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镀层性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镀层,合金,硬度,氧化钴,热膨胀,表面,性能。
镀层性能论文文献综述
樊艳娥,杨绿,张进,吴怀超,王玥[1](2019)在《碳纳米管增强Cu-Ni复合镀层制备及其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提升Cu-Ni复合镀层的硬度、摩擦磨损与抗腐蚀性能。方法在五水硫酸铜镀液中添加六水合硫酸镍和碳纳米管(CNT),采用电共沉积方法制备Cu-Ni、Cu-Ni/CNT复合镀层。利用显微硬度测试仪、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CNT增强复合镀层(Cu-Ni/CNT)的硬度和摩擦磨损性能。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表征镀层的表面形貌、元素分布及磨斑表面特征。在模拟海水(3.5%NaCl)溶液中测试镀层的电化学阻抗谱(Nyquist)和Tafel曲线。结果 Ni、Cu共沉积时,更多Ni原子被Cu原子置换,镀层硬度相比于纯镍镀层略有下降,但是Cu-Ni固溶体形成后固溶强化使耐磨损性增强。CNT共沉积镶嵌在Cu-Ni复合镀层中,其晶粒细化和弥散强化效应使镀层硬度提高,在考察范围内,最高达到560.59HV。当Cu-Ni共沉积镀液中加入0.08%(质量分数)CNT时,复合镀层中CNT的物理屏蔽使其具有最高的腐蚀电位(-436.08 mV)、最低的自腐蚀速率与最好的抗腐蚀性能,其镀层电阻(Rc)为1573Ω·cm2;相比于纯Ni镀层,腐蚀抑制效率为95.86%;镀层平均摩擦系数最低,为0.52,耐磨性最佳。结论共沉积时,适当配比CNT的加入可有效增强Cu-Ni复合镀层的硬度、摩擦磨损性能和抗腐蚀性能。(本文来源于《表面技术》期刊2019年12期)
杜英超,仉小猛,魏连启,王永良,于博[2](2019)在《电镀Ni-P-Ti_3C_2T_x合金镀层的制备以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提高Ni-P合金镀层的硬度及腐蚀防护性能。方法块体Ti3AlC2颗粒经过氢氟酸的刻蚀作用得到二维层状结构的Ti_3C_2T_x材料,并通过电沉积技术将其掺杂到Ni-P合金镀层中,从而制备出Ni-P-Ti_3C_2T_x复合合金镀层,研究复合合金镀层的成分、表面形貌、表面接触角和硬度,并结合动电位极化曲线以及尼奎斯特阻抗图,分析Ti_3C_2T_x颗粒掺杂对Ni-P合金镀层性能的影响。结果通过深入研究复合合金镀层的性能,发现随着Ti_3C_2T_x颗粒掺杂量的增加,Ni-P-Ti_3C_2T_x合金镀层的表面粗糙程度不断增加,这可能是由于导电的Ti_3C_2T_x颗粒使得合金镀层的树枝状结晶增加,而且合金镀层的表面接触角增大,对于提高合金镀层的腐蚀防护性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由于Ti_3C_2T_x颗粒的掺杂,合金镀层的显微硬度得到了提高,这主要是依靠于弥散增韧的作用以及有限的晶界。Ni-P-Ti_3C_2T_x合金镀层的腐蚀防护性能随着Ti_3C_2T_x颗粒掺杂量的增加,出现了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结论 Ti_3C_2T_x颗粒的掺杂对提高Ni-P合金镀层的硬度以及腐蚀防护性能有一定的作用。(本文来源于《表面技术》期刊2019年12期)
郭昭,齐海东,卢帅,杨海丽[3](2019)在《Co-Ni-Cu合金镀层的电沉积机制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循环伏安曲线和交流阻抗谱,研究了柠檬酸体系中Co-Ni-Cu合金镀层的电沉积机制。同时,研究了电流密度对Co-Ni-Cu合金镀层的表面形貌、成分、结合力、耐磨性及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电位下金属离子以不同的状态发生还原,并且钴镍还原反应首先生成吸附性产物M(OH)_(ads),然后在电极表面进一步还原为原子态。当电流密度为3.47 A/dm~2时,Co-Ni-Cu合金镀层形成均匀、细小的晶粒,表面粗糙度最小,结合力与耐磨性最好。(本文来源于《电镀与环保》期刊2019年06期)
王志义,刘向秀[4](2019)在《紫铜表面镍-铁合金镀层的织构及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向瓦特型镀镍液中添加硫酸亚铁并改变铁、镍离子的质量浓度比,在紫铜表面制备了铁的质量分数不同的镍-铁合金镀层,相应地命名为镍-14.52%铁合金镀层、镍-22.18%铁合金镀层、镍-30.70%铁合金镀层、镍-42.73%铁合金镀层。比较了四种镍-铁合金镀层的织构和性能。结果表明:铁的质量分数是影响镍-铁合金镀层的织构、热膨胀性、显微硬度和抗拉强度的重要因素;镍-30.70%铁合金镀层具有较高的显微硬度和抗拉强度;镍-42.73%铁合金镀层具有较小的平均线膨胀系数。(本文来源于《电镀与环保》期刊2019年06期)
杨少波[5](2019)在《两种不同类型的化学镀层对汽车用铝材表面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汽车用铝材表面分别制备了化学镀Ni-P合金镀层和化学镀Ni-P-WC复合镀层。分析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化学镀层的成分,并研究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化学镀层对铝基体表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学镀Ni-P合金镀层中主要含有Ni、P两种元素,化学镀Ni-P-WC复合镀层中主要含有Ni、P、W、C四种元素,Ni的质量分数都在80%以上;两种不同类型的化学镀层都能显着提高铝基体的显微硬度和摩擦学性能;通过适当的热处理,能进一步提高两种不同类型的化学镀层的显微硬度,并降低磨损量。(本文来源于《电镀与环保》期刊2019年06期)
K.O.NAYANA,S.RANGANATHA,H.N.SHUBHA,M.PANDURANGAPPA[6](2019)在《十二烷基硫酸钠对Ni-Co_3O_4复合电沉积镀层显微组织、耐蚀性能和显微硬度的影响(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添加十二烷基硫酸钠(SLS)的瓦特型镀液中,于低碳钢表面电沉积Ni-Co_3O_4复合镀层。当镀液中存在SLS时,分散的Co_3O_4颗粒向阴极迁移的趋势更大,并与镀层结合。SLS改变Ni-Co_3O_4复合镀层的化学成分、表面形貌和显微组织。与纯镍镀层相比,所开发的复合镀层具有更高的耐蚀性能和显微硬度。在SLS存在条件下,在镀液中装载不同浓度的Co_3O_4颗粒使镀层表面具有疏水性,这对于提高Ni-Co_3O_4复合镀层的耐蚀性能非常有效。在镀液高Co_3O_4颗粒载荷量(>3 g/L)的情况下,Co_3O_4颗粒发生团聚,在镀层表面形成缺陷和位错,导致镀层耐腐蚀性能下降。通过线性磨损试验对疏水镀层的力学性能进行评价。(本文来源于《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期刊2019年11期)
姚小飞,田伟,李楠,王萍,吕煜坤[7](2019)在《热浸镀速率对铜导线表面Pb40Sn60合金镀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改善铜导线的可焊性和耐蚀性,采用热浸镀技术在铜导线表面制备了Pb40Sn60合金镀层,分析了不同热浸镀速率下Pb40Sn60合金镀层的微观组织、相成分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Pb40Sn60合金镀层由α和β两相组成,且α相比β相的相对量较多。随着热浸镀速率的增大,铜导线热浸镀Pb40Sn60合金镀层的厚度增厚,其结晶形态由片层状和等轴状逐渐转变为树枝状。热浸镀过程对铜导线会产生消除加工强化的作用,随着热浸镀速率的减小,热浸镀Pb40Sn60合金镀层铜导线的强度显着降低,延伸率变化较小,铜导线基体的硬度呈略微降低的趋势,镀层硬度亦呈减小的趋势。提高热浸镀速率,有利于镀层的结晶与生长;反之,降低热浸镀速率,有利于消除铜导线基体的加工硬化。(本文来源于《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期刊2019年11期)
尹洪飞,黄巍,王晓雷[8](2019)在《Ni/GO复合镀层的制备与摩擦学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修正的Hummers法制备了GO颗粒,并对其进行了XRD、FT-IR、SEM和TEM表征;利用电沉积技术在铜基体上制备了Ni/GO复合镀层,通过改变镀液中GO的浓度研究其对复合镀层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纯Ni镀层,复合镀层的摩擦磨损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本文来源于《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期刊2019年05期)
刘文庆,赵岩,夏法锋[9](2019)在《磁场强度对磁场-电沉积Ni-Al_2O_3纳米复合镀层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有关磁场对纳米复合镀层制备过程的作用机理研究较少。采用磁场-电沉积方法制备Ni-Al_2O_3纳米复合镀层,利用扫描电镜、EDS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摩擦磨损试验机、电化学工作站以及马弗炉等仪器对Ni-Al_2O_3纳米镀层的表面形貌、元素组成、晶格取向、耐磨性能、耐蚀性能以及抗高温氧化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磁场强度为0.9 T时,Ni-Al_2O_3纳米镀层经磨损以后犁沟较少,未出现断层现象,磨损量达到最小值18.2mg,耐蚀性较好,腐蚀电位为-0.38 V、腐蚀电流密度为1.005×10~(-9)A/cm~2,镀层表面较为平整、空隙较少,具有较强的抗高温氧化性能,在氧化时间120 min时,氧化增重量仅为3.75 mg/cm~2。经EDS分析,证实了Ni-Al_2O_3纳米镀层中存在Ni、Al_2O_3两相,经XRD分析,Ni-Al_2O_3纳米镀层择优取向晶面为(1 1 1)晶面,且当磁场强度为0.9 T时,Ni衍射峰变矮、变宽,说明Ni晶粒细化,镀层性能显着提高。(本文来源于《材料保护》期刊2019年10期)
孙林,邓正超,程凯,李华新,芮修平[10](2019)在《外壳瓷件化学镀镍-磷及镍-硼镀液与镀层性能的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比了外壳瓷件化学镀Ni–P合金和Ni–B合金的镀液性能,以及镀层的附着力、表面形貌、耐蚀性和焊料流淌性。化学镀Ni–P合金的镀液成本低、镀速高,但对加热设备的要求更高。厚度相同时,两种化学镀层的表面形貌相差不大。与Ni–B合金镀层相比,Ni–P合金镀层的粗糙度略低,附着力和耐蚀性较好,但焊料流淌性较差。镀层厚度增大后,两种镀层的附着力都减小,耐蚀性增强,可焊性却无明显变化。(本文来源于《电镀与涂饰》期刊2019年19期)
镀层性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提高Ni-P合金镀层的硬度及腐蚀防护性能。方法块体Ti3AlC2颗粒经过氢氟酸的刻蚀作用得到二维层状结构的Ti_3C_2T_x材料,并通过电沉积技术将其掺杂到Ni-P合金镀层中,从而制备出Ni-P-Ti_3C_2T_x复合合金镀层,研究复合合金镀层的成分、表面形貌、表面接触角和硬度,并结合动电位极化曲线以及尼奎斯特阻抗图,分析Ti_3C_2T_x颗粒掺杂对Ni-P合金镀层性能的影响。结果通过深入研究复合合金镀层的性能,发现随着Ti_3C_2T_x颗粒掺杂量的增加,Ni-P-Ti_3C_2T_x合金镀层的表面粗糙程度不断增加,这可能是由于导电的Ti_3C_2T_x颗粒使得合金镀层的树枝状结晶增加,而且合金镀层的表面接触角增大,对于提高合金镀层的腐蚀防护性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由于Ti_3C_2T_x颗粒的掺杂,合金镀层的显微硬度得到了提高,这主要是依靠于弥散增韧的作用以及有限的晶界。Ni-P-Ti_3C_2T_x合金镀层的腐蚀防护性能随着Ti_3C_2T_x颗粒掺杂量的增加,出现了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结论 Ti_3C_2T_x颗粒的掺杂对提高Ni-P合金镀层的硬度以及腐蚀防护性能有一定的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镀层性能论文参考文献
[1].樊艳娥,杨绿,张进,吴怀超,王玥.碳纳米管增强Cu-Ni复合镀层制备及其性能[J].表面技术.2019
[2].杜英超,仉小猛,魏连启,王永良,于博.电镀Ni-P-Ti_3C_2T_x合金镀层的制备以及性能研究[J].表面技术.2019
[3].郭昭,齐海东,卢帅,杨海丽.Co-Ni-Cu合金镀层的电沉积机制及性能研究[J].电镀与环保.2019
[4].王志义,刘向秀.紫铜表面镍-铁合金镀层的织构及性能[J].电镀与环保.2019
[5].杨少波.两种不同类型的化学镀层对汽车用铝材表面性能的影响[J].电镀与环保.2019
[6].K.O.NAYANA,S.RANGANATHA,H.N.SHUBHA,M.PANDURANGAPPA.十二烷基硫酸钠对Ni-Co_3O_4复合电沉积镀层显微组织、耐蚀性能和显微硬度的影响(英文)[J].TransactionsofNonferrousMetalsSocietyofChina.2019
[7].姚小飞,田伟,李楠,王萍,吕煜坤.热浸镀速率对铜导线表面Pb40Sn60合金镀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9
[8].尹洪飞,黄巍,王晓雷.Ni/GO复合镀层的制备与摩擦学性能研究[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19
[9].刘文庆,赵岩,夏法锋.磁场强度对磁场-电沉积Ni-Al_2O_3纳米复合镀层性能的影响[J].材料保护.2019
[10].孙林,邓正超,程凯,李华新,芮修平.外壳瓷件化学镀镍-磷及镍-硼镀液与镀层性能的对比[J].电镀与涂饰.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