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光性论文_薄娜娜

导读:本文包含了感光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感光性,抽穗期,树脂,水稻,涂层,自适应,标记。

感光性论文文献综述

薄娜娜[1](2019)在《长雄蕊野生稻感光性、茎粗和柱头外露的遗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水稻是主要的粮食作物。随着全球人口数量的疾速增加,人们对于大米的需求量不断上升,保持并提高水稻的产量具有重要意义。长雄蕊野生稻具有多年生、抗虫、抗病、耐寒、柱头外露、粗茎等优良特性。且其染色体组为A'A',与栽培稻染色体组AA同源性较高,有利于与栽培稻进行杂交。水稻茎粗与抗倒伏能力有关,倒伏会影响光合作用导致水稻的产量下降、品质降低。柱头外露率是制备水稻杂交种要考虑的关键性状之一。但长雄蕊野生稻的感光性强,长日照下不抽穗,而适宜的抽穗期与水稻产量密切相关。本研究通过对长雄蕊野生稻抽穗期、茎粗及柱头外露率等的遗传分析,找到控制相关性状的QTL(quantitative trait loci),可为水稻育种提供基因资源。本试验以父本长雄蕊野生稻(Oryza longistaminata)与母本栽培稻粳稻Balilla杂交构建的F2群体为研究群体,结合InDel分子标记构建的遗传连锁图谱,利用QTL分析软件对水稻抽穗期、茎粗及柱头外露率等性状进行遗传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长雄蕊野生稻与Balilla的抽穗期在长日照下存在极显着差异,F2群体中的抽穗期表型呈连续分布。分析F2群体的抽穗期,共得到6个控制水稻抽穗期的QTL,这些QTL分别位于第2、4、8和9号染色体上。在两年长日照下的F2群体中都检测到第8染色体上的qDTH-8-1位点,但短日照下未检测到该位点,说明其跟感光性相关。qDTH-8-1为主效位点,对抽穗期表型贡献率最大,其中包含已被克隆的DTH8/GHD8基因。通过测序4种栽培稻与4种长雄蕊野生稻的DTH8等位基因,发现长雄蕊野生稻与栽培稻的DTH8的CDS序列存在29个SNP(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差异、1个InDel(insertion/deletion)差异与2个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s)差异。这导致两者的氨基酸序列产生差异,其中在CCAAT-box保守区有一个氨基酸的变异:第86个氨基酸位置长雄蕊野生稻是丙氨酸,而栽培稻是丝氨酸,推测这极可能是导致两种等位基因功能差异的主要原因。此外,我们还检测到另外4个已被定位但未被克隆的位点qDTH-4-1、qDTH-8-2、qDTH-9-1和qDTH-9-2,他们在本群体中的效应不大。2.长雄蕊野生稻与Balilla的茎粗和穗颈粗均存在极显着差异,F2群体中的茎粗与穗颈粗表型呈连续分布,且两者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分析两年F2群体的茎粗与穗颈粗相关数据,得到13个控制水稻茎粗和穗颈粗性状的QTL,分布在第1、2、3、4、5、7及8染色体上。其中,控制茎粗的位点有7个,qSC-8-1为主效位点;控制穗颈粗的位点有6个,qRC-8-1为主效位点。茎粗与穗颈粗的主效位点位于同一区域,且跟上述抽穗期主效位点qDTH-8-1位于同一区域。本研究中的茎粗位点qSC-2-1、qSC-2-2、qSC-7-1与穗颈粗位点qRC-3-1、qRC-7-1还未见报道,属于新位点。3.长雄蕊野生稻与Balilla的柱头外露率存在极显着差异。F2群体中的柱头单露率、柱头双露率与柱头总露率呈连续分布,叁个性状两两之间正相关。检测两年的柱头外露数据,共得到18个柱头外露率的QTL,分布在第2、3、4、5、6与9号染色体上。控制柱头双露率的位点有6个,q-PDES-2-1为主效位点;控制柱头单露率的有6个,q-PSES-2-1为主效位点;控制柱头总露率的有6个,q-PES-2-1为主效位点。叁者的主效位点都位于同一区域,且该位点还未见报道。另外,位点q-PDES-2-2,q-PDES-4-1,q-PDES-6-1,q-PSES-2-2,q-PSES-4-1,q-PSES-9-1,q-PES-2-2,q-PES-4-1,q-PES-5-1,q-PES-9-1这10个位点都还未见报道,属于新位点。(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19-06-01)

郭爽,王楚桃,管玉圣,黄乾龙,熊英[2](2019)在《水稻不育系神9A抑制恢复系感光性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将水稻感光恢复系3925、3926和3927与不育系神9A、82A、Q2A和Q6A分别进行杂交,将杂交种在不同播期和不同纬度下种植,对其播抽期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普通不育系82A、Q2A和Q6A与感光恢复系3925、3926和3927所配杂交组合在低纬度短日照地区海南省陵水县英州基地能正常抽穗,播抽期为82~88 d;在高纬度长日照地区重庆市巴南区忠兴基地和重庆市垫江县沙坪基地却均不能正常抽穗;在忠兴基地的分期播种试验中,这些组合各播期也均未能正常抽穗。然而,神9A与上述3个感光恢复系所配杂交组合在以上3个地区均能正常抽穗;在忠兴基地3月10日—4月10日的分4期的不同播期下也均正常抽穗,播抽期为87~115 d。这表明神9A可能含有抑制恢复系感光性的基因,具有感光抑制特性。育种上可以利用含有此类基因的不育系与感光恢复系配组,选育出适应在长日照条件下种植的杂交水稻组合。(本文来源于《杂交水稻》期刊2019年03期)

张振华[3](2015)在《感光等位基因Hd1在感光性缺失状态下的遗传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抽穗期是水稻品种地区与季节适应性的关键因素,且与稻谷产量密切相关。探究水稻抽穗期的分子调控机制及其与产量性状的遗传控制关系,对于水稻高产育种具有重要意义。Hd1是控制水稻抽穗期和感光性的核心基因之一,为水稻抽穗期的遗传多样性提供了重要的基础。Hd1感光基因的感光性丧失,是早籼品种适应长日照下抽穗的一个重要遗传特性。本研究应用以早籼品种珍汕97和中籼品种密阳46配组构建的分离群体,开展抽穗期QTL分析,明确了Hd1感光基因在感光性丧失基础上对抽穗期、株高和产量性状的作用,并分析了其感光性丧失下对Hd2作用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所述。从珍汕97/密阳46重组自交系群体中筛选出1个剩余杂合体,构建了在第6染色体短臂Hd1区域分离的1个近等基因系F2(NIL-F2)群体。在该遗传背景为双亲随机混合的群体中,来自珍汕97的Hd1感光等位基因在自然短日照和长日照下分别促进和延迟抽穗6.99和6.98 d。进而应用以珍汕97为轮回亲本、密阳46为供体亲本的BC2回交组合,构建了世代分别为BC2F6和BC2F7的NIL-F2群体和世代为BC2F8的近等基因系群体。应用这些群体的QTL分析结果表明,在珍汕97遗传背景下,来自珍汕97的Hd1感光等位基因缺失了光周期敏感性,在自然短日照和长日照下均促进抽穗,并同时降低株高、粒数和产量;以2套近等基因系为基础计算,来自珍汕97的等位基因在2个群体中均促进抽穗6.14 d,并分别降低株高4.46和5.55 cm,减少每穗总粒数10.82和11.54、每穗实粒数6.82和8.00,最终降低单株产量2.16和2.23 g。针对实验室前期在第7染色体长臂末端定位到的一个抽穗期QTL,在Hd1光周期敏感性缺失的遗传背景下,构建了在目标区间分离的7套NIL-F2群体,其中2套位于BC2F6、5套位于BC2F7;同时,针对该区间和Hd1所在区域,构建了包含所有4种纯合基因型组合的1套NIL。应用7套NIL-F2群体,通过各群体表型分布和QTL分析结果的比较,将1个控制抽穗期的QTL界定在约96.3-kb的区域内,序列比对发现该QTL为抽穗期基因Hd2。在所有NIL-F2和NIL群体中,Hd2均不呈光周期敏感性,密阳46等位基因在自然短日照和长日照下均延迟抽穗。NIL中4种基因型材料的表型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光周期敏感性缺失的遗传背景下,Hd1和Hd2均对抽穗期、株高和产量性状具显着作用,二者对抽穗期和产量性状的作用以累加为主,而对株高的作用以重复为主。(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期刊2015-05-01)

刘庸庆[4](2015)在《福安市中稻感光性品种引种试验初报》一文中研究指出2014年引进9个水稻感光性品种进行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闽香优99、两优嘉红、株两优1008、元优919等4个品种综合性状较好,可以作为福安市中稻感光性品种的备选品种。(本文来源于《福建稻麦科技》期刊2015年01期)

刘守平,张增勤,何方印,陈业坚,谢留杰[5](2013)在《籼粳交恢复系的生育期长短与感光性及基本营养生长性关系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籼粳交偏籼型恢复系属中籼类型,基本营养生长性强(均为九级);感光性以中等或中等偏强为主,少部分为强偏弱或弱偏强,但均趋向于中等。生育期长短与基本营养生长性无相关性,生育期长短与感光性强弱呈极显着的正相关;播始历期长短与短日出穗促进率间的直线回归方程式为:y=0.539x-39.799,相关系数为0.6734**,播始历期每延长1天,短日出穗促进率提高0.539个百分点。基本营养生长性强、弱(或称为短日高温生育期长、短)与感光性强、弱无相关性。(本文来源于《农业科技通讯》期刊2013年11期)

贺亚雄,刘其城,龚独明[6](2012)在《感光性银浆用载体树脂的制备与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制备适合感光性银浆的载体树脂,采用溶液聚合法,选用甲基丙烯酸(MA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甲基丙烯酸丁酯(BMA)作为单体,偶氮二异丁腈(AIBN)作为引发剂,丁酮作为溶剂,合成丙烯酸树脂.利用正交试验研究反映因素对树脂重均分子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分子量的主次工艺参数依次为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聚合温度和反应时间.浆料的显影实验表明,分子量在20 000~26 000之间的树脂适用于感光性银浆.(本文来源于《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2年03期)

裘俊丽[7](2012)在《水稻感光性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水稻的感光性是指抽穗期受日长影响的特性。感光性是水稻基本生理特性,对感光性进行选择,可以获得适合晚稻生态型的水稻品种。本研究利用含有感光性互补基因材料作供体,通过杂交和回交,结合标记辅助选择,培育感光性杂交水稻亲本品系,获得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标记辅助回交育种,将感光基因转入到特B、盟B等保持系中和R29等恢复系中;获得携带感光基因的育种品系材料。2、将携带感光基因的特B、盟B分别与对应的不育系成对杂交和回交,获得了改良的特A、盟A水稻不育系材料。3、用具有感光性标记的育种后代与原来的轮回亲本进行杂交,分析后代的感光性,估算标记辅助选择的符合率平均为68.75%,最高达80.95%。4、利用新获得的带感光性基因的不育系特A与没带感光性基因的杂交水稻恢复系配制杂交水稻,得到3份具有显着杂种优势的材料。5、对200个高世代育种品系进行筛选,获得了17份遗传稳定、具有互补感光性的品系,正在为杂交水稻育种所用。研究结果表明,标记辅助选择结合感光性验证是转育互补感光性基因到优良的水稻不育系和恢复系的最有效方法,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为最终培育出优良的互补感光型杂交水稻新组合打下坚实的育种材料基础。(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12-06-21)

丁坤,饶海波,宋继荣[8](2012)在《感光性树脂应用于发光二极管平面自适应封装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感光性树脂+荧光粉进行了发光二极管平面自适应涂覆技术,实现了白光发光二极管荧光粉涂层的平面化工艺,使器件出光的亮度、空间色度均匀性较之传统封装工艺器件有了明显的改善,光斑及单管间色度、亮度偏差均小于6%.综合聚乙烯醇的感光和硅胶的物化、光学性能,在粉浆法工艺中采用乳化技术,实现了聚乙烯醇+硅树脂的多相结构的荧光粉平面涂层,有助于进一步改善荧光粉层的物化性能,而多相涂层有效折射率的提高更有利于提高器件的整体出光效率.由于感光性树脂其感光波长覆盖范围非常广,另外还可以通过光增感等技术使其感光波长范围变得其与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波长相匹配,这样,对于各种荧光粉转化的白光发光二极管都可以实现平面涂层技术.由于大部分感光材料对紫外部分的吸收更强烈,所以对于紫外+叁基色荧光粉的传统灌封技术将会得到明显的改善.(本文来源于《光子学报》期刊2012年06期)

贺亚雄[9](2012)在《感光性电极浆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等离子体显示器(PDP)做为新一代的显示设备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PDP技术发展对面板电极的精度要求很高,目前,感光性电极浆料法是PDP面板电极的主流制作方法。本文主要针对PDP用感光性电极浆料的制备和性能分析开展研究工作。选用甲基丙烯酸(MA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甲基丙烯酸丁酯(BMA)作为单体,采用溶液聚合法制备了感光性电极浆料用载体树脂。研究了单体组成、聚合温度、单体浓度、引发剂用量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树脂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影响分子量的主次工艺参数依次为引发剂用量、单体浓度、聚合温度、反应时间。显影实验表明分子量在20000左右的树脂用于自制浆料显影性能最好,并据此确定载体树脂的最佳合成条件为:聚合温度90℃、单体浓度25%、引发剂浓度1.5%、反应时间6h。考察了不同有机溶剂的挥发性特性,优选出具备层次挥发性的混合溶剂体系;探讨了光敏单体、光引发剂对浆料显影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叁羟甲基丙烷叁丙烯酸酯(TMPTA)/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吗啉基-1-丙酮(Irgacure907)体系用于自制浆料的显影效果较好。制备了不同粒径的球形银粉作为感光性电极浆料的功能相,考察了银粉粒径对浆料显影和烧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平均粒径在1~2μm的银粉显影效果最好。针对PDP电极制备工艺应用需求,设计并制备了软化温度为400~600℃的含铅PbO-SiO2-B2O3玻璃和无铅Bi2O3-SiO2-B2O3玻璃。考察了无铅玻璃粉粒径对浆料显影和烧结性能的影响。(本文来源于《长沙理工大学》期刊2012-05-01)

丁坤,饶海波,王玮[10](2012)在《感光性树脂应用于LED平面自适应封装的最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感光性树脂+荧光粉进行LED平面自适应涂覆技术,实现了白光LED荧光粉涂层的平面化工艺,使器件出光的亮度、空间色度均匀性较之传统封装工艺器件有了明显的改善,光斑及单管间色度、亮度偏差均小于6%。综合PVA的感光和硅胶的物化、光学性能,在粉浆法工艺中采用乳化技术,实现了PVA+Silicone的多相结构的荧光粉平面涂层,有助于进一步改善荧光粉层的物化性能,而多相涂层有效折射率的提高更有利于提高器件的整体出光效率。(本文来源于《电子器件》期刊2012年02期)

感光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将水稻感光恢复系3925、3926和3927与不育系神9A、82A、Q2A和Q6A分别进行杂交,将杂交种在不同播期和不同纬度下种植,对其播抽期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普通不育系82A、Q2A和Q6A与感光恢复系3925、3926和3927所配杂交组合在低纬度短日照地区海南省陵水县英州基地能正常抽穗,播抽期为82~88 d;在高纬度长日照地区重庆市巴南区忠兴基地和重庆市垫江县沙坪基地却均不能正常抽穗;在忠兴基地的分期播种试验中,这些组合各播期也均未能正常抽穗。然而,神9A与上述3个感光恢复系所配杂交组合在以上3个地区均能正常抽穗;在忠兴基地3月10日—4月10日的分4期的不同播期下也均正常抽穗,播抽期为87~115 d。这表明神9A可能含有抑制恢复系感光性的基因,具有感光抑制特性。育种上可以利用含有此类基因的不育系与感光恢复系配组,选育出适应在长日照条件下种植的杂交水稻组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感光性论文参考文献

[1].薄娜娜.长雄蕊野生稻感光性、茎粗和柱头外露的遗传分析[D].广西大学.2019

[2].郭爽,王楚桃,管玉圣,黄乾龙,熊英.水稻不育系神9A抑制恢复系感光性的初步研究[J].杂交水稻.2019

[3].张振华.感光等位基因Hd1在感光性缺失状态下的遗传作用[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

[4].刘庸庆.福安市中稻感光性品种引种试验初报[J].福建稻麦科技.2015

[5].刘守平,张增勤,何方印,陈业坚,谢留杰.籼粳交恢复系的生育期长短与感光性及基本营养生长性关系的初步研究[J].农业科技通讯.2013

[6].贺亚雄,刘其城,龚独明.感光性银浆用载体树脂的制备与性能[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7].裘俊丽.水稻感光性分子标记辅助选择[D].广西大学.2012

[8].丁坤,饶海波,宋继荣.感光性树脂应用于发光二极管平面自适应封装技术[J].光子学报.2012

[9].贺亚雄.感光性电极浆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2

[10].丁坤,饶海波,王玮.感光性树脂应用于LED平面自适应封装的最新研究[J].电子器件.2012

论文知识图

采用光致成孔法的BUM制备过程及对感水稻气候区划-水稻生长季指标和模式生长期...华北地区粳稻品种在南京自然高温长日...荧光粉感光性浆料法工艺进程连续光照对小麦品种感光性的离析感光性薄膜制备流程

标签:;  ;  ;  ;  ;  ;  ;  

感光性论文_薄娜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