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酸甲酯论文_邹鑫尧,高展,黄震,朱磊

导读:本文包含了脂肪酸甲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脂肪酸,甲酯,不饱和,柴油,尿素,硅烷,全反射。

脂肪酸甲酯论文文献综述

邹鑫尧,高展,黄震,朱磊[1](2019)在《主碳链长度对脂肪酸甲酯扩散火焰碳烟生成及其演变规律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主碳链长度对于脂肪酸甲酯的同轴层流扩散火焰中碳烟的生成及其演变规律的影响.针对丁酸甲酯、辛酸甲酯及癸酸甲酯扩散火焰,采用激光诱导炽光法,结合热泳探针取样后的透射电子显微镜图像,分析火焰中碳烟体积分数的2维分布及碳烟颗粒的形貌特征.实验结果表明:随着主碳链长度的增加,脂肪酸甲酯扩散火焰的碳烟体积分数增大,碳烟的生成与积聚更为提前,表面生长速率更快;通过化学反应动力学模拟3种脂肪酸甲酯的热解氧化反应,验证了激光诱导炽光法的实验结果;随着主碳链长度的增加,脂肪酸甲酯的热解起始温度有所降低,C_2H_2、C_2H_4等中间物质的产生有所增加,多环芳香烃的生成速率更快;通过对苯环生成路径的敏感性分析可知,在丁酸甲酯热解中,第1个苯环的形成主要为C_4+C_2的生成路径,而辛酸甲酯、癸酸甲酯热解中苯的形成有C_4+C_2、C_3+C_3两种生成路径,且C_3+C_3生成路径占主导地位.(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丁杨[2](2019)在《衰减全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法测定柴油燃料中脂肪酸甲酯的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建立了衰减全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法(ATR-FTIR)定量分析柴油燃料中脂肪酸甲酯含量的方法。在实验条件下,标准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8,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为0.5%~2.3%,准确度相对偏差绝对值在5%以内。该方法简便、快速,能够满足柴油燃料中脂肪酸甲酯含量分析的要求。(本文来源于《中国标准化》期刊2019年21期)

仇宏图,姜宏宇,张华[3](2019)在《脂肪酸甲酯制备工艺及尿素包埋降低饱和度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试验利用延黄牛脂优化了制备脂肪酸甲酯的条件,以最优条件制备大量延黄牛脂脂肪酸甲酯(简称延黄牛酯)进行尿素包合,比较了其溶剂层分提效果以及包埋层油酸(C18∶1)回收率。结果表明:制备延黄牛酯最优条件为反应时间1 h,反应温度70℃,醇油摩尔比12∶1,得率为87.61%;分提延黄牛酯最佳条件为尿素4 g、甲醇溶液20 mL、常温中连续式分提10 min,其饱和度从50.16%降低到3.74%,包埋层延黄牛酯油酸回收率为33.47%。(本文来源于《延边大学农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凌飞,卓可强,余德清,莫征杰[4](2019)在《多混合比生物柴油中脂肪酸甲酯成分分析的探索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水杨酸甲酯为内标物,采用气相色谱法对生物柴油中的脂肪酸甲酯(棕榈酸甲酯、硬酯酸甲酯、油酸甲酯、亚油酸甲酯、亚麻酸甲酯)进行定量分析。5种脂肪酸甲酯的标准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在0.99926~0.99986之间,加标回收率在100.0%~105.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1%,将该方法应用于生物柴油与0#车用柴油配制的7种混合比燃油样品(B0、B5、B10、B20、B50、B80、B100)中的脂肪酸甲酯检测,方法快速准确。(本文来源于《浙江化工》期刊2019年09期)

戚琪,国玉倩,孙培永,张胜红,姚志龙[5](2019)在《脂肪酸甲酯催化裂解制备轻质芳烃和烯烃》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实现脂肪酸甲酯向高价值轻质芳烃和烯烃的转化,采用挤条法制备了H-ZSM-5/Al_2O_3复合催化剂,并在微型固定床反应装置中测试了其催化脂肪酸甲酯裂解的反应性能。结果表明:H-ZSM-5/Al_2O_3能够高收率地催化脂肪酸甲酯裂解制备芳烃和烯烃,但反应中催化剂因表面积碳而快速失活。在反应物料中引入适量水汽不仅有助于提高脂肪酸甲酯催化裂解产物中芳烃和烯烃的收率,而且能够显着降低催化剂表面的积碳量并延长催化剂的使用寿命。(本文来源于《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卢志敏,邓龙辉[6](2019)在《脂肪酸甲酯磺酸钠(MES)风险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测试脂肪酸甲酯磺酸钠(MES)的急性口服毒性、皮肤刺激性、急性经皮毒性及对相关资料的搜索和整理,运用暴露量的计算模型,得到MES的总暴露量,并最终得到MES的暴露限值(MOE)。结果表明,消费者通过洗涤用品接触MES是安全的。(本文来源于《中国洗涤用品工业》期刊2019年08期)

杨宁宁,余云,黄彬,杨焰,廖有为[7](2019)在《尿素包合法制备桐油C18不饱和脂肪酸甲酯的工艺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桐油通过酯交换反应制得的桐油脂肪酸甲酯为原料,以无水乙醇为溶剂,采用尿素包合法分离其中的C18不饱和脂肪酸甲酯。以C18不饱和脂肪酸甲酯含量和收率为评价指标,探究了尿素用量、无水乙醇用量、包合温度、包合时间对桐油脂肪酸甲酯分离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设计优化得到最佳工艺条件。对桐油C18不饱和脂肪酸甲酯的溶剂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尿素用量是影响C18不饱和脂肪酸甲酯含量的主要因素,C18不饱和脂肪酸甲酯制备最佳工艺条件为尿素与桐油脂肪酸甲酯质量比1∶1、无水乙醇体积与桐油脂肪酸甲酯质量比5∶1、包合温度5℃、包合时间18 h,在此条件下C18不饱和脂肪酸甲酯含量可达99. 28%,收率为54. 93%。得到的桐油C18不饱和脂肪酸甲酯的闪点(190℃)、沸点(320℃)高,有机挥发物未检出,贝壳松脂丁醇值(KB)为59,证明其是一种环境友好型溶剂。(本文来源于《中国油脂》期刊2019年06期)

商江伟[8](2019)在《镍基催化剂脂肪酸甲酯加氢脱氧及产物异构化反应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化石能源的短缺及其燃烧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尤为突出。将从餐厨垃圾中回收的油脂和地沟油转化为生物柴油是目前国内外可再生能源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利用滴流床反应器,以脂肪酸甲酯为餐饮废油的模型物,进行了镍基双金属催化剂的制备和表征,并将脂肪酸甲酯进行加氢脱氧及产物异构化,制取低温流动性好的生物柴油,显着提高了转化率及产物异构化率。研究了NiCu/SAPO-11系列催化剂的结构及其催化脂肪酸甲酯加氢脱氧及产物异构化反应的性能。由N_2吸附脱附测试发现,诸催化剂的吸脱附等温线均属于IV型等温线,表明催化剂为介孔材料。通过NH_3-TPD、Py-IR测试可知,相比Ni/SAPO-11,双金属NiCu/SAPO-11催化剂虽然酸量有所减少,但原有的酸位点仍明显存在。通过H_2-TPR和TG分析可以得出,使用后且未做处理的催化剂3Ni1.4Cu/SAPO-11比同样条件下的3Ni/SAPO-11催化剂显示出更少的积炭量,说明铜的引入能一定程度上抑制催化剂的表面积炭现象。综合催化反应性能测试结果推测,镍、铜与载体之间可能存在的协同作用,NiCu/SAPO-11呈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进一步考察发现,双金属3Ni1.4Cu/SAPO-11催化剂具有相对较优的催化性能,当反应压力1.5 MPa,温度400℃,重时空速2.6 h~(-1),氢油体积比1200时,脂肪酸甲酯转化率、C_(15-18)收率和异构化率分别为99.7%、90.17%和35.99%。关于NiCo/SAPO-11催化剂,通过N_2吸附脱附表征分析可知,引入镍、钴金属组分后,SAPO-11载体的比表面积和平均孔径都相应减少。同时还发现,较高钴负载量时催化剂的平均孔径仍保持相对较大,可能是由于Ni、Co组分与载体SAPO-11的强相互作用,钴不仅提高金属颗粒分散性,而且有助于抑制热处理过程中金属颗粒的聚集。通过Py-IR测试分析,证实NiCo/SAPO-11催化剂中Br?nsted酸的存在。TEM观察和EDX光谱图表征,可以发现在3Ni6Co/SAPO-11催化剂中有类似镍钴固溶体的存在。通过对钴负载量的考察,发现当钴负载量为6%时,催化剂活性相对较优,当温度为400℃时,脂肪酸甲酯的转化率高达100%,C_(15-18)的收率可达到93.0%,异构化率为36.1%。作为对比,考察了镧负载量对NiLa/SAPO-11催化剂的反应性能。当镧负载量为1.5%时,催化剂的催化活性相对较优。当反应温度400℃,压力1.5 MPa,重时空速2.6 h~(-1),氢油体积比1200时,催化剂催化活性相对较优,脂肪酸甲酯转化率、C_(15-18)收率和产物异构化率分别为99.8%、96.62%和32.77%。因此,镍钴催化剂相对镍铜、镍镧催化剂催化脂肪酸甲酯加氢脱氧及产物异构化表现出相对较优的催化性能。(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期刊2019-06-01)

陈博,黄元波,王培燕,刘守庆,宁德鲁[9](2019)在《载银介孔SBA-15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对脂肪酸甲酯的吸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介孔分子筛SBA-15作为载体,在3-氨基丙基叁乙氧基硅烷(APTS)对SBA-15表面修饰的基础上负载银离子制备Ag~+-APTS/SBA-15吸附剂,采用氮气吸附-脱附、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能谱(SEM-EDS)对吸附剂进行表征,并将吸附剂应用于混合脂肪酸甲酯的分离以考察其吸附性能。氮气吸附-脱附、XRD和TEM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制备的吸附剂具有规则有序孔道结构;FT-IR数据显示,介孔SBA-15表面被APTS成功修饰;SEM-EDS结果表明,银离子成功负载到载体SBA-15上;对混合脂肪酸甲酯吸附研究表明,该吸附剂对不饱和脂肪酸甲酯(UFAMEs)吸附效果较好,且随着银离子负载量的增加以及UFAMEs双键数的增多,吸附效果增强;当银离子负载量为25%时,吸附剂对亚麻酸甲酯吸附率高达53.47%。(本文来源于《生物质化学工程》期刊2019年03期)

王诗语,赵彬,郭士刚,凌凤香[10](2019)在《中间馏分油中脂肪酸甲酯含量测定不确定度的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据GB/T23801-2009《中间馏分油中脂肪酸甲酯含量的测定红外光谱法》,以红外光谱法进行中间馏分油中脂肪酸甲酯(FAME)含量的测定,对检测过程中可能引入的不确定度来源进行了分类和量化,并通过计算各分量的不确定度评估脂肪酸甲酯测定结果的合成不确定度,为检测结果可靠性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为标准溶液配制和重复性测定。取置信概率为95%,包含因子k=2,则脂肪酸甲酯含量的测定结果(体积分数)为:5.1%±0.2%。(本文来源于《当代化工》期刊2019年04期)

脂肪酸甲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建立了衰减全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法(ATR-FTIR)定量分析柴油燃料中脂肪酸甲酯含量的方法。在实验条件下,标准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8,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为0.5%~2.3%,准确度相对偏差绝对值在5%以内。该方法简便、快速,能够满足柴油燃料中脂肪酸甲酯含量分析的要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脂肪酸甲酯论文参考文献

[1].邹鑫尧,高展,黄震,朱磊.主碳链长度对脂肪酸甲酯扩散火焰碳烟生成及其演变规律的影响[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9

[2].丁杨.衰减全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法测定柴油燃料中脂肪酸甲酯的含量[J].中国标准化.2019

[3].仇宏图,姜宏宇,张华.脂肪酸甲酯制备工艺及尿素包埋降低饱和度的研究[J].延边大学农学学报.2019

[4].凌飞,卓可强,余德清,莫征杰.多混合比生物柴油中脂肪酸甲酯成分分析的探索研究[J].浙江化工.2019

[5].戚琪,国玉倩,孙培永,张胜红,姚志龙.脂肪酸甲酯催化裂解制备轻质芳烃和烯烃[J].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19

[6].卢志敏,邓龙辉.脂肪酸甲酯磺酸钠(MES)风险评估[J].中国洗涤用品工业.2019

[7].杨宁宁,余云,黄彬,杨焰,廖有为.尿素包合法制备桐油C18不饱和脂肪酸甲酯的工艺优化研究[J].中国油脂.2019

[8].商江伟.镍基催化剂脂肪酸甲酯加氢脱氧及产物异构化反应性能[D].河南大学.2019

[9].陈博,黄元波,王培燕,刘守庆,宁德鲁.载银介孔SBA-15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对脂肪酸甲酯的吸附研究[J].生物质化学工程.2019

[10].王诗语,赵彬,郭士刚,凌凤香.中间馏分油中脂肪酸甲酯含量测定不确定度的评估[J].当代化工.2019

论文知识图

脂肪酸甲酯内标确定Figure2-1I...不同光照对小球藻脂肪酸甲酯组...有内标物的文冠果油基生物柴油的气相色...(A)和Westernblot(B)分析重组...26种细菌脂肪酸甲酯标准品气相...种脂肪酸甲酯分别对大肠杆菌、绿...

标签:;  ;  ;  ;  ;  ;  ;  

脂肪酸甲酯论文_邹鑫尧,高展,黄震,朱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