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泻黄散加味在皮肤病中应用举隅(论文文献综述)
王万之[1](2021)在《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黄芪建中汤组方规律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刘铁军教授应用黄芪建中汤诊疗病证的临床组方及用药规律,总结导师思想经验和学术理论,进一步提高黄芪建中汤在临床应用中的疗效,扩大黄芪建中汤的治疗范围。方法:本试验通过采集刘铁军教授于2019年11月至2021年1月在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国医堂运用黄芪建中汤诊治的患者,应用影像方式拍摄诊疗信息或直接保留病历原件或从医院计算机中心调取,最后共收集300例。将病案信息使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系统中统计报表功能对病案的病人信息、症候、证型、治疗药物等形成统计表。再使用本软件中数据分析功能里的方剂分析模块,对导师使用黄芪建中汤相关用药进行挖掘;使用数据分析功能中的医案分析模块,对导师应用黄芪建中汤主治的症候、方证进行挖掘。最终的统计数据包含了症状、药物的频次统计,中西医的疾病统计,核心药物、症状组合,合方组合等等。结果:1.病人基本信息统计:医案中男性患者159人,女性141人,男性患者稍多于女性患者,患者平均年龄为49.6岁,其中以40-60岁的中老年患者为主要组成。2.中医四诊与症状分析:其中舌质5种、苔象6种、脉象7种,频率最高的舌脉是舌淡苔白、脉虚;症状统计共有144种症状,出现频率最高的前3位症状分别是乏力、畏寒、恶风。3.疾病诊断统计:西医疾病共40种,以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和慢性结肠炎病例较多,占比达37%;中医疾病30种,其中频数最高的3种依次是胃痛、泄泻、痞满。4.方药应用分析:300例病案中共涉及中药114味,除黄芪建中汤本方药味外,最常用的依次为:大黄、当归、柴胡、陈皮、黄连、黄芩、党参、茯苓、栀子、川芎、半夏、石膏等。结论:1.乏力、畏寒、恶风为导师应用黄芪建中汤的核心症状,病机总结为脾胃虚寒,正气不足。2.涉及西医疾病40种,中医疾病30种,可见导师应用黄芪建中汤重视辩证,异病同治,故治疗范围广泛。3.导师常以黄芪建中汤合陈皮、大黄作为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核心药物;以黄芪建中汤合柴胡作为治疗慢性结肠炎的核心药物。4.总结导师应用黄芪建中汤常见合方:寒热错杂证合泻黄散,阴寒内盛证合附子理中汤,脾虚食阻证合保和丸,肝火犯胃则合左金丸治疗等等。
任雪雯[2](2021)在《复方紫草油治疗慢性剥脱性唇炎(脾胃湿热证)的临床疗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通过症状评分好转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好转有效率探究复方紫草油、康复新液和普通麻油外治慢性剥脱性唇炎皮损症状及自觉疼痛/瘙痒症状程度的治疗疗效,为之后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支撑。研究方法:本试验为三臂、随机、双对照的临床疗效观察试验,通过随机数字表和信封法实现随机隐藏,从而将受试者随机分为试验组、阳性对照组和安慰剂组三组。利用PASS软件及计算公式完成样本量的估算。试验组予以外涂复方紫草油,阳性对照组予以外涂康复新液,安慰剂组予以外涂普通麻油,嘱受试者遵统一规范的涂药方法,一个疗程为28天。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4天、治疗后28天,三个时间节点分别进行观察和记录,以衡量受试者的客观皮损症状评分和衡量受试者自觉症状VAS评分。并在研究过程中,及时记录和处理受试者的不良反应。研究结果:本试验研究共完成124例受试者,其中女性受试者数量是男性受试者数量的3倍;平均年龄为29.70岁;未婚人员占多数;BMI指数均值21.02,未见明显偏向。本病易反复发作,缠绵难愈,平均病程为2-3年,有4例患者患病高于10年;已知明确的过敏史的受试者有30例;主观症状分布疼痛约是瘙痒的1.53倍。各组组内对比发现,试验组的治疗前、治疗14天和治疗28天三个时间节点的客观症状评分分别为11.37、6.33和3.6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主观症状VAS评分分别为3.29、1.94和1.1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14天及治疗28天时段的客观症状疗效及主观症状疗效存在统计学差异。阳性对照组治疗前、治疗14天和治疗28天三个时间节点的客观症状评分分别为10.67、8.23和7.1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主观症状VAS评分分别为3.73、2.73和2.42,治疗前分别与治疗14天、治疗28天的主观症状VAS评分存在统计学差异,但治疗14天与治疗28天的主观症状VAS评分未发现统计学差异;治疗14天及治疗28天时段对应的客观症状疗效及主观症状疗效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安慰剂组治疗前、治疗14天和治疗28天三个时间节点的客观症状评分分别为10.46、8.42和7.04,主观症状VAS评分分别为4.04、2.71和1.9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14天及治疗28天的客观症状疗效及主观症状疗效存在统计学差异。对于客观皮损症状,治疗14天时的总有效率,试验组为82.60%,阳性对照组为27.10%,安慰剂组为8.3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28天时的总有效率,试验组为94.20%,阳性对照组为58.40%,安慰剂组为37.5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于主观自觉疼痛/瘙痒症状,治疗14天的总有效率,试验组为61.60%,阳性对照组为52.10%,安慰剂组为29.20%,P=0.032<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28天的总有效率,试验组为80.80%,阳性对照组为60.40%,安慰剂组为66.6%,P=0.078>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外用复方紫草油、康复新液和麻油治疗慢性剥脱性唇炎,发现三种药物对该病均有一定疗效,且每个药物的治疗作用均在28天内持续递增。对于客观皮损症状的改善,复方紫草油的疗效明显优于康复新液和麻油。对于主观疼痛/瘙痒症状的改善,复方紫草油的疗效略优于康复新液和麻油,但差异不具有统计意义。且三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报告,药物安全稳定。因此证明复方紫草油治疗慢性剥脱性唇炎疗效确切,安全稳定,适用于临床的治疗应用与推广研究。
于秋香,孙香娟,郭文辉,苏晓龙[3](2021)在《泻黄散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文中指出泻黄散又名泻脾散,由中医儿科鼻祖钱乙创立,首载于《小儿药证直诀》。原方主治小儿脾热弄舌,随着医学事业的发展,其应用也不断拓宽。为初步探讨泻黄散的现代应用范围及作用机理,借助CNKI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等平台,搜索关于泻黄散近20年的文献资料,发现临床上使用泻黄散加减对于脾胃积热证、心脾积热证所引起的多系统疾病,如抽动症、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咳嗽、厌食、脂溢性皮炎、过敏性紫癜等,均具有明显的治疗或改善症状的作用,疗效确切,临床运用范围广泛。
崔庆科[4](2020)在《小儿紫癜疹消颗粒治疗过敏性紫癜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小儿紫癜疹消颗粒治疗过敏性紫癜(HSP)的机理及发挥作用的机制。方法:1.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小儿紫癜疹消颗粒治疗过敏性紫癜作用机制:依托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和中药分子机理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Batman-TCM)检索小儿紫癜疹消颗粒治的化学成分、作用靶点,利用Genecard收集过敏性紫癜作用靶点,随后整合数据获得小儿紫癜疹消颗粒治病靶点。通过Cytoscape3.2.1构建小儿紫癜疹消颗粒-活性化合物-治病靶点网络图,使用String构建小儿紫癜疹消颗粒治病靶点PPI网络,研究小儿紫癜疹消颗粒治疗过敏性紫癜作用机制。2.运用UPLC-Q-Orbitrap-MS法分析小儿紫癜疹消颗粒化学成分:选用安捷伦SB C18超高效液相色谱柱(3.0 mm×50 mm,1.8μm),采用梯度洗脱,以0.1%甲酸水(A)-乙腈(B)为流动相;电喷雾离子源,质量分析器为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3.采用基于LC-MS技术的代谢组学研究方法对HSP患儿和健康儿童的尿液进行分析,通过UPLC-Q-TOF/MS分析观察小儿过敏性紫癜对儿童尿液代谢物变化的影响,寻求过敏性紫癜的生物标志物。4.(1)对171例HSP患儿的相关检验指标进行了回顾性分析,调查HSP患儿一般情况、发病月份、发病情况、伴随病症、一般炎症指标、肺炎支原体及衣原体感染情况、免疫球蛋白和补体C3水平、呼吸道病毒感染情况等相关指标。(2)收集HSP患儿晨起空腹血清,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方法检测患儿治疗前后IL-6、IL-8、TNF-α、IgA1、IgA/FcαRI(CD89)数值。(3)用含有HSP患儿血清的F12k培养基培养HUVECs细胞并用小儿紫癜疹消颗粒进行干预,用ELISA法检测IL-6、IL-8、TNF-α、IgA/FcαRI(CD89)数值,Western blot检测Syk、p-Syk、PI3K、p-PI3K蛋白表达。结果:1.小儿紫癜疹消颗粒-活性化合物-治病靶点网络图包含9个单味药,206个活性化合物,以及40个治病靶点。PPI网络包含39个靶点蛋白,关键蛋白涉及IL6、INS、VEGFA等。基因本体(GO)条目14个,涉及脂多糖的反应、缺氧的反应、药物的反应等。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4条,涉及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2.结合文献报道和质谱数据,通过串联质谱对小儿紫癜疹消颗粒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结构鉴定,共鉴定了21个化合物,包括10个黄酮类成分,4个蒽醌类成分,2个萜类成分,2个紫草呋喃类成分,1个甾醇苷类成分,1个多酚类成分,1个木脂素类成分。3.筛选出92个尿液中的代谢物作为小儿过敏性紫癜疾病的生物标志物,共鉴定出其中15个代谢物,可能是过敏性紫癜患儿与健康儿童尿液代谢标记物的区别。4.(1)急性期HSP患儿一般炎症指标均有所上升,提示细菌、病毒、肺炎支原体等感染可能是过敏性紫癜发病的诱因;HSP患儿急性期血清免疫球蛋白IgM、IgG、IgA、补体C3水平存在紊乱,其血清IgA、补体C3水平HSP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HSP患儿呼吸道病毒感染主要以腺病毒、人呼吸道合胞病毒、人副流感病毒、柯萨奇病毒为主。(2)急性期HSP患儿血清炎症细胞因子IL-6、IL-8、TNF-α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降低,IgA1、IgA/FcαRI(CD89)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HSP患儿血清刺激后HUVECs上清液IL-6、IL-8、TNF-α、IgA/FcαRI(CD89)水平表达升高(P<0.05),运用小儿紫癜疹消颗粒干预后其表达水平下降(P<0.05)。结论:1.通过网络药理学手段初步预测了小儿紫癜疹消颗粒的药理作用和分子机制,为小儿紫癜疹消颗粒治疗过敏性紫癜药理作用和分子机制深入研究奠定理论基础。2.UPLC-Q-Orbitrap-MS方法快速、简便、可靠地鉴别小儿紫癜疹消颗粒的化学成分,有助于揭示其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物质。3.过敏性紫癜患儿与健康儿童尿液存在代谢标记物的区别,可为疾病鉴别、证型诊断、疾病治疗中提供方法。4.小儿紫癜疹消颗粒发挥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作用机制可能与靶向调控IgA/FcαRI抗过敏性紫癜血管内皮细胞炎症有关。
李雪[5](2020)在《小金胶囊治疗中重度痤疮(痰瘀结聚证)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比较小金胶囊联合中药面膜与丹参酮胶囊联合中药面膜治疗中重度痤疮(痰瘀结聚证)的临床疗效,评价两组药物的疗效与痤疮分级(Ⅱ、Ⅲ、Ⅳ级)的相关性,并观察两组在研究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本试验为前瞻性随机阳性平行对照临床试验,将纳入的80例受试者随机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予小金胶囊口服,每次5粒,每日2次,对照组予丹参酮胶囊口服,每次4粒,每日3次,同时两组均予中药面膜外敷,每次30分钟,每周2次,疗程共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三个时间节点进行访视,采用评价量表记录受试者的皮损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并及时记录和处理受试者的不良反应。观察结束后将收集的数据通过SPSS 22.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研究共收集有效病例73例,其中试验组38例,对照组35例。治疗2周时,对于皮损的总有效率,试验组为68.4%,对照组为14.3%;对于中医证候的总有效率,试验组为55.3%,对照组为25.7%。治疗4周时,对于皮损的总有效率,试验组为92.1%,对照组为68.6%;对于中医证候的总有效率,试验组为94.7%,对照组为68.6%。疗效分析:经组内对比,治疗前与治疗4周时,两组的皮损、中医证候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有统计学差异。经组间对比,治疗前,两组的皮损、中医证候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2周时,两组的皮损、中医证候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4周时,两组的皮损、中医证候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有统计学差异,且试验组的皮损、中医证候、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相关性分析:治疗4周时,经组内对比,试验组与对照组不同痤疮分级的皮损评分变化率、生活质量评分变化率均无统计学差异,对照组不同痤疮分级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变化率无统计学差异,试验组不同痤疮分级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变化率有统计学差异,其中Ⅱ级的变化率高于Ⅳ级,Ⅲ级的变化率高于Ⅳ级,Ⅱ级与Ⅲ级的变化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不良反应情况:研究期间试验组未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2例不良反应,停药后症状缓解。结论:小金胶囊联合中药面膜与丹参酮胶囊联合中药面膜对中重度痰瘀结聚型痤疮均有疗效,且小金胶囊联合中药面膜对皮损、中医证候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均明显优于丹参酮胶囊联合中药面膜。在治疗4周时,小金胶囊组对患者皮损、生活质量的治疗效果与痤疮分级无关,对中医证候的治疗效果与痤疮分级有关,且对Ⅱ级、Ⅲ级患者的治疗效果比Ⅳ级患者更明显;丹参酮胶囊组对患者皮损、中医证候和生活质量的治疗效果均与痤疮分级无关。试验期间小金胶囊组无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李阳[6](2020)在《中医“五郁”理论及临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一、研究目的五郁理论是中医学理论之一,在临证诊疗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本研究旨在整理、归纳和探讨中医五郁理论的源流,分析并总结中医五郁理论的主要内容,研究中医五郁理论的临床应用。通过以上研究,梳理中医学五郁理论体系,阐明其理论内涵,以期为现今五郁理论的研究和临证思维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发。二、研究方法1文献检索方法本研究所需古代文献资料主要来源于中国中医药协会发行的中医类电子丛书巨制《中华医典》第五版,输入相关主题词搜索目的资料,同时利用《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查找历代中医书籍中涉及五郁理论的资料,并对目的资料进行核实和补充。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网络数据库查阅近现代相关研究论文,综合各家研究,兼收并蓄。2文献研究方法运用文献学研究方法,挖掘古代医家和近现代学者关于中医五郁理论及临床应用研究的经验,再运用理论思维研究方法进行鉴别筛选,分析归纳。三、研究内容第一部分对五郁理论的发展源流进行了探讨,整理和研究古籍文献中的相关资料,综合历代具有代表性的医家对于五郁理论的研究成果,针对当今对五郁理论认识不足的现状,强调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必要性。第二部分归纳并总结中医五郁理论的主要内容,探讨五郁理论的认识论特点,分析五郁的内涵和外延,明晰五郁相关概念的区别与联系,分别从概念、病因、病机特点、治则内涵和预防等方面论述,并对运气之郁的病机特点进行重点论述,理论的阐释为临床应用提供了相应的指导和理论依据。第三部分为中医五郁理论的古代医案研究,对五郁的古代相关医案的疾病类型、证候类型、五郁的常用方剂和药物进行统计并分析,明确五郁理论的方药应用规律,并对运气之郁的临床应用进行阐述。第四部分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流行规律与运气之郁的关系研究,通过观察和分析非典发生相关年份的气象资料,了解非典发生相关年份运气的实际变化,以运气之郁理论为依据,对非典发生相关年份的气象资料和实际运气特点进行分析,分析其相符程度,再以非典的发病和流行情况作为参照,对非典的流行特点与运气之郁的关系进行分析和阐述。四、研究结果与结论本研究通过对历代五郁理论文献的整理和汇总,明确了五郁理论的研究内容,分析了其古代医案的临床应用规律,并探讨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流行规律与运气之郁的关系,从五郁理论体系上开展了系统研究。1中医五郁理论的源流本部分梳理和研究了秦汉至明清时期相关中医文献,按照历史进程系统地整理和归纳了各医家及代表性着作中关于五郁理论及临证应用的思路,重点突出其创新发挥之处,明晰了中医五郁理论的源流。秦汉时期医家立足于气化理论阐发五郁,包含自然界气化和人体气化两方面的内容。唐宋时代的医家在继承经典的基础上,首次从具体治法初步注解了五郁治则;在运气之郁方面,论述具体年份的运气之郁特点,并从病因、病机和方药方面论治运气之郁。金元时期五郁理论的发展,医家多注重对五郁治则范围的扩充和提出木郁、火郁新解。明清时期是五郁理论创新发展的时期,包括将五郁概念界定为五脏之郁,并与其它相关词项进行区分;五郁的病因病机,从运气之郁逐渐倾向于脏腑自身之郁;对木郁和火郁的侧重延伸发挥内容更加丰富;众医家研究的重点在于对五郁治则的发挥和临床应用方面,创新并灵活运用五郁治则,提出相关方剂,五郁的临证应用体系日趋成熟;有医家对运气之郁的机制进行阐述,总结运气之郁的原理,从运气之郁理解五郁治则,也有将运气之郁应用于临床者,为运气之郁提出治疗方药。2中医五郁理论的主要内容本部分阐述了中医五郁理论的认识论特点,其理论基础是气化理论,核心观念是整体观念,思维方法是五行学说。归纳并总结了五郁的概念内涵为:以五脏为中心的人体系统以气机郁滞不畅为基本特征的病机或病证;其外延主要包括运气之郁和脏腑之郁两方面的内容。另外,还对五郁各自的概念进行了归纳,如木郁为肝胆之郁,土郁为脾胃之郁,金郁为肺与大肠之郁,火郁为火热被阻遏不得发越,水郁为肾和膀胱之郁。五郁的病因主要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外感病因主要为外感运气之郁,内伤病因主要为情志之郁和脏腑之郁。五郁的病机特点分基本病机和运气之郁的特殊病机两部分进行论述,其基本病机特点有:气机升降出入失常是其病机之常,五行生克制化影响,五郁可转化或兼并火郁是其病机之变,脏腑功能失调,气血痰火湿食阻滞是其病理,虚实转化是其病机转归。对于运气之郁的特殊病机,将其概括为,四时时令失序是其根本原因,胜复郁发是其作用机制,六气偏盛是其病机表现,火郁是导致温疫的主要病机,伏郁(三年化疫)是产生严重疫病的重要动因。另外,还对五郁各自的病机特点进行了说明,如木郁的主要病机特点是肝疏泄功能失常而形成郁滞,火郁以火热内郁不得宣泄为主要病机特点,土郁以脾失健运,升降失职,脾胃气机壅滞为主要病机特点,金郁的主要病机特点是肺宣发肃降功能失常,肺气壅郁,水郁的主要病机特点是肾失气化,气机郁遏。五郁治则的内涵,概括五郁治则的基本内涵为,协调升降,因势利导;扶正祛邪,补虚泻实;因时制宜,寒热无犯。并对五郁各自的治则内涵进行说明,木郁达之在于条达肝木以恢复肝之疏泄功能,火郁发之在于发散火气以顺其上炎之势,土郁夺之在于攘夺脾胃壅滞以恢复脾胃运化功能,金郁泄之在于疏泄肺气壅滞以恢复肺宣降功能,水郁折之在于折制水气并恢复肾脏气化功能。五郁的预防主要有运用运气学推算方法推测具体年份的运气特点,对五郁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预测,示警于未病之先,调理于未病之时。根据“折其郁气,先取化源”的防治原则,及时采取预防措施,补其不足、泻其有余,使其气得平,防患于未然。对于客气六气的升降失常所致五郁,可以用针刺的方法预防;摄生保健方面,遵循自然界变化规律,调畅情志,饮食均衡节制,作息起居有常,劳逸适度,避免外邪入侵,使脏腑气机通利,不致郁而为病。3中医五郁理论的古代医案研究部分本部分从历代中医典籍所载相关医案入手,对五郁理论的临证应用进行探索,采取传统的文献分析法,从五郁的病证类型、具体治法、方剂和用药方面,做出了初步分析。研究结果发现五郁疾病分布广泛,证候类型各有特点,并阐述了五郁的方药应用规律。运气之郁的古代医案较少,通过对运气之郁的古代医案进行研究和分析,发现运气之郁的价值在于两方面,一是运用运气之郁阐释五郁病机和病证的产生病理机制,二是运用运气之郁的思维指导五郁病证的防治。在五郁的常规辨治基础上,明确具体年份的运气特征,更深度地探讨运气之郁对人体发病以及病因病机的作用,既可以有助于探寻病机的本质所在,指导临床遣方用药,提高临床疗效,又可以根据具体年份的运气特点,适时采取预防措施,顺时养生以防病。4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流行规律与运气之郁的关系研究本部分从非典的流行特点、气候特点探讨了非典与运气之郁的关系,认为庚辰年刚柔失守,三年化为非典之疫;壬午年少阳相火加临阳明燥金,金气被郁,非典孕育发病;癸未年二之气火气被郁,非典暴发流行。非典证候特点与运气之郁的关系研究,认为非典与庚辰年刚柔失守之金气伏郁,癸未年二之气的火被寒湿所郁相关,金郁的燥、热是伏邪,火郁的寒、湿是时邪,时邪疫毒引动伏邪,燥热伏郁和寒湿郁阻的综合作用,使非典呈现寒热并见、燥湿相兼的证候特点。运气之郁对非典之疫的证候和病机分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郑凡超[7](2020)在《“火郁发之”理论及临床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全面系统地阐述“火郁发之”这一中医理论及其在临床中的具体应用,发掘和总结其学术价值和临床价值。方法:概述“火郁发之”理论形成及演变过程。运用概念思维法,梳理中医对于“火”、“郁”、“发”内涵的认识,分析“火郁”产生的原因、机理、临床特点及具体治法。基于文献,阐述“火郁发之”在温病卫气营血证治和温疫学派中的具体应用。搜集整理现代文献,发掘“火郁发之”在现代临床中的具体应用,总结其临床应用心得及适用范围。结果:“火郁发之”实则是基于五运六气学说扩展开的一个治疗学理论。“火郁发之”具有丰富的内涵:中医的“火”与“气”、“阳”是同类异名的,只不过是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同一个问题。“火”与“气”均属于阳,阳规定了“火”与“气”的属性,当气机失常时,气易化作“火”。广义的“郁”可以归纳为气机运动的郁闭阻滞,狭义的“郁”是指情志不舒,气机郁结,尤指肝气郁结。同时,邪气不能发散也可称作“郁”。“郁”主要影响人体气机的正常运行而导致各种疾病,百病多由郁而生。“发”作为一种治疗原则,其内涵丰富。凡是能解除病邪、调畅气血的治法都应该属于“发”的范畴。火郁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内因、外因、不内外因皆有;产生的机理主要是阳气郁滞、客寒包火、阳气虚衰;火郁的临床表现多变且多样,不同脏腑的“火郁”各有特点,但均有“郁而不发”的特点;火郁的治疗主张因势利导,中医八法(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均可看作火郁的具体治法,用药倡导寒温并用。温病和疫病的起因均有火郁,“火郁发之”也贯穿于温病和疫病的整个诊治过程。以“火郁发之”理论为基础而确立的临床治疗应用也相当广泛,涉及了内、外、妇、儿诸科。结论:《黄帝内经》提出的“火郁发之”理论,经过历代医家的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对中医学的影响巨大,研究学习“火郁发之”理论,能为提高中医理论水平和中医临床水平提供很大帮助。“火郁发之”这一中医理论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科各类疾病,其学术价值和临床价值理应得到总结、继承和发扬。
费双雪[8](2020)在《紫玉润唇膏治疗慢性唇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课题通过观察紫玉润唇膏治疗慢性唇炎的临床疗效,同时评估其外用的安全性,为进一步推广临床应用及研究其作用机制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选取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院皮肤科门诊符合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的慢性唇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根据单盲、对照的方法进行临床疗效观察,治疗组予以外擦紫玉润唇膏,对照组予以外擦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两组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第1周、治疗第2周、治疗第3周进行临床疗效指标评定(包括患者自觉症状、充血/肿胀、脱屑/结痂、皲裂、唇周皮肤症状);在治疗前、治疗第1周、治疗第2周、治疗第3周行皮肤屏障功能检测(包括皮肤角质层含水量、经皮水分丢失量、PH值);治疗前及治疗第3周行炎性因子IFN-γ含量测定;治疗期间观察受试者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在治疗结束1月后随访复发情况。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试验过程中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观察指标及安全性。结果:(1)纳入2019年6月至2020年1月我院皮肤科门诊患者共100例,最终完成85例,其中治疗组43例,对照组4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一般基线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均衡可比。(2)治疗第1周、治疗第2周、治疗第3周两组患者的自觉症状、充血/肿胀、脱屑/结痂、皲裂、唇周皮肤症状五项指标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两组治疗后评分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疗效优于治疗组。(3)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9.07%、97.62%,两组临床有效率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治疗组。(4)治疗第1周、治疗第2周、治疗第3周后,两组患者皮肤角质层含水量较治疗前增加,经皮水分丢失量较治疗前减少,皮肤PH值较治疗前下降,两组治疗后评分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5)治疗第3周后,两组血清中IFN-γ值均较治疗前下降,但两组血清IFN-γ下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整个治疗期间,治疗组没有发生与受试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对照组发生3例与受试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7)治疗结束1月后随访复发率,治疗组复发率为5.90%,对照组复发率为26.80%,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结论:(1)紫玉润唇膏可减轻慢性唇炎患者炎症反应,改善临床症状及皮肤屏障功能,在增加角质层含水量、减少经皮水分丢失量及降低皮肤PH值中作用明显,保湿滋润效果显着。(2)紫玉润唇膏治疗慢性唇炎复发率低,安全性好,可推广应用。
葛哲廷[9](2020)在《火针联合中药汤剂治疗寻常型痤疮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通过探讨火针联合中药治疗寻常痤疮在临床上的可行性及疗效性,同时为治疗寻常痤疮带来一种新的治疗方式。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0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为火针联合清热祛痤方,对照组为维A酸乳膏联合清热祛痤方,2组治疗时间均为4周。以治疗前和治疗第2周、第4周作为观察点并观察痤疮综合分级系统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根据积分改善情况进行疗效判定和观察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变化。最终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将采集的数据用SPSS22.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皮损情况分析:治疗后第2周,P值>0.05显着性水平,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第4周,对治疗前后评分进行分析后,P值<0.05显着性水平,表明治疗组的治疗方案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方案。(2)疗效比较:第2周,治疗组显愈率16.7%,对照组显愈率6.7%。第4周,治疗组显愈率88%,对照组显愈率30%。进行分析后,两组在第2周的差异性不大,但到了第4周,两组疗效比较有明显的差异性,表明治疗组的治疗方案有较好的疗效性。(3)中医证候比较:两组的中医证候均有改善,但在皮损颜色和肿痛程度上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火针联合中药为治疗寻常痤疮带来一种副作用小、疗效好、价廉且操作方便的治疗方案,值得学者们研究探讨并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王甜凤[10](2019)在《门九章教授应用联合方组治疗慢性病疑难病证治规律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联合方组是由山西名医门纯德先生创立的一种独特的用方形式,也是山西门氏杂病流派的特色性治疗技术之一。灵活运用联合方组治疗慢性病疑难病,临床疗效满意。本课题通过对门九章教授2015年1月到2016年12月两年中使用联合方组的病例进行整理分析,归纳联合方组治疗慢性病疑难病证治规律,以便更好地应用于临床慢性病疑难病的治疗。方法:收集联合方组相关的文献资料,整理门九章教授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两年中使用联合方组治疗的门诊患者。详细记述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症状、复诊数、既往病史、方组数及方组中每一首方剂的方名等。建立原始数据库,通过频数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分析,进一步揭示联合方组在慢性病疑难病治疗上的证治规律特点。同时设计《联合方组质询表》,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对门氏杂病流派的医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经统计,所收集的1565例病例中患者男女性别比例为1:1.74,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联合方组应用的年龄分布广泛,年龄最小为1岁,最大的为93岁,壮年组(4059岁)人数最多,占39%,实年组(6079岁)占32%;在收集的病例中联合方组治疗范围广泛,内、外、妇、儿、五官、男科等均有涉及,其中内科疾病占73.48%,其次为妇科疾病,占12.84%;内科疾病中,消化系统疾病最多,占34.70%,其次为呼吸系统疾病,占17.22%;联合方组方剂来源统计结果显示,在收集的3175首方中验方居于榜首,1272方,占38%,其次为经方1026首,占33%;依照每首方剂功效分类统计,联合方组中补益剂1609首,占51%,应用最多;常用的联合方组为金匮肾气丸与香砂六君子汤,占11.37%。结论:通过具体数据统计结果佐证了联合方组在治疗慢性病疑难病方面的特点。1.联合方组组成方剂中寒凉较少,温热为多,补益剂、温里剂较多,体现了兴阳温通的治疗特色;2.方剂来源以经方、验方为多,自拟方较少,体现门九章教授经方为用的处方原则;3.联合方组中香砂六君子汤、理中丸、胃苓汤、附子汤、四逆汤等使用较多,方方不离胃气,扶助胃气以重建人体的根本,体现了门氏流派大病以胃的治疗理念;4.统计结果发现联合方组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为金匮肾气丸,金匮肾气丸旨在培补肾气以固先天,为治本之法,增强人体自身功能。此外高频次使用温热类方药,也意在补养先后天,调动机体功能,驱邪外出。故揭示了治疗慢性病疑难病时应立足患者功能状态,功能为本。
二、泻黄散加味在皮肤病中应用举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泻黄散加味在皮肤病中应用举隅(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黄芪建中汤组方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文献综述 |
试验研究 |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与方法 |
2 数据库的建立 |
3 数据挖掘 |
二、研究结果 |
1 黄芪建中汤证治规律 |
2 黄芪建中汤常见西医疾病用药规律举隅 |
三、结果分析 |
1 黄芪建中汤一般情况分析 |
2 黄芪建中汤适应证 |
3 黄芪建中汤症状规律 |
4 黄芪建中汤药物规律 |
5 黄芪建中汤常见疾病比较 |
四、小结 |
讨论 |
1 研究结果讨论 |
2 导师运用张仲景建中法经验探讨 |
3 导师运用黄芪建中汤组方规律总结 |
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复方紫草油治疗慢性剥脱性唇炎(脾胃湿热证)的临床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医研究进展 |
1 中医文献对病名的认识 |
1.1 唇风 |
1.2 紧唇 |
1.3 驴嘴风,鱼口风 |
2 中医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
2.1 外因之为病,多湿多热 |
2.2 内因之为病,多虚多郁 |
3 中医对本病的治疗方法 |
3.1 内治法 |
3.2 外治法 |
3.3 针灸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西医研究进展 |
1 病因 |
1.1 季节因素 |
1.2 化学因素 |
1.3 机械因素 |
1.4 其他因素 |
2 发病机制及病理表现 |
3 治疗方法 |
3.1 内用药物 |
3.2 外用药物 |
3.3 激光疗法 |
3.4 手术疗法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临床研究 |
一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设计 |
2.1 设计类型 |
2.2 设计方法 |
2.3 样本量估算 |
3 研究对象 |
4 诊断标准 |
4.1 西医诊断标准 |
4.2 中医诊断标准 |
5 病例选择 |
5.1 纳入标准 |
5.2 排除标准 |
5.3 剔除标准 |
5.4 受试者退出的条件 |
5.5 脱落或筛除病例的处理 |
6 治疗方案 |
6.1 治疗药物 |
6.2 用药方法 |
7 数据观察 |
7.1 一般资料数据 |
7.2 临床观察指标 |
8 时间节点 |
9 疗效评判 |
10 安全性评价 |
11 统计方法 |
12 伦理原则 |
13 技术路线 |
二 研究结果 |
1 病例完成情况 |
2 基线情况 |
3 治疗前三组评分对比 |
3.1 客观症状评分 |
3.2 主观症状VAS评分 |
4 疗效分析 |
5 不良反应 |
三 结论 |
四 讨论 |
1 基线资料分析 |
1.1 性别 |
1.2 年龄 |
1.3 婚姻 |
1.4 身高、体重、BMI指数 |
1.5 病程 |
1.6 过敏史 |
2 治疗前三组评分对比 |
2.1 客观症状评分 |
2.2 主观症状VAS评分 |
3 疗效分析 |
3.1 客观症状对比 |
3.2 主观症状对比 |
4 不良反应分析 |
5 药物分析 |
5.1 对照组药物选取 |
5.2 方药分析 |
6 研究的优势 |
6.1 前期基础坚实 |
6.2 研究方法可行 |
6.3 药物安全稳定 |
6.4 受试者接受度高 |
7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3)泻黄散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治疗心理障碍疾病 |
1.1 治疗小儿抽动障碍 |
1.2 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
2 治疗呼吸系统疾病 |
2.1 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
2.2 治疗慢性咳嗽 |
2.3 治疗食积咳嗽 |
3 治疗皮肤疾病 |
3.1 治疗脂溢性皮炎 |
3.2 治疗酒渣鼻 |
3.3 治疗银屑病 |
3.4 治疗湿疹 |
3.5 治疗日光性皮炎 |
3.6 治疗痤疮 |
4 治疗风湿性疾病 |
4.1 治疗过敏性紫癜 |
4.2 治疗狐惑病 |
5 治疗消化系统疾病 |
5.1 治疗厌食症 |
5.2 治疗小儿慢性胃炎 |
5.3 治疗口臭 |
5.4 治疗小儿积滞 |
5.5 治疗小儿疳积 |
6 治疗口腔疾病 |
6.1 治疗滞颐 |
6.2 治疗疱疹性口腔炎 |
6.3 治疗口腔溃疡 |
6.4 治疗剥脱性唇炎 |
6.5 治疗糜烂性唇炎 |
6.6 治疗鹅口疮 |
6.7 治疗小儿慢性唇炎 |
7 治疗传染性疾病 |
7.1 治疗手足口病 |
8 治疗眼科疾病 |
8.1 治疗眼睑蜂窝组织炎(上下眼丹) |
9 结语 |
(4)小儿紫癜疹消颗粒治疗过敏性紫癜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小儿过敏性紫癜中医学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儿童过敏性紫癜西医学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实验研究 |
第一章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小儿紫癜疹消颗粒治疗过敏性紫癜作用机制 |
1 材料与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基于UPLC-Q-Orbitrap-MS法分析小儿紫癜疹消颗粒化学成分 |
1 材料与试剂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代谢组学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小儿紫癜疹消颗粒靶向调控IgA/FcαRI抗过敏性紫癜血管内皮细胞炎症的研究 |
第一节 171 例过敏性紫癜患儿回顾性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结论 |
第二节 小儿紫癜疹消颗粒靶向调控HSP患儿IgA/FcαRI及相关细胞因子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结论 |
第三节 小儿紫癜疹消颗粒靶向调控HUVECs细胞IgA/FcαRI抗过敏性紫癜血管内皮细胞炎症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结论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5)小金胶囊治疗中重度痤疮(痰瘀结聚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痤疮西医研究进展 |
1 概述 |
2 病因及发病机制 |
3 治疗现状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祖国医学对痤疮的研究进展 |
1 病因病机 |
2 治疗进展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小金胶囊治疗中重度痤疮(痰瘀结聚证)的临床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 |
2.1 病例来源 |
2.2 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2.5 病例的脱落、剔除和终止 |
3 研究方法 |
3.1 样本量的估算 |
3.2 随机分组方法 |
3.3 治疗方案 |
3.4 观察方法 |
3.5 疗效评价 |
3.6 安全性评价 |
3.7 统计学方法 |
3.8 技术路线 |
4 研究结果 |
4.1 病例完成情况 |
4.2 基线资料比较 |
4.3 疗效比较 |
4.4 疗效与痤疮分级相关性分析 |
4.5 不同痤疮分级的各项评分变化率比较 |
4.6 不良反应情况 |
5 讨论与分析 |
5.1 痰瘀结聚型痤疮论述 |
5.2 用药依据 |
5.3 疗效分析 |
5.4 安全性评价 |
5.5 不足与展望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6)中医“五郁”理论及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中医“五郁”理论的源流 |
1 秦汉时期——基于气化理论论述五郁 |
1.1 运气之郁的系统阐发 |
1.2 突出强调外感邪气的火(热)郁病机 |
2 唐宋时期——继承《内经》五郁理论 |
2.1 五郁治则的初步注解 |
2.2 论治运气之郁 |
2.3 论述具体年份的运气之郁特点 |
3 金元时期——各家理论发挥 |
3.1 扩充五郁治则的范畴 |
3.2 提出木郁、火郁理论新解 |
4 明清时期——创新发展五郁理论 |
4.1 界定五郁的概念范畴 |
4.2 区分五郁、六郁和情志之郁 |
4.3 阐述五郁的病机 |
4.4 运气之郁发微 |
4.5 侧重发展木郁、火郁理论 |
4.6 创新并灵活运用五郁治则 |
4.7 提出五郁治疗的方剂 |
5 讨论 |
5.1 从外感运气之郁到内伤脏腑之郁的转变 |
5.2 五郁治则内涵的阐述和临床应用是历代医家的研究重点 |
5.3 重视木郁和火郁 |
5.4 历代医家论述运气之郁偏少的原因 |
第二部分 中医“五郁”理论的基本内容 |
1 认识论特点 |
1.1 理论基础——气化理论 |
1.2 核心观念——整体观念 |
1.3 思维方法——五行学说 |
2 概念释义 |
2.1 “郁”的概念 |
2.2 “五郁”的概念 |
2.3 五郁相关概念的辨析 |
2.4 “木郁”的概念 |
2.5 “火郁”的概念 |
2.6 “土郁”的概念 |
2.7 “金郁”的概念 |
2.8 “水郁”的概念 |
3 病因特点 |
3.1 外感因素 |
3.2 内伤因素 |
4 病机特点 |
4.1 五郁的基本病机 |
4.2 运气之郁的特殊病机 |
4.3 木郁的病机特点为肝失疏泄,气机郁滞 |
4.4 火郁的病机特点为火气郁遏,不得发越 |
4.5 土郁的病机特点为脾失运化,气机壅滞 |
4.6 金郁的病机特点为肺失宣降,肺气壅郁 |
4.7 水郁的病机特点为肾失气化,气机郁遏 |
5 五郁治则的内涵 |
5.1 五郁治则的基本内涵 |
5.2 “木郁达之”的内涵在于条达肝木以恢复其疏泄功能 |
5.3 “火郁发之”的内涵在于发散火气以顺其上炎之势 |
5.4 “土郁夺之”的内涵在于攘夺脾胃壅滞以恢复脾胃运化功能 |
5.5 “金郁泄之”的内涵在于疏泄肺气之壅以恢复肺之宣降功能 |
5.6 “水郁折之”的内涵在于折制水气并恢复肾脏气化功能 |
6 五郁的预防 |
6.1 疾病预警 |
6.2 调和运气 |
6.3 针刺预防 |
6.4 养生保健 |
7 讨论 |
7.1 万病皆起于郁,万病皆致郁 |
7.2 五郁无论何因所致,其病位均以脏腑为主,五郁治则可作为郁病的基本治则 |
7.3 研究五郁理论要重视运气之郁 |
7.4 研究五郁可参考地域气候的影响 |
第三部分 中医“五郁”理论的古代医案研究 |
1 医案的筛选 |
1.1 医案的筛选范围 |
1.2 医案的筛选标准 |
1.3 确定检索词 |
1.4 文献资料的一、二次筛选 |
2 研究方法和内容 |
2.1 医案的整理 |
2.2 名词术语规范化 |
2.3 医案中药物的整理和统计方法 |
3 结果 |
3.1 医案来源分布 |
3.2 五郁相关医案的疾病类型分布 |
3.3 五郁相关医案的证候类型分布 |
3.4 治疗五郁相关疾病的常用方剂和药物统计 |
4 讨论 |
4.1 五郁疾病分布广泛 |
4.2 古代医家对运气之郁的临床应用鲜有涉及 |
4.3 五郁的方药应用规律 |
第四部分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流行规律与运气之郁的关系研究 |
1 研究资料和方法 |
1.1 数据资料 |
1.2 研究方法 |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
2.1 非典的流行特点 |
2.2 非典相关年份的气候特点 |
2.3 非典相关年份的运气分析及与运气之郁的关系 |
2.4 非典的证候特点与运气之郁的关系分析研究 |
3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中医“五郁”理论的现代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7)“火郁发之”理论及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火郁发之”的理论研究 |
一、“火郁发之”理论概述 |
二、“火郁发之”相关概念研究 |
(一) “火”的中医内涵 |
(二) “郁”的中医内涵 |
(三) “发”的中医内涵 |
三、“火郁”产生的原因、机理、临床表现、具体治法 |
(一) “火郁”产生的原因 |
(二) “火郁”产生的机理 |
(三) “火郁”的临床表现 |
(四) “火郁”的具体治法 |
第二章 “火郁发之”的临床应用研究 |
一、“火郁发之”在温病卫气营血证治中的应用 |
(一) 卫分证 |
(二) 气分证 |
(三) 营分证 |
(四) 血分证 |
二、“火郁发之”在疫病中的应用 |
(一) “火郁发之”对热疫的影响 |
(二) “火郁发之”对寒疫的影响 |
三、“火郁发之”在当今临床中的应用 |
(一) 内科 |
(二) 妇科 |
(三) 外科 |
(四) 儿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致谢 |
(8)紫玉润唇膏治疗慢性唇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临床研究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
附录 |
慢性唇炎中医治疗的研究进展(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9)火针联合中药汤剂治疗寻常型痤疮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祖国医学对寻常痤疮的认识及研究 |
1.1 对痤疮病名的记载 |
1.2 对痤疮病因病机的探讨 |
1.3 辨证论治 |
1.4 中医外治 |
2. 现代医学对寻常痤疮的认识及研究 |
2.1 痤疮的发病机制 |
2.2 痤疮的治疗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方法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研究病例纳入标准 |
1.4 研究病例排除标准 |
1.5 研究病例中止、剔除标准 |
1.6 研究对象注意事项 |
1.7 治疗方案 |
1.8 观察指标和疗效判定 |
1.9 数据处理及方法 |
2. 数据分析 |
2.1 一般资料分析 |
2.2 皮损情况分析 |
2.3 中医证候分析 |
2.4 观察不良反应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寻常座疮立法依据 |
2. 疗效分析及火针疗法 |
2.1 方药分析 |
2.2 火针疗法的概述及机制 |
2.3 维A酸药理 |
2.4 课题总结 |
第四部分 结论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致谢 |
(10)门九章教授应用联合方组治疗慢性病疑难病证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理论概述 |
古今文献中联合方组雏形初探 |
研究方法 |
1.研究对象 |
2.病例选择 |
2.1 病例收集标准 |
2.2 病例排除标准 |
3.病例整理规范 |
4.方剂整理规范 |
5.制定调查表 |
6.统计方法 |
研究结果 |
1.性别构成比 |
2.年龄分布 |
3.联合方组治疗病种统计 |
4.单方与联合方组使用情况统计 |
5.联合方组方剂来源统计 |
6.联合方组中各功效方剂统计 |
7.常用联合方组统计 |
8.各系统(科)疾病常用方组统计 |
8.1 消化系统疾病 |
8.2 妇科疾病 |
8.3 呼吸系统疾病 |
8.4 神经系统疾病 |
8.5 内分泌系统疾病 |
8.6 泌尿系统疾病 |
8.7 外科疾病 |
8.8 其他系统(科)疾病 |
讨论 |
1.门九章教授应用联合方组特点分析 |
1.1 兴阳温通 |
1.2 经方为用 |
1.3 大病以胃 |
1.4 功能为本 |
2.门氏杂病流派《联合方组质询表》结果与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表1:《联合方组质询表》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泻黄散加味在皮肤病中应用举隅(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黄芪建中汤组方规律研究[D]. 王万之.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复方紫草油治疗慢性剥脱性唇炎(脾胃湿热证)的临床疗效研究[D]. 任雪雯.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3]泻黄散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 于秋香,孙香娟,郭文辉,苏晓龙. 亚太传统医药, 2021(04)
- [4]小儿紫癜疹消颗粒治疗过敏性紫癜的机制研究[D]. 崔庆科.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0(08)
- [5]小金胶囊治疗中重度痤疮(痰瘀结聚证)的临床研究[D]. 李雪.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6]中医“五郁”理论及临床应用研究[D]. 李阳.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08)
- [7]“火郁发之”理论及临床应用研究[D]. 郑凡超.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8]紫玉润唇膏治疗慢性唇炎的临床疗效观察[D]. 费双雪. 西南医科大学, 2020(11)
- [9]火针联合中药汤剂治疗寻常型痤疮临床疗效观察[D]. 葛哲廷.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10]门九章教授应用联合方组治疗慢性病疑难病证治规律研究[D]. 王甜凤.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