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糖体小亚基基因论文_朱家骏,郝培应,陆潮峰,冯娅琳,俞晓平

导读:本文包含了核糖体小亚基基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大熊猫,基因,核糖体,序列,线粒体,病菌,香蕉。

核糖体小亚基基因论文文献综述

朱家骏,郝培应,陆潮峰,冯娅琳,俞晓平[1](2016)在《褐飞虱核糖体小亚基蛋白S8基因NlRPS8的克隆及其表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核糖体蛋白在生物体内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明核糖体蛋白S8在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表达规律和功能。【方法】本文根据褐飞虱基因表达谱提供的差异表达基因信息及转录组提供的基因核心序列,结合褐飞虱基因组比对分析,对褐飞虱核糖体S8基因进行了预测,并通过RT-PCR获得了褐飞虱核糖体小亚基蛋白S8的全长c DNA序列,命名为NlRPS8(Gen Bank登录号:KU341337)。【结果】NlRPS8基因全长627 bp,编码208个氨基酸。进化分析表明,褐飞虱与桑粉介壳虫Maconellicoccus hirsutus亲缘关系最为接近。应用荧光定量PCR分析了基因NlRPS8的表达规律,结果表明,NlRPS8基因在褐飞虱怀卵雌虫中表达量最高,而在雄成虫、初羽化雌成虫与1~5龄若虫表达量相对较低;在褐飞虱体内,NlRPS8基因在卵巢中表达量最高,中肠次之,在其他部位表达量较低。在抗性品种ASD7和RHT上,NlRPS8基因表达量分别为感性品种TN1上的1.99倍和2.14倍。NlRPS8基因在经过饥饿处理1 d的褐飞虱组中表达量为正常组的1.6倍。【结论】研究结果显示NlRPS8基因在褐飞虱生长、繁殖中发挥作用,为进一步研究NlRPS8基因在褐飞虱生长发育和对抗性品种适应中的功能提供了线索。(本文来源于《应用昆虫学报》期刊2016年05期)

梁瑞贤[2](2013)在《动物核糖体大亚基基因内含子的进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核糖体蛋白是在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是研究内含子进化的有效工具。本研究通过对人、小鼠、黑腹果蝇、冈比亚按蚊、蜜蜂和秀丽隐杆线虫的核糖体蛋白基因大亚基的44个同源基因内含子—外显子结构的研究,结果发现哺乳动物、昆虫及线虫的共同祖先所拥有的内含子的个数为53个,在分化过程中哺乳动物获得了72个内含子,昆虫丢失了7个内含子仅获得5个内含子,线虫丢失与获得的内含子分别是32和37。这些结果表明在进化过程中,哺乳动物发生了大量的内含子获得,在线虫中获得了少量内含子,而昆虫中则丢失了少量内含子。(本文来源于《企业导报》期刊2013年16期)

阮宏椿,杜宜新,石妞妞,兰成忠,陈福如[3](2012)在《香蕉枯萎病菌线粒体中核糖体小亚基基因mtSSU rDNA的克隆及序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讨镰刀菌属的系统发育情况,采用真菌核生物线粒体中核糖体小亚基基因(mtSSU rDNA)的通用引物,PCR扩增了2株不同生理小种(小种4和小种1)的香蕉枯萎病菌的mtSSU rDNA序列,并对PCR产物进行测序和序列分析,同时利用MEGA4软件中的Neighbor-joining(N-J)法,对2个样品序列以及GenBank中登录的镰刀菌属不同种及尖镰孢种不同专化型构建聚类分析树状图。结果显示,所测的2株香蕉枯萎病菌mtSSU rDNA全长685bp,之间同源性为99.70%,聚类分析表明,所测的2个样品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专化型在一个聚类组中,镰刀菌不同种及同种不同专化型间的mtSSU rDNA序列变异较大,该菌不同种及同种不同专化型间的遗传多样性丰富。mtSSU rDNA基因可用于探讨镰刀菌属不同种及种内不同专化型分类单元的系统发育和进化关系研究中。(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2-07-20)

李俊,丁祥,侯怡铃,孙冰,苏秀兰[4](2011)在《大熊猫核糖体蛋白S15A亚基基因(rps15A)的克隆及序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已报道的部分物种的核糖体蛋白S15A亚基基因(rps15A)的相关信息设计引物,运用RT-PCR和Touchdown-PCR技术,分别克隆了大熊猫核糖体蛋白S15A亚基的cDNA和结构基因序列,并进行测序及分析.结果表明:大熊猫核糖体蛋白S15A亚基基因的表达序列全长为460 bp,开放阅读框(ORF)为393 bp,编码130个氨基酸,结构基因序列全长为6091 bp,含有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RPS15A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84 kD,pI为10.62.拓扑预测显示含有5个类型的功能位点,即:1个依赖cAMP和cGMP的蛋白激酶磷酸化位点,2个蛋白激酶C磷酸化位点,1个乙酰化位点,1个N-糖基化位点及1个核糖体蛋白S8 signature位点.进一步对RPS15A蛋白的结构分析及其与部分脊椎动物和果蝇RPS15A蛋白的同源性分析,发现该基因的表达序列及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具有很高的相似性,这表明真核生物核糖体蛋白亚基S15A在进化中具有较高的保守性.(本文来源于《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1年06期)

侯怡铃,李俊,侯万儒[5](2011)在《大熊猫核糖体蛋白S17亚基基因(rps17)的克隆及序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RPS17蛋白是核糖体40S亚基的组成部分,由rps17基因编码.为了解大熊猫核糖体蛋白亚基rps17基因的结构特点及其与已报道的人和其他哺乳动物核糖体蛋白亚基rps17基因的异同,分别运用RT-PCR和PCR技术,从大熊猫肌肉组织的mRNA中成功克隆了核糖体蛋白亚基S17基因的cDNA序列以及从总DNA中成功克隆了S17基因的结构基因序列.序列分析发现,大熊猫核糖体蛋白亚基S17基因的表达序列长为457bp,开放阅读框(ORF)为408bp,编码135个氨基酸的蛋白质.结构基因序列长2 368bp,含有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拓扑预测显示,核糖体蛋白亚基RPS17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52×103,PI为10.26,含有5个类型的功能位点,即:5个蛋白激酶C磷酸化位点,1个酪蛋白激酶II磷酸化位点,1个酪氨酸激酶磷酸化位点,1个N-豆蔻酰化位点及1个核糖体蛋白S17Esignature位点.进一步分析发现,该基因的表达序列及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已报道的部分哺乳动物有很高的相似性,其蛋白质的高级结构除褐家鼠外与其它物种也具有一致性.对大熊猫rps17基因及其表达的蛋白质结构的比较研究,旨在丰富和完善哺乳动物rps17的基因资料库.(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1年08期)

孙冰,侯怡铃,李俊,苏秀兰,吴光富[6](2010)在《大熊猫核糖体蛋白S11亚基基因(RPS11)cDNA的克隆及序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RPS11是核糖体小亚基40S的组成部分,由RPS11基因所编码,属于核糖体蛋白S17p家族,主要存在于真核生物中。为了解大熊猫核糖体蛋白亚基RPS11基因的结构特点及其与已报道的人和其他哺乳动物核糖体蛋白亚基RPS11基因的异同,本研究根据已报道的部分哺乳动物核糖体蛋白S11亚基基因(RPS11)的相关信息设计引物,运用RT-PCR技术从大熊猫的肌肉组织总RNA中成功克隆了核糖体蛋白亚基RPS11基因,并进行了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大熊猫RPS11亚基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长为477bp,编码158个氨基酸的蛋白质,该蛋白的相对分子量为18.4275kDa,pI为10.96。拓扑预测显示该蛋白含有14个功能位点:即2个N-糖基化位点,6个蛋白激酶C磷酸化位点,4个酪蛋白激酶Ⅱ磷酸化位点,1个酪氨酸激酶磷酸化位点和1个核糖体蛋白S17 signature位点。进一步分析发现,大熊猫RPS11基因与已报道的部分哺乳动物的表达序列及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都具有很高的相似性。本研究结果为丰富和完善哺乳动物RPS11基因资源库提供了基础资料。(本文来源于《四川动物》期刊2010年05期)

侯怡铃,侯万儒[7](2010)在《大熊猫核糖体蛋白L30亚基基因(RPL30)的cDNA克隆及序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RPL30是核糖体大亚基60S的组成部分,由RPL30基因所编码,主要存在于真核生物中.根据已报道的部分哺乳动物核糖体蛋白L30亚基基因(RPL30)的相关信息设计引物,运用RT-PCR技术,以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的肌肉组织为材料,成功地克隆了核糖体蛋白L30亚基RPL30基因,并对其进行了测序及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大熊猫L30亚基基因的表达序列长为388bp,开放阅读框(ORF)为348 bp,编码115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并含有6个功能位点.进一步分析发现,该基因的表达序列及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已报道的人、牛、褐家鼠、小家鼠有很高的相似性,其表达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3.97%,96.26%,89.66%和89.94%,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9.13%,98.26%,99.13%,99.13%,且其蛋白质的高级结构相似性也很高.(本文来源于《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0年05期)

苏秀兰,侯怡铃,李俊,孙冰,吴光富[8](2010)在《大熊猫核糖体蛋白L10亚基基因的cDNA克隆及序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核糖体蛋白L10亚基基因(RPL10)的结构特点及其与已报道的人和其他哺乳动物核糖体蛋白亚基RPL10基因的异同。方法根据已报道的部分哺乳动物RPL10基因的相关信息设计引物,运用RT-PCR技术,从大熊猫的肌肉组织总RNA中对核糖体蛋白亚基RPL10基因的进行克隆、测序;采用Genescan软件,对所克隆的基因序列进行氨基酸序列推定;采用ORF finder软件进行DNA序列的开放阅读框查找;采用DNAMANVersion 6软件,对基因序列和氨基酸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采用Ex2PASy Proteomics Server软件,进行蛋白质功能位点和生化特性预测分析;采用http://www.imtech.res.in/raghava/apssp2/对蛋白质二级结构进行模拟分析。结果大熊猫RPL10基因的表达序列长为685 bp,开放阅读框(ORF)为645 bp,编码214个氨基酸的蛋白质,该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4.599 7×103,等电点为10.74,含有4个功能位点,分别为:2个蛋白激酶C磷酸化位点,2个N化位点,2个酰胺化位点,1个核糖体蛋白L10e信号位点。进一步分析发现,该基因的表达序列及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已报道的人、牛、家犬、褐家鼠、小家鼠有很高的相似性,其表达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2.4%、92.4%、97.21%、88.84%与89.61%;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除与牛的同源性为99.07%外,与其他哺乳动物同源性为100%。而且,其蛋白质的高级结构除牛外其他物种也具有一致性。结论无论是从RPL10基因的序列、结构、功能位点,还是从其编码的氨基酸的序列和二级结构进行分析,都表明大熊猫的RPL10基因和已报道的哺乳动物的RPL10基因具有高度的遗传稳定性和功能一致性。(本文来源于《第叁军医大学学报》期刊2010年15期)

周亮,伊珍珍,林晓凤,李继秋,龚骏[9](2010)在《利用核糖体小亚基RNA基因序列对环须虫属,突口虫属及旋口虫属(原生动物,纤毛门,异毛纲)系统地位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系统发育研究中,异毛纲纤毛虫普遍被认为是一个多源发生系。为进一步探讨纲中各科/属间的亲缘关系,新测定了隶属于异毛纲的2属4种的核糖体小亚基基因序列,并结合GenBank中迄今所知该类群的基因序列,利用最大似然法、贝叶斯法、最大简约法和邻接法构建了系统发生树。结果显示:1)所涉及的9个科中,赭纤虫科Blepharismidae、喇叭纤虫科Stentoridae、瓶囊虫科Folliculinidae和缘棘虫科Peritromidae为单源发生,爽口虫科Climacostomidae、旋口虫科Spirostomidae和突口虫科Condylostomatidae为非单源发生;2)环须虫属Peritromus与爽口虫属Climacostomum两个属为姐妹类群;3)旋口虫属Spirostomum先于其它异毛类分化出去,与格鲁博虫属Gruberia亲缘关系较远;4)突喇叭虫属Condylostentor与突口虫属Condylostoma聚在一起并与夏通属Chattonidium具有更近的亲缘关系,而与喇叭虫属Stentor关系较远。(本文来源于《动物分类学报》期刊2010年03期)

侯怡铃,孙冰,侯万儒[10](2010)在《大熊猫核糖体蛋白S26亚基基因(rps26)的cDNA克隆及序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大熊猫核糖体蛋白亚基rps26基因的结构特点及其与已报道的人和其他哺乳动物核糖体蛋白亚基基因rps26的异同,以大熊猫的肌肉组织为材料,根据已报道的部分哺乳动物核糖体蛋白S26亚基基因(rps26)的相关信息设计引物,运用RT-PCR技术,成功地克隆了核糖体蛋白亚基基因rps26的表达序列,并对其进行了测序及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大熊猫rps26亚基基因的表达序列长为413 bp,开放阅读框(ORF)为348 bp,编码115个氨基酸的蛋白质,该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3.025 2×103,等电点为11.61.拓扑预测显示该蛋白含有3个功能位点:1个N-糖基化位点,1个酪蛋白激酶Ⅱ蛄姿峄?位点和1个核糖体蛋白S26e signature位点.进一步分析发现,大熊猫rps26基因与已报道的人、西藏黄牛、野猪、褐家鼠和小家鼠5个哺乳动物物种的表达序列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具有很高的相似性:编码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0.23%、91.67%、92.82%、87.36%和86.78%;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均为99.86%.(本文来源于《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0年02期)

核糖体小亚基基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由于核糖体蛋白是在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是研究内含子进化的有效工具。本研究通过对人、小鼠、黑腹果蝇、冈比亚按蚊、蜜蜂和秀丽隐杆线虫的核糖体蛋白基因大亚基的44个同源基因内含子—外显子结构的研究,结果发现哺乳动物、昆虫及线虫的共同祖先所拥有的内含子的个数为53个,在分化过程中哺乳动物获得了72个内含子,昆虫丢失了7个内含子仅获得5个内含子,线虫丢失与获得的内含子分别是32和37。这些结果表明在进化过程中,哺乳动物发生了大量的内含子获得,在线虫中获得了少量内含子,而昆虫中则丢失了少量内含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核糖体小亚基基因论文参考文献

[1].朱家骏,郝培应,陆潮峰,冯娅琳,俞晓平.褐飞虱核糖体小亚基蛋白S8基因NlRPS8的克隆及其表达分析[J].应用昆虫学报.2016

[2].梁瑞贤.动物核糖体大亚基基因内含子的进化分析[J].企业导报.2013

[3].阮宏椿,杜宜新,石妞妞,兰成忠,陈福如.香蕉枯萎病菌线粒体中核糖体小亚基基因mtSSUrDNA的克隆及序列分析[C].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2

[4].李俊,丁祥,侯怡铃,孙冰,苏秀兰.大熊猫核糖体蛋白S15A亚基基因(rps15A)的克隆及序列分析[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5].侯怡铃,李俊,侯万儒.大熊猫核糖体蛋白S17亚基基因(rps17)的克隆及序列分析[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6].孙冰,侯怡铃,李俊,苏秀兰,吴光富.大熊猫核糖体蛋白S11亚基基因(RPS11)cDNA的克隆及序列分析[J].四川动物.2010

[7].侯怡铃,侯万儒.大熊猫核糖体蛋白L30亚基基因(RPL30)的cDNA克隆及序列分析[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8].苏秀兰,侯怡铃,李俊,孙冰,吴光富.大熊猫核糖体蛋白L10亚基基因的cDNA克隆及序列分析[J].第叁军医大学学报.2010

[9].周亮,伊珍珍,林晓凤,李继秋,龚骏.利用核糖体小亚基RNA基因序列对环须虫属,突口虫属及旋口虫属(原生动物,纤毛门,异毛纲)系统地位的探讨[J].动物分类学报.2010

[10].侯怡铃,孙冰,侯万儒.大熊猫核糖体蛋白S26亚基基因(rps26)的cDNA克隆及序列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论文知识图

采用最大简约法和贝叶斯法基于28SrDN...—7.Paratetrahymenaparawassi的活体(1...九种钩刺亚纲纤毛虫的活体线条图和染色...中产生系统树所依据的核糖体小首个基于核糖体小亚基基因构建...绍兴产桃花水母的核糖体小亚基rRNA基因...

标签:;  ;  ;  ;  ;  ;  ;  

核糖体小亚基基因论文_朱家骏,郝培应,陆潮峰,冯娅琳,俞晓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