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重症肝炎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重症,肝炎,乙型肝炎,性肝炎,病原菌,效果,医院。
重症肝炎论文文献综述
龙骏,林世德,刘璐璐,任艺[1](2019)在《MELD相关评分模型对重症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展为肝衰竭的预测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MELD、MELDNa、MELD-Na、iMELD、MESO、UKELD六种MELD相关评分模型对预测重症化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进展为肝衰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83例重症化CHB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计算每例患者六种评分模型的分值,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应用正态Z检验对六种评分模型的AUC进行比较。结果:ACHBLF组六种MELD相关评分模型分值均显着高于non-ACHBLF组(P<0.01),且均与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ACHBLF)的发生率均呈正相关(r=0.23、0.21、0.19、0.02、0.22、0.20,P<0.05),MELD、MELDNa、MELD-Na、i MELD、MESO、UKELD的AUC分别为0.694、0.696、0.685、0.735、0.696、0.712。结论:i MELD、UKELD对重症化CHB患者进展为ACHBLF的预测具有临床价值,其中iMELD预测更准确。(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创新》期刊2019年33期)
严孝梅[2](2019)在《护理干预对提高重症肝炎行颈内静脉置管术患者舒适度的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针对重症肝炎行颈内静脉置管术患者,探究临床应用护理干预对舒适度的效果影响。方法观察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我院行颈内静脉置管术的100例重症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为了观察护理干预对于患者舒适度的效果,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患者。结果对于行颈内静脉置管术的重症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大幅度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P<0.05;观察组共有4例患者出现不良情况,占比8.0%,对照组共有10例患者出现不良情况,占比20.0%。结论针对重症肝炎行颈内静脉置管术患者,预后行护理干预明显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减轻患者疼痛,临床效果良好。(本文来源于《智慧健康》期刊2019年31期)
黄肇权[3](2019)在《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症乙型肝炎的临床价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慢性重症乙型肝炎经恩替卡韦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取我院收治的62例慢性重症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比组与研究组。对比组应用阿德福韦酯治疗,行恩替卡韦治疗研究组。观察两组治疗效果、肝功能。结果:对比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0.65%,明显低于研究组的96.77%;研究组肝功能各指标均低于对比组,差异大(P<0.05)。结论:应用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症乙型肝炎,效果显着,能对HBV复制予以抑制,有助于肝功能的改善。(本文来源于《北方药学》期刊2019年11期)
郑俐婷[4](2019)在《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重症肝炎的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应用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的重症肝炎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观察。方法从2016年2月至2018年7月我院接收的重症肝炎患者挑选100例,并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的治疗方式进行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人工肝血浆置换技术。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总体效率远远高于对照组(P <0.05)。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过的患者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白蛋白及直接胆红素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并且凝血酶原活动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重症肝炎患者疗效显着,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指南》期刊2019年30期)
付信飞,马青松,黎俊[5](2019)在《动态CT增强扫描在重症肝炎合并肺部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动态CT增强扫描在重症肝炎合并肺部感染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20例重症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是否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65例)与对照组(5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以及肺部CT表现,分析感染组肺部感染病原菌的构成情况,并比较不同病原菌所致肺部感染的CT表现特征。结果两组在磨玻璃影的CT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的肺结实、肺结节、胸膜及胸腔病变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65例重症肝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共分离细菌7株,真菌58株,其中念珠菌占比最大,为53.85%;曲霉菌与念珠菌在CT表现结节个数、结节分型以及肺实变范围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结节范围、胸膜及胸腔病变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肝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运用动态CT增强扫描诊断具有一定临床价值,其能早期检出病灶,并鉴别各种菌群感染。(本文来源于《中国CT和MRI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申苏建,卢光荣,吴利敏,蔡振寨,薛战雄[6](2019)在《参麦注射液对重症酒精性肝炎患者抗氧化作用及血清IL-6、IL-12、TNF-α水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治疗重症酒精性肝炎的疗效,探讨其对抗氧化作用及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12、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重症酒精性肝炎108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均有54例)。参照指南对两组患者给予常规干预措施。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安慰剂,1次/d。治疗组给予参麦注射液,100 mL/次,静脉滴注。两组患者连续治疗6周。治疗6周后,比较两组患者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和凝血酶原活动度(PTA)]、Maddrey判别函数(MDF)评分以及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采取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GSH-PX、MDA、IL-6、IL-12、TNF-α水平。结果:治疗6周后,治疗组患者的肝功能[AST、ALT、TBIL]、PT、MDF低于对照组以及PTA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6周后,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7.04%)高于对照组7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治疗组患者血清GSH-PX水平高于对照组及血清MDA、IL-6、IL-12、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参麦注射液视力重症酒精性肝炎的效果确切,改善氧化损伤反应及抑制炎性因子IL-6、IL-12、TNF-α水平可能与其疗效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华中医药学刊》期刊2019年10期)
陈建秋,肖成均[7](2019)在《对慢性重症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的效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探讨对慢性重症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四川省简阳市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82例慢性重症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REF组(n=41)和OBS组(n=41)。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OBS组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的水平、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水平、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水平、焦虑自评量表的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的评分。结果 :接受治护后,OBS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的水平、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水平、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水平、焦虑自评量表的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的评分均低于REF组患者,P <0.05。结论 :对慢性重症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可有效地缓解其负面情绪,改善其病情。(本文来源于《当代医药论丛》期刊2019年18期)
史宏,陈虎根[8](2019)在《对1例由使用克银丸所致重症药物性肝炎的银屑病患者进行诊治的体会》一文中研究指出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疾病。该病的治疗难度大,治疗效果不佳。即使使用相关的指南及共识中推荐的药物对该病患者进行规范的治疗,其发生肝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的可能性仍较大。本文报道了对1例由使用克银丸所致重症药物性肝炎的银屑病患者进行诊治的体会。(本文来源于《当代医药论丛》期刊2019年18期)
谈海玉[9](2019)在《重症肝炎并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重症肝炎并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重症肝炎患者1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发生感染者7例,未发生感染者5例,分析患者在治疗期间并发医院感染的原因。结果重症肝炎并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由住院时间长、侵袭性操作、抗生素使用种类多以及低蛋白血症。结论肝脏作为人体内重要的解毒器官,如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并解决医院感染,将对患者的生命产生巨大威胁,因此研究并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制定严格规范的操作流程,对预防医院感染有着重要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74期)
黎李萍,伍民生,唐艳芳,刘品晶,陈盛奎[10](2019)在《重症病毒性肝炎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特征及其与预后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重症病毒性肝炎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菌特征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113例重症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痰液、气管分泌物、尿液、胸腹水、周围静脉血、深静脉导管导管尖端标本细菌培养结果判定医院感染。计算医院感染率、病原菌类型及感染部位。比较医院感染患者与非感染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结果 113例患者中44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38.94%。共分离出69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最常见,占59.42%,其次为真菌,占33.33%。白色假丝酵母菌为感染率最高的病原菌,占30.43%,大肠埃希菌与铜绿假单胞菌分别占23.19%与17.39%。重症病毒性肝炎医院感染患者中腹腔感染率31.82%,呼吸道感染与尿道感染率25.00%与18.18%。医院感染患者的单一并发症发生率、合并2种及以上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分别为75.00%、52.27%与47.73%,显着高于非医院感染患者的31.88%、23.19%和20.29%(P<0.05)。结论重症病毒性肝炎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及真菌较为常见,感染部位多发生于腹腔与呼吸道。医院感染会增加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并发症,使患者因器官衰竭而死亡,应积极防治医院感染。(本文来源于《肝脏》期刊2019年08期)
重症肝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针对重症肝炎行颈内静脉置管术患者,探究临床应用护理干预对舒适度的效果影响。方法观察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我院行颈内静脉置管术的100例重症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为了观察护理干预对于患者舒适度的效果,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患者。结果对于行颈内静脉置管术的重症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大幅度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P<0.05;观察组共有4例患者出现不良情况,占比8.0%,对照组共有10例患者出现不良情况,占比20.0%。结论针对重症肝炎行颈内静脉置管术患者,预后行护理干预明显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减轻患者疼痛,临床效果良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重症肝炎论文参考文献
[1].龙骏,林世德,刘璐璐,任艺.MELD相关评分模型对重症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展为肝衰竭的预测价值[J].中国医学创新.2019
[2].严孝梅.护理干预对提高重症肝炎行颈内静脉置管术患者舒适度的效果观察[J].智慧健康.2019
[3].黄肇权.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症乙型肝炎的临床价值分析[J].北方药学.2019
[4].郑俐婷.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重症肝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9
[5].付信飞,马青松,黎俊.动态CT增强扫描在重症肝炎合并肺部感染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CT和MRI杂志.2019
[6].申苏建,卢光荣,吴利敏,蔡振寨,薛战雄.参麦注射液对重症酒精性肝炎患者抗氧化作用及血清IL-6、IL-12、TNF-α水平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9
[7].陈建秋,肖成均.对慢性重症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9
[8].史宏,陈虎根.对1例由使用克银丸所致重症药物性肝炎的银屑病患者进行诊治的体会[J].当代医药论丛.2019
[9].谈海玉.重症肝炎并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
[10].黎李萍,伍民生,唐艳芳,刘品晶,陈盛奎.重症病毒性肝炎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特征及其与预后的关系[J].肝脏.2019
论文知识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