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政策论文-林维

死刑政策论文-林维

导读:本文包含了死刑政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死刑,死刑政策,死刑核准程序

死刑政策论文文献综述

林维[1](2019)在《中国死刑七十年:性质、政策及追问》一文中研究指出七十年来,死刑制度作为中国刑事法治艰难反复但不断进步的缩影或侧面,其改革与完善成为我国法治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死刑从作为革命暴力的阶级斗争工具到惩罚犯罪的法律武器,并成为学术研究的重要对象,从而实现意识形态的脱敏,促进了这一制度乃至整个刑事法治的变革。而严格控制死刑的理念历经多次政治运动、严打斗争的反复,其在实践中的具体落实从失控泛滥适用政策到刑法规制背景下的扩张适用政策,逐渐转型为法治语境下的限制适用政策,通过死刑适用罪名的削减和死刑核准权收归最高人民法院,从而实质性地贯彻了我国少杀、慎杀的死刑政策。未来,建议应当明确"暂时保留死刑,严格控制死刑,逐步减少死刑,最终废除死刑"的目标,继续推动死刑改革的讨论,立法上继续明确限制死刑适用范围,最高人民法院则要更大范围地公开死刑核准与否的裁判文书,继续担当大量削减死刑适用数量的政治责任,并适时公布死刑数据,促进死刑的进一步削减直至最终废除。(本文来源于《中国法律评论》期刊2019年05期)

荣晓红[2](2019)在《论我国死刑案件刑事检察政策》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现阶段死刑案件刑事检察总政策是严格控制和慎重适用死刑。其实施和发挥作用要凭借我国刑事检察职能,落实在具体的刑事检察实践活动中。其现阶段价值取向定位是侧重保障人权,兼顾惩治犯罪。以诉讼阶段或环节分类,我国死刑案件具体刑事检察政策分为立案监督检察政策、批准逮捕检察政策、侦查监督检察政策、审查起诉检察政策、提起公诉检察政策、出席二审检察政策、复核监督检察政策和执行监督检察政策共八类具体刑事检察政策。我们要正确把握死刑案件各诉讼阶段或环节的刑事检察政策,以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更好地促进我国严重犯罪刑事检察工作的发展。(本文来源于《江苏警官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谌明凤[3](2019)在《论当代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下的死刑替代制度》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权意识的强化,死刑罪名或废或限,死刑的执行趋于人道,国际社会更是进行着死刑废除的制度革新并掀起死刑执行延缓制度的新潮,在此影响下,我国的刑事政策导向也随之发生变化。应当说,我国目前的总体刑事政策仍然是宽严相济,我国当下还不可能立即实现死刑的废除。因此,探索如何在既符合当下刑事政策又能符合刑罚根据的前提下度过从限制死刑到最终废除死刑这样一个曲折的过渡期,构建死刑替代性制度就成为当务之急。(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余菲[4](2018)在《国内死刑改革的刑事政策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是当前世界上为数不多还保留着死刑的国家。伴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废除死刑,国内无论是在法理的实务或理论界,包括社会各界均非常关注中国死刑制度的具体适用度。为了能更好适应社会的发展,必须要以国际接轨作为目标,对死刑改革的刑事政策进行分析。(本文来源于《法制博览》期刊2018年32期)

丁琪雯[5](2018)在《严格限制死刑政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死刑政策是国家为死刑的立法及司法所制定的指导性的方针政策和行动准则,是死刑法治的灵魂所在。严格限制死刑是我国目前关于死刑适用的指导性方针政策,是走死刑存废之间中庸之路的必然抉择,是在对死刑存废利弊的正确理解和对我国现阶段国情的正确认识的基础上提出的贯穿于死刑立法、司法全过程的刑事政策。是我党在对死刑利弊分析的基础之上,在掌握了限制死刑的价值内涵的基础之上,在把握住我国具体历史和现实国情的基础之上,提出的指导性政策。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在基于对死刑、限制死刑、严格限制死刑概念及内涵准确理解的基础上,对严格限制死刑政策的定义及内涵进行了论述,阐述了严格限制死刑政策从何而来,以及其自身优越性和与死刑存废相较之下的优越性;第二部分,从严格限制死刑政策在我国立法中的体现和在我国司法适用中的体现两方面来写严格限制死刑政策在我国死刑法治中的贯彻情况;第叁部分从各个具体罪名入手,分析目前我国在贯彻严格限制死刑政策的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在这些问题上应进一步贯彻严格限制死刑政策的原因。按照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结构,本文第四部分,从立法、司法、刑罚结构及相关制度几个方面提出了解决贯彻严格限制死刑政策存在问题的方法。(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期刊2018-06-01)

苟洲旻[6](2018)在《我国死刑改革的刑事政策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我国社会各界特别是刑法理论界普遍认为应该限制、减少并最终废止死刑。受国际和国内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目前保留死刑仍有其合理性。我国死刑制度改革应着眼于死刑制度的立法改革和司法改革两个方面。我国现阶段要彻底废除死刑是不切实际的,但针对现行死刑制度存在的一些缺陷,限制死刑过多适用则是非常必要的。(本文来源于《法制博览》期刊2018年05期)

苟洲旻[7](2018)在《我国死刑改革的刑事政策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我国社会各界特别是刑法理论界普遍认为应该限制、减少并最终废止死刑。受国际和国内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目前保留死刑仍有其合理性。我国死刑制度改革应着眼于死刑制度的立法改革和司法改革两个方面。我国现阶段要彻底废除死刑是不切实际的,但针对现行死刑制度存在的一些缺陷,限制死刑过多适用则是非常必要的。(本文来源于《法制博览》期刊2018年05期)

张文[8](2016)在《论我国应实行逐步废除死刑政策——张文教授讲座文字稿》一文中研究指出时间:2016年5月22日下午地点:东南大学法学院模拟法庭题目:论我国应实行逐步废除死刑政策讲座人:张文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主持:周少华东南大学法学院教授文字整理:东南大学法学院2015级博士研究生倪震周少华教授:张文教授是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是我国非常着名的刑法学(本文来源于《东南法学》期刊2016年02期)

张麟,张兆晨,杨晓庆[9](2016)在《我国现行死刑政策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死刑是一种以剥夺人的生命权为内容的最为严厉的刑罚方法,历史上死刑一直被视为惩罚犯罪、维护社会秩序及统治阶级统治地位的最有效手段,随着近代人权观念的发展限制和废止死刑的国家越来越多,受我国国情影响,目前我国只能实行"保留死刑,严格控制和慎重适用死刑"的基本刑事政策。(本文来源于《办公室业务》期刊2016年22期)

杨代英[10](2016)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死刑司法控制——以刑法修正案(九)为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刑法修正案(九)取消了九项罪名的死刑,较好遵循了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指导,然而,在此刑事政策视野下谈论死刑的出路,还需注意诸多问题。(本文来源于《商》期刊2016年24期)

死刑政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我国现阶段死刑案件刑事检察总政策是严格控制和慎重适用死刑。其实施和发挥作用要凭借我国刑事检察职能,落实在具体的刑事检察实践活动中。其现阶段价值取向定位是侧重保障人权,兼顾惩治犯罪。以诉讼阶段或环节分类,我国死刑案件具体刑事检察政策分为立案监督检察政策、批准逮捕检察政策、侦查监督检察政策、审查起诉检察政策、提起公诉检察政策、出席二审检察政策、复核监督检察政策和执行监督检察政策共八类具体刑事检察政策。我们要正确把握死刑案件各诉讼阶段或环节的刑事检察政策,以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更好地促进我国严重犯罪刑事检察工作的发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死刑政策论文参考文献

[1].林维.中国死刑七十年:性质、政策及追问[J].中国法律评论.2019

[2].荣晓红.论我国死刑案件刑事检察政策[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19

[3].谌明凤.论当代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下的死刑替代制度[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9

[4].余菲.国内死刑改革的刑事政策探讨[J].法制博览.2018

[5].丁琪雯.严格限制死刑政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8

[6].苟洲旻.我国死刑改革的刑事政策探讨[J].法制博览.2018

[7].苟洲旻.我国死刑改革的刑事政策探讨[J].法制博览.2018

[8].张文.论我国应实行逐步废除死刑政策——张文教授讲座文字稿[J].东南法学.2016

[9].张麟,张兆晨,杨晓庆.我国现行死刑政策探析[J].办公室业务.2016

[10].杨代英.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死刑司法控制——以刑法修正案(九)为视角[J].商.2016

标签:;  ;  ;  

死刑政策论文-林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