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数学教育论文_袁芳

导读:本文包含了跨文化数学教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数学,跨文化,文化,西藏,素养,藏族,中美。

跨文化数学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袁芳[1](2019)在《跨文化教育背景下西藏幼师生数学素养提升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培养西藏幼师生的数学素养,是西藏专业化双语幼教师资培养的关键点之一。结合西藏幼师生的特点以及数学教学的现状,尝试从营造和谐师生关系,遵循西藏学生思维特点,重构数学内容,加强数学文化教育叁个方面,提升西藏幼师生的数学素养。(本文来源于《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黄子涓,郑绿洲[2](2019)在《解读名师之“文化数学”教育——以重庆名师“李洪兵”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名师的专业经验,以李洪兵老师为例,提出"文化数学"教育观念。将人类、社会文化作为切入点融入数学中以消除数学的枯燥感。同时探讨出实施该教育理念可行的几种措施,帮助广大教师在教学中更好的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了解数学的文化价值。(本文来源于《湖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陈飞[3](2018)在《跨文化数学教育研究的缘起、发展与展望——吕传汉教授访谈录》一文中研究指出1缘起陈飞(以下简称陈):吕教授您好,很荣幸能够对您进行访谈.众所周知,您在国内首创跨文化数学教育研究,您能否谈一谈是什么机缘让您选择此领域的研究?吕传汉(以下简称吕):我1960年毕业于贵阳师范学院数学系(今贵州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并留校任教.1960年-1962年到上海复旦大学数学系跟随谷超豪院士进修偏微分方程,之后的20多年一直从事本科生的微分方程、复变函数、理论力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贵阳师范学院数学系(本文来源于《数学教学》期刊2018年03期)

段志勇[4](2017)在《跨文化教育视角下内地西藏班的数学教学原则》一文中研究指出跨文化教育视角下,内地西藏班学生的数学学习会因语言文字、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文化差异形成的文化障碍而导致学习效率低下;教学中既要做到统一要求,又要注重量力而行;既要提升数学素养,又要注重渗透数学文化;既要精讲多练,又要让学生适当的自主建构;既要严格要求,又要注重人文关怀。(本文来源于《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8期)

陈婷,魏元芳[5](2016)在《藏文化数学元素融入中小学教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藏族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文化资源,采用文献法和田野调查法,挖掘藏族生活中的几何图案和代数知识两方面的数学文化内涵,寻找与学校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点,以藏族中小学学生所熟悉的藏族数学文化为背景,创设问题情境,设计出"简单乘法的运算以及乘法口诀"、"九宫图中的数学知识"、"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等数学教学案例,以期对传承藏族数学文化,促进藏族地区数学课程改革,改善藏族中小学学生数学学习状况提供参考与借鉴。(本文来源于《民族论坛》期刊2016年09期)

董茂昌[6](2016)在《民族地区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影响因素及对策——基于跨文化教育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数学思维能力是学生综合发展的基础,如何提高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关心的问题。云南省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省份,由于地理位置、民族文化和生活环境不同,中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参差不齐。要有针对性地提升民族地区学生的思维能力,需要从转变观念,改善环境;精心准备,掌握主动;循序渐进,鼓励探索等方面入手。(本文来源于《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4期)

罗建宇[7](2016)在《品味数学文化课堂 感悟文化数学教育——从《数学文化视角下的高考试题赏析》课谈起》一文中研究指出2015年12月5日,江苏省江阴要塞中学承办全国新青年数学工作室(www.xqnsxjs.com)数学(教育)史与数学文化研究小组主办的沪苏数学文化教学研讨活动,该校优秀青年教师刘燕楠老师开设了一节《数学文化视角下的高考试题赏析》公开课,邀请了华东师范大学邹一心教授前往指导并点评,笔者与上海教育出版社刘祖希先生、常州九章数学研究中心宋书华先生也应邀参加观摩交流.现将此课的设计及笔者的一些感悟整理成文,与同行交流.(本文来源于《数学通讯》期刊2016年08期)

刘燕如[8](2016)在《数学文化:数学教育应跋涉的精神高地》一文中研究指出小学数学教学需要给学生以精神哺育,利用数学文化引导学生在数学教育的情境中跋涉精神高地,是有价值的教学追求。教学实践中,用人文关怀触摸数学文化,用审美心理体验数学文化,用历史足迹传承数学文化,是有效的教学实施途径。(本文来源于《数学大世界(上旬)》期刊2016年02期)

秦春婷[9](2015)在《跨文化幼儿数学教育研究——以中美比较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中美两国幼儿数学教育差异为例,就中美两国幼儿数学教育在制度、语言、教育观念以及跨文化差异等层面进行对比分析,并得出制度与教育观念上我国的幼儿数学教育处于较弱地位,然而在语言及跨文化差异上存在优势。希望能对我国幼儿数学教育的改革有所启迪,对幼儿教师提出可行性建议以促进我国幼儿数学知识的学习和发展,实现我国幼儿数学国际化。(本文来源于《亚太教育》期刊2015年09期)

许新忠[10](2015)在《高校数学教育与数学文化、数学史关系微探》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数学文化和数学史已经开始与高等数学教育相结合。在高等数学教育中,因为有数学文化和数学史的融入使得数学教育的内容上更加丰富、有活力。这是对高笑数学课堂教育无疑是一大革新。本文就高校的数学教育与数学文化、数学史的关系进行浅要探索,以期为广大高校的数学教学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意见。(本文来源于《现代企业教育》期刊2015年02期)

跨文化数学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研究名师的专业经验,以李洪兵老师为例,提出"文化数学"教育观念。将人类、社会文化作为切入点融入数学中以消除数学的枯燥感。同时探讨出实施该教育理念可行的几种措施,帮助广大教师在教学中更好的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了解数学的文化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跨文化数学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1].袁芳.跨文化教育背景下西藏幼师生数学素养提升策略[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

[2].黄子涓,郑绿洲.解读名师之“文化数学”教育——以重庆名师“李洪兵”为例[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陈飞.跨文化数学教育研究的缘起、发展与展望——吕传汉教授访谈录[J].数学教学.2018

[4].段志勇.跨文化教育视角下内地西藏班的数学教学原则[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7

[5].陈婷,魏元芳.藏文化数学元素融入中小学教育研究[J].民族论坛.2016

[6].董茂昌.民族地区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影响因素及对策——基于跨文化教育的视角[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

[7].罗建宇.品味数学文化课堂感悟文化数学教育——从《数学文化视角下的高考试题赏析》课谈起[J].数学通讯.2016

[8].刘燕如.数学文化:数学教育应跋涉的精神高地[J].数学大世界(上旬).2016

[9].秦春婷.跨文化幼儿数学教育研究——以中美比较为例[J].亚太教育.2015

[10].许新忠.高校数学教育与数学文化、数学史关系微探[J].现代企业教育.2015

论文知识图

1吕传汉教授:数学“情境—问题”教学模...董琥科学研究情况中央民族大学科研机构基本情况...科学研究情况中央民族大学科研机构基本情况...科学研究情况中央民族大学科研机构基本情况...科学研究情况中央民族大学科研机构基本情况...

标签:;  ;  ;  ;  ;  ;  ;  

跨文化数学教育论文_袁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