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民事司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民事,司法,民事诉讼,证据,鉴定,请求权,民事案件。
民事司法论文文献综述
本报记者,姜佩杉[1](2019)在《规范民事诉讼秩序 促进公正高效司法》一文中研究指出12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决定》(以下简称《修改决定》)。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负责人就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问:针对当事人、证人故意作虚假陈述的现象,《修改决定》有哪些针对(本文来源于《人民法院报》期刊2019-12-27)
王健[2](2019)在《浅析法官对民事案件司法鉴定意见的审查》一文中研究指出司法鉴定意见在民事诉讼中起到其他证据不可替代的作用,被称为民事案件审理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本文从司法鉴定在民事案件举证中的价值入手,分析当前法官在民事案件中对司法鉴定意见的采信存在的问题,并对法官如何加强对司法鉴定意见的审查提出一些建议。(本文来源于《法制与社会》期刊2019年35期)
张婧婕[3](2019)在《我国民事诉讼管辖权司法实践的完善建议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管辖权的移送制度在司法体系中已日趋完善,但实践中仍存在一定的弊端,本文通过典型案例的比较分析和对相关实践的借鉴,提出了对于完善此项法律制度的建议和意见。(本文来源于《读与写(教育教学刊)》期刊2019年12期)
陈娜[4](2019)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死亡赔偿金司法适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各地法院对于当事人提起的死亡赔偿金诉讼请求,既有支持也有驳回。为统一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死亡赔偿金的司法适用,一方面可通过明晰死亡赔偿金的物质损害赔偿性质来指导完善立法,将死亡赔偿金明确纳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另一方面破解"空判"问题,采取财产保全、"以劳代偿"以及财产跟踪措施,消除法院因执行问题而不支持死亡赔偿金的顾虑。(本文来源于《现代商贸工业》期刊2019年36期)
谢明[5](2019)在《纠正正义视觉下环境民事司法救济的困境及解决》一文中研究指出一、环境民事司法救济的价值基础从本体论来看,环境民事司法救济是指法院通过行使司法裁判权,在环境案件中矫正行为人的民事过错,使受害人权利归于圆满的纠纷解决机制。从价值论上讲,环境民事司法救济在实践中何以发挥功效、发挥何种功效,则是由其纠正正义的价值(本文来源于《人民法院报》期刊2019-11-21)
霍丁鹏[6](2019)在《校园课外运动伤害司法裁判的思考——基于两份民事判决书的法理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法治中国背景下,对学生体育运动伤害问题进行法理审视显得格外重要。对两份民事判决书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两起课外青少年校园运动伤害案,案情相似且两地法院均适用公平责任原则,却出现不同的判罚结果。在此基础上进行法理探析:当冲突发生后,法律作为一种社会控制手段理应得到人们的尊崇,然而法官如何合理行使自由裁量权,使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在博弈困境中得到妥善平衡,则需要一个明确的价值尺度和更为先进的法律制度来划定界限。对此,呼吁在我国案例指导制度下努力将学生体育运动伤害案例纳入"指导性案例"。(本文来源于《河北体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王莉,金迪[7](2019)在《民事检察监督视角下的司法解释溯及力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各种新的社会矛盾纠纷充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法律是相对稳定的、滞后的,通过大量司法解释填补法律漏洞去适应社会需要,进而作为司法裁判的法源依据已经成为我国特有的法的形式。演变成"准立法行为"的司法解释,解决了司法者处理具体案件的适法需求,同时也引发了司法者"各执一词"的适法混乱。适用上的"无序化"造成了司法解(本文来源于《新时代民事检察的理论与实践——第十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期刊2019-11-07)
李浩[8](2019)在《遏制虚假诉讼 维护司法公正》一文中研究指出无中生有 编造虚假案件王女士与前夫婚内有一套位于上海价值约1000万元的房产。与前夫离婚后,为独占该婚内共同财产,王女士通过现任丈夫施某某找到凤阳男子王荣某,与其签订了虚假的《房地产借款抵押合同》。之后,以上述房产作为“抵押”,由王女士向王荣某“(本文来源于《安徽日报》期刊2019-11-06)
胡骁[9](2019)在《民事庭审实质化视角下司法请求权之保障》一文中研究指出司法请求权是当事人请求法院实施司法行为的主观权利,与此相应,国家对国民的司法请求权负有保障义务。但是,在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了"管辖难""起诉难""执行难"等几大难题,当事人的权利救济容易遭遇困境。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对当事人的司法请求权保障仍然有所欠缺。纵观我国的民事司法实践现状,当事人司法请求权保障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进入法院保障不足、法定听审保障不足以及诉讼加速保障不足等叁个方面。之所以出现上述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部分人民法院未能妥当履行其程序开启义务与听审义务,以及有些人民法院在诉讼程序加速方面所做出的努力仍然有所不足。对此,我国应当通过完善立案审查程序、听审责问程序、普通上诉程序等实质化程序路径加强对当事人司法请求权的保障,并借助强化法官庭审指挥以充实审理与强化当事人义务以保障信息供给等配套措施增强其对司法请求权保障的有效性,从而最终在庭审实质化的程序保障中维护民事诉讼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本文来源于《甘肃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卫艳茹[10](2019)在《从基层法院角度看民事诉讼中电子证据的司法适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各个行业领域都通过信息科技得到了较为深入的发展,在2011年,武汉的银行爆炸案中,警方也通过微博公布犯罪嫌疑人的相关信息,广大群众参与寻找犯罪嫌疑人,最终使案子成功告破。因此,民事诉讼中也可以充分运用电子证据,从而便利基层法院的工作开展。(本文来源于《法制博览》期刊2019年27期)
民事司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司法鉴定意见在民事诉讼中起到其他证据不可替代的作用,被称为民事案件审理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本文从司法鉴定在民事案件举证中的价值入手,分析当前法官在民事案件中对司法鉴定意见的采信存在的问题,并对法官如何加强对司法鉴定意见的审查提出一些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民事司法论文参考文献
[1].本报记者,姜佩杉.规范民事诉讼秩序促进公正高效司法[N].人民法院报.2019
[2].王健.浅析法官对民事案件司法鉴定意见的审查[J].法制与社会.2019
[3].张婧婕.我国民事诉讼管辖权司法实践的完善建议探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
[4].陈娜.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死亡赔偿金司法适用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9
[5].谢明.纠正正义视觉下环境民事司法救济的困境及解决[N].人民法院报.2019
[6].霍丁鹏.校园课外运动伤害司法裁判的思考——基于两份民事判决书的法理探析[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9
[7].王莉,金迪.民事检察监督视角下的司法解释溯及力问题[C].新时代民事检察的理论与实践——第十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2019
[8].李浩.遏制虚假诉讼维护司法公正[N].安徽日报.2019
[9].胡骁.民事庭审实质化视角下司法请求权之保障[J].甘肃社会科学.2019
[10].卫艳茹.从基层法院角度看民事诉讼中电子证据的司法适用[J].法制博览.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