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家对地观测技术系统与遥感科学(论文文献综述)
张连翀,李国庆,李静[1](2021)在《国家对地观测科学数据中心建设及服务》文中提出科学数据是国家科技创新的基础性和战略性资源,是科学研究中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国家对地观测科学数据中心作为科技部和财政部首批认定的20个国家科学数据中心之一,负责我国对地观测领域科学数据的整合汇交、分级分类、加工整理和分析挖掘,建设国家级大数据基础设施和世界数据中心。本文从国家对地观测科学数据中心发展历程、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和业务成果等方面进行介绍,旨在通过技术手段营造和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新型数据生态,提升我国对地观测数据资源的使用效率和科技支撑能力。
王致远[2](2021)在《基于多时相数据的锁儿头滑坡演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大型滑坡一直是滑坡灾害领域的重点研究对象,传统的现场调查研究成本高昂,效率也较低,不利于完成灾后的快速调查。近年来,基于遥感影像的滑坡演化分析逐渐成为众多研究者进行滑坡快速调查的第一选择。为此,本文以舟曲地区锁儿头滑坡为主要研究对象,使用多年高分遥感影像并结合无人机航拍影像,对锁儿头滑坡的动态演化特征进行深入探究。主要成果如下:(1)使用面向像元和面向对象等方法对实验区的遥感影像数据进行地物分类和目标地物的信息提取。两种方法都能将滑坡区部分地提取出来,但在提取的精度和完整度上具有差异性。(2)多期影像数据的变化检测结果显示,锁儿头滑坡区域总体上未发生大规模的滑动。大部分区域的变化程度较为轻微,在滑坡区的上部,变化程度较周边区域则更为明显。(3)锁儿头滑坡主要分为滑坡后部变形区、滑坡中部变形区及滑坡前缘变形区。通过计算得出了2010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8年、2019年共6年的影像数据的归一化植被指数和植被覆盖度的数据。结果表明,植被指数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就同一季节来讲,滑坡总体处于缓慢蠕变的趋势,且滑坡的三个部分里面的滑动趋势并不相同。(4)使用无人机航拍影像对滑坡区的细节特征进行了精细的分析研究。结合高清的正射影像图以及高程图、坡度坡向图等信息对滑坡区内的6个重点区域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锁儿头滑坡的三个不同区域的坡度坡向有所不同,坡体内含有大量碎石土,具有明显的断裂破碎带滑坡的特征。
廖小罕[3](2021)在《中国对地观测20年科技进步和发展》文中指出2000年以来,中国对地观测领域在国家科技计划的支持下,积累了系列关键技术和核心成果。以此为重要引领,支撑形成了气象、海洋、陆地业务化遥感卫星系列和多类别遥感科学实验卫星系列,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卫星遥感和灵活多样的航空遥感数据获取体系。同时,构建了数据获取、处理和产品服务体系和面向不同需要的应用系统,较大程度上满足主要行业常态化和应急应用需求。特别是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领域的设立和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的实施,系统加强了中国综合对地观测技术和能力。在此基础上通过多边和双边合作,中国对地观测领域在国际上取得了参与全球对地观测进程的主导地位,发展巩固了中欧和中美等重要国际合作渠道。科技人才队伍日益壮大,产学研合作推动遥感科技成果商业化培育环境不断完善,多元化商业遥感卫星初见规模,多类别遥感产品蓬勃发展,涌现出一批代表性企业。面向未来,空天地一体化观测能力、定量化信息获取技术和智能化观测等方面将会得到进一步发展,遥感大数据管理技术和共享服务机制等也将会有新的突破。
教育部[4](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指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蔺陆洲[5](2020)在《从太空竞赛到空间合作航天外交的理论建构与现实转型》文中认为太空竞争与空间合作的关系变化和政策调整是航天外交的基本问题。本文围绕竞争与合作的主轴,建构了一种航天外交的理论框架并以商业航天为基点分析了航天外交的现实转型。在回顾航天外交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明确了研究的核心问题、主要方法和创新点,进而界定了航天外交概念的内涵、外延和特征。通过梳理自1957年以来航天外交的发展历史和当前航天外交的发展趋势,结合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在相互依存、霸权稳定、世界体系、国家主义和依附理论的发展路径与分析范式,总结了航天外交在战略、资金和科技各方面的理论要素。基于这三个航天外交的理论要素,将航天产业的计划经济属性、国家为核心的行为体和大国竞争的本质特征确立为航天外交理论的范式,以航天相对实力的变化和航天外交政策的调整为主要逻辑,建立航天外交的理论模型,在太空竞赛和空间合作方面形成理论推论。综合运用相关性分析的定量研究方法和比较分析的定性研究方法,对理论和推论进行检验。通过理论限制性条件分析,将商业航天识别为改变航天外交理论外部环境和条件的颠覆性变量,并对航天外交理论的发展进行预测。随后,以文章建构的航天外交理论框架,针对世界航天外交总体态势、主要航天国家和国际航天组织的结构与政策,利用案例研究和博弈论进行分析,解释当前航天外交关系的状态和变化趋势。特别是基于中国的航天外交实践的总结,在大国博弈、多边主导和应用推广方面进行中国航天外交的设计并提出政策建议。最终回顾和总结航天外交的本质与启示,并对未来的航天外交进行展望。
李卓键[6](2019)在《美国卫星产业组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卫星产业是兼具经济效益与政治军事效益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美国卫星产业在全球居于领先地位,不仅在经济方面为其带来可观的效益,而且利用卫星技术开展国际合作与结盟或是军事威慑与对抗,还有利于增强美国的“国家威信”。我国卫星产业起步较晚,在卫星制造、发射及商业化发展等诸多方面存在不足。由于卫星产业在信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和生物医药等领域的转化应用对经济发展有巨大促进作用,因而被确立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为此,系统认识美国卫星产业及其组织的发展规律与经验,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与国防军事建设均具有重要意义。美国卫星产业经历了准备期、高速发展期和平稳发展中的商业化转型期三个阶段。以产业组织理论SCP框架为基础,深入分析美国卫星产业现状及组织特点,能够为我国发展卫星产业提供参考。美国卫星产业市场结构(S)从市场集中度上看属于一般寡占型,且拥有较高的进入和退出壁垒。美国卫星企业采取技术创新驱动的产品主体差异化战略,避免深陷低效率的价格战。私营卫星企业由于核心产品的差异化空间逐渐缩小,开始重视自身服务能力的拓展和提高。美国政府在卫星产业市场结构调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方面,通过一系列许可制度确立准入门槛进行严格监管;另一方面,对于取得发射许可且满足国家发射需求的本国私营企业,给予政府补贴扶持其快速发展。美国卫星产业市场行为(C)比较典型的包括兼并与卡特尔。卫星产业兼并实施一体化过程中形成管理协同效应、经营协同效应和财务协同效应,并对美国卫星产业市场结构产生影响,使得市场集中度得以加强。以卡特尔为代表的美国卫星产业市场中的协调行为不利于市场竞争,导致卫星企业之间通过合谋、相互妥协以求实现彼此垄断利润最大化。为打破美国卫星巨擘之间的卡特尔,美国政府大力扶持新兴卫星企业发展并显着降低发射费用,开启了廉价商业航天运输新时代。美国政府还通过制定和修订促进卫星产业市场商业化的各项政策,逐步放宽商业卫星领域的政策管制,激发卫星产业市场活力。美国卫星产业的市场绩效(P)主要包括直接绩效与间接绩效。从直接绩效分析中发现美国卫星产业的四大细分领域(卫星服务、卫星制造、发射服务和地面设备制造)产值全球领先,但存在政策性波动。四大领域发展不均衡,处于上游的卫星制造业与发射服务业产值较少,而处于下游的地面设备制造业与卫星(运营)服务业产值较高。从间接绩效分析中发现由于卫星产业一定程度带有国防军工性质,具有投入大、生产周期长的特点,因此,在市场化发展初期对经济增长的直接促进效果并不明显,而是通过对其他产业的影响来间接地反映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美国卫星产业在农业、远洋渔业以及灾害的防范与救助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美国卫星产业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及市场绩效的关系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第一,在美国卫星产业的准备阶段,市场结构、市场行为与市场绩效之间的关系尚未形成。第二,在美国卫星产业的高速发展时期,市场结构是三者中的核心。完全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和完全由政府采购的单一销售渠道,使得市场行为完全取决于当时的市场结构;而被简单市场行为所决定的市场绩效也并未引起广泛关注。第三,在美国卫星产业平稳发展商业化时期,市场行为是三者中的核心,但三者的关系具有复杂性,美国卫星产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的关系是双向互动的。在发展过程中,美国卫星产业逐渐形成了缓解市场行为中的卡特尔、激发市场竞争活力、推高市场绩效等产业组织优势。同时,美国卫星产业组织也存在市场寡占程度较高、商业化运营推高市场风险等问题。我国卫星产业的发展起步于1956年,虽然在整体上与美国卫星产业相比尚存在差距,但是在一些领域也形成了自身优势。鉴于美国卫星产业发展历程和产业组织中的优势与问题,我国应该把握政府作用与市场机制的平衡,加大政府资金扶持与政策激励,积极推动我国卫星产业商业化发展并不断提升卫星技术水平与国际影响力。
刘树鹏[7](2019)在《基于系统动力的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历史遗产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历史保护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尖锐。虽然城市历史保护已经被社会主流价值观认可,但历史保护与发展的相互作用以及如何在发展中保护需要宏观和系统的判断。历史街区是城市中具有一定规模、保存历史遗存与历史环境、街巷格局基本完整的区域,不仅是城市发展的证据与线索,更是国家精神与文明的物质载体,凝聚了先辈们的劳动与智慧。当代中国迈向发展新时期,正走在国家繁荣、民族复兴中国梦的道路,传承与发展是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责无旁贷的重要使命。地下空间实施是伴随人类社会进步而不断发展的,新石器时期的半地下穴居就是对地下空间的浅表层利用,古代的冰窖、窨井、坎井也均是地下空间的实施,在人类没有能力向空中要空间之前,地下就是最易获取和扩展的空间。地下空间是竖向空间的基础,更是对地球表层物质空间的科学管理,更是提升城市荷载能力、弹性发展的战略举措。本研究将以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为研究核心,通过梳理国内外有关历史街区地下空间的相关理论,论述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的动力系统理论,对系统特征进行综合分析,探索地下空间实施影响的作用原理;以系统理论下的典型城市与典型历史街区为样本,提炼归纳不同历史街区与地下空间的反馈机制;构建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影响的系统动力模型,通过系统动力模型的可实施存量模拟,研判历史街区地下空间的实施影响。丰富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与城市发展的理论,为历史街区地下空间的实施决策提供依据与支撑。这是历史保护与地下空间理论的应用,将填补系统动力理论在城市空间研究方面的空白。对城市学、规划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学科融合与共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阐述研究的缘起、目的和意义;综述国内外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的研究动态;概述研究的结构、目标与主要内容;概念界定,提出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二章采用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的系统理论,解读空间实施路径,判断空间实施主体及其行为,判断实施系统。第三章在地下空间实施的系统理论下,解读典型的历史街区,提炼历史街区在空间、功能、经济等方面特征,演绎归纳地下空间实施的反馈机制。第四章使用系统动力模型工具,明确历史街区地下空间量的增长模式,对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工程技术等方面进行系统动力模型的研判模拟。第五章运行系统动力模型进行模拟,根据结果对历史街区的系统性因素提出实施政策与措施。第六章为总结和展望。
吕倩[8](2020)在《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时空演变特征及减排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化石能源碳排放所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负责任的大国,我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实现碳排放强度相比2005年下降40%-45%;到2030年碳排放强度相比2005年下降60%-65%;以及到2030年左右碳排放总量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峰的目标。面对前所未有的减排压力和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压力,需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节能减排策略。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本文构建了基于校正后夜间灯光数据集的省级尺度碳排放估算模型,系统分析了 1995-2016年多尺度碳排放时空演变特征。构建了碳排放影响因素模型,分析关键因素对碳排放影响的共同特征和地区差异性。构建了碳排放预测模型研究未来中长期2017-2050年碳排放演变趋势,分析全国、三大地区和省级碳排放达峰路径和碳排放强度目标落实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差异化的减排策略。(1)在对DMSP-OLS数据和NPP-VIIRS数据分别进行校正的基础上,对二者进行融合校正,回归方程拟合优度为0.8354,拟合效果良好。由此构建了1992-2016年校正后DMSP-OLS尺度夜间灯光数据集。结合能源消费统计碳排放量,构建了基于校正后夜间灯光数据集的省级尺度碳排放估算模型,拟合精度R2达到了 0.7138,模型估算效果良好,估算精度达到要求。(2)利用省级能源消费统计碳排放量对初步反演出的栅格尺度碳排放量进行线性调整,生成省级尺度碳排放零误差的全国能源消费碳排放栅格图(1km×1km空间分辨率)。在此基础上统计市级和县级尺度碳排放量。通过趋势分析法、全局空间相关性和局部空间相关性,分别在省级、市级和县级尺度进行碳排放时空演变特征分析。全国层面我国能源消费碳排放总量呈现快速增长趋势,由1995年的18.89亿吨增长为2016年的46.83亿吨,年均增速为6.72%。三大地区呈现出与全国一致的增长趋势,其中东部地区能源消费碳排放占比最高,中部地区最低。省级、市级和县级尺度高碳地区多集中在环渤海湾地区、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河北和山东为碳排放迅猛增长型省份,全国有11个地级市和77个县域属于碳排放迅猛增长型。不同尺度能源消费碳排放和增长类型分布均存在胡焕庸线现象。省级、市级和县级三种尺度的全局Moran’s I指数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增长态势,市级尺度的碳排放全局空间相关性最强;省级、市级和县级尺度碳排放的局部相关性呈现扩大趋势,显着性类型以正相关集聚分布为主。(3)依据1995-2016年省级尺度能源消费碳排放数据,结合人口规模、人均GDP、能源强度、城镇化水平、产业结构等影响因素指标,运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和STIRPAT模型,构建了全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尺度的SDM-STIRPAT 模型,拟合优度 R2分别为 0.9894、0.9946、0.9938 和 0.9834,模型拟合精度良好。构建省级尺度GWR-STIRPAT模型,拟合优度R2均大于0.64,模型合理有效。在共同特征上,全国、东部和西部地区的人口数量对本省碳排放呈现正向影响;全国、东部和中部地区的人均GDP对本省碳排放呈现正向影响;能源强度对本省碳排放均呈现正向影响;全国、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对本省碳排放呈现正向影响;全国和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对本省碳排放呈现正向影响。从人口规模来看,中部地区的短期总效应最为显着,东部地区的长期总效应最为显着。从人均GDP和能源强度来看,东部地区的短期和长期总效应最为显着。从城镇化率来看,中部地区短期和长期总效应最为显着。从产业结构来看,中部地区短期总效应最为显着,东部地区长期总效应最为显着。碳排放与人均GDP在全国、东部地区均存在“库兹涅茨曲线”。碳排放与城镇化水平在全国、中部和西部地区均存在“库兹涅茨曲线”。在地区差异上,人口规模、能源强度、城镇化水平对碳排放影响最显着区域为西北省份;人均GDP对碳排放影响最显着区域为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对碳排放影响最显着区域为东北三省和西北等能源省份。(4)运用情景分析法和STIRPAT模型,结合人口规模、人均GDP、城镇化水平、产业结构和能源强度等碳排放影响因素,构建碳排放预测模型。拟合优度R2为0.9515,模型预测效果良好,相对误差满足精度要求。设定基准、低碳和强化低碳三种情景,对全国、三大地区和30个省市未来中长期2017-2050年碳排放趋势进行预测和展望。全国层面来看,强化低碳、低碳和基准情景分别于2032年、2037年和2039年达峰,碳排放峰值依次增加,三种情景下均可以实现碳排放强度降低的总体减排要求。地区层面来看,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基准情景下能源消费碳排放总量为993.80亿吨、528.63亿吨和593.96亿吨。东部地区最早达峰,西部地区最晚达峰。中部地区整体碳排放峰值最小,东部地区最大。三种情景下均可以实现碳排放强度降低的总体减排要求。省级层面来看,基准情景下,各省份达峰时间从2032-2046年不等。其中广东、天津和宁夏于2032年最早达到峰值;低碳情景下,各省份达峰时间从2028-2045年不等。其中天津和山东于2028年最早达到峰值;强化低碳情景下,各省份达峰时间从2022-2042年不等。其中河北和新疆于2022年最早达到峰值。三种情景下除福建、河南、湖南、广东和宁夏外,其他省份均可实现碳排放强度降低的总体减排要求。(5)从总体、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提出减排策略。总体而言,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选择低碳化的社会经济发展道路;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发展;推动能源多元化发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构建碳排放统计体系,创建碳市场;培育全民节能减排意识。从东部地区来看,产业结构调整对东部地区碳排放影响显着,减排策略应侧重于优化产业布局,东部地区的重点减排县域集中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以及辽宁、山东半岛和福建。从中部地区来看,产业结构调整对中部地区碳排放影响显着,重点减排县域集中在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包括武汉县域、随州曾都区、湖南浏阳县、长沙县和望城县。从西部地区来看,能源强度对碳排放影响最为显着,因此优化能源结构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进行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重点减排区域县域集中在西北部的内蒙古、陕西、宁夏和新疆;以及西南的广西、重庆、四川和贵州。本文创新点归纳如下:(1)采用四步法对DMSP-OLS数据和NPP-VIIRS数据进行校正融合,构建了 1992-2016年校正后DMSP-OLS尺度的长时间序列夜间灯光数据集。基于校正后夜间灯光数据集和省级碳排放统计数据构建了省级、市级、县级和栅格级尺度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定量估算模型,多尺度视角下研究碳排放时空演变特征,精准化确定高碳区域和重点减排区域。(2)构建了 SDM-STIRPAT模型,从全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分析影响因素对碳排放影响的区域共同特征;构建了 GWR-STIRPAT模型,从省级尺度分析影响因素对碳排放影响的区域差异性。(3)构建碳排放中长期预测模型,多尺度确定碳排放差异化达峰路径和碳排放强度目标的落实情况,确定差异化减排策略。
刘欣[9](2019)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文中指出有关科技精英的研究是科学技术史和科学社会学交叉研究的议题之一,随着中国近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国科技精英的规模逐渐扩大,有关中国科技精英的研究也随之增多,但从学科角度进行科技精英的研究相对偏少;物理学是推动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整个自然科学学科体系中占有较高地位,同时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密切关联,是20世纪以来对中国影响较大的学科之一;中国物理学院士是物理学精英的代表,探讨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路径的问题,不仅有助于丰富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结构和发展趋势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为中国科技精英的成长和培养提供相关借鉴;基于此,本文围绕“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这一问题,按照“变量——特征——要素——路径”的研究思路,引入计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物理学院士这一群体进行了多角度的计量研究,文章主体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一章)以“院士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史为线索,通过对1948年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和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1955年和1957年遴选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两届物理学学部委员、1980年和1991年增补的物理学学部委员、1993年后推选产生的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1994年后的中国科学院外籍物理学院士和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及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的搜集整理,筛选出319位中国物理学院士,构成本次计量研究的样本来源。第二部分(第二至九章)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进行计量研究。首先,以基本情况、教育经历、归国工作,学科分布、获得国内外重大科技奖励等情况为变量,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总体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其次,按照物理学的分支交叉学科分类,主要对中国理论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光学、高能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这五个分支学科的院士群体特征分别进行了深入的计量分析,对其他一些分支交叉学科,诸如天体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工程热物理、地球物理学、电子物理学、声学、物理力学和量子信息科技等领域的院士群体的典型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不同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年龄结构、学位结构、性别比例,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发展趋势和师承关系等;再次,在对各分支交叉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和研究领域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学科间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进行趋势分析。第三部分(第十章)在第二部分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呈现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近些年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整体学历水平较高,同时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他们科技贡献突出,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这种“集聚性”逐渐被打破等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领域呈现出,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等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代际演化呈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物理学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政策支持相得益彰,21世纪以来物理学院士个体对从事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等趋势特征。第四部分(第十一章)通过分析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特征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宏观层面,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观层面,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微观层面,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可见中国物理学院士受社会时代背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直存在,受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导向影响有所减弱,而受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和物理学家个人研究兴趣的导向逐渐增强,进而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社会分层总体符合科学“普遍主义”原则的结论。最后,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发展展望中,提出须优化中国物理学院士年龄结构和培养跨学科物理科技人才,辩证看待中国物理学院士空间结构的“集聚性”和师承效应,发挥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优势弥补研究领域的不足,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和完善科技奖励机制,不断加强国家对物理学的支持力度等建议,以促进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良性发展和推动我国从物理学大国发展为物理学强国。
国土资源部[10](2012)在《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国土资源“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的通知》文中研究指明国土资发〔2011〕13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副省级城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解放军土地管理局,国家海洋局、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中国地质调查局及部其他直属单位,各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部机关各司局:现将《国土资源"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国家对地观测技术系统与遥感科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家对地观测技术系统与遥感科学(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多时相数据的锁儿头滑坡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遥感技术发展 |
1.2.2 滑坡遥感调查 |
1.2.3 分类算法 |
1.2.4 滑坡演化分析 |
1.2.5 当前滑坡演化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5 研究成果与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基本特征 |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 |
2.2 工程地质环境 |
2.2.1 地形地貌 |
2.2.2 地层岩性 |
2.2.3 地质构造 |
2.2.4 气象水文条件 |
2.3 人类工程活动 |
2.4 锁儿头滑坡基本特征 |
第三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数据源 |
3.1 影像分类基本计算方法 |
3.1.1 最大似然法 |
3.1.2 支持向量机方法 |
3.2 影像分割方法 |
3.3 植被指数 |
3.4 卫星影像获取 |
3.5 数据预处理 |
3.5.1 图像裁剪 |
3.5.2 辐射定标 |
3.5.3 图像校正 |
3.5.4 图像配准 |
3.5.5 影像融合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锁儿头滑坡信息提取 |
4.1 滑坡的遥感解译特征 |
4.1.1 形态特征 |
4.1.2 光谱特征 |
4.1.3 纹理特征 |
4.2 人工目视解译 |
4.3 面向像元的分类 |
4.4 面向对象的分类 |
4.5 基于变化检测法的成果检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卫星数据的锁儿头滑坡演化研究 |
5.1 滑坡时空演化特性 |
5.1.1 滑坡时间演化特性 |
5.1.2 滑坡空间演化特征 |
5.2 滑坡后部演化特征 |
5.3 滑坡中部演化特征 |
5.4 滑坡前部演化特征 |
5.5 锁儿头滑坡地表变形演化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无人机数据的锁儿头滑坡演化研究 |
6.1 整体分析 |
6.2 分区演化特征 |
6.2.1 滑坡后部 |
6.2.2 滑坡中部 |
6.2.3 滑坡前部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中国对地观测20年科技进步和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国家科技计划和研发进展 |
3 航天对地观测系统建设 |
4 无人机遥感崛起 |
5 对地观测应用 |
6 国际科技合作 |
7 产学研队伍建设情况 |
8 结语 |
(5)从太空竞赛到空间合作航天外交的理论建构与现实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由来与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军事安全 |
二、法律政策 |
三、经济产业 |
四、科学技术 |
五、文化认知 |
六、研究概况 |
第三节 研究概述 |
一、主要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点 |
第四节 论证框架与章节结构 |
第二章 概念界定 |
第一节 航天的基础概念 |
一、作为技术概念的航天 |
二、航天科技 |
三、航天系统和系统工程 |
第二节 航天外交的概念和定义 |
一、历史沿革 |
二、定义范畴 |
三、构成要素 |
四、本质特性 |
第三节 航天与国际关系理论 |
一、航天与地缘政治理论 |
二、航天与国际政治理论 |
三、航天与外交理论 |
第三章 历史与现实 |
第一节 航天外交的历史阶段 |
一、第一个时段:1957 年-1975年 |
二、第二个阶段:1975 年-1985年 |
三、第三个阶段:1985 年-2000年 |
四、第四个阶段:2000 年-至今 |
第二节 太空竞赛与现实主义 |
一、冷战早期50年代的航天外交 |
二、冷战早期60年代的航天外交 |
三、现实主义的航天外交 |
第三节 空间合作与相互依赖 |
一、冷战中期的航天外交情况 |
二、自由主义的航天外交 |
第四节 冲突对抗与霸权稳定 |
一、冷战后期的航天外交情况 |
二、新现实主义的航天外交 |
第五节 世界航天体系与依附 |
一、发展中国家的航天计划 |
二、世界体系中的航天外交 |
第六节 商业航天与国家主义 |
一、全球化与商业航天 |
二、国家主义的航天外交 |
第七节 航天外交的核心要素 |
一、科技是核心基础 |
二、战略是根本动力 |
三、资金是重要条件 |
第四章 理论框架 |
第一节 理论范式 |
一、航天经济的计划属性 |
二、国家为核心的行为体 |
三、大国竞争的本质特征 |
第二节 理论模型 |
一、关键要素 |
二、理论内核 |
三、主要逻辑 |
第三节 理论推论 |
一、太空竞赛 |
二、空间合作 |
第四节 理论验证 |
一、定量检验 |
二、定性检测 |
第五节 理论颠覆 |
一、理论界限 |
二、商业航天 |
三、理论发展 |
第五章 理论分析 |
第一节 总体态势分析 |
一、综合分析 |
二、分项分析 |
第二节 主要国家分析 |
一、美国的航天外交 |
二、俄罗斯的航天外交 |
三、欧洲的航天外交 |
四、日本的航天外交 |
五、印度的航天外交 |
第三节 国际组织分析 |
一、国际组织类型分析 |
二、多边平台博弈策略 |
三、非政府间国际组织 |
第六章 中国的航天外交 |
第一节 中国航天外交的实践 |
一、中国航天外交的基础 |
二、中国航天外交的历史 |
第二节 中国航天外交的设计 |
一、大国博弈 |
二、多边主导 |
三、应用推广 |
第三节 中国航天外交的政策建议 |
一、坚持高举高打的战略定位 |
二、改革管理体制和创新模式 |
第七章 结论 |
第一节 航天外交的本质与启示 |
一、航天外交的本质 |
二、航天外交的启示 |
第二节 航天外交的未来 |
一、持续的竞争 |
二、潜在的合作 |
第三节 存在的不足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美国卫星产业组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3.1 比较分析法 |
1.3.2 理论与实证相结合 |
1.3.3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框架 |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研究的不足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产业组织及相关理论分析 |
2.1 产业组织的概念及理论起源 |
2.1.1 产业组织相关概念 |
2.1.2 产业组织理论的起源 |
2.2 西方产业组织理论发展 |
2.2.1 哈佛学派的结构主义观点 |
2.2.2 芝加哥学派的自由市场观点 |
2.2.3 可竞争市场理论垄断与效率并存观点 |
2.2.4 新奥地利学派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观点 |
2.2.5 20世纪80年代后期百家争鸣 |
2.3 西方产业组织理论在中国的发展 |
2.3.1 理论引进和介绍期 |
2.3.2 结合中国国情应用理论 |
2.3.3 深化研究和理论改良期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美国卫星产业发展历程、现状及产业组织特点 |
3.1 美国卫星产业的概念及分类 |
3.1.1 美国卫星产业的概念界定 |
3.1.2 美国卫星产业的分类 |
3.2 美国卫星产业的发展历程 |
3.2.1 蓄势待发的准备期(19 世纪末——20 世纪40 年代) |
3.2.2 两极竞争中的高速发展期(20 世纪40 年代——90 年代) |
3.2.3 平稳发展中的商业化转型期(20 世纪90 年代——现在) |
3.3 美国卫星产业的现状及组织特点 |
3.3.1 美国卫星产业现状 |
3.3.2 美国卫星产业组织特点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美国卫星产业市场结构分析 |
4.1 美国卫星产业市场集中度 |
4.1.1 市场集中度的涵义及衡量指标 |
4.1.2 美国卫星产业市场集中度的测算 |
4.2 美国卫星产业的进入和退出壁垒 |
4.2.1 进入与退出壁垒的涵义 |
4.2.2 规模经济形成的进入壁垒 |
4.2.3 高技术性构筑产品主体差异形成的进入壁垒 |
4.2.4 技术革新创造绝对成本优势形成的进入壁垒 |
4.2.5 美国卫星产业的退出壁垒 |
4.3 美国卫星产业的产品差异化 |
4.3.1 产品差异化的涵义 |
4.3.2 技术创新驱动的产品主体差异化 |
4.3.3 提高产品附加值的服务差异化 |
4.3.4 卫星产品差异化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
4.4 美国政府在卫星产业市场结构形成中的作用 |
4.4.1 卫星产品与服务的属性特征 |
4.4.2 政府对市场管制与激励并举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美国卫星产业市场行为分析 |
5.1 以兼并为代表的市场竞争行为 |
5.1.1 企业兼并的涵义及特征 |
5.1.2 美国卫星企业兼并的方式 |
5.1.3 美国卫星企业兼并的效果 |
5.1.4 企业兼并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
5.2 以卡特尔为代表的市场协调行为 |
5.2.1 卡特尔的涵义 |
5.2.2 美国卫星产业中的卡特尔 |
5.2.3 对卫星产业卡特尔的突破 |
5.3 美国政府在卫星产业市场行为中的作用 |
5.3.1 政府直接参与销售和政策扶持卫星市场商业化并举 |
5.3.2 政府管控卫星类产品对外贸易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美国卫星产业市场绩效分析 |
6.1 直接绩效 |
6.1.1 美国卫星产业总体经济绩效 |
6.1.2 卫星制造业经济绩效 |
6.1.3 发射服务业经济绩效 |
6.1.4 地面设备制造业经济绩效 |
6.1.5 卫星服务业经济绩效 |
6.2 间接绩效 |
6.2.1 美国卫星产业的溢出效应及对GDP的贡献 |
6.2.2 对其他产业及领域的促进效应 |
6.2.3 社会与政治效应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美国卫星产业组织的总体评价 |
7.1 美国卫星产业组织中结构、行为、绩效的关系 |
7.2 美国卫星产业组织优势 |
7.2.1 政府大力扶持改善美国卫星产业市场结构与市场行为 |
7.2.2 商业化发展之路推高美国卫星产业市场绩效 |
7.3 美国卫星产业组织存在的问题 |
7.3.1 市场结构上寡占程度较高 |
7.3.2 兼并与卡特尔为代表的市场行为加强产业集中度 |
7.3.3 商业化运营推高产业市场风险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美国卫星产业组织对我国的启示 |
8.1 我国卫星产业的发展历程及特征分析 |
8.1.1 我国卫星产业发展历程 |
8.1.2 我国卫星产业发展的特征 |
8.2 我国卫星产业组织的总体评价 |
8.2.1 我国卫星产业组织具备的优势 |
8.2.2 我国卫星产业组织存在的问题 |
8.3 借鉴美国经验促进我国卫星产业发展的建议 |
8.3.1 把握政府作用与市场机制的平衡 |
8.3.2 政府加大资金扶持与政策激励力度 |
8.3.3 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推动我国卫星产业商业化发展 |
8.3.4 注重提升卫星技术水平与国际影响力 |
8.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7)基于系统动力的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的研究动态 |
1.2.1 历史街区的研究动态 |
1.2.2 地下空间的资源评估 |
1.2.3 地下空间的需求预测 |
1.2.4 地下空间规划与实施 |
1.2.5 地下空间与历史街区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支撑 |
1.4.1 历史街区与地下空间概念 |
1.4.2 系统动力研究的基本观点 |
1.4.3 系统动力研究的理论发展 |
1.4.4 系统动力理论的应用领域 |
1.4.5 系统动力模型的可适用性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径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径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影响的系统动力理论 |
2.1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的理论 |
2.1.1 实施理论的概念与视角 |
2.1.2 实施系统的构成与内容 |
2.2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的实施主体 |
2.2.1 行政主体与市场主体 |
2.2.2 社会实施主体与权利 |
2.2.3 实施过程的主体关系 |
2.3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的途径 |
2.3.1 地下空间的实施方案 |
2.3.2 空间实施的行政行为 |
2.3.3 空间实施的市场行为 |
2.4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的实施保障 |
2.4.1 空间实施的根本法律部门 |
2.4.2 空间实施的直接法律部门 |
2.4.3 空间实施的间接法律部门 |
2.4.4 空间实施的技术标准制度 |
2.5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的系统性 |
2.5.1 系统的自组织特性 |
2.5.2 系统的层次与集合 |
2.5.3 系统的非定常特征 |
2.5.4 系统的非线性特征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地下空间实施系统理论下的历史街区 |
3.1 历史街区与地下空间 |
3.1.1 城市规模制约发展 |
3.1.2 人均用地规模紧张 |
3.2 历史街区的筛查选择 |
3.2.1 历史文化名城名录的城市 |
3.2.2 城市规模影响发展的城市 |
3.2.3 研究典型的历史文化名城 |
3.2.4 典型城市的历史文化街区 |
3.3 历史街区的特征聚类与关键问题 |
3.3.1 区位特征与年代特征 |
3.3.2 保护级别与规模等级 |
3.3.3 街区功能与空间形态 |
3.3.4 街区的地下空间实施 |
3.3.5 历史街区的核心与关键问题 |
3.4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的反馈机制 |
3.4.1 商业与文化功能地下空间 |
3.4.2 交通与市政功能地下空间 |
3.4.3 安全与其他功能地下空间 |
3.4.4 历史街区的地下功能空间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影响的系统动力模型 |
4.1 系统动力模型构建的技术基础 |
4.1.1 系统动力模型的基本工具 |
4.1.2 系统动力模型的构建原则 |
4.1.3 系统动力模型的构建步骤 |
4.1.4 系统动力模型的应用软件 |
4.2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影响系统层次与因果 |
4.2.1 空间实施影响系统层次构建 |
4.2.2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经济社会系统的因果反馈 |
4.2.3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生态环境系统的因果反馈 |
4.2.4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工程技术系统的因果反馈 |
4.2.5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历史保护系统的因果反馈 |
4.3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存量流量与数学模型 |
4.3.1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影响系统的存量流量 |
4.3.2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影响系统的变量设置 |
4.3.3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影响系统的模型方程 |
4.4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影响模拟的模型检验 |
4.4.1 系统动力模型的理论检验 |
4.4.2 系统动力模型的趋势检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系统模拟与建议 |
5.1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影响的模拟结果 |
5.1.1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需求量的波动 |
5.1.2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贡献人口增长 |
5.1.3 历史文化环境优化水平曲折提高 |
5.1.4 历史文化地下空间规模形质影响 |
5.2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系统建议 |
5.2.1 历史街区经济社会系统建议 |
5.2.2 历史街区生态环境系统建议 |
5.2.3 历史街区工程技术系统建议 |
5.2.4 历史街区历史保护系统建议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1.1 研究创新与重点 |
6.1.2 研究的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系统判断汇总 |
附录B: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系统动力模型方程式一览表 |
附录C: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单一览表 |
附录D:典型城市历史街区数据一览表 |
附录E:全国城市规模收益数据一览表 |
附录F:十个典型城市空间量估算的部分历史遥感图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时空演变特征及减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际背景 |
1.1.2 国内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碳排放估算方法研究 |
1.3.2 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碳排放估算研究 |
1.3.3 碳排放时空演变特征研究 |
1.3.4 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 |
1.3.5 碳排放达峰路径与减排策略研究 |
1.3.6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2 理论与方法基础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低碳经济理论 |
2.1.2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 |
2.1.3 人地关系理论 |
2.1.4 “胡焕庸线”假说 |
2.2 相关方法基础 |
2.2.1 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 |
2.2.2 3S集成技术 |
2.2.3 全局空间相关性 |
2.2.4 局部空间相关性 |
2.2.5 STIRPAT模型 |
2.3 本章小结 |
3 能源消费碳排放估算模型构建 |
3.1 数据来源 |
3.1.1 DMSP-OLS数据 |
3.1.2 NPP-VIIRS数据 |
3.1.3 社会经济数据 |
3.2 长时间序列夜间灯光数据集构建 |
3.2.1 DMSP-OLS数据预处理 |
3.2.2 NPP-VIRS数据预处理 |
3.2.3 DMSP-OLS与NPP-VIIRS数据融合处理 |
3.3 基于校正后夜间灯光数据集的碳排放估算模型构建 |
3.3.1 估算模型的前提假设 |
3.3.2 基于统计数据的碳排放量测算 |
3.3.3 碳排放估算模型构建 |
3.3.4 碳排放估算模型精度检验 |
3.4 本章小结 |
4 多尺度能源消费碳排放时空演变特征研究 |
4.1 区域划分和研究方法 |
4.1.1 区域划分 |
4.1.2 研究方法 |
4.2 栅格尺度下碳排放时空演变特征 |
4.3 省级尺度下碳排放时空演变特征 |
4.3.1 三大地区碳排放时空分布特征 |
4.3.2 省级碳排放时空演变特征 |
4.3.3 省级碳排放变化趋势 |
4.4 市级尺度下碳排放时空演变特征 |
4.4.1 市级碳排放时空演变特征 |
4.4.2 市级碳排放变化趋势 |
4.5 县级尺度下碳排放时空演变特征 |
4.5.1 县级碳排放时空演变特征 |
4.5.2 县级碳排放变化趋势 |
4.6 全局空间相关性 |
4.6.1 省级尺度全局相关性分析 |
4.6.2 市级尺度全局相关性分析 |
4.6.3 县级尺度全局相关性分析 |
4.7 局部空间相关性 |
4.7.1 省级尺度局部相关性分析 |
4.7.2 市级尺度局部相关性分析 |
4.7.3 县级尺度局部相关性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5 能源消费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 |
5.1 模型和指标选取 |
5.1.1 动态空间杜宾模型 |
5.1.2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
5.1.3 指标选取 |
5.2 碳排放影响因素的共同特征 |
5.2.1 SDM-STIRPAT模型构建 |
5.2.2 碳排放影响因素共性分析 |
5.3 碳排放影响因素的地区差异 |
5.3.1 GWR-STIRPAT模型构建 |
5.3.2 碳排放影响因素差异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碳排放达峰路径及减排策略研究 |
6.1 省级碳排放预测模型构建及情景假设 |
6.1.1 省级碳排放预测模型构建 |
6.1.2 省级碳排放情景假设 |
6.2 碳排放情景参数设定 |
6.2.1 人口规模情景设定 |
6.2.2 人均GDP情景设定 |
6.2.3 能源强度情景设定 |
6.2.4 城镇化率情景设定 |
6.2.5 产业结构情景设定 |
6.3 碳排放达峰路径研究 |
6.3.1 全国层面碳排放情景分析 |
6.3.2 地区层面碳排放情景分析 |
6.3.3 省级层面碳排放情景分析 |
6.4 差异化减排策略研究 |
6.4.1 总体减排策略 |
6.4.2 东部地区减排策略 |
6.4.3 中部地区减排策略 |
6.4.4 西部地区减排策略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研究创新 |
7.3 不足与展望 |
7.3.1 不足之处 |
7.3.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碳排放量增长类型 |
附录B 各参数情景设定 |
附录C 三种情景下碳排放达峰路径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文献综述 |
二、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 |
三、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与本土化 |
1.1 民国时期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 |
1.1.1 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 |
1.1.2 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出与“院士”资格相当的物理学会员 |
1.2 当代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本土化 |
1.2.1 中国科学院推选产生物理学学部委员 |
1.2.2 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与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的发展 |
1.3 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 |
1.4 中国物理学院士名单与增选趋势分析 |
1.4.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名单汇总 |
1.4.2 中国本土物理学院士总体增选趋势 |
第二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总体特征的计量分析 |
2.1 中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2.1.1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 |
2.1.2 院士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 |
2.1.3 出生地域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 |
2.2 中国物理学院士教育经历的计量分析 |
2.2.1 学士学位结构 |
2.2.2 硕士学位结构 |
2.2.3 博士学位结构 |
2.3 中国物理学院士归国工作情况的计量分析 |
2.3.1 留学物理学院士的归国年代趋势 |
2.3.2 国内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
2.3.3 物理学院士的国外工作单位 |
2.4 中国物理学院士从事物理学分支交叉学科的计量分析 |
2.4.1 物理学院士从事分支交叉学科的归类统计 |
2.4.2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
2.4.3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
第三章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3.1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3.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3.1.2 博士占比52.83%,地方高校理论物理教育水平有所提高 |
3.2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3.2.1 主要分布于凝聚态理论和纯理论物理等领域 |
3.2.2 20 世纪后半叶当选的理论物理学院士内师承关系显着 |
3.3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3.3.1 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3.3.2 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4.1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4.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4.1.2 博士占比57.83%,国外博士学位占比将近80% |
4.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崭露头角 |
4.2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4.2.1 主要分布于半导体物理学、晶体学和超导物理学等领域 |
4.2.2 凝聚态物理学的一些传统研究领域内师承关系显着 |
4.2.3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集聚于若干研究中心 |
4.3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4.3.1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4.3.2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光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5.1 中国光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5.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61—70 岁” |
5.1.2 博士占比54.84%,本土培养的光学博士逐渐增多 |
5.2 中国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5.2.1 研究领域集中分布于应用物理学和激光物理学 |
5.2.2 光学院士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
5.3 光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5.3.1 光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5.3.2 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5.4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6.1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6.1.1 老龄化问题严重,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6.1.2 博士占比53.85%,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85% |
6.2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6.2.1 高能物理实验与基本粒子物理学分布较均衡 |
6.2.2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工作单位集聚性与分散性并存 |
6.3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6.3.1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趋势 |
6.3.2 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6.4 小结 |
第七章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7.1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7.1.1 老龄化问题严重,80 岁以下院士仅有3 人 |
7.1.2 博士占比48.84%,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95% |
7.1.3 女性院士在原子核物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
7.2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7.2.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情况 |
7.2.2 参与“两弹”研制的院士内部师承关系显着 |
7.3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7.3.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下降趋势 |
7.3.2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7.4 小结 |
第八章 其他物理学分支和部分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1 中国天体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1.1 天体物理学院士本土培养特征明显 |
8.1.2 天体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 |
8.1.3 天体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2 中国生物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2.1 群体年龄较小,当选年龄集中于“41—50 岁” |
8.2.2 生物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3 中国工程热物理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3.1 工程热物理院士内部师承关系十分显着 |
8.3.2 工程热物理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4 中国地球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4.1 主要分布于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研究领域 |
8.4.2 地球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5 部分分支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5.1 电子物理学和声学院士的增选呈下降趋势 |
8.5.2 中国物理力学由应用走向理论 |
8.5.3 中国量子信息科技呈迅速崛起之势 |
第九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计量分析的比较研究和趋势分析 |
9.1 各分支交叉学科间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比较研究 |
9.1.1 一些新兴研究领域物理学院士年轻化趋势明显 |
9.1.2 21世纪以来本土培养的物理学院士占比一半以上 |
9.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实验物理领域分布较多 |
9.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分析 |
9.2.1 各分支交叉学科内的横向发展趋势分析 |
9.2.2 各分支交叉学科的纵向年代发展趋势分析 |
9.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分析 |
9.3.1 第一代物理学院士初步完成了中国物理学的建制 |
9.3.2 第二代物理学院士完成了中国物理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奠基 |
9.3.3 第三代物理学院士在国防科技和物理学科拓展中有着突出贡献 |
9.3.4 第四代物理学院士在推进物理学深入发展方面贡献较大 |
9.3.5 新一代物理学院士科技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显着增强 |
第十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特征 |
10.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 |
10.1.1 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 |
10.1.2 整体学历水平较高,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 |
10.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科技贡献突出 |
10.1.4 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集聚性”逐渐被打破 |
10.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发展的趋势特征 |
10.2.1 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
10.2.2 物理学科中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 |
10.2.3 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 |
10.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 |
10.3.1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 |
10.3.2 20世纪80 年代以来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支持政策相得益彰 |
10.3.3 21世纪以来院士个体对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 |
第十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成长路径 |
11.1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宏观要素 |
11.1.1 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 |
11.1.2 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 |
11.1.3 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 |
11.1.4 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潜移默化的影响 |
11.2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中观要素 |
11.2.1 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 |
11.2.2 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 |
11.2.3 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 |
11.3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微观要素 |
11.3.1 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 |
11.3.2 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
11.3.3 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 |
11.4 结语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10)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国土资源“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的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第一章形势与需求 |
第二章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
第三章推动国土资源重点领域科技创新 |
第四章大力建设科技支撑体系和创新体系 |
第五章保障措施 |
第一章形势与需求 |
一、“十一五”国土资源科技工作成效显着 |
(一) 科技创新能力逐步提高 |
(二) 科研条件平台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
(三) 科技创新队伍建设得到加强。 |
二、“十二五”是国土资源科技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
(一) 保障资源安全供应已成为国际科技发展的核心 |
(二) 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与应用是解决当代资源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 |
(三) 高新技术的发展使得国际国土资源调查、监测和管理工作发生了重大调整 |
(四) 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是解决资源环境复杂问题的关键, 成为当前国际竞争的重点 |
三、“十二五”国土资源工作对科技提出了迫切需求 |
(一) 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节约用地制度需要更有力的科技支撑 |
(二) 坚持陆海统筹、实现找矿重大突破是国土资源科技发展的重要任务 |
(三) 防治地质灾害、应对全球变化对国土资源科技提出迫切要求 |
(四) 构建新机制、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是国土资源科技发展的当务之急 |
第二章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
一、指导思想 |
二、发展目标 |
第三章推动国土资源重点领域科技创新 |
一、加强土地资源管理科技创新 |
(一) 土地调查与监测技术研发 |
(二) 土地规划与调控科学研究 |
(三) 土地综合整治的理论、方法与技术研究 |
(四) 耕地监测与保护研究 |
二、深入开展支撑找矿突破科技创新 |
(一) 找矿理论和方法技术成果推广 |
(二) 加强地质找矿综合研究 |
(三) 勘查技术装备研发 |
(四) 推进深部金属矿勘探开发科技 |
(五) 油气地质调查科技攻关 |
(六) 新能源勘查科技创新 |
三、强化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科技创新 |
(一) 重要难利用金属矿产综合利用技术攻关 |
(二) 非金属矿高值开发利用技术研究 |
(三) 尾矿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研究 |
(四) 深化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技术 |
四、大力推进地灾防治、地质环境保护和全球变化科技创新 |
(一) 地灾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技术方法研究 |
(二) 气候变化地质响应研究 |
(三) 地质碳汇和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技术攻关 |
(四) 地热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关键技术研究 |
(五) 主要自然灾害及其土地利用风险评价研究 |
五、加强基础研究 |
(一) 基础地学学科建设与发展 |
(二) 土地资源基础科学理论研究 |
(三) 重大基础地质问题攻关 |
六、积极探索前沿科技 |
(一) 地壳深部探测与观测 |
(二) 深海资源探测科技创新 |
(三) 极地与探月研究 |
七、加强国土资源信息化科技创新 |
八、加强国土资源综合管理创新 |
(一) 完善国土资源综合管理科学理论体系 |
(二) 土地管理体制与机制创新研究 |
(三) 地质矿产管理体制与机制创新研究 |
第四章大力建设科技支撑体系和创新体系 |
一、加强科研基础条件平台体系建设 |
(一) 建设重点实验室 |
(二) 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三) 建设野外科研基地 |
二、加强质量监督检测体系建设 |
(一) 部级质检中心建设和认证 |
(二) 监督检测技术体系建设 |
三、加强国土资源标准化体系建设 |
(一) 技术标准体系建设 |
(二) 重要技术标准规范的制定 |
四、加强国土资源科普体系建设 |
(一) 建设国土资源科普基地 |
(二) 开展国土资源科普活动 |
(三) 创作国土资源科普作品 |
五、推进国土资源卫星应用体系建设 |
(一) 加快陆海统筹的卫星应用系统建设 |
(二) 国土资源对地观测技术创新 |
六、完善国土资源科技创新体系 |
(一) 国土资源科技创新队伍建设 |
(二) 突出培养造就高层次创新型国土资源科技人才 |
第五章保障措施 |
一、加强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 |
二、建立共同责任制度 |
三、建立科技规划计划制度 |
四、加强科技规划评估和项目管理 |
五、加快建立科技人才培养制度 |
六、建立产学研联合攻关机制 |
七、加强国际科技合作 |
八、加强科技投入 |
专栏1:国土空间规划关键技术 |
专栏2:土地综合整治与典型矿区复垦关键技术 |
专栏3:地质找矿理论和方法技术推广 |
专栏4:地质勘查仪器装备与关键技术 |
专栏5:深部找矿科技路线图 |
专栏6:能源勘查研究区重点科技问题 |
专栏7:资源综合利用科技攻关 |
专栏8: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科技 |
专栏9:重大基础地质问题攻关 |
专栏10:地壳探测工程 |
专栏11:国土资源科研基础条件平台计划 |
专栏12:国土资源卫星应用工程 |
专栏13:国土资源杰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计划 |
四、国家对地观测技术系统与遥感科学(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家对地观测科学数据中心建设及服务[J]. 张连翀,李国庆,李静. 卫星应用, 2021(07)
- [2]基于多时相数据的锁儿头滑坡演化研究[D]. 王致远. 兰州大学, 2021(09)
- [3]中国对地观测20年科技进步和发展[J]. 廖小罕. 遥感学报, 2021(01)
- [4]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5]从太空竞赛到空间合作航天外交的理论建构与现实转型[D]. 蔺陆洲. 外交学院, 2020(08)
- [6]美国卫星产业组织研究[D]. 李卓键. 吉林大学, 2019(02)
- [7]基于系统动力的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影响研究[D]. 刘树鹏. 天津大学, 2019(01)
- [8]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时空演变特征及减排策略研究[D]. 吕倩.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20(05)
- [9]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D]. 刘欣. 山西大学, 2019(01)
- [10]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国土资源“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的通知[J]. 国土资源部. 国土资源通讯, 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