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住建局湖北省黄冈市436200
摘要: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作业时,安全监督管理对施工现场作业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必须对其加强重视,进一步保障现场工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使其更好的满足现代建筑行业发展需求,为了进一步明确建筑工程在进行现场施工作业时如何对其进行更为有效的安全监督管理,特此展开本次研究本次研究。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
1建筑工程施工的特征
建筑工程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专业,涉及的方面很广,主要指针对房屋等建筑的设计和建造等工作,有时也包括周边的各种相关配套设施的规划和建造,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由于工作的复杂性,比如其投资来源的多元、建造过程中对大量机械和人员的调配以及施工周期过长的问题,都容易给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带来困难。而且在一般施工现场的一线施工人员很多都是文化水平比较低的农民工,他们自身的技术水平一般,安全意识不强,往往不能及时发现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更不利于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
2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安全管理体制不健全
如果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会导致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流程和制度都十分的混乱和没有秩序,施工负责人对工人们的施工效果和质量也无法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同时,如果没有相关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对员工们进行管理,员工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意识就不会加强,从而就会加大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企业的管理者和负责人必须要加大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的力度,建立起一个完备的、科学的、专业的安全管理制度,减少施工人员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施工现场的稳定发展。
2.2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薄弱
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危险系数很高,往往存在着很多的安全隐患危害着施工人员的安全,但由于大部分的施工人员都是教育水平较低的农民工,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都比较薄弱,因此会加大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同时,由于施工现场存在着一部分的大型工具和设施,施工人员在进行操作的时候由于安全意识较为薄弱,没有做好安全防范措施或者在进行操作和使用的时候用错了方法,这些现象都有可能会导致施工现场出现安全事故。只有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工人们对安全隐患的防范,才能够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2.3缺乏完备的安全监督体系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要进行安全管理,还有很重要的一步就是对施工现场加大安全监督的力度。但目前由于施工现场的管理者和负责人安全责任意识不够,疏于对施工现场和施工人员的安全监督管理,同时缺乏一个完备的安全监督体系。这样就会导致施工人员在没有得到有效的监督和管理的情况下,会出现工作不认真、偷工减料、施工现场混乱或者不正确佩戴好安全防范工具等问题出现,从而就会加大施工人员的安全隐患,危害工人们的人身安全。
2.4缺乏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
由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工人们基本上都是素质较低的农民工,因此安全意识都比较的薄弱,需要施工企业对工人们不断地进行安全教育。但由于施工企业负责人的安全意识薄弱,会缺乏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从而导致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没有得到有效提高,在进行施工的时候会出现对施工设施使用不当、安全防范措施佩戴不当、无法识别安全隐含和风险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会加大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危害工人们的生命安全,还会影响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和质量。
3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管理策略
3.1引入现代化监督管理技术
新时期,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开展,要求实现对现场安全的全天候监管,保障安全生产管理到位。若想达到上述目标,单纯依靠现有的人力资源显然力不从心,因此需要创新监督管理方式方法。具体实践中,积极推广应用远程视频监控技术,借助APP和在现场的传感器等,构建高效的监督管理系统,提高施工现场远程视频监控水平,保证监督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落实到位。这需要建筑企业加大建设投入力度,在施工现场的主出入口和材料加工区域以及工地制高点,比如塔机顶端位置,设置远程视频监控设备,构建远程监控系统,为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远程监控设备的布置,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点位,做好现场人员和车辆以及材料加工等的监督管理。工程作业现场至少要设置1个远程视频监控设备,使用球形摄像机或者其他摄像设备,获取施工作业现场的基本信息,强化安全生产管控。
3.2加大特殊天气的检查力度,保障现场的安全
从建筑工程施工实际来说,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监督检查工作计划,实现对汛期防汛排涝以及高温天气等的有效应对。通过加大空间作业和起重设备以及消防安全等的检查力度,全面排查安全隐患。对事故多发和违法违规行为严重等工程项目,上级管理部门要增加检查频次以及执法力度,做好全面的监督管控,保障建筑工程生产的安全性。企业方面则要积极制定并且完善应急预案,做好施工现场灾害的有效防范,保障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通过安全专项检查,强化机械设备和基坑等的安全管理力度,防止机械设备安全和高坠安全事故等的发生,保障生产的有序开展。
3.3制定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扩大管理范围
若想更好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建筑工程,提高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水平,制定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扩大监督管理覆盖面,有着重要的意义。需要注意的是,制定监督管理制度时,要结合当前建筑工程生产技术和工艺等的特点,提出具体的监督管理工作要求和方法,明确监督管理工作职责,保障各项安全监督检查工作高质量落实,确保工程生产的效益。通过采取系列措施,实现对生产的安全防护。
3.4落实安全文明标准化管理制度
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实际来说,要认真落实安全文明标准化制度,做好现场各项检查工作。在开展监督检查时,重点围绕安全防护的设置情况进行。例如,基坑临边防护。按照安全文明标准化要求,设置的基坑临边防护,要使用钢管材料搭设两道防护栏形式,下道栏杆距离地面600mm,上道栏杆距离地面1200mm。立杆之间的距离要小于2000mm,同时立杆和基坑边坡的距离要大于500mm。设置的防护栏杆内侧,要布置密目安全网,防护外侧布置200mm的高踢脚板等。在安全监督检查工作中,检查人员要严格按照上述标准进行排查,及时发现安全防护的不足,要求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处理,保障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工作到位,避免存在安全隐患,影响着整体施工的安全,确保工程建设的效益。构建高水平的安全防护体系,对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需要相关管理人员高度重视。
3.5强化现场人员管理
在进行施工作业之前,现场工作人员必须进行有效的安全交底和技术交底工作,同时,还需要对其进行专业培训,使其在进行具体施工作业时能够进一步认识危险源,实现其安全意识的有效提升。同时,还需要确保现场施工人员具有更高施工技术水平,这我能够更为全面的把握相关施工办法,再进行具体施工作业时,需要基于施工人员具体工作行为科学选择安全管理规范,确保其有效性,使其在工作过程中能够进一步实现规范化和标准化。与此同时,如果要确保在施工现场进行更为有效的安全监督工作,就必须对现场安检人员进行专业培养,使其更为丰富的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确保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过程中具有更高的理论水平,更为专业的业务技能,保障安全监督管理团队具有较高专业素质,能够进一步提升监督管理水平,更高程度的保障安全生产。
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加强施工管理技术能够确保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其施工现场进行科学有效的安全监督管理,更高程度的保障施工效率和施工制的,有效避免在进行施工作业时出现安全事故,为我国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有效提升国家经济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润智.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8(39):145-146.
[2]刁兆勇.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分析[J].河南建材,2018(02):70-71.
[3]蔡菲.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管理[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4):18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