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柜内部抬升机构,旨在提供一种更方便的机柜内部抬升机构,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机柜内部抬升机构,包括机柜,机柜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箱体和用于盖住箱体的柜门,柜门与箱体通过合页连接,箱体内部设有用于存放控制设备的通槽,通槽内部设有用于对控制设备进行抬升的抬升件,抬升件包括用于对控制设备进行抬升的抬升板,抬升板与通槽可拆卸连接,该装置在机柜中能对控制设备进行抬升,使控制设备能够给抬升至指定位置,从而进行运作。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机柜内部抬升机构,包括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柜包括底座(1),底座(1)上设有箱体(2)和用于盖住箱体(2)的柜门(3),柜门(3)与箱体(2)通过合页连接,箱体(2)内部设有用于存放控制设备的通槽(4),通槽(4)内部设有用于对控制设备进行抬升的抬升件,抬升件包括用于对控制设备进行抬升的抬升板(17),抬升板(17)与通槽(4)可拆卸连接。
设计方案
1.一种机柜内部抬升机构,包括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柜包括底座(1),底座(1)上设有箱体(2)和用于盖住箱体(2)的柜门(3),柜门(3)与箱体(2)通过合页连接,箱体(2)内部设有用于存放控制设备的通槽(4),通槽(4)内部设有用于对控制设备进行抬升的抬升件,抬升件包括用于对控制设备进行抬升的抬升板(17),抬升板(17)与通槽(4)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柜内部抬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抬升件包括用于带动控制设备进行抬升的支杆,支杆包括左上支杆(5)、左下支杆(6)、右上支杆(7)和右下支杆(8),左上支杆(5)、左下支杆(6)、右上支杆(7)和右下支杆(8)的数量分别为两根,其中,左上支杆(5)和左下支杆(6)铰接,右上支杆(7)和右下支杆(8)铰接,左下支杆(6)和右下支杆(8)与抬升板(17)铰接,左上支杆(5)和相邻左上支杆(5)之间、右上支杆(7)和相邻右上支杆(7)之间设有用于带动支杆进行抬升的滑移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机柜内部抬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件包括联动杆(9),联动杆(9)上设有用于带动支杆进行抬升的螺纹块(10),螺纹块(10)上设有通口,通口内部设有内螺纹,螺纹块(10)上设有用于带动螺纹块(10)前后移动的丝杠(11),丝杠(11)啮合在内螺纹上,丝杠(11)与通槽(4)通过轴承连接,丝杠(11)与相邻丝杠(11)中间设有用于带动丝杠(11)和相邻丝杠(11)转动的转动杆(12),转动杆(12)上设有用于带动丝杠(11)进行转动的双头电机(1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机柜内部抬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上支杆(5)和右向支杆远离地面的一侧设有用于带动控制设备进行抬升的移动板(14),左上支杆(5)和右上支杆(7)与移动板(14)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机柜内部抬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14)上设有用于感应移动板(14)上放入控制设备进而打开双头电机(13)的感应开关(16)。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机柜内部抬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14)上设有用于固定控制设备的固定座(15),固定座(15)的数量为四个。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柜内部抬升机构。
背景技术
机柜一般是冷轧钢板或合金制作的用来存放计算机和相关控制设备的物件,可以提供对存放设备的保护,屏蔽电磁干扰,有序、整齐地排列设备,方便以后维护设备,目前,互联网技术发展的越来越快,用于存放计算机系统的机柜也越来越大,而大型机柜所存放的控制设备也越来越大,而机柜内部对控制设备进行抬升是一个较为重要的问题。
而一种机柜内部抬升机构是专门为了方便对机柜内部对控制设备进行抬升而设计的,其主要包括箱体,方便用户拆卸箱体以便于运输。
目前,公开号为CN20239900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抬升机构装卸装置,该抬升机构装卸装置将抬升机构安装到主结构轴套中,以及将抬升机构从主结构轴套中卸下,该抬升机构装卸装置包括安装支架,固定在主结构轴套上;安装油缸,安装在安装支架的外侧;拆卸油缸,安装在轴承支撑架的外侧;推动块,安装在安装油缸的活动端前端,安装油缸推动推动块移动;轴承支撑架,固定在抬升机构上,轴承支撑架还处于拆卸油缸的活动端前端,拆卸油缸推动轴承支撑架和抬升机构移出主结构轴套。
这种抬升机构装卸装置虽然能够实现机械化抬升,但是该装置在机柜中不能对控制设备进行抬升,使控制设备能够给抬升至指定位置,从而进行运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柜内部抬升机构,使该装置在机柜中能对控制设备进行抬升,使控制设备能够给抬升至指定位置,从而进行运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机柜内部抬升机构,包括机柜,机柜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箱体和用于盖住箱体的柜门,柜门与箱体通过合页连接,箱体内部设有用于存放控制设备的通槽,通槽内部设有用于对控制设备进行抬升的抬升件,抬升件包括用于对控制设备进行抬升的抬升板,抬升板与通槽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装置在机柜中能对控制设备进行抬升,使控制设备能够给抬升至指定位置,从而进行运作,抬升件能够带动控制设备进行抬升,方便控制设备高处进行运作,方便用户的使用。
进一步设置:所述抬升件包括用于带动控制设备进行抬升的支杆,支杆包括左上支杆、左下支杆、右上支杆和右下支杆,左上支杆、左下支杆、右上支杆和右下支杆的数量分别为两根,其中,左上支杆和左下支杆铰接,右上支杆和右下支杆铰接,左下支杆和右下支杆与抬升板铰接,左上支杆和相邻左上支杆之间、右上支杆和相邻右上支杆之间设有用于带动支杆进行抬升的滑移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移件能够带动左上支杆、左下支杆、右上支杆和右下支杆向上进行转动,一方面带动控制设备进行抬升,另一方面左上支杆、左下支杆、右上支杆和右下支杆对控制设备进行支撑。
进一步设置:所述滑移件包括联动杆,联动杆上设有用于带动支杆进行抬升的螺纹块,螺纹块上设有通口,通口内部设有内螺纹,螺纹块上设有用于带动螺纹块前后移动的丝杠,丝杠啮合在内螺纹上,丝杠与通槽通过轴承连接,丝杠与相邻丝杠中间设有用于带动丝杠和相邻丝杠转动的转动杆,转动杆上设有用于带动丝杠进行转动的双头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双头电机带动转动杆进行转动,转动杆带动丝杠和相邻丝杠进行转动,丝杠与相邻丝杠螺纹不一致,从而带动螺纹块前后移动,从而带动左上支杆、左下支杆、右上支杆和右下支杆上下移动,从而带动控制设备上下移动,方便用户的使用。
进一步设置:所述左上支杆和右向支杆远离地面的一侧设有用于带动控制设备进行抬升的移动板,左上支杆和右上支杆与移动板铰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移动板能够带动控制设备进行上下移动,方便用户的使用。
进一步设置:所述移动板上设有用于感应移动板上放入控制设备进而打开双头电机的感应开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感应开关能够用于感应移动板上放入控制设备进而打开双头电机,从而带动控制设备进行上下移动。
进一步设置:所述移动板上设有用于固定控制设备的固定座,固定座的数量为四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座能够对控制设备进行固定,方便用户的使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结构简单合理,该装置在机柜中能对控制设备进行抬升,使控制设备能够给抬升至指定位置,从而进行运作,抬升件能够带动控制设备进行抬升,方便控制设备高处进行运作,方便用户的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中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箱体;3、柜门;4、通槽;5、左上支杆;6、左下支杆;7、右上支杆;8、右下支杆;9、联动杆;10、螺纹块;11、丝杠;12、转动杆;13、双头电机;14、移动板;15、固定座;16、感应开关;17、抬升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实施例1:一种机柜内部抬升机构,包括机柜,机柜包括底座1,底座1上设有箱体2和用于盖住箱体2的柜门3,柜门3与箱体2通过合页连接,箱体2内部设有用于存放控制设备的通槽4,通槽4内部设有用于对控制设备进行抬升的抬升板17,抬升板17与通槽4可拆卸连接。
抬升板上方设有用于对控制设备进行抬升的抬升件,抬升件包括用于带动控制设备进行抬升的支杆,支杆包括左上支杆5、左下支杆6、右上支杆7和右下支杆8,左上支杆5、左下支杆6、右上支杆7和右下支杆8的数量分别为两根,其中,左上支杆5和左下支杆6铰接,右上支杆7和右下支杆8铰接,左下支杆6和右下支杆8与抬升板铰接,左上支杆5和相邻左上支杆5之间、右上支杆7和相邻右上支杆7之间设有用于带动支杆进行抬升的滑移件,滑移件包括联动杆9,联动杆9上设有用于带动支杆进行抬升的螺纹块10,螺纹块10上设有通口,通口内部设有内螺纹,螺纹块10上设有用于带动螺纹块10前后移动的丝杠11,丝杠11啮合在内螺纹上,丝杠11与通槽4通过轴承连接,丝杠11与相邻丝杠11中间设有用于带动丝杠11和相邻丝杠11转动的转动杆12,转动杆12上设有用于带动丝杠11进行转动的双头电机13。
左上支杆5和右向支杆远离地面的一侧设有用于带动控制设备进行抬升的移动板14,左上支杆5和右上支杆7与移动板14铰接,移动板14上设有用于感应移动板14上放入控制设备进而打开双头电机13的感应开关16,移动板14上设有用于固定控制设备的固定座15,固定座15的数量为四个。
用户使用方法如下:用户将控制设备放在移动板14上,感应开关16感应移动板14上放入控制设备进而打开双头电机13,双头电机13带动转动杆12进行转动,转动杆12带动丝杠11和相邻丝杠11进行转动,丝杠11与相邻丝杠11螺纹不一致,从而带动螺纹块10前后移动,从而带动左上支杆5、左下支杆6、右上支杆7和右下支杆8上下移动,从而带动控制设备上下移动,方便用户的使用。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822271615.4
申请日:2018-12-29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710494U
授权时间:20191129
主分类号:H05K5/02
专利分类号:H05K5/02;F16M11/24
范畴分类:39D;
申请人:雷果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雷果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硕放新宅路31号1号标房
发明人:蒋益龙
第一发明人:蒋益龙
当前权利人:雷果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代理人:王传林
代理机构:32263
代理机构编号:无锡万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63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