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诱导突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诱导,激酶,基因,酪氨酸,肺癌,突变,烟草。
诱导突变论文文献综述
唐子华,陈加荣,丁洁,陈建玲,王翠翠[1](2019)在《不同打靶位点影响人诱导多能干细胞MYO7A杂合突变位点的基因校正中CRISPR/Cas9介导的同源重组效率》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CRISPR-Cas9系统对人诱导多能干细胞(human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hiPSCs)进行基因编辑,为疾病模型的建立、致病机制研究、药物筛选及基因校正治疗疾病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相对于CRISPR-Cas9介导的基因敲除,应用该系统介导的同源重组实现基因点突变或突变校正效率要低、且难度偏大。为了实现对MYO7A杂合点突变(c.4118C>T)的人i PSCs的点突变校正,本文构建了表达maxGFP的pX330质粒。针对需校正的突变位点,设计5组识别序列并连接到maxGFP-pX330中构建靶向质粒。将5组打靶质粒分别转染HEK 293FT细胞48 h,细胞表达GFP;测序结果显示,MYO7A基因相应位点出现杂峰,表明打靶质粒具有打断活性。将同源模版单链寡核苷酸链(single-stranded DNA oligonucleotides,ss ODN)与打靶质粒共同电转入人i PSCs后48 h,经流式分选出(5. 8±2. 2)%的细胞表达GFP。分选后细胞行单克隆扩增并测序。结果显示,打靶质粒1和ss ODN组合对点突变校正未成功;打靶质粒2、3、4、5与ss ODN组合均获得了校正后的细胞株。本研究表明,打断位点是影响同源重组校正效率的关键因素。当应用CRISPR/Cas9(或其它核酸酶)介导的同源重组进行基因编辑操作时,可以同时选择多个打靶位点造成基因组不同位置上的双链打断(double-stranded break,DSB)位点,以获得目的单克隆细胞株。本研究为应用CRISPR-Cas9系统对人诱导多能干细胞进行基因编辑提供了有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杜吉佩,苏炳银,侯一平[2](2019)在《BAY61-3606增强TRAIL诱导的K-Ras突变结肠癌细胞凋亡及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探究脾酪氨酸激酶Syk抑制剂BAY61-3606提高肿瘤坏死因子凋亡相关诱导配体TRAIL诱导的结肠癌细胞的凋亡效应及其作用机制。体外实验中,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BAY61-3606提高TRAIL诱导的细胞凋亡效应。通过RT-PCR、Western blotting等实验方法探索联合用药抗肿瘤作用的分子机制;体内实验中,构建裸鼠移植瘤模型,通过监测移植瘤体积、细胞凋亡检测等方法证实联合用药的抗肿瘤作用。结果显示BAY61-3606通过(本文来源于《中国解剖学会2019年年会论文文摘汇编》期刊2019-08-18)
黄艳飞,汪汉成,吴庆丽,陈兴江,蔡刘体[3](2019)在《烟草赤星病菌对嘧菌酯抗性突变体的诱导及其生物学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评价烟草赤星病致病菌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对嘧菌酯的抗性风险,以敏感菌株J6为试材,通过菌丝药剂驯化和分生孢子紫外诱变诱导抗性突变体,并对抗性突变体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同时对抗性突变体与敏感菌株线粒体的细胞色素b基因(cyt b) cDNA序列全长进行了测序分析。结果表明:经药剂驯化未获得抗性突变体,而紫外诱变共获得7株抗性突变体,突变频率约为0.007%,抗性水平分别为5.27、8.28、25.28、12.82、6.14、9.28和52.91倍。适合度研究表明,抗性突变体与敏感菌株的分生孢子萌发能力及致病力相当,但分生孢子产生量均高于敏感菌株,菌丝生长速率除突变体6-1外均快于敏感菌株。cyt b基因cDNA序列分析表明:有4株抗性突变体在不同位点上发生了核苷酸突变,其中突变体6-7 cyt b的249位和871位碱基由T突变为C,但其编码的氨基酸未发生突变;突变体6-8 cyt b的734位碱基由T突变为C,引起所编码的245位丙氨酸突变为缬氨酸(V245A);突变体6-9 cyt b的510位碱基由T突变为A,所编码的170位由精氨酸替代了丝氨酸(S170R);突变体6-11cyt b的732位碱基由T突变为A,所编码的244位由苯丙氨酸替代了亮氨酸(L244F),其776位碱基由T突变为C,所编码的259位由丙氨酸替代了缬氨酸(V259A),其1 156位碱基由A突变为G,所编码的氨基酸未发生变化。研究结果初步表明,烟草赤星病菌对嘧菌酯存在潜在的抗药性风险,其cyt b基因的点突变与其对嘧菌酯的抗药性有关。(本文来源于《农药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童文艳,胡孟可,徐林娜,乔慧聪,李芬[4](2019)在《烟草NtTkr尾部T_(1084)缺失和替换突变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诱导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已知烟草驱动家族新成员NtTkr尾部第3个卷曲螺旋(Coiled-coil, CC3)第1 084位苏氨酸(T_(1084))对靶蛋白的结合至关重要,通过对NtTkr尾部的酵母双杂交筛选得到多个与Ntkr互作的候选蛋白。为确定T_(1084)缺失(T_(1084d))或替换(T1084A)突变对NtTkr与这些候选蛋白体外互作的重要性,首先以pBI121-NtTkr为模板,通过重迭延伸PCR扩增得到烟草NtTkr尾部T_(1084d)、T1084A片段并将其克隆入质粒pUC19,经蓝白斑筛选、SmaⅠ-BamHⅠ双酶切鉴定后送去测序,获得正确的T_(1084)缺失和替换的NtTkr尾部;然后将重组的pUC19-T_(1084d)、pUC19-T1084A与pMXB10进行NotⅠ-NdeⅠ双酶切,回收目的片段和载体片段并连接,连接产物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DH5α,筛选得到重组子,进行NotⅠ-NdeⅠ双酶切鉴定,最终成功构建pMXB10-NtTkr-T1084A和pMXB10-NtTkr-T_(1084d)原核表达载体;最后将原核表达载体pMXB10-T_(1084d)和pMXB10-T1084A转入BL21(DE3)中,分别经0.05,0.06 mmol/L IPTG浓度诱导,12%SDS-PAGE电泳检测蛋白质表达情况,结果证明获得了NtTkr-T_(1084d)-1317和NtTkr-T1084A-1320的成功表达,且IPTG浓度大于0.06 mmol/L时,均可高效表达约77 ku的NtTkr-T1084A-1320和76.2 ku的NtTkr-T_(1084d)-1317蛋白量。(本文来源于《华北农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李桂秋,魏影,余治健,陈俊文,钟婉莹[5](2019)在《新型四环素药物Eravacycline体外诱导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16S rRNA基因突变位点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Eravacycline体外诱导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菌株的核糖体30S亚基16S rRNA基因和核糖体蛋白变异特点,阐明金黄色葡萄球菌Eravacycline耐药机制。方法:选择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株,采用Eravacycline不同压力浓度下逐渐诱导Eravacycline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菌株,挑取诱导菌株单克隆,采用琼脂平板稀释法测定母株及诱导系列的Tigecycline和Eravacycline的MIC值;通过PCR扩增其5个拷贝的16S rRNA基因(RR1-RR5)和30S核糖体蛋白基因,将诱导的Eravacycline耐药株扩增产物测序后与母株序列比较,获得该基因片段突变位点。结果:经过体外Eravacycline不同浓度梯度多步诱导共挑取6株Eravacycline耐药菌株,这些菌株的Tigecycline和Eravacycline的MIC值范围分别为8~16μg/mL和32~64μg/mL。16S rRNA基因PCR测序分析提示该基因的主要突变位点分别为RR1(T170G)、RR2(A1124G,G77A)、RR3(C810T)、RR4(G185A,G1036A),30S亚基核糖体蛋白S3蛋白没有突变,30S亚基核糖体蛋白S10基因多个位点突变。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Eravacycline诱导耐药后可导致Tigecycline和Eravacycline的交叉耐药及16S rRNA基因和30S亚基核糖体蛋白S10位点突变。(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创新》期刊2019年18期)
何沐阳[6](2019)在《间变性淋巴瘤激酶基因突变诱导的耐药机制及激酶活化特征构象变化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蛋白质激酶是人体内最大的一类蛋白家族。蛋白酪氨酸激酶通过催化多种底物蛋白质的酪氨酸残基磷酸化来调节细胞中的绝大多数信号传递通路,从而在细胞生长、新陈代谢、分化和凋亡等生理过程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蛋白酪氨酸激酶已经成为很多癌症的靶点。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是一种受体型酪氨酸激酶,属于胰岛素受体超家族。它的异常表达如基因突变、重排及扩增与多种人类恶性肿瘤密切相关,如间变性淋巴瘤,非小细胞肺癌,神经母细胞瘤,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等。间变性淋巴瘤激酶可以诱导活化一系列下游细胞信号通路来实现调控肿瘤细胞的生长、分化和迁移。以ALK为靶点的靶向疗法已经在多种肿瘤的临床治疗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但耐药性问题的不断涌现使ALK的靶向治疗药物在肿瘤治疗的应用上受到了限制。因此,探究ALK耐药性产生的原因、明确ALK异常活化的机制对肿瘤的靶向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多种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对几种临床发现的ALK基因突变引发的抑制剂耐药机制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同时本文还深入的讨论了ALK基因突变以及ATP诱导的ALK变构与激酶活化的关系。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ALK基因突变诱导的阿列替尼耐药机制的分子动力学研究阿列替尼是一种针对间变性淋巴瘤激酶的新型小分子靶向抑制剂,其具有高度选择性并且在ALK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s,NSCLC)患者中表现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然而阿列替尼的治疗效果依然不可避免的受到了能够引发获得性耐药的基因突变的影响。尽管现在已经有大量耐药性基因突变相关的实验数据,但基因突变引起的对阿列替尼的结合亲和力下降的具体分子机制仍然不尽明确。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与MM-GBSA计算方法,研究了I1171N、V1180L与L1198F基因突变引起的阿列替尼耐药性机制。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叁种研究的ALK基因突变可以引起阿列替尼的错位以及ATP结合位点构象的变化,从而导致阿列替尼与突变体之间相互作用发生变化。阿列替尼在突变体结合作用力损失的主要区域是配体结合入口区域和铰链区。本研究同时提出了阿列替尼9位乙基与ALK铰链区识别腔之间的“锁钥机制”,阐明了耐药性产生的主要分子机制,为ALK基因突变对阿列替尼的结合影响提供了分子层面上的详细阐述,为设计避免获得性耐药的新型ALK抑制剂提供了理论线索。2.ALK基因突变导致色瑞替尼耐药机制的分子动力学研究色瑞替尼是一种具有高特异性的ALK二代抑制剂,在对ALK基因相关癌症的治疗中表现出优秀的抗肿瘤效用。然而,针对色瑞替尼出现的ALK耐药性基因突变大大限制了它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目前的临床数据尚未明确色瑞替尼的耐药性分子机制。我们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来深入地研究了G1123S突变和F1174C突变引起色瑞替尼耐药性的潜在分子机制。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实验结果显示,G1123S突变和F1174C突变会导致ATP结合口袋的构象发生改变。导致对色瑞替尼结合作用减弱的主要结构性因素是基因突变引起的P-loop构象变化。此外,我们发现了一个连通P-loop和αC-螺旋的重要疏水团簇,该疏水团簇在保持ATP结合口袋的构象稳定性上起着重要作用。此项工作在原子水平上阐述了G1123S突变和F1174C突变对色瑞替尼产生耐药的结构因素,为今后合理设计新型ALK抑制剂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3.神经母细胞瘤致病突变和ATP结合诱导的ALK活化构象转变的理论研究间变性淋巴瘤激酶活性的失调与肿瘤的发展密切相关。与其他受体酪氨酸激酶的活化机制相似,ALK的激活涉及几个重要结构基序的构象转化。但休眠状态ALK的X射线衍射晶体结构表明在其激酶活化过程中可能存在特殊的构象转变情况。我们选择神经母细胞瘤中发现的两个ALK基因突变型(R1275Q和Y1278S)以及ATP结合的ALK复合物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加速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对基因突变和ATP结合的变构作用与ALK活化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计算结果表明,野生型ALK在无外界条件诱导下一般会处于休眠的状态,而R1275Q、Y1278S基因突变和ATP的结合都促进了ALK激酶结构域向活性样构象的明显转变。其中,R1275Q突变会通过加强αC-螺旋的“in”构象来稳定ALK的活性构象;Y1278S突变会破坏野生型中稳定休眠构象的π-堆积疏水团簇,从而有利于ALK由休眠状态向活性状态的转化;同时我们发现ATP的结合会诱导ALK形成更为紧凑的活性位点,从而有利于ALK的活化。此项工作明确了ALK在不同活化状态下的多种构象,为深入了解ALK的构象活化机制以及基于结构的药物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撑。(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6-01)
范丽芳[7](2019)在《信号传导通路基因突变对CBF-AML患者首次诱导缓解的影响及临床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核心结合因子相关急性髓系白血病(CBF-AML)患者中除RUNX1-RUNX1T1和CBFβ-MYH11融合基因以外,其他基因突变对1个疗程诱导化疗达首次完全缓解(CR_1)的影响。方法:1、初发CBF-AML患者的34种基因突变分析收集初发CBF-AML患者的骨髓或外周血标本,提取DNA,通过二代测序检测34种常见血液肿瘤基因突变情况。2、初发CBF-AML患者1个疗程诱导化疗CR_1率的影响因素分析以查阅病历和电话随访的形式进行随访,第1次完全缓解为CR_1,CR_1至第1次复发或死亡的时间段为无复发生存(RFS),复发后经1个疗程挽救化疗达完全缓解为CR_2,疾病确诊至死亡或随访截止的时间段为总体生存(OS)时间。查阅病例获知CBF-AML患者各自的化疗方案,比较CBF-AML患者在化疗用药方案上有无组间差别。分别对经1个疗程诱导化疗达CR_1组与未达CR_1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及突变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合其临床特征,分析相关基因突变对1个疗程诱导化疗CR_1率的影响。结果:1、43例患者初发时骨髓或外周血DNA均进行了二代测序(NGS)检测34种基因,其中16种基因存在突变,KIT基因突变率最高(48.8%),其次为NRAS(16.3%),ASXL1(16.3%),TET2(11.6%),CSF3R(9.3%),FLT3(9.3%),KRAS(7.0%)。JAK2、CALR、ETV6、RUNX1、GATA2、SH2B3、ZRSR2、CBL及BCOR各检出1例(均为2.3%)。根据功能不同进行分类后基因突变检出率依次为:信号传导通路基因(KIT、FLT3、CSF3R、KRAS、NRAS、JAK2、CALR、SH2B3、CBL)突变发生频率最高,为72.1%(31/43);表观遗传修饰基因突变频率为30.2%(13/43,包括ASXL1、TET2、BCOR);转录调节基因突变频率为7.0%(3/43,包括ETV6、RUNX1、GATA2);剪接因子相关基因为2.3%(1/43,包括ZRSR2)。2、经1个疗程诱导化疗CR_1率为74.4%。初诊时WT1低表达(WT1表达量的临界值选取中位值788.9)患者经1个疗程诱导化疗更易获得CR_1(P=0.032),且1个疗程获CR_1组患者的RFS显着长于未获CR_1组患者[7.6(2.2-44.1)对5.8(1-19.4),(P=0.048)]。信号传导通路基因突变组的1个疗程诱导治疗CR_1率明显低于非信号传导通路基因突变组(64.5%对100%,P=0.045),但血清羟丁酸脱氢酶(HBDH)水平显着高于非突变组[418(154-2702)对246(110-1068),P=0.032],两组CD56表达情况总体无差异(P=0.053),仅限于≥20%表达与不表达间存在差异(P=0.048)。结论:存在信号传导通路基因突变的CBF-AML患者经1个疗程诱导化疗不易获得CR_1且初发时常伴较高的HBDH水平和CD56≥20%表达;相较于1疗程未达CR_1组患者,达CR_1组患者在初发时常伴较低的WT1表达量,RFS更长。(本文来源于《山西医科大学》期刊2019-05-31)
陈子盛[8](2019)在《芹菜素联合吉非替尼诱导EGFR L858R+T790M突变H1975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和目的:癌细胞常存在c-Myc、HIF-1α和Glut1过表达,具有高葡萄糖摄入率特点,叁者过表达均与NSCLC病人耐药及预后差有关。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EGFR-TKIs)在体内外均可抑制葡萄糖摄入,但单药无法抑制移植瘤c-Myc和HIF-1α蛋白表达;在SCLC中阻断Myc扩增的II期临床试验,以及在晚期NSCLC阻断HIF-1α的III期临床试验均无获益。芹菜素(apigenin)可抑制Glutl,但Glut1阻断剂不能抑制移植瘤生长。吉非替尼(gefitinib)联合芹菜素加强抑制天然TKIs耐药EGFR-T790M突变NSCLC细胞H1975的葡萄糖摄入,是否影响H1975细胞凋亡及机制尚未知。材料和方法:1.Apigenin、gefitinib 按 1:1 同时加药孵育 H1975 细胞,分组:Vehicle、apigenin、gefitinib、apigenin+gefitinib,到观察时间点后检测。2.采用CCK-8测H1975细胞存活率,Chou-Talalay法则联合CompuSyn软件计算联合用药指数。3.采用流式细胞仪测细胞周期和凋亡,Western Blot测周期、凋亡、迁移蛋白标志物,克隆形成和细胞划痕实验评估联合用药对H1975细胞功能改变。4.采用L-lactate、ATP试剂盒测H1975胞内乳酸和ATP含量,Mitotracker green TM+Hoechst33342双染评估线粒体质量,2-NBDG测H1975细胞葡萄糖摄入,Western Blot测糖代谢蛋白。5.Western Blot测自噬蛋白和HIF-1α、c-Myc、Kras和p-EGFR,CCK-8测自噬抑制剂氯喹(CQ)和激动剂(RAPA)对H1975细胞存活率影响,流式细胞仪测apigenin+gefitinib联合用药+CQ的细胞凋亡率。6.采用c-Myc、Glut1 和HIF-1α特异性抑制剂 10058-F4、STF-31 和KC7F2干预H1975细胞,CCK-8检测细胞存活率,Western Blot检测c-Myc、HIF-1α、Glut1和p-EGFR变化。7.通过公共数据库检索c-Myc、HIF-1αt、Glut1和EGFR表达与肺腺癌病人临床分期、生存时间的关系。8.用GraphPad Prism 7.0非配对t检验统计分析。结果:1.0、20、30、40、50、60、70、80μM apigenin、cisplatin和gefitinib分别孵育1975细胞72h,3种药物均呈浓度依赖性降低H1975细胞存活率,apigenin+gefitinib 1:1联合对H1975细胞产生特异性协同抑制作用,并随浓度增加其协同作用增强。2.Apigenin+gefitinib联合用药诱导H1975细胞G0/Gi阻滞,降低cyclin D1、CDK4、E-cadherin、MMP2和MMP9表达,抑制H1975细胞增殖、克隆形成和迁移。3.Apigenin+gefitinib联合用药降低Bc1-2表达,促进BIM、cleaved-caspase-3、cleaved-PARP-1蛋白表达,增加H1975细胞凋亡率。4.Apigenin+gefitinib联合用药显着降低H1975胞内L-乳酸和ATP水平,细胞形态变瘦梭化、线粒体质量减少。gefitinib及apigenin+gefitinib联合用药在5、15、30min内均抑制葡萄糖摄入,后者明显抑制Glut1、Glut3、Glut4、MCT1、PDKI蛋白表达。5.Apigenin+gefitinib 联合用药抑制 c-Myc、HIF-1α、Kras、p-EGFR 和p-AMPKα蛋白表达,p62、LC3-Ⅱ蛋白累积,CQ增加apigenin+gefitinib联合用药的细胞抑制作用及凋亡率。6.KC7F2 引起H1975形态梭长,10058-F4增强Glut1、抑制HIF-1α、p-EGFR;KC7F2促进c-Myc、不改变p-EGFR和Glut1;STF-31抑制p-EGFR、不改变c-Myc、HIF-1α蛋白表达。apigenin+gefitinib联合用药呈浓度、时间依赖性抑制c-Myc、HIF-1α、p-EGFR、Glut1、MCT1、LDHA、GAPDH、Bc1-2,同时增加Bax蛋白表达。7.肺腺癌病人癌组织c-Myc和HIF-1α、Glut1表达分别相关,HIF-1α、EGFR、Glut1两两相关。Glut1在腺癌表达高于癌旁,c-Myc、Glut1随临床分期恶化表达显着增加,Glut1、c-Myc、EGFR和HIF-1α高表达均显著降低总生存时间。结论:1.Apigenin+gefitinib联合用药协同增强H1975细胞抑制作用。2.Apigenin+gefitinib联合用药通过诱导H1975细胞G0/Gi周期阻滞,抑制细胞增殖、迁移。3.Apigenin+gefitinib联合用药通过抑制Bcl-2,促进BIM、cleaved-caspase-3、cleaved-PARP-1蛋白表达,增加H1975细胞凋亡。4.Apigenin+gefitinib联合用药通过抑制Gluts,阻止葡萄糖摄入,引起胞内乳酸、ATP生成显着减少,降低线粒体质量。5.Apigenin+gefitinib联合用药通过阻断AMPK依赖途径自噬潮同时抑制c-Myc、HIF-1α、p-EGFR蛋白表达,增加H1975细胞凋亡。6.Apigenin+gefitinib联合用药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抑制c-Myc、HIF-1α和下游p-EGFR、Glut1、MCT1蛋白表达,并同时降低Bcl-2、提高Bax蛋白表达。7.Glut1、c-Myc、EGFR和HIF-1α高表达均显著降低肺腺癌病人总生存时间。(本文来源于《南方医科大学》期刊2019-05-07)
徐梦影[9](2019)在《Cdc42对Kras突变诱导的肺癌形成和转移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及目的肺癌是目前全球发病率及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早期症状不典型,大多数肺癌患者确诊时就已经是中晚期,5年生存率极低,积极寻求新的有效的治疗靶点和靶向药物显得极其重要。化疗是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经典方法,但是化疗又会带来一系列毒副作用,如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损害、脱发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水平。虽然一些靶向药物如EGFR-TKIs取得了不错的治疗效果,但是,靶向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后又会引发耐药性问题,这提示我们需要不断推进癌症的研究。并且,Kras突变基因作为非小细胞肺癌的常见突变位点之一,目前临床上却还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因此,积极研究Kras突变诱导的肺癌的发病机制和调控因素,寻找相应干预及治疗的药物,具有重要的意义。细胞分裂周期蛋白42(Cdc42,cell division cycle42),作为小G蛋白家族的重要成员,在调节细胞运动、细胞骨架、细胞增殖、细胞转化、肿瘤细胞的转移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Cdc42被发现在多种恶性肿瘤中表达升高,参与了调节肿瘤细胞的增殖、转化和转移,然而,其在肺癌中的作用和分子机制尚不清楚。研究方法1.体内实验:1.1利用Tet-On系统和cre/loxp技术构建肺癌小鼠模型和肺癌基础上II型肺泡上皮特异性敲除Cdc42基因小鼠模型,进行后续实验;1.2全部小鼠的左侧肺叶组织进行固定、脱水、包埋及HE染色;右侧肺叶组织提取蛋白,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Cdc42蛋白的表达水平;1.3给各组小鼠雾化吸入ML141,进行HE染色观察肿瘤生长情况。2.体外实验2.1选用A549肺癌细胞系,利用siRNA干扰技术敲低Cdc42表达水平;在此模型基础上,用CCK8实验、Ki67荧光染色、流式细胞周期、集落形成实验等方法检测细胞增殖状态,划痕实验探究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实验探究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2.2提取细胞蛋白,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Cdc42水平;2.3用不同浓度ML141处理细胞,通过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活性;2.4提取细胞RNA,进行转录组测序方法分析Cdc42下游基因及信号转导通路的变化。3.统计学处理分析研究结果1.成功构建了 Kras突变的肺癌小鼠模型杂交得到目的基因小鼠后,予Dox饲养3个月后,可以得到肺癌模型。2.成功构建了II型肺泡上皮特异性敲除Cdc42基因的肺癌小鼠模型构建动物模型后,敲除Cdc42组形成的肿瘤数量和大小均明显少于未敲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稳定构建了敲低Cdc42水平的A549细胞系A549细胞转染siControl-RNA及siCdc42-RNA后,敲低Cdc42明显抑制Cdc42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敲低A549细胞系中Cdc42表达对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敲低Cdc42组的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ML141对细胞及肺癌模型的影响ML141处理A549细胞后,高浓度的ML141明显抑制细胞增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L141处理肺癌模型后,与肺癌组相比,肿瘤形成明显减少。6.敲低A549细胞Cdc42的表达影响多种基因及信号通路转录组测序分析表明,敲低Cdc42后,下游多种基因及信号通路发生改变,其中主要信号通路有 ECM-receptor interaction,microRNAs in cancer,p53 signalling pathway,focal adhesion和 PI3K-Akt signalling pathway。研究结论1.利用条件性基因敲除技术在小鼠体内定时在肺泡上皮细胞上表达Kras突变基因,成功构建小鼠体内原位肺癌模型,该模型也证实癌基因Kras具有强大的诱导肺癌形成的能力。2.Cdc42与肺癌的关系:小鼠肺癌组织中Cdc42表达升高,敲除Cdc42基因降低了肺癌的增殖、转移能力,因此Cdc42在未来有可能成为治疗肺癌的靶点之一。3.Cdc42与肺癌的作用机制:A549肺癌细胞中下调Cdc42表达水平影响了下游多种基因和信号转导通路,因而Cdc42可能通过多种靶点发挥作用的,细胞外基质相关基因的改变可能起最重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南方医科大学》期刊2019-05-07)
罗恒丽,代颜,陈竹,王国俊[10](2019)在《双黄连对兔组织笼感染模型中左氧氟沙星诱导金黄色葡萄球菌基因突变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双黄连影响兔组织笼感染模型中左氧氟沙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grlA、grlB、gyrA、gyrB基因突变的影响,以期为中药改善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建立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9213感染兔组织笼模型,分别以生理盐水,单用左氧氟沙星(10mg·kg~(-1)·d~(-1)),单用双黄连(85mg·kg~(-1)·d~(-1)),左氧氟沙星(10mg·kg~(-1)·d~(-1))联合低、中、高剂量双黄连(42.5、85、170mg·kg~(-1)·d~(-1))干预,连续给药5d,提取干预结束后两天组织笼内恢复生长的细菌DNA,扩增,测定分析grlA、grlB、gyrA、gyrB基因序列,比较各基因序列突变情况与细菌耐药性的关系。结果单用左氧氟沙星处理后细菌grlA基因序列发生多处突变,grlB、gyrA基因序列发生了两处点突变,而gyrB未发生突变;单用双黄连处理、双黄连联合左氧氟沙星处理后细菌上述基因均未发生突变。结论左氧氟沙星引起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可能与grlA基因中的多处点突变,grlB、gyrA的两处点突变有关,可能与gyrB基因无关。而双黄连能抑制左氧氟沙星诱导产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grlA、grlB、gyrA的突变。(本文来源于《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诱导突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探究脾酪氨酸激酶Syk抑制剂BAY61-3606提高肿瘤坏死因子凋亡相关诱导配体TRAIL诱导的结肠癌细胞的凋亡效应及其作用机制。体外实验中,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BAY61-3606提高TRAIL诱导的细胞凋亡效应。通过RT-PCR、Western blotting等实验方法探索联合用药抗肿瘤作用的分子机制;体内实验中,构建裸鼠移植瘤模型,通过监测移植瘤体积、细胞凋亡检测等方法证实联合用药的抗肿瘤作用。结果显示BAY61-3606通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诱导突变论文参考文献
[1].唐子华,陈加荣,丁洁,陈建玲,王翠翠.不同打靶位点影响人诱导多能干细胞MYO7A杂合突变位点的基因校正中CRISPR/Cas9介导的同源重组效率[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19
[2].杜吉佩,苏炳银,侯一平.BAY61-3606增强TRAIL诱导的K-Ras突变结肠癌细胞凋亡及机制[C].中国解剖学会2019年年会论文文摘汇编.2019
[3].黄艳飞,汪汉成,吴庆丽,陈兴江,蔡刘体.烟草赤星病菌对嘧菌酯抗性突变体的诱导及其生物学特性[J].农药学学报.2019
[4].童文艳,胡孟可,徐林娜,乔慧聪,李芬.烟草NtTkr尾部T_(1084)缺失和替换突变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诱导表达[J].华北农学报.2019
[5].李桂秋,魏影,余治健,陈俊文,钟婉莹.新型四环素药物Eravacycline体外诱导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16SrRNA基因突变位点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9
[6].何沐阳.间变性淋巴瘤激酶基因突变诱导的耐药机制及激酶活化特征构象变化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D].吉林大学.2019
[7].范丽芳.信号传导通路基因突变对CBF-AML患者首次诱导缓解的影响及临床特征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19
[8].陈子盛.芹菜素联合吉非替尼诱导EGFRL858R+T790M突变H1975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9
[9].徐梦影.Cdc42对Kras突变诱导的肺癌形成和转移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探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9
[10].罗恒丽,代颜,陈竹,王国俊.双黄连对兔组织笼感染模型中左氧氟沙星诱导金黄色葡萄球菌基因突变的作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