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鑫: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基本思想的探究论文

苏鑫: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基本思想的探究论文

摘要:《逻辑哲学论》是篇幅很短的一本书,虽然篇幅短小,但是蕴含了丰富的逻辑思想,同时又表达了维特根斯坦的主要哲学思想。通过认真细致的读解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你就会总结出这本著作的主要思想跟作者所要表达的基本观点。再整本著作中,维特根斯坦向我们表达的是在描述世界的时候,我们必须要引入逻辑,用逻辑把世界联系起来,但是逻辑与世界的关系必须又必须用语言来进行连接,但是语言又不是全能的,不能完全表达世界的逻辑构成。

这就说明了语言是有界限的,就像著作后面所提及到的不可说的东西。

长期试验,应设计停药后随访(来院或电话)。短期试验,因选择的FC患儿病情较轻、病程较短,也可以考虑设计停药后随访。随访一般在停药1~2周以后进行,为期1~4周。

关键词:逻辑;命题建构;语言分析;原子命题

《逻辑哲学论》一共有七个论题,通过这七个论题的编排,这也是《逻辑哲学论》与其它的著作之间存在着重要的鲜明差别。在这七个命题的前面都标有序号,这序号是用来表明谁主谁次,谁占主要地位,谁占次要地位,这是与别的著作是显著不同的。下面就来分别介绍一下这七个命题:

我发挥自己八卦的本事,四处打听,总算把他的往事东拼西凑勉强有个全貌。杨公子幼时因父亲下狱,被寄养在舅父家中,舅父有一女儿嫣然,与他自幼青梅竹马,感情甚笃。后来舅父终究怕被杨家连累,把独女嫣然许给一官宦人家。杨生和嫣然相约私奔,却没想杨生在桥头没有等来嫣然的身影,他恨嫣然爽约,独自离开舅父家。多年后,他父亲杨涟的冤案被新君平反,他回到故里,才知道嫣然那晚被家丁抓回,被迫嫁与他人,一个月后嫣然郁郁而亡。自此,他封存了自己的感情。世间再无痴情人杨生。

世界是所有发生的事情。(TLP,1)

凡是不可说的东西,必须对之沉默。(TLP,7)

事实的逻辑图像就是思想。(TLP,3)

作者之所以在《逻辑哲学论》中,构造出一种构建世界的理论,是出于对世界的独特理解和认识。在作者的眼中,世界如果要想存在,那么它必须建立在一种秩序上,那么这种秩序是什么呢?这种秩序就是维特根斯坦所说的逻辑,世界之所以存在的依据就是逻辑建构,在这里所说的世界不是指的是现实世界。

说到这儿,老冬瓜还有几个人都说,老鳜鱼这就是你的不对了。四细狗既然救了你,你后来拿刀子要杀人家,这不是恩将仇报吗?

发生的事情,即事实,是诸事态的存在。(TLP,2)

真值函项的普遍形式是[p,E,N(E)]。这就是命题的普遍形式。(TLP,6)

发生的事情,即事实,是诸事态的存在。(TLP,2)

除在潍坊地名网上有对于个别地名由来、部分地名或街道名称流变的介绍外,中国知网等权威学术网站上对于潍坊城区街道名称的探究尙属空白。

3.2.3 CD4+细胞计数水平 CD4+细胞计数与体内病毒载量呈现负相关,CD4+细胞计数越低,病毒载量水平就越高,HIV传播风险也就越高。有研究发现CD4+计数为351~550个/μL者配偶HIV传播风险是>550个/μL 组的 5.23倍(HR=5.23,95%CI:1.15~23.72)[25],而CD4+计数≥350个/mm3相对<200个/mm3者配偶传播风险仅为0.46(95%CI:0.27~0.81)[3]。

对象是简单的。(TLP,2.02)

世界是所有发生的事情。(TLP,1)

命题是原初命题的真值函项。(TLP,5)

按照这七个命题的排列顺序,虽然1排在2的前面,但是2的重要性跟1是相等重要的,接下来在1后面的是1.1,它的作用是来补充说明1的,是对1进行重要的解释。但是通过细细的品读和理解,既然1.1排在1的后面,也就说明它的重要性比不上1.而且也相当的规范和条里,从这里我们也能看出,维特根斯坦的思维逻辑非常清晰。我们再回到这本著作的开头,就是序号1所说的那句话,所有事情都发生在世界上。作者之所以以这句作为整篇文章的开头语,正是表明了作者强调了语言在理解世界的重要性是不可言喻的,这也说明了维特根斯坦在了解世界的构成中始终把语言放在了重要的地位。如果我们把维特根斯坦所说的世界理解为现实世界,把现实世界看作是否发生了事情。能够包含所有东西的只能是也就是我们所在的现实世界,也就是我们肉眼所看到的世界全部,我们根本没有跳出世界的范围之中,我们与世界的关系就是藕断丝连的关系。

事态是诸对象(物,事物)的一种结合。(TLP,2.01)

但是作者在著作所说的世界和所构造的世界并不是由我们人类跟动物构成的世界,作者所认为的世界就是逻辑通过语言来构造和所表达的世界。

通过上面简单的四句话,我们不难发现作者所要表达的和所要理解的世界并不是我们的现实世界,也就是由许多事物累计和堆积的现实世界。构成世界最小的要素单位就是对象,对象是构成世界的最小也是不可分割的要素,对象没有其它要素构成,它是不可能进行分割和分解的。任何一个能够想象的或者能够被描述的世界都是由对象来构成和说明的。由于世界的尸体不同,如果仅仅是通过由对象配置形成的形式来说明的话,那么能说明这个现实世界的实质的特征的只能由命题来担此重任。因此,我们可以进一步进行往下的推论,如果外部特征是通过命题来显示的,这也就是维特根斯坦所说的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的不同。

思想是有意义的命题。(TLP,4)

维特根斯坦曾经说过,《逻辑哲学论》就是要给思想画一个界限,这让很多人产生误会,怎么给思想划界。在这里我们误会了维特根斯坦给思想划界,更确切的说是给思想的一个表达式划定一个界限。如果你要给思想划界,我们就必须把这个思想的界限能够说出来,怎么才能够说出来,就是能够用语言表达出来,因此,只有语言才能够划定这个界限。说到划界这个问题,人们往往就会跟康德为理性划界线的观点等同起来,其实这不是一回事,两者更不能等同起来。康德并没有提到过为思想划界的问题,也没有定下现象和物体是可思与不可思考的论断。康德所说的划界是对理性界限中的可知与不可知的界限,不是我们所说的可思与不可思的界限。

一个命题的真与假并没有跟符号逻辑存在着必然的相关的联系,更不会具有实在的普遍的共同的实在的意义。如果简单的从字面上来理解形式概念就是形式的,本体概念就本以的,那么通过形式概念,我们就可以搞明白一个形式系列,通过观察就可以得出普遍的项。

前面我们也说过,通过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我们能够推测出和推论出,作者所建构的世界其实依据的是逻辑。例如, 我们判定某物存在,首先是通过逻辑来判定,某物的确定是怎样存在的,这些事物存在的状态又是怎么样的。逻辑中是不存在偶然的东西的,这也就表明了在世界的建构中必然存在着逻辑,我们假设逻辑是不可能存在偶然中的,这样就说明了世界中的任何问题就不会得到说明和解决,那么世界中存在的复杂的科学问题也就不能得到解释跟说明,也不能让我们更好的进行了解这个世界,为此作者才抛出了这样的一个也是最后的观点“凡是不可说的东西,必须对之沉默。”

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区分一个问题,就是维特根斯坦所说的神秘的东西。维特根斯坦曾在给费克尔教授的信中曾经就谈到,他的著作其实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部分就是《逻辑哲学论》中所说的东西,另一部分就是最后提到的神秘主义而没有详细论述的部分,而最后这一部分却是最重要的部分,正因为不可说,所以也就不能写出来。那么第二部分被称为神秘主义不可说的部分到底是什么呢,通过对维特根斯坦的研究,不可说的部分指的就是形而上学。维特根斯坦曾经说过,构成哲学的两部分是逻辑和形而上学。逻辑是构成哲学的基础,从这一点我们也看出维特根斯坦是把形而上学作为哲学的一个本质部分来区别对待的。既然逻辑是哲学的基础,那么整个哲学和形而上学是建立在逻辑或着逻辑基础之上的了。但是在后期,我们在《逻辑哲学论》中再也没有看到这种说法。这也就说明了,维特根斯坦在形而上学与逻辑分析关系中的变化有了看法。

艾叶有温经散寒之功,泡脚后可以辅助去除体内寒湿,帮助身体恢复。泡脚以微微出汗为宜,不要大汗,因为大汗伤阳,得不偿失。可以多按摩一下足底。

在后面提到维特根斯坦关于神秘的的东西其实就是形而上学本质上就是伦理学中所说到的神秘主义和唯心主义。通过他的著作,我们可以从中看出,他已经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世界以及人们的实际生命分离了出来,并且把它进行了神秘化和神圣化后的不可说的超验的存在。其实在维特根斯坦后半部分所说的神秘的不可说的东西其实就是没有通过语言也没有找到合适的语言所表达出来,就是没有用语言所建构出来,如果能够用语言建构出来,就不会再称为神秘的不可说的东西,所以无论任何神秘的不可说的东西,都是无法或者没有找到相应的语言进行说明和论证。

通过维特根斯坦,我们对世界有了更深的了解。首先,我们可以把世界看作是一个非常独特不能被人们所了解认识的一个境域,这个境域的构成不是由我们现实世界的东西构成的,而是由我们所熟悉的语言逻辑思维来组成和构造的,人们只有通过这个逻辑的关系来进入这个境域。通过逻辑,我们可以在这个由逻辑构造的境域中发现我们自己的存在,就连我们所做的事情也是偶然存在的,但是世界的机制是必然存在的。其次,这个世界是受制于我们语言的世界。我们本身语言的界限就体现在我们世界的界限,细细想来,我们跟世界的联系,包括我们认识世界,利用规律来改造世界,无不以先用逻辑这个桥梁搭建起与世界事物联系的通道,通过这个通道我们才不断认识世界,也就是更好的认识我们人类自己,才能不断促进我们的成长。

八角枫药材购自贵州中药材贸易公司(批号:20120322),由贵阳中医学院胡建山教授鉴定为八角枫[A.(Lour.)Harms.]的干燥细须根。

参考文献:

[1][奥]维特根斯坦.陈启伟译.逻辑哲学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2][奥]维特根斯坦.贺绍甲译.逻辑哲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3][奥]维特根斯坦.韩林合译.逻辑哲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4][奥]维特根斯坦.陈启伟译.维特根斯坦全集(第一卷)[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5][奥]维特根斯坦.蔡远译.哲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6][奥]维特根斯坦.周晓亮、江怡译.维特根斯坦剑桥讲演录[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7][英]罗素.温锡增译.我的哲学发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8][英]A.J.艾耶尔.陈永实、许毅力译.维特根斯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9][英]A.J.艾耶尔.李步楼、俞宣孟译.二十世纪哲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苏鑫(1987- ),男,汉族,山东寿光,贵州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17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哲学,研究方向:逻辑。

标签:;  ;  ;  ;  ;  ;  ;  ;  ;  ;  ;  

苏鑫: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基本思想的探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