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接触电阻模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电阻,电流,系统,模型,速度,有限元,表面。
接触电阻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冯鹏飞,李小波,吴浩,褚敏[1](2019)在《地铁车辆受电弓—接触网系统接触电阻数学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弓网实验得出动态接触电阻在不同接触电流、滑动速度和接触压力作用下的结果。数据分析表明:弓网动态接触电阻在70~100 A范围内随接触电流的增大而减小,在60~120 N范围内随接触压力的增大而减小,在30~40km/h范围内随滑动速度的增大而增大。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数据建立了接触电阻数学模型,并利用最小二乘法对模型参数进行了求解,最后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这对地铁车辆运行过程中的暂态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沈颖[2](2019)在《金具接触电阻的预测模型及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电力系统、自动控制系统和信息传递系统等领域广泛存在着电接触,如换流站阀厅金具的连接处、继电器的触头、高压断路器的触头等。电接触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对相关设备以及系统的安全至关重要。而接触电阻正是反映电接触可靠性的重要参数,是用来衡量导体间接触好坏与否的重要指标。以往对接触电阻的研究通常采用理论以及数值建模方法,而此方法往往需要对研究对象进行一定的简化并作出假设,这些都使理论法与数值法所得模型的精度难以满足工程要求。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的智能预测方法为提高接触电阻模型的精度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决途径。本文首次提出了将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GA-BP)模型与接触电阻相结合的计算接触电阻阻值的方法,此方法不仅提高了接触电阻的计算精度,而且也为接触电阻模型的建立提供了新的可能。并且本文由接触电阻预测模型联系到由接触电阻而引起的特高压换流站阀厅金具局部发热问题,首次尝试将智能预测模型与换流站阀厅金具局部温升相结合,利用特征定义方法定义了温度场特征参数,最后的实验结果表明,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模型能较准确的预测阀厅金具的温升,能够在不影响电场分布的情况下掌握温升数据,对于减少因局部温升而引起的电力系统故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并且也为金具的优化设计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本文来源于《华北电力大学》期刊2019-03-01)
赵国强,张军,陈忠华,王福征,卢韦[3](2018)在《波动载荷下弓网滑动接触电阻的数学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列车的运行安全离不开良好的弓网电接触,接触电阻可反映电接触质量。工作时,牵引电流、滑动速度、压力载荷及其波动都对接触电阻产生影响。利用实验机测试不同牵引电流、滑动速度、接触压力、载荷波动幅度和波动频率条件下的弓网接触电阻,得出接触电阻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趋势,根据实验结果和理论分析,建立了接触电阻关于牵引电流、滑动速度、接触压力、波动幅度的数学模型。研究表明,接触电阻随牵引电流的增大而减小,随滑动速度的提高而呈线性增大,随接触压力的增大而减小,随载荷幅度的增大而微弱增大,载荷频率的变化对其无明显影响。并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电工电能新技术》期刊2018年11期)
郭康仕[4](2018)在《电渗电极与接触电阻特性及模型参数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不断丰富的理论和工程实践已经证明,电渗法在处理低水力渗透系数的深厚软黏土地基、污淤泥等岩土材料上有着独特的优势。然而传统的电渗技术因其使用的金属电极,使得其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阳极腐蚀、较高的能耗、界面电阻导致的电压损失和电极产气滞留等,严重阻碍着电渗在工程应用上的广泛开展。量产EKG材料的出现较好地解决了电渗过程中电极腐蚀、排气困难等问题,作为电渗处理软基、淤污泥、尾矿等的一种电极,它已被逐渐运用于室内试验研究和工程实践中,一步一步推动着电渗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为研究EKG电极、电极与土体间接触电阻的电阻特性,以及其应用于电渗中的潜力,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 EKG电极电阻率测试技术及电极与土体之间的接触电阻特性测试技术,并在自制的模型箱中进行了多组测试试验,此外还在不同电极和不同模型尺寸条件下进行了室内试验研究。主要的工作及研究成果如下:1.总结了电渗法的研究历史和现状,阐述了电渗基本机理、固结理论,归纳了电渗效果的影响因素。2.针对现有的EKG电极测试技术提出其改进方案,并提出新形态下EKG电极电阻率的测试技术,使得两种测试技术能分别应用于旧形态下的EKG电极和新形态下的EKG电极。在室内试验中对新形态下的EKG电极的测试技术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显示采用这种测试技术测得的电阻率基本不随电极长度的变化而变化,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可以较为方便地应用于生产实践中。3.提出一种测量土体电阻率和接触电阻的方法,使之能避开传统的电势测针测量方法会不可避免地扰动土样和土中电场的缺点。提出土体与电极之间的接触电阻为非线性电阻的猜想,并在室内试验中用传统的电势测针测量方法和新方法对猜想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电渗中电路总电阻大致分为土体电阻和电极与土体之间的接触电阻,土体电阻基本不随电路中电流的变化而变化,而接触电阻的大小与电流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与电流近似呈幂函数关系。电流较小时,接触电阻较大,且随着电流的减小迅速增大;电流较大时,接触电阻较小,且随电流的变化幅度变小。4.利用新方法的室内试验结果可以对现场电渗进行预估,计算结果表明土体有效电势占比与电源的电势梯度密切相关。降低电渗中的电势梯度会导致土体有效电势占比的降低,因此不宜用过低的电源电压。另一方面,过度提高电源电压对土体的有效电势占比并无太大的促进作用。也就是说在现场的电渗中,如果土体的有效电势占比满足要求,则不必过于注重电渗效率,宜根据工期、现场条件等方面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电势梯度,以达到工程上的最终目的。5.使用铝、铜、铁和EKG电极对巡司河淤泥进行室内电渗试验,试验结果表明EKG电极下电渗的整体电流最高,排水量也最大。在1.5V/cm的电势梯度下,EKG电极对巡司河淤泥的处理效果要好于金属电极,加上EKG电极难以发生电极电蚀的特点,使得其在进行淤泥脱水方面有着较大的优越性。6.随着电渗的进行,金属电极下阳极附近的电势落差逐渐增大,铜电极下阳极附近的电势落差尤其显着,EKG电极下阳极附近电势落差基本不变,这可能是由于铜电极在电渗中发生电化学钝化的缘故,电化学钝化使得阳极处电极与土体的接触电阻增大,从而使得阳极处的电势落差增大。7.电渗中每排出单位水的能耗随时间先缓慢减小然后逐渐增大,能耗减小段是由于排水速度还基本保持不变时电流开始逐渐下降所导致的,随着试验的进行,每排出单位水所需要的能耗逐渐增大,这表明想要排出一定量的水,所需要的能耗将大大增加。单位土体能耗和单位体积的排水比例基本呈线性关系,即排出相同比例的水,基本需要消耗同等比例的能量,这一线性关系持续至某一个含水量为止,随后电渗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无法进一步排出土中的水。8.改变电势梯度将会同时影响电渗的成本和脱水效果,升高电势梯度会提高脱水效果,但每排出单位水的电能消耗将会随之提升,进而使得成本提升,实际工程中宜根据成本和脱水要求选择合适的电势梯度。选择合适的时机停止电渗能在基本不影响电渗总排水量的情况下较为显着地降低电能消耗,降低工程工期和成本。9.相同电势梯度下,大模型的整体电流要大于小模型下的整体电流,且模型长度越长,电渗排水所用的时间也越长。小截面面积下(12×12×20cm)的土体电渗排水所占的比例较少,而其他作用(水分蒸发、水的电解等)所占的比例则会较大。相同电势梯度和相同截面面积下电渗对土体的脱水能力会随着模型长度的增大而增大。(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期刊2018-04-01)
赵施林[5](2017)在《兰新高速铁路弓网系统动态接触电阻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动态接触压力、机车速度和牵引电流为主要输入变量,结合兰新高铁动车组实际运行环境,建立了动态接触电阻模型。分析了动态接触压力、机车速度和牵引电流在实际工况下的内部关系以及以弓网接触表面主要温升来源和动态接触电阻表征接触电阻的动态特性,并基于先进的高速铁路供电安全检测监测系统(CPCM和CCLM),采用差分进化算法对高速滑动温升模型和平均动态接触压力模型进行参数辨识,进而得出动态接触电阻模型,由此在机车3种运行状态下分析其动态接触特性。研究表明:速度和动态接触压力成为影响接触电阻大小最重要的因素,基于与实际运行的兰新高铁动车组同型号的高速综合检测车为实验载体建立的模型更加贴近实际工况。(本文来源于《电气化铁道》期刊2017年05期)
李春茂,朱宁俊,吴广宁,高国强,吴杰[6](2015)在《弓网系统动态接触电阻数学模型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弓网接触电阻是衡量弓网接触性能的重要指标,而接触压力、牵引电流和滑动速度是影响弓网接触电阻的重要因素。通过测试不同接触压力、牵引电流、滑动速度条件下的弓网动态接触电阻试验,阐明了弓网动态接触电阻随这3因素变化的趋势,并分析了它们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弓网动态接触电阻随滑动速度的增大而增大,且上升趋势逐渐加快;弓网动态接触电阻随牵引电流的增大而减小,且下降趋势逐渐趋于平缓;弓网动态接触电阻随接触压力的增大而减小,且下降趋势逐渐趋于平缓。根据试验结果和理论分析建立了弓网动态接触电阻关于接触压力、牵引电流和滑动速度的数学模型。经实验验证,该模型是有效的。(本文来源于《高电压技术》期刊2015年11期)
周蠡,鲁铁成,张博,余光凯,万家伟[7](2015)在《基于叁维分形接触电阻模型的粗糙表面多物理场耦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分形理论,采用Weierstrass-Mandelbrot分形函数建立了叁维粗糙表面的接触电阻模型。该模型充分考虑了接触斑点的随机分布特性以及斑点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通过仿真结果与试验数据的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利用该模型分析了电气设备粗糙表面接触区域复杂的多物理场耦合问题,以及分形特征参数对粗糙表面形貌、接触荷载以及接触面积的影响。研究表明,该模型能够全面反映粗糙表面的叁维形貌特征。在该模型的基础上,更直观的分析了粗糙表面接触区域的热、电以及力学特性,为电气设备电接触状态的科学评估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电工技术学报》期刊2015年14期)
陈森昌,迟彦惠,张平[8](2015)在《电接触现象和接触电阻模型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电接触广泛存在于电连接中.本文概述了电接触现象,电接触研究的内容,详细地总结了电接触中接触电阻模型研究的发展历程,指出了接触电阻模型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本文来源于《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2期)
左帅,李志刚,王婷云,姚芳[9](2014)在《继电器触点接触电阻的威布尔分布及时间序列接触失效预测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继电器的接触失效是各种失效模式的综合反映,而继电器接触电阻是能够反映其接触性能的重要电气参数,根据继电器接触电阻的序列值进行在线接触失效预测,能有效提高在接触失效发生前采取措施的概率。对继电器触点接触电阻测量值序列进行了时序分析和统计分析。融合先验威布尔分布的模型参数,建立接触电阻的时间序列组合预测模型,对接触电阻变化趋势进行预测。试验结果表明上述方法能对接触失效作出有效预判。(本文来源于《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期刊2014年20期)
白金花,火文辉,李忠学[10](2014)在《基于弓网电接触界面电阻模型的受流质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接触电阻是衡量弓网受流质量可靠性的重要指标,在机车运行过程中,希望弓网接触表面具有较小而稳定的接触电阻.依据弓网电接触界面的微观电阻特性,详细分析了影响弓网受流质量的接触面积及接触斑点数,建立了量化电接触界面电阻的表面特征统计模型.试验结果表明,该分析方法是可行且有效的.(本文来源于《兰州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03期)
接触电阻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电力系统、自动控制系统和信息传递系统等领域广泛存在着电接触,如换流站阀厅金具的连接处、继电器的触头、高压断路器的触头等。电接触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对相关设备以及系统的安全至关重要。而接触电阻正是反映电接触可靠性的重要参数,是用来衡量导体间接触好坏与否的重要指标。以往对接触电阻的研究通常采用理论以及数值建模方法,而此方法往往需要对研究对象进行一定的简化并作出假设,这些都使理论法与数值法所得模型的精度难以满足工程要求。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的智能预测方法为提高接触电阻模型的精度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决途径。本文首次提出了将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GA-BP)模型与接触电阻相结合的计算接触电阻阻值的方法,此方法不仅提高了接触电阻的计算精度,而且也为接触电阻模型的建立提供了新的可能。并且本文由接触电阻预测模型联系到由接触电阻而引起的特高压换流站阀厅金具局部发热问题,首次尝试将智能预测模型与换流站阀厅金具局部温升相结合,利用特征定义方法定义了温度场特征参数,最后的实验结果表明,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模型能较准确的预测阀厅金具的温升,能够在不影响电场分布的情况下掌握温升数据,对于减少因局部温升而引起的电力系统故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并且也为金具的优化设计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接触电阻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1].冯鹏飞,李小波,吴浩,褚敏.地铁车辆受电弓—接触网系统接触电阻数学模型研究[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沈颖.金具接触电阻的预测模型及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9
[3].赵国强,张军,陈忠华,王福征,卢韦.波动载荷下弓网滑动接触电阻的数学模型研究[J].电工电能新技术.2018
[4].郭康仕.电渗电极与接触电阻特性及模型参数特性研究[D].武汉大学.2018
[5].赵施林.兰新高速铁路弓网系统动态接触电阻模型研究[J].电气化铁道.2017
[6].李春茂,朱宁俊,吴广宁,高国强,吴杰.弓网系统动态接触电阻数学模型的研究[J].高电压技术.2015
[7].周蠡,鲁铁成,张博,余光凯,万家伟.基于叁维分形接触电阻模型的粗糙表面多物理场耦合分析[J].电工技术学报.2015
[8].陈森昌,迟彦惠,张平.电接触现象和接触电阻模型的研究进展[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5
[9].左帅,李志刚,王婷云,姚芳.继电器触点接触电阻的威布尔分布及时间序列接触失效预测模型[J].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2014
[10].白金花,火文辉,李忠学.基于弓网电接触界面电阻模型的受流质量研究[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