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发展的历史,从文化本身而言,其实是心理学与文化相互交织、抗争和融汇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充满了心理学与文化之间的不断博弈和此消彼长。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心理学尽管与文化相生相伴,但是,心理学对文化的选择性无视与离弃,使得文化在心理学中走过了一条从缺位到复位的道路。在心理学独立之初,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冯特开创了两种心理学:个体心理学和民族心理学。按照他的初心,前者以实验方法来探索个体心理,后者则以文化产品分析法探究人类的民族心理。在他看来,前者只是观照到个体心理,后者能深达群体心理。不过,直至冯特去世,他试图将两类心理学融合而成为整体的心理学体系以观照人类心理的尝试也没能成功。他的后继者们并没有沿着其开创的独特的研究路径走下去,而是契合当时科学精神大行其道的时代背景,只是将实验心理学发扬光大,更具特色的心理学文化维度的探索则被弃之不顾。冯特的民族心理学由于其浓厚的文化色彩,以致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华生认为,冯特的Volker psychologie不应该译成Folk Psychology即民族心理学,而应译成Cultural psychology,即文化心理学。时至今日,当认知神经科学、文化神经科学、文化社会神经科学等心理学分支学科方兴未艾,引领和促进文化成为心理学研究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其价值和作用也日益得到了关注。心理学研究进程中对文化的反思和审视也逐渐得到深化和扩展。文化以昂扬的姿态和信心实现了心理学的回归。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孟维杰教授的学术专著《心理学文化探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出版发行。该著作的问世,是继其在2007年出版 《心理学文化品性》、2011年出版《心理学与文化精神论纲》之后,10年中出版的有关心理学与文化关系的第三部专著。该著作无论是在思想的创新性上,还是在视野的开阔性上,都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压力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摧毁意志,也能激发斗志。作为一名校长,在学校实际管理中总会遇到许多压力,比如安全压力、升学压力等等。如何处理好这些压力,让它在学校发展中起到作用?我认为,在压力面前要提前筹谋,寻找科学稳妥的方式才能化压力为动力。
本研究运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HER-2,EGR-1在卵巢癌的表达情况,后期实验可以联合检测HER-2,EGR-1在血清中与组织中的表达,观察其是否可以成为新的卵巢癌的肿瘤标记物,为卵巢癌的早期诊断提供新的方法。
1 深化了心理学文化方面的探索
文化始终是心理学发展过程中绕不过去的一道“坎”,也是其题中之义。古老的心理学至近代独立之前,心理学与文化是共生关系。这种共生关系体现的是心理学一直寄居在哲学的怀抱。如果说哲学是一种文化的话,那么,心理学与文化则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从心理学视角来看,心理学是心理学,从文化层面来审视,心理学则是一种文化。在经历了漫长的演变之后,到了近代,心理学在冯特手中实现了独立。对于心理学而言,心理学的独立既是发展的大事,也是心理学未来的幸事。这种独立其实是获得科学名分的另一种说辞。在那个时代,将某一种学科建设成为科学,获得科学的地位和尊严,这既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信仰。心理学当然也不能脱离时代语境的制约。为了维系心理学的科学地位,就必须采用实证方法来研究人的可观察的和客观的心理和行为,这是前提。而文化则在这场心理学向科学靠拢的狂飙突进中,被人为地排挤出了研究的视野之外,因为文化的存在,可能会削减心理学的科学性。然而对于人而言,如果脱离了文化,那么对人的理解就缺少了一种情怀和深刻性。自冯特创立实验心理学,历经构造主义将冯特的实验心理学理念发挥至极致,再到行为主义将人视为动物,试图将人的心理类比动物的各种反射机能,通过量化手段和实验技术来揭示人类心理,直至认知心理学通过将人类比成计算机,把人的心理类比为计算机信息加工,研究方案的精确化和研究手段的先进性,似乎已经穷尽了人类心理。但是,人类对自身的理解与探索在缺少文化的背景下,依然显得步履维艰。今天的文化神经科学、认知神经科学、文化社会神经科学及具身认知思潮风起云涌之时,对文化的唤醒和关注成为心理学研究中极为重要的焦点和热点问题。心理学中出现文化的呼声,一方面表明自带自然科学精神光环的心理学目前正面临着越来越难以自圆其说的悖论,这种悖论似乎还无法全面和深刻地解读处于社会文化背景之中的“人”,即便是努力求解,也有可能陷入片面或者一知半解的泥潭;另一方面,科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愈发精致和严谨,研究过程越是客观,其所面临的方法论的难题就越是需要突破,而向文化寻求支持或者是向文化开放,成为当前心理学向科学进军的一种选择。关注心理学文化性质,关注心理学文化方面的探索,或许是通往心理学关注“人心”的希望之路。《心理学文化探索》是在心理学文化转向思潮正盛的时代语境中得以问世的。该著作视心理学为独特的一种文化形式,并将心理学置于文化的框架中,对心理学进行全面、深刻的文化解读,勾描出心理学文化品性,深化了对心理学学科性质的认识,为今天的心理学文化转向思潮提供理论基础和可能。
2 促进了对人的形象全新的理解
“人”是心理学中的核心问题,也是根本问题。如何实现对“人”的理解,是心理学需要面临的从研究对象到方法论再到研究方式的选择。一直以来,心理学中“人”的形象并不是立体的和丰满的,而是扁平化和单一的。换言之,心理学为了保证自身的科学形象和地位,只以可见和可感的人的客观行为作为研究对象,以实证研究方法为支撑,这会产生一个结果,就是心理学只能将人的某一个侧面或者某一方面作为研究对象,而且,必须采用无文化或者伪文化研究方式来力保心理学的科学性质:前者需要摒弃人的文化基础和前提,人被视为是无文化的抽象性存在;后者为了弥补心理学中文化缺失的遗憾,将文化视为一种外部刺激或者无关变量,或者说假定了人类心理的共有机制需要去研究。源于此,心理学中还原论得以盛行,即能用低级心理来说明高级心理,把复杂多样的人类心理还原到了生理的甚至是物理的基础上,就决不用高级心理形式来说明,这是心理学维护其科学性的必要条件,忽略了人只有在文化的土壤中才能称之为真正的人,人的心理和行为也必须依据文化历史才能得到真正的解释。缺少文化的依托,人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同时心理学中人的形象会陷入割裂和碎片。换言之,文化的可能才是人的可能,文化的意义才是人的可能,文化的不可能亦是人的不可能。作为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心理与行为,就必然要把它放在与文化历史的互动中去理解。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把握人类心理的真实意义与价值。正是人与文化的共生性,文化塑造和改变人类心理,同理,人类心理和行为也对文化产生或隐或显的建构与改变。这样,人类的心理和行为置于历史文化之间才会有更为深刻的意义和解读。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和主动建构无疑是人与文化之间实现链接的媒介与桥梁。《心理学文化探索》从人和文化之间的关联入手,主张在重新理解心理学的自然科学品性的同时,也要将其长期失去的文化品性找寻回来,促进心理学文化性格的回归。心理学作为一门特殊学科,其自身的科学精神与文化性格的博弈过程昭示了心理学所关注的人的形象的复杂性与多层次性。唯其如此,才能构建起心理学中立体和丰满的人的形象,对人的全面理解才能找到理论可能。
3 心理学方法论研究变革的突破
方法论是以方法为研究对象,研究关于方法问题的理论、学说与具体方法的应用,它是任何科学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学的方法论,就是心理学一般方法的基本理论和学说。它是一种方法学的体系,包括哲学方法论、一般科学方法论和具体方法三个层次,关涉到心理学学科发展的核心问题。科学心理学的方法论主要探讨的是心理学研究所运用的具体研究方法,这包括心理学具体研究方法的不同类别、基本构成、使用程序、使用范围、修订方法等。随着心理学的发展和进步,心理学方法论的探索必须跨越心理学原有界限与范畴,扩展为关于心理学观、心理学研究对象、心理学研究方式及心理学研究主体生存状态等方面的重新理解和定位。从这个意义上说,《心理学文化探索》为心理学方法论变革突破提供了理论前提。对于心理学而言,文化与心理学之间的关系经历了从共生到分离再到回归的过程。一直以来,科学心理学所秉持的方法论是实证研究方法的核心与立法者地位,奉行的是方法中心、理论构建和技术干预的研究方式,试图构建起超越文化界限和制约的单纯的科学心理学。其实,这种方法论无论是对于心理学本身来说,还是对心理学中的人而言,其视野显得过于狭窄,也缺少足够的信心面对来自其他自然学科的质疑和追问。《心理学文化探索》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全新的心理学学科形象,引领心理学的文化性格回归,构建了心理学与文化之间的深刻的关联,使文化为心理学的发展与演变提供了深厚的文化资源和养料,也使得我们对心理学中“人”的理解更为全面,也更为深刻。基于此,心理学方法论的视野还应该进一步地扩展,研究的范畴也应该进一步延伸,这就意味着心理学所秉持的心理学观也由自然科学观向多元文化心理观转向,研究对象更为宽泛,研究方式转向多元化,研究主体生存方式转向,这样才能引领和促进心理学向更宽视野和更深层次迈进,以实现心理学的理论创新。这不仅是研究方式的转向,也是心理学研究思路的更新。文化已不仅仅是一个外在的自变量,而是内在地融入到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之中。《心理学文化探索》全篇的逻辑线索即是如此,所构建的人与文化之间的关系的前提亦是如此。沿着这样的思路和逻辑线索,将文化引领进心理学领域,从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扩展性探索出发,描述了心理学未来发展的趋势,全面回答了心理学在当下时代背景中的责任与使命,对中国心理学的发展提出了创造性的架构,从而为我国心理学研究开辟了崭新的研究视域。
总之,《心理学文化探索》的问世,既是当下我国心理学与文化之间关系探索的著作,同时,也是全面回应文化语境对心理学提出的挑战和追问的应答之作。本书的问世不仅进一步加深了心理学文化探索的深度,扩展了研究的视野,而且对于引领我国学者深入思考心理学与文化的关系及未来发展,促进心理学学科建设,都将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当然,文化一直是心理学研究的难题,文化的位置、文化的外延、文化的价值及文化的意义等问题,既是心理学发展的难题,也是本著作需要继续深入回答和探索的问题。
通讯作者:许波,男,教授。 Email:Xubo348@163.com
标签:心理学论文; 文化论文; 心理论文; 方法论论文; 科学论文; 社会科学总论论文; 社会学论文; 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论文; 《心理研究》2019年第3期论文; 河南大学心理学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