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代技术与中药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蒋宁,杜保民,杜冠华,段大跃,方坚松,高兴华,高秀梅,顾金辉,郭彦飞,侯悦,黄晏,李琦,林志彬,刘建勋,陆茵,吕圭源,聂红,庞晓斌,齐晓甜,秦雪梅,任巧,任远,任周新,茹祥斌,申竹芳,石京山,孙建宁,孙蓉,孙晓波,王陈,王梅,王同兴,吴春福,谢宗杰,徐惠波,薛云丽,杨宝学,杨奎,余林中,张丹参,张兰,张林,张永鹤,张永祥,赵勤实,周玉枝,朱焰,周文霞[1](2020)在《新思路·新技术——中药复方新药研发相关重大科学和技术问题》文中认为"第十二届全国中药与天然药物药理学术会议"于2019年10月11-13日在天津市社会山国际会议中心酒店举行。会议期间,中国药理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药理专业委员会召开了"中药复方新药研发相关重大科学和技术问题"专题研讨会。研讨会分为主题报告和综合讨论2部分。主题报告由中国药理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药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吴春福教授主持,刘建勋、孙晓波、段大跃和吕圭源教授作主题报告。中国药理学会理事长兼中药与天然药物药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张永祥研究员主持综合讨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科技教育司重大专项处顾金辉处长全程参加。与会专家围绕中药复方新药研发相关重大科学和技术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本文整理了专家们的主要观点和建议,希望能为中药复方新药研发提供新思路和新技术,为提高我国中药复方新药的研发水平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舒茜[2](2020)在《中药标准化的问题与对策分析》文中提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健康理念的传播,人们由以前追求温饱的生活理念转换为追求健康高品质的生活理念,中国作为拥有14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对健康生活理念的追求更为迫切。世界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如空气污染、水污染、生态环境恶化、传染性疾病高发等问题,人们对健康需求加大,而中药具有使用方便、预防保健的特点,因此,中药成为人们追求健康保健的首选产品,中药产品的需求量大大增加。据统计,全球有超过80%的人口使用过中药。这股热潮给中药行业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亟需中药标准来保障中药产品的质量,为中药行业持续发展保驾护航。中药是我们优秀民族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积淀了丰富多彩的学术内涵,形成了独特的东方医学体系。纵观中医药的发展史,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到现在的《中国药典》、《药品管理法》,自始至终都蕴含着标准化思想。中药标准化有利于提高中药学术水平,推动中药继承创新,保持中药特色优势,规范中药管理,保障中药服务质量安全,促进中药走向世界,在中药事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中药国际化、现代化的实现必然离不开中药标准化的实现。从第一版《中国药典》颁布开始,我国的中药行业更加规范化,出口销量迅速增加,但是我国现行的中药标准化体系不够完善,存在多头管理和人才队伍质量不高等问题,已严重制约了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的发展,完善中药标准化迫在眉睫。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和数据,运用统计分析法和对比研究法,分析了中药标准化的发展背景和现状,认为我国在政策方面加强了对中药标准化工作的重视,在标准制定修改方面,不断对中药标准进行完善,在中药国际标准化方面,积极参与中药国际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同时也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标准管理不协调,标准推广和应用不充分;二是标准交叉重复,标龄老化,更新周期时间长;三是标准研究乏力,专业性人才匮乏;四是中药标准西化严重,标准制定对中医药指导理论认识不足;五是中药标准体系不健全,中药质量标准不完善;六是缺乏国际认可的中药标准,与国际市场脱节;七是中药标准化与知识产权保护的产生冲突。通过对国内中药标准化体系和欧盟、美国的植物药标准化体系进行介绍,发现我国在植物药质量标准、注册标准等方面与国际上存在差别,分析发达国家中药标准化建设经验,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借鉴欧盟和美国植物药标准制定和实施经验,完善我国中药标准;二是政府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国家层面的对话与合作;三是积极参与中药国际标准制定活动,努力与国际标准接轨;四是发挥中药企业在国际标准制定中的作用,提高企业参与度;五是研究中药产品海外注册政策,提高中药产品海外注册能力,以此寻求对我国中药标准制定和相关制度完善的经验。对于完善我国中药标准化工作的思考,笔者提出要立足于国内中药标准化和监管现状,通过介绍天士力集团国际化和同仁堂集团知识产权保护的成功经验,建议企业方面应加强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科研成果向标准转化地能力;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合作,提高中药质量标准;以市场需求为中心,打造知名品牌;政府方面应明确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中药标准与相关制度的衔接,给与政策支持和法律保护,同时加强管理和监督,积极宣传和推广;最后提出中药标准化要与知识产权协同发展。
李静雯[3](2018)在《《本草中国》的中药文化传播研究 ——基于文本与受众的视角》文中提出明万历六年,“中国古代百科全书”——《本草纲目》的诞生令全世界为之惊叹。2016年5月20日,中国大陆首部中医药文化纪录片——《本草中国》上映。难觅踪迹的草药已不再神秘,荧屏中的本草鲜活灵动,诉说着与大众世俗生活的百般纠葛。中药文化传播缘何兴起,如何进行文本建构,又产生了怎样的传播效果,这些都极具学术探讨价值与现实指导意义。鉴于此,《本草中国》可以作为个案,并以传播学理论范式为基础,并综合影视学、社会学理论,对中药文化传播进行跨学科的文化解读;同时审视当前中药文化传播的困境,以期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的中药文化传播之路。中药文化传播有其显着的社会动因,在特定的历史变迁和政策扶植政治语境下,快节奏生活与市场经济发展让大众重新聚焦健康事业;沿袭千年的中药智慧在多元文化并存的今天仍具有强烈的现实启发意义。就《本草中国》的传播文本而言,灵活的叙事策略与精妙的视听符号共同诠释出意蕴丰富的多元主题,灵动的本草和坚韧的老药工一同带领受众感悟“探寻生命”的至高境界。《本草中国》指引大众探索医学与养生之道,激发国人身份与情感的双重认同,提供压力疏解与心绪转换之效用。当然,中药文化传播也暴露出诸多弊病,资源危机日趋加剧、古法技艺濒临失传、中西医药纷争不断等均严重制约其进一步传播。我们只有将中药文化的传统核心理念与现代科学的创新观念完美融合,长善救失,推陈出新,中药文化传播之路才能走得更为长远。
孙鑫[4](2017)在《从《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和近现代中药学教材探讨中药理论体系的发展演变》文中研究指明中药理论体系是在我国几千年的医疗实践中归纳总结出来的对中药理论的认知结构,具有科学性、系统性的特点,从古至今有效地指导着中医临床用药,是中医理、法、方、药体系中的重要环节。中药理论体系自《黄帝内经》起源、《神农本草经》形成以来,经过历代的演绎与发展,其理论体系的核心概念范畴和内涵也随之发展演变。因此,开展对中药理论体系的深层次研究,提炼中药理论体系框架,从总体上把握古今中药理论体系发展演变的脉络,进而总结中药理论体系起源、形成与发展的深层次原因,能够为总结其发生发展规律、探寻中药理论体系的“源”与“流”提供新思路,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研究通过梳理中药理论体系形成之初,《黄帝内经》的中药理论思想和《神农本草经》的中药理论体系内容,以及以统编中药学教材为代表的近现代中药理论体系内容,提炼三者的中药理论体系框架。随后运用文献学、历史学和数据挖掘等方法,对三者的中药理论体系的框架结构、主要理论模块、所涵盖的概念范畴及药物构成结构进行点对点式地比较研究。通过对比,探寻具有标志性或重大影响的理论演变,并试对其历史节点及演变原因进行分析,从而梳理中药理论体系从古至今的历史演变脉络。最后,对中药理论体系起源、形成、演变与发展的影响因素和深层次原因进行归纳总结。本文第一部分对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典籍——《黄帝内经》的中药理论进行研究。《黄帝内经》虽记载具体方药不多,但其散见于多个篇章中涉及中药理论的阐发,为系统和完整的中药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基础。因此,本部分将《黄帝内经》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基于《素问》《灵枢》原文,对其中的中药理论相关内容进行梳理,从药性理论、配伍原则、服药方法、临证用药法则及十三方用药特点五个方面进行论述。并基于上述内容,初步提炼出《黄帝内经》中药理论核心概念范畴。本文的第二部分是对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着——《神农本草经》中药理论体系的研究。《神农本草经》是我国早期中药理论和临床用药经验的第一次系统总结,书中所载的中药学理论知识颇为丰富。本部分立足于《神农本草经》原文,从中药分类方法、药性理论、组方配伍理论、药物制备理论、服药方法理论、临证治疗理论六个方面对其中药理论体系的框架和内涵进行阐发,并初步勾勒出《神农本草经》的中药理论体系框架。本文第三部分是对以近现代中药学教材为代表的近现代中药理论体系的研究。中药学教材发源自民国时期,广泛应用于现代。作为一种独特的中药学理论载体,其中药理论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其所处时代的中药理论体系共识。故本部分以时间为线索,先对民国时期(1912年—1949年)的中药学教材的概况及理论体系特点进行阐发,随后简要介绍建国初期(1949年—1960年)中药学教材理论体系及特点,最后论述本部分的重点内容——1960年后统编中药学教材中药理论体系的概念范畴、内涵、框架结构等基本内容,并对这些内容从1版至9版的演变发展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出基于统编中药学教材的现代中药理论体系框架的基本样貌。本文的第四部分是对《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和现代统编中药学教材中药理论体系的比较研究。主要从中药理论体系和药物构成两个方面进行古今比较。中药理论体系方面的比较,是将古今中药理论体系的概念范畴进行点对点式的对比,发现从古至今内涵产生了变化的概念,并探寻其发生变化的历史节点和原因。药物构成方面的比较,本研究择取中药理论体系形成之初的中药学专着《神农本草经》与现行9版统编教材《中药学》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聚类分析方法,对二者所收载药物的构成结构和性能分类特点进行对比和分析,探明二者药物组成和结构上的区别以及各自的性能分类特点,并尝试分析造成其异同的原因。本文第五部分基于第四部分中药理论体系的比较分析,对中药理论体系的演变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归纳总结。中药理论体系始终处于动态的前进和演变过程,其演变与发展的原因往往是多元化和综合性的。它受到古代哲学思想及中医思维模式的指导,稳定沿袭了《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的中药理论体系,在临床实践的需求和经验积累的推动作用下持续发展,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等因素有关,也与学科独立和分化等其他因素皆有关系,其研究方向在近现代中西方思想文化交融的过程中有所转变。各因素之间共同作用,从而使中药理论体系的理论核心得以稳定沿袭,理论外延得以延伸发展。
蒋宁,张永祥,杜冠华[5](2016)在《新思路·新方法——中药药理学研究与中药新药研发》文中提出中国药理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药理专业委员会"中药药理学研究与中药新药研发思路研讨会"于2016年8月5日在山东省滕州市召开。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张永祥教授主持会议,刘建勋教授和李林教授分别做了主题报告,30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专业委员会委员参加了研讨。与会专家围绕中药药理学研究与创新中药研发的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研讨。本文整理了部分专家关于中药药理学研究与创新中药研发的思路和方法,以期为我国中药药理学研究与中药新药研发的创新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程江雪[6](2016)在《中药提取物组合物的专利信息分析及专利保护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中药提取物组合物的专利文献信息进行挖掘和分析,探索此类专利的发展历史、重点防治的疾病领域和权利人分布,明确中药提取物组合物及其专利的内在特点,为促进我国中药提取物组合物的科研创新、推动中药提取物组合物的专利发展和保护提供思路与参考。方法:本研究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库、中国专利信息中心、中国知识产权网以及相关知识产权机构作为数据信息来源,检索的时间范围为1995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期间申请的中药提取物组合物的相关发明专利为研究对象,运用Excel、Access、 SPSS等软件,通过简单和高阶统计相结合,理论与实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具体如下:1.简单分析与聚类分析相结合,探索中药提取物组合物专利的发展进程、病系研发方向及权利人分布;2.运用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索重点防治病系的中药提取物组合物的药物及科类的组合规律;3.根据重点防治病系的药用植物科类的频数分析结果,以有效专利中所涉及的高频科类及其所含中药为研究对象,对其药理作用及活性成分进行对比,结合以药性为研究参数的模糊聚类分析结果,探索同科中药的相似性;4.根据权利人分布的研究结果,以高频权利人的中药提取物组合物有效专利为研究对象,对其有效专利的剂型、活性成分结构以及用途等进行简单统计,结合理论分析,为现代中药企业专利网的构建提供借鉴;5.基于对中药提取物组合物的组合规律和特点的分析结果,以理论联系案例的方法探讨此类发明的可专利性判断。结果:1.中药提取物组合物相关创新成果的专利保护发展于近二十年,发展速度于2004年开始具有明显提升;2015年以前国内中药提取物组合物有效发明专利中,职务发明占78.11%;高频专利权人主要包括现代中药企业、高校以及以技术开发、技术转让等为核心经营范围的技术企业;防治内科疾病中的心系病与肝系病的中药提取物组合物有效专利所占比例较大。2.防治心系病的中药提取物组合物涉及高频中药为丹参、人参和三七等,高频科为五加科、豆科、唇形科以及伞形科;常用中药组合单元为人参+麦冬,丹参+降香,人参+五味子等;常用科类组合单元为五加科+百合科,唇形科+豆科,五加科+五味子科等。3.防治肝系病的中药提取物组合物涉及高频中药为丹参、黄芪、川芎等,高频科类为伞形科、唇形科、菊科等;常用中药组合单元为栀子+黄芩、柴胡+甘草、白芍+当归;常用科类组合单元为茜草科+唇形科、伞形科+豆科、毛茛科+伞形科。4.各科均有一些在有效成分及药理作用方面具有相似性的中药,依据模糊聚类分析结果,对各类中药进行对比发现,各科属于同类的中药在药理作用和活性成分上更为接近。5.天士力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含有丹参的中药提取物组合物的专利网基本构建完全,该专利网主要围绕丹参提取物十三七提取物十冰片这一组合物展开,在核心权利获得保护的基础上,通过对组合物单元进行替换、细化组合物配比范围等核心技术的延伸,形成具有更大保护力度和更加稳固的防御体系。结论:1.中药提取物组合物发明专利在近二十年中历经四个增长阶段,整体处于上升趋势,其增长与国家法律法规及重大战略的推动、中药提取物的产业化趋势、近年来丰硕的中药提取物组合物的科研成果等因素密切相关;有效专利的职务发明比例在整个中药复方领域具有明显优势,高频权利人以现代中药企业居多;中药提取物组合物有效专利所述用途,以心系病与肝系病的防治居多。2.根据防治心系病和肝系病的中药提取物组合物的组合规律研究结果,高频中药大多属于高频科类,且常用的中药组合单元与常用科类组合单元基本一致;高频科类及常用科类组合单元对新的中药提取物组合物研发具有一定的提示作用;中药提取物组合物的组合规律研究,在激励自主研发,促进专利申请等方面具有一定应用价值。3.本研究中所涉及的同科中药,药性相似者在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方面具有更明显的共性;相关领域科研人员应辨证运用同科中药的相似性,适当绕开热点研发药物,对低频中药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深入研究,进而展开新组合物的研究,为促进单位创新成果的产出,构建和完善专利网等方面提供可能。4.现代中药企业应以核心技术的专利权利获取为基础,围绕一类具有相似功效的产品,展开中药提取物组合物的外围研发与专利网构建,同时注重研发方向的多样化,根据不同技术路线有针对性的申请专利,以丰富专利网的构建路线,提高专利网的系统性,促进专利网的可持续发展;重视专利申报质量与申请时机,以提高专利网构建的成功率。5.对中药提取物组合物的可专利性判断应将专利法与中医药理论相结合,主动引用中药领域权威单位的实验室检定数据或专家的意见;我国专利审查标准中应尽快增设专门针对中药领域发明的章节。建议:1.政府层面:以完善适用于中药提取物组合物发明的专利保护政策为主要任务。在现行专利审查标准中,尽快增设专门针对中药领域发明的章节,提高可专利性判断的客观性与准确性;倡导多样化的知识产权激励政策,以促进创新成果的产出。2.企业层面:以完善中药提取物组合物专利战略为主要任务。重视专利研发战略,协助专利战略的制定;围绕核心专利展开自主创新,加强防御性专利战略构建;多样化研发方向,提高专利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3.科研层面:以提高创新成果的可专利性及促进产品转化为主要任务。科研单位应合理利用专利文献信息,结合自身研发领域,加强基础研究,提高创新成果的可专利性;创办专门针对现代中药制剂研发的协同创新发展中心,加强校企合作,构建对现代中药的科学研究及专利申报的全程跟进制度,促进创新成果的产出并及时投入企业生产,实现创新成果快速转化。
李广乾,陶涛[7](2015)在《中药现代性与中药品种保护制度改革》文中研究指明当前,整个社会对于中药现代化一直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和看法。其实,我们应该全面系统地看待中药现代化问题,从医药性、技术性、产业性、文化性、公共管理属性5个层面认识和把握中药的现代属性。中药现代性不仅可以让我们为中药提供"点、线、面"多层次、多角度的保护,也有助于我们从继承创新和发展创新去细化中药的创新发展战略,丰富中药品种保护思路。中药品种保护制度应该基于中药现代性的要求,为促进中医药创新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为此,一方面要充分地认识中药品种的创新发展方向,另一方面要实现中药品种保护制度转型,要由当前的被动保护向主动保护转型,并为此调整相应的政策措施。
张震[8](2013)在《中药现代化与药品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从药品监管和评价的角度,就中药现代化研究中所需要解决的几个核心问题及中药现代化研究的方向进行了论述:(1)从药品的基本属性出发,对目前中药使用疗效不佳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主要在于药不对症、药品质量不符合要求、用量不准或用法不当,而这些也正是中药现代化研究中所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2)从药品监管的角度对中药现代化进行重新审视和定位:明确中药现代化的目的,并对其进行重新定位,解决好中药现代化中的几个关系,并统筹安排好中药现代化所需要完成的任务;(3)对中药现代化与中医现代化的关系进行论述:中药在其现代化改造过程中,为避免变成中药的西药化,必须坚持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而在实际操作层面上,又必须实现中医在其自身范围内的现代化;(4)中药现代化所要解决的几个核心问题是:第一方面要解决药本身的问题:包括现代化改造后中药外在属性的改变,以及内在质量控制方面的改进;第二方面要解决如何用药的问题:包括中药的正确使用的问题,以及中药用药剂量的准确性问题;第三方面要解决创新性中药的评价问题:由于疾病谱的变化,必须从经方以外寻找创新性中药来治疗新的疾病,但由于中西药的巨大差异,中药新药的药品评价不同沿用西药的标准,而必须寻找新的评价方法;(5)中药的现代化、传统化与国际化的关系:为了解决中药中存在的问题,中药应该进行现代化的改造,但在某些方面还要保持其传统化,避免走样:同时,应谨慎推行中药的国际化。在上述梳理分析的基础上,从药品评价角度提出中药现代化的总体思路:中药现代化必须坚持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同时要与中医现代化进行有效结合,在此基础上,着重解决药本身的问题、如何用药的问题、创新性中药的评价问题等中药现代化的核心问题。
李光耀[9](2011)在《基于研发和市场的中药现代化战略研究》文中指出中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正日益得到世界的关注。中药领域作为我国少数具有国际优势的领域之一,已成为制药行业共同瞩目的问题。我国在30年前就提出中药现代化,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中药现代化”的概念和规范。中药现代化是指将传统中药的优势特色与现代化科学技术相结合,指导中药的研究、开发、生产、管理和应用,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过程。中药现代化是中医药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在推行中药现代化战略发展的30年期间,我国中药产业取得了显着的成就,但是随着健康观念、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中药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如今正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来自全球化竞争的严峻挑战。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制定对策,推动我国中药领域健康、与时俱进的发展,提高中药领域研发的整体水平和国际化竞争力,将成为我国“十二五”规划中有关中药产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对国内外有关中药现代化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对中药和中药现代化概念的新看法,并结合中药现代化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如疾病谱和医学模式的变化、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天然药物市场的扩张以及国内新医改给医药企业带来的影响等,对中药现代化战略进行了细致分析,从一个新视角来重新审视中药现代化发展战略。在基于系统理论的基础上运用动态比较优势得出中药研发和市场开拓是两个关键战略问题,继而分别采用产业战略管理分析方法——SWOT分析法进行了战略分析,并做出战略选择。1.中药现代化是充分发挥科技的作用,继承和创新并重,将传统中医药的优势、特色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提升企业的研发能力与核心竞争力。然而,实现以上战略目标的核心任务就是研制、开发出一批服用方便、药效明确、质量可靠的现代中药投放市场。我国在中药研发中具有得天独厚的药材、人才与科研资源优势;深厚的中医药文化积淀、理论内容与实践积累是我国发展中医药不可复制的竞争力。但是目前制约中药研发进展的因素也不容忽视,例如,资源的整合不够完善,科研院所、高校资源与企业联系不紧密;中医药的研究平台尚不完善,汇集多学科人才,多学科碰撞、交融的创新平台尚未建立;很多企业对于中药研发仍重视不够,无论是政府支持还是企业自主研发的资金投入都还很不足;中医药基础研究不足成为中药研发的瓶颈等。除了内部的优势与劣势问题,还应关注中药研发的外部环境。规避中药资源的日益减少,知识产权流失等威胁的同时,抓住外部机会,借鉴国际研发新技术促进我国中药研发;以与化学药的相对优势来发展中药市场,研发国际热衷消费的中药养生、保健、化妆品等。2.市场是企业实现其价值的场所,企业服务于市场,它的存在就是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失去了市场,企业也就不会存在。中药市场面临诸多发展空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以及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们对健康的关注程度日益加大,现代医学也更加注重对人体的整体调节作用,保持机体的阴阳平衡。同时,中药产品具有诸多方面化学药无法比拟的优势,如丰富而又古老的中医药治疗理论、中药产品安全低毒有效的特性以及中药产品在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病、老年性疾病和病毒性疾病等疑难杂症方面所具有的独特疗效。中药的这些特点,无疑更加符合现代人日常保健的需求,天然药物产品在西方国家越来越受欢迎便是一个充分的证明;我国新医改将中药产品纳入基本药物目录以及全球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也无疑为中药产品提供了一片广阔的市场。然而,我国中药产业同时也面临不利的一面,国内制药产业的产品质量问题一直是企业难以跨越的一道鸿沟;此外,不少知名跨国制药企业已经开始瓜分这一蛋糕,欧美国家为遏制他国的中药产业的发展也制定了各种严格的贸易壁垒和技术壁垒,严重阻碍了国内中药企业市场地拓展。中药现代化发展必须在充分利用机会和优势,规避风险和劣势的前提下进行战略选择。然而,战略还需要政府和企业政策措施的保障才能得以有效实施和贯彻,中药产业现代化战略实施的重要保障措施包括:加强中药基础研究,加强中药知识产权保护,加强人才培养和教育,培育国内传统中药产业市场,加强国际传统医药的开发利用,选择中药企业集团培育中药跨国公司,发挥政府在应对国际贸易壁垒中的作用。
余依婷[10](2011)在《台湾中药科技发展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台湾自古以来就不是中药的主要生产地区、大多数中药资源须仰赖进口提供。自明清以降,带有中国传统医药理论的大陆进口中药材,再加上台湾本地民间草药的使用经验,二者共存并用,成为台湾中草药的在地文化特色。十九世纪末,清王朝因战败将台湾割让与日本之后,殖民地政府有计划地引入西式医学教育及建立公共卫生体系,民间则延续中国中医药与台湾民间草药的传统,但也开始学习流传到台湾的日本汉方医学临床经验。台湾光复、日本战败、国民政府迁台之后,众多的大陆菁英及传统中医药人士来台,受过西方科学思潮洗礼的科学家与西医师,及满腹经纶的名中医,同时主导着台湾中医药体系的发展。1960年代初期,台湾在中药本地资源有限的前提下,以“中药科学化”为基础,导入了以西药制剂为基础而开发的中药科技,开发了具有高度创意的“中药浓缩制剂”,自此奠定了台湾中医药产业朝向中药科技高度发展的现代化主轴,台湾与中国大陆的中医药体系开始往不同的方向演进。对台湾自1949年起迄今的中药科学化发展历史进行系统性探讨,可以填补我国中医药发展历史的研究空白,建立台岛地区中医药科学体系发展架构之研究骨干,对海峡两岸及国际有关传统医药发展战略提供借鉴经验与学术支撑。因此,研究台湾的中药科学技术发展进程,具有历史性及科技前瞻性的现实意义。研究方法本论文采用历史研究方法,即对台湾社会中医药历史发展过程的相关资料进行发掘、收集、调研、整理、描述、分析、归纳的综合系统方法,以时间顺序、以医学事件、以着名人物着作及学术成就等为切入点,对自明清以来台湾医药早期情况、日据时代及至1949年国民政府迁台迄今影响台湾中药科学发展进程的重大事件人物进行研究。具体包括:文献回溯分析:围绕台湾中药科学化发展历程,进行文献资料的查询收集,发掘整理,归纳分析,探讨台湾中药科学发展的学术内涵及社会背景,而资料的来源除图书报刊杂志外,更应该重视人物访谈及田野调查的记录。公文征集归类:主要针对政府公报、法令规章、会议论文、报刊杂志等关于中药科学化及中药科技的相关文献进行搜集整理。个案剖析探究:针对产业体系(顺天堂、胜昌制药等二家成功发展中药科学化制剂的标竿企业),行政体系(卫生署、药政处、中医药委员会、药物食品检验局、药物食品管理局)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个案进行分析,以了解其对台湾中药科学化的重大影响。口述历史及专家访谈:针对台湾中医药产业相关人士进行访谈,包括专家、学者、研究人员、卫生行政人士、教育工作者、产业工作者等,以求全面汇整台湾中药科学化的有关情势,并深入了解发展中药科技发展之解决方案。本论文研究采用的参考文献包括数据库资料,来源主要有台湾近代医疗文物数据库系统、台湾政府公报信息网、全国法规数据库、中医药信息网。研究结果遵循上述研究方法,在占有大量史料基础上,形成本论文的正文三个部份与附录六个专篇。论文正文“台湾中药科技发展史研究”,重点针对台湾中药科学技术发展的代表人物及事件进行记述。从日据时期到二十世纪底,台湾的中药科学化从局限于实验室的学术研究,成为医学界可具体接受的中医药处方新观念,并发展成为可于临床医疗使用的中药浓缩制剂。奠定台湾中药科学化发展基础的科研者以杜聪明、颜焜荧、许鸿源为主要代表人物。第一部份台湾历史背景之回顾及医药资料收集整理,以中医药人力变迁之统计,检视台岛地区医药历史的沿革。从传教士医疗进入台湾起,台湾民众接触到西医技术及西药治疗,开始期望医药现代化。日本殖民政权把当代国际卫生观念及医学研究思想带入台湾,建立西医学校,台湾人可在本地或到日本接受科学的研究训练,培养出一批批具有现代化思潮的西医药科研菁英。反观国民政府及日本政府对中医药均采取漠视或逐步淘汰的旁观态度,中医药行业只能朝向卖药或民间行医发展,中医药教育只靠父子或师徒相传,中医药科研无法建立学术及研究的体制化基础。第二部份奠定台湾中药科学化发展的先行者,找出开展台湾中药科学化的探索力量。①台湾中药科学化发展的先行者杜聪明。开台第一位医学博士杜聪明,于日据时期在台湾倡导汉医药研究思想,选定台湾本土药用资源作为研究对象,倡议于台大医院及高雄医学院附设医院设立汉医治疗门诊,坚持于西化制度的台大医学院及高雄医学院亲自主讲中西医学史略及中医药学评论,导入伤寒论、本草学、针灸学成为西医教育一环,在“中西医学一元化”的理念下,撒下了“中药科学化”台湾生根萌芽的种子。②台湾中药科学化的开创者颜焜荧。如果说张仲景《伤寒论》开创了中医临床治疗进入汤剂的新纪元,那么颜焜荧对中药浓缩制剂制定产制流程与质量标准的作为,可算是开创了中医临床治疗进入科学化制剂的里程碑。颜焜荧为日本京都大学药学博士,开发日本长仓制药第一款汉方新处方“人蔘当勺散”取得药证审批。首先开发出台湾第一个“中药科学化中药浓缩制剂产品原型,协助转移至顺天堂药厂。率先制定及统一中药浓缩制剂质量指标。创立“颜氏汉方理论”,以台北医学院为基地教育出最多中药科研人材。台湾中药科学化研究的泰斗颜焜荧是唯一在台湾二度荣获政府壹等奖励之中医药科学家。③许鸿源创立顺天堂药厂,并担任台湾省卫生试验所副所长及卫生署药政处第一任处长、卫生署药物食品审议委员会主任委员,在中国文化学院指导药用植物研究,始终强调中药研发检验技术的重要性,以“免煎易服、药效确实”宣传中药浓缩制剂,打响顺天堂制药厂“科学中药”,透过其创立的台湾必安研究所及美国汉方医药研究所检验数据证实科学中药质量,许鸿源实为台湾中药科学化的实践者。第三部份中药科学化在台湾发展及其影响,说明中药科学化对台湾中药制造产业的影响,并解释台湾中药浓缩制剂的演进、质量评估及检验方法的开发、临床试验及新药开发等中药科技技术发展过程。①台湾区制药公会主任委员李沐勋先生发展中药浓缩制剂之主要贡献—导入日本汉方GMP观念于台湾,推动中药GMP产业训练。主持《订定中药标准方》研究计划,成为日后《台湾传统药典(中华中药典)》公告《中药基准方200方》之基础。②中药制造厂在研发制造中药浓缩制剂的时候,必须参考《中药基准方200方》,影响中药厂对配方、包装、制造、申请全民健康保险费用给付等策略,连带地也会影响产业界的科研开发意愿。③以“中药科学化”方式制造中药浓缩制剂的中药厂,由顺天药厂及胜昌制药在上世纪60年代为首创。截至2011年1月1日,台湾实施中药GMP的中药厂将近120家,浓缩制剂中药厂将近50家,仍然是以顺天堂集团及胜昌制药的中药科研实力最为突出,为台湾生技医药产业的中药制造标竿典范。笔者认为上述研究结果具有以下价值:①开创中医药临床体系的临床决策新流程,②新科技的传播在于说服大众的过程,③台湾的中药科学化将处于动态的演进。在完成学位论文过程中,笔者积累1949年迄今的资料,汇编成为论文的第二部份“台湾中药科技发展进程及史料汇编”作为附录。分成六个专篇讨论①现代化科学标准管理中药制造,②以中药为基础的新药开发,③与中药管理有关的政府机构,④中药管理的有关法规,⑤中药科研之重大计划及主要机构,⑥台湾中药制造产业的发展。具体说明卫生署、中医药委员会、食品药物管理局、中央健康保险局与全民健保、国立中国医药研究所等单位与推动台湾中药科学化之关连性。中药科学化产品个案说明包括第一张中药新药药品许可证“寿美降脂一号胶囊(卫署药制字第047152号,2005年9月30日核可)”,及第一张植物新药药品许可证“怀特血宝PG2黄耆多醣注射剂(卫署药制字第054853号,2010年6月24日核可)。研究结论台湾中药科技发展史是当代中医药学史的组成部分,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台湾自1949年国民政府迁徙迄今医药学发展的历史进程,台湾医药学界为努力发展中药科学技术所采用的模式及所取得成就。本论文以此为题材进行研究,其创新点:一是从史料汇集的层面,系统性记录台湾中药科学化的历史进展,资料具有原创性及“存史”价值。二是对台湾中药科学化具有奠基贡献的杜聪明、颜焜荧、许鸿源等三人之学思历程及科研经验进行研究。三是总结台湾中药科学化理念与实质学术内涵,其与中药制品质量管理标准、与临床试验的演进新药开发、与台湾中药制药GMP、与中药基准方二百方颁布相关。台湾同样也肩负着对全球传播交流中医药文化的重责大任,以中药科学技术手段所创造的实体产品,正是利用现代科学语言帮助国际友人理解中医药传统文化内涵的一大助力。深入研究中医药这个属于全人类共同所有的丰富宝藏,考察台湾推动中药科学化及发展中药科技的历程,共同探索中医药,传承中医药,将是海峡两岸中华文化大融合的必然。
二、现代技术与中药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现代技术与中药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新思路·新技术——中药复方新药研发相关重大科学和技术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 主题报告 |
2 讨论发言 |
2.1 临床有效性是中药新药研发的关键 |
2.2 重视对中成药的深度挖掘与开发 |
2.3 中药新药研发应聚焦中医药的优势领域 |
2.4 完善符合中药复方特点的现代疗效评价体系至关重要 |
3 书面发言 |
3.1 中药复方新药研发的思考(林志彬,中国药理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药理专业委员会荣誉委员) |
3.2 中药复方新药研发应特别注重整体药效研究(吕圭源,中国药理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药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3.3 中药复方新药研发应逐步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评价体系(余林中,中国药理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药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3.4 中药复方新药研发科学与技术问题的见解与思考(秦雪梅,中国药理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药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
3.5 中药复方新药研发应体现传承创新发展(孙建宁,中国药理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药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
3.6 中药复方制剂研发及产业化的思考和建议(薛云丽,中国药理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药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
3.7 中药复方制剂的分级管理(杨奎,中国药理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药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
3.8从非编码RNA调控机制诠释中药防病治病机制,为中药药效学说提供全新科学理论支持(侯悦,中国药理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药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
3.9 新形势下中药创新药物的发现与研发中我国中药研究存在的问题(庞晓斌,中国药理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药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
3.1 0 对中药复方新药研发科学和技术问题的见解和想法(任远,中国药理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药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
3.1 1 中药复方新药研发药效学研究应重视生理和健康指标及某些不良反应的评价(任周新,中国药理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药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
3.1 2 有关中药复方新药研发的几点意见和建议(徐惠波,中国药理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药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
3.1 3 对中药复方药的一点想法(杨宝学,中国药理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药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
3.1 4 关于加强中药经典名方有效成分研究的建议(赵勤实,中国药理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药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
3.1 5 利用新技术深入研究和发掘生殖领域经验方剂,助力中药新药复方研发和生育力保护(朱焰,中国药理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药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
3.16中药复方新药需要加大助推力(周玉枝,中国药理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药理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3.17关于中药复方研究的几点建议——基于复杂性的药效体系升级和基于免疫调节的药理网络融合(李琦,中国药理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药理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常务委员) |
3.18中药系统药理学研究中的困境与建议(方坚松,中国药理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药理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常务委员) |
3.19把控源头、规范评价、培养人才进而促进中药复方新药的研发(高兴华,中国药理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药理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
3.20中药复方新药研发的技术和方法应体现中医药特色(齐晓甜,中国药理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药理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
3.21中药方剂作用靶点的研究是相关研究的重要基础(王同兴,中国药理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药理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
3.22中药现状问题的见解和想法(杜保民,参会专家) |
4 总结 |
(2)中药标准化的问题与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2.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2 研究方法 |
3. 文献综述 |
3.1 国内关于中药标准化的研究 |
3.2 国外对于植物药标准的研究 |
4.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中药标准化的内涵和实施背景 |
1. 相关概念界定 |
1.1 药品、中药和植物药 |
1.2 药品标准和中药标准 |
1.3 中药标准与西药标准的区别 |
2. 中药标准化的内涵和特征 |
2.1 中药标准化的内涵 |
2.2 中药标准化的特征 |
3. 中药标准化的必要性分析 |
3.1 中药标准化推行的理由 |
3.2 中药标准化的意义 |
第三章 中药标准化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
1. 我国中药标准体系的现状 |
1.1 在政策方面,中药标准化战略和规划加强了重视 |
1.2 在标准制修订方面,加快和完善了中药标准 |
1.3 积极推进中药标准的国际化 |
2. 中药标准化中面临的问题 |
2.1 标准管理不协调,标准推广和应用不充分 |
2.2 标准交叉重复,标龄老化,更新周期时间长 |
2.3 标准研究乏力,专业性人才匮乏 |
2.4 中药标准西化严重,标准制定对中医药指导理论认识不足 |
2.5 中药标准体系不健全,中药质量标准不完善 |
2.6 缺乏国际认可的中药标准,与国际市场脱节 |
2.7 中药标准化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冲突 |
第四章 国外药品标准化发展经验借鉴 |
1. 欧盟 |
1.1 植物药的监管机构 |
1.2 传统草药监管的法律体系 |
2. 美国 |
2.1 植物药与膳食补充剂的差异 |
2.2 植物药监管法律体系 |
3. 欧盟、美国植物药标准与我国的不同 |
4. 启示 |
4.1 借鉴欧盟和美国植物药标准制定和实施经验,完善我国中药标准 |
4.2 政府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国家层面的对话与合作 |
4.3 积极参与中药国际标准制定活动,努力与国际标准接轨 |
4.4 发挥中药企业在国际标准制定中的作用,提高企业参与度 |
4.5 研究中药产品海外注册政策,提高中药产品海外注册能力 |
第五章 完善中药标准化发展策略的思考 |
1. 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打造国际知名名牌 |
1.1 企业应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加大研发力度 |
1.2 企业应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提高中药质量标准 |
1.3 企业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打造知名品牌 |
1.4 企业注重知识产权保护 |
2. 明确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中药标准与相关制度的衔接 |
2.1 建立统一的中药标准管理机制,加强政策支持和法律保护 |
2.2 提高公民中药标准认识能力,积极推广和宣传中药标准 |
2.3 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中医认识论,促进中医药协同发展 |
2.4 加强中药基础标准研究,建立全过程控制的中药质量标准体系 |
2.5 完善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人才培养 |
3. 中药标准化与知识产权战略的协同发展 |
3.1 中药标准与专利的协同发展 |
3.2 中药标准与商业秘密的协同发展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本草中国》的中药文化传播研究 ——基于文本与受众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中药文化传播的社会动因 |
第一节 历史与现实:中药文化传播的政治语境 |
一、中药地位变迁的历史性 |
二、国家政策扶持的现实性 |
第二节 转型与兴起:中药文化传播的经济语境 |
一、市场经济下传统中药产业升级 |
二、快节奏生活中养生行业的兴起 |
第三节 传承与汲取:中药文化传播的文化语境 |
一、传统自然哲学智慧的汲取 |
二、古老医学中药精华的传承 第二章 《本草中国》的传播文本解读 |
第一节 《本草中国》的主题诠释 |
一、天人合一:万物有序,繁荣共生 |
二、人文关怀:世间有情,相守相伴 |
三、工匠精神:锲而不舍,至臻至善 |
第二节 《本草中国》的叙事策略 |
一、散文化线性叙事结构 |
二、玲珑多面的形象塑造 |
三、张弛有度的叙事节奏 |
第三节 《本草中国》的视听言说 |
一、镜头呈现:细腻情感的流露 |
二、画面解说:文化韵味的提升 |
三、同期音效:真情实景的营造 第三章 基于《本草中国》的中药文化传播受众与效果分析 |
第一节 问卷调查:基于《本草中国》的中药文化传播效果研究 |
一、调查样本与方法 |
二、调查结论与分析 |
第二节 功能透视:中药文化传播的使用与满足分析 |
一、格物致知:探索中药健康与养生之道 |
二、云集景从:谋求身份认同与情感共鸣 |
三、陶情适性:实现压力疏解与心绪转换 第四章 中药文化传播下的审视与建议 |
第一节 在困境中踌躇 |
一、消费主义浪潮下的资源危机 |
二、城市化进程中的古法技艺失传 |
三、中西医纷争中的“伪科学”污名 |
第二节 在沉浮中前行 |
一、浴火重生:古法与现代科技相结合 |
二、与时俱进:东方本草的跨文化传播 |
三、正本清源:中药文化的普及与创新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
(4)从《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和近现代中药学教材探讨中药理论体系的发展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1 《神农本草经》现代研究进展 |
2 中药理论现代研究进展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部分 《黄帝内经》中药理论研究 |
1 《黄帝内经》中药理论内容 |
1.1 药性理论 |
1.2 配伍原则 |
1.3 服药方法 |
1.4 临证用药法则 |
1.5 《黄帝内经》十三方用药特点 |
2 《黄帝内经》中药理论核心概念范畴 |
第二部分 《神农本草经》中药理论体系研究 |
1 《神农本草经》中药理论体系内容 |
1.1 中药分类方法 |
1.2 药性理论 |
1.3 组方配伍理论 |
1.4 药物制备理论 |
1.5 用药方法理论 |
1.6 临证治疗理论 |
2 《神农本草经》中药理论体系框架 |
第三部分 近现代中药学教材中药理论体系研究 |
1 民国时期(1912年—1949年)中药学教材理论体系特点 |
1.1 民国时期中药学教材基本概况 |
1.2 民国时期中药学教材理论体系特点 |
2 建国初期(1949年—1960年)中药学教材沿革及特点 |
3 统编中药学教材中药理论体系 |
3.1 统编中药学教材概况 |
3.2 统编中药学教材中药理论体系概念范畴及内涵的演变 |
3.3 统编中药学教材中药理论体系结构的演变 |
4 统编中药学教材的中药理论体系框架 |
第四部分 《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与现代中药学教材中药理论体系比较研究 |
1 《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与统编中药学教材中药理论体系的比较 |
1.1 中药分类方法的比较 |
1.2 中药药性理论的比较 |
1.3 中药配伍理论的比较 |
1.4 中药效用的比较 |
1.5 中药制备理论的比较 |
1.6 用药禁忌理论的比较 |
1.7 服药方法理论的比较 |
2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本草经》与统编中药学教材药物属性和性能构成的聚类分析与比较 |
2.1 《本草经》和现代中药学教材中药性能特征数据库的建立 |
2.2 方法及步骤 |
2.3 实验结果 |
2.4 讨论 |
第五部分 中药理论体系的演变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1 古代哲学思想及中医思维模式指导中药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
2 《内经》《本草经》中药理论体系核心内容的沿袭使中药理论体系得以稳定表达 |
3 临床实践需求和经验积累推动中药理论体系的发展 |
4 中西方思想文化交融影响近现代中药理论的研究方向 |
5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对中药理论体系发展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参考书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5)新思路·新方法——中药药理学研究与中药新药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主持发言 |
主题发言 |
交流研讨 |
结语 |
(6)中药提取物组合物的专利信息分析及专利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药提取物组合物专利保护概况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中药专利文献信息研究方法概况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专利信息分析与专利保护研究 |
前言 |
第一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中药提取物组合物专利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2 研究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章 防治心系病中药提取物组合物有效专利的药物组合规律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2 研究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章 防治肝系病中药提取物组合物有效专利的药物组合规律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2 研究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章 中药提取物组合物有效专利的同科中药相似性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2 研究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天士力中药提取物组合物有效专利分析的专利保护战略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2 研究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六章 中药提取物组合物发明的可专利性判断探讨 |
1 中药提取物组合物发明的可专利主题概述 |
2 中药提取物组合物发明的可专利性判断 |
3 中药提取物组合物发明的可专利性判断建议 |
4 小结 |
结语 |
建议 |
创新点 |
存在问题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7)中药现代性与中药品种保护制度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药现代化的政策及其争议 |
二、系统地认识中药的现代属性 |
(一)现代性与中药现代性 |
(二)认识误区 |
(三)意义 |
三、中药品种保护制度应该为促进中医药创新提供制度保障 |
(一)全面认识中药品种的创新发展 |
(二)实现中药品种保护制度的转型 |
1. 由被动保护向主动保护转变 |
2. 由纯粹行政保护向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转变 |
3. 由中成药生产制造环节保护向中成药上下游产业链保护转变 |
4. 由单纯的中药品种保护向中药的继承创新转变 |
5. 由单个(或若干个)的企业保护向品种行业保护转变 |
1. 合理选择保护内容 |
2. 加强品种保护与药品注册制度的协调,不断满足公共管理属性 |
(三)完善相关政策 |
1. 增加保护等级,调整保护时间 |
2. 提高企业准入门槛 |
3. 合理控制同品种数量 |
4. 有条件地允许中药保护品种证书的转让 |
5. 加强中药品种保护制度与专利制度的融合,不断充实中药品种的技术性 |
6. 加强协调,为中保品种提供更多优惠政策 |
7. 建立统一高效的中药管理体制 |
(8)中药现代化与药品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背景 |
1.2 中药现代化的目标 |
1.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见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第二章 从药品的属性探索中药疗效不佳的原因 |
2.1 药不对症 |
2.2 药品质量问题 |
2.3 用量不准 |
2.4 用法不当 |
第三章 从药品评价的角度看中药现代化的目的和统筹安排 |
3.1 中药现代化的目的 |
3.2 中药现代化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
3.3 对中药现代化统筹安排方面的思考 |
第四章 中药现代化与中医现代化的关系 |
4.1 中药现代化与中医理论 |
4.1.1 中药现代化是否需要以中医理论为指导 |
4.1.2 目前存在的问题 |
4.1.3 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在实际操作层面的解决方法 |
4.2 中医现代化 |
4.2.1 中医现代化的必要性 |
4.2.2 中医现代化的途径 |
4.2.3 中医现代化的目标 |
第五章 从药品评价的角度看中药现代化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
5.1 中药现代化所要解决的药本身的问题 |
5.1.1 中药自身存在的缺点 |
5.1.2 现代化改造后中药将以何种形式面世 |
5.1.3 如何通过现代化的手段实现中药质量的有效控制 |
5.2 中药现代化所要解决的如何用药的问题 |
5.2.1 中医之“证”辨析 |
5.2.2 中药如何正确使用 |
5.2.3 中药用药剂量的准确性研究 |
5.3 中药现代化与中药新药的药品评价 |
5.3.1 中药新药的药品评价标准能否沿用目前的西药标准 |
5.3.2 中药新药研究和评价的重点内容 |
第六章 中药的现代化、传统化与国际化 |
6.1 中药的现代化 |
6.2 中药的传统化 |
6.3 中药的国际化 |
第七章 结论与创新点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论文情况 |
附件 |
(9)基于研发和市场的中药现代化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我国中药现代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 |
1.6 研究方法 |
第2章 基础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中药现代化相关概念 |
2.2 相关理论 |
第3章 基于研发和市场的中药现代化战略问题的提出 |
3.1 中药现代化战略提出的必要性 |
3.2 中药现代化系统 |
3.3 中药现代化优势难以发挥的关键障碍 |
第4章 基于研发的中药现代化战略 |
4.1 中药研发概述 |
4.2 中药研发环境的SWOT分析 |
4.3 基于研发的中药现代化SWOT战略匹配与选择 |
第5章 基于市场拓展的中药现代化战略 |
5.1 国外中药产品市场概况 |
5.2 中药产品市场拓展的SWOT分析 |
5.3 基于市场的中药现代化战略匹配与选择 |
第6章 对建立中药现代化战略实施保障措施的建议 |
6.1 重视中药基础研究 |
6.2 重视对中药知识产权的保护 |
6.3 加强中药人才培养和教育 |
6.4 中药重点产品的市场培育 |
6.5 选择中药龙头企业培育中药跨国公司 |
6.6 发挥政府在应对国际贸易壁垒中的作用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台湾中药科技发展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台湾历史背景之回顾及医药资料收集整理(1653-1970年) |
一、荷兰、明郑成功父子、清朝统领台湾的时期 |
二、传教士医疗进入台湾开启现代化医疗体系 |
三、日据时期台湾的医药卫生 |
(一) 以生物学原理殖民台湾的日本帝国医学主张 |
(二) 在日本近代西化医学思潮下所培育的台湾本土菁英 |
四、日据时期的中医药管理 |
(一) 日据时期与汉医汉药有关的管理法令 |
(二) 日据时期与中医药有关的医事人员 |
五、台湾光复后的医药环境 |
(一) 医事团体 |
(二) 药商管理 |
六、中药科学化在台湾发展之滥觞 |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奠定台湾中药科技发展先行者:杜聪明、颜焜荧、许鸿源 |
一、启蒙中药科学化的思潮:杜聪明—台湾医学之父 |
(一) 生平传记 |
(二) 学术贡献 |
二、开创中药科学化的时代:颜焜荧—台湾中药科学化的泰斗 |
(一) 人生阅历 |
(二) 学术成就 |
三、实践中药科学化的商品:许鸿源—顺天堂药厂创办人 |
(一) 生平传记 |
(二) 成就与贡献 |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中药科学化在台湾发展及其影响 |
一、"中药科学化"理念的探讨 |
(一) 中药科学化与中药产业质控品管标准结合 |
(二) 中药科学化与临床试验的演进、新药开发相关 |
(三) 中药科学化与传统中医药发展的关系 |
二、台湾中药浓缩制剂与中药制药GMP的演进关系 |
(一) 中药浓缩制剂的起源与管理 |
(二) 台湾中药制药GMP的演进 |
三、台湾中药制剂、中药材质量管理及中药新药开发 |
(一) 中药制剂以TLC薄层层析检验法确认成份 |
(二) 中药材质量以HPLC高效液相层析法定量指标成份 |
(三) 中药新药的开发 |
四、台湾中药科学化的标杆企业:顺天堂药厂、胜昌制药 |
(一) 顺天堂药厂(集团) |
(二) 胜昌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三) 台湾中药标竿企业对中药科学化的贡献 |
五、台湾中药基准方二百方 |
(一) 订定中药标准方计划 |
(二) 公告二百个中药基准方 |
(三) 中药基准方对台湾中药制造业之影响 |
六、中药科学化与"科学—技术—社会"(Science,Technology and Science)的探讨 |
(一) 社会及时代需求对推进方向的影响 |
(二) 学者专家个人的学思主张及科研态度 |
(三) 中药科研的体系建立及知识传递 |
(四) 中药科学化发展历程的考察 |
参考文献 结语 附图 |
图录一 |
图录二 |
图录三 |
图录四 |
图录五 |
图录六 |
图录七 |
图录八 |
图录九 |
图录十 |
图录十一 |
图录十二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
四、现代技术与中药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思路·新技术——中药复方新药研发相关重大科学和技术问题[J]. 蒋宁,杜保民,杜冠华,段大跃,方坚松,高兴华,高秀梅,顾金辉,郭彦飞,侯悦,黄晏,李琦,林志彬,刘建勋,陆茵,吕圭源,聂红,庞晓斌,齐晓甜,秦雪梅,任巧,任远,任周新,茹祥斌,申竹芳,石京山,孙建宁,孙蓉,孙晓波,王陈,王梅,王同兴,吴春福,谢宗杰,徐惠波,薛云丽,杨宝学,杨奎,余林中,张丹参,张兰,张林,张永鹤,张永祥,赵勤实,周玉枝,朱焰,周文霞.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2020(04)
- [2]中药标准化的问题与对策分析[D]. 舒茜.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12)
- [3]《本草中国》的中药文化传播研究 ——基于文本与受众的视角[D]. 李静雯. 湖南师范大学, 2018(01)
- [4]从《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和近现代中药学教材探讨中药理论体系的发展演变[D]. 孙鑫.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5)
- [5]新思路·新方法——中药药理学研究与中药新药研发[J]. 蒋宁,张永祥,杜冠华.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2016(09)
- [6]中药提取物组合物的专利信息分析及专利保护研究[D]. 程江雪.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 [7]中药现代性与中药品种保护制度改革[J]. 李广乾,陶涛. 管理世界, 2015(08)
- [8]中药现代化与药品评价研究[D]. 张震. 沈阳药科大学, 2013(03)
- [9]基于研发和市场的中药现代化战略研究[D]. 李光耀. 沈阳药科大学, 2011(01)
- [10]台湾中药科技发展史研究[D]. 余依婷.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