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地理信息系统进驻中南海

西部大开发地理信息系统进驻中南海

一、西部大开发地理信息系统进入中南海(论文文献综述)

王月[1](2019)在《习近平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的基本逻辑研究》文中指出民族工作历来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工作领域。十八大以来,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民族地区工作出现了新的特点,面临更高的发展要求。一方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期,民族地区不能拖后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同样离不开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这就要求民族工作紧跟时代步伐,增强民族团结。另一方面,影响民族团结和地区稳定的因素还很多。新疆、西藏等地出现的暴恐案件,严重影响民族地区的稳定。随着社会流动人口的增多,城市民族工作需要在社会服务和社会治理的理念和方式上进行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就民族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涵盖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的方方面面,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民族工作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这一系列重要论述成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开创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指引。习近平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有其特定的产生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首先,本文从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时代背景、习近平本人的主观因素和民族工作重要论述的产生过程三个方面分析了习近平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的产生逻辑。从时代背景看,国际国内民族工作形势都出现了新变化,国际上的民族主义潮流和极端民族主义势力给我国的民族工作带来挑战,国内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新的主要矛盾使民族工作的任务更加多样。从习近平本人的主观因素看,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非常关注民族工作,对少数民族群众充满关怀,并在广大民族地区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正是这种勤政为民的公仆情怀和脚踏实地的调查研究使得他能够进行卓有成效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从产生过程看,习近平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既包含习近平早期的民族工作思考成果,也包括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的全新探索。其次,本文从习近平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的理论来源、理论体系以及理论创新三个方面分析了习近平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的理论逻辑。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民族工作理论是习近平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的思想渊源。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理论与实践是习近平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的历史借鉴。中华民族的传统民族思想的积极因素,是探索解决新时期民族问题的丰富滋养。立足于党的十八大以来民族工作的实际,梳理习近平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可以看出这一系列重要论述是“一个中轴”和“五位一体”外围理论紧密结合的理论体系。习近平这一系列重要论述的理论创新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呈现出来。最后,本文从习近平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的实践运作和实践效应两个方面分析了习近平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的实践逻辑。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在民族工作上同样如此,注重用制度和法律办事,并在制度和法律框架内大胆创新,提出新颖的治理方式。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伟大的成就,经济结构化迈出重要的步伐,民族团结稳定局面也不断巩固,民族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脱贫工作取得显着成效,生态建设迈上了新台阶,城乡居民水平显着提高。习近平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是指导我国当前和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民族工作的行动指南,这一系列重要论述在实践中产生,并在实践中得以检验。研究习近平这一系列重要论述的基本逻辑,对于把握新时代民族工作的规律,更好地做好民族工作,团结各民族力量共筑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孙松林[2](2018)在《岷江上游地区藏羌聚落景观特征的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岷江上游位于四川西北部,连接着成都平原与青藏高原,是汉藏之间的过渡地带,也是川藏间重要的交通廊道与枢纽。其高山深谷的地理环境、丰富的气候植被特征、多民族杂居的文化现象赋予了其独特而神奇的聚落景观,而偏僻、蔽塞的地理、交通环境又使得这些民族瑰宝得以保存,让人得见其神奇雄浑、苍凉悲壮的景观魅力。为了理清在同一地理环境中和同一民族中的藏羌聚落景观的同质性与异质性特征,以及这些迥异的聚落景观特征内在的形成机制与建造逻辑,本研究采用田野调查、数据统计、GIS分析、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岷江上游的藏族与羌族聚落景观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先对岷江上游的自然地理环境、历史人文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进行了概述(第二章);然后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岷江上游的总体聚落景观分布格局、各沟谷的聚落景观特征及11个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进行了分析(第三~五章);接着对同沟谷的藏羌聚落景观及同民族内不同沟谷的聚落景观进行了横向与纵向的对比、区分,并作了总结与评价(第六章);在此基础上,对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内在形成机制进行了深入的剖析(第七章);最后总结归纳了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基本模式与演替逻辑(第八章)。研究结论如下:1.藏羌聚落景观总体上具有沿岷江水系线性发展、沿海拔垂直分异的特征,2.藏族与羌族聚落在海拔、地貌、坡度坡向、资源关系上存在明显的分布差异,3.同一民族的聚落景观在岷江上游有多种表达方式,4.同区域内的藏羌聚落景观存在同质化现象,5.资源匮乏导致不同族群间激烈的生存竞争与势力分化,6.岷江上游的聚落景观是以自然地理为基础,以历史人文为辅助变量而综合形成的,7.资源、产业、生产力、道路交通、文化交流、行政干预、自然灾害共同驱动聚落景观的演变。本研究首次对岷江上游的藏族与羌族聚落景观特征进行了全面的比较研究,总结出了藏羌聚落景观之间的同质性与异质性特征,并对藏羌族聚落景观特征的形成给出了科学的解释与解答,还对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基本模式和演替逻辑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并初步绘制了的岷江上游聚落景观基因图谱。研究成果有助于拯救与保护岷江上游独特的自然与文化遗产,助力民族地区的团结繁荣与可持续发展,并对西部大开发中的风貌建设、旅游开发、经济发展与地域性景观营造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李庚伦[3](2017)在《我国陆地边疆政治安全治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陆地边疆①的政治安全不仅影响到边疆的经济发展和安定有序,而且关联到整个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久安长治。边疆政治安全可以界定为地方政治系统不受到政治系统内部消极因素的干扰或政治系统外部反对势力颠覆性的威胁,在边疆拥有较高政治合法性且有效治理的状态,并且拥有维护边疆可持续安全的能力。综上所述,边疆政治安全治理是指以地方政府为核心的多元治理主体,为了实现地方政治系统不受到政治系统内部消极因素的干扰或政治系统外部反对势力颠覆性的威胁,运用国家权力应对政治系统、国内政治生态环境和国际政治生态环境存在的威胁和挑战的活动及其过程。我国边疆政治安全治理主要涉及意识形态安全建设、政党执政安全建设、地方政权安全建设和国家主权安全维护等维度。我国边疆政治架构自身建设的重要性。我国边疆政治安全面对着复杂的国内外威胁和挑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了维护我国边疆政治安全面与国内外政治生态环境互动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个以党政体制为核心的政治系统。我国边疆政治系统由党权系统、政权系统和政协系统等组成。从我国边疆政治架构自身建设的视野出发,如何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自身发展,如何提升中国共产党在边疆的执政能力,如何强化边疆地方政府治理能力和制度安全,如何维护我国边疆国家主权安全特别是构建立体化现代化的戍边体系,是我国边疆政治系统存在的内在价值和意义,也是维护和巩固我国边疆政治安全的主要使命和基本方向。国内政治生态环境有效治理的重要性。我国边疆包括西南边疆的广西、云南,西藏,新疆,北部边疆的甘肃、内蒙古,还有东北边疆的黑龙江、吉林、辽宁等9个省或自治区。复杂多样的国内政治生态环境致使我国边疆政治安全面临着多元文化并存、利益结构失衡、三股势力猖獗、边疆宗教问题、邪教蔓延问题、黑社会组织犯罪、国家认同危机和网络舆情传播等威胁和挑战。从国内政治生态环境有效治理的视野出发,如何处理和应对边疆多元文化并存、三股势力猖獗、利益结构失衡和国家认同危机等问题的威胁和挑战,获得边疆各族群众的理解、支持和认同,确立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边疆的指导地位、维护中国共产党在边疆的执政地位、维护边疆地方政权的合法运行、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国家政治安全治理题中应有之义,也是维护和巩固我国边疆政治安全的主要使命和基本方向。国际政治生态环境相互合作的重要性。我国陆地边界和14个国家相邻,西南边疆毗连着越南、老挝和缅甸等国,西藏接壤不丹、尼泊尔、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国,新疆相邻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和蒙古等国,北部边疆和东北边疆则和蒙古、俄罗斯、朝鲜等国相邻。变幻莫测的国际政治生态环境,使我国边疆面临着西方社会思潮、西方敌对势力以及境外军事力量的威胁和挑战,而欧美等国家更是觊望围堵中国、西化中国、孤立中国、干涉中国的内政。从国际政治生态环境相互合作的视野出发,如何应对境外意识形态渗透、境外势力干涉中国内政,以及境外军事力量等问题的威胁和挑战,获得边疆各族群众的理解、支持和认同,确立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边疆的指导地位、维护中国共产党在边疆的执政地位、维护边疆地方政权的合法运行、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全球政治安全治理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巩固和维护我国边疆政治安全的主要任务和基本方向。本文从政治学的视角出发对我国边疆政治安全治理进行研究,提出“我国边疆政治安全治理研究”的命题,以应对我国边疆当前面临的国内外威胁。本文严格遵循“什么是边疆政治安全治理,如何完善边疆政治安全治理”这一逻辑结构。本文共六章,前三章分别从我国边疆政治安全治理的理论概述、历史镜鉴和当代威胁等三个方面论述了“什么是边疆政治安全治理”,后三章从边疆政治架构的建设与巩固、国内政治生态环境的治理与完善,以及国际政治生态环境的应对与合作等三个方面论证了“如何完善边疆政治安全治理”。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我国边疆在政治改革、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家喻户晓的成就,但和我国内地特别是东部沿海还有一定的差距,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则不言而喻。国内外反华势力以此为基点,从我国边疆的意识形态安全维度、政党执政安全维度、地方政权安全维度和国家主权安全维度等方面着手,对我国边疆政治安全造成了威胁和挑战。对于我国边疆政治安全的维护和治理而言,我国边疆政治架构的建设是维护我国边疆政治安全的关键环节,国内政治生态层面的有效治理是维护我国边疆政治安全的重要领域,国际政治生态层面的相互合作是维护我国边疆政治安全的影响因素。

文园园[4](2017)在《广西北部湾港口物流整合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及打造中南西南战略新支点进程的日益深化,广西北部湾的防城港、钦州港、北海港三大港口迎来了再次成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组成部分的机遇。广西北部湾港凭借自身优越的地缘优势,逐渐发展成为为中国面向东盟,走向世界的通道。对于北部湾港整合的经验与不足,加快北部湾港的融合,充分发挥港口一体化的经济效益,对“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国内外学者的相关文献基础上,以防城港、钦州港、北海港三港物流整合为研究目标,分析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通过分析三个港口物流发展的现状,结合现状分析了三港物流进行整合的原因;并借鉴国内外典型的港口物流整合模式的经验,在北部湾港口物流整合中提供了指导意义,并结合广西北部湾港口自身所具备的优势以及目前所面临的机遇,概述了钦北防三港物流进行整合的可行性;通过分析目前港口整合成效,发现整合中仍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旨在将广西北部湾港打造成为面向东盟的重要出海通道,辐射西南、中南地区以及服务“一带一路”的区域性的国际物流中心。

陆大道,王铮,封志明,曾刚,方创琳,董晓峰,刘盛和,贾绍凤,方一平,孟广文,邓祥征,叶超,曹广忠,杜宏茹,张华,马海涛,陈明星[5](2016)在《关于“胡焕庸线能否突破”的学术争鸣》文中研究表明着名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于1935年提出中国人口地理的重要分界线(简称"胡焕庸线"),被广泛认可和引用,是中国地理学发展的重要成果。2014年底,李克强总理参观人居科学研究展时,高度关注胡焕庸线,并提出了胡焕庸线能否突破的问题。胡焕庸线因而再度引起争论和热议。据此,组织了一些地理学者围绕该问题进行学术讨论,力图从不同层面展现学者们对胡焕庸线的理解与反思,从而深化胡焕庸线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进而指导中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和区域实践。

付蓓[6](2013)在《中国民族自治区民生问题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形式、基本政策,也是我国三大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民族自治区是我国民族自治地方中行政级别最高的单位,也是自治权最大的行政单位,其管辖区域面积广阔。民生问题是当今社会热点问题。少数民族民生问题是当前我国最大的民族问题,对此特别加以重视,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公平与稳定;如果对少数民族民生问题采取听之任之的漠视态度,就有可能使一些原本简单的经济社会问题演变发展为复杂的民族矛盾和政治冲突,对少数民族地区甚至整个国家的稳定和发展造成严重影响。近年来,我国5个民族自治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民生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但与其他发达省市相比,差距仍然较大,有些差距还在进一步扩大。同时,各民族自治区内部之间民生发展也不平衡。客观、公正地评价各民族自治区的民生发展状况,对于科学确定各民族自治区的民生发展思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实现民族自治区的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把我国5个民族自治区作为一个群体进行整体研究,是我国民生研究领域的一个新尝试。笔者首先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建立一套较为科学的量化评价指标体系,对当前我国5个民族自治区民生现状和发展速度进行了测量和科学评定,获得各民族自治区民生状况的各类信息和细节特征;进行纵向和横向对比分析,不仅对民族自治区自身发展进行了分析和指标排序,还对民族自治区和全国平均水平,以及沿海发达5省(市)进行了对比分析。从纵向对比分析中,客观地体现了取得的成就;从横向对比分析中,直观地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存在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努力做到方法科学、数据真实、结论客观,力求突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研究和对策相结合。全文七章,各章主要内容如下:第1章绪论。通过界定与民生问题相关的概念,指出研究民族自治区民生问题的意义,从国内外研究文献的梳理中把握当前民族自治区民生问题研究的不足,以此确定本文的研究视角和可能的创新点。第2章是民生问题的理论基础。分述当前中国民生理论的三大来源:西方社会中与民生有关的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生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第3章民族自治区民生评价体系设计。首先从宏观上介绍我国民族自治区的基本概况,在回顾民生发展历程基础上,重点按照党的十八大报告所提出的“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的要求,同时结合民族自治区实情,构建我国民族自治区民生发展量化评价体系。此章是后面一章分析对比的基本点。第4章对民族自治区民生发展现状进行总体分析。首先按照民生发展量化评价指标体系,直观描述民族自治区民生水平在全国区间位置;再用纵向比较方法,回顾各项民生指标发展的轨迹、民生质量提升的速度,总结并坚持成功的做法和经验;用横向比较方法,分析民族自治区与沿海发达5省(市)的差异,客观评价民族自治区民生的突出成绩和相对差距,力求对民族自治区民生状况有真实、全面的把握。第5章分析民族自治区民生发展的不足之处。主要从城乡收入水平相对较低、教育文化发展劣势明显、城乡隐性失业比例增大、医疗卫生服务供需差距较大、住房保障水平相对较低和老年社会保障尚需提高6个方面进行分析。第6章总结民族自治区解决民生问题的基本经验。包括:社会稳定是民族自治区解决民生问题的前提条件;立足本地发展经济是民族自治区解决民生问题的关键所在;文化繁荣是民族自治区解决民生问题的内在动力;准确把握政党、政府和群众三者角色定位是民族自治区解决民生问题的基本要求。第7章提出加快民族自治区民生发展的对策与建议。主要针对民族自治区民生发展的不足之处,提出对应的解决对策。“十二五”期间国家要转变发展模式,以民生为先,缩小区域差距,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对我国民族自治区民生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将是一件非常重要和有意义的工作,可以通过定量分析把握当前我国各民族自治区的民生状况和进步程度,为政府有关部门实施不同民族区域的差异化国家援助政策提供依据。

孔金平[7](2006)在《东北振兴与政府转型互动研究》文中提出(一)自孔子以来有作为的学问家们,历来强调学以志道、学以致用。我们今天搞行政管理研究,也有一个“志道”与“致用”的问题。其“道”,应在于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的规律;其“用”,则是为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服务,为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增强政府活力服务,为建设能够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人民政府服务。这一“道”一“用”就是我们行政管理研究的主攻方向。行政管理学者要为政府当好智囊,发挥好咨询参谋作用。因此,我们既要想政府之所想,急政府之所急,在事关社会发展全局的重点问题、久攻不下的难点问题、百姓关心的热点问题上深入开展研究;也要正确预测社会发展和政府工作的趋势,注意并超前研究那些尚不被人们重视而又可能引发多种事变的冷点问题,想政府之所未想,急政府之所未急。东北振兴就是这样一个事关社会发展全局的重点问题、久攻不下的难点问题、百姓关心的热点问题,其中也有许多尚不被人们重视而又可能引发多种事变的冷点问题,具有突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非常值得我们去研究。振兴东北是转型期中国的重大课题。(二)振兴东北是一项涉及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系统性变革,其中最关键的是改革政府。关于政府改革问题的研究有多种视角。“行政生态学”就是一个特别有用的分析框架。行政生态学是以生态学理论和方法研究行政管理与其周围环境的一门科学。它主要研究各个国家的社会文化和历史传统等因素对公共行政的影响以及公共行政对该国社会变迁与发展的影响。行政环境与行政管理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政府的行政管理活动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必须遵循行政生态规律。行政管理与社会环境具有内在的联系,行政管理受到环境的巨大影响,又负有改造环境的重大使命。“研究公共行政,必须研究它的生态问题。”行政生态学是一个比喻性的说法,其含义主要来自生态学(Ecology)。在公共行政学领域,生态学的思想最早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高斯(John M.Gaus)提出,并经里格斯(Fred W.Riggs)的大力提倡而流行于世。里格斯的研究在行政学理论领域发生重大影响,使行政生态学成为一门新的、系统的学科,并且标志着只在行政系统内部研究行政管理的时代的结束。行政生态研究是一种比较成熟的研究方法,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强大的解释力。行政生态学在某些方面、一定程度上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世界普遍联系和普遍发展的观点,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的基本原理,是我们社会主义行政管理可以借鉴和吸收的行政理论。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和理论研究中都要注意研究行政管理与其外部环境、经济基础和行政管理之间的关系,寻求行政管理规律,增强行政行为的有效性。行政生态学的学科基础是社会系统理论,行政生态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结构-功能主义。行政生态学从整个社会系统的高度来研究公共行政,将公共行政视为社会系统结构的一部分。认为只有将行政置于社会环境(Context)之中,联系到社会的其他部分,我们才能弄清行政的真正面貌,才能弄清行政面貌发生的内在原因。社会的生存和发展状态如何,取决于行政与其他社会子系统(文化、社会、经济等)各自的状况及其结合状况;反之,整个社会及其他子系统的特征又限定公共行政的状况。换言之,有什么样的公共行政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有什么样的社会就有什么样的公共行政,这就是行政生态学研究的出发点。而根据社会的性质和状态来理解公共行政,根据社会的要求来调整、改革公共行政,是行政生态学的基本研究途径。行政生态学的研究宗旨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要探讨行政系统应(是)如何根据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地变革和发展,这个方面的研究被称作为“行政发展”研究。另一个方面的研究是探求行政系统应(是)如何调整自己的角色和能力结构,积极促进经济进步和社会发展。这个方面的研究也被称作为“发展行政”研究。行政生态研究是公共行政学者将生态学(更进一步讲,是系统思想)运用到公共行政研究的一个杰出范例。相对于主流行政学,行政生态研究具有以下突出的优点:(1)扩展了公共行政研究的视野,使行政学家从行政系统(尤其是官僚组织)内部抬起头来,开始注视官僚组织以外的世界,开始了解行政系统与复杂世界的关系。(2)提供了成熟的研究方法。行政生态学运用的结构-功能研究法,为社会学家帕森斯所倡导。该研究法虽然由于其保守主义、决定主义等遭到批评,但是,对于研究那些身处相对稳定环境中的公共行政来说,仍具有相当大的作用。(3)提出了有洞察力的见解。行政生态研究基于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得力的研究方法,为我们提供了非常有预见性和解释力的观点。尤其是里格斯关于发展中国家行政的研究,为我们解释了一些看起来是相当矛盾的现象为何能非常自然地出现在一起;它也为我们预测了发展中国家行政将来的发展趋势。当代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着急剧的社会转型,在行政环境发生重大变迁的条件下,政府和社会的关系也在二者的互动中进行着调整。就政府一方来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原有的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职能体系、管理体制、管理模式和管理方式等应当及时予以变革和调整;否则,就难以在转型社会以及转型后的社会中实施有效的管理。(三)目前东北振兴战略已经全面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正在加紧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改造,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东北地区的行政环境将发生深刻变化,行政环境的变迁必然要影响到政府的行政发展,东北振兴是东北地方政府转型的制导性环境。政府的行政管理活动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受到环境的巨大影响。影响一个国家和地区行政的生态要素是多种多样的,里格斯将经济要素列为影响一国行政的第一位要素,认为一个国家的行政模式基本上是由该国的经济结构所决定的。因此,要进行东北地方政府的转型,必须首先要认识东北的行政环境,特别是要了解东北的经济发展历程、经济结构的现状及其变化趋势、经济振兴的目标定位以及振兴的基础条件和战略思路,了解经济振兴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以及企业、市场和社会对政府的要求与期望,这样才能找准政府改革的方向。东北老工业基地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建国后,国家在东北等地区集中投资建设了具有相当规模的以能源、原材料、装备制造为主的战略产业和骨干企业,为我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历史性重大贡献。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老工业基地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日益显现,进一步发展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市场化程度低,经济发展活力不足;所有制结构较为单一,国有经济比重偏高;产业结构调整缓慢,企业设备和技术老化;企业办社会等历史包袱沉重,社会保障和就业压力大;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衰退,接续产业亟待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巨大的存量资产、良好的产业基础、明显的科教优势、众多的技术人才和较为完备的基础条件,具有投入少、见效快、潜力大的特点,是极富后发优势的地区。目前,我国正处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支持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改造,有利于实现十六大提出的翻两番目标;有利于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利于推进国有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有利于提高我国产业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保障国防安全。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改造,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着眼作出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改革和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加快结构调整的措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在调整改造中探索了经验,打下了工作基础。经过一段时期坚持不懈的努力,要将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发展成为技术先进、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特色明显、机制灵活、竞争力强的新型产业基地,使之逐步成为我国经济新的重要增长区域。在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东北三省制定了有关专项规划和振兴总体规划,并已得到正式批复。从这些规划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东北经济社会未来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感知东北振兴对政府提出的要求和挑战,增强自觉服务振兴目标的使命感和加紧进行政府转型、提升政府能力的紧迫感。综合来看,三省的振兴规划既全面又细致,涉及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仅就经济振兴的目标定位而言,主要有以下四大目标:一是把东北建成中国现代化装备制造业基地,二是把东北建成中国绿色农业及绿色食品基地,三是把东北建成中国石化生产和石油储备基地,四是把东北建成国家粮食安全基地。(四)振兴东北既是一种经济活动,又不是一种纯粹的经济活动,而是涉及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各方面体制的全面调整和转型;既需要依靠市场手段,以市场为基础,又不能完全依靠市场手段,放任市场自然调节,而必须正确发挥各级政府的行政推动作用,这在东北振兴战略实施的启动阶段和前期是至关重要的。政府行为集中表现为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及时出台符合振兴需要的各项政策,为东北振兴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这是促进东北振兴的各种因素中最为基础性的因素,是实现东北振兴各项战略目标的重要支持保障手段。对于东北的政府改革,中央提出,“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切实实行政企分开,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在继续搞好经济调节、加强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真正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着力点转到主要为各类市场主体服务和建立健全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体制、政策、法律环境上来。”这为东北地区的政府转型指明了方向,即由传统的全能政府、管制行政转向有限政府、服务行政,一言以蔽之,就是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调整好行政关系,提升行政能力,这是实现东北地方政府转型的必由之路。在东北振兴的进程中,政府要当好四大员,即“引航员”、“保安员”、“裁判员”、“服务员”;要运用互补性错位机制处理好政府与企业、市场和社会的关系,实现合作互补、共同治理;在具备社会资源汲取能力、社会控制能力、社会平衡能力、社会服务能力、社会整合能力之外,需要不断强化社会适应能力和制约腐败的能力。政府的社会适应能力是指政府能够顺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完善自身、创造和制定有助于社会发展的新制度和新政策的能力。东北经济转型需要的政策体系内容,包括社会保障、促进就业、项目投资、人才支持、环境保障五个方面。这些政策对于东北的经济振兴社会转型是必需的,甚至是一些必要的条件。东北各级政府应结合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具体情况,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创新政策内容,创造性地运用好政策工具,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向和支持保障作用,营造能够促进东北振兴的良好政策环境。政府制约腐败的能力主要是指政府依据法律和法规,适应社会环境的变迁和公众意愿的改变,对政府及其官员的行为进行有效规范和约束的能力。近年来东北腐败大案要案频发,如何有效地遏制腐败,净化经济环境,恢复公众信任与信心已成为政府的当务之急。(五)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的问题日益严重。一些城市经济发展滞缓,居民生活水平下降,失业人口大幅增加,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其发展的持续性受到了极大的挑战。资源型城市发展中出现的“三危现象”(经济危机、资源危机、环境危机)和“四矿问题”(矿山、矿业、矿城、矿工)受到了政府和学界的普遍关注。这些城市的人口数量、土地面积和经济总量均占东北三省的很大比重。资源型城市的困境是东北问题的缩影,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复兴是东北振兴的突破口。东北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困境又以煤矿城市为甚。辽宁省阜新市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也是因资源枯竭引发各种矛盾和问题反映最突出、最严重的一个城市,在东北和全国的资源型城市中有很强的代表性,2001年12月被确定为全国惟一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为东北和全国同类型城市探索经济转型复兴之路。阜新市委、市政府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坚持主要依靠市场机制,同时发挥政府规划引导和政策导向作用,为转型振兴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阜新市的经济转型是在国家的重视和支持下进行的,作出的规划目标很宏伟、措施也很具体,运行几年来取得了初步成果。阜新市是在资源枯竭条件下被迫进行经济转型的城市,它在转型方向上把依托土地资源优势发展现代产业化农业放在突出位置的做法不一定具有典型意义进行推广,它对其他资源型城市最大的借鉴意义就是一定要未雨绸缪。

任群罗[8](2006)在《基于生态经济观的总需求—总供给分析 ——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文中认为生态系统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在数千年的传统农业社会中,人类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生产能力低下,社会总供给难以满足需求水平很低的社会总需求,但人类社会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也不大。工业革命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类社会的生产能力大大提高,甚至出现了全面的生产过剩,即社会总供给能力大于已经大大提高的社会总需求水平。与此同时,人类社会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和改变也是巨大的。今天,严重的生态退化、环境污染、资源短缺局面已经开始影响到人类的福利甚至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地球生态系统已经处于超负荷状态,我国承受着巨大的人口和资源压力,在经济腾飞的过程中,生态与环境的问题更是日益严重。因此,如何更好地协调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的迫切需要。196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开始反思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如何能够真正地增进人类的幸福或福利,并长久持续地保持,需要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1980年代以来,一门新的经济学科——生态经济学诞生并兴起,它为人类社会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提供了科学的方向。生态经济观认为经济系统是生态系统或环境的亚系统或子系统(sub-system),强调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必须服从自然生态规律,将经济规模限制在生态系统的资源供给和废弃物调节能力之内,以维护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性,从而保证人类社会的生命支持基础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简单地说,就是符合生态原理的优化经济系统,是在保证生态系统稳定或优化的前提下实现经济系统的优化。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生

杨建国[9](2005)在《基于动态流通语料库(DCC)的汉语熟语单位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基于汉语词典学界和中文信息处理界重“词”轻“语”的现象,对词组研究、熟语研究进行了反思,提出“熟语单位”(Idiom Unit,IU)的概念。所谓“熟语单位”,就是“结合紧密,使用稳定”,功能相当于熟语的结构单位,是符合人的认知规律并被人们经常当作一个词来使用的定型化了的固定短语或凝固表达式。我们判别IU的三条原则为:是否“结合紧密,使用稳定”;是否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IU的长度一般为7±2);流通度要达到一定的阈值。IU理论上包括一切具有熟语性的词语组合单位。本文讨论的IU范围包括三字格中的惯用语和“差不多、靠不住、来不及”这样介于词和短语之间的结构串;四字格中的成语和新固定短语;简称略语、插入语和字母词语等。 本研究选用的是《人民日报》2001—2003三年的文本,约8000万字。文章以动态语言知识更新理论为指导,以流通度理论为基础,以年平均流通度阈值(0.5)作为主要筛选依据,运用规则和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对“熟语单位”(IU)进行了初步的提取研究;并对部分提取结果的噪声环境做了定量与定性分析。 对于IU的提取,我们采取的策略和基本步骤是: 1、利用点号和“的、是、在、和、了、有”等高频词(字)将文本化短;自动提取时牺牲包含切分点的字符串,该部分字符串另行补救。 2、数据格式转换。将切分得到的形式上“完整”的2—8字串转为数据库格式。 3、统计3—5字串的频度、散布度和流通度。 4、用字符串全年的平均流通度阈值进行筛选。 5、对5音节(含)以上字串进行分词并词性标注,对其中的3字串、4字串和符合“N+N”、“N+V”、“V+N”、“V+V”等语法组合规则的相邻字符串(二元组)进行抽取;再对抽取的字符串重复上面的第3和第4步。 6、对筛选得到的字符串进行噪声剔除,全部进行重新切分并词性标注,然后运用静态规则模板(共30条规则)再次过滤。 7、借助辅助手段对熟语单位进行直接抽取。 8、得到3—5字格熟语单位表(约13,500条)。 本文还对提取出来的2001年的5,500个三字格、2002年的6,500个四字格做了简单的分类和例示性的分析说明。重点考察了具有熟语性的短语。三字格中我们重点探讨了音节为“1+2”式、结构为“V+N/NP”式和音节为“2+1”式、结构为“V/VP+N”式两类,验证了冯胜利有关三音节组合的论断:音节为“1+2”式的是短语,音节为“2+1”式的是韵律词。 四字格中我们重点探讨了“N+V”式和“V+N”式。N和V之间存在复杂的语法、语义以及音节制约关系。关于“N+V”式,通过考察,我们发现:定中关系的“N+V”式四字格熟语性最强,数量也最多:状中关系次之,主谓关系的四字格熟语性最弱,且N与V之间存在离散性。关于“V+N”式,我们发现:第一,“V+N”式四字格如果表示通名,它往往是或者容易成为一个NP习惯性搭配。第二,“V+N”式四字格中的N如果是比较抽象的双音节名词,则这类四字格构成的NP其熟语性相对较强。第三,“V+N”式四字格中的V如果是双音节述宾式动词,那么这种“双音节述宾式动词+宾语”形成的NP熟语性很强。 本文还从应用的角度对流行语、字母词语和插入语进行了考察研究。对流行语的科学评定和字母词语的规范发表了意见。

刘素红,尤淑撑,李小文[10](2004)在《遥感技术在西部资源环境调查监测中的应用分析》文中指出一、遥感技术的发展历程遥感卫星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逐步形成了以陆地卫星、海洋卫星、气象卫星和环境卫星等四大卫星为主的业务运行和科学研究系统,同时,遥感技术业已形成了多卫星、多传感器、多分辨率共同发展的局面。遥感技术在资源与环境研究和测量任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所具有的高度的空间概括能力,有助于对区域的完整了解;而且各种空间分辨率的遥感影像特征互补,成为获取地球资源信息的重要技术手段;不同卫星适宜的重访周期有利于对地表资源环境的动态监测和过程分析;以多光谱观测为主并辅以较高分辨率的全

二、西部大开发地理信息系统进入中南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部大开发地理信息系统进入中南海(论文提纲范文)

(1)习近平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的基本逻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述评与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与概念界定
    (四)创新之处与研究限度
一、习近平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的产生逻辑
    (一)习近平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产生的时代背景
    (二)习近平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产生的主观因素
    (三)习近平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产生的基本过程
二、习近平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的理论逻辑
    (一)习近平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的理论渊源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民族工作理论
        2.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工作理论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族思想
    (二)习近平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
        1.习近平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理论体系的概念性图式
        2.中轴核心: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理论
        3.外围结构:衔接的五大支柱理论
    (三)习近平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的理论创新
        1.宏观层面民族工作的理论创新
        2.基层领域民族工作的理论创新
三、习近平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的实践逻辑
    (一)习近平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的实践运作
        1.顶层设计:建构新时代民族工作的制度体系
        2.具体实践:“五位一体”的民族地区发展
    (二)习近平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的实践效应
        1.经济效应: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2.政治效应:民族地区团结稳定局面不断巩固
        3.文化效应: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4.社会效应:民族地区民生持续改善
        5.生态效应: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2)岷江上游地区藏羌聚落景观特征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范围
        1.2.1. 研究区域的界定
        1.2.2. 研究对象的界定
    1.3. 相关概念解析
        1.3.1. 聚落
        1.3.2 传统聚落
        1.3.3. 村庄、村寨与村落
        1.3.4. 聚落景观
        1.3.5. 景观特征
    1.4. 相关研究进展
        1.4.1. 国内外在乡土聚落景观方面的研究进展
        1.4.2. 岷江上游大地景观与宏观聚落景观的研究进展
        1.4.3. 岷江上游藏族聚落景观的研究进展
        1.4.4. 岷江上游羌族聚落景观的研究进展
        1.4.5. 其他与藏族、羌族聚落景观相关的研究进展
        1.4.6.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和发展方向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数据
        1.5.4. 研究框架
2. 岷江上游地区聚落生长的背景环境
    2.1. 自然地理环境
        2.1.1. 地形地貌
        2.1.2. 地质土壤
        2.1.3. 气候条件
        2.1.4. 水文水系
        2.1.5. 动物植被
        2.1.6. 自然灾害
    2.2. 历史人文环境
        2.2.1. 民族迁徙与历史演替
        2.2.2. 民族组成与区域分布
        2.2.3. 语言文字
        2.2.4. 风俗习惯
        2.2.5. 宗教信仰
    2.3. 社会经济环境
        2.3.1. 社会结构与等级制度
        2.3.2. 经济组成及产业支撑
        2.3.3. 经济沟通与对外交往
    2.4. 小结——特殊、复杂、落后的自然与人文环境
3. 宏观视野下的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特征
    3.1. 西南边陲的过渡地带
        3.1.1. 大地阶梯的过渡地带
        3.1.2. 胡焕庸线上的分界带
        3.1.3. 民族迁徙与文化交流的走廊
    3.2. 岷江上游的大地景观风貌
        3.2.1. 高山深谷的地理风貌
        3.2.2. 线性的对外通道
        3.2.3. 垂直划分与水平分异的景观格局
        3.2.4. 资源分布的垂直带谱现象
    3.3. 岷江上游的聚落分布特征
        3.3.1. 沿水系道路呈线性分布
        3.3.2. 沿深谷两侧的垂直分布
        3.3.3. 按民族分野的分布特征
        3.3.4. 与坡度坡向相关的分布特征
        3.3.5. 与生产资料密切耦合
    3.4. 小结——沿水系、道路、海拔分异的区域景观
4. 中观视域下的各沟谷聚落景观特征
    4.1. 杂谷脑河各沟谷的聚落景观特征
        4.1.1. 杂谷脑河中段的聚落景观特征
        4.1.2. 孟屯河谷的聚落景观特征
    4.2. 黑水河各沟谷的聚落景观特征
        4.2.1. 黑水河中段的聚落景观特征
        4.2.2. 赤不苏沟的聚落景观特征
    4.3. 岷江干流各沟谷的聚落景观特征
        4.3.1. 黑虎沟的聚落景观特征
        4.3.2. 小姓沟的聚落景观特征
    4.4. 小结——按区域分异的自然景观特征与藏羌族群势力分化
5. 微观视角下的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
    5.1. 杂谷脑河的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
        5.1.1. 样本01:屯堡聚落——甘堡藏寨
        5.1.2. 样本02:半山哨卡——木卡羌寨
    5.2. 孟屯河谷的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
        5.2.1. 样本03:河谷藏寨——日波寨
        5.2.2. 样本04:半山羌寨——水塘村
    5.3. 赤不苏沟的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
        5.3.1. 样本05:以水源为中心——大寨子
        5.3.2. 样本06:河谷防御型堡寨——大瓜子
    5.4. 黑水河的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
        5.4.1. 样本07:藏羌交汇处——色尔古
        5.4.2. 样本08:高山上的藏寨——大别窝
    5.5. 黑虎沟的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
        5.5.1. 样本09:高碉林立的羌寨——鹰嘴河寨
    5.6. 小姓沟的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
        5.6.1. 样本10:林区中的藏寨——姑纳村
        5.6.2. 样本11:林区中的羌寨——大尔边
    5.7. 小结——按民族和区域双向划分的聚落景观
6. 岷江上游藏羌聚落景观的对比与评价
    6.1. 同沟谷内藏羌聚落景观的对比与区分
        6.1.1. 杂谷脑河流域藏羌聚落景观的对比与区分
        6.1.2. 黑水河流域藏羌聚落景观的对比与区分
        6.1.3. 岷江干流流域藏羌聚落景观的对比与区分
    6.2. 同民族内不同沟谷聚落景观的对比与区分
        6.2.1. 不同沟谷中藏族聚落景观的对比与区分
        6.2.2. 不同沟谷中羌族聚落景观的对比与区分
    6.3. 藏羌民族间聚落景观的总体对比与评价
        6.3.1. 藏羌聚落景观之间的相似性
        6.3.2. 藏羌聚落景观之间的异质性
        6.3.3. 藏羌聚落景观中的理性与非理性
    6.4. 小结——藏羌聚落景观的总体差异性与地区同质化
7.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内在形成机制
    7.1. 因“地”制宜——自然地理环境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7.1.1. 地形地貌与聚落景观的关系
        7.1.2. 气候水文与聚落的选址、空间布局和建筑形式
        7.1.3. 地域环境决定聚落景观的构筑材料与建造方式
        7.1.4. 自然灾害引起聚落景观突变
    7.2. 生存之“道”——资源竞争与合作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7.2.1. 资源承载决定聚落的选址与规模
        7.2.2. 资源竞争与合作构成聚落的势力范围与典型模式
        7.2.3. 资源争夺与合作影响下的聚落联盟与区域交通体系
        7.2.4. 资源影响下的自然生态观与聚落景观生态格局
    7.3. 安全保卫——族群战争与防御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7.3.1. 族群认同、区分与敌对关系
        7.3.2. 族群势力与聚落的选址、布局和景观意象
        7.3.3. 战争、掠夺与聚落的防御性景观
        7.3.4. 心理安全与实用性、舒适性之间的权衡
    7.4. 神明庇佑——宗教与风俗习惯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7.4.1. 宗教文化与聚落景观的空间布局关系
        7.4.2. 宗教文化与聚落景观的垂直分布关系
        7.4.3. 宗教文化影响聚落景观的形态、色彩和符号
        7.4.4. 风俗习惯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7.5. 交流融合——社会交往与民族融合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7.5.1. 道路沟通与经济交往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7.5.2. 文化交流对聚落景观的影响
        7.5.3. 民族融合形成聚落景观的渐变与过渡
    7.6. 改革变迁——社会经济与行政干预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7.6.1. 资源、生产力、生产关系的改变引起聚落景观演变
        7.6.2. 产业变化与经济发展导致聚落景观的跳跃式革新
        7.6.3. 社会等级制度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7.6.4. 政府行政干预导致聚落景观的变化
    7.7. 小结——自然地理与历史人文共同决定聚落景观的表达
8.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基本模式与演替逻辑
    8.1.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分类与基本模式
        8.1.1.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分类
        8.1.2.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基本模式
    8.2.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建造与演替逻辑
        8.2.1.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建造逻辑
        8.2.2.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演替逻辑
    8.3.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基因图谱
        8.3.1. 景观基因组(基因胞)
        8.3.2. 景观联接通道(基因链)
        8.3.3. 景观文化与能量(基因信息)
        8.3.4. 景观整体形态(基因形)
        8.3.5. 景观基因图谱
    8.4. 小结
9. 总结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1.1. 藏羌聚落景观总体上具有沿岷江水系线性发展、沿海拔垂直分异的特征
        9.1.2. 藏羌聚落在海拔、地貌、坡度坡向、资源关系上存在明显的分布差异
        9.1.3. 同—民族的聚落景观在岷江上游有多种表达方式
        9.1.4. 同区域内的藏羌聚落景观存在同质化现象
        9.1.5. 资源匮乏导致不同族群间激烈的生存竞争与势力分化
        9.1.6. 岷江上游的聚落景观是以自然地理为基础,以历史人文为辅助变量而综合形成的
        9.1.7. 资源、产业、生产力、道路交通、文化交流、行政干预、自然灾害共同驱动聚落景观的演变
    9.2. 主要创新点
        9.2.1. 首次将岷江上游的藏族与羌族聚落景观特征作全面的比较研究
        9.2.2. 首次对岷江上游藏羌聚落景观的同质性与异质性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
        9.2.3. 首次对藏羌族聚落景观的特征给出科学的解释并解构其形成逻辑
        9.2.4. 利用GIS、统计学等分析方法对岷江上游的聚落景观进行了定量研究
    9.3.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3)我国陆地边疆政治安全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选题的价值与意义
    三、相关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第一章 陆地边疆政治安全治理的理论概述
    第一节 边疆的理论概述
        一、边疆概念的界定及其历史演变
        二、陆地边疆概念的界定及其重要性
        三、边疆的特点与类型
    第二节 边疆政治安全的理论概述
        一、安全概念的界定及其历史演变
        二、边疆政治安全概念的界定及其重要性
        三、影响边疆政治安全的要素分析
    第三节 边疆政治安全治理的理论概述
        一、治理理论的发展及其应用
        二、边疆政治安全治理概念的界定及其重要性
        三、边疆政治安全治理的系统分析
第二章 陆地边疆政治安全治理的历史镜鉴
    第一节 王朝国家时期的边疆政治安全治理
        一、边疆政治安全治理的实践
        二、边疆政治安全治理的启示
    第二节 中华民国时期的边疆政治安全治理
        一、边疆政治安全治理的实践
        二、边疆政治安全治理的启示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边疆政治安全治理
        一、边疆政治安全治理的实践
        二、边疆政治安全治理的启示
    第四节 改革开放以来的边疆政治安全治理
        一、边疆政治安全治理的实践
        二、边疆政治安全治理的启示
第三章 陆地边疆政治安全面临的当代威胁
    第一节 我国边疆政治架构的考量
        一、意识形态安全维度
        二、政党执政安全维度
        三、地方政权安全维度
        四、国家主权安全维度
    第二节 边疆群众政治认同的考量
        一、意识形态安全维度
        二、政党执政安全维度
        三、地方政权安全维度
        四、国家主权安全维度
    第三节 国际敌对势力干预的考量
        一、意识形态安全维度
        二、政党执政安全维度
        三、地方政权安全维度
        四、国家主权安全维度
第四章 陆地边疆政治架构的建设与巩固
    第一节 边疆主流意识形态的建设
        一、重视意识形态自身建设
        二、推进意识形态理论创新
        三、探索意识形态传播形式
    第二节 边疆政党执政地位的巩固
        一、加强执政党的自身建设
        二、夯实执政党的执政理论
        三、提高执政党的执政能力
        四、完善执政党的执政环境
    第三节 边疆地方政权机制的健全
        一、推进地方政府自身建设
        二、提升地方政府治理能力
        三、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四、健全民族干部政策设计
    第四节 边疆戍边体系功能的完善
        一、优化合力戍边体系建设
        二、推进建城戍边建设转型
        三、加强文化戍边体系建设
第五章 陆地边疆国内政治生态环境的治理与完善
    第一节 边疆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治理
        一、实现多样社会思潮并存
        二、坚持核心价值观的引领
        三、完善边疆宗教问题治理
    第二节 边疆政党执政安全问题的治理
        一、三股势力的防控与治理
        二、完善邪教问题应对措施
        三、坚决惩治边疆黑恶势力
    第三节 边疆地方政权安全问题的治理
        一、维护边疆的稳定与和谐
        二、推动边疆的开发与建设
        三、增进边疆的民主与民生
    第四节 边疆国家主权安全问题的治理
        一、获取反分裂的群众支持
        二、完善反分裂的法律法规
        三、加强反分裂的国际措施
第六章 陆地边疆国际政治生态环境的应对与合作
    第一节 边疆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治理
        一、警惕西方势力分裂中国
        二、完善文化软实力的建设
        三、坚决抵御境外宗教渗透
    第二节 边疆政党执政安全问题的治理
        一、坚决反对干涉中国内政
        二、加强治理第五纵队力量
        三、构建合理有序国际环境
    第三节 边疆地方政权安全问题的治理
        一、继续维护边疆政权安全
        二、继续深化对外开放水平
        三、继续坚持和平发展道路
    第四节 边疆国家主权安全问题的治理
        一、树立和平稳定的价值观
        二、坚决维护国家领土主权
        三、谨慎应对境外军事威胁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广西北部湾港口物流整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港口物流整合的相关理论
    2.1 港口物流的涵义及影响因素
        2.1.1 港口物流的涵义
        2.1.2 港口物流的影响因素
    2.2 港口整合的内涵及模式
        2.2.1 港口整合的内涵
        2.2.2 港口整合模式分类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广西北部湾港口物流发展现状分析
    3.1 广西北部湾港口整体发展情况
    3.2 北部湾各港物流发展现状
        3.2.1 防城港
        3.2.2 钦州港
        3.2.3 北海港
第4章 广西北部湾港口物流整合的原因和可行性分析
    4.1 广西北部湾港口物流整合的原因分析
    4.2 广西北部湾港口物流整合的优势和机遇
        4.2.1 优势分析
        4.2.2 机遇分析
    4.3 目前北部湾港口物流整合的成效和问题
        4.3.1 整合的成效
        4.3.2 存在的问题
第5章 国内外港口物流整合的经验借鉴
    5.1 宁波-舟山两港整合
    5.2 苏州港(常熟港、太仓港、张家港三港合一)
    5.3 美国纽约-新泽西港
    5.4 经验借鉴
第6章 广西北部湾港口物流整合的思路
    6.1 建设完善的港口集疏运通道
    6.2 整合“南北钦防”港区资源,设立保税区
    6.3 构建高效的港口服务支持系统,树立服务意识
    6.4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减少物流成本
    6.5 完善北部湾港口物流发展规划
    6.6 培养现代专业物流人才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关于“胡焕庸线能否突破”的学术争鸣(论文提纲范文)

主题解析:胡焕庸线能否突破引起广泛热议
主题主持人
    一、“胡焕庸线”突破意味着什么?
    二、“胡焕庸线”稳定性长期存在的几点理由
嘉宾观点
特约召集人

(6)中国民族自治区民生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国内外民生问题研究动态
        1.1.1 国外研究动态
        1.1.2 国内研究动态
        1.1.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1.2.1 民生
        1.2.2 民生问题
        1.2.3 民生发展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意义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意义
    1.4 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
        1.4.1 研究视角的典型性
        1.4.2 建立民族自治区民生发展量化评价体系
        1.4.3 注重对比研究
第2章 民生问题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基础
    2.1 西方社会中与民生有关的思想
        2.1.1 古典经济学中的民生理念
        2.1.2 空想社会主义民生思想
        2.1.3 现代西方国家的社会保障体制
        2.1.4 福利国家社会保障论
    2.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生思想
        2.2.1 中国古代民生思想
        2.2.2 中国近代民生思想
    2.3 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
        2.3.1 马克思、恩格斯的民生思想
        2.3.2 列宁的民生思想
        2.3.3 中共历代领导集体对民生问题的理论创新
第3章 民族自治区民生发展历程与评价体系设计
    3.1 民族自治区概况
        3.1.1 民族自治区区位环境特征
        3.1.2 民族自治区自然资源概况
        3.1.3 民族自治区人口及民族分布特征
    3.2 民族自治区民生发展历程回顾
        3.2.1 民生初步稳定时期(1949-1965年)
        3.2.2 民生缓慢增长时期(1966-1978年)
        3.2.3 民生迅速发展时期(1979-2001年)
        3.2.4 民生高效发展时期(2002-至今)
    3.3 民族自治区民生评价体系与评价模型
        3.3.1 民生评价体系的设置原则
        3.3.2 民生评价指标结构
        3.3.3 数据与指数合成
第4章 民族自治区民生发展评估
    4.1 民族自治区民生发展综合评估
        4.1.1 民族自治区民生水平在全国所处的位置
        4.1.2 民族自治区民生发展排序
        4.1.3 民族自治区民生发展的对比分析
    4.2 民族自治区民生发展纵向对比分析
        4.2.1 民族自治区民生发展水平在全国所处位置的变化
        4.2.2 民族自治区民生发展排序的变化
    4.3 民族自治区民生发展横向对比分析
        4.3.1 人均GDP及其增长率的比较分析
        4.3.2 每十万人口在校大学生数的对比分析
        4.3.3 农村居民家庭住房的比较
        4.3.4 卫生技术人员的比较
        4.3.5 城镇登记失业率的比较
    4.4 小结
第5章 民族自治区民生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5.1 教育文化发展劣势明显
        5.1.1 思想观念和政策落实不到位
        5.1.2 教育经费严重匮乏
        5.1.3 制约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难以克服
        5.1.4 办学资源不足限制学校发展
        5.1.5 师资待遇与教师队伍结构急需提高
        5.1.6 文化事业及大众传播渠道发展滞后
    5.2 城乡隐性失业比例增大
        5.2.1 城镇隐性失业问题严重
        5.2.2 农村隐性失业面广
        5.2.3 失业导致社会不稳定的隐患不断显露
    5.3 城乡收入水平相对较低
        5.3.1 城镇居民收入与其他地区差距扩大
        5.3.2 农村人均纯收入比沿海平均水平的一半还低
        5.3.3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渐扩大
        5.3.4 城镇居民工资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5.3.5 低收入群体有扩大的趋势
        5.3.6 居民利用市场机制增加收入的意识薄弱
    5.4 医疗卫生服务供需差距较大
        5.4.1 城乡居民健康状况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5.4.2 卫生发展中的高素质人才瓶颈
        5.4.3 医疗保障水平尚需提高
        5.4.4 民族医药急需继续采取措施加以保护
    5.5 老年社会保障尚需提高
        5.5.1 相关政策缺乏有效的顶层设计
        5.5.2 城镇养老金资金来源不足
        5.5.3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阻力大
        5.5.4 不同人群养老金差距大
        5.5.5 社会养老服务供需差距较大
    5.6 住房保障水平相对较低
        5.6.1 城镇居民购房能力较弱
        5.6.2 农村住房设施配套尚未根本解决
        5.6.3 保障性住房建设困难重重
第6章 民族自治区社会发展中解决民生问题的基本经验
    6.1 社会稳定是民族自治区解决民生问题的前提条件
        6.1.1 大力维护安定团结的社会局面
        6.1.2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6.1.3 不断健全少数民族民生表达机制
    6.2 立足本地发展经济是民族自治区解决民生问题的关键所在
        6.2.1 建立民族自治区自我发展的内在机制
        6.2.2 妥善化解民族间的经济利益矛盾
        6.2.3 正确看待周边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现实
        6.2.4 兼顾经济快速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
    6.3 文化繁荣是民族自治区解决民生问题的内在动力
        6.3.1 不断拓宽文化民生发展内涵
        6.3.2 积极应对现代文化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带来的冲击
        6.3.3 更新落后生活观念,加强现代信息交流平台建设
    6.4 准确把握政党、政府和群众三者角色定位是民族自治区解决民生问题的基本要求
        6.4.1 民生建设的成败关键在党
        6.4.2 坚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6.4.3 人民群众是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力量
第7章 当前加快民族自治区民生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7.1 进一步推进民族教育事业发展
        7.1.1 完善教育资助体系
        7.1.2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积极推进各级教育均衡发展
        7.1.3 提高教育经费投入比例
        7.1.4 加强选才育才和用才一体化建设
    7.2 把就业收入作为民生头号大事来抓
        7.2.1 注重经济增长的居民收入效应
        7.2.2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7.2.3 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扩大就业
    7.3 健全各级卫生保障体系
        7.3.1 进一步增加政府对医疗保障的责任
        7.3.2 在制度架构上实现城乡医疗统筹
        7.3.3 扶持乡村卫生机构发展
        7.3.4 大力发展民族医药
    7.4 提高老年社会保障功能水平
        7.4.1 发挥自我和家庭养老保障能力
        7.4.2 促进社会养老保障资源的整合
        7.4.3 降低企业养老保险缴费率,为补充养老保险发展留出空间
        7.4.4 逐步提高养老金待遇
        7.4.5 加大养老基础设施投入
    7.5 完善住房保障体系
        7.5.1 制定明确的政策目标及长远规划
        7.5.2 多渠道提供保障性住房
        7.5.3 确保资金和土地到位
        7.5.4 严格住房民生监督考核机制
        7.5.5 实施住房保障阳光管理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7)东北振兴与政府转型互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振兴东北是转型期中国的重大课题
    1.1 选题缘起
        1.1.1 东北现象
        1.1.2 新东北现象
        1.1.3 “四矿”问题
        1.1.4 东北振兴战略
    1.2 选题意义
        1.2.1 选题的实践意义
        1.2.2 研究的理论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研究概况
        1.3.2 具体研究内容及主要观点
    1.4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1.4.1 论题界定
        1.4.2 研究思路及内容框架
        1.4.3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第2章 分析框架:行政环境与行政发展互动理论
    2.1 行政环境与行政发展的一般关系
        2.1.1 行政生态学理论简介
        2.1.2 行政环境与行政发展
    2.2 转型社会的行政环境与行政发展
        2.2.1 社会转型界说
        2.2.2 社会转型的内容
    2.3 当代中国的行政环境与行政发展
        2.3.1 中国正在经历社会转型
        2.3.2 社会转型要求行政发展
        2.3.3 中国社会转型条件下行政发展的主要内容
第3章 东北振兴:政府转型的制导性环境
    3.1 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历程
        3.1.1 东北地区社会与经济的历史发展
        3.1.2 改革开放前东北的发展与地位
        3.1.3 改革开放后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呈衰退态势
        3.1.4 对21 世纪初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判断
    3.2 东北振兴的战略意义与基础条件
        3.2.1 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与振兴战略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3.2.2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基础条件
    3.3 东北经济振兴的目标定位及战略思路
        3.3.1 把东北建成中国现代化装备制造业基地
        3.3.2 把东北建成中国绿色农业及绿色食品基地
        3.3.3 把东北建成国家粮食安全基地
        3.3.4 把东北建成中国石化生产和石油储备基地
    3.4 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与振兴的历程及初步成果
        3.4.1 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与振兴的历程
        3.4.2 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与振兴的初步成果
        3.4.3 东北振兴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第4章 政府转型:东北振兴的基础性因素
    4.1 东北振兴呼唤政府转型
        4.1.1 政府转型对东北振兴的重大影响
        4.1.2 有效发挥政府在东北振兴中的重要作用
        4.1.3 必须要把政府转型作为改革的中心和重点
    4.2 东北振兴进程中政府转型的目标选择
        4.2.1 政府转型的总体方向
        4.2.2 政府转型的具体内涵和要求
    4.3 东北地方政府转型的实现途径
        4.3.1 切入点:政府角色定位
        4.3.2 着力点:行政关系调整
        4.3.3 落脚点:政府能力提升
    4.4 东北振兴进程中的政策工具创新
        4.4.1 政策手段的内涵、特征及其重要性
        4.4.2 社会保障政策
        4.4.3 就业促进政策
        4.4.4 项目与投资政策
        4.4.5 人才政策
        4.4.6 转型环境保障政策
第5章 阜新个案:互动过程的实证研究
    5.1 资源型城市转型概述
        5.1.1 我国资源型城市的现状及转型的必然性
        5.1.2 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重要意义
        5.1.3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模式选择
    5.2 阜新的基本市情及其经济转型的紧迫性
        5.2.1 阜新的基本市情
        5.2.2 阜新经济转型的紧迫性
    5.3 阜新市经济转型的历程
        5.3.1 阜新经济转型的历程回顾
        5.3.2 阜新经济转型的基本特征
    5.4 阜新经济转型中的政府作为
        5.4.1 转变观念,科学编制转型规划
        5.4.2 转变行为方式,保障转型规划的实施
    5.5 阜新经济转型的基本经验及初步成果
        5.5.1 阜新经济转型的基本经验
        5.5.2 阜新经济转型的初步成果
第6章 结语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基于生态经济观的总需求—总供给分析 ——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背景
        二、选题的意义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动态
        一、生态经济学的产生
        二、生态经济观
        三、生态经济学研究述评
    第三节 研究的基本内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一、基本内容与主要观点
        二、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生态环境问题的本质与相关范畴
    第一节 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所面临的生态、环境与资源危机
        一、人类社会的经济增长
        二、人类社会经济高速增长伴随的严重生态与环境问题
        三、现代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着自然资源的短缺与枯竭
    第二节 生态与环境问题的本质:生态系统超载
        一、生态与环境问题的关联性及经济损失
        二、传统社会:经济活动在地球生态系统的承受能力之内
        三、当今人类社会:对自然的索取已经超过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
    第三节 生态环境问题的相关范畴
        一、经济活动及其目的
        二、生态、环境、资源问题
        三、生态、环境和资源经济学
第二章 生态系统生态学原理
    第一节 生态系统生态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生态系统生态学的形成
        二、生态系统生态学的今天和未来
    第二节 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和特征
        一、生态系统及其构成
        二、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食物网与营养级
        三、生态系统的空间结构
        四、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生态系统的功能
        一、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二、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三、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与反馈调控
        四、主要类型的生态系统
        五、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和次级生产
第三章 生态经济理论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生态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人与自然关系论
        一、生态经济学的特点
        二、生态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可持续的规模、公平的分配和有效率的资源配置
        三、人与自然关系论:人类经济系统是生态系统的亚系统
        四、自然资本论
    第二节 生态经济学的价值流与物质流分析
        一、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
        二、人类社会与生态系统关系的物质流分析(MFA)
    第三节 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观
        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之路——生态经济
        三、生态经济
第四章 生态系统总需求-总供给分析
    第一节 来自凯恩斯理论和系统科学理论的启示
        一、凯恩斯理论的突破点
        二、系统科学观
        三、经济理论需要革新
    第二节 生态系统总需求—总供给分析的基础
        一、生态系统总需求—总供给分析指标
        二、生态足迹法分析案例:《生命行星报告2004》
        三、中国学者应用生态足迹法的相关分析
    第三节 生态系统的总需求—总供给分析
        一、生态系统的总需求分析
        二、生态系统的总供给分析
        三、生态系统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分析
        四、基于生态系统总需求—总供给的承载状况分析
第五章 迈向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路:生态系统总需求与总供给调节
    第一节 生态系统总需求与总供给调节原理、路径、目标
        一、生态系统总需求与总供给调节原理
        二、生态系统总需求与总供给调节的目的和指导思想
        三、生态系统总需求与总供给调节的目标: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第二节 减少生态系统总需求——减少生态足迹
        一、控制人口
        二、提高产品或服务生产的资源效率
        三、减少人均产品和服务消费
    第三节 提高生态系统总供给——保持、恢复和提高生态承载力
        一、提高生态承载力的方向
        二、提高生态承载力的基本途径——投资自然资本
第六章 提高生态系统总供给——投资自然资本的重要领域沙漠变绿洲
    第一节 国外的经验与我国沙漠变绿洲的必要性
        一、国外沙漠变绿洲的案例
        二、我国沙漠变绿洲的必要性
    第二节 西北干旱区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特点与开发潜力
        一、新疆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特点
        二、新疆土地资源开发的巨大潜力与水资源的限制及需求量
    第三节 我国西北干旱区沙漠变绿洲的可能性
        一、西北干旱区外部水资源的供给潜力与引水方案
        二、工程技术的可行性
        三、工程完工后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着
        四、我国现已具有工程实施的经济能力
第七章 基于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政策建议
    第一节 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体制与管理对策
        一、建立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国民收入核算体系
        二、中国生态环境问题区域和职能管理的建议
        三、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微观经济政策
        四、推进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公平分配
        五、建立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决策的制度与管理机制
    第二节 树立正确的可持续发展观,西部南水北调工程,应优先考虑西北干旱区的发展需要
        一、确立正确的可持续发展观
        二、西部南水北调工程,应优先考虑西北干旱区的发展需要
    第三节 营造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伦理和法制环境
        一、促进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形成
        二、积极建立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
        三、建立健全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法制
结论
    一、走出当今世界的生态环境困境,走向可持续发展,需要生态经济的思维
    二、可持续发展的调节手段:降低生态系统总需求与提高生态系统总供给
    三、可持续发展需要体制、管理和伦理的变革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致谢

(9)基于动态流通语料库(DCC)的汉语熟语单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论
    1.1 本研究提出的背景
        1.1.1 词组(短语)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1.1.2 熟语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1.1.3 熟语单位的界定
        1.1.4 “熟语单位”的范围
    1.2 本研究的目标
    1.3 本研究的意义
    1.4 本研究的创新点和难点
        1.4.1 本研究的创新点
        1.4.2 本研究的难点
    1.5 小结
第二章 基于2001—2003年《人民日报》的熟语单位提取研究
    2.1 语料的选取
    2.2 语料库及语料库语言学
    2.3 词语自动提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2.4 我们对中文信息处理及汉语的认识
    2.5 提取熟语单位的方法和技术路线
    2.6 辅助提取手段分析
    2.7 部分结果验证及相关分析
    2.8 小结
第三章 三字格、四字格熟语单位研究
    3.0 已有的研究
    3.1 三字格概况
        3.11 三字格里的词
        3.12 三字格里的语
    3.2 音节为“1+2”式、结构为“V+N/NP”式的三字格
    3.3 音节为“2+1”式、结构为“V/VP+N”式的三字格
    3.4 四字格概况
        3.41 四字格里的词
        3.42 四字格里的语
    3.5 “N+V”式的四字格
    3.6 “V+N”/“V+V”式的四字格
    3.7 小结
    3.8 附论5字格
第四章 流行语、字母词语和插入语研究
    4.1 流行语研究
        4.11 “流行”的界定
        4.12 关于流行语的语言学研究
        4.13 流行语的科学认定
        4.14 余论
    4.2 字母词语研究
        4.21 引言
        4.22 基于词典的字母词语的分类及相关分析
        4.23 基于报纸语料库的字母词语的使用情况举隅
        4.24 关于字母词语规范的两点思考
    4.3 插入语研究
        4.31 已有的研究
        4.32 插入语对中文信息处理的作用
        4.33 报纸语料中部分插入语的频次考察
第五章 简称考察研究
    5.1 引言
    5.2 简称的界定
        5.21 定义
        5.22 简称的性质
    5.3 简称的分类
    5.4 固定简称
        5.41 固定简称的构成方式
        5.42 固定简称的形成规律
        5.43 固定简称的使用特点
    5.5 临时简称
    5.6 通过形式标记提取的简称例示
    5.7 小结
第六章 结语
    6.1 本文的研究方法
    6.2 熟语单位的应用价值
        6.21 熟语单位与对外汉语教学
        6.22 熟语单位与辞书编纂
    6.3 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
        6.31 存在的问题
        6.31 熟语的确定
        6.31 熟语单位的自动提取
        6.31 熟语的标注规范
        6.32 下一步工作
        6.32 熟语单位的外部功能及其语义研究
        6.32 建立实用的分类、分级语表
参考文献
附录1 两本新词语词典所收的部分新词语比较
附录2 基于大学生的词语语感测量
附录3 从2001—2003年《人民日报》中切出的部分2字串
附录4 从2001—2003年《人民日报》中切出的部分3字串
附录5 从2001—2003年《人民日报》中切出的部分4字串
附录6 从2001—2003年《人民日报》中切出的部分5字串
附录7 从2001—2003年《人民日报》中切出的部分6字串
附录8 从2001—2003年《人民日报》中切出的部分7字串
附录9 从2001—2003年《人民日报》中切出的部分8字串
附录10 2001—2003年《人民日报》的部分3字格熟语单位
附录11 2001—2003年《人民日报》的部分4字格熟语单位
附录12 2001—2003年《人民日报》的部分5字格熟语单位
附录13 2001—2003年《人民日报》中相同的部分熟语单位
附录14 2001年的部分引号抽取串
附录15 2002年的部分引号抽取串
附录16 2003年的部分引号抽取串
附录17 2001—2003年《人民日报》中相同的部分引号抽取串
附录18 部分“V+V”实例
附录19 《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收录的简称词条
附录20 2002年《人民日报》中的部分简称
附录21 本文所使用的标记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学术活动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西部大开发地理信息系统进入中南海(论文参考文献)

  • [1]习近平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的基本逻辑研究[D]. 王月. 广西师范大学, 2019(09)
  • [2]岷江上游地区藏羌聚落景观特征的比较研究[D]. 孙松林.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3]我国陆地边疆政治安全治理研究[D]. 李庚伦. 云南大学, 2017(05)
  • [4]广西北部湾港口物流整合研究[D]. 文园园. 广西大学, 2017(02)
  • [5]关于“胡焕庸线能否突破”的学术争鸣[J]. 陆大道,王铮,封志明,曾刚,方创琳,董晓峰,刘盛和,贾绍凤,方一平,孟广文,邓祥征,叶超,曹广忠,杜宏茹,张华,马海涛,陈明星. 地理研究, 2016(05)
  • [6]中国民族自治区民生问题研究[D]. 付蓓. 陕西师范大学, 2013(04)
  • [7]东北振兴与政府转型互动研究[D]. 孔金平. 中国人民大学, 2006(05)
  • [8]基于生态经济观的总需求—总供给分析 ——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经济[D]. 任群罗. 新疆大学, 2006(12)
  • [9]基于动态流通语料库(DCC)的汉语熟语单位研究[D]. 杨建国. 北京语言大学, 2005(04)
  • [10]遥感技术在西部资源环境调查监测中的应用分析[A]. 刘素红,尤淑撑,李小文. 可持续发展与全球化挑战——中国西部开发新思路, 2004

标签:;  ;  ;  ;  ;  

西部大开发地理信息系统进驻中南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