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热带夏季风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南海夏季风,南亚夏季风,风场,相似度
热带夏季风论文文献综述
张东凌,赵艳玲,张铭[1](2018)在《亚洲热带夏季风建立时风场相似度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1968—1997年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NCAR/NCEP)共30 a平均的全球各标准等压面上经纬网格距为2.5°×2.5°的逐日气候风场资料,对南海夏季风和南亚夏季风建立期间气候逐日风场的相似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风场相似度能较好地反映亚洲热带夏季风的建立,在南海夏季风和南亚夏季风建立期间的季风区,对流层低层风场相似度等值线的水平梯度较大,可视为"相似度锋区",季风沿其法线方向推进。在南海夏季风和南亚夏季风建立过程中,对流层低层大气环流的变化较中层剧烈。在对流层低层,气候状态的南海夏季风最早在西太平洋暖池洋面建立,数日后则已覆盖整个南海,南海和南亚夏季风建立是低层大气环流的突变过程;相应南亚夏季风则最早在赤道东印度洋和赤道西印度洋建立,进而覆盖整个南亚次大陆,其突变性不及南海夏季风。亚洲热带夏季风建立时除季风区及附近外,在全球个别地区大气环流的调整也相当剧烈,甚至发生突变。(本文来源于《气象与环境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马珺玢,杨崧,王子谦[2](2018)在《中南半岛春季土壤湿度异常对亚洲热带夏季风建立和发展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WRF区域模式模拟分析了中南半岛地区春季土壤湿度异常对亚洲热带夏季风建立和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亚洲热带夏季风对中南半岛春季土壤湿度的响应是不对称的,当中南半岛春季土壤湿度偏高时,中南半岛及孟加拉湾周边地区呈现异常东风,伴随降水减少,季风减弱;而中南半岛春季土壤湿度偏低时,孟加拉湾及周边地区西风减弱,降水减少,季风也对应减弱。通过进一步分析物理机制得到,中南半岛春季土壤湿度异常偏高使季风建立初期感热减小,陆表温度明显降低,从而导致海陆温差逐渐降低,使季风减弱;而中南半岛春季土壤湿度异常偏低使整个中南半岛区域蒸发减少,导致地表向上输送的水汽减少,减弱季风环流和降水。此外,通过分析850 h Pa纬向风及对流层中上层经向温度梯度两项季风暴发指数,探讨了中南半岛春季土壤湿度异常对孟加拉湾东部季风暴发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南半岛春季土壤湿度偏高时,孟加拉湾东部季风暴发时间大约推迟10天左右,而土壤湿度较低对亚洲热带夏季风暴发时间影响甚微。(本文来源于《气象与环境科学》期刊2018年01期)
吴冰菁[3](2018)在《越赤道气流与亚洲热带夏季风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1958-2014年印度热带气象研究所的全印度降水量和欧洲中期预报中心(ECMWF)、日本气象厅(JRA-55)及美国环境预报中心与国家大气预报中心(NCEP/NCAR)的再分析资料,研究了越赤道气流的特征及其与亚洲热带夏季风的关系。结果表明:全球夏季低空存在7支越赤道气流,它们的中心大致分布在:45° E、90° E、105°E、125° E、150° E、95° W和1° W。东半球越赤道气流较西半球越赤道气流强盛,其中索马里、孟加拉湾及菲律宾等越赤道气流还存在年代际变化。在1982年之前,印度夏季风与索马里越赤道气流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但在1983年后发生了显着的年代际减弱,因为索马里越赤道气流对印度的影响从印度西北地区南撤到印度最南端,并且其与南亚高压的关系也显着减弱了;在1986年之前,印度夏季风与稗斯麦群岛越赤道气流有较强的负相关关系,但在1987年后发生了年代际减弱,原因是异常强的稗斯麦群岛越赤道气流不再对应着阿拉伯海、印度西海岸异常强的东风,而且稗斯麦群岛越赤道气流与高层高度场的显着相关由热带地区移到北半球中纬地区。因此,本文认为越赤道气流与印度夏季风关系的年代际变化主要通过与高低层环流的联系变化引起的。另外,印度夏季风与孟加拉湾及中南半岛越赤道气流也有一定的联系,但与菲律宾及西半球的越赤道气流不存在明显的联系。在1980年之前,东亚热带夏季风与孟加拉湾越赤道气流不存在明显的正相关,但在1981年后,它们之间的正相关加强了。在1987年之前,东亚热带夏季风与中南半岛、菲律宾越赤道气流不存在明显的正相关,但在1988年后,它们之间的正相关也发生了年代际增强。另外,东亚热带夏季风与索马里、稗斯麦群岛及西半球的越赤道气流不存在明显的联系。越赤道气流与东亚热带夏季风的相关关系发生年代际增强,是因为:越赤道气流有所加强,异常强的越赤道气流可以影响到南海-西北太平洋地区,并且对应着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负异常,从而使东亚热带夏季风加强,所以本文认为越赤道气流与东亚热带夏季风关系的年代际变化主要通过与中低层环流的联系变化引起的。(本文来源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期刊2018-05-01)
刘柏鑫,李栋梁[4](2018)在《我国云量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副热带夏季风北边缘带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1980—2015年全国549个气象台站日平均总云量、逐日降水资料以及NCEP/DOE-2月平均和逐日再分析资料,分析了我国云量的分布和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副热带夏季风北边缘带的关系,两者随时间的进退过程和位置的年代际变化特征。研究表明:我国春季云量西北大于东北,夏季云量东北大于西北;云量的逐月变化主要表现为大值区范围的增减和纬向移动,夏季风推进初期季风区云量稳定,中后期年际波动较大;云量变化可分为:全区一致型、南北反相型和南北少(多)中间多(少)叁种模态;云量大值区的逐候经向移动与副热带夏季风的进退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一致性,7—8月平均50%和65%云量线分别对应副热带夏季风北边缘带的北界和南界,且两者具有同步的进退过程和位置的年代际变化特征;20世纪80—90年代,边缘带气候趋于干旱,21世纪初以后边缘带气候趋于湿润。(本文来源于《气象》期刊2018年03期)
张东凌,卢姁,张铭[5](2018)在《春季Wyrtki急流异常及其与亚洲热带夏季风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热带印度洋上层洋流的复EOF分解,对春季Wyrtki急流异常及其年际、年代际变化做了研究,并探讨了其与南海、南亚夏季风的关系。结果表明:该分解第一模态可称之为Wyrtki急流模态,其反映了每年5月份Wyrtki急流的总体强度;该强度有非常明显的8 a年际变化,这与亚洲夏季风年际变化之一相近;还有17 a和23 a的年代际变化,其中后者与热带外北太平洋主要气候模态PDO的周期相近。Wyrtki急流强度偏弱(强)年,南海、南亚夏季风建立大多偏早(迟),南海夏季风大多偏强(弱)。第二模态反映了Wyrtki急流在整个赤道印度洋东、西方向的不均匀性;其有非常明显的11 a和18~19 a的年代际变化,其中前者与热带外北太平洋次要气候模态NPGO的周期相近;此外该模态还有5 a的年际变化。(本文来源于《海洋学研究》期刊2018年01期)
晏红明,胡娟,周建琴,姚愚,孙丞虎[6](2017)在《一个新的东亚副热带夏季风指数的定义》一文中研究指出东亚夏季风是亚洲季风系统的一个主要成员,对中国夏季降水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但由于东亚夏季风不仅受到全球大气环流的影响,同时还受到海洋、陆地和青藏高原大地形的共同作用,时空变化十分复杂,如何定量描述东亚夏季风活动目前仍是一个争议较大的问题。有必要进一步探讨东亚夏季风的活动特征,定义更加合理,并能够很好衡量东亚夏季风活动的指标。本文利用1958-2014年夏季NCEP/NCAR大气环流资料和中国486站降水观测资料,通过多种统计诊断方法,从与夏季中国东部叁类不同雨型分布相联系的东亚高低层风场变化特征出发,依据与雨带变化密切联系的高层200h Pa区域(40o-52.5oN;112.5o-135oE)和(25o-35oN;115o-135oE)纬向风区域平均的差值定义了一个新的东亚副热带夏季风指数。该指数计算简单,具有明确的天气学意义,不仅能反映夏季东亚大气环流的变化特征,兼顾北方冷空气活动和南方东亚夏季风环流变化,同时还能反映夏季中国东部降水南北差异的年际特征。强东亚副热带夏季风年,高层中纬度西风急流位置偏北,低层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强偏北,有利于冷空气活动位置偏北和东亚东部西南暖湿气流向北推进,中国东部多以Ⅰ类雨型为主;弱东亚副热带夏季风年的环流变化刚好相反,中国东部多以Ⅲ类雨型为主。与现有东亚夏季风指数的对比分析表明,该指数在反映中国东部南北区域降水变化的差异方面有很大改进。(本文来源于《第34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6 东亚气候多时间尺度变异机理及气候预测论文集》期刊2017-09-27)
刘柏鑫[7](2017)在《我国云量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东亚副热带夏季风北边缘异常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1980-2015年全国549个站点日平均总云量、逐日降水资料以及NCEP/DOE-2月平均和逐日再分析资料分析了我国近36年总云量的分布、年际变率、气候倾向率及其时空变化特征,然后结合东亚副热带夏季风北边缘带平均位置得到了两者的对应关系,并分别讨论了特征云量与夏季风北边缘随时间的进退过程和位置的年代际变化特征,进而探讨了影响副热带夏季风北边缘异常的可能机制。经过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我国总云量的逐月演变是连续的,主要表现为云量大值区范围的变化和位置的移动。秋、冬两季云量的年际变率整体上大于春、夏两季。我国受东亚副热带夏季风影响地区在夏季风推进初期云量的分布较为稳定,6-8月受夏季风影响区域云量的年际变率逐渐增大。(2)春季我国大部分地区云量呈减小趋势,夏、秋两季云量的气候倾向率具有与年平均倾向率同样的分布形z势(即北方增大南方减小),冬季是云量增多最为显着的季节。近叁十六年来,我国总云量变化可分为:全区一致型、南北反相型和南北多(少)中间少(多)叁种模态。(3)7、8月平均50%-65%总云量带可以用来表征东亚副热带夏季风北边缘带,50%特征云量线可以描述副热带夏季风北边缘带的北边界,65%特征云量线可以用来表示夏季风北边缘带的南边界。特征云量与夏季风北边缘带有着同样的进退特征和年代际变化。(4)近叁十六年来夏季风北边缘带没有明显的南北移动,北界位置变化趋势不明显,南界呈现微弱的北移趋势。偏北年与偏南年相比,高度场上从低层到高层高、低压中心强度和范围逐步扩大,表现为多个深厚系统。水汽特征表现为从中低层的辐合到高层的辐散过程,辐合位置更加偏北,有利于夏季风降水到达纬度更高的地方。(5)夏季风北边缘异常的可能机制是:由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东撤南退,中南半岛和印度半岛向我国输送水汽的增多,贝加尔湖低压西侧冷空气导致其上空位势高度降低,有利于气旋式环流加强,边缘带两边温差增大,促进西北部冷空气与东南部暖空气的交汇,边缘带内有类似锋区的密集等温线。季风北边缘带内强烈的大气斜压性,使得黄河下游、黄淮、江淮地区大气可降水量的偏多,在黄河中下游地区产生的水汽辐合导致了边缘带内云量增多,北边缘位置偏北。(本文来源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期刊2017-06-01)
戴逸飞[8](2016)在《青藏高原地表感热的年际异常变化及其对东亚副热带夏季风推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分析了东亚副热带夏季风和青藏高原地表感热这两个重要系统的自身变化及相互影响。首先根据过程透雨的标准,描述了东亚副热带夏季风推进过程,并讨论了其基本气候特征;高原地表感热方面,利用卫星结合野外科学试验站资料对高原地区地表热力输送系数(Ch)进行了参数化,结合70个常规气象台站的地面观测资料,计算了1982-2012年各月逐站的地面感热强度序列,并与现有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接着讨论了地面感热的基本气候特征及其异常年际变化的可能原因。并建立了可以定量反映青藏高原地面感热强度的指数序列(ISH),并研究了其对东亚副热带夏季风爆发和推进的影响。经过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东亚副热带夏季风叁月中下旬在江南地区爆发,海平面气压差在江南地区所在纬度带发生明显的冬夏转变。随后季风向北呈渐进式推进,7月中下旬到达北边缘位置。当副热带夏季风爆发偏晚时,向北推进的速度较快(沿海地区较为明显),北边缘位置偏北。(2)青藏高原Ch值空间上呈西低东高的分布型,冬(夏)半年Ch值较小(大),变率也较小(大);结合地面台站资料,计算得到1982-2012逐站逐月的地面感热序列,与NCEP-DOE和YK资料对比发现:YK资料数值上明显偏大,但是量级相同且年际变化基本一致。NCEP-DOE在大尺度空间分布和均值上表现一致,但是分辨率较低,且年际变化明显不同。(3)高原地面感热呈西高东低的分布型,年内呈单峰型变化,其年际变化在冬季主要响应于地气温差的变化,夏季则受地面风速影响较大;由于风速减小趋缓,地气温差增大,感热的变化趋势在2003年前后由减弱转变为增强趋势。通过SEOF方法,确定高原感热变化的关键区,选取了囊谦、日喀则、班玛、稻城为4个代表站建立了青藏高原地面感热强度距平指数(ISH)。(4)高原冬季(1月)感热偏强时,副热带夏季风爆发时间偏晚,季风推进较快,北边缘位置也偏北,到达北边缘的时间偏晚;春季感热偏强时,对季风爆发时间无明显影响,但是会使得季风推进加快,季风推进到东北地区的时间偏早。(本文来源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期刊2016-06-01)
宋超辉,郭品文,武文博[9](2014)在《东亚热带夏季风指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NCEP/NCAR的1948—2012年的风场、高度场等再分析资料和中国505测站的1960—2012年的中国夏季逐日降水资料(资料来自于国家气候中心),讨论了有关东亚热带夏季风(南海夏季风)强度指标的选取,定义经标准化处理的夏季南海区域(100°E—117.5°E,10°N—25°N)850hPa涡度平均值为南海夏季风指数。以此夏季风指数为标准,对1948-2012年的南海夏季风进行了强弱年的划分,发现其中南海夏季风偏强年有20年,偏弱年有19年,南海夏季风正常年有26年。文中还对不同强弱季风下,其对应的风场和高度场进行了合成分析,同时由不同的强弱季风,对夏季中国东部的雨型进行了分类:南海夏季风偏强的年份里,我国东部夏季主要以Ⅰ类雨型为主;在南海夏季风偏弱的年份里,我国东部的主要雨型以Ⅲ类雨型为主;南海夏季风的正常年份里,我国东部的雨型主要以Ⅱ类雨型为主。(本文来源于《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3 短期气候预测理论、方法与技术》期刊2014-11-03)
郭品文,宋超辉[10](2014)在《南亚和东亚热带夏季风分界域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1948—2012年NCEP/NCAR逐日再分析风场资料,对亚洲两个热带夏季风子系统(南亚夏季风和东亚热带夏季风)边界进行划分。根据所得出的边界提出了亚洲两大热带夏季风子系统分界域的观点,定义偏向指数来确定两大热带夏季风子系统边界的偏向;通过对比,确定出边界在纬向上的变动较大的区域,并以确定的变动较大的纬度区域来研究亚洲两大热带夏季风分界域的变化规律;最后通过边界指标刻画出季风强度的变化情况,分析其关键环流特征。选取涡度作为边界的确定指标,边界的变动可以分为东部型、中部型、西部型。根据边界的振幅情况选取10。~17.5。N作为主要研究区域,由边界指标定义的夏季风指数得出,亚洲两大热带夏季风子系统强度的一致性变化占主导地位,其次为反相变化。(本文来源于《应用气象学报》期刊2014年05期)
热带夏季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WRF区域模式模拟分析了中南半岛地区春季土壤湿度异常对亚洲热带夏季风建立和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亚洲热带夏季风对中南半岛春季土壤湿度的响应是不对称的,当中南半岛春季土壤湿度偏高时,中南半岛及孟加拉湾周边地区呈现异常东风,伴随降水减少,季风减弱;而中南半岛春季土壤湿度偏低时,孟加拉湾及周边地区西风减弱,降水减少,季风也对应减弱。通过进一步分析物理机制得到,中南半岛春季土壤湿度异常偏高使季风建立初期感热减小,陆表温度明显降低,从而导致海陆温差逐渐降低,使季风减弱;而中南半岛春季土壤湿度异常偏低使整个中南半岛区域蒸发减少,导致地表向上输送的水汽减少,减弱季风环流和降水。此外,通过分析850 h Pa纬向风及对流层中上层经向温度梯度两项季风暴发指数,探讨了中南半岛春季土壤湿度异常对孟加拉湾东部季风暴发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南半岛春季土壤湿度偏高时,孟加拉湾东部季风暴发时间大约推迟10天左右,而土壤湿度较低对亚洲热带夏季风暴发时间影响甚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热带夏季风论文参考文献
[1].张东凌,赵艳玲,张铭.亚洲热带夏季风建立时风场相似度的分析[J].气象与环境学报.2018
[2].马珺玢,杨崧,王子谦.中南半岛春季土壤湿度异常对亚洲热带夏季风建立和发展的影响[J].气象与环境科学.2018
[3].吴冰菁.越赤道气流与亚洲热带夏季风的关系[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8
[4].刘柏鑫,李栋梁.我国云量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副热带夏季风北边缘带关系研究[J].气象.2018
[5].张东凌,卢姁,张铭.春季Wyrtki急流异常及其与亚洲热带夏季风的关系[J].海洋学研究.2018
[6].晏红明,胡娟,周建琴,姚愚,孙丞虎.一个新的东亚副热带夏季风指数的定义[C].第34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6东亚气候多时间尺度变异机理及气候预测论文集.2017
[7].刘柏鑫.我国云量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东亚副热带夏季风北边缘异常的关系[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7
[8].戴逸飞.青藏高原地表感热的年际异常变化及其对东亚副热带夏季风推进的影响[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6
[9].宋超辉,郭品文,武文博.东亚热带夏季风指数研究[C].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3短期气候预测理论、方法与技术.2014
[10].郭品文,宋超辉.南亚和东亚热带夏季风分界域变化[J].应用气象学报.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