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旱地论文_柴生武,苗耿志,邓利爱,张东红,周晶晶

导读:本文包含了山西旱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旱地,山西,小麦,果园,果实,冬小麦,品质。

山西旱地论文文献综述

柴生武,苗耿志,邓利爱,张东红,周晶晶[1](2019)在《山西马铃薯旱地机械化垄作高效栽培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马铃薯旱地机械化垄作栽培技术可以有效克服旱地垄作容易干旱的缺点,实现了合理密植,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商品薯率显着提高,平均每667m~2产量较传统平作栽培提高500~1 000 kg,增收500~1 000元。该技术已在山西地区示范推广近133.3hm~2(2 000亩)。(本文来源于《中国蔬菜》期刊2019年06期)

李秀芹,李圳[2](2019)在《山西高寒冷凉区旱地谷子渗水地膜覆盖穴播栽培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地膜覆盖已成为大力发展旱地谷子生产、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关键技术。文章阐述了旱地谷子渗水地膜覆盖穴播技术的优势,着重介绍了旱地谷子渗水地膜覆盖穴播技术的栽培技术要点,为旱地谷子渗水地膜覆盖穴播技术的推广种植提供技术参考。(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技术》期刊2019年02期)

刘星,白玉婷,李敏,贺瑞虎[3](2018)在《山西吉县旱地果园集水节水保水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山西省吉县地处黄土高原,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发展苹果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山西省苹果重点产区之一。但是春旱秋涝制约了吉县苹果的发展,旱地果园亟需大力推广集水保水技术。1集雨旱井与穴贮肥水结合通过平整土地,在田间路边水流汇集的地方修建集雨旱井,拦蓄地表径流,做到大水入旱井,小水不出园,贮藏夏秋雨水,使春季果树关键用水时期有水可用。同时,采用穴贮肥水,提高雨水利用率,即(本文来源于《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期刊2018年10期)

杨景康[4](2018)在《浅谈山西旱地小麦栽培技术体系的形成及其发展战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山西的农作物种植中,旱地小麦的种植一直都占据着比较重要的地位,甚至可以说影响着山西小麦的总产量。因此,本文鉴于目前山西旱地小麦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旱地小麦栽培技术的体系化及其形成过程,并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的未来发展战略,以期为同行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农业与技术》期刊2018年04期)

曹佳喜[5](2018)在《山西吉县山区旱地苹果产业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苹果产业是绿色产业,更是特色产业,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就山西吉县来说,苹果产业已成为全县的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和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十二五"以来,吉县通过苹果产业扶贫已顺利让全县建档立卡中4000余户1万余口贫困人口顺利脱贫。但是,苹果产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特别是在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过程中表现得尤为突出。1存在的不足(1)果园基础设施不足,(本文来源于《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期刊2018年01期)

王玲,贾俊香,张毅,韩阳[6](2017)在《生物炭对山西雨养旱地土壤肥力与酶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促进生物炭在旱地农业上的研究及应用。[方法]本研究采用夏玉米(Zea mays L.)大田试验,设置4个处理:1)对照(CK);2)常规施肥(N);3)常规施肥+秸秆炭(5t·hm~(-2))(B1);4)常规施肥+生物炭(10t·hm~(-2))(B2),以探究不同用量生物炭对山西雨养旱地土壤肥力与酶活性的影响。[结果]生物炭显着提高了有机碳、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养分含量及蔗糖酶、脲酶的活性,且土壤有机碳及速效养分含量随着生物炭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与对照相比,生物炭处理(B1、B2)分别显着提高山西雨养旱地土壤有机碳、速效氮、速效磷与速效钾含量52.76%~105.52%、37.79%~75.54%、76.10%~122.67%、40.27%~82.55%。与对照相比,生物炭处理(B1、B2)分别提高了蔗糖酶和脲酶活性56.72%~90.96%、170.59%~182.35%。对于蔗糖酶活性而言,B2提高效果更显着,但对于脲酶活性,B1和B2处理间无显着差异。与对照相比,虽然生物炭处理(B1、B2)分别提高过氧化氢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2.83%~4.25%和45.10%~50.98%,但这两种酶活性与对照差异并不显着。添加生物炭后夏玉米株高、叶长有一定增加的趋势,百粒重在5t·hm~(-2)生物炭用量时显着增加了14.82%,茎粗和叶宽在10t·hm~(-2)生物炭用量时分别显着增加了21.81%、34.04%。[结论]总的来说,生物炭对旱地土壤肥力、酶活性及作物生长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本文来源于《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7年12期)

樊晋铁,畅雪[7](2016)在《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期以来,旱地生态系统治理一直是世界性的难题。来自农业部的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占全国总土地面积的52.5%,主体区域就位于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及周边地区。晋西北地区是典型的干旱地区。长期以来,该区域草地退化,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日益严(本文来源于《山西经济日报》期刊2016-08-16)

梁栋[8](2016)在《山西南部旱地小麦产量的差异及氮磷肥的调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于2011年7月——2014年7月连续叁年在山西南部闻喜县、垣曲县、万荣县进行,采用大田试验,在闻喜县、垣曲县、万荣县共选取20个试验点研究不同降水年型下旱地小麦产量;在垣曲县、万荣县共选取4个试验点进行氮、磷肥料类型试验,研究不同降水年型下肥料类型的效果;在闻喜县选取1个试验点进行施氮量、施磷量试验,研究不同降水年型下氮磷肥的调控效应。通过叁个试验安排深入了解晋南不同地区旱地小麦生产状况、适宜的氮磷肥类型及施用量,更好的因地制宜栽培,对全省乃至整个北方小麦产量都有重要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山西晋南旱地小麦产量的差异闻喜县、垣曲县、万荣县各试验点的产量及年平均产量均表现为丰水年最高,平水年居中,欠水年最小,年平均产量分别为2185—3243 kg·hm~(-2)、1760—2980 kg·hm~(-2)、 1165—1662 kg·hm~(-2),叁年平均产量分别为2508kg·hm~(-2)、2761 kg·hm~(-2)、1451 kg·hm~(-2),垣曲县较闻喜县高10%,较万荣县高90%,闻喜县较万荣县高73%。可见,旱地小麦产量受年际间降水量变化影响较大,降水量多时产量高,降水量少时产量低。旱地小麦产量增加率均以垣曲县较万荣县最高,达87%—95%;闻喜县较万荣县居中,达51%—83%;垣曲县较闻喜县最小,达3%—-24%。叁个降水年型相比的增产效果显示垣曲县旱地小麦生产最为稳定,闻喜县欠水年最不稳定,在丰水年和平水年也不突出。2、氮肥对山西南部旱地小麦的影响氮肥肥料类型对产量及其构成、经济系数的影响效果一致,均以尿素最高,磷酸二胺和碳胺居中,二胺最低,且垣曲县毛家湾镇林场村的四种氮肥类型间差异不显着,垣曲县长直乡鲁家坡村、万荣县皇甫乡新寺村、万荣县汉薛镇南坡村的二胺与其他氮肥类型间差异均显着。随施氮量的增加,产量及其构成、生物量、经济系数在丰水年逐渐提高,施氮量225kg·hm~(-2)时达最高,平水年先升后降,施氮量150kg·hm~(-2)时达最高,欠水年先升后降,施氮量75kg·hm~(-2)时达最高。可见,氮肥类型的肥效存在差异,氮肥用量的多少与降水量密切相关,共同调控产量构成,最终影响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3、磷肥对山西南部旱地小麦的影响垣曲县毛家湾镇林场村、万荣县皇甫乡新寺村、万荣县汉薛镇南坡村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生物量、经济系数均以过磷酸钙高于硝酸磷,但长直乡鲁家坡村经济系数平水年以硝酸磷较高,且同一年份类型间差异均不显着。随施磷量的增加,产量及其构成、生物量(除欠水年)、经济系数、水分利用效率均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施磷量150 kg·hm~(-2)时达最高。不同降水年型最适宜施磷量相比,按全年耗水计算的水分利用效率以欠水年最高,平水年居中,丰水年最低;按生育期耗水量计算的水分利用效率以平水年最高,丰水年居中,欠水年最低。可见,磷肥类型的肥效存在较小的差异,磷肥用量均为150kg·hm~(-2)时有利于提高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本文来源于《山西农业大学》期刊2016-06-01)

马晋宏,任永玲,范颖,籍艺文,田建保[9](2015)在《山西旱地苹果园生物基质覆盖技术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长子县莫村8年生夏丽、凉香旱地苹果园进行生物基质覆盖技术试验。结果表明,生物基质覆盖果园的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明显高于对照,叶片光合速率高于对照,蒸腾速率低于对照,果实品质(果实大小、单果质量、着色级次、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糖酸比值)显着优于对照,树体根系构型优于对照。(本文来源于《山西农业科学》期刊2015年12期)

刘新月,裴磊,卫云宗,张正斌,高辉明[10](2015)在《气温变化背景下中国黄淮旱地冬小麦农艺性状的变化特征——以山西临汾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作物品种选育是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结果。黄淮麦区是中国最大的麦区,在保障中国小麦生产和粮食安全中有重要作用。研究过去30年黄淮旱地冬小麦品种农艺性状和气温要素变化规律,为旱地小麦育种适应未来气候变化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利用近30年来国家黄淮旱地冬小麦区域试验典型代表临汾点的对照品种农艺性状及该市的气温资料,研究对照品种农艺性状、生育期平均气温和≥0℃积温的变化规律,并进行农艺性状和气象要素的相关、多元回归和通径分析。【结果】小麦生育期的平均气温、≥0℃积温、最低和最高温度在逐年呈缓慢增加。小麦生育期平均气温平均每年上升0.05℃,≥0℃积温平均每年上升21.9℃,且二者呈正相关关系。≥0℃积温变化更能深入反映小麦生育期的温度变化情况。小麦生育期最高气温平均每年上升0.02℃、最低气温平均每年上升0.16℃。播种至越冬前的平均气温和≥0℃积温增加最多,营养生长阶段平均气温和≥0℃积温增加明显,生殖生长阶段平均气温增加较少且≥0℃积温有下降趋势。随着气候变暖,分蘖多的强冬性品种逐渐被分蘖适中的冬性和弱冬性品种替代。1986—1996年对照品种农艺性状变化幅度不大,1997—2007年期间变化较大,2007—2014年变化幅度最大;这和小麦生育期平均气温变化趋势基本相同。黄淮旱地对照品种千粒重和穗粒数逐年缓慢上升,分别每年平均增加1.57%和3.39%。有效穗数和产量及株高缓慢下降,分别每年平均下降0.16%和1.29%。产量与株高(0.684**)、有效穗(0.531**)和千粒重(0.541**)均极显着正相关。株高、起身至拔节期≥0℃积温和平均气温是决定小麦产量的3个主要因子,分别决定了小麦产量的46.73%、26.17和3.26%的变异。在黄淮旱地小麦适应气候变化中,起身至拔节期≥0℃积温和株高对产量贡献较大且为正效应;起身至拔节期平均气温为负效应。【结论】气候变暖对黄淮旱地冬小麦农艺性状变化趋势有较强的影响,选育株高和有效穗数适中、穗粒数较多、千粒重较大的中高产抗旱品种是黄淮旱地小麦适应未来气候变化的育种改良方向。(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期刊2015年10期)

山西旱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地膜覆盖已成为大力发展旱地谷子生产、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关键技术。文章阐述了旱地谷子渗水地膜覆盖穴播技术的优势,着重介绍了旱地谷子渗水地膜覆盖穴播技术的栽培技术要点,为旱地谷子渗水地膜覆盖穴播技术的推广种植提供技术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山西旱地论文参考文献

[1].柴生武,苗耿志,邓利爱,张东红,周晶晶.山西马铃薯旱地机械化垄作高效栽培技术[J].中国蔬菜.2019

[2].李秀芹,李圳.山西高寒冷凉区旱地谷子渗水地膜覆盖穴播栽培技术[J].农业工程技术.2019

[3].刘星,白玉婷,李敏,贺瑞虎.山西吉县旱地果园集水节水保水技术[J].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2018

[4].杨景康.浅谈山西旱地小麦栽培技术体系的形成及其发展战略[J].农业与技术.2018

[5].曹佳喜.山西吉县山区旱地苹果产业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2018

[6].王玲,贾俊香,张毅,韩阳.生物炭对山西雨养旱地土壤肥力与酶活性的影响[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

[7].樊晋铁,畅雪.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N].山西经济日报.2016

[8].梁栋.山西南部旱地小麦产量的差异及氮磷肥的调控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6

[9].马晋宏,任永玲,范颖,籍艺文,田建保.山西旱地苹果园生物基质覆盖技术试验[J].山西农业科学.2015

[10].刘新月,裴磊,卫云宗,张正斌,高辉明.气温变化背景下中国黄淮旱地冬小麦农艺性状的变化特征——以山西临汾为例[J].中国农业科学.2015

论文知识图

7 2007 年山西临汾地区水旱地冬小麦 ND...7 2007 年山西临汾地区水旱地冬小麦 ND...9 山西临汾市水地冬小麦年际长势监测图9 山西临汾市水地冬小麦年际长势监测图9 山西临汾市水地冬小麦年际长势监测图农业科技农作物新品种选育

标签:;  ;  ;  ;  ;  ;  ;  

山西旱地论文_柴生武,苗耿志,邓利爱,张东红,周晶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