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早期文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文化,木刻,意识形态,民族文化,博物馆,甘肃省,马克思。
早期文化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湖南日报记者,陈薇,通讯员,梁铃艳[1](2020)在《掀起湖南地区早期文化的盖头》一文中研究指出考古是一门神奇的工作。因为考古总不断有新发现,将蒙尘已久的历史的盖子揭开、再揭开。1月8日,“2019湖南考古工作汇报会”在湖南省博物馆召开。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布了14个考古发掘成果。考古一线工作者分享了过去一年中考古勘探、考古发掘、文物保护(本文来源于《湖南日报》期刊2020-01-10)
华静[2](2019)在《透过文物揭开早期东西方文化交流奥秘》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华静)12月7日,最新一期的《金城讲堂》在兰州市博物馆二楼报告厅举行。本次特邀嘉宾是甘肃省博物馆馆长贾建威,他带来了一场题为《甘肃文化特色与早期东西文化交流》的专题讲座,深入讲述甘肃悠久的历史文化,层层揭开早期东西方文化交(本文来源于《兰州日报》期刊2019-12-08)
刘旺旺,俞良早[3](2020)在《马克思早期文化批判理论的逻辑进路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早期主要围绕着宗教、政治、意识形态展开了文化批判。对宗教的文化批判,他提出宗教的本质是人的本质在幻想中的实现;反宗教的根据是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了人,反宗教的意义是要求人民的现实幸福。对政治的文化批判,他提出要对法哲学和国家哲学进行批判,要向德国制度开火,政治解放是人的解放必不可少的中介。对意识形态的文化批判,他提出要对"虚假意识形态"进行批判,其错误根源在于强调"意识决定生活";其扬弃之路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完成。这叁方面内容既互相联系、又层次递进,对宗教的批判是前提,对政治的批判是深入,对意识形态的批判是总括,共同构成了马克思早期的文化批判理论。(本文来源于《江汉学术》期刊2020年01期)
简圣宇[4](2019)在《身体的规训与审美:文化史视域中的中国现代早期女性内衣》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学界对现代女性内衣的研究起步很早,而且基本与当时的世界主流保持同步。现代女性内衣进入大众视野跟中国女性解放运动有着深层关联,是以审美来反对身体规训的文化武器。身体美学在服饰领域的显现,包含美观和舒适这两个方面。为了反对束胸的"小马甲",中国的知识阶层从20世纪初就开始从社会动员的角度关注现代女性内衣。女性内衣并不仅仅是女人自己的贴身之物,而且是一部穿在身上的文化史,体现了身体文化政治与审美意识。中国社会对现代女性内衣的接受史,同时是一部女性解放运动不断深入的社会史,以及女性内衣从束缚走向自由和呵护的审美史。(本文来源于《文化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卫奇[5](2019)在《早期“北京人”文化滞后现象的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类演化的一个明显事实:人越来越聪明。不过,在局部空间里局部时间段的滞后发展乃至文化倒退现象的存在也是肯定的,早期"北京人"就是一例。人类有别于动物的特质是具有创造性,就是能把不同的概念组合起来,形成新的事物。人猿分道揖别,制作和使用石头工具曾经是界定的分水岭,目前,人类石器的最早记录发现在非洲(本文来源于《化石》期刊2019年04期)
李林玥[6](2019)在《实用理性与华夏中心主义自我认同——浅谈梁启超早期文化观及背后心态》一文中研究指出甲午战争以后,中国面对政治上亡国灭种、文化上西潮入侵的双重危机,梁启超作为同时具有深厚传统儒家文化积淀和先进西方思想的近代早期知识分子,在这一时期展现出两种不同的文化倾向:一种是实用功利主义指导下理性地取用中西文化,以通过改良达到"救亡图存"的目的;另一种是华夏中心主义传统影响下的具有非理性特点的比附、歪曲西方文明,拔高中华文明的倾向,这与他本人的文化认同感、尊严感有着密切联系。(本文来源于《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21期)
杨昆丽[7](2019)在《中西文化差异下早期文学作品弃妇形象比较——以《氓》和《美狄亚》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弃妇这个形象在几千年的文学作品中一直存在,不管是中国文学还是西方文学。虽然弃妇从爱情和婚姻来看是失败者,是男权社会下的一种形象,但由于中西方文化在各个方面存在着差异,在文学中,特别在早期文学中,这个被抛去者的弃妇形象具有不同的表现。(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9年32期)
王玉良[8](2019)在《早期中美电影关系研究的跨文化概观》一文中研究指出鉴于1949年之前美国电影在中国市场上的突出地位,使当时和后来的电影史学家在撰述中国电影史时,从未忽略过对早期中美电影关系的相关研究。总的来看,这些研究大致集中在叁个方面,即中美电影关系的产业研究、中美电影关系的意识形态研究和中美电影关系的文化研究。无论是市场层面的详细阐述,还是对文化交往方面的深度开掘,都为早期中国电影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电影新作》期刊2019年05期)
艾姝[9](2019)在《图像宣传、声音转向与现代文化——新兴木刻运动早期的“标语画”与口号》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新兴木刻运动早期,出于革命宣传的需要,版画创作与标语口号发生关联,进而产生了"标语画"。在形式上,这些作品遵循着一定的图像构成模式。依据标语口号出现在画面的内或外,大致可将其分为"书写标语"和"吼出口号"两种图像类型,前者借用画中的横幅等载体或直接利用画面空白处来放置标语口号,后者将标语口号安排在作品名称中,或者直接用吼叫的动作来命名。这些"标语画"是20世纪30年代革命宣传实践的产物,有特殊的社会效应和历史意义。木刻版画与标语口号结合的图文模式既受到跨媒介的文艺潮流之影响,更根植于"声音转向"的现代文化语境。(本文来源于《文艺研究》期刊2019年10期)
童乔慧,程曦[10](2019)在《民族文化与公民意识的先行者——缪恩钊武大早期建筑作品及其设计思想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武汉大学早期建筑是中国近代大学校园建筑的重要代表作品。缪恩钊作为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的建造工程师,是校园建设非常重要的中方代表。然而学术界对于缪恩钊的系统研究几近空白。结合武汉大学档案馆和湖北省档案馆查阅的相关资料,对缪恩钊的生平、建筑实践加以充分考证,并对他的相关建筑创作实践和建筑设计思想进行分析,有助于了解20世纪30年代中国第一代建筑师探索民族形式与现代建筑结合的理论和实践。(本文来源于《新建筑》期刊2019年05期)
早期文化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报讯】(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华静)12月7日,最新一期的《金城讲堂》在兰州市博物馆二楼报告厅举行。本次特邀嘉宾是甘肃省博物馆馆长贾建威,他带来了一场题为《甘肃文化特色与早期东西文化交流》的专题讲座,深入讲述甘肃悠久的历史文化,层层揭开早期东西方文化交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早期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1].湖南日报记者,陈薇,通讯员,梁铃艳.掀起湖南地区早期文化的盖头[N].湖南日报.2020
[2].华静.透过文物揭开早期东西方文化交流奥秘[N].兰州日报.2019
[3].刘旺旺,俞良早.马克思早期文化批判理论的逻辑进路分析[J].江汉学术.2020
[4].简圣宇.身体的规训与审美:文化史视域中的中国现代早期女性内衣[J].文化研究.2019
[5].卫奇.早期“北京人”文化滞后现象的探究[J].化石.2019
[6].李林玥.实用理性与华夏中心主义自我认同——浅谈梁启超早期文化观及背后心态[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
[7].杨昆丽.中西文化差异下早期文学作品弃妇形象比较——以《氓》和《美狄亚》为例[J].北方文学.2019
[8].王玉良.早期中美电影关系研究的跨文化概观[J].电影新作.2019
[9].艾姝.图像宣传、声音转向与现代文化——新兴木刻运动早期的“标语画”与口号[J].文艺研究.2019
[10].童乔慧,程曦.民族文化与公民意识的先行者——缪恩钊武大早期建筑作品及其设计思想分析[J].新建筑.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