌视日本人的情感,仇恨情绪蔓延,曾经中国人由于历史、文化上的相近和长时间的求学日本而产生的对日本的亲近感发生转向。但是另一方面,这一时期中国人中的大量知识分子都受到了日本高等教育,个人主观上对日本怀有好感;客观上对内鼓舞中国民众的士气、对外拉拢日本下层民众共同对抗日本军国主义,他们在认知这一群体时多将民众与政府分别对待。这种复杂的心态直接反映在了日本研究杂志的文章当中,加之研究杂志自带的学术性与传媒性,作者对日本下层民众的经济生活、受教育问题、社会运动的认识便与纯客观的真实存在了些许的错位。另外,同一时期刊行的受日伪政权控制的日本研究杂志,如《日本评论》的上海复刊版等,其文章的观点又带有日本色彩,标榜学术与客观却又带有明显的主观色彩,标榜中立却又在美化侵略战争,使民众认知愈发复杂化。本文希望借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学者们既反对日本军国主义又同情下层民众的复杂态度,提醒国人以理性的观点看待日本民众。同时杂志内容与真实是否相符需要理智的判断。
李轶璇[6](2019)在《日本青春电影的死亡美学研究》文中指出死亡作为生命的归宿,自古以来便是人们反复思考和研究的终极命题。无论是儒学、佛教、道教,还是基督教,它们均在字里行间表达着对死亡的态度与观念。而日本是死亡文化和死亡美学表达中最为强烈的国家之一,极端激烈与唯美哀伤的死亡在日本文化作品中均有大量体现。其中,日本青春电影中青春勃勃生机与死亡影像形成的巨大矛盾和反差是众人关注的焦点,故本文也以获得日本旬报奖的日本青春电影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对其影像叙事中的死亡美学表达进行研究。本文首先从日本死亡美学的形成原因入手,研究死亡文化的影响因素。其次,笔者对日本青春电影中的死亡主题的变迁进行了简略梳理,得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及其以后的日本青春电影在死亡美学上的表达上更为丰富和多样,表现为从生死反抗、迷茫哀伤到超越重生等多元化主题。再者,笔者对死亡美学表达日渐丰富的日本青春电影的影像特征与变化进行研究,了解日本青春电影中的死亡美学建构。最后,笔者针对日本青春生命与死亡影像矛盾原因进行了探析,认为一方面源于死亡文化的渗透,另外一方面则是对青少年问题的关注所致。通过以上研究,笔者认为日本文化特别是死亡文化对日本青春电影有着深远的影响,这体现在创作者的创作思想之中,具体呈现为死亡主题、情节及其仪式感上。而纵观日本青春电影的发展,可以发现死亡主题中具体死亡影像的弱化,死亡环境趋于工业化,死亡性别逐渐平衡。由此可看到,日本青春电影中的死亡美学呈现受到日本文化和日本社会的双重影响,从而影响日本青春电影的死亡叙事,使日本青春电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问题,特别是青少年问题。
马瑜[7](2019)在《《日本人的“原罪”》序言、第二、四章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指出当今世界抑郁症患者不断增加,其导致的自杀问题也十分突出。尤其在日本,自杀率一直位居世界前列。早在本世纪初,日本国内就有不少学者对此问题进行深度研究。他们试图通过分析现代社会问题与日本传统文化之间的隐形联系,来探究日本人的意识构造和精神世界。本篇翻译报告选取的翻译文本——《日本人的“原罪”》就是这样一本着作。《日本人的“原罪”》由日本精神分析学专家北山修和文学家桥本雅之合着而成,目前尚未有中文译本。着作第一章由北山修负责,主要是从精神分析的角度解析日本神话传说,并结合临床案例剖析日本人的深层心理。第二章由桥本雅之负责,从文学角度对日本神话的意识构造问题进行论述。第三章是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前文而提供了《古事记》上卷神话的现代语译文。第四章则是两人的对谈记录。笔者出于对文学分析的兴趣和对自身翻译能力的预估,在本篇翻译报告节选了该书的序言和第二、四章作为翻译实践的文本。两人共着,使翻译文本具有了跨学科的性质,是一本涉及到了心理学、临床学、哲学、文学等诸多学科的社科类作品。尤其是第二章,虽然是围绕《古事记》的神话故事展开论述的,但也引用了北山修的部分理论,整个文本既有古文化的风韵,又有社科类着作特有的逻辑性强的特点。在开始本次翻译实践之前,笔者通过详细阅读原文文本,把握文本特点及文字风格,明确了以尤金·A·奈达提出的功能对等理论作本次翻译实践的指导理论。奈达曾在1969年提出动态对等理论,后来完善为功能对等理论。该理论能为本次翻译实践提供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的指导。首先,该理论重视译文读者的感受和反应,认为翻译应实现源语言信息和目标语语言信息最大程度的对等,而不是去争取最大程度上的形式对等。为此,翻译信息需要根据目标语读者语言的特点、需求和文化语境做出相应的调整。其次,该理论提出了翻译的“四步论”——分析、转语、重组和检验,认为翻译应追求词汇层面、句法层面、篇章层面和文体层面四个层面的对等。笔者以功能对等理论作为此次翻译实践的指导理论,旨在探讨在翻译的过程中应如何恰当选择和运用翻译技巧,使翻译真正成为沟通原文作者和目标语读者之间的桥梁。本篇翻译实践报告分三个章节分析了功能对等理论下的社科类题材的翻译技巧,并总结了翻译中出现的问题。在引言部分,介绍了翻译实践的背景和对象内容,指出本篇翻译报告是在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完成的。翻译报告的第一章对原着做了简要介绍,并分析了原着的写作特点。指出《日本人的“原罪”》具有客观性与主观性相统一、历史性与社会性相统一的特点。如何将这些特点用译文自然、顺畅地表现出来,是本次翻译实践的难点,也是翻译报告研究的重点。第二章阐述了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概要以及该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适用性。第三章列举了翻译实践中的案例分析。在这一部分中,笔者分为了词汇对等、句法对等、篇章对等和文体对等四个层面,在词汇对等层面具体分为专有名词、原创名词和惯用表达等三个方面,在句法对等层面介绍了拆译、顺序调整,略译等翻译策略。每个层面列举若干例句逐个具体分析。最后是对整篇报告的总结。通过本次翻译实践,笔者得出以下几条结论:第一,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对细节的把握。要避免出现口语化的译文。第二,即便是功能对等理论这样十分完备的理论,也存在一些局限性,译者不可盲从翻译理论,应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第三,笔者认识到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译者,还必须具备充足的多学科知识和较高的母语表达能力,要注重在平日的翻译实践里积累翻译经验,提高翻译水平。希望本篇翻译报告能为同类型文本的翻译实践提供参考。
张贺[8](2018)在《许鞍华作品中的现实表达与诗意呈现》文中提出本论文以许鞍华步入影坛后创作的电影为研究主体,从现实表达与诗意呈现两个角度展开论述,深入分析许鞍华作品独特而浓郁的个人风格及艺术特色。绪论部分将目前已有的对于许鞍华导演作品的研究成果进行细致的分类与整合,以此为基础寻找创新点和突破点,明确本论文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第一章,从许鞍华导演电影作品的现实表达入手,着重分析许鞍华导演对于现实题材的关注,主要从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对典型人物的塑造、对女性意识发展的记录等三个方面进行许鞍华影片现实主义的解读。第二章,从艺术形态层面探讨许鞍华电影中诗意的来源,深入分析画面、构图、色彩、镜头、音乐等视听语言在创造意境、表达情感中的作用;通过对中文片名与英文片名的对比分析,探究中英文表达方式不同所形成的互补意境;通过分析许鞍华电影中意象的运用,由虚入实探讨意象背后更深刻的内涵。第三章,将许鞍华影片中的诗意化与现实性相结合,解读影片中现实主题的诗意化呈现,解构诗意化叙事对现实的再现。第四章,分析许鞍华电影特色的文化本源,通过对许鞍华电影的分析,探讨传统文化对其创作的影响,探寻其作品中蕴含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核,分析其作品对现实生活的艺术化再现,同时对香港电影的创作提出积极的启示意义。
魏红江[9](2017)在《日本旅游业发展研究》文中认为人类社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社会转型,即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变,后工业社会的总体特征是从生产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在世界从生产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背景下,人们的需求重点逐渐由物质性需求向精神性需求转变,在此过程中,作为能够满足人的社会性需求、适应现代消费的服务业——旅游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后工业社会总体特征框架下的信息化发展是其中一个重要特点,而信息化与旅游业的融合亦为现代旅游业发展新趋势。本论文以后工业社会中的信息化为激发因素,选取日本旅游业为个案,系统研究了基于信息化条件的转型发展与政府推动体制下的内部性与外部性协同发展,通过旅游业与经济发展、信息业的关联性、协同性和有效性分析,对我国发展旅游业特别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本论文遵循“旅游业概念和理论基础——基于信息化条件的旅游业转型发展——政府推动体制下的内部性与外部性协同发展——旅游业与经济发展、信息业关联性、协同性和有效性分析——结论与启示”的研究脉络,基于现代旅游理论、经济学跑步机效应理论、内源性自发式发展理论、产业融合发展理论,采用了文献分析方法、规范研究方法、案例分析方法、数据分析方法以及结构性演进分析方法,系统研究了 日本旅游业的发展。通过对日本旅游业发展进行分析和研究,提炼和总结出结构性演进的基本规律。主要包括:一是基于信息化条件的转型促进机理,信息化推动综合性产业——日本旅游业不断实现再组织化,促使其经济性不断延拓,并基于经济效应和波及效应,在信息化推动旅游业自身结构转型升级过程中,也促进了其它产业发展;二是政府推动体制下的内部性与外部性协同发展机理,信息化促进旅游业结构转型的同时,也不断激发旅游业的社会属性,并与系统化的政府推动体制产生交互作用,衍生出牵动效应,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三是深入分析日本旅游业转型发展遇到的阻滞问题,通过对日本旅游业与经济发展、信息业的关联性、协同性、有效性进行定量分析,既印证了其内外部的交互作用,也表明其结构性演进遇到的阻滞,进而在以上分析总结基础上,揭示了隐射的结构性演进框架。基于以上分析,以转型绩效为参照,得出决定结构转型有效性的四大因素、提升政府推动有效性的六条途径和对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三点重要启示。决定结构转型有效性的四大因素:一是结构转型是时空条件、物质基础、政府推动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二是内在演进机理的转换能力决定着结构转型的效率;三是政府外在推动体制与产业内在结构转换的结合决定了转型发展的效果;四是内外部互动是日本旅游业转型发展的主要特征。提升政府推动有效性的途径:一是按演进规律办事;二是加强对演进规律的探索和掌握;三是运用和把握好时空条件和阶段特征;四是积极将时空条件转化为物质基础;五是注重战略规划和政策设计的整体性;六是充分发挥文化建设在演进中的内生性引领作用。日本旅游业发展对我国旅游业发展带来的启示:一是提升政府推动有效性;二是加强信息化建设;三是提升文化创新能力。本论文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两方面:一是研究视角创新。本论文以信息化为宏观背景,从大数据、智慧城市、智慧旅游等方面,分析了基于信息化条件的日本旅游业转型发展,并将此作为内部性因素,将政府推动体制作为外部性因素,分析和研究了内外部交互作用和牵动效应。二是研究方法创新。采用实证分析方法,通过对旅游业与经济发展、信息业的关联性、协同性、有效性进行定量分析,揭示出正是三者之间的结合能力和水平决定着旅游业转型发展的效果。此外,探索采用结构性演进分析方法,尝试从结构性演进角度,对日本旅游业转型发展进行整体性分析,进而得出有益启示。
王婉郦[10](2017)在《日本平成时期收入差距变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分配问题以及作为分配结果的收入差距问题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重点。近年来,伴随世界各国的市场化改革与经济全球化发展,一些国家收入差距持续扩大,不平等问题再度凸显,日本的表现尤甚。二战结束以后,日本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有效缓解了收入差距的扩大,实现了“一亿国民皆中产”的平等发展。然而,自泡沫经济以及泡沫经济崩溃以来,日本的不平等问题亦凸显出来。因此,研究市场化改革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日本收入差距扩大问题,分析这一时期收入差距发生的原因,总结这一时期收入差距问题的新特点,揭示这一时期收入差距变动的一般规律,对于我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传统的“库兹涅茨中兴”阶段,收入差距问题研究集中于验证经济增长与收入差距互动关系,多数学者的研究未能摆脱“重实证,轻理论”的怪圈。自“阿特金森复兴”以来的二十多年,异质性假设的引入、多重均衡的存在与新增长理论的兴起,奠定了收入差距问题研究的新理论框架。因此,本文在回顾二战后日本收入分配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基于异质性假设与多重均衡存在的前提下,在新增长理论的分析框架内,以日本平成时期(1989年后)收入差距扩大问题为研究重点,通过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比较深入地分析了日本收入差距变动问题,包括收入差距变动轨迹、缘由与影响,并预测收入差距未来变动的趋势。日本平成时期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并呈现出贫富两级分化、东京与其他地区差距扩大、家庭与年龄以及性别间差距较大的特征,而且成为了OECD国家中收入不平等的典型国家。造成这一结果的缘由,既有源自国内有效制度供给缺失、经济增长长期低迷、社会构成变迁加剧、教育禀赋差异扩大以及重大灾害破坏的直接作用,也有源自国际新自由主义与新保守主义盛行以及经济危机爆发的间接作用,而国内社会结构变迁加剧与教育禀赋差异扩大对日本平成时期收入差距持续扩大产生了根本性与持久性的影响:(1)日本平成时期教育投资与收益不确定性的增强,引发了教育禀赋差异扩大、代际间流动性降低以及收入阶层固化,进而最终导致收入差距扩大;(2)日本平成时期家庭构成、年龄、性别与教育程度对收入差距变动的贡献度较大,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当家庭构成与年龄每变动一个单位,个人收入差距就会扩大0.423%与0.391%,当性别差异与教育程度每变动一个单位,个人收入差距就会缩小2.234%与0.442%;(3)日本平成时期收入差距持续扩大为非适度性,这种非适度性对经济、社会与政治方面产生了消极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当以基尼系数衡量的收入差距每扩大1%,消费支出就将减少0.398%,即日本平成时期收入差距每扩大1%,日本居民人均每月消费支出将减少14.89千日元。进入21世纪以后,为了应对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问题,日本政府尽管采取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与降低失业率,推进社会保障与税收一体化改革等政策,但是面对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日本经济长期低速增长、社会少子老龄化程度加深等问题,日本收入差距或将继续扩大,根据日本学者基于家庭信息解析模型模拟预测的日本基尼系数显示,其将由2025年的0.455上升至2050年的0.486。结合日本案例研究,本文为我国化解类似问题提出了如下建议:(1)借鉴日本实施的社会保障与税收一体化改革经验,推进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2)逐步实施倾斜性的分配制度,扩大中产阶层比例,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3)在人口老龄化与家庭小型化进程中,妥善处理城乡户籍制度改革与实施全面二孩放开政策等矛盾,避免收入差距扩大的负面影响;(4)大力推进精准扶贫计划,重视贫困地区教育问题,实现“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5)重视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互动关系,特别是收入差距扩大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把握好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深化改革的战略机遇期,全面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6)逐步推进个人所得税分类分级征缴,减轻低收入阶层的税负负担,实现税收的公平性,合理发挥税收的收入再分配功能。本文的学术贡献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研究视角的新意性。本文基于马斯和莫阿(Maoz and Moav,1999)模型,在教育投资与收益不确定前提下放宽假设条件,建立了两期不确定性世代交叠模型定性分析教育投资、收入差距与代际间流动性的三者关系,从不确定性视角进行研究,弥补了以往仅从确定性视角研究的不足;(2)研究方法的前沿性。本文应用非参数核密度估计法,建立多项Logit模型、隶属函数协调度模型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分别采用MLE估计法、因子分析法与系统GMM估计法定量分析日本收入差距变动问题,弥补了以往定量研究较少的不足;(3)研究内容的系统性。本文系统分析日本收入差距变动问题,全面把握市场化改革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收入差距变动问题的新特点,在研究阶段、研究内容与实证分析中分别侧重于日本平成时期、收入差距变动原因与微观影响因素,弥补以往研究此类问题的部分缺陷。
二、对日本中年男性高自杀率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日本中年男性高自杀率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3)新媒体视域下的现代漫画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意义 |
五、创新之处及存在的问题 |
第一章 媒体演化与漫画转型 |
第一节 漫画与现代漫画 |
一、漫画的基本特征 |
二、现代漫画的基本特征 |
第二节 前纸媒时代的漫画形态 |
一、拟动态视效和讽喻主导的审美创造 |
二、以记载生产活动为目的的文化参与 |
三、路径狭窄单一的有限传播 |
第三节 纸媒时代的漫画形态 |
一、镜头叙事主导的审美创造 |
二、以图解时代精神为目的的文化参与 |
三、以纸本大众读物实现广泛传播 |
第四节 新媒体时代的漫画形态 |
一、交互性主导的多元审美创造 |
二、以建构数字符号景观为目的的文化参与 |
三、以全网即时通讯实现跨文化传播 |
第二章 新媒体与现代漫画的审美创造机制转型 |
第一节 新媒体与现代漫画生产环境的转型 |
一、日本漫画——从制作委员会模式到轻改竞争 |
二、美国漫画——从亚文化视角到固化的商业模式 |
三、中国漫画——从移植风格到寻求独立范式 |
第二节 融合抽象与具象的图像叙事 |
一、镜头语法的独立 |
二、漫符形态的丰富 |
三、世界景观的“超真实”化 |
第三节 商品逻辑主导的文化拼贴 |
一、商品性与审美性的合流 |
二、大众文化的视觉符号拼贴 |
第四节 故事文本隐含的价值生产 |
一、对价值观念的融合与重建 |
二、对传统美学的图解与再造 |
第三章 新媒体与现代漫画的符号消费机制转型 |
第一节 阅读方式:从单向度阅读到交互阅读 |
一、从图文分离到图文融合 |
二、从凝神静观到交互阅读 |
第二节 符码再造:角色形象主导的多元符号消费 |
一、从强制编码到弱编码 |
二、同构式解码与养成式消费 |
三、群体理性的建构 |
第三节 消费形态:从纸媒绘本到泛视觉文娱消费 |
一、漫画与动画的融合及其符号消费机制 |
二、漫画与影视剧的融合及其符号消费机制 |
三、漫画与电子游戏的融合及符号消费机制 |
第四章 新媒体与现代漫画的文化参与机制转型 |
第一节 民众形象的建构——从脸谱化想象到多元化图解 |
一、他者建构的转型 |
二、自我建构的转型 |
第二节 国家形象的建构——从超级英雄到虚拟偶像 |
一、从政治经济形象到文化形象 |
二、从宏大主题阐释到日常生活审美 |
第三节 社会问题的审美化解决 |
一、对“个人化”社会问题的图解 |
二、对现代都市异化与法治精神的阐释 |
第五章 新媒体与现代漫画的跨文化传播机制转型 |
第一节 传统媒体时代的漫画跨文化传播 |
一、前纸媒漫画时期 |
二、报刊单页漫画时期 |
三、现代漫画时期 |
第二节 新媒体时代的漫画跨文化传播 |
一、传播渠道多元拓宽,跨越贸易壁垒 |
二、强化文化涵容功能,弱化文化折扣效应 |
三、生成通识文化符号,介入全球文化景观建构 |
四、整合超媒介文本,传播文化形象 |
第三节 新媒体时代中国现代漫画的跨文化传播展望 |
一、明晰定位——“国漫崛起”的商业口号与发展现状 |
二、确立故事——“全龄”和“低幼”的题材取舍 |
三、建构风格——重构“中国动漫学派”的可行性 |
四、选择路径——多维度的漫画传播向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子女赡养行为及父母健康福利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农村子女外出就业对其赡养行为的影响研究 |
1.2.2 农村家庭子女赡养行为的性别差异研究 |
1.2.3 农村子女外出就业对父母健康的影响研究 |
1.2.4 评述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数据来源与说明 |
1.6 可能的创新点与研究不足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外出就业劳动力 |
2.1.2 农村留守老人 |
2.1.3 家庭养老与子女赡养 |
2.2 家庭经济学中的相关理论 |
2.1.1 家庭中的生产与时间分配 |
2.1.2 家庭中的利他主义 |
2.1.3 健康资本理论 |
2.3 理论分析框架 |
第三章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子女赡养行为的影响 |
3.1 劳动力转移影响子女赡养行为的理论机制 |
3.2 数据、变量与描述性分析 |
3.2.1 数据说明 |
3.2.2 主要变量及其设定 |
3.2.3 外出子女与非外出子女的特征及赡养行为差异的描述性分析 |
3.3 实证分析与结果 |
3.3.1 计量模型与估计方法 |
3.3.2 外出就业子女赡养行为变化:经济支持VS生活照料 |
3.3.3 外出就业子女的精神赡养行为 |
3.3.4 稳健性检验 |
(一)样本调整 |
(二)模型设定调整 |
(三)倾向得分匹配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农村家庭子女赡养行为的性别差异 |
4.1 研究背景 |
4.2 分析框架与研究假说 |
4.2.1 子女赡养行为的性别差异与代际差异 |
4.2.2 影响赡养行为性别差异变化的机制分析 |
4.3 儿子和女儿的特征及赡养行为差异的描述性分析 |
4.4 代际视角下子女赡养行为性别差异的实证分析 |
4.4.1 模型设定与估计方法 |
4.4.2 基础回归结果与分析 |
4.4.3 稳健性检验 |
4.5 影响赡养行为性别差异的机制分析 |
4.5.1 女性地位 |
4.5.2 家庭子女数量 |
4.5.3 传统性别观念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农村家庭子女外出就业与父母健康 |
5.1 农村子女外出就业影响父母健康的理论机制 |
5.2 数据说明、变量设定与描述性统计 |
5.2.1 数据说明 |
5.2.2 主要变量及其设定 |
5.2.3 留守父母与非留守父母特征及健康状况的比较分析 |
5.3 子女外出就业对父母健康影响的总效应 |
5.3.1 计量模型与估计方法 |
5.3.2 基础回归结果 |
5.3.3 子女外出就业影响的异质性分析 |
5.4 子女外出就业总效应的中介机制:时间与金钱,孰轻孰重? |
5.4.1 子女外出就业对父母经济支持和时间分配的影响 |
5.4.2 子女经济支持与隔代照料的中介作用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农村外出子女通讯联系对父母精神健康的影响 |
6.1 研究背景 |
6.2 基于Grossman健康需求模型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模型 |
6.2.1 理论分析 |
6.2.2 实证模型 |
6.3 外出就业子女通讯联系与父母精神健康之间的关系 |
6.3.1 数据说明 |
6.3.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6.4 外出就业子女影响父母精神健康的实证结果与讨论 |
6.4.1 基础回归 |
6.4.2 稳健性检验 |
(一)精神健康衡量指标调整 |
(二)通讯联系变量设定调整 |
(三)内生性的进一步讨论 |
6.4.3 外出子女通讯联系影响的异质性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启示与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启示与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抗战时期中国人对日本下层民众的认识 ——以《日本评论》与《战时日本》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选题缘由 |
(二) 研究现状 |
1. 中国人的日本认识研究 |
2. 中国人的日本民众研究 |
(三) 研究方法 |
一、 杂志在近代中国的创办与发展 |
(一) 杂志的创办与发展研究 |
(二) 杂志中的作者群 |
(三) 社会影响与刊行意义 |
二、 民众生活状况研究 |
(一) 对经济生活的认识 |
1. 日本政府劳动力统制政策 |
2. 物质资料生产的激变与对民众生活的影响 |
3. 就业、收入与工作状态研究 |
(二) 民众思想教育 |
1. 抗日学者对日本教育的认知 |
2. 日伪学者为法西斯教育的辩护 |
(三) 战争下日本社会之怪现象 |
三、 民众运动 |
(一) 主要思潮与社会政治运动 |
1. 主要思潮与政治组织研究 |
2. 军民的不满与其反战运动 |
(二) 法西斯主义的反击 |
四、 对日本民众的观点与认识 |
(一) 日本民众形象的特点 |
(二) 民众形象中的战争责任认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日本青春电影的死亡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概念界定 |
1.4 研究问题和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 |
1.6 研究难点和创新之处 |
2.日本青春电影的死亡主题变迁 |
2.1 日本青春电影“死亡文化”缘起 |
2.2 日本青春电影“死亡主题”演变 |
3.日本青春映像的“死亡美学”建构 |
3.1 日本青春电影中的死亡环境:从自然到工业化的转变 |
3.2 日本青春电影中的死亡色彩:从明亮到昏暗的转变 |
3.3 日本青春电影中的死亡性别:由凝视“女性”到性别多元 |
3.4 日本青春电影中的音乐:生死的共情性表达 |
4.日本青春电影中“生死矛盾”原因探析 |
4.1 死亡文化对日式青春的渗透 |
4.2 社会映像的青春折射 |
5.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日本人的“原罪”》序言、第二、四章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谢辞 |
中文摘要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正文 |
参考文献 |
附件 |
(8)许鞍华作品中的现实表达与诗意呈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许鞍华作品中的现实表达 |
(一)社会问题的关注 |
1.迷惘困惑的身份认同 |
2.暴力缠绕的悲情家庭 |
3.老无所依的养老困境 |
(二)不同时代中的典型人物塑造 |
1.时代漂泊中的难民群体 |
2.时代转换中的知识分子 |
3.时代发展中的边缘人物 |
(三)社会性别理论下的女性成长 |
1.女性意识的觉醒 |
2.女性心理的成长 |
3.女性社会身份的转变 |
二、契合传统美学的诗意呈现 |
(一)含蓄隽永的情感 |
1.寓情于景的画面 |
2.意味深远的构图 |
3.意蕴深厚的色彩 |
(二)淡然无极的韵味 |
1.简单平和的镜头运用 |
2.余韵悠长的声画配合 |
3.“和而不同”的电影片名 |
(三)虚实相生的意象隐喻 |
1.漂泊与归属 |
2.梦想与现实 |
3.迷茫与回归 |
三、诗意与现实的融合 |
(一)现实主题的诗意化呈现 |
1.诗意的对比呈现人性光辉 |
2.诗意的细节描摹民族气节 |
3.诗意的怀旧勾勒城市变迁 |
(二)诗意化叙事对现实的表达 |
1.淡化情节消解生活苦难 |
2.散文式线性结构升华平凡生活 |
3.叙事时空转换呈现命运走向 |
四、文化寻迹与创作启示 |
(一)传统文化的熏陶与回归 |
1.细微情感的捕捉——古诗词运用 |
2.平淡生活的仪式——传统节日 |
3.“影中戏”——戏曲运用 |
(二)对现代香港电影创作的启示 |
1.探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核 |
2.对现实的艺术化再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9)日本旅游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 |
1.1.1 信息化背景下的旅游业 |
1.1.2 日本旅游业转型借鉴性 |
1.1.3 问题提出以及研究意义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2.1 理论研究综述 |
1.2.2 实证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结构安排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结构安排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旅游业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旅游业概念 |
2.1.2 现代旅游业 |
2.1.3 日本旅游对象和旅游资源 |
2.1.4 日本旅游业的类型划分 |
2.2 理论基础 |
2.2.1 以现代性为基础的旅游理论 |
2.2.2 经济学的跑步机效应理论 |
2.2.3 内源性自发式发展理论 |
2.2.4 旅游业的产业融合理论 |
第3章 基于信息化条件的旅游业转型发展 |
3.1 旅游业转型的信息化背景 |
3.1.1 大数据提供了技术支撑 |
3.1.2 智慧城市构筑物质依托 |
3.1.3 智慧旅游搭建互联平台 |
3.2 信息化建设提供基础条件 |
3.2.1 实施大数据战略提升了智慧化水平 |
3.2.2 开放数据战略促进旅游业实现重构 |
3.2.3 智慧城市建设蕴育旅游发展新动能 |
3.2.4 信息化与旅游业融合产生智慧旅游 |
3.3 基于信息化条件的转型促进机理 |
3.3.1 信息化激发旅游业实现再组织化 |
3.3.2 旅游转型发展与相关产业相交互 |
3.3.3 产业间深度融合衍生内源性发展 |
第4章 政府推动体制下的内部性与外部性协同发展 |
4.1 制定总体战略 |
4.1.1 将旅游业发展置于整体转型中系统策划 |
4.1.2 基于顶层设计制定长期发展战略和规划 |
4.1.3 着眼资源整合与协作联动构建工作机制 |
4.2 完善法律保障 |
4.2.1 适应时代演变制定和修订基本法 |
4.2.2 以旅游为导向制定完善相关法律 |
4.3 实施政策激励 |
4.3.1 地方政策与国家政策互动 |
4.3.2 国内政策与国际政策互动 |
4.3.3 人才培养与差异化发展互动 |
4.4 推进协同发展 |
4.4.1 以旅游为牵动的融合化发展 |
4.4.2 以品牌为导向的内源性发展 |
4.4.3 以文化为引领的衍生性发展 |
4.5 政府推动体制下的内外部协同发展机理 |
4.5.1 信息化促进转型拓展社会空间 |
4.5.2 社会属性与经济属性交互作用 |
4.5.3 协同发展方能与整体协同演进 |
第5章 旅游业与经济发展、信息业关联性、协同性和有效性分析 |
5.1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关联性分析 |
5.1.1 指标数据选取 |
5.1.2 灰色关联模型的构建 |
5.1.3 旅游业与经济增长、信息业的灰色关联分析 |
5.2 基于耦合协调度的协同性分析 |
5.2.1 指标体系建立与数据选取 |
5.2.2 耦合协调度模型构建 |
5.2.3 旅游业与经济发展、信息业的耦合协调度分析 |
5.3 基于经济、社会、国际影响力的有效性分析 |
5.3.1 经济效应分析 |
5.3.2 社会效应分析 |
5.3.3 国际影响力分析 |
5.4 转型发展阻滞问题隐射结构性演进框架 |
5.4.1 协同性不足导致演进的阻滞 |
5.4.2 文化性不彰导致内生性不足 |
5.4.3 整体性停滞抑制了协同演进 |
第6章 结论与启示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1.1 决定结构转型有效性的因素 |
6.1.2 提升政府推动有效性的途径 |
6.2 对我国发展旅游业的启示 |
6.2.1 提升政府推动有效性 |
6.2.2 大力加强信息化建设 |
6.2.3 切实提升文化创新力 |
6.3 研究总结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10)日本平成时期收入差距变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日本收入差距变动轨迹 |
1.2.2 日本收入差距变动定性争论与原因解析 |
1.2.3 日本收入差距问题国际比较 |
1.2.4 日本收入分配制度与政策评析 |
1.2.5 日本收入差距其他研究视角 |
1.2.6 文献评述 |
1.3 主要内容与基本结构 |
1.4 研究方法、创新点与不足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创新点 |
1.4.3 研究不足 |
第2章 理论框架与历史背景 |
2.1 收入差距理论框架 |
2.1.1 收入差距相关概念界定 |
2.1.2 收入分配与收入差距理论 |
2.1.3 收入差距测度方法 |
2.1.4 收入差距原因解析 |
2.1.5 收入差距影响机制 |
2.2 日本收入分配状况的历史背景 |
2.2.1 战后收入差距变动轨迹 |
2.2.2 战后收入分配制度确立 |
2.2.3 战后收入分配格局形成 |
2.3 小结 |
第3章 日本平成时期收入差距变动轨迹 |
3.1 日本收入差距变动的总体分析 |
3.1.1 多种调查数据下的收入差距 |
3.1.2 不同测度方法下的收入差距 |
3.1.3 两极化与贫困视角下的收入差距 |
3.2 日本收入差距变动的国际比较 |
3.2.1 基尼系数的国际比较 |
3.2.2 两极化与贫困率的国际比较 |
3.3 日本收入差距变动的结构分析 |
3.3.1 地区间收入差距的变动 |
3.3.2 劳动者收入差距的变动 |
3.3.3 世代间收入差距的变动 |
3.3.4 性别间收入差距的变动 |
3.4 小结 |
第4章 日本平成时期收入差距变动动因 |
4.1 日本收入差距变动的国内动因 |
4.1.1 制度供给疲劳 |
4.1.2 经济长期低迷 |
4.1.3 社会构成变迁 |
4.1.4 教育禀赋差异 |
4.1.5 重大灾害破坏 |
4.2 日本收入差距变动的国际动因 |
4.2.1 新自由主义盛行 |
4.2.2 新保守主义推行 |
4.2.3 经济危机的爆发 |
4.3 日本收入差距变动国内微观动因的实证分析 |
4.3.1 多项Logit模型原理 |
4.3.2 变量选择与数据处理 |
4.3.3 模型参数估计 |
4.3.4 估计结果与相关结论 |
4.4 小结 |
第5章 日本平成时期收入差距变动影响 |
5.1 日本收入差距变动适度性分析 |
5.1.1 收入差距适度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1.2 收入差距适度性测度方法与模型建立 |
5.1.3 日本收入差距适度性的实证分析 |
5.2 日本收入差距变动的消极影响分析 |
5.2.1 收入差距变动的经济影响 |
5.2.2 收入差距变动的社会影响 |
5.2.3 收入差距变动的政治影响 |
5.3 日本收入差距变动对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 |
5.3.1 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与估计方法 |
5.3.2 变量选择与数据描述 |
5.3.3 模型确立与参数估计 |
5.3.4 估计结果与相关结论 |
5.4 小结 |
第6章 日本平成时期应对收入差距变动政策评价趋势预测 |
6.1 日本应对收入差距变动的政策评价 |
6.1.1 最低工资提高与失业问题解决 |
6.1.2 社会保障与税收一体化改革 |
6.1.3 男女共同参与的平等社会 |
6.1.4 一亿总活跃社会的构建 |
6.2 未来日本收入差距变动的趋势预测 |
6.2.1 趋势预测 |
6.2.2 影响因素 |
6.3 小结 |
第7章 主要结论与启示 |
7.1 主要结论 |
7.2 经验借鉴与启示 |
7.2.1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现状与问题 |
7.2.2 中日收入差距变动的比较分析 |
7.2.3 日本经验的镜鉴与启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四、对日本中年男性高自杀率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是枝裕和电影中的共同体研究[D]. 郑泽. 湖南工业大学, 2021
- [2]萌文化视阈下品牌IP形象的设计与传播研究 ——以大白兔品牌为例[D]. 张凌意. 江南大学, 2021
- [3]新媒体视域下的现代漫画转型研究[D]. 牛旻. 湖北大学, 2021
- [4]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子女赡养行为及父母健康福利影响研究[D]. 张驰.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5]抗战时期中国人对日本下层民众的认识 ——以《日本评论》与《战时日本》为中心[D]. 齐祎.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6]日本青春电影的死亡美学研究[D]. 李轶璇. 暨南大学, 2019(02)
- [7]《日本人的“原罪”》序言、第二、四章翻译实践报告[D]. 马瑜. 南京大学, 2019(07)
- [8]许鞍华作品中的现实表达与诗意呈现[D]. 张贺. 辽宁师范大学, 2018(01)
- [9]日本旅游业发展研究[D]. 魏红江. 辽宁大学, 2017(07)
- [10]日本平成时期收入差距变动研究[D]. 王婉郦. 辽宁大学,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