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压力型锚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锚固,压力,锚杆,模型,应变,界面,拉拔。
压力型锚杆论文文献综述
刘一俊,陈昌富[1](2019)在《基于荷载传递法和剪切位移法压力型锚杆刚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引用剪切带概念对锚杆锚固受力及荷载传递特性进行了分析阐述,基于理想的弹塑性剪切滑移模型模拟锚固界面受荷作用,运用荷载传递法与剪切位移法对锚杆锚固界面及界面外土体的剪切变形进行分析求解,据此推导了压力型锚杆刚度系数的计算公式。对刚度系数计算公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压力型锚杆的刚度系数会随锚固长度增加而增长,但当锚固长度过大时会产生部分无效锚固段,锚杆锚固段直径和灌浆体弹性模量均与刚度系数有正相关关系,同时土体的力学性质与锚杆刚度系数也有紧密联系。(本文来源于《公路工程》期刊2019年02期)
张妙芝,汪班桥,李楠[2](2018)在《压力型锚杆支护边坡的动力响应与数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振动台模型试验,输入汶川波、EL-Centro波和正弦波叁种地震波,监测边坡加速度和锚杆应变,探讨地震作用下加固边坡的动力响应特征及锚杆应变的响应规律。得出:加固边坡土体对输入的地震波有垂直放大作用,水平方向放大作用不明显;在地震频率和幅值共同影响下,边坡加速度响应具有明显的差异。同一锚杆沿长度方向应变分布呈"前小后大"的模式;同列不同层锚杆在垂直方向应变响应差别较大,顶层、底层锚杆应变较边坡中部的锚杆应变响应明显。利用ABAQUS数值软件模拟振动台试验过程,得出锚固边坡动力响应特征与振动台试验结果一致。(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张妙芝,王小鹏,李青青[3](2018)在《压力型锚杆在动力作用下的应变响应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文中采用ABAQUS数值软件模拟压力型锚杆支护滑坡的模型,分析了在地震作用下压力型锚杆的应变响应特性。结果表明:在垂直方向,同列不同排锚杆的应变响应差异较大,底排和顶排锚杆应变较边坡中部的锚杆应变响应明显。(本文来源于《江西建材》期刊2018年11期)
李楠,汪班桥,门玉明,张妙芝[4](2018)在《压力型锚杆支护滑坡的地震动力响应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地震作用下锚固滑坡的动力响应特征及压力型锚杆的受力机制,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压力型锚杆联合格构梁支护的锚固滑坡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锚固滑坡的加速度响应规律、地震动参数对加速度响应的影响以及压力型锚杆的受力特征等。结果表明:地震作用下锚固滑坡具有明显的高程放大效应,坡顶响应最强;不同类型的地震波作用时,由于其频谱特性的差异,锚固滑坡的加速度响应不同,锚固滑坡对输入地震波的低频段存在放大作用,对高频段具有滤波作用;随地震波幅值的增大,锚固滑坡的加速度响应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对于同一根锚杆而言,锚杆杆体轴力分布较均匀;对于同列不同排的锚杆而言,各排锚杆杆体的轴力值差异较大,自上而下呈"C"型分布,底排锚杆和顶排锚杆承担大部分荷载。研究结果对于压力型锚杆支护滑坡的抗震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地质力学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唐士鑫,阴可,刘汉龙[5](2018)在《压力型可回收式锚杆锚固段应力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弹性力学理论计算了锚固体因轴向压缩导致径向膨胀而产生的径向应变,并与土力学理论相结合计算出砂浆体挤压周围岩土体产生的径向应变。根据锚固体与周围岩土体边界面上的变形协调假定,推导出了压力型可回收式锚杆锚固段应力分布的理论解,并与现有理论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理论解比现有理论结果更加贴近实际。基于理论解讨论了锚固体与岩土体弹性模量之比E1/E2、岩土体泊松比μ、锚固体外半径R对锚固段上的峰值剪应力及其应力分布范围的影响。结果表明:E1/E2、R越小,μ越大,峰值剪应力越大,剪应力分布范围越小。(本文来源于《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期刊2018年02期)
贾金青,高军程,涂兵雄,张磊,王海涛[6](2017)在《深基坑中压力型预应力锚杆柔性支护结构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预应力锚杆柔性支护技术在软岩基坑中具有安全可靠、工期短、造价低的优点,已广泛的应用于工程实际中。针对压力型预应力锚杆在城市基坑项目中具有可拔除、节省土地资源的优势,结合大连胜利广场深基坑项目,研发了压力型预应力锚杆深基坑离心模型的制作方法,开展了应用压力型锚杆的预应力锚杆柔性支护技术作用于深基坑的离心模型试验,并采用FLAC程度建立了数值模型进行了对比验证,对基坑的变形、水平土压力、锚杆形式对锚杆预应力设计值的影响及其对滑移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自由段长度导致压力型锚杆比拉力型锚杆要求具有更大的预应力设计值;压力型预应力锚杆离心模型与拉力型锚杆的FLAC数值模型都得到位置类似的直线型滑移带,二者进行了相互验证并说明压力型锚杆与拉力型锚杆这两种锚杆受力形式上的不同并没有对基坑的破坏机理造成影响。(本文来源于《岩土力学》期刊2017年S2期)
马海春,崔可锐,钱家忠,査甫生[7](2016)在《压力型锚杆抗拔能力模拟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压力型锚杆的应变分布情况反映锚杆损伤破坏位置,利用3次实验室小比例尺模型进行拉拔试验,可以对锚杆的应变分布等进行研究,取得合理的结果。(1)对各级拉拔荷载作用下的锚杆顶部位移进行记录分析,得到了拉力顶部位移与拉力关系图,其曲线的形态说明拉力达到一定程度将引起位移的迅速增加;(2)对锚杆各部位直径增加量做了分析,发现在离承压板锚杆一定位置处直径增加量最大;(3)对锚杆的轴向应变、径向应变的数值和分布情况进行了对比,发现轴向应变是锚杆应变的主要形式,但轴向应变、径向应变分布规律基本一致,都随远离承压位置呈负指数衰减。因此,在提高锚杆的锚固效果方面,减小锚杆承压板附近的形变是一个有效的途径。(本文来源于《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期刊2016年04期)
渠红霞,袁超,张宗堂[8](2016)在《压力型锚杆锚固界面蠕变特性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室内进行了自制压力型锚固试件的锚固界面拉拔蠕变试验,用应变仪测得了试件锚固段上各监测点的实时应变,给出了锚固界面蠕变曲线及各监测位置的等时荷载—应变曲线。对曲线特征分析得到:同一监测点位置应力越大,应变越大,且应变随时间的增长逐渐增大;加载过程中锚固系统经历黏弹、黏塑和黏脱阶段后,最终沿锚固界面发生剪切拉拔破坏。(本文来源于《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2期)
张俊麒[9](2016)在《压力型锚杆的工作机理及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压力型锚杆引入我国十余年时间里发展迅速,较广泛运用于各种工程中,但因其理论研究跟不上工程运用,故可能存在安全隐患或产生浪费。本文基于自主设计的室内锚杆拉拔试验,较为系统的研究了压力型锚杆的工作机理,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弹性力学对Lame问题的讨论及对灌浆体、围岩土体协同变形的假设,得出了在一定拉力作用情况下的灌浆体——围岩土体界面摩阻力分布情况以及灌浆体内部应力分布情况;2、基于改进后的RYL-600岩石剪切流变试验机,以连续加载方式进行了压力型锚杆的界面特性试验,得到了整体拉拔力与试件变形的关系以及灌浆体应变情况,并以此进行分析,得到了灌浆体表面应力分布情况及灌浆体轴力分布规律,并将其与所推导出的公式进行对比;3、依照室内试验所采集的拉拔力与试件变形关系,绘制荷载——位移曲线,并结合所推导界面应力分布规律,分析了试件加力至破坏的全过程;4、基于试验的正交数据,将多组试验数据对比,分析了围岩土体强度、灌浆体材料强度、灌浆体长度等叁个正交因子对压力型锚杆最大锚固力的影响;5、基于灌浆体拔出后的破坏情况,分析了灌浆体顶端碎裂和断裂所对应的受力情况,再结合锚杆极限拉拔力,分析了灌浆体破坏对锚杆整体抗拔力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湖南科技大学》期刊2016-06-02)
李琳[10](2016)在《压力型锚杆锚固机理的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遇到各类岩土工程问题,其中预应力锚固技术作为各类岩土加固工程中的首选方法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中又以压力(分散)型锚杆由于其良好的受力性能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诸如地基处理、边坡锚固、隧道加固等工程中。目前对这类锚固结构的研究多集中于宏观受力方面,而对其细观机理的研究则少之又少,难以从细观层面分析压力(分散)型锚杆锚固机理。本文首先通过室内可视化模型试验,对轴向荷载作用下压力型锚杆锚固机理进行了细观研究;然后应用离散元数值模拟软件PFC2D建立细观数值仿真平台,对压力型锚杆及压力分散型锚杆在外荷载作用下周围土体的细观力学参数变化规律进行了模拟分析,揭示了其细观受力机理,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压力型锚杆受力性能的可视化模型试验研究设计并制作压力型锚杆模型,对其进行轴向拉伸荷载作用下的拉拔试验,并应用数字照相变形量测技术,分析张拉荷载作用下压力型锚杆杆体周围土体细观组构的演化规律。(2)压力型锚杆锚固机理的细观数值模拟研究基于颗粒流理论及PFC2D程序建立压力型锚杆细观数值仿真模型,开展轴向荷载作用下锚杆受力状态研究,通过对仿真模型位移场、应力场、孔隙率、旋转量、颗粒配位数等细观物理力学参数的研究,揭示了压力型锚杆细观锚固机理。(3)压力分散型锚杆锚固机理的细观数值模拟研究在以上研究基础上,考虑不同承压板数量、不同承压板间距及不同承压板直径等因素,分别建立压力分散型锚杆数值分析模型,对压力分散型锚杆的受力性能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相关参数的优化分析。(本文来源于《山东建筑大学》期刊2016-04-01)
压力型锚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振动台模型试验,输入汶川波、EL-Centro波和正弦波叁种地震波,监测边坡加速度和锚杆应变,探讨地震作用下加固边坡的动力响应特征及锚杆应变的响应规律。得出:加固边坡土体对输入的地震波有垂直放大作用,水平方向放大作用不明显;在地震频率和幅值共同影响下,边坡加速度响应具有明显的差异。同一锚杆沿长度方向应变分布呈"前小后大"的模式;同列不同层锚杆在垂直方向应变响应差别较大,顶层、底层锚杆应变较边坡中部的锚杆应变响应明显。利用ABAQUS数值软件模拟振动台试验过程,得出锚固边坡动力响应特征与振动台试验结果一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压力型锚杆论文参考文献
[1].刘一俊,陈昌富.基于荷载传递法和剪切位移法压力型锚杆刚度分析[J].公路工程.2019
[2].张妙芝,汪班桥,李楠.压力型锚杆支护边坡的动力响应与数值分析[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8
[3].张妙芝,王小鹏,李青青.压力型锚杆在动力作用下的应变响应特性[J].江西建材.2018
[4].李楠,汪班桥,门玉明,张妙芝.压力型锚杆支护滑坡的地震动力响应特性研究[J].地质力学学报.2018
[5].唐士鑫,阴可,刘汉龙.压力型可回收式锚杆锚固段应力分布[J].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8
[6].贾金青,高军程,涂兵雄,张磊,王海涛.深基坑中压力型预应力锚杆柔性支护结构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17
[7].马海春,崔可锐,钱家忠,査甫生.压力型锚杆抗拔能力模拟实验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6
[8].渠红霞,袁超,张宗堂.压力型锚杆锚固界面蠕变特性试验[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9].张俊麒.压力型锚杆的工作机理及试验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6
[10].李琳.压力型锚杆锚固机理的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