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确定教学内容实现语文高效课堂

合理确定教学内容实现语文高效课堂

马学礼宁夏石嘴山三中753000

语文高效课堂是探究如何在现有课堂时间和课堂资源的情况下,最大程度地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建构有多种途径,笔者想从合理确定语文教学内容的角度来谈谈个人的一些认识。

语文教学内容是语文教学层面的概念,既包括在教学中对现成教材的沿用,也包括教师对教材内容的“重构”——处理、加工、改编乃至增删、更换;既包括对课程内容的执行,也包括在课程实施中教师对课程内容的创生。它来源于课程、教材、教学,是预设和生成的统一。然而,当前语文教育研究长期缺乏课程意识,对“教什么”的课程内容研制缺失,再加上“文选型”教材顶替着语文课程,往往最终还是“选文”顶替了课程。遗憾的是,因“教什么”的课程内容不确定,“用什么去教”的教材内容便不会有着落,教学内容也就不易确定。况且现行的语文教材具有“教材内容非教学化倾向”,即形成不了可操作的教学设计,因而,在此背景下语文教学内容就全凭教师依学生所面临的问题、教师自身个人化理解和教学现场而确定,也就可能致使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潜藏着随意性、模糊性甚至无效性,有效确定语文教学内容的困难性加重了。一篇课文可以用来进行教学的内容很多,作为教师,我们不可能把自己在解读文本时的创见、深刻丰富的体验全部转化为教学内容。哪些应该纳入到教学设计中,并对其梳理、重构、整合,再通过恰当的方式加以呈现,这就需要我们合理确定教学内容。

我认为,确定教学内容有以下依据:

一、依据课程标准。课程标准规定并预设了各学段各年级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是指导教育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是确定教学内容的重要依据。因此,教师确定教学内容,应该依据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

二、依据教材内容和编辑意图。作为教育教学的纲领性文件,课程标准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的规定与预设不可能很具体、很详尽,而只能很原则、很笼统。这些很原则、很笼统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要靠教材去具体落实、详细安排。换句话说,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具体体现了课程标准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的规定与预设。因此,教师确定教学内容,应该以教材安排和编辑意图为依据。教材编写既需要依据课程标准,又需要立足文本特点,所以揣摩教材编写意图就让我们站在一个审视教材的角度,从而使预设的教学内容成为有效的教学内容。然而教材编写意图不一定会明确显示出来,往往是隐蔽的,需要教师去发现。可以从三个方面去解读教材编写意图:一是立足整体解读教材编写意图确定中心教学内容,将单篇课文放在单元乃至整本教材的框架中,做到整体把握,选择出最有效的教学内容;二是立足局部细读教材编写意图确定具体教学内容;三是立足个性解读教材编写意图确定差异性教学内容。

三、依据课文的文体特点。课文文体不同,其表达方式、语言运用、语体风格、语用特色等也会各不相同。不同文体的课文,要求掌握的知识点各不相同,要求培养的能力点各不相同,其教学内容的确定也应各不相同。因此,教师确定教学内容,应该以课文文体为依据。比如:教学诗歌,应紧扣意象、意境等“诗歌的”知识来进行;教学小说,应紧扣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表现手法等“小说的”知识来进行。依据文体特点确定教学内容,是保证语文味的必要前提;而不顾文体特点,泛泛地讨论人文话题,容易失去语文味。虽然语文科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但语文课不应该不顾及文体特点、不落实相关知识而泛泛地讨论人文话题,因为那样的课没有“工具性”,不是“真语文”。

四、依据学情。依据学情就是要依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教学要遵守适量原则和可接受原则。教学内容一旦不符合学生认知实际,也就没有意义、没有价值。虽然课标及教材的编写会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基础与认知能力,但无论怎样“充分考虑”,都不可能完全符合每一个学生的认知实际。不同层次的班级,知识基础不一样,认知能力不一样,因此,教师确定教学内容,还应以学生的知识基础为依据,对课本内容作适当的增补或删减。

教学内容选择取舍的起点是学生的学习状况,在解读文本过程中,为了有效适宜地确定教学内容,就必须了解学生目前知道了什么、不知道什么、需要知道什么、必须让学生知道什么等一系列问题。语文教学主要是师生对话的过程,对话的前提便是师生对文本感受理解的差异,而对话的目的也是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让学生进入自己之前没有进入的层面,提高理解鉴赏水平,因此选择适宜的对话层面就成了教学成功的关键。所以我们在确定教学内容的时候,就必须考虑到师生之间的差异,教学对话应当以这些差异为契机,而不可简单地停留在学生已经能够抵达的层面。比如在确定《过秦论》的教学内容时,考虑到高中学生的语文知识和素养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程度,就不应再像以前初中那样带着学生通篇翻译、逐字逐句地理解,反而应把重心转向学习用事实作根据论证中心论点的写法,“以史为鉴”,结合现实的精神,讨论评价作者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政治主张在当时条件下的进步意义及其历史局限性。只有这样,学生学习才有积极性,教学效率才高。

教学内容是教师施教的主要凭借,新课程的开放性为教师对文本的“二度”开发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也要求教师有过硬的知识素养、聪慧的识别能力。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不断地锤炼自己,练就一双慧眼,善于发现文本的教学价值,确定适切的教学目标,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标签:;  ;  ;  

合理确定教学内容实现语文高效课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