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学教育论文-肖艳

太学教育论文-肖艳

导读:本文包含了太学教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太学,弊端,高等教育发展,警示

太学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肖艳[1](2018)在《太学的弊端及其对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警示》一文中研究指出涂尔干曾经说过:"只有细致的研究过去,我们才能去预想未来,理解现在"。过去研究者的研究更多的是将研究的重点放在太学的卓越之处,而笔者则是将研究的重心放在探寻汉代太学发展的弊端上,以史明鉴,从过去的失败教训中吸取经验,为当代高等教育发展"少走弯路"提供警示、指明方向,从而有助于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本文来源于《中国电子教育》期刊2018年03期)

谢留枝[2](2014)在《中国古代官办高等教育——洛阳太学的师生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师生关系是高校教育问题的重要内容,尤其在倡导尊师重教的当代,师生关系问题显得异常重要。古代官办高等教育是中国当代公立高等教育教育的雏形,因此研究中国古代官办高等教育的典型代表——洛阳太学的师生关系情况对中国当代的高等教育中如何处理师生关系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作用。(本文来源于《经济研究导刊》期刊2014年22期)

谢留枝[3](2014)在《中国古代官办高等教育——洛阳太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一文中研究指出培养高级人才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职责,高等教育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更与人才质量的高低息息相关,因此,探究高等教育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是研究高等教育发展状况及未来人才培养方向的必然选择。我国古代高等教育按性质分为官办高等教育和私立高等教育两种形式。古代官办高等教育是我国当代公立高等教育的雏形,而古代官办高等教育中的洛阳太学是我国古代官办高等教育的典型代表,因此,研究我国古代的洛阳太学及其概况,对我国当代的公立高等教育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经济研究导刊》期刊2014年17期)

谢留枝[4](2014)在《中国古代官办高等教育——洛阳太学的教师与学生》一文中研究指出高等教育自古至今都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我国自古代开始就十分重视高等教育对社会的教化功能。我国古代高等教育按性质分为官办高等教育和和私立高等教育两种形式。古代官办高等教育是我国当代公立高等教育教育的雏形,而古代官办高等教育中的洛阳太学是我国古代官办高等教育的典型代表。因此,研究我国古代的洛阳太学各方面情况概况对我国当代的公立高等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作用。(本文来源于《经济研究导刊》期刊2014年14期)

周路宽[5](2014)在《北宋太学教育改革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北宋,作为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它的统治者在承继和吸取前朝治国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不断地调整着自身的治国方略,从而使得北宋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等方面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和进步,但是,北宋初期重视科举而轻视学校的现象却日渐突出,一度成了缓解社会矛盾、改革社会政治、经济,消除积贫积弱状态的焦点。为缓解科举与学校之间的矛盾,有识之士大力倡导教育改革,而改革的核心就是兴办太学这一古代高等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调整科举制度与学校教育的关系,走出培养人才与选拔人才的恶性循环。经过叁次大规模的兴学后,逐步形成了全国性官学系统,即以国子监和太学为中心,同时诸多专科学校以及地方学校相配套发展。经过兴学和教育政策的调整,官学内部的管理体制也日渐成熟。其中,太学学官的选拔录用、太学考选内容与形式、太学的学规订立均成为定制。北宋太学的改革屡次以失败告终,但改革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教训对当今国内的教育改革仍有宝贵的借鉴意义。本文除结语部分外,共分为六个部分展开:绪论,从太学的定义入手,探讨太学与国子学、四门学、国子监之间关系,梳理宋代太学的渊源,为下文的论述提供前提并奠定基础。一,介绍北宋太学的渊源,回顾宋代之前太学发展的概况,包括先秦时期的太学、秦汉时期的太学、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太学、隋唐时期的太学,分析太学在宋之前发展的基本路径。二,介绍北宋太学教育改革的历史背景,主要从北宋时期的政治、经济、科学技术以及文化等方面,概述北宋太学教育改革的背景;并分析北宋太学改革的内部动因。叁,论述北宋太学教育改革的历程,包括北宋初期的太学,“庆历兴学”时期的太学,“熙宁兴学”时期的太学,“崇宁兴学”时期的太学;分析各时期改革者为改革太学所采取的各种措施以及在改革过程中太学所发生的种种变化。四,分析改革者在北宋太学在教育改革历程中采取的各种举措,从改革太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教师的聘任制度,改革太学生的管理制度叁个方面分别进行详细的介绍。五,总结北宋太学改革中的经验教训和对今人的启示。(本文来源于《浙江师范大学》期刊2014-05-03)

谢留枝[6](2014)在《中国古代官办高等教育——洛阳太学的建制与沿革》一文中研究指出古代官办高等教育是我国当代公立高等教育的雏形,而古代官办高等教育中的洛阳太学是我国古代官办高等教育的典型代表。因此,研究我国古代的洛阳太学及其概况,对我国当代的公立高等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经济研究导刊》期刊2014年11期)

段勇[7](2014)在《宋朝太学教育管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宋朝,由于统治者"重文轻武",太学教育达到鼎盛。在宋朝,太学教育已经逐步走向成熟,机构设置以及教育管理措施已经非常严谨,太学生源范围不断扩大,教师管理越来越严格,太学教育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本文来源于《兰台世界》期刊2014年06期)

滕颖[8](2013)在《汉宋时期太学教育形象流变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太学自汉代兴起,到宋代不断发展完善。四方之士多出太学,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汉宋两代的统治者极为重视太学教育,但是在具体的太学教师资格、太学学生分类、学而优则仕方面存在着差别。(本文来源于《兰台世界》期刊2013年18期)

王真[9](2013)在《古代太学与当代教育的社会功能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太学作为古代的高等教育部门,还担任着教授高深学问之外的社会教化功能,高等教育发展至今,沿其脉络,担负着一定的社会职责。从梳理太学发展沿革的角度出发,着重比较太学和大学的社会功能的异同。(本文来源于《学苑教育》期刊2013年11期)

胡永光[10](2009)在《北宋末年的教育改革——对太学叁舍法的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研究北宋王安石变法中的太学叁舍法政策。通过对基本史料的梳理,本文认为太学中实行的叁舍法极大地扩大了学生人数,引入了定期考核的考试升级制度,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大革新。叁舍法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儒家经典中所主张的学校养士、选士这一理想,它不但是王安石新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北宋诸多士人的共识,因此其大体上不受之后"新旧"党争的影响。最后,本文根据叁舍法显现的诸多现代性特征来反思"现代史观"的若干局限性。(本文来源于《华中学术》期刊2009年02期)

太学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师生关系是高校教育问题的重要内容,尤其在倡导尊师重教的当代,师生关系问题显得异常重要。古代官办高等教育是中国当代公立高等教育教育的雏形,因此研究中国古代官办高等教育的典型代表——洛阳太学的师生关系情况对中国当代的高等教育中如何处理师生关系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太学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1].肖艳.太学的弊端及其对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警示[J].中国电子教育.2018

[2].谢留枝.中国古代官办高等教育——洛阳太学的师生关系[J].经济研究导刊.2014

[3].谢留枝.中国古代官办高等教育——洛阳太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J].经济研究导刊.2014

[4].谢留枝.中国古代官办高等教育——洛阳太学的教师与学生[J].经济研究导刊.2014

[5].周路宽.北宋太学教育改革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4

[6].谢留枝.中国古代官办高等教育——洛阳太学的建制与沿革[J].经济研究导刊.2014

[7].段勇.宋朝太学教育管理研究[J].兰台世界.2014

[8].滕颖.汉宋时期太学教育形象流变比较研究[J].兰台世界.2013

[9].王真.古代太学与当代教育的社会功能比较[J].学苑教育.2013

[10].胡永光.北宋末年的教育改革——对太学叁舍法的考察[J].华中学术.2009

标签:;  ;  ;  ;  

太学教育论文-肖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