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器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易拆装的传感器,包括传感器本体、保护结构、走线主体以及安装结构,保护结构包括保护壳体,传感器本体设于保护壳体内,走线主体设于保护壳体的一端,走线主体用于为与传感器本体连接的电线提供走线通道,安装结构包括限位组件、限位板、固定板、固定机构以及矩形的连接块,连接块的一端与走线主体连接,连接块的另一端经由滑槽与限位板连接,固定板通过螺栓与外界的墙体连接,固定机构用于可拆卸地将限位板锁定在空腔内。本实用新型易于拆装,便于更换与维修。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易拆装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传感器本体(1)、保护结构、走线主体(2)以及安装结构,保护结构包括保护壳体,传感器本体(1)设于保护壳体内,走线主体(2)设于保护壳体的一端,走线主体(2)用于为与传感器本体(1)连接的电线提供走线通道,安装结构包括限位组件、限位板(4)、固定板(5)、固定机构(6)以及矩形的连接块(7),限位组件包括第一挡板(31)、第二挡板(32)、第一连接板(33)、第二连接板(34)以及第三挡板(35),第一挡板(31)和第二挡板(32)垂直设置于第三挡板(35),第一连接板(33)、第二连接板(34)以及第三挡板(35)均垂直设置于固定板(5),第一挡板(31)和第二挡板(32)分别与第一连接板(33)以及第二连接板(34)垂直设置,第一挡板(31)与第一连接板(33)远离固定板(5)的一端连接,第二挡板(32)与第二连接板(34)远离固定板(5)的一端连接,第一挡板(31)与第二挡板(32)之间的空隙形成矩形的滑槽(36),第一挡板(31)、第二挡板(32)、第一连接板(33)、第二连接板(34)以及第三挡板(35)之间形成空腔,限位板(4)滑动设置于空腔,连接块(7)的一端与走线主体(2)连接,连接块(7)的另一端经由滑槽(36)与限位板(4)连接,固定板(5)通过螺栓与外界的墙体连接,固定机构(6)用于将限位板(4)可拆卸地锁定在空腔内。
设计方案
1.一种易拆装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传感器本体(1)、保护结构、走线主体(2)以及安装结构,保护结构包括保护壳体,传感器本体(1)设于保护壳体内,走线主体(2)设于保护壳体的一端,走线主体(2)用于为与传感器本体(1)连接的电线提供走线通道,安装结构包括限位组件、限位板(4)、固定板(5)、固定机构(6)以及矩形的连接块(7),限位组件包括第一挡板(31)、第二挡板(32)、第一连接板(33)、第二连接板(34)以及第三挡板(35),第一挡板(31)和第二挡板(32)垂直设置于第三挡板(35),第一连接板(33)、第二连接板(34)以及第三挡板(35)均垂直设置于固定板(5),第一挡板(31)和第二挡板(32)分别与第一连接板(33)以及第二连接板(34)垂直设置,第一挡板(31)与第一连接板(33)远离固定板(5)的一端连接,第二挡板(32)与第二连接板(34)远离固定板(5)的一端连接,第一挡板(31)与第二挡板(32)之间的空隙形成矩形的滑槽(36),第一挡板(31)、第二挡板(32)、第一连接板(33)、第二连接板(34)以及第三挡板(35)之间形成空腔,限位板(4)滑动设置于空腔,连接块(7)的一端与走线主体(2)连接,连接块(7)的另一端经由滑槽(36)与限位板(4)连接,固定板(5)通过螺栓与外界的墙体连接,固定机构(6)用于将限位板(4)可拆卸地锁定在空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拆装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6)包括第一卡块(61)、第一卡柱(62)、第一蝶形螺栓(63)以及两个第一限位件(64),第一卡块(61)的一端与第二挡板(32)转动连接,第一卡柱(62)设于第一挡板(31),两个第一限位件(64)设于第一卡块(61)的另一端,第一蝶形螺栓(63)与两个第一限位件(64)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拆装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体包括矩形的上槽体(8)、下槽体(9)以及多个固定组件(10),上槽体(8)的一端与下槽体(9)的一端转动连接,上槽体(8)和下槽体(9)分别凹设有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传感器本体(1)设于第二容置腔,所述传感器本体(1)包括检测部(11)、主体部(12)以及接线部(13),检测部(11)和接线部(13)分别与主体部(12)的两端连接,上槽体(8)的一端和下槽体(9)的一端分别设有第一缺口(14)和第二缺口(15),第一缺口(14)和第二缺口(15)的形状均为U型,检测部(11)从第一缺口(14)和第二缺口(15)突伸出,多个固定组件(10)用于将上槽体(8)与下槽体(9)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易拆装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10)包括第二卡块(101)、第二卡柱(102)、第二蝶形螺栓(103)以及两个第二限位件(104),第二卡块(101)的一端与下槽体(9)转动连接,第二卡柱(102)设于上槽体(8),两个第二限位件(104)设于第二卡块(101)的另一端,第二蝶形螺栓(103)与两个第二限位件(104)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拆装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走线主体(2)包括第一走线体(21)和第二走线体(22),走线主体(2)内设有走线槽(23),第一走线体(21)与下槽体(9)连接,第一走线体(21)与第二走线体(22)垂直设置,第二走线体(22)与连接块(7)连接,走线槽(23)设于第一走线体(21)和第二走线体(22)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易拆装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槽体(9)的侧面设有透明窗口(16),所述透明窗口(16)采用钢化玻璃制成。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器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易拆装的传感器。
背景技术
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
传感器的应用非常广泛,但是人们在使用安装传感器时,为了安装固定的稳固,多是采用多个螺栓直接固定在墙体上,这样就导致当需要更换或者维修时,将传感器拆卸将会比较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易拆装的传感器,本实用新型易于拆装,便于更换与维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易拆装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传感器本体、保护结构、走线主体以及安装结构,保护结构包括保护壳体,传感器本体设于保护壳体内,走线主体设于保护壳体的一端,走线主体用于为与传感器本体连接的电线提供走线通道,安装结构包括限位组件、限位板、固定板、固定机构以及矩形的连接块,限位组件包括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以及第三挡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垂直设置于第三挡板,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以及第三挡板分别垂直设置于固定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均与第一连接板以及第二连接板垂直设置,第一挡板与第一连接板远离固定板的一端连接,第二挡板与第二连接板远离固定板的一端连接,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之间的空隙形成矩形的滑槽,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以及第三挡板之间形成空腔,限位板滑动设置于空腔,连接块的一端与走线主体连接,连接块的另一端经由滑槽与限位板连接,固定板通过螺栓与外界的墙体连接,固定机构用于将限位板可拆卸地锁定在空腔内。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一卡块、第一卡柱、第一蝶形螺栓以及两个第一限位件,第一卡块的一端与第二挡板转动连接,第一卡柱设于第一挡板,两个第一限位件设于第一卡块的另一端,第一蝶形螺栓与两个第一限位件螺纹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保护壳体包括矩形的上槽体、下槽体以及多个固定组件,上槽体的一端与下槽体的一端转动连接,上槽体和下槽体分别凹设有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传感器本体设于第二容置腔,所述传感器本体包括检测部、主体部以及接线部,检测部和接线部分别与主体部的两端连接,上槽体的一端和下槽体的一端分别设有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的形状均为U型,检测部从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突伸出,多个固定组件用于将上槽体与下槽体可拆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二卡块、第二卡柱、第二蝶形螺栓以及两个第二限位件,第二卡块的一端与下槽体转动连接,第二卡柱设于上槽体,两个第二限位件设于第二卡块的另一端,第二蝶形螺栓与两个第二限位件螺纹连接。
作为优选,走线主体包括第一走线体和第二走线体,走线主体内设有走线槽,第一走线体与下槽体连接,第一走线体与第二走线体垂直设置,第二走线体与连接块连接,走线槽设于第一走线体和第二走线体的内部。
作为优选,所述下槽体的侧面设有透明窗口,所述透明窗口采用钢化玻璃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将固定板通过螺栓固定在外界的墙体上,然后将限位板插接于空腔中,然后通过固定机构将限位板可拆卸地锁定在空腔中,从而实现了将传感器固定在外界墙体上;当需要将取下传感器时,打开固定机构,将限位板从空腔中取出,从而实现将传感器从墙体取下。本实用新型拆装方便,便于人们更换或者维修传感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的右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结构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结构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分别为:1、传感器本体;2、走线主体;21、第一走线体; 22、第二走线体;23、走线槽;31、第一挡板;32、第二挡板;33、第一连接板;34、第二连接板;35、第三挡板;36、滑槽;4、限位板;5、固定板;6、固定机构;61、第一卡块;62、第一卡柱;63、第一蝶形螺栓;64、第一限位件;7、连接块;8、上槽体;9、下槽体;10、固定组件;101、第二卡块;102、第二卡柱;103、第二蝶形螺栓;104、第二限位件;11、检测部;12、主体部;13、接线部; 14、第一缺口;15、第二缺口;16、透明窗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参考图1-图6所示,一种易拆装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传感器本体1、保护结构、走线主体2以及安装结构,保护结构包括保护壳体,传感器本体1设于保护壳体内,走线主体2设于保护壳体的一端,走线主体2用于为与传感器本体1连接的电线提供走线通道,安装结构包括限位组件、限位板4、固定板5、固定机构6以及矩形的连接块7,限位组件包括第一挡板31、第二挡板32、第一连接板33、第二连接板34以及第三挡板35,第一挡板31和第二挡板32垂直设置于第三挡板35,第一连接板33、第二连接板34以及第三挡板 35均垂直设置于固定板5,第一挡板31和第二挡板32分别与第一连接板33以及第二连接板34垂直设置,第一挡板31与第一连接板33 远离固定板5的一端连接,第二挡板32与第二连接板34远离固定板 5的一端连接,第一挡板31与第二挡板32之间的空隙形成矩形的滑槽36,第一挡板31、第二挡板32、第一连接板33、第二连接板34 以及第三挡板35之间形成空腔,限位板4滑动设置于空腔,连接块 7的一端与走线主体2连接,连接块7的另一端经由滑槽36与限位板4连接,固定板5通过螺栓与外界的墙体连接,固定机构6用于将限位板4可拆卸地锁定在空腔内。
将固定板5通过螺栓固定在外界的墙体上,然后将限位板4插接于空腔中,然后通过固定机构6将限位板4可拆卸地锁定在空腔中,从而实现了将传感器固定在外界墙体上;当需要将取下传感器时,打开固定机构6,将限位板4从空腔中取出,从而实现将传感器从墙体取下。本实用新型拆装方便,便于人们更换或者维修传感器。
所述固定机构6包括第一卡块61、第一卡柱62、第一蝶形螺栓 63以及两个第一限位件64,第一卡块61的一端与第二挡板32转动连接,第一卡柱62设于第一挡板31,两个第一限位件64设于第一卡块61的另一端,第一蝶形螺栓63与两个第一限位件64螺纹连接。当需要将限位板4锁定在空腔中时,转动第一卡块61,使得两个第一限位件64可以卡住第一卡柱62,然后转动第一蝶形螺栓63,使得第一蝶形螺栓63可以卡住第一卡柱62,彻底地将第一卡柱62锁定,此时连接块7处于第一挡板31、第二挡板32、第一卡块61、第三挡板35的包围固定下,从而被彻底锁定,进而使得限位板4被锁定在空腔中,最终实现将传感器本体1固定在外界的墙体上;而当将传感器本体1取下时,转动第一蝶形螺栓63,释放卡柱,然后转动第一卡块61,使之不能锁定连接块7,然后将限位板4从空腔中取出,即可将传感器本体1取下。
所述保护壳体包括矩形的上槽体8、下槽体9以及多个固定组件 10,上槽体8的一端与下槽体9的一端转动连接,上槽体8和下槽体 9分别凹设有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传感器本体1设于第二容置腔,所述传感器本体1包括检测部11、主体部12以及接线部13,检测部11和接线部13分别与主体部12的两端连接,上槽体8的一端和下槽体9的一端分别设有第一缺口14和第二缺口15,第一缺口14 和第二缺口15的形状均为U型,检测部11从第一缺口14和第二缺口15突伸出,多个固定组件10用于将上槽体8与下槽体9可拆卸连接。
所述固定组件10包括第二卡块101、第二卡柱102、第二蝶形螺栓103以及两个第二限位件104,第二卡块101的一端与下槽体9转动连接,第二卡柱102设于上槽体8,两个第二限位件104设于第二卡块101的另一端,第二蝶形螺栓103与两个第二限位件104螺纹连接。当需要将上槽体8与下槽体9固定时,转动上槽体8,使上槽体 8与下槽体9抵接,然后转动第二卡块101,使得两个第二限位件104 卡住第二卡柱102,然后转动第二蝶形螺栓103,使第二蝶形螺栓103 可以卡住第二卡柱102,从而使得第二卡块101不能转动,进而将上槽体8与下槽体9固定;当需要将上槽体8与下槽体9分离时,转动第二蝶形螺栓103,然后转动第二卡块101,使第二卡块101与第二卡柱102分离,就可以将上槽体8与下槽体9转动分离。
走线主体2设于保护壳体的一端,走线主体2用于为与传感器本体1连接的电线提供走线通道,走线主体2包括第一走线体21和第二走线体22,走线主体2内设有走线槽23,第一走线体21与下槽体 9连接,第一走线体21与第二走线体22垂直设置,第二走线体22 与连接块7连接,走线槽23设于第一走线体21和第二走线体22的内部。如此设置,使得传感器可以与外界的电源连接。
所述下槽体9的侧面设有透明窗口16,所述透明窗口16采用钢化玻璃制成。如此设置,可以观察到保护壳体内的传感器本体1的情况;所述透明窗口16采用钢化玻璃制成,如此设置,可以提高透明窗口16的刚度,防止透明窗口16被破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是指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16984.8
申请日:2019-01-23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4(广东)
授权编号:CN209446080U
授权时间:20190927
主分类号:G01D 11/16
专利分类号:G01D11/16
范畴分类:31P;
申请人:东莞市马赫工业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东莞市马赫工业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南城街道先锋路13号永利达科技园A栋501-503
发明人:欧晓辉
第一发明人:欧晓辉
当前权利人:东莞市马赫工业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代理人:卞华欣
代理机构:44215
代理机构编号: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传感器论文;