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研究
[摘要]中国禅宗是最具有超越性、创新性的佛教宗派。长期以来,中国思想界对于禅宗的“非宗教性”的、另类的文化性格缺乏深刻的解读。佛教禅宗“无凡无圣”的思想观念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利用“无我”“无凡无圣”的哲学信念,挑战宗法制社会中的祖先、君王、家长等权威的神圣性;其二,利用“无我”的哲学理念,宣扬万物平等、男女平等、君民平等思想;其三,根据人与自然的平等思想,宣扬自然人性。文章揭示了禅宗思想所表现出来的另类的、反某些传统文化的、反权威的文化性格。
[关键词]禅宗;无凡无圣;亵渎佛像;呵佛骂祖;反权威
禅宗创宗立派的过程在许多方面都显示出了鲜明的“反传统文化”中那些具有一定专制意味的性质。禅宗的“反传统文化”不是对传统文化的全面否定和颠覆,而是反对传统宗法文化中某些权威性的伦理观念和道德原则。
印度佛教“沙门不拜白衣”的教规,通过中国高僧慧远演绎为更具有反叛性、对抗性的“沙门不敬王者”。在佛教“沙门不敬王者”的思想中,蕴含着“无圣”“无凡”“无权贵”“无贫贱”的平等思想。唐、宋时期的禅宗更把它发展为“无凡无圣”具有颠覆性的思想。禅宗宣扬“无凡无圣”的观念,在生活实践中显示出它的“反传统文化”的叛逆性、批判性、超越性特征。
进一步分析发现:在慢代谢组中,服用氯吡格雷的患者心血管缺血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替格瑞洛(χ2=5.506,P=0.019);慢代谢组服用氯吡格雷的患者心血管缺血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快代谢组和中代谢组(χ2=4.192,P=0.041)。
一、佛教禅宗的“无凡无圣”的反叛性格
禅宗有自身独特的人生价值观,“无凡无圣”就是其重要思想之一。“无凡无圣”就是不要把人故意地进行高低贵贱的区分,不要去推崇所谓神圣的人,不要贬低和轻视平凡的人。在学禅的人眼中,圣人、贤人、凡人、男人、女人都是人;人人都有人性方面的种种欲求,都无法超越“人”这个概念的范围。人人皆有佛性,人人都可以是圣人,人人也都是凡人,人人都一样,没有什么高低贵贱,这就是“无凡无圣”。“无凡无圣”显示了佛教和禅宗的可贵的、民主的、众生平等的思想。
1.2.1 样本采集 经孕妇及家属知情同意,终止妊娠时抽取胎儿脐带血1ml及父母外周血2ml(EDTA-Na抗凝)进行相关遗传学检测,包括常规染色体及微阵列检测和必要时的高通量测序。PGD术后,孕18周时在超声引导下行羊膜腔穿刺术抽取胎儿羊水5~8ml,羊水DNA提取使用德国Qigen公司生产的Qiamp DNA Blood Mini Kit提取试剂盒进行基因组DNA提取。
至于“无凡”是指世界上没有什么平凡和低贱。在禅家看来,没有高贵和低贱、平凡和神圣的区分。平凡就是高贵,低贱就是神圣。它们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相互依赖,相互转化。在生活中,凡人可以转变为伟人、圣人;圣人、伟人又有普通人凡俗的一面。
禅宗六祖慧能的成名过程就充分说明了凡人即圣人、低贱的人就是高贵的人这个道理。慧能最初就是一个平凡的人,然而,恰恰是这个平凡的慧能最终成了禅宗的衣钵传人、禅宗的圣人。
通过以上信息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二层交换机SW3的MAC地址为cc01.1ca0.0001,不仅优先级和运行的STP协议版本与SW2相同,而且所有端口均处于转发状态.其中f0/1端口为根端口,端口ID为128.2.(SW3去往根交换机SW1共有两条路径,从f0/1端口到达SW1的开销值为19,从f0/2端口到达SW1的开销值为38.)f0/2、f0/3以及f0/4 端口均为指定端口.
禅家认为,权力、富贵、卑贱、贫穷等都是浮世红尘的世俗价值观。对于出家人而言,出家即无家。出家人把家庭、生死都置之度外,心中无拘无束。这是人生价值观念的转换:学禅的人,由于思想中的平等观念,只对拯救社会民众的心灵感兴趣,对世俗的价值观不感兴趣,对于精神的追求超过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尊重自由的心灵胜过对权势的尊重。所以,禅家面对权势,依然坦坦荡荡,绝不卑躬屈膝,绝不盛气凌人。
禅宗宣扬“无凡无圣”思想,主张出家的僧人没有必要敬拜当权的君主、王侯,对王侯不要卑躬屈膝、阿谀奉承、俯首贴耳、任凭使唤。禅宗认为,世事“无常”、万法“无我”,一切皆“因缘和合”而成。天下万物的本性都是“空性”,人性都是相同的、平等的,无高低贵贱之分。即便今天你是皇帝、王侯,也不过是过眼云烟,瞬间就变。正如《红楼梦·好了歌》中唱道:“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因嫌纱帽小,至使枷锁扛。” 人人都是“无常”“无我”的存在。既然人人平等、万物相同,我敬畏什么?我屈从什么?我吹捧什么?
那天晚上,他情不自禁地亲吻我,我挣扎了两下,随他。然后他就要带我去大酒店。我拦住了他:“你父亲是副市长,如果让人知道你这样做,会抖出去,到时候你父亲面子上挂不住的。”
禅宗宣扬的“无凡无圣”思想要求人们在生活中,一方面,不要把普通人和圣人、圣贤严格加以分别,更不要把普通人和圣人、圣贤加以切割并对立起来。圣人也是人,不是神,他也有同普通人一样的欲望和情感;另一方面,一个圣贤无论如何伟大,无论如何出众,他自己也要以平常心待人待己。
3)2626隔离开关控制规则,分闸条件:262断路器分闸。合闸条件:262断路器分闸、26230接地开关分闸、26240接地开关分闸、26260接地开关分闸。
禅宗祖师菩提达摩曾同梁武帝说过“廓然无圣”的话。菩提达摩否认梁武帝刻经、造寺、度僧人出家的行为是功德。对此,六祖慧能解释说:“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无滞,见本性真实妙用,名为功德。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自性虚妄不实,即自无德,为吾我自大,常轻一切故。”[1]38慧能认为,功德就在于认识自我,反思自我。心灵达到无住、无念、无染的境界就是功德。慧能说:“功德须自性内见,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也。”[1]38既然功德在于认识自我的本性(空性),那么,自高自大、轻视别人就是“无功德”。慧能说:“若轻人,即有无量无边罪。”[1]12菩提达摩和慧能关于“功德”的解释和论述,既包括了强调心性重要的反思作用,又表明了“无凡无圣”的思想。
据《五灯会元》记:“贞观癸卯岁太宗响师道味,欲瞻风采,诏赴京。祖上表逊谢,前后三返,竟以疾辞。第四度命使曰:‘如果不起,即取首来。’使至山谕旨,祖乃引颈就刃,神色俨然。使异之,回以状闻。帝弥加钦慕,就赐珍缯,以遂其志。”[2]51这个故事说,贞观癸卯年,唐太宗很想瞻仰禅宗道信大师的风采,并想倾听其独特的见解。皇帝下诏,命令当地官府召唤道信进京。道信回信表示对皇帝的召唤感恩戴德,并借口年老体弱而谢绝进京。唐太宗连续三次下诏召唤道信进京,三次都被道信婉言推辞了。唐太宗非常恼怒:皇帝是万方之主、一国之尊,居然请不动一个山野和尚。太宗皇帝这次派了使臣并带去诏书召唤道信进京。太宗皇帝对使臣下了一道死命令:如果道信和尚不来京,就割下道信的头回京。使臣来到了破头山的寺院中,向道信宣读了诏书,并说出了太宗皇帝的口谕:“人不走,头则走。”道信听了之后,沉默不语,他表情庄重地伸出了颈项,用手示意使臣动刀割头。道信的举动震慑了使臣。最终,使臣没有拔出利剑。唐太宗听了使臣的讲述后,对于道信殊死抗拒,不仅没有给予严惩,反倒更加敬佩道信的敬业和献身精神。皇帝赐予道信大量金钱,让他建造更大的寺庙。道信的决绝精神超越了生死,信仰战胜了权力,显出了他不畏权势、柔中有刚的性格和坦然面对死亡的出家人本色。
(2)促凝增强剂投加量的确定。取3号样品加入AP2.0%、水泥20.0%及相应添加剂,CA投加量不同,考察固化改良后浸出液主要指标,试验结果见表7。通过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当CA加量达到5.0%时,改良固化后的COD值较低47.5mg/L、抗压强度较高,达到1.76MPa。再增加加量固化效果变化不大,因此选择CA投加量为5.0%。
人们在谈到禅宗时,往往热衷于谈论禅师们自由无拘的人生态度,并引用他们亵渎佛像、呵佛骂祖,甚至打杀佛祖的言论来作为例证。至于禅宗为什么要亵渎佛像,为什么敢于呵佛骂祖,禅宗为什么要对抗传统礼仪习俗、反叛主流文化的原因,则语焉不详,缺乏透彻的分析。
本系统在OSB服务总线上以代理服务呈现,其他应用系统通过服务总线验证服务安全策略,可以调用其服务取得预警信息并展现。通过标准接口,该服务可以为江苏省各级防汛指挥系统的应用程序所调用,具有极好的通用性。
日本有一位名叫白隐的禅师以不惧生死的行为,诠释了“无凡无圣”的禅宗信念。
有一天,白隐禅师正在佛堂坐禅。这时进来一群人,其中一位神态傲慢,见到白隐禅师在那里坐禅,就问:“喂,老家伙!你给我说说,真的有天堂和地狱吗?”
白隐禅师眼皮也不抬起,问道:“你是什么人?”那人回答:“我是将军!”白隐禅师说:“哪一个愚蠢的国王让你当将军的?我看你像一个屠夫!”这个将军一气之下拔出剑来,直指禅师的脸说:“我杀了你!”白隐禅师不动声色地说:“大家看!地狱之门打开了!”将军听了这句话,一下子楞在那里。过了一会,将军收起了剑,向禅师深深鞠躬,客气地对禅师说:“刚才是我冒犯了您。我太鲁莽了!对不起!”
禅的“无凡无圣”思想,可以使我们有高贵的人格、强烈的自尊,使我们拥有很高的人生境界。任继愈指出:“禅宗的‘无凡无圣’思想及否定权威的主张,启示了后代哲学家的批判精神。如王阳明,二程、陆九渊、朱熹、李贽等的反叛精神。”[4]162
白隐禅师平静地说:“大家看!天堂之门打开了!”[3]47
这则故事说明了,刹那之间,你就是魔鬼;刹那之间,你就是善人。善恶、圣凡都在一念之间,都是同一个人。
禅宗“无凡无圣”的思想对于今天的普通人来说意义在于:首先,可以帮助我们树立人生奋斗的自信心。禅宗的“万法皆空”“万物同一”说明我与别人没有什么不同。那些成功人士所能做到的事情,我也能做到;那些圣人、贤者所能达到的境界,我也能达到。
男人在女人沏好了碧螺春之后,急匆匆而至。他个子不高,面庞白净,身材更是瘦削,如一个落魄的不得志的知识分子,当然要是戴上一副眼镜的话。
式中:Ns为待定的常数。Schmertmann建议Ns取值15。Robertson和Campanella(1988)在比较从孔压试验和十字板试验得出的灵敏度值后,提出Ns=6。Rad和Lunne提出Ns在5~10之间。本文取其平均值7.5。
二、禅宗从“无凡无圣”走向亵渎佛像和呵佛骂祖
禅宗主张“无凡无圣”,不惧权势,不对强权奴颜媚骨。
从佛教史看,禅宗从萌生“无凡无圣”的观念到“呵佛骂祖”“打杀佛祖”的实践行为,经历了漫长的心路历程。禅宗的批判性、叛逆性有其内在的生成的逻辑必然性。禅宗的亵渎佛像、取笑佛圣、呵佛骂祖、打杀佛祖,其实都是禅宗哲学新的思维观念的表现,也是在“不立文字”宗旨制约下开启新的哲思的方法和手段。以下举例论述。
丹霞天然禅师为了抵御严寒,把佛殿中供奉的佛像拆下烧毁取暖。这个行为无论从世俗的亵渎“天、地、君、亲、师”的文化传统看,还是从佛教信仰的佛、法、僧“三宝”的神圣观念看,都是大逆不道的恶行。在佛教判定的重大恶行中就有“五无间业”之说:凡是犯下这五种重罪的人就会堕入“无间地狱”即“阿鼻地狱”,不间断地受到种种酷刑报应。《地藏菩萨本愿经》载“五无间业”是:杀母亲;杀父亲;杀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丹霞天然禅师故意烧毁佛像的行为,就是犯下了“出佛身血”的大罪。
唐元和年间,丹霞天然禅师“于慧林寺遇天大寒,取木佛烧火向,院主诃曰:‘何得烧我木佛?’师以杖子拨灰曰:‘吾烧取舍利。’主曰:‘木佛何有舍利?’师曰:‘既无舍利,更取两尊烧。’主自后眉须堕落。”[2]262
The azimuth DOA hk;l(t) and elevation DOA uk;l(t) can be expressed as
例1 丹霞天然禅师烧佛像的公案。
禅宗向来是用“第三只眼”来看待世事万物的。从禅宗哲学所依据的佛教大乘空宗的观点看,佛像是物质材料的东西,是形象,是名色,其本质是“空”。佛经《金刚经》认为:“凡有所相,皆是虚妄。”慧能指出:“世界虚空,能含万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涧,草木丛林,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一切大海,须弥诸山,总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复如是。”[1]15这就是“万法皆空”的道理。佛性真理无形无像,无生灭,无来去;佛性即自性,自性即空性,空性如如不动,本性“寂静”。“外离相曰禅,内不乱曰定。外若著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内性不乱。”[5]37慧能指出,“净无形相”。佛性真理——佛、法、僧是神圣的。如果以净为相,把佛性、自性心灵精神真理当作是具有形象的东西,就是无明(愚昧)和谬误。在禅宗看来,传统佛教以“像教”自诩是非常荒谬可笑的。丹霞天然禅师烧毁佛像的做法确实是为了抵御严寒,当然不是故意亵渎或践踏佛祖先贤。因而丹霞天然禅师并没有受到“天谴”,反倒是制止丹霞烧毁木佛的院主遭到了神的惩罚:自此之后,院主的眉毛、胡须都掉下来了。在佛教和社会伦理传统看来,丹霞天然禅师烧毁佛像的行为是大逆不道的恶行,应当遭到“五无间业”罪的惩罚。但在禅宗看来,却是应当受到赞许的创新性行为,因为丹霞天然禅师用“不立文字”的方式表达了禅宗的哲学理念。这就是禅宗“反传统文化”的重要例证。
例2 “圣僧像被屋漏滴,有人问:‘僧既是圣僧,为什么有漏?’僧无对。”[2]364
佛寺中有一间供养圣僧像的大殿因漏雨而淋湿了圣像。有人问殿内的僧人:“所供养的既然是功德无量的圣僧,那为什么还有‘漏’呢?”僧人语塞,无从回答。“漏”是佛教术语,是“烦恼”的同义词。佛教认为,一切人活在世间,行为处事都有烦恼;烦恼不断,烦恼无尽。“漏”或“有漏”是人生常态,只有功德圆满、达到涅槃境界之人,才无漏、无烦恼。圣僧本来已达到圣境,应当无漏。但漏雨却淋湿了圣像,圣像也就有了烦恼。这里的“漏”是双关语,指实际上的“雨漏”和佛学术语的“漏”(烦恼)。这一公案表面上是拿佛教圣人打趣逗笑,实则说明,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有烦恼,“烦恼即菩提”;“无凡无圣”。
例3 “昔有道流,在佛殿前背佛而坐。僧曰:‘道士莫背佛。’道流曰:‘大德,本教中道,佛身充满法界,向甚么处坐得?’僧无对。”[2]365-366
这个公案说,一个外道之人背对着佛像而坐。有一位僧人认为这样的坐姿是对佛祖的大不敬。因为向来人们都是面对面瞻仰和跪拜佛像的。这位外道之人却借用佛教的观点说:佛的法力无边,处处都有佛性和佛力,向任何方向坐着,都是面对着佛。这位僧人无语以对。这则公案记述了外道之人以背对佛,的确显示出了不敬之意,他的解释看来似乎也是诡辩。其实,它的真正意义在于说明了“佛性无处不在”的道理,并借此讥笑了这位头脑僵化的僧人。
其次,“无凡无圣”的思想,可以强化我们的人格自尊心。这就是对权贵不阿谀奉承,对圣人不卑恭屈膝,对强权不奴颜媚骨。这也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例4 “鹞子趁鸽子,飞向佛殿栏干上颤。有人问:‘一切众行,在佛影中常安常乐,鸽子见佛为什么却颤?’僧无对。”[2]366
这个公案说的是在空中有一只鹞子突然袭击鸽子。惊慌的鸽子迅速从空中飞下,停在佛殿的栏杆上。鸽子惊魂不定,吓得不停地打颤。有人问僧人,不是说佛的法力无边吗?不是说一切有情众生只要在佛的庇护下就能过上宁静安适的生活吗?为什么这只鸽子在佛像面前吓得不停地打颤呢?僧人无言以对。
因 miR 序列长度仅 18~24 核苷酸单位(nucleotide),标志物少、退火温度高,常导致杂交信号弱、信噪比差,用传统的 ISH 方法检测比较困难。本研究选择与胰腺癌关系密切的 miR-21 和 miR-34a[10,14],使用锁核酸(locked nucleic acid,LNA)标记的探针,以显色原位杂交(chromogenic in situ hybridization,CISH)技术检测 miR-21 和 miR-34a 的表达,并对杂交温度和杂交后的洗涤条件进行优化设置,以提高 miR 的阳性检出率。
以上实例嘲笑“佛的法力无边”的说法,是对“佛性无处不在”和“佛庇护一切有情众生”的佛教命题的反讽。这就是禅宗信徒的幽默之所在。美学上的幽默就是主体自己对自己的揶揄、嘲笑、批判。幽默是以笑的方式对自我的一种反思;幽默充满了反思意味。禅宗信徒借此表达对佛性真理的怀疑和挑战,显示了禅宗自由活泼的精神。
其实,禅师们的“呵佛骂祖”“打杀佛祖”的说法,只是利用某种极端的方式激发弟子的头脑,开启弟子的思维,以达到认识自我本性,顿悟自性的目的。“呵佛骂祖”“打杀佛祖”只是手段,不是目的;这种手段本身是叛逆的、亵渎神圣的、反传统的;既不符合中国传统的伦理精神,也是佛教的礼仪所不容许的。禅宗门徒之所以敢于“呵佛骂祖”“打杀佛祖”,其行为及其表现出来的反传统反权威的叛逆精神,其根源还是在于大乘空宗和禅宗哲学思想上的万物“因缘和合”和“无常”“无我”,一句话,就是禅宗所坚持的“无凡无圣”的思想。
例5 有一天,德山宣鉴禅师对弟子们说:“这里无祖无佛,达磨是老臊胡,释迦老子是乾屎橛,文殊普贤是担屎汉。等觉妙觉是破执凡夫,菩提涅槃是系驴橛,十二分教是鬼神簿、拭 疮疣纸。四果三贤、初心十地是守古冢鬼,自救不了。”[2]374
这则公案说的是德山宣鉴禅师公然对弟子们说:这里没有佛,也没有佛祖。他大骂中国禅宗的第一代祖师菩提达摩为“老臊胡”;骂释迦牟尼只是大便后用来刮屁股的那个“干屎橛”;骂富有智慧的文殊菩萨只是个挑粪的汉子;说那些通过修炼而获得“等觉、妙觉”阶位的人只不过是破除了执着念头的凡夫俗子;说那些获得了佛教菩提智慧的人、那些达到了所谓涅槃境界的“圣贤”,只不过是一个个用来拴系毛驴的木桩子而已。他攻击佛教的“十二分教”(又称十二分圣教、十二部经。它是释迦牟尼佛所说的全部的言论和教诲;依其内容和形式可分为十二类;它是在经典结集的历史中逐渐形成的。)是地狱中的鬼神名册,是擦拭痔疮疣子的草纸。他把已经修成佛教正果的、获得了阿罗汉次弟果位的“四果三贤”和达到了“十地”境界的人笑骂为看守古坟的鬼魂。
德山宣鉴禅师从根本上否定并践踏了佛、佛祖和圣贤们的神圣性。用脏话秽语辱骂释迦牟尼和文殊菩萨;他烧毁佛经的行为是从根本上否定佛教经典的神圣性;他痛骂那些通过静心修炼而取得很高成就的菩萨、罗汉们……,德山宣鉴完全否定了佛教的精神价值,彻底抹杀了佛教重大的社会作用,颠覆了佛教存在的意义。德山宣鉴“呵佛骂祖”的过激话语、行为一石激起千重浪,后来的禅家就形成了“呵佛骂祖”的传统,比如例6、例7。
例6 一次,有一僧问云门文偃禅师:“什么是佛?”云门文偃禅师回答说:“佛是干屎橛。”[2]929
例7 云门文偃禅师举例说:“世尊(释迦牟尼——引者)初生下,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行七步,目顾四方。云:‘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师(云门文偃禅师——引者)曰:‘我当时若见,一棒打杀与狗子吃却,贵图天下太平’。”[2]924
总而言之,中国社会历来就是王权高于宗教权、王权政治统治宗教思想的社会。上述这些“无凡无圣”的方论和行为,大多发生在禅宗僧众内部,只是宗教徒的一种自尊自满的精神表现而已。加之天下的禅寺大多远离闹市区,存在于深山荒岭之中,教徒们基本上同社会生活隔离开来。所以,这些过激的言论和行为对于封建统治政权而言,只是一些死水微澜,产生不了什么政治上的冲击,更谈不上对政权的危害。所以,历代统治者都对佛教禅宗采取了较宽容的政策。但是,那些渴慕学禅的文人士子,他们既憧憬禅意禅趣的生活,同时又生存和游走于庙堂之间,尽管他们学禅、习禅,却绝不敢在生活实践中采取“无凡无圣”的张狂态度,而只能是谨小慎微、如履薄冰。但应当说明的是,禅宗的“无凡无圣”的观念,对于禅宗精神而言,的确具有某种程度的腐蚀性。
常言道:“堡垒最怕从内部攻破”。禅宗的信徒们以汪洋恣肆的态度、狂放不拘的言论践踏佛教的精神价值,肆无忌惮地攻击佛祖、菩萨们的神圣地位,实际上是在诋毁佛教的社会价值,解构佛教的精神意义,最终是彻底地颠覆和捣毁佛教的存在。针对禅宗的“呵佛骂祖”“打杀佛祖”这种汪洋恣肆的反传统的叛逆行为,任继愈指出:“禅宗力图把佛性从彼岸世界拉回到每个人的内心,把依靠佛教的经典转向引导人们相信个人的顿悟(内心神秘的启示),把拜佛转向呵佛骂祖,这就埋藏下了毁灭自己的炸弹。……禅宗哲学思想中潜伏着从理论上导致破坏宗教的倾向。”[4]159-160任继愈的批评是很有见地的、深刻的。“呵佛骂祖”“打杀佛祖”尽管以极端的方式表达了禅宗“无凡无圣”的哲学观念,但是,这种打倒权威、消解神圣的言论行动,其最终结果是自己挖坑埋葬自己。
参考文献
[1] 慧能.六祖坛经[M].徐文明,注译.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
[2] 普济.五灯会元:卷一[M].苏渊雷,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4.
[3] 星云禅师.星云禅说:一切现成[M].北京:中华书局,2015.
[4] 任继愈.汉唐佛教思想论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
[5] 慧能.坛经校释[M].郭朋,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3.
On the Anti-authority Features of Zen's "Nothing is Holy"
QIUZihua
(Institute of Oriental Aesthetics and Culture,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Wuhan Hubei 430079)
[Abstract]Chinese Zen is the most transcendent and innovative Buddhist sect.For a long time,Chinese academic circles have lacked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non-religious" and alternative cultural characters of Zen.In this paper,the author makes an analysis of the concept of "nothing is holy" from three aspects:first,Zen takes advantage of the philosophical beliefs of "wu wo" and "nothing is holy" to challenge the holiness of the ancestors,kings and parents in the patriarchal society.Second,Zen uses the philosophy of "wu wo" to promote the thought of equality of all things,equality of men and women,equality of kings and people.Thirdly,according to the thought of equality of man and nature,Zen promotes the nature of natural humanity,which reveals the alternative,anti-traditional culture and anti-authority cultural characters that the Zen thought shows.
[Keywords]Zen;nothing is holy;blaspheme against figures of Buddha;Rebuke the ancient Buddhism;anti-authority
[中图分类号]B9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662(2019)01-0028-05
[收稿日期]2018-05-04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后现代哲学与禅宗哲学的同构性研究”,
项目编号:12YJA751048。
[作者简介]邱紫华,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东西方美学史。
DOI编码:10.3969/j.ISSN.2095-4662.2019.01.005
(责任编辑陈咏梅)
标签:禅宗论文; 佛教论文; 禅师论文; 慧能论文; 的人论文; 哲学论文; 宗教论文; 宗教理论与概况论文; 宗教理论论文; 宗教思想论文;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论文;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 后现代哲学与禅宗哲学的同构性研究" 项目(12YJA751048)论文; 华中师范大学东方美学与文化研究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