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多毛纲海蛹科和臭海蛹科的形态分类学研究

中国海多毛纲海蛹科和臭海蛹科的形态分类学研究

论文摘要

环节动物门(Annelida)多毛纲(Polychaeta)的海蛹科(Opheliidae)和臭海蛹科(Travisiidae),从潮间带到深海均有分布,是泥沙底质中的优势类群。臭海蛹科原属于海蛹科臭海蛹属,现已提升到科水平,可见,海蛹科和臭海蛹科的分类已有较大变化,因此,对海蛹科和臭海蛹科的形态分类进行系统研究很有必要。目前我国对海蛹科和臭海蛹科物种尚无系统的分类学研究,本文根据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海洋底栖生物课题组在中国近海采集收藏的标本、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标本馆馆藏标本、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底栖生物课题组采集标本等,结合国内外专著及文献,利用传统形态分类学对海蛹科和臭海蛹科物种的形态分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可为我国多毛类动物分类学、海洋生物多样性和数据库提供新的资料。主要结果如下:1、发现了中国海域海蛹科2个新种和2个新记录种、中国海域臭海蛹科3个新种。描述了中国海域海蛹科5属12种、中国海域臭海蛹科1属4种。2、海蛹科新种蔡氏软鳃海蛹Thoracophelia caii sp.n.,主要特征为鳃前刚节14个,具鳃刚节15个,鳃后刚节7个,共38刚节。尾部腹面具1个三角形腹叶,两侧各具7个肛须。该新种在中国南海沙质潮间带发现。3、海蛹科新种杨氏粘海蛹Ophelia yangi sp.n.,主要形态特征为鳃前刚节10个,具鳃刚节16个,鳃后刚节6个,共32个刚节。4、海蛹科新记录种阿马阿曼吉虫Armandia amakusaensis,该种的主要特征是肛漏斗最大长近等于基部宽,肛漏斗缘乳突长近等于与肛漏斗长度,1-13刚节的前刚叶大小与随后体节的前刚叶相似,肛漏斗基部具1根很长的锯齿状中腹须。该种在中国黄海被鉴定为中阿曼吉虫Armandia intermdia。5、海蛹科新记录种棋盘角海蛹Ophelina tessellata,该种主要特征是肛漏斗长与深度比仅1.5倍,肛漏斗腹面具明显的棋盘状网格。6、臭海蛹科新种吴氏臭海蛹Travisia wui sp.n.,主要特征为具30个体节,2-15刚节体节为3环轮,体后具4个无刚毛体节。体表具明显的横排肉瘤。疑似新种吴氏臭海蛹与紫臭海蛹Travisia pupa的主要区别在于体节数和刚节数不同。7、臭海蛹科新种厦门臭海蛹Travisia amoyanus sp.n.,主要特征为具36体节,具32刚节。侧器官第1刚节至体后,肛前1-2体节常不明显。肾管起始于3-14刚节。三角形侧叶起始于15刚节至尾部。新种厦门臭海蛹与中国臭海蛹Travisia chinensis和日本臭海蛹Travisia japonica的主要形态区别在于体节数的不同。8、臭海蛹科新种黄海臭海蛹Travisia huanghainensis sp.n.,主要特征为侧器官分布于全身,鳃分布于2-34刚节,第15刚节具侧叶,侧叶三角形。体节多变。黄海臭海蛹与日本臭海蛹Travisia japonica的主要区别在于鳃和侧器官的分布不同。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多毛纲动物的经济和生态价值
  •   1.2 海蛹科的分类研究概况
  •     1.2.1 角海蛹属Ophelina分类研究概况
  •     1.2.2 阿曼吉虫属Armandia分类研究概况
  •     1.2.3 多眼虫属Polyophthalmus分类研究概况
  •     1.2.4 软鳃海蛹属Thoracophelia分类研究概况
  •     1.2.5 粘海蛹属Ophelia的分类研究概况
  •   1.3 臭海蛹科的分类研究概况
  •     1.3.1 臭海蛹属Travisia的分类研究概况
  •   1.4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多毛类动物标本来源
  •   2.2 多毛类动物拍照技术
  •   2.3 多毛类动物抠图技术
  • 第3章 中国海域海蛹科种类及其分布
  •   3.1 中国海域角海蛹属Ophelina Orsted,1843
  •     3.1.1 中国海域海蛹属的种类及分布
  •   3.2 中国海域阿曼吉虫属Armandia Filippi,1861
  •     3.2.1 中国海域阿曼吉虫属的种类及分布
  •   3.3 中国海域多眼虫属Polyophthalmus Quatrefages,1850
  •     3.3.1 中国海域多眼虫属的种类及分布
  •   3.4 中国海域软鳃海蛹属Thoracophelia Ehlers,1897
  •     3.4.1 中国海域软鳃海蛹属的种类及分布
  •   3.5 中国海域粘海蛹属Ophelia Savigny in Lamarck,1818
  •     3.5.1 中国海域粘海蛹属的种类及分布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海域臭海蛹科种类与分布
  •   4.1 臭海蛹属Travisia Johnson,1840
  •     4.1.1 臭海蛹属的种类及分布
  •   4.2 本章小结
  • 第5章 论文小结
  •   5.1 主要成果
  •   5.2 创新点
  •   5.3 不足之处
  •   5.4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杨德援

    导师: 蔡立哲

    关键词: 海蛹,臭海蛹科,形态分类学,中国海

    来源: 厦门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生物学

    单位: 厦门大学

    分类号: Q959.192

    总页数: 126

    文件大小: 10954K

    下载量: 9

    相关论文文献

    • [1].氨氮和硫化物对双齿围沙蚕三刚节幼体的急性攻毒试验[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03)
    • [2].饵料和附着基对双齿围沙蚕人工育苗的影响研究[J]. 齐鲁渔业 2010(07)
    • [3].饵料和附着基对双齿围沙蚕人工育苗的影响[J]. 河北渔业 2010(01)
    • [4].利氏才女虫幼体发育的研究[J]. 四川动物 2009(06)
    • [5].倒L型钢筋混凝土桥墩刚节点结构设计研究[J].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14(03)
    • [6].双齿围沙蚕人工繁育、养殖的技术集成和产业化开发[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18)
    • [7].半刚性节点无支撑钢框架地震易损性分析研究[J]. 工业建筑 2016(09)
    • [8].重组竹框架结构的设计[J]. 林业科技开发 2014(05)

    标签:;  ;  ;  ;  

    中国海多毛纲海蛹科和臭海蛹科的形态分类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